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乡村的生活环境和文化风情,懂得珍惜乡村的资源和发展潜力;2.培养学生良好的参观观察习惯和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国家文化自信心;3.强调乡村文化对城市人生活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见识;4.通过课堂研讨、实地观察和反思总结,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探究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2.参观观察,发现乡村文化的特点和价值;3.认识到乡村文化对城市人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理解乡村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2.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地区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趣性;3.让学生了解乡村文化中的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当代价值的融合和创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启动(10分钟)(1)师生问候,放松身心,进入学习状态。
(2)引导学生复习前几课的内容:“维护公共秩序”,“劳动最光荣”,“让我来守护你——太阳与地球”,简要回忆课堂思考和讨论过程。
2. 新课讲解(15分钟)(1)介绍新课主题:《请到我的家乡来》,引导学生关注课题;(2)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介绍课文的背景和基本内容;(3)简要讲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了解乡村文化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25分钟)(1)安排学生分组,带领学生走进乡村、观察乡村风貌,探索乡村文化内涵;(2)给予学生观察指引,让学生关注生活细节和场景;(3)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进行思辨、讨论、分享,交流个人见解和感想。
4. 总结归纳(15分钟)(1)让学生交流展示、汇报结果,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2)引导学生对乡村文化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出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和体现方式;(3)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5. 课堂作业(5分钟)(1)布置小组作业,让学生以组的形式设计一份以“请到我的家乡来”为主题的乡村文化旅游路线,注重文化内涵和景点选择;(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实际操作、观察和体验,以此加深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一. 教材分析《请到我的家乡来》是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风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描述不同地区的特色,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对家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其他地区的特色了解不多,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地理、文化知识。
同时,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充满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风俗、文化等特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乡土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各地特色,掌握相关的地理、文化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各地特色。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课文中的实例为依据,分析各地的风俗、文化等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各地特色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材:准备课文《请到我的家乡来》及相关辅助材料。
3.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地区的特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各地的风俗、文化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述的各地特色。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课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请到我的家乡来》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描述不同地区的特色,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祖国的丰富多彩的文化。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国情、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常识,对于家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情。
但他们对其他地区的了解相对有限,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对于国家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不同地区的特色,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家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国情,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不同地区的特色,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家乡。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相关地区的图片和视频等。
2.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的特色,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地方在哪里吗?它们有什么特色?”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发对家乡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描述的不同地区的特色。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于家乡的描述,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地区,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这个地区的特色。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一、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的教学。
本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物、风土人情等,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家乡的人物、风土人情等,以及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情感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认同。
3.态度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社区和家乡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认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2.教学难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理解、个人经历等方式表达对家乡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教具展示与家乡相关的场景,引起学生对家乡的记忆和思考。
