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2023高血压用药指南

2023高血压用药指南

2023高血压用药指南摘要:一、高血压概述二、高血压用药原则1.个性化用药2.联合用药3.阶梯式用药4.长期用药管理三、高血压药物分类与选用1.利尿剂2.β受体拮抗剂3.钙通道拮抗剂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6.受体拮抗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四、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调理1.合理膳食2.增加运动3.戒烟限酒4.管理压力五、高血压用药的注意事项1.药物相互作用2.不良反应监测3.定期检查血压4.遵循医嘱正文:一、高血压概述高血压,通常指血压持续超过140/90毫米汞柱,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损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合理使用药物控制血压至关重要。

二、高血压用药原则1.个性化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并发症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药物。

2.联合用药:为了提高疗效和减少单一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3.阶梯式用药: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剂量或种类,逐步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

4.长期用药管理: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以保持稳定的血压水平。

同时,定期随访,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三、高血压药物分类与选用1.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等,主要用于减少水分滞留,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水肿的患者。

2.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可减缓心率、降低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心悸、胸闷等症状的患者。

3.钙通道拮抗剂:如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等,可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降低血管收缩力,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史的患者。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如來普利、贝那普利等,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降低血压。

适用于高血压伴有糖尿病、肾病等患者。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洛卡特普、厄贝沙坦等,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降低血压。

2023高血压用药指南

2023高血压用药指南

2023高血压用药指南(原创实用版)目录1.2023 高血压用药指南更新要点2.高血压的危害与治疗3.高血压用药的五大类4.用药原则与注意事项5.硝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正文2023 年,我国发布了新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治疗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指导。

在新版指南中,生活方式干预从 2018 年版的七部曲升级为八部曲,增加了对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指导。

本文将针对 2023 年高血压用药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如果控制不好,可能会引发心脏、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一旦被诊断为高血压,需要根据血压水平、是否伴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目前,高血压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五大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Ca2 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 2 受体拮抗剂。

在高血压用药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上阶梯疗法”,即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根据血压情况逐渐增加剂量。

如果一种药物用到最大剂量仍无明显效果,可以考虑加用第二种药物联合治疗,以增强疗效。

当血压稳定后,可以逐渐减少药物剂量,即“下阶梯疗法”,最后使用维持量长期控制血压。

硝苯地平是一种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尤其对低肾素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如利尿药、受体阻滞药、ACEI等合用,以增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在使用硝苯地平时,应注意遵医嘱,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至适宜剂量。

总之,2023 年高血压用药指南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指导。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遵医嘱,遵循用药原则,合理选择药物,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来了近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发布(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从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特点、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联、诊断评估、治疗手段、防治策略、社区规范化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而科学的阐述,为我国高血压规范化管理指明方向。

领衔者说“2018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并未改变高血压定义,建议按危险分层进行管理,初始即可使用联合治疗与单片复方制剂。

希望能够以简单路径实现指南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新指南制定领衔者、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刘力生教授表示。

要点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民族、地区间存差异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且具有2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要点2:卒中仍是最主要并发症血压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

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其他并发症包括心衰、左心室肥厚、房颤、终末期肾病。

要点3:诊室血压为常用诊断方法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

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蔽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辅助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治。

动态血压监测可评估24 h血压昼夜节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

家庭血压监测可辅助调整治疗方案。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实时血压监测是血压管理的新模式。

精神高度焦虑的患者,不建议频繁自测血压。

要点4:高血压定义不变按危险分层管理高血压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SBP)≥140 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

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

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全球人民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指导医生和患者的诊治和管理,中国心血管专家组织编写了最新的中国高血压指南。

本文将对这份指南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指南的编写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

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血压诊治指南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高血压指南是由中国心血管专家组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权威的指导。

二、指南的主要内容1.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指南明确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同时,也对青少年和老年人的高血压诊断进行了特别说明。

