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心理结构与大学生荣辱观教育

合集下载

浅谈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浅谈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浅谈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基础,使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作为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一、荣辱观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通俗地说,荣辱观也就是怎样看待荣与辱,以做怎样的事为荣,以做怎样的事为耻。

从其基本内涵来说,荣辱观是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褒贬评价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反映的是人们对自身或他人的社会行为产生的一种内在的思想感受、道德评价和价值衡量。

古往今来,思想家们都强调荣辱观对人们的价值导向作用。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假如没有这种羞恶和崇敬,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做不出伟大优美的事来。

”孔子说:“知耻近乎勇。

”喻荣晓辱、尊荣斥辱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人们评价、判别并从而鼓励或约束自身或他人行为的重要道德标杆。

荣辱观属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荣辱观来源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经济关系,是不同社会集团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在道德上的反映。

因此,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

荣辱观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特征。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广大人民在根本利益上获得了一致性,因此,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根本区别于剥削阶级社会的荣辱观,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对荣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荣辱观又具有继承性,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乐善好施、团结互助、明礼诚信等等。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关于“荣誉”与“耻辱”问题的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3月4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四次会议期间的一次讲话中,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了集中概括。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有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为建设美好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它是指对功过得失、是非善恶、荣辱得失的正确判断和评价。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引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人生的道德高地,要经常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反思,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

我们要牢记爱国、诚信、勤俭、友善、互助、进步的基本道德准则,注重自己与集体、他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踏实做人、尽心尽力做事,积极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诚信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大学生的正义感和公平心,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诚信教育中,我们要加强理论教育,让学生了解诚信的概念、内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诚信为本的思想观念。

同时,还要加强案例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不诚信行为的后果和危害,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际中感受到诚信的价值,培养他们的诚信意识和习惯。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大学生诚信学风教育是我们在今后学习、生活、工作中应该注重的重要方面。

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诚信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如何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高校如何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高校如何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方向。

本文根据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对高校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做了解读和展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标签:社会主义荣辱观高等学校大学生教育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将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高等学校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为中心任务,通过荣辱观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学生的心理机能中培育抵制恶言、恶行、恶事的能力,耻于做不善、不正、不诚、不敬之事,一心向善;使青年学生懂得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努力为家庭和祖国增光。

高等学校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荣辱观教育的具体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培育青少年的社会荣誉感和道德羞耻心。

笔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先应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做好解读和开展。

一、“八荣八耻”教育有三个层次的针对性首先是对整个社会,强调整个社会的“荣辱观”的确立和重建,这是荣辱观提出的社会背景;其次是广大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

领导干部的素质和作风,对社会风气以及执政党的威信、威望有着毋庸质疑的重要作用,这是荣辱观提出的现实动因;最后是对青少年的教育,这是荣辱观提出的对未来的考量。

二、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统一在内容上,是对我们党、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升华,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在提倡的同时也有反对,旗帜鲜明,体现了是与非、善与恶的统一;提倡的内容,既有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也有和当代社会紧密相连的时代特点,是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八荣八耻是社会主义每个合格公民都应该遵守的规范,是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用正确的荣辱观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一)

用正确的荣辱观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一)

用正确的荣辱观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一)摘要:本文通过学习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和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讲话,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进行探讨,对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关键词:荣辱观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的深刻变革,特别是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也日趋多样化。

在这种纷纭复杂的社会变革中,绝大部分人的精神面貌是健康向上的,这是当前社会风气的主流。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荣辱原则和道德标准方面陷入了迷茫,出现了道德缺失、荣辱颠倒的不良现象。

他们把违法乱纪当作本事来宣扬;把损人利己当作成绩来歌颂;把坑闷拐骗当作能力来沿传。

这不仅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也影响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道德风尚,弘扬正确的荣辱观念。

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提出,恰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学校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把握“八荣八耻”的丰富内涵,在工作中把荣辱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构建和谐校园,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一、构建和谐校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抓党风廉政建设和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如何结合学校实际来践行“八荣八耻”,构建和谐校园呢?我认为首先必须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已经有6700多万党员,她的价值取向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目前她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党领导中国人民强素质、奔小康。

