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衔接
胎头双顶经进入骨盆入口平 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 坐骨棘水平,
衔接(半俯屈、枕额径、右斜径)
二、下降 胎头沿骨盆轴下降。贯 穿于整个分娩过程中,可作为判断
产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降过
程中发生俯屈、内旋转、仰伸、复 位及外旋转等动作。
三、俯屈 当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 盆腔后,处于半俯屈状态的胎头枕 部遇到肛提肌的阻力,借杠杆作用 进一步俯屈,变胎头衔接时的枕额 经(11.3cm)为枕下前囱径(9.5cm)
正常分娩
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
分娩(delivery):妊娠28周以后,胎儿 及其附属物由母体娩出的过程。
早 产:28周~不满37周; 足月产:37周~不满42周; 过期产:42周及以后分娩者。
第一节 分娩动因
一.内分泌控制理论
前列腺素(postglandin) 缩宫素(oxytocin)
雌激素及孕激素(E2 and P)
②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9cm。
③后矢状径:9 cm
④出口横径+后矢状径应> 15cm。
骨盆出口平面
2.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1)骨盆轴 为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 点的曲线,又称产道轴。分娩时胎儿沿 此轴娩出。
(2)骨盆倾斜度 60度
产道的形成及产轴
(二)软产道 子宫下段、子宫颈、阴 道、骨盆底软组织。
子宫收缩力特点:
1.节律性 临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节律
的阵发性收缩,阵缩由弱渐强,维 持一定时间,随后再由强渐弱,直 到消失。
临产后正常宫缩节律性示意图
2.对称性和极性:
A.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 子宫角部,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 左右对称,然后向子宫下段扩散, 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
二、神经介质理论
三、子宫膨胀理论
第二节 决定分娩的四因素
产力
产道
胎儿
精神心理因素
如能相互适应,分娩则能顺利经阴 道自然娩出,即为正常分娩。
一、产力 指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 内逼出的力量。 子宫收缩力(宫缩)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 肛提肌收缩力。
(一)子宫收缩力(宫缩)
作用:迫使宫颈短缩、子宫颈 口扩张,胎先露下降及胎儿、胎盘 娩出。从分娩开始一直持续到分娩 结束。
1.子宫下段、生理性缩复环;
宫颈扩张及子宫下段形成
2.子宫颈的变化 (1)子宫颈管消失 临产前长约2cm,
临产后子宫颈管形成漏斗形,此时子宫 颈外口改变不大。随后,子宫颈管逐渐 变短直至消失,成为子宫下段的一部分。
(2)子宫颈口扩张 临产前宫颈外口 仅容 1 指尖,随产程进展,宫颈口开大, 至开全(10cm)。
③入口斜径 :约12.75cm。
中骨盆平面
(2)中骨盆平面 是骨盆腔内的最窄平 面,呈前后径长的椭圆形。 ①中骨盆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至 骶骨下端连线。平均值约为11.5cm。 ②中骨盆横径 两坐骨棘之间的距 离,平均值约10cm。
(3)骨盆出口平面 两个三角平面 组成。
①出口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 至骶尾关节的距离(9.5cm)。
B.极 性:子宫收缩力以子宫 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则逐渐减 弱,宫底部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 两倍。
子宫收缩的对称性和极性
3.缩复作用 体部收缩,肌纤维 缩短变宽,重新松驰时不能完全恢 复到原来的长度。
缩复作用使宫腔内容积逐渐缩小, 迫使胎先露下降及子宫颈管逐渐展 平。
(二)腹肌、膈肌收缩力(腹压):第 二产程的重要辅助力量。宫口开全后, 胎先露部或前羊水囊压迫骨盆底组织及 直肠,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动作,产妇主 动屏气,腹肌及膈肌强力收缩使腹内压 增高。
胎头仰伸
六、复位及外旋转
复位: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 与胎肩成正常关系,枕部向左旋转 45°。
外旋转:枕部继续向左转45°, 以保持胎头与胎肩垂直关系,称外 旋转
外旋转
七、胎儿娩出
胎头完成外旋转后,前肩(右)在 耻骨弓下娩出。继之,后肩(左)从会 阴道缘娩出。两肩娩出后,胎体及下肢 随之顺利娩出。
1.胎头颅骨 顶骨:2 额骨:2 颞骨:2 枕骨:1 颅骨间缝隙称为颅缝,两颅缝交会处
较大空隙称囱门。
胎儿颅骨Fra Baidu bibliotek颅缝
2.胎头径线
①双顶径:两顶骨隆突间的距离, 约为9.3cm;
②枕额径: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 离,11.3cm;
③枕下前囱径:前囱中央至枕骨 隆突下方的距离,平均值约为9.5cm
以适应产道的最小径线,有利于胎头进 一步下降。
胎头俯曲
四、内旋转
进入中骨盆后为适应中骨 盆,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 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
胎头内旋转
五、仰伸
胎头到达阴道外口时,盆底肌肉收 缩,胎头枕骨以耻骨弓为支点,使胎头 逐渐仰伸,胎头顶、额、鼻、口、颏相 继娩出。
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进入骨 盆入口左斜径或横径上。
胎肩娩出
第四节 正常产程和分娩处理
一.先兆临产和临产的诊断
(一)先兆临产 1.假临产: 宫缩不规律,收缩力弱,
(三)肛提肌收缩力:协助胎先露在骨 盆腔内旋转作用;当胎头枕骨露于耻骨 弓下缘时,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
二、产道 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 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
(一)骨产道 通常指真骨盆,骨 产道的大小、形状与分娩关系密切。
三个平面
骨盆入口平面:四条径线
(1)骨盆入口平面——横椭圆形 ①入口前后径:约11cm。 (真结合径) ②入口横径 :约13cm。
④枕颏径: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囱 顶部的距离,平均值约为13.3cm。
胎头构造及各径线图
(二)胎位 头位时,可检查矢 状缝及前、后囱确定胎方位。
(三)胎儿畸形 脑积水等
四.精神心理因素
第三节 分娩机制
概念:指胎儿通过产道娩出时,为 了适应产道各个部分的大小及形状以及 骨盆轴的走向,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转动 动作。
子宫颈管消失与子宫颈口扩张步骤
3.骨盆底、阴道及会阴的变化 会阴体、 阴道及骨盆底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增生 肥大,血管变粗,血运丰富,故临产后 会阴可承受胎头压迫而易于扩张。
三、胎儿 1. 胎儿大小; 2. 胎位 3. 有无畸形。
(一)胎儿大小
分娩过程中,胎儿大小是决定分娩 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胎头是胎体的最 大部位,也是胎儿通过产道最困难的部 分,胎儿较大致胎头径线亦大,可引起 相对性头盆不称而造成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