2.高血压的分类和分级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指南将高血压分为三个等级:一级高血压、二级高血压和三级高血压。

此外,指南还根据外科手术所需的血压控制水平,制定了术前高血压分级,以指导手术前的血压管理。

3.高血压的治疗策略指南提出了高血压的治疗策略,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两方面。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减轻体重等;药物治疗则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4.合并疾病的处理由于高血压患者常伴随其他疾病,指南特别关注合并疾病的处理。

如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冠心病等,需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进行综合管理。

5.高血压的随访和管理指南对高血压的随访和管理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随访的频率、检查项目和管理目标等。

重点强调了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依从性的重要性。

三、指南的意义与应用中国高血压指南的推出对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可以依据指南来准确诊断高血压,并根据指南的治疗原则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也可以根据指南了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主动参与治疗和管理。

另外,指南还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了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开展。

202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2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2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一、总体原则
1、提倡积极控制血压,尽量达到血压控制的标准,并积极控制危险
因素。

2、控制血压,采取血压控制方案,按照“参观、评估、确定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的逻辑流程,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实施个体化治疗,以降低CV结局风险。

3、控制血压,采用多种非药物治疗措施。

二、治疗方案
1、根据血压水平,采取积极的非药物措施,合理的组合使用药物治疗。

2、如果血压不能控制,可以加用抗血压药物,组合用药应采用多种
抗血压药物,各药物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合并症情况及个人特点和需要考
虑进行。

3、辅助治疗:如果血压控制不满意,考虑采用动脉硬化的逆转治疗,消除心血管危险因素,比如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

4、监测、评估血压控制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血压变化
和血压控制情况,定期监测,评估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以取得较好的血压控制效果。

5、积极实施血压控制健康教育,开展健康管理,提高患者血压控制
的能力。

三、完善社会保障
1、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开展高血压筛查和临床管理。

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介绍

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介绍

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介绍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根据近年来国际、国内流行病学和大规模临床试验的成果,结合我国高血压治疗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该指南。

《指南》告诉人们血压水平与心、脑、肾器官损害及并发症之间呈连续的正相关关系;高血压患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还取决于其他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长期有效控制血压,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

《指南》核心内容包括:(1)血压水平分类和高血压定义:规定正常血压为收缩压小于13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小于85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高血压又再分成1、2、3级,相当于轻、中、重型高血压;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85-89毫米汞柱定义为正常高值范围。

(2)心血管危险性分层:采用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有关的心、脑、肾、血管并发症情况联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绝对危险性水平分层,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4种,分别表示不同的预后状况和降压治疗获得的绝对益处。

高危与极高危患者的预后虽然较差,但降压治疗的获益却较大。

(3)治疗策略: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指标首先确立患者的心血管绝对危险性水平,然后按危险性水平决定治疗措施,制定治疗计划。

所有患者都应该改善生活行为。

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应实施降压药物治疗。

中危患者3-6个月内或低危患者6-12个月内血压未获控制,也应实施降压药物治疗。

血压控制目标值:在中、青年患者或合并糖尿病患者,小于130/85毫米汞柱,甚至小于120/80毫米汞柱;在老年患者,小于140/90毫米汞柱。

(4)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控制体重指数(BMI)小于或等于24;合理的膳食结构(每日食盐摄入小于6克,脂肪占总热量25%以下,蔬菜、水果、鲜奶补充钾和钙);限制饮酒(乙醇量每日小于20-30克)和戒烟;增加体力活动和运动。

(5)降压药物治疗原则:开始时使用小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采用合理的药物联合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初始治疗方案无效或不能耐受,改用另一种不同类型降压药;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改善治疗依从性和减低血压变异性。

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的治疗》

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的治疗》

最新中国高血压指南—《高血压的治疗》5.1. 治疗目标:目前,全国统一的医疗服务与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成,而各省、市、自治区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又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指南设定标准与基本两个治疗目标。