建党八十多年来,我们的党员队伍总体上是好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德育工作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德育工作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校德育工作1.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它认为,“荣者有其社会本位,耻者有其社会本位”,正立荣耻,鼓励特性鲜明的人物、责任担当的社会公民,在新的社会制度下,个人的努力和能力被社会正确评价和认可、欣赏;相反,言行失当而受到谴责,从社会和群众上惩戒,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对–“劝善惩恶”的约束作用。

2.加强德育教育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高校应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真正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德育教育,引领学生切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并站在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正确把握荣辱观的转变,把廉洁自律要求转变为优良品格的标准,强化守则意识,使学生日心理Reding化活化,落实以责任和承诺的核心思想,道德品牌形象得以彰显,达到两相结合,荣耻感和责任感相统一,灵魂得以长久唤醒。

3.多种机制保障为增强学校德育教育的权威性,确保荣辱观的真实落实,高校应当树立起一种完善的道德机制体系,表彰奖励有辉煌成绩的学生工作者、发挥典范作用的学生社团等等,以此来将优秀和社会活动相结合;另外,高校也要强化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以及荣辱观的认知,并深刻体会优质人格所拥有的使命与意义;此外,高校还应当加大对学生关爱与呵护投入,为学生创造更多宽容环境,培育良好的学习氛围。

4.师生共同努力高校德育工作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下,必须形成以师生共同努力的积极良性循环,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此建立起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们能够珍视荣耻,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逐步改正,在学术与道德修养都有良好表现。

另外,高校要培养学生接受师生老师的爱和尊重,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给他们带来的改变,有利于建立真正人性化、尊重教育关系的文化氛围。

5.立足视野高校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当下,勇于突破,保持坚守,正确处理荣耻和责任的关系,把“高校德育工作”抓扎实,立足于“把高校负责任的公民文明实践作为最终目标”的视野,能够把荣辱观和“三个代表”的的要求融入德育实践中。

如何做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如何做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人 才 ,才能实现青年 的远大理想 ,才能 够承担起 实现 中华 民 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1 好大学生的德 育教 育 ,有利 于丰 富和完 善大学生 的 . 做 内心世界 ,提升大学生的 自我品格 。 人们 总是在意识 的指导下来 改造客观 世界的 ,大 学生德 育教育水平 的好 坏直接影 响到大学 生将来进行 社会 主义建设 转 型的历史条件下 ,大学生将 是国家 民族 的栋梁 ,保持 正确 的荣 辱观是社会 主义事业顺利 开展下 去的决定 因素之一 。因 此 , 大 学 生 群 体 要 不 断 学 习 “ 荣 八 耻 ” 社 会 主义 荣 辱 观 , 八 深刻认识社 会及 社会 主义道德存在 问题 ,认真修身养 性 ,使 闩己 不 断 提 高 自身 素 质 和 道 德 层 次 。 3做 好 大 学 生 的 德 育 教 育 ,有 利 于 帮 助 大 学 生 掌 握 思 想 . 武 器 ,抵御 错 误 思 潮 的侵 袭 。 随着科技 的进 步和发展 ,世界各 国各地 区间的联 系 日益 紧密 ,互联 网等 高新技术 的发展在带 来了诸 多便 利 的同时 , 也使 一些错误思潮 ,如 :拜金 主义 、享乐 主义、极端个人 主 义等 传播开来。广大 大学生是 这些高新 技术 的积 极使用者 ,


