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课件(共33张PPT)

第一步,定韵脚。从律诗的押平声 韵可看出,①句的“黄”、③句的 “香”、⑤句的“阳”、⑦句的“ 乡”、⑧句的“长”是韵脚,且首 句入韵。(⑥句的“怅”不是,因 是仄声)
• 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从词类性 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可看出 :②与⑤相对,④与③相对.
第三步,确定首、尾联。从意义上看 ,①⑧意思上的承接, 是写景的开始。 ⑥与⑦是一问一答,带有总结性质, 因此断定①⑧是首联,⑥⑦是尾联。
第一步,定韵脚。从律诗的押平声 韵可看出,①句的“鸦”、②句的 “霞”、④句的“花”、 ⑤句的“ 家”、⑥句的“涯”是韵脚,且首 句入韵。
• 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从词类性 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可看出 :③与①相对, ⑦与⑥相对.
第三步,确定首、尾联。从意义上看 ,⑧与④是一问一答,带有总结性质 ,剩下②⑤是开始。因此断定是②⑤ 首联,⑧ ④是尾联。
声情 并茂
押韵和对仗
一、近体诗的押韵
P34押韵 P20韵母
韵母又可以分成韵头(介音)、韵腹(主要元 音)、韵尾三部分。 如“娘”niáng的韵母是iang,其中i是韵 头,a是韵腹,ng是韵尾。每个韵母一定有
韵腹,韵头和韵尾则可有可无。如 “大”dà的韵母是a,a是韵腹,没有韵头、 韵尾;“瓜”guā的韵母是ua,其中u是韵 头,a是韵腹,没有韵尾;“刀”dāo的韵 母是ao,其中a是韵腹,o是韵尾,没有韵 头。
练习:
拟写广告词(均20字以内)
拟一条以“购买体彩”为内容的公益广 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 新颖,语言简洁,注意押韵。
爱心要长久 奇迹伴左右
奉献是无私的荣誉 大奖是爱心的赞许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高中语文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课件

高中语文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课件
01
读开头、读领头句、读结尾。
2.扫描式阅读。即阅读时视线要垂直移动,
02
瞄准重要字词即可。比如在阅读“那么,有
没有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呢?”这句话时,只
要抓住“有学识快速阅读”这两个关键词
语,就理解这个句子的基本意思了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3.组合式阅读,即群读。要想做到群读需要经过不
断地训练才能达到要求。我们可以找一篇通俗易懂
相对,下联要收在平声上,这样就很容易确定写春节的对联。同样“青艾驱
瘴”“碧波竞舟”具有典型的端午节特征,“驱瘴”只能是“千家”,再加上平
声的要求,写端午的对联也很容易确定。 【答案】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教师节和母亲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 各为七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三、 平仄 与参 差美
四、 对仗 与对 称美
1.平仄:平仄是对整首诗中每个字的要求。所谓的“平”就是平声, “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入声在普通话中已并入 其他三声了。 2.诗歌的平仄格式: (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考点·聚焦] 本节内容与高考试卷中的“对联”联系紧密。从 2004 年对联进入高考始, 开始考查平仄、对仗方面的知识。2005 年至今高考在全国各省命题的试卷中对 联题多有考查。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典例·探究] 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要求: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 不考虑平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课件人教版