2.学生观察图片或教具,进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回忆起家乡的一些特点。
步骤二:阅读课文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请到我的家乡来》。
2.学生根据理解情况自主回答问题,或与同桌合作讨论。
步骤三: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
2.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取一种方式(如绘画、手工制作、诗歌等),表达对家乡的感受。
3.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并分享。
步骤四:情感互动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受,鼓励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
2.学生互相交流,听取他人对家乡的看法,并进行适当的反馈。
步骤五:课堂总结1.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家乡对每个人的重要性。
3.收集学生的作品,并留在班级展示或学校图书馆。
五、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本次活动,撰写一篇感受家乡的小作文。
2.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写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小组合作和情感互动中积极参与,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也得到了增强。
新统编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教学设计
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目标】1.通过探寻古商城特产和“家乡特产展销会”活动展示,探究家乡丰富特产及其成为特产的原因。
2.通过“寻找最美家乡人”活动,总结家乡人共有的令人敬佩尊重的精神品质,学会理解并尊重“新家乡人”。
3.通过对家乡特产和家乡人的探究学习,感受家乡的物丰人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家乡丰富特产及其成为特产的原因;了解总结家乡人共有的令人敬佩尊重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通过对家乡特产和家乡人的探究学习,感受家乡的物丰人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泱泱齐风,悠悠鲁韵,在齐鲁大地的中央,坐落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同学们的家乡——周村。
上节课我们跟着家乡小导游了解了周村的地理位置和风景名胜。
老师想考考大家,周村都有哪些别称?(列举周村别称)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周村,走近这座“活着的工商业博物馆”,去探寻丰富的家乡物产,探访最美家乡人。
(板书:请到我的家乡来)【设计意图】复习回顾第一课时内容,通过一个问题能有效的集中学生地注意力,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角色”。
二、探究活动活动一:古商城里探特产——视频情境1.播放自制视频:古商城内探特产。
2.结合视频判断以下商品哪些是周村特产?(学生答,教师板书)3.拓展不常见特产:猪胰子(黑肥皂)具有滋润皮肤的作用。
4.除了上述特产,周村还有哪些特产?(生答并找出特产贴上)5.看到这么多特产,你想说些什么?(随机回答:多、丰富·····)6.小结:周村特产数量丰富,种类多样。
(板书:丰富多样)【设计意图】实地录制视频,贴近学生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让学生认识了解到更多的家乡特产,总结出家乡特产的特点丰富多样。
活动二:古商城特产销售员——情景表演1.特产这么多的周村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一到节假日,许多外地人都会慕名来到古商城里游览,都想带点特产回去送给家人。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家乡来》教案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家乡来》教案1一. 教材分析《请到我家乡来》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故事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家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加深。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好奇心强、积极参与的特点,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将成为本节课的学习动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家乡的情感。
3.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乡的文化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家乡的相关知识,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调查家乡的基本情况,准备分享自己的家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家乡的风景宣传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家乡的特点,如山水、建筑、美食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互相学习,增进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家乡知识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家乡。
5.拓展(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家乡的典型事例,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中的故事情节,并能正确复述故事的内容。
2.掌握本课的主要词汇和表达方式。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
2.学生准备教材及学习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布置,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要邀请一个陌生人到我们的家乡来参观,应该怎么做?(提示学生主动邀请、提供帮助等)2. 预习导入(10分钟)让学生看教材上的图片,根据图片猜测故事的大概内容。
然后请几名学生进行简短的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听说读写(30分钟)Step 1:听故事(10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播放故事录音,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问题示范: 1.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2. 有哪些人给小明的家乡带来了帮助? 3. 小明为什么要邀请他们到家乡来?Step 2:复述故事(10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复述故事的内容,并找出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分析其价值观。
Step 3:读故事(5分钟)学生轮流朗读故事,教师纠正发音错误,并解释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Step 4:写作练习(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自己邀请陌生人到家乡的短文,包括自己的理由和希望给陌生人展示的内容。
4. 讨论与拓展(25分钟)Step 1:讨论话题(15分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问题示范: 1. 为什么小明要邀请陌生人到家乡来? 2. 你们觉得小明的行为对家乡有什么影响?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人?Step 2:拓展活动(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拓展活动,小组内自由组织角色扮演或小品表演,模拟小明邀请陌生人到家乡的情景,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合作能力。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docx