标准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本指南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那些每日1次使用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的降压药物,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同时,控制其他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

基本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的任何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短效药物每日2-3次使用,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同时,尽可能控制其它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

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l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它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患,需要进行综合干预。

l 抗高血压治疗包括非药物和药物两种方法,大多数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坚持治疗。

l 定期测量血压;规范治疗,改善治疗依从性,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坚持长期平稳有效地控制血压。

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因此,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其它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并适当处理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

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若还兼有临床情况,则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就越高,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力度也应越大。

心血管危险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在很大范围内呈连续性,即便在低于140/90mmHg的所谓正常血压范围内也没有明显的最低危险阈值。

因此,应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

最近,对既往的抗高血压临床试验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在高危患者中,虽然经过降压、调脂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患者的心血管“残余危险”仍然很高,长期预后难以根本改善。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ABPM 还可以评估血压测量读数之间的变异 ,更加准确全面地评估血压风险 。 ➢ ABPM 还可用我于国评人估群大高动血压脉患的病弹率性、功发能病和率盐及敏其流感行性趋等势。
诊室外血压测量----HBPM
➢ HBPM可以显著提升高血压的控制率 ,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 ➢ 对正常血压者可以通过HBPM及时发现高血压 ,从而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
➢ 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体重、性别以及多种不良生活方 式等多方面。 ①我国高人钠群高、血低压钾患膳病食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② 超重和肥胖 ③ 增龄 ④ 吸烟、过量饮酒 ⑤ 空气污染、高海拔 ⑥ 心理社会因素 ⑦ 肿瘤治疗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及防控现状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 2018年我国年龄≥18岁成人高血压加权患病率为 27.5%,1958—2015年进行过的 5次全国范围内的高血压抽样调查相比 ,虽然各次调查总人数、年龄和诊 断 标准不完全一我致国人,但群患高病血率压总患体病率呈、增发高病的率趋及势其。流行趋势
预后密切相关。 ➢ 脑卒中仍是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 ,冠心病事件也有明显上升。 ➢ 高血压导致的其他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
痴呆等。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诊室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 诊室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之间存在密切的因果关系。 ➢ 诊室收缩压或舒张压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呈连续、
➢ 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反映高血压防治状况的重要评价指 标。

2023年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23年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我国医学界制定了《2023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该指南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介绍了高血压的定义、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治疗和管理等内容。

下面将系统地介绍这份指南的主要内容。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流行病学1. 高血压的定义: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者正在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

还对血压分级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便于临床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2.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介绍了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逝去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使医生和公众更清楚地了解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提高对高血压的重视。

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诊断1.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指南列举了诸多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芳龄、性别、遗传、饮食、体重、体育锻炼等,为医生提供了预防高血压的参考依据。

2. 高血压的诊断:详细介绍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检查方法和评估流程,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三、高血压的治疗和管理1.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调整、体育锻炼、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以及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等建议,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2. 药物治疗:详细介绍了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适应症和使用原则,包括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病情的治疗选择,帮助医生更科学地进行处方。

3. 并发症的防治:着重介绍了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的防治方法,提醒医生和患者要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四、高血压的防范与宣教1. 高血压防范:强调高血压的预防和重要性,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和建议,督促公众树立健康意识,积极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2. 患者宣教:针对高血压患者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了相关的宣教内容,包括药物使用、生活方式调整、并发症监测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血压。

中国最新版高血压用药指南2023年

中国最新版高血压用药指南2023年

英文回答: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the latest edition of our 2023 guide on hypertension has been officially published。

The guid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and emphasizes drug selection and dose adjustments based on such factors as the age of the patient, sexual dyslexia, syndrome, etc。

The guide proposes stricter blood pressure control targets, 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hobine high—risk factors such as diabetes, kidney disease, etc。

The guide also provides detailed instructions on the use of medication for special human skirts such as the elderly, pregnant women, etc。