作 出全面 的部署 和安排 。其 次 ,学 校基层党 团和学生 组织要 . 认真 履行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 、德育教 育的职责 ,不断 完善大 学 生思想政治教 育、德育 教育 的保 障机制 。同时要加 大经费 投入 ,加强师资 队伍建设 ,完善教学 设施 ,把大学生 思想政 治教 育工 作 、德育 教育工作作 为高等 学校办学质量和水 平评 估 的重要 指标 ,纳入 高校教学评 估体 系。最后 ,学校各相关 的成果 ,也会影 响到大学 生一生 的生活 。做好大学生 的德育 部 门要加 强合作 ,形成合力 ,各基层 党团组织 、社 团组 织等 教育 ,有利 于大 学生树立正 确 的世 界观 、人 生观 、价 值观 , 要 明确分 工 、密切协 作 ,切实 完成大学生 思政教育 、德 育教 有利于丰 富大学 生的 内在情 感 ,完 善大学生 的内心世 界 ,提 育工作。 2 以校 园文 化 为载 体 。校 园 文化 是一 种 无形 的精 神力 . 升大学生 的 自我 品格 。 2社会主义荣辱 观拓展 了大学 生 了解 社会及 社会 主义道 量 ,是学 校在长期 的教育教学 实践 中所形 成的校 园精神 和文 . 德的空间。 化氛 围。对于规范 大学生的思 想 、情感 和言行起着 “ 物细 润 物 质 文 明 、精 神 文 明 、政 治 文 明和 谐 发 展 ,是衡 量 社会 无声 ”的影 响和 “ 潜移 默化 ”的熏陶作用 。高校要 以社会 主 健 康全面协调发展 的标准 。社 会主义 荣辱观倡导 的是在新形 义荣辱观 教育为导 向 ,建设体现社 会主义特 点 、时代特征和 学校特色 的校园文化 ,形成优 良的校风 教风和学风 。要广 势下 ,要不断进行 思想教育 。 “ 八耻 ”是社会 的一面镜 子 , 反 映出当前社会上存 在着不符 合社会 主义道德要 求的行 为表 泛开展丰 富多彩的科技 、文化 、艺术活动 ,弘扬主旋律 、突 现 。面对这些社会 现象 ,大学 生群体要 充分认识 到 ,在社会 出高品位 ,寓教育于文 化活动之 中。要重视 校园人文环境和

浅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浅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浅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摘要: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又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教育;和谐校园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的德育要给学生什么呢?胡锦涛总书记用凝练质朴的语言提出了作为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在社会转型期应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高度概括,也是在新时代条件下人的价值在荣辱观上的准确定位。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形象生动地教育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如何从身边事做起,从小处着眼,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是一个值得思考和高度重视的课题。

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德育是“静悄悄”地发生的。

学生不是看教师如何说,而是看教师如何做,这是学校生活中道德学习的基本发生机制。

有学者指出,教育者的行为要想通过道德学习的基本机制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必须满足一个条件:这些行为本身是道德的。

如果不能满足这一条件,其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影响就很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

现实中,学校日常的道德现象和行为是不是都是道德的呢?学生向教师行礼,教师不回礼;教师上公开课前搞多次演练;学校在教室里安装监视系统……诸如此类的现象究竟对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给学校德育带来了什么?如何对待学校德育中的不道德现象?如何寻找到当前学校德育的着力点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要求:秉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荣辱观,遵守师德,遵循德育为首的育人准则,真正把德育做到学生的心里,以自己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要使“八荣八耻”教育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不能停留在简单地组织学生背诵“八荣八耻”上;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注重体验教育,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到德育的具体要求;注重实践环节和参与过程,突出情与理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使荣辱观教育成为学生快乐地接受,积极地实践,长期坚持的过程,从而使社会主义辱观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大学生德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高度概括和系统总结,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的一贯要求,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全面认识和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点,才能使“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一)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

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及其对人的尊重和满足,赋予大学生强烈的求新意识,使其对计划经济下的旧观念、旧思维、旧传统、旧价值取向日益厌倦和逆反;自我实现,变革创新,以人为本以及价值判断上的多元化和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个性意识的增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精神。

同时,大学生在自我实现、个人奋斗思想增强的另一面,其社会责任感却在弱化,部分学生在追求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选择、自我实现,在崇尚自我中心的同时,不能把自我发展与社会需要联结起来,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而不自省,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淡薄了,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淡薄了,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丢失了精神家园。