最新整理思想品德与社会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情感目标: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他们对家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2.知识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
3.过程、方法与能力:在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并整理有关家乡自然景物和物产的资料。
活动过程:情境导入:师:今天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
播放MTV:《泰兴颂》师:通过刚才的看和听,同学们有什么感想?生1:我们泰兴的银杏真多!生2:我们家乡的物产很丰富。
生3:我们家乡泰兴很美,城市建筑风格独有。
……师: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美名吗?(银杏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师:家乡泰兴有这么多的美誉,我们有必要宣传自己,并邀请人们来泰兴作客。
(板书课题:请到我的家乡来)(生齐读)。
[设计意图:课首播放《泰兴颂》,激昂的歌声及迷人的景色,让学生为之陶醉,并发出感叹,总结家乡“三项美誉”,让学生对家乡概况有所了解,初步激发其爱乡之情。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手拉手伙伴(陕西省勉县的同学)接受我们的邀请,就要来泰兴了。
我们该用什么方式接待他们呢?生1:带他们游玩家乡美丽的景点。
生2:请他们品尝我们家乡的特产小吃。
生3:带他们到我市最繁华的鼓楼步行街游逛购物。
……(师相机板书:风光景点,特产小吃)师:我们现在把听课的老师当作来自陕西的客人,请你来做导游,好吗?[设计意图:将听课老师假设为来自陕西的客人,让学生做导游,设置了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责任心,增强主人翁意识。
]活动一:介绍家乡的文化遗址,旅游景点师:小导游们想带客人们去哪些地方游玩呢?(学生黑板前介绍家乡的文化遗址,旅游景点,并出示相关录像、照片:庆云寺、仙鹤湾风光带、古银杏森林公园、鼓楼中心广场、襟江书院、朱东润故居、黄桥东进纪念馆、泰兴新公园、仿古一条街、杨根思烈士陵园、泰兴新区……[设计意图:让学生上台介绍家乡景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现场交流,给每个学生一个充分实践、展示的机会,从而大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7. 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7.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 请到我的家乡来》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地理、文化和民俗特色,通过讲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插图精美,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和阅读价值。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家乡和祖国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地域文化、民俗特色等方面,学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文化和民俗特色,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文化和民俗特色。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中蕴含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美好。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的家乡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的特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产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美感。
随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课文中的人物,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同时,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优质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7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和探究家乡的特色、文化和风俗,培养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调查访问、资料收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家乡的文化和传统,培养对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中的内容。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社区的基本情况,认识到社区对于个人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本课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和风俗,培养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关注自己所在社区的情况,对于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家乡的认知还比较浅显,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因此,本课的教学对于三年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重难点重点: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和风俗,培养学生的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珍惜家乡的文化和传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师)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在这里长大》这一单元的《请到我的家乡来》这一课。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2. (师)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感受?3. (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4. (师)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文化和风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和探究我们的家乡。
(二)了解家乡的特色1.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家乡的特色。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你们认为家乡有哪些特色?2. (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师)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认识到家乡的特色可能包括自然风光、建筑风格、美食文化等方面。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家乡的特色都是独特的,值得我们去了解和珍惜。
(三)了解家乡的文化1. (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家乡的文化。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教案教学设计(20200330004946)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简单的地图知识,了解自己的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情况以及家乡人的特点,感知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1条“能够识读本地区(区、县、市等)、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