The guide focuses more on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and precision medication,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reduc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f drugs andplying with the country ' s current health—care guidelines,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

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

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引言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逐年上升。

高血压不仅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损害,还会导致脑卒中、肾脏病变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为了降低高血压的危害,提高我国高血压防治水平,我们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治疗建议,以降低高血压相关疾病的风险。

指南概览本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高血压诊断与分级2. 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评估3. 血压控制目标4. 生活方式干预5. 药物治疗6. 特殊人群高血压治疗7. 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8. 高血压患者管理策略高血压诊断与分级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分级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将高血压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评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 年龄:年龄越大,高血压的危害越大2. 性别: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高血压3. 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4. 吸烟:吸烟会加重高血压的危害5. 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6. 家族史:有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患高血压7.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风险较高8. 胆固醇:高胆固醇血症与高血压关系密切血压控制目标血压控制目标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及合并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设定。

一般建议如下:1. 一般患者: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2. 老年患者: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0mmHg3. 年轻患者: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4. 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饮酒和咖啡因摄入2. 运动:每周至少进行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3. 体重:维持正常体重,减少肥胖风险4. 戒烟:戒烟对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5. 限酒:适量饮酒,男性不超过2份/天,女性不超过1份/天药物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种族及合并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全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全文
MRFIT:34万35-57岁男性白人 随访15年,冠心病额外死亡中SBP 120mmHg-139mmHg的占 31.6%, 140mmHg-159mmHg的占 42.9%, 160mmHg者只占24.1%。
血压水平对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 影响是连续的。
许多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可以发生在 通常被认为是“正常”血压的人群之中。 在中国人群中血压升高对心血管病的发病 的作用强度大于西方人群,如采取全人群 和高危人群相结合的策略,以降低整个人 群的血压水平,同时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 管理和治疗,必将对预防心血管病产生更 大的效果。
第4期 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和
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是公共卫生 问题,号召全社会防治其危险因 素。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率降至 50%以下,且多发生于65岁以上 人群,目前北欧、西欧和澳、新 等地区和国家正处于此一阶段。
2.发展中国家面临心血管病流行
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人口迅速 增长和老龄化,使出生率与平均寿命 同步增长;摄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 物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紧
血压升高对脑卒中发病的作用强度 约为西方人群的1.5倍。
Syst-China:60岁以上老年收缩 期高血压随访4年,降压治疗组比安 慰剂对照组脑卒中死亡率降低58%, 表明有效降低血压确能降低致死性脑 卒中的发生。
2.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危 险因素
血压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呈连续、 逐步升高、强的关联。
第2期 上述疾病发病率下降,
饮食结构改变,盐摄入量增高, 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 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人 群中10-30%死于上述心血管疾病, 如目前的非洲、北亚和部分南美 地区。
第3期 生活逐渐富裕,食物中
脂肪和热量增加,体力活动减少, 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 于55-60岁和人群,动脉粥样硬化 的死亡占35-65%,如东欧。