(二)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

在人生观方面,大学生注重人生价值的实现,认同开拓进取、成就学业、爱岗敬业、见义勇为等积极的人生价值观,能自觉参与到扶老助残、科技扶贫等志愿者行动和其他公益事业中来。

另一方面,受实用主义、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他们渴望有所成就,却不愿意刻苦用功,期望事业成功却不愿意做平凡小事,期望有所作为,却又疏于基本训练。

在道德修养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传统的道德教育,认同社会公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日常生活中却缺乏内省精神,缺乏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信念的坚守、道德行为的笃行。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

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现状的分析, 提出加强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

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树立学习榜样、加强社会实践, 使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 关键词]大学生荣辱观教育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 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 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 肩负着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重要使命。

因此,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如何切实抓好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使荣辱观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荣辱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 有什么样的荣辱观, 就有什么样价值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当今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精神风貌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是, 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及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价值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 社会责任感缺乏, 追求实利、以自我为中心; 好逸恶劳、见利忘义、不愿艰苦奋斗等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

加上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 家庭的溺爱和正确人生观教育的薄弱, 致使思想政治素质普遍不高。

因此,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现实的迫切要求。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高校教书育人的主阵地, 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 采取课堂讨论、学生个人演讲、主题班会等形式、积极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八荣八耻”荣辱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八荣八耻”荣辱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网上聊天的沉迷者转移精力到网页制作、动画设计、博客写作等方式上来,在互联网上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引导短信文化的传播者自己创作优美的短信,我手写我心,杜绝不良短信的流传等等。

3.5 树立“思政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强化育人意识 当代流行文化领域中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新形势、新局面,文化多元化、大学生群体的复杂性、社会问题的学校化等因素,加重了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负担,增加了其工作的复杂性与难度。

当然,稳定和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但是思想教育工作的改进,并不仅仅依靠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更重要的是使高校的每一名教职员工都形成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负有责任的意识。

对专业教师而言,不仅要讲好专业课,还要有育人意识,我们提倡其“教书育人”,能够以其高尚人格、处事风格、学术精神等影响每一个学生;管理干部,不仅要做好管理工作,也要具有育人意识,我们提倡其“管理育人”,每个管理干部都以良好的风貌对待学生.以育人的观念统领其所有的工作。

据了解,我院某些楼层管理员,她们往往是被学生喊为“阿姨”的中年妇女,她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能够以母亲的视角,以朴实的话语,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教育,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高校在职人员学习的。

(2007-10-10 收稿)(陈 迁 编辑)“八荣八耻”荣辱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宋 杨 李 辉① 崔 巍②(华北煤炭医学院学院办公室,①人事处,②学生处 河北唐山 063000) [关键词] “八荣八耻” 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8-6633(2008)03-418-02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摘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光荣传统的进一步发扬与继承。

同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途径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不仅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也为高校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道德观、荣辱观与价值观,这是任何一个民族凝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因此,在高校中加强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及荣辱观的教育,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并从优秀的历史文化中吸取优势。

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重点在于弘扬并培养民族精神。

在中国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定位为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团结、友好、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应自觉将弘扬并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精神建设的重要任务,将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建设文化的载体,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从学生的爱国情感做起,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与自豪感。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高尚的教德是开展荣辱观教育的教科书,是学生树立荣辱观的最好榜样。

高校应加强对教师师德的教育,与荣辱观教育相结合,让教师首先树立荣辱观的观念,成为学生的楷模。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要成为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者,这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素质的高低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效果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有极大影响。

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师表,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仅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更要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积极实践“八荣八耻”,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荣辱观导向。