正确辨认区域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请到我的家乡来》编写了“我的家乡在哪里”话题,其中有读地图的内容。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第2条指出“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请到我的家乡来》编写了“我是家乡小导游”“家乡的特产真不少”和“我的家乡人”话题,体现了课标的这一要求。
需按主题分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并用报告、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进行交流。
三、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对社区产生归属感,体会到邻里生活种饱含的温暖。
在此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了解自己的家乡。
三年级学生对于“家乡”的概念是模糊的,对于家乡的自然环境、物产和人们也未必认真地观察、思考过。
为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逐步从情感上认同自己的家乡,需要启发他们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感知到的事物入手,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物产情况以及家乡人的特点,感知家乡人的可爱,实现对家乡的地理认同,树立家乡观念,激发学生的家乡情。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地图,因而对地图的学习侧重于简单读图,并初步具备最基本的使用地图技能。
能利用地图直观地了解家乡的空间位置,增进对家乡的认识。
四、教材分析: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的家乡在哪里”,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简单的地图知识,了解自己的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本课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特点。
3.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学会尊重和理解其他地方的文化。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域、风景名胜,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通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活动一:谈话导入, 走近家乡1.播放视频: 《桂林山水》2.人人都把家乡夸: 展示夸赞桂林山水的诗句。
3.一起来朗诵: 人人都说家乡好。
4.导入新课: 谁不说自己的家乡好?谁都说自己的家乡好?那么, 你的家乡在哪里呢?活动二:猜一猜, 了解基本常识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1)2.谈话激趣: 全中国960万平方米, 地大物博, 风景优美, 被誉为“东方神州”。
你知道我们的家乡在哪儿吗?你对它有什么了解?(2)3.猜一猜: 你能根据提示猜出这几位同学的家乡在哪里吗?(3)我家乡的电话区号是010。
(4)我家乡的简称是“苏”。
(5)我的家乡有美丽的漓江。
(6)紫荆花是我家乡的区花。
(1)4.小活动: 你能也出一道这样的题目, 让大家来猜一猜你的家乡在哪里吗?(2)我的家乡被称为天府之国。
(3)我的家乡有美味的山羊肉和好听的山歌剧。
(4)我的家乡会用“献哈达”的礼仪来表达敬意和祝贺。
(5)我的家乡有著名的东方明珠。
活动三: 找一找: 我的家乡在这里1.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 你能在地图上找到你的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吗?请你找一找, 把它指出来吧!2.找到后描一描它的轮廓, 想想一下它像什么。
3.再试着在地图上找一找你家乡的邻居: 毗邻的省份、城市有哪些?4.我的家乡在这里:(1)我的家乡在江苏。
江苏省在地图上就像是一头奔跑跳跃起来的健壮的牛, 前蹄是苏州, 后蹄是连云港, 尾巴是徐州, 犄角是南京的南北两个部分。
江苏和安徽、上海、浙江毗邻, 连起来就被称作江浙沪。
(2)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七课《请到我的家乡来》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通过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等方面,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的家乡认同感。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家乡情感。
但在家乡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之间的家乡差异较大,对于不同地区的学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家乡认同感。
2.培养学生主动了解家乡文化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等方面。
2.难点:培养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以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分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了解家乡。
2.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主动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以家乡的典型人物和事件为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家乡的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2.准备家乡的文化遗产、名人故事等案例。
3.准备课堂讨论和分享的时间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乡情感。
2.呈现(10分钟)呈现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名人故事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各个方面。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方面的家乡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分享。
鼓励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各自了解到的家乡文化。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家乡来》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家乡来》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请到我家乡来》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课。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富有童趣的文字,展示了不同地区的特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地域的同学友好相处。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常识,对家乡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其他地区的特色文化,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喜欢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学习新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地域的同学友好相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等教学资源。
2.准备教室环境布置,如家乡特色展示区、文化墙等。
3.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色,引发学生对其他地区文化的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