中国最新版高血压用药指南2024版

中国最新版高血压用药指南2024版

中国最新版高血压用药指南2024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最新版高血压用药指南2024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工作压力的增加,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靶器官损害 临床疾患
•左室肥厚 •颈动脉增厚、斑块 •肾功能受损
•脑血管病 •心脏病肾脏病 •周围血管病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高血压病1级(中危)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看看指南怎么说?
2009年基层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普通高血压患者:<140/90 mmHg
如能耐受,水平还可进一步降低,建议尽可 能降至120/80mmHg以下
<150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 降低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7)579-616.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小剂量
优先选择长效 制剂 联合应用
个体化
小剂量开始,根据需要,逐步 增使量用每日给药1次,有效平稳 控制24h血压的长效药物,以 有效控制晨峰血压和夜间血压 增加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CCB(钙拮抗剂)
临床应用指征: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 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周围 血管疾病、妊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冠心 病心绞痛、肺心病、糖耐量异常、肾脏损害 的患者。 对糖代谢和脂质代谢无不良影响。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CCB(钙拮抗剂)
副作用:
对血压≥160/100 mm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 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或用固定复方制剂 。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五类:
1、钙通道阻滞剂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4、利尿剂 5、受体阻滞剂
这五类药物及其低剂量固定复方制剂,均 可作为降压治疗的初始用药或长期维持 用药,单药或中国联高血压合药物治治疗指疗南 。
利尿剂
噻嗪类: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寿比山) 髓袢类:呋塞米(速尿)、托拉塞米 保钾利尿剂:螺内酯(安体舒通)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利尿剂
作用机制:
促进肾脏排出体内的钠盐和水分,降低血 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数周后主要是通过降低血管平滑肌内Na+的 含量,使Na+-Ca2+交换减少Ca2+内流↓→降低 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
利尿剂
副作用:
小剂量使用通常安全有效,长期大剂量使用 可能产生: 低钾血症 胰岛素抵抗 脂质代谢紊乱。
吲达帕胺没有糖代谢和脂质代谢紊乱的不良 反应。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CCB(钙拮抗剂)
作用机制: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Ca2+进入细胞内,
细胞内Ca2+浓度下降,血管扩张,总外周 血管阻力降低。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副作用主要有反射性 心动过速,头痛、面红、外踝水肿、便秘等 ,但长效及控释制剂的副作用轻微。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副作用主要有降低 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等。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CCB(钙拮抗剂)
注意事项:
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功能 不全时不用短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
高血压治疗主要目标是血压达 标,最大程度降低心脑血管病 发病率及死亡率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降压的目标是多少?
• 结合自身情况,判断血压控制目标
• 普通高血压 :<140/90mmHg • 伴糖尿病或肾病 :<130/80mmHg • 伴脑卒中: <140/90mmHg • 老年人高血压(收缩压):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治疗
低盐低脂饮食 戒烟限酒 监测血压 药物 控制血压
马来酸依那普利 10 mg qd 吲达帕胺 2.5 mg qd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高血压治疗策略的转变
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本指南推 荐的起始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 治疗目标
每日一次使用能够控制24h血压的降压 药物,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
该患者为高血压1 级且有2个危险因 素,危险分层考虑
为中危
分层 低危
中危
高危
分层 项目
(1)高血压1 级且无其他 危险因素
(1)高血压2 级或 (2)高血压 1 级伴危险 因素1-2个
(1)高血压 3 级 或 (2)高血压1级或2 级伴危险因素≥3 个或 (3)靶器官损害或 (4)临床疾患
危险因素
•年龄≥55岁 •吸烟 •血脂异常 •早发心血管家族史 •肥胖 •缺乏体力活动
中国高血压指南
2017.06.26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病例
患者,男性,5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最高血压 155/95mmHg,曾先后服过洛汀新、降压0号等药物治疗, 血压一直控制不佳。2个月前,每天加用氨氯地平5 mg治 疗,血压有波动,同时伴有颜面潮红和双下肢水肿而停 用,故来诊。既往吸烟史10年。 血压:150/95 mmHg,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心率76 次/分,肝、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 及个人意愿和长期承受力, 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联合用药:
以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 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 联合治疗。事实上,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 常需联合治疗。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利尿剂
临床应用指征:
噻嗪类利尿剂价格便宜、疗效肯定,特别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肥胖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在联合用药中,其它降压药单药治疗无效时,加用利尿剂,疗效 显著。与利尿剂联用有效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ACEI、ARB、钙 拮抗剂。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不宜与β受体阻滞 剂合用。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ACEI单药应用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辅助检查
生化:血脂:LDL-C:2.26 mmol/L, TG:1.62 mmol/L。 血糖:5.0 mmol/L 。 尿常规正常。
中国高血压药物治疗指南
该患者血压分级?
该患者血压150/95 mmHg,考疗指南
该患者危险分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