新时期从荣辱观的角度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新时期从荣辱观的角度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 关键词 】荣辱观 ;心理健康 ;教育
大 学 生 的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 是 一 个 受 到 全社 会 各 界 关 注 的 重 大 问题 。 学 习 及 就 业 压 力 等 种 种 挫 折 , 及 复 杂 多 变 的 社 会 环 境 。很 多 大 学 生 会 在 荣 辱 观 上 产 生 价 值 取 向 的变 化 , 进 而 产 生 非 理 性 思 维 , 因此 及 时 帮 助 处 于 心 理 危 机 境 遇 的 学 生 恢 复 心 理 平 衡 , 纠 正 其 错 误 的 荣 辱 观 , 才 能 更 好 地 帮 助 学 生 提 高 心 理 素 质 ,健 全 人 格 ,增 强 受 挫 折 、 适 应 环 境 的 能 力 ,这 不 仅 是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提 出 的 客 观 要 求 , 也 是 当 前 高等 学 校教 育 教学 工 作 的重 要任 务 。
育 不 仅 要 使 大 学 生 明 荣 辱 , 还 要 引 导 他 们 自 觉 追 求 荣 誉 , 行 当 荣 之 事 , 拒 绝 可 能 招
学 艺 术 作 品 , 为 了 追逐 市场 的卖 点牟 取 高 利 , 置社 会 责任 感 于不 顾 ,在 为 大 学 生 提
“耻 … ‘ 荣 ” 不 分 一 一 不 以 荣 为 荣 , 不 以
3 . 要 把 社会 主 义 荣 辱 观 教 育 与 高校 教 师 队伍 建 设结合 起 来 师德 和 教 师 队伍 素 质 的 高低 直接 影 响 到 社 会 主 义 荣 辱观 教 育 的效 果 和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水平 。要 严 格 对 大 学 生 思想
部分 ,成 为应 付考 试 ,争取 多得 考分 而设 置 的 一 门课 程 。智 育的力 度 可能是 加强 了,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心理学思考摘要:荣辱现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包括认知发展、同伴关系心理、情绪情感、道德心理发展四个方面。

探讨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心理条件,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荣辱观教育;青少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荣辱观,它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

荣辱观是指人们对于荣与辱的看法,回答的是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

荣辱观古已有之,属于社会历史范畴。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荣辱观也是不同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

一、荣辱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1、从青少年认知发展看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个体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机能的形成及认知方式随着年龄、经验增长而发生的变化。

认知发展水平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水平。

根据皮亚杰的划分,青少年阶段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对于“荣”或“辱”的分析判断,不会局限于某一事件或客体本身,而是基于自己的可能性思维,运用假设检验来分清“光荣”与“耻辱”,对某种抽象的思想意识进行“荣”与“辱”的判断与分析。

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达到一种“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的观点采择水平。

他们不仅能够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对方的荣辱观,而且能够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的荣辱观。

另一方面,他们又存在着自我中心的局限,常常认为别人也和他们自己那样关注自己,因此,他们的荣辱观往往具有个人的独特性和局限性,在对客体行为、思维意识进行“荣”与“辱”的分析判断时,还不能有效地对自我进行控制,还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自己的观点影响对他人观点的判断。

如何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

如何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

如何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主义物质建设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涉世不深、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由于没有摆正自己的地位,他们中的一些人处处争强好胜,要求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支持和关心。

他们有时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总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自命不凡和虚荣心。

但是,一遇着挫折,就会垂头丧气,失去信心。

所以,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构建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首先,我们要切实地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任务,落实到学习、生活中去,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情。

而且,我们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同时,要引导同学在学习、生活中,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规范社会道德生活,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八荣八耻”为我们大学生应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指明了方向。

我们应该以“八荣八耻”为标杆,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在实践中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知和行统一的过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寻访先进人物典型、身边普通人的感人之事,亲身体验“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化为青少年的切身感受,触动青少年的心灵,从感动中体验荣辱。

还要坚持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我们的思想行动指南,做到学在前面、做在前面,吃苦在先,享乐在后。

积极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其次,我们要坚决否定个人主义,要有集体主义。

杜绝“个人奋斗、自我实现”价值取向。

尽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但是,随之市场经济的到来,也带来了个人利益为先、小集体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膨胀,从而产生了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等不良行为。