通过讲解、展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和独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文化。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请到我的家乡来》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介绍我国各地的风土人情,通过讲述不同地区的特色,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朴实,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地理知识,他们对家乡和祖国的美好景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各地特色,增长地理知识。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增强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课文中所提到的各地特色。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家乡的特色。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4.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魅力,提高朗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地图,方便学生查找和了解各地位置。
3.准备课文中所提到的特色食品、工艺品等实物或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提到了哪些地方的特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感受课文的情感。
老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特色,并进行交流分享。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查找地图,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地方位置。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家乡来》教学设计5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7《请到我家乡来》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请到我家乡来》是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他们的地域自豪感,同时通过介绍家乡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家乡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归纳能力。
此外,学生之间的地域差异较大,家乡的风土人情各异,这为课堂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地域自豪感。
2.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家乡。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点,提高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家乡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家乡案例,让学生分析、总结,提高他们的分析归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用于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特点。
2.准备家乡的地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位置和地域特色。
3.准备一些关于家乡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特点,引导学生产生对家乡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家乡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位置和地域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简单的地图知识,了解自己的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情况以及家乡人的特点,感知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的第1条“能够识读本地区(区、县、市等)、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
正确辨认区域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请到我的家乡来》编写了“我的家乡在哪里”话题,其中有读地图的内容。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们的社区生活”里第2条指出“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请到我的家乡来》编写了“我是家乡小导游”“家乡的特产真不少”和“我的家乡人”话题,体现了课标的这一要求。
需按主题分组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并用报告、图片、实物展览等形式进行交流。
三、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社区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对社区产生归属感,体会到邻里生活种饱含的温暖。
在此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了解自己的家乡。
三年级学生对于“家乡”的概念是模糊的,对于家乡的自然环境、物产和人们也未必认真地观察、思考过。
为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逐步从情感上认同自己的家乡,需要启发他们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能感知到的事物入手,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物产情况以及家乡人的特点,感知家乡人的可爱,实现对家乡的地理认同,树立家乡观念,激发学生的家乡情。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地图,因而对地图的学习侧重于简单读图,并初步具备最基本的使用地图技能。
能利用地图直观地了解家乡的空间位置,增进对家乡的认识。
四、教材分析: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的家乡在哪里”,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简单的地图知识,了解自己的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是家乡小导游”,目的是让学生在当小导游活动中增进对家乡自然风光的了解,感知家乡的美。
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家乡的特产真不少”,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家乡特产发布会”活动,感知家乡丰富的物产。
第四个板块的话题是“我的家乡人”,目的是在探究活动中了解和感知家乡人的可爱。
本课先引导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在此基础上了解家乡独特的自然风光,懂得它的独特与地理位置有关;进而理解家乡丰富的特产也与家乡的地理位置有关;最后了解让自己佩服的家乡人以及家乡人的特点,体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让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与情感建立在环境和人这两个维度上,从而获得立体的、完整的感受。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内容:第一二个板块的话题:“我的家乡在哪里”和“我是家乡小导游”课前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家乡风景名胜的传说或故事,找出家乡景点门票、图片或者自己的绘画,也可以写一段导游词。
活动一:猜家乡导语:板书“家乡”,谁知道这个词指什么地方?“家乡”是自家世代居住的地方。
自己生活和成长的地方。
你的家乡在哪里?出示任务:出题目让大家猜一猜你的家乡在哪里。
板书:在哪里猜一猜反馈指导:1.巧巧班里正在进行“请到我的家乡来”主题班队会,有几位同学在出题目,让我们一起去看看2.出示教材第42页ppt:猜一猜,这几位同学的家乡在哪里?3.学生自由发言。