2.4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课件人教版
(2)仿写时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类似,句末押“ai”韵。 答案示例:(1)春风的鼻息轻拂着大地,点点新绿闪着诱人的光。 我仰望天空,蔚蓝的天空下是几只飞得越来越高的风筝,耳边传来 一阵阵欢声笑语…… (2)生活如歌,有时低沉,有时豪迈。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答案:古体诗 近体诗 古体诗
”。在唐人看来,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 2 3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它有一定的格律。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 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情势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诗是四 个字一句,五言诗是五个字一句,七言诗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 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诗、七言诗两类。五言古体诗 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 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 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可 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 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于五绝。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涉及读图、文字会意等能力。先看图, 展开想象,分析例句的特点,形义描述合理,要押韵,而且要把字义 “跟随”和“相背”用到句中。
答案示例: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随前人走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问题导学 典例剖析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课件:人教选修之《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课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课件:人教选修之《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课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3.什么叫对仗?它有哪些类型? 【提示】 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 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 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格律诗对仗的具 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 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 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 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 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 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
[三楼] 灵活原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每 句诗的单数位置(第一、三、五)的字可以平仄 不拘,双数位置(第二、四、六)的字就要严格 使用了。由于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故凡 要押韵的位置(五言的第五字、七言的第七字) 只能用平声字,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 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数句(第一三五七句) 末字就要用仄声字。近体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 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如果押韵的话,则首 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4.明末重臣洪承畴官至高位,常自命为“忠 节”之人,他曾自撰楹联一副“君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高悬于自家大厅的门框上。后 来,松山一战,洪承畴变节投敌,时人鄙视 这个叛徒,在他这副自撰联的两边各添上一 个虚词,变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 乎?” 请问,这样修改后,对联的意思有了什么变 化?
【名师点拨】 洪承畴撰写此联,原意为歌 颂皇恩浩荡,表明自己的忠心;但添一个“ 矣”字,就有了无限感慨:你受明朝君王之 恩的确似海深啊!而添一个“乎”字,直接 提出疑问:但你的节操真像山那样不可动摇 吗?上联君王之恩与下联洪承畴变节形成了 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对洪承畴卖主求荣的辛 辣嘲讽!
[细剖· 深析]
[楼主]
近体诗的平仄组合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组句规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课件(共33张PPT)共35页文档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课件(共33张PPT)共35页文档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声情并茂——押 韵和平仄》课件(共33张PPT)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学课件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学课件
安排平仄相间
遵循一定的平仄规则,如“平平仄仄平平仄”等 ,使诗句节奏鲜明、抑扬顿挫。
注重意境营造
在押韵和平仄的基础上,注重意象的选择和意境 的营造,使诗歌具有深厚的内涵和韵味。
创作实例分析与欣赏
01
实例一
《静夜思》中的押韵与平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诗中运用押韵和平仄,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表
什么是平仄
平仄定义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字音的声调。 在普通话中,阴平、阳平属于平声,上声、去声 属于仄声。
平仄与诗词关系
平仄是构成近体诗词的重要因素,通过平仄的交 替和对应,形成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平仄的分类
01
02
03
平声
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 声调平缓。
仄声
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 声调有升降变化。
05
运用
押韵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押韵的定义
01
在诗歌、歌曲等韵文中,把相同或相近的韵母有规律地配置在
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上,形成和谐的声音效果。
押韵的分类
02
根据韵母的不同,押韵可分为宽韵和窄韵;根据韵脚的位置,
可分为句尾韵和句中韵。
押韵的作用
03
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作品更加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和传播。
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02
实例二
《春晓》中的押韵与平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诗中通过押韵和平仄的运用,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03
实例三
《登鹳雀楼》中的押韵与平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

课件5: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课件5: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语林趣话
集韵诗 清明ing韵 天上星,亮晶晶,无名无姓数不清。天上月,像明镜,一顷灵光 照沧溟。浮萍漂,菱叶挺,盈盈碧水映画亭。钟磬鸣,屏息听, 风兴鹰角叮铃铃。莺歌声,响幽径,玉钗丫髻行冰莹。凭井栏, 另有情,一柄莕花手中拧。相凝眸,相庆幸,形影相随长卿卿。 迎香鼎,秉香敬,赢得生命定钟情。
对联趣闻 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对仗工整, 音韵和谐,而且内容风趣,意义深远,雅俗共赏,为人民群众所喜 闻乐见。 相传古时有一塾师,寓于一寺庙。雪后天晴,出门见被雪厚厚地盖 了一层的石狮子,经阳光一晒,比前日小了不少,即兴赋一联: “雪消狮子瘦。”可怎么也对不出下联,只得作罢。私塾开学后, 将此上联考学生,一时无人能对。中有一学子,苦思冥想,竟致于 病,成日念叨雪消狮子瘦、雪消狮子瘦、雪消狮子瘦。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把下列四句诗分别归原到上面四首诗中去: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答案】 ①C ②B ③A ④D
3.下列对古体诗和近体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体诗是按照古代的诗体写成的,古体诗的写作没有一定的标 准。 B.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C.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在用韵、平仄、对仗方面都有许多讲究。 由于格律很严,所以被称为“格律诗”或“律诗”。 D.古体诗和近体诗,只是一个按时间划分的概念。 【答案】 D(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格律上分的。)
明代才子唐伯虎有一天到郊外散步,看到几个农夫正在车水灌田。 有个农夫认得他,指着水车说出一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 水止。”唐伯虎摇着手中的扇子笑着说:“风扇扇风,风出扇,扇 动风生。”农夫听了,哈哈大笑。 据说清代北京有个“天然居”酒家。乾隆微服出游,进店喝酒,忽 而想到这副回文对,非常得意: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后又将 这副对联作为上联,然而他想不出下联,让纪晓岚对,纪晓岚道: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实用课件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实用课件