所以,我们要反对个人主义。

做事情要从集体出发,不做有悖于集体和他人的事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荣辱观教育思想汇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荣辱观教育思想汇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荣辱观教育思想汇报尊敬的党组织:高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

一方面,大学生的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等明显增强;另一方面,在部分大学生中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日趋突出。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任务十分紧迫和繁重。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指明了方向。

高校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切实贯穿于高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各环节。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荣辱观教育的内容。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科学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认真听取他们的呼声,切实考虑他们的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措施,不断增强教育的实效。

把荣辱观教育全面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

高校应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力争做到四个结合: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和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为此,应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这两个重要环节,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开展丰富鲜活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积极践行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做到知行合一;注重学生公寓、网络、社团和社会实践等环节在思想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其中,并不断拓展教育的覆盖面。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知耻教育与荣辱观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知耻教育与荣辱观

艺,努警。

+民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知耻教育与荣辱观朱峰(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政法系,山东济南250014)[}i奄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过程之中要具体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的核心内容。

落实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涵养,以知耻教育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确立谈汀参见、劳动观、守法观、节约意识等。

睁蝴]思想政治教育;知耻教育;荣辱观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不同时期大学生思想哟台教育的具体内涵与载体有所不同,这是历史与时代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蟛台教育体系的构建应当包含哪些内容、提供哪些平台与载体?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时代特征,其基点便是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在充分尊重与保障其主体性意识与地位的基础上,强调其个性发展、兴趣培养,进行创新性地学习与实践,并由此引导和教育学生以逐渐提升其为人修养、道德品质与政治素养。

在整个大学生思想豌台教育体系构建中,笔者认为其核心内容就是具体的、科学的、自觉的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中坚力量,是党不断巩固抽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青年基础的防厶部分,也是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军。

在此意义上,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为核心具体落实在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过程之中,构成大学生思想观台教育体系的核,b内容。

落实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明善知耻,正己修德;就是要培养广大青年学生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与浩然正气。

二、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涵养。

以知耻教育为切入点。

应当是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与方式从传统文化上讲,知耻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德目之一。

中国古代思想家历来重耻。

孔子讲“行己有耻”。

孟子讲“耻之于人大矣,人不可以无耻。

加强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道 德观 和荣 辱 观发 生 了严 重 倾斜 和错 位 : 虚 作假 弄 被 视 为 “ 明 ” 诚 实 守 信 被 视 为 “ 昧 ”, 劳 节 俭 被 聪 , 愚 勤 视 为 “ 时 ”, 霍 浪 费 被 视 为 “ 尚 ” 爱 岗 敬 业 被 视 过 挥 时 ,
为 “ 冒 ” 投 机 取 巧 被 视 为 “ 干 ”, 人 利 己 被 视 为 傻 , 能 损
念 ; 把 热 爱 祖 国 的 深 厚 感 情 和 信 念 转 化 为 爱 国 的 要 具 体 行 动 , 把 祖 国 建 设 成 为 富 强 民 主 文 明 的 社 会 为
摘 要 : 学 生 是 祖 国的 未来 和 民 族 的 希 望 , 强 大 学 生社 会 主 义荣 辱观 教 育 , 助 他 们 明 辨 是 非 、 大 加 帮 美丑 、 恶 , 他 们 的 善 对 成 长 至 关重 要 。本 文 分 析 了社 会 主 义 荣 辱观 教 育 对 大 学 生 的具 体 要 求 , 对 如何 加 强 大 学 生社 会 主 义荣 辱观 教 育作 了探 讨 。 并 关 键 词 : 学生 ; 辱观 ; 想 道 德 素 质 大 荣 思
基 金 项 目 : 文 为 院 高教 基 金 课 题 “ 时 期 大 学 生 德 育 与 心 本 新
理 成 果 之 ( Y2 O l )
一 ●
要 正 确 认 识 祖 国 的 历 史 和 现 状 , 强 热 爱 祖 国 的 感 增 情 和 责 任 感 , 立 振 兴 中 华 、 效 祖 国 的 志 向 和 信 树 报
带 来 许 多 负 面 影 响 , 使 现 实 社 会 生 活 中 , 些 人 的 致 有
提 出 . 际 上 是 在 全 体 公 民 面 前 树 起 了 一 块 明 荣 知 实 耻 、 恶 扬 善 的道 德 标 杆 , 大 学 生 思 想 道 德 教 育 赋 抑 为