4.你也出一道题目让大家猜猜你家乡在哪里。
(除了教材提示的方式,还有家乡歌曲、家乡民谣、方言等都可以用来出题。
)小结:看起来,同学们还真是多才多艺啊!老师也看出来大家善于观察生活、发现信息,能从不同的途径展示自己的家乡。
生活就是我们的老师。
活动二:找家乡导语:其实我们所有人的“家乡”,都在这张大图上。
出示任务:在地图上找到你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板书:找一找反馈指导:1.出示教材第43页ppt,这就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图》,大家看看总的形状像什么?(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2.掌握读图知识:方向、图例、比例尺。
3.示例:集体找出巧巧一位同学的家乡所在行政区。
4.你的家乡在哪个省?你能在地图上找到你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吗?学生各自寻找,找到后描一描它的轮廓,想象一下它像什么。
全班展示5.请试着在地图上找到你家乡的“邻居”(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比一比谁找的速度快。
小结:同学们不但学会了从地图中找到自己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还能发挥想象,进行联想记忆,从你们的话语和表情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家乡的喜爱和自豪之情。
活动三:说家乡导语:同学们,有一批外地的小游客想到你的家乡游览,请你来当小导游。
这既考验你们对家乡的了解程度,又考验你们的知识面和口才。
出示任务:把课前分组收集的家乡资料展示出来。
板书:搜一搜说一说反馈指导:1.巧巧给大家带来了自己家乡“西藏”的一个神话传说,播放录音听一听《“神女峰”的传说》。
2.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收集的家乡风光照片和有关传说吧。
3.各组的优秀选手进行全班展示,大屏幕同时展示学生收集的家乡风光照片、景点门票或者画的家乡风景图。
4.你想到谁的家乡去?小结:同学们能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查找同一个家乡不同的资料,真棒!正是你们课前像小蜜蜂一样辛勤地劳动,我们的课堂才会如此精彩!大家为自己鼓鼓掌。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我们的家乡各具特色,请到我的家乡来。
我们的家乡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动人的传说,还有丰富的特产和优秀的家乡人,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5.布置作业:(1)制作家乡自然风光的剪报和画册。
(2)收集家乡特产和家乡名人资料,筹备“家乡特产发布会”。
第二课时课时内容:第三四个板块的话题:“家乡的特产真不少”和“我的家乡人”课前准备:收集家乡特产(实物、图片、文字都行),选择感兴趣的特产探究成因。
了解家乡人的特点、喜好、习俗等;收集新家乡人为家乡做贡献的资料。
活动一、家乡特产发布会导语: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出示任务:召开家乡特产发布会反馈指导:1. 你知道视频中拍摄的是哪里吗?上节课我们领略了家乡芜湖的如画风景,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家乡的特产。
2.欢迎带有家乡特产资料的同学进入家乡特产发布会学生举起各自准备的资料,实物、图片、文字都行特产: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著名的产品。
包括水果、农作物、干果、水产、工艺品、矿产、工业产品……等各种类别。
板书:特产3.展示台例:我的家乡在(),这是我家乡的()收集资料的成果,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可以是视频,可以是实物……多媒体投影展示学生带来的物品图片。
借机采访学生:你是怎么收集到这个家乡特产的?鼓励课外多渠道丰富知识。
板书:丰富4.展示老师也搜集的家乡特产PPT:(精确、讲解)年广久和傻子瓜子、南陵大米、虾子面、蟹黄包、芜湖铁画、奇瑞汽车……说说观后感5.小结:同学们通过到商店、参观、看电视、问大人、找书报、查网络、家中找等方法,找到了这么多家乡特产,还能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真是不简单啊!多看、多问、多学,我们的见闻会越来越广博。
我们的家乡真了不起,不但有美丽的风光,还有丰富的物产。
活动二、家乡特产探秘所导语:某个地方有某种特产,其实这里面是有奥妙的。
比如:为什么吐鲁番的葡萄最有名?为什么惠山会出泥人?出示任务:走进家乡特产探秘所,探究“为什么”板书:有奥秘反馈指导:1.课件出示第46页的葡萄和泥人,以及说明文字,你发现了什么?2.出示探究方法:看——想——议看一看第一场馆里的“送特产回家”游戏里的特产和产地,说一说其中的奥秘。
3.课前对自己感兴趣的家乡特产进行了探秘,你有什么发现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下。
4.先小组内交流讨论,推选一名探长参加记者发表会。
5.探长发布会,佩戴“探长”头饰。
四位探长分别将本探组的特产成因说给大家听。
6.家乡特产这么好,你能为它设计一条广告语吗?学生展示教师参与:“溜溜梅,圆溜溜;吃一颗,解忧愁。
”小结:原来这些丰富的物产和家乡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传统等密切相关。
世界真奇妙,家乡多美好!活动三、最美家乡人导语:家乡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让我们进入“最美家乡人展厅”出示任务:你的家乡哪些人令你敬佩呢?你佩服他们什么?板书:令人敬佩反馈指导: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内容,巧巧班同学敬佩这些家乡人,看看图片,说说你最敬佩谁,为什么?2.你的家乡哪些人令你敬佩呢?你佩服他们什么?(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人,身边为我们服务的家乡人)学生自由发言,评议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让人敬佩的家乡人的闪光点,培养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
3.播放视频“大美安徽系列—芜湖宣传片”这里有没有值得你敬佩的家乡人?小结:许多人都在默默地为家乡做贡献,他们有的传承着家乡的文化,有的建设着我们的城市;有的美化着我们的环境,有的保护着我们的安全;有的为我们解除身体的伤痛;有的为我们送来美味的食物;……有的是很有名的人,有的就是身边的普通人。
正是这些有名的、无名的家乡人,日复一日的付出,才使得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兴旺发达。
活动四、文化交流大舞台导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甚至在体型,外貌,性格特征上也会有所差异。
真是这样的吗?进入“文化交流大舞台”。
出示任务:你觉得家乡人有什么特别的生活习惯?喜欢做什么或活动?擅长做什么事情?反馈指导:1.资料交流,全班选择(1)芜湖人大都()A性格冷漠B热情好客(2)芜湖人大都()A喜欢吃米饭B喜欢吃馒头(3)芜湖是创新之城,人们()A爱动脑善创新B怕动脑筋(4)安徽人的“凤阳花鼓”()A热情奔放B动作柔美2.视频播放对比:陕北人的腰鼓和凤阳花鼓,说感受3.课件出示第48页PPT解读:山西人以面食为主。
在山西众多风味面食中,首推刀削面。
有顺口溜赞曰: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
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山西人爱吃的面,和芜湖人的特色面一样吗?而其他地方的人爱吃的食品可又不一样哦播放PPT,试说是哪里人的最爱馒头火锅海鲜4.说说你的体会板书:有特点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有值得骄傲的文化。
如果将来你有机会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成为同学,别人爱说的话,爱唱的歌,爱吃的食物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能不能取笑、鄙视他们呢?5.小结: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有值得骄傲的文化。
我们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
活动五、总结拓展导语:我们的家乡有美丽的风光,丰富的特产,还有许多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远方的客人,请到我的家乡来!出示任务:邀请远方的客人来做客,写一份邀请函反馈指导:1.齐读老师写的《家乡歌——芜湖好》家乡芜湖可真好,这里特产真不少。
傻子瓜子原产地,三只松鼠的基地。
芜湖铁画美名扬,奇瑞汽车列两旁。
我的家乡风景美,半城山来半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