韵脚选择很讲究,它与抒发情感有 深刻的内在联系。像“a 、an、ang、 en、eng”等韵脚字,发音较响亮;韵 母“o、ai、ao、ou”等韵脚字发音较柔 和:这两类韵脚都可以传达欢乐、雄 壮、或温和、轻松的感情。而韵母为 “i、u、e、ei、ie”等韵脚字,发音较 细微,适合表达低沉、婉转、哀伤、 悲愤的感情。
声 情 并茂
押韵和平仄
同韵童趣 齐读儿歌 问:为什么会如此琅琅上口?
一、押韵
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古诗、近体诗、 现代诗差不多没有不押韵(个别诗人例外)。 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诗词中的所谓韵,大致相当于汉语拼音中 的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 就是把同韵(韵腹、韵尾和声调的平仄都相 同)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 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二 、诗歌类型
1、古体诗 ,又叫“古诗”“古风”。 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句数多于八句 如《诗经》、《楚辞》。 2、近体诗,又叫今体诗(为唐人 所称)。分为律诗、绝句两大类 3、现代诗
诗 诗歌 词

古体诗 近体诗 现代诗
小令 中调 长调
小令 散曲
绝句 近体诗
律诗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课件: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

课件: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

远上寒山石径斜, xiá 白云生处有人家。 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春 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xiăo
处处闻啼鸟。 niăo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shăo
换韵。
(3).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 仄声字。
怎样体会诗歌的声韵节奏?
第一,看押韵。所谓的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是同韵。
第三步,确定首联和尾联。律诗的首联和尾 联差别最大,容易确定。主要是内容上的差 别。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先叙事后议论, 首尾两联分别是思绪的开始和收束。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运用诗的平仄相 黏规则。“黏”就是平黏平,仄黏仄,下联 出句与上联对句平仄要一致,如果时间紧, 也可只看五言的二、四字,七言的二、四、 六字是否相黏,即“一、三、五不论,二、 四、六分明”。
山居秋暝
[唐]王 维
注:律诗如何押韵:
(1).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
押邻韵;若不押韵时,限用仄声字. (2).律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
①空山新雨后, ②天气晚来秋。qiū
③明月松间照,
liú ④清泉石上流。 ⑤竹喧归浣女, ⑥莲动下渔舟。 zhōu ⑦随意春芳歇,
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
解题步骤 (1)找韵脚。这首绝句的韵脚分别是 “垂”“飞”“归”,只有D句不押韵,因此 确定D句第三句。 (2)确定第二句。D句的二、四、六字平仄是 “平仄平”,与A、B、C句的相同部分分别比 较,A 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仄平仄”, B句是“仄平仄”,C句是“平仄平”,根据平 仄相黏可判定C句是第二句。 (3)确定首尾句。从内容看A句是写景的开始, 可知A句是首句。 由此可知,此诗的正确顺序是A—C—D—B。

课件: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

课件: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

因此,此诗的正确顺序是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①万里寒光生积雪 ③燕台一去客心惊 ⑤少小虽非投笔吏 ⑦笳鼓喧喧汉将营
②论功还欲请长缨 ④海畔云山拥蓟城 ⑥沙场烽火连胡月 ⑧三边曙色动危旌
解题步骤: 1.先找韵脚。因原题中已排了第③句为第一句,可见本诗首句入 韵,则在不押韵的三句中,因①⑤句的平仄相同,故平仄与其它两 句不同的⑥句必为第五句。 2.找对仗句。根据结构、词性相同及平仄相对的原则,可以确定 第五句即句⑥的对仗句为④,而另一联当为①⑧两句,即本诗的颔 联为①⑧两句,颈联为⑥④两句。至此,不押韵的三句已用了两句, 故剩下的⑤句必为第七句。又因首句已经给出,则在剩下的两押韵 句②⑦中,与首句③平仄相同的②句则是第八句,⑦句自然是第二 句了。至此,答案全出,即为 ③⑦①⑧⑥④⑤②
1、阅读下面四首杜牧的诗,把下面四句诗分别 填入原诗。 《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 二月初。 。 C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 B 轻。 。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 南草未凋。 。 A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 时。 。 D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第三步,确定首联和尾联。律诗的首联和尾 联差别最大,容易确定。主要是内容上的差 别。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先叙事后议论, 首尾两联分别是思绪的开始和收束。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运用诗的平仄相 黏规则。“黏”就是平黏平,仄黏仄,下联 出句与上联对句平仄要一致,如果时间紧, 也可只看五言的二、四字,七言的二、四、 六字是否相黏,即“一、三、五不论,二、 四、六分明”。
• 综上所述,诗句排序,有法可依 一看押韵 二析对仗 三查平仄 四观表达

【公开课课件】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

【公开课课件】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

平仄
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五言诗的平仄可以构成两联:“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由这两联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
中两种是基本格式。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办法是在五律的前面加上
两字头,仄前加平,平前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平收)
平 起 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 规律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只要在五

平平仄仄仄平平 律前头加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一岁出场亮相,十岁天天 向上,二十岁远大理想,三十 岁基本定向,四十岁处处吃香, 五十岁奋发图强,六十岁告老 还乡,七十岁打打麻将,八十 岁晒晒太阳,九十岁躺在床上, 一百岁挂在墙上。
仄仄平平仄, (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 (平起平收) 平平平仄仄, (平起仄收) 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
平仄格式
平起格 五 言 诗
仄起格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律诗重 复一遍 即可
诗歌中的平仄格式(七言)
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 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由这两联的 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 即:
怎样体会诗歌的声韵节奏?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

四、平仄 所谓平,就是指阴平、阳平;所 谓仄,就是上声、去声,古音还包 括入声。现代汉语已经没有入声了, 古音中原来的入声已分别转到四声 中去了。
五、诗歌中的平仄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起格 五 言 诗
律诗重 复一遍 即可
巩固提高:
1.将下面的划线句子变为整句。 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身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 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在花坛暖房开放,冰天 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
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润它成长,而不是春雨秋露。
【参考答案】 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放 在花坛暖房,而是怒放在冰天雪地;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 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
一、选择填入括号最贴切的句子。 B) ( 江中看月作(唐﹒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二选择填空,使语意连贯、音节和谐。
借对:
有的这种对仗不借语义而借语音,如:
尧天舜日舒清景;晋水泉山映紫云。 即在上联中借用与“青”同音的“清”与“紫”相对。有的还
可以借结构相似的词语来相对,如湖南桃花源联:
境辟太元年,看流水桃花,洞口不生寄奴草; 地犹武陵郡,喜垂髫黄发,村中时见避秦人。 联中“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构词方式属动宾式,
3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B
A月落日出万里江河映日红 B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课件3: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课件3: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2)形声字:谨防声旁误导 汉字中绝大多数的字是形声字,但由于古今语音 和字形的演变(简化、整理)等原因,很多形声字 的读音与声旁不一致。这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 声旁的声母并不表示该字的声母,如“歼灭”的 “歼”读“jiān”,而不读“qiān”;二是声旁的 韵母并不表示该字的韵母,如“绦虫”的“绦” 读“tāo”,而不读“tiáo”;三是声旁的声母、 韵母全与字的读音无关,如“粳米”的“粳”读 “jīng”,而不读“gēng”。
3.什么叫对仗?它有哪些类型? 提示:格律诗不但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而且相对字 的意义、词类、平仄也都要一一相对,这就是对仗。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类型:一是“工对”。不仅对仗用词的词类要相同, 而且还必须是意义上属于同一个大类的词。二是 “宽对”。即同类的词(词组)相对,如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即可。三是“借对”。 即诗中用了一个词语的甲义,同时借用它的乙义与 另一联中的词语相对。四是“串对(流水对)”。即 前后两句的意义相连,就像是连续说下来的一句话。
5.请试着分析下面这首诗颔联的对仗情况。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唐]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答案:“三峡”对“五溪”,是数字对、地名 对;“楼台”对“衣服”、“日月”对“云山” 是名词对;“淹”对“共”是动词对。
5.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1)仔细读题、审题。一字一字读题,把要求看清楚, 在关键字下画横线提醒自己,据要求答题。 (2)联想法比较识别。遇到识别困难的字音时,可联 想包含该字的常用词,来判断它的读音。如“惊魂 甫定”的“甫”容易误读为“pǔ”,这时就可以联 系诗人“杜甫”来判断它的读音。 (3)运用排除法。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

查平仄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平仄特点: 1、平仄在句内须交替相间 2、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 为组篇规则。 (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的 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相一 致。 ) 3、“1、3、5不论, 2、4、6分明” 注: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 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 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
借对:
有的这种对仗不借语义而借语音,如: 尧天舜日舒清景;晋水泉山映紫云。 即在上联中借用与“青”同音的“清”与 “紫”相对。有的还可以借结构相似的词语来 相对,如湖南桃花源联: 境辟太元年,看流水桃花,洞口不生寄奴草; 地犹武陵郡,喜垂髫黄发,村中时见避秦人。 联中“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 构词方式属动宾式,与下联动宾结构“避秦” 相对
二 、诗歌类型
1、古体诗 ,又叫“古诗”“古 风”。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句 数多于八句 如《诗经》、《楚 辞》。 2、近体诗,又叫今体诗(为唐 人所称)。分为律诗、绝句两 大类

古体诗 近体诗 现代诗
小令 中调 长调
诗歌


小令 散曲
五言绝句 绝句 七言绝句
近体诗
五言律诗 律诗 七言律诗
试用体裁、押韵、平仄 、对仗等术语 来分析下面这首诗。
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走马对,即 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 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 如: 直登朱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身。
析对仗 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
山居秋暝
“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

五、诗歌中的平仄格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起格 五 言 诗
律诗重 复一遍 即可
仄起格
平 起 格
七 言 诗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六、诗歌内容安排 诗歌内容一般按“起、承、转、合” 安排。
课堂练习
一选择填入括号最贴切的句子。 ( B) 江中看月作(唐﹒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并 茂
押韵和平仄
同韵童趣
齐读儿歌
问:为什么会如此琅琅上口?
一、押韵
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古诗、近体诗、 现代诗差不多没有不押韵(个别诗人例外)。 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诗词中的所谓韵,大致相当于汉语拼音中 的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 就是把同韵(韵腹、韵尾和声调的平仄都相 同)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 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规律 只要在五 律前头加 上两字即 可,仄前 加平,平 前加仄.
仄 起 格
五、对仗 A对仗也叫对偶,就是上下两句字 数相等,词义、词类、平仄都要一一 相对,即必须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 词、数字对数字、实词对实词、虚词 对虚词。 B近体诗一般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C对偶一般分为“工对、宽对、借 对、流水对(串对)”四种。
二选择填空,使语意连贯、音节和谐。 1每逢深秋时节,__、松竹山茶, 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近看小河流 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 ( ②④) 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解题步骤
(1)找韵脚。这首绝句的韵脚分别是 “垂”“飞”“归”,只有D句不押韵,因此 确定D句第三句。 (2)确定第二句。D句的二、四、六字平仄是 “平仄平”,与A、B、C句的相同部分分别比 较,A 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是“仄平仄”, B句是“仄平仄”,C句是“平仄平”,根据平 仄相黏可判定C句是第二句。 (3)确定首尾句。从内容看A句是写景的开始, 可知A句是首句。 由此可知,此诗的正确顺序是A—C—D—B。
态,是意思上的承接。⑥与⑦是一问
一答,带有总结性质,因此断定①⑧
是首联,⑥⑦是尾联。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 联。利用相黏规则,首 联的对句⑧句的二、四、 六字的平仄为“仄平 仄”,而④句相同部分 是“平仄平”,②句相 同部分是“仄平仄”, 由此可断定②⑤是颔联, ④③是颈联。
下面是王禹偁的《村竹》,打乱了次序,作排 序: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第一步定韵脚。从律诗的押平声韵可
看出,①句的“黄”、③句的“香”、
⑤句的“阳”、⑦句的“乡”、⑧句
的“长”是韵脚,且首句入韵。(⑥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句的“怅”不是,因是仄声)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从词类性相同、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可看出:②与⑤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相对,属一联;④与③相对,属一联。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第三步确定首、尾联。从意义上看,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①“马穿山径”句是写景的开始,⑧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句的“信马悠悠”是穿径时人马的情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例八:山居秋暝 王维
《山居秋暝》平仄组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1、3、5不论, 2、4、6分明” 注: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的 平仄必须分明。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明的。
柳宗元《酬曹待御过象县见寄》的四句:
A.破额山前碧玉流B.欲采频花不自由
C.骚人遥驻木兰舟D.春风无限潇湘意。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A→C→D→B
• 排出下边四句诗的顺序(把字母填在方格 里):
• A 弯弯绿水绕青山 B 江心来往打鱼船 • C 青山绿水风光好 D 重重青山抱绿水
•观诗:A与B两句押韵,作偶句;D与A 对仗,C与B相连;由C句诗意“青山绿 水风光好”知C句上承A句。由此排出顺 序: D A C B 。
规律
只要在五 律前头加

上两字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可,仄前
仄 起 格
平平仄仄仄平平 加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前加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怎样体会诗歌的声韵节奏?
看平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注: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
(1).组句规则—同句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
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 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七 言诗依此类推。
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诗 歌
按内容有无完整 的故事与人物分
抒情诗 叙事诗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借人事的描写抒情
格律诗: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的诗。其字
数、句数、节数、平仄、音调、
以高度凝练 的语言、形象地 表达作者丰富的 思想感情,集中

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式 分
自由诗:在节数、行数、字数、音韵等
例: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安定城楼 李商隐》)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
(3).组篇规则—上下联平仄相“粘”,即相同。近体诗中绝
句只有四句,不存在上下联。律诗有八句每两句为一联,每诗
四联,依次为“首、颔、颈、尾”联。每联之内,平仄相对, 下粘下:联“之粘间”,就平是仄平相粘粘平(相,同仄)粘。仄。后联出句的第二四六字 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四六字相一致。
绝句顺序的排列: (1)找韵脚,确定第三句。绝句一、二、四句押 韵,由此可断定不押韵的就是第三句。(绝句 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但由于不入韵的少,且 易判定,在此不讲) (2)根据平仄相黏确定第二句。 (3)根据内容确定首尾两句。
排列下面四句诗的顺序 :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扬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B→A→D→C
C→A→D→B
• 综上所述,诗句排序,有法可依 一看押韵 二析对仗 三查平仄 四观表达
结合意境,综合运用,定可准确排序。
律诗顺序的排列: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找韵脚。律诗八句中有的是四句押韵, 有的是五句押韵。律诗中的二、四、六、八句必 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且必须押平声韵, 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如果所给诗句中有四 句押韵,据此规则,就可断定押韵的是二、四、 六、八句;如果所给诗句中有五句押韵,就是首 句也入了韵,可判定押韵的为一、二、四、六、 八句。 第二步,找对仗句。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属 非常严格的对偶句,即上下两句相对的部分词类、 词性要相同,平仄要相对。
《 东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风 破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 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 根据要求,分别给下面四句诗重新排序,将排好的 顺序填在方框里。
• A.忽闻春尽强登山 • B.终日昏昏醉梦间 • C.又得浮生半日闲 • D.因过竹院逢僧话 • 1、登山所遇是个得道高僧,谈话之后,愁闷的心情
豁然开朗: • □→□→□→□ • 2.登山所遇的是个俗不可耐的庸僧,原先的一点好
心情,也变得兴趣索然: • □→□→□→□


表达对描写对象的哀伤、哀悼之情的 诗歌;
哲理诗
表现诗人的哲理观点,反映哲学道理 的诗;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 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 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 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古诗的押韵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荒烟蔓草的年头
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押韵之作用有二: (一)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 整之声调,使诗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 诵起来,令人觉得铿锵悦耳。 (二)便于记忆,诗之有韵,使人读之琅琅上 口。即使篇幅较长,亦易于完成背诵也。
绝句
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 兴盛于唐朝,当时都是四句一首,称为 “联句”,按照每句的字数,绝句可分 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 中以五、七言绝句居多,六言绝句很少。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 (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 (zāi)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lái) 押韵特点: 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押韵居多。二、四 句押韵,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 换韵。 一般第三句不押韵,此句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
平仄
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一岁出场亮相,十岁天天 向上,二十岁远大理想,三十 岁基本定向,四十岁处处吃香, 五十岁奋发图强,六十岁告老 还乡,七十岁打打麻将,八十 岁晒晒太阳,九十岁躺在床上, 一百岁挂在墙上。
方面都较自由的诗。
地反映社会生活,
பைடு நூலகம்
并具有一定的节 奏和韵律的与散
散文诗:用散文的语言表达抒情诗