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原则与途径

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原则与途径

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原则与途径摘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追求。

培育大学生荣辱观必须坚持学思统一、知行合一、内外如一的原则,必须通过构建校园舆论平台、道德实践平台、学校教育平台、全方位教育平台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原则;途径一、开展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基本原则1.学思统一的原则。

“学”与“思”的统一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荣辱观教育是一个不断学习、思考、反复自省的过程。

“学”,就是学习,它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

这里所要学的,主要指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理论。

一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知荣明耻的自觉性。

二要学习践行荣辱观的先进典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观的民族。

从耻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到不做亡国奴的文天祥,从拒绝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到雷锋、孔繁森等无数英雄模范,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耸立起一座座知荣明耻的丰碑。

榜样的力量源于形象可感性。

大学生的情感丰富而强烈,具体可感的形象可以使他们获得情感的体验,形成评价的标准,找到激励的力量。

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和大力宣传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要从学生们熟知的人和事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感动学生。

“思”,就是思考,是认识过程中的理性活动,是道德修养的重要一环。

一要思考“八荣八耻”的历史渊源。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铸就了明荣辱、知礼义、尊德性等宝贵的民族品格。

“八荣八耻”汲取了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继承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八荣”是中华民族历来提倡的美德,“八耻”则历来为中华民族所不齿。

二要思考“八荣八耻”的时代价值。

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思考

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思考

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思考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思考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为此,要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探索教育的有效途径。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要凸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使他们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自己成长的意义。

各学科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学内容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发挥各门课程的教学作用,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荣辱观教育,使之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研究,将研究成果努力体现在课程建设之中。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要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

要通过营造自然和谐、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促进自我健康成长。

以社会实践为桥梁。

荣辱观的形成是从认知到行为的内化过程。

要完成道德的内化,就不能没有实践。

所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加强实践环节,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

我们要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荣辱,锻炼意志,升华认识。

以先进人物为示范。

抓典型、树榜样是加强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心理结构与大学生荣辱观教育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建设的标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 知、情、信、意、行”的道德基本结构入手分析上述教育内容,不仅有助于了解大学生品德心理实质,也可为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心理结构;大学生;荣辱观;教育
(三)道德信念——扬荣抑辱
所谓道德信念即“深刻的道德认识与强烈的道德情感的有机结合,与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道德观”。

[2]它不是单一的某种心理成分,而是人们对某种道德理想和道德要求等的正确性和正义性的深刻而又根本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履行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

它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

信念是道德形成的核心。

人类道德的存在价值和运作方式,决定了道德必须由外在约束过渡到内在自觉,唯其如此,道德才称之为道德。

这种道德内化的完成,仅仅停留在“知” 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笃信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内化。

信念是心灵的良知。

道德信念所祈向的是对人生某种可能、理想状态的认同和尊敬。

信念也是一种价值认识,即基于对个人根本需要的认识而形成的个人信念与基于对社会根本需要而形成的社会信念。

信念的价值性在于执著地追求真理并躬行践履、改造世界。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就表明了在信念支撑下,对真理的追求。

儒家的修、齐、治、平就是在信念的力量作用下经世治邦的政治实践。

邓小平同志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3]这表明了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八荣八耻”
中言简意赅的概括,更是对我们信念的考验: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我们的言行是不是立场鲜明、原则坚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我们能否明辨善恶是非,而不随波逐流,盲从跟风?面对低级庸俗的东西和名利诱惑,我们是不是都能坚决抵制?即使是当今社会,要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这要求我们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树立一些现代道德理念,如诚信理念、合作理念、竞争理念、科学理念、公正理念、法制理念等等。

毋庸讳言,在实用主义文化的喧嚣中,道德信念显得有失时宜,但人类对自身的终极关怀、对信仰的追求需要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来
关注道德信念这一道德结构中的极致形式。

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就是将“八荣八耻”由道德概念上升为道德信念,被大学生熟知和掌握,衍化为在思想和行为中被恪守的东西,并上升为对信仰需要的满足和对人格的自我提升,抑制私利、私欲及种种不良诱惑,最终使坚定的道德信念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

(四)道德意志——趋荣避辱
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道德形成的保证。

人的意志既不是先验的产物,也不是脱离肉体的纯精神存在。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4]“八荣八耻”正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以高度的概括和两两相对的语言,科学地、精确地表达了在现代社会我们对道德意志的趋向的诠释,明确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道德理想不再是被强制推行的和被动接受的,而是基于个人的符合道德规范的自由选择。

道德的根本特性之一在于使人的行为实现从“现有”到“应有”的跨越,具有超前性。

这种超前性意味着一定的道德规范不是所有人能容易做到,也正因为不易,才有必要提倡,才需要道德意志。

在人的道德心理活动中,从来就不是“风平浪静”的,不仅有善的冲撞,而且有恶的骚动;不仅有对过去行为的反省,而且有对未来的设计;不仅有一时的道德冲动,而且有始终一贯的道德行为。

这些都需要有意志的参与。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巍然屹立,就在于她的人民有着优秀的文化传承,在血液中流淌着正义的精神,在心灵的深处凝结着纯正的荣耻观。

古圣和先贤,为我们建立一个美好的精神境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的情操。

这些美好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人格情操,都是以坚强的道德意志为驱动力的。

“八荣八耻”是一种“道德基准线”,它与传统的贤人道德观不同,是在肯定所有的人在不损害他人的条件下有权利追求自己生活意愿的满足,并在权利义务平等的基础上规定个人的应尽义务,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一种全新的秩序道德观。

在道德实践中,若能将这种“道德底线”持之以恒,也需要道德意志的支撑。

只有培养大学生形成坚定的道德意志,才能使大学生主体坚定地趋向追求荣誉而远离耻辱。

(五)道德行为——践荣弃辱
道德行为是指一个人遵照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

它是品德的外显成分,是实现道德动机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J·雷斯特指出,人的道德行为由四个过程组成——解释情境、做出判断、道德抉择和实施行动。

可见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从不满足于对自身的理论追求,而是追求具体行为的落实,使应当治理变为自然而然,使个体获得“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自由。

行为是道德的最终体现。

“道德者,行也”。

道德认知对于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只停留于道德认知而不付诸行动,只知道什么是荣辱而不在行动上切实地为荣拒辱,那就不会有实际效果。

知荣明耻的目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践行。

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

说明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性。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荣耻倒置,就会陷入罪恶的深渊;一个社会如果荣耻倒置,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一个人如果荣耻倒置,就会导致颓废、堕落直至自我毁灭。

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基本特性,主要表现为:以认知为主导,支配道德行为;以利益为标准,选择道德行为;以法律为杠杆,调节道德行为。

他们认识问题的能力强,但道德行为能力不够强,道德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认识能力与行为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八荣八耻”及时地提供了道德规范和基本行为准则,比较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荣辱观,我们怎样将其发扬光大,来对待今天的发展以及自身的教育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不管是过去、今天还是将来,“八荣八耻”的本旨就是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人民有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陆沉.论道德情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38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5]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6]文汇报.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文汇报专题理论座谈会发言[N].文汇报,2006-3-28.
[7]梁癈襄.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主流及特点[J/OL].基础教育宏观决策与管理资料库.
[8]周培晨.浅谈老水的心理历程——‘苦舟子咏’读后感[J/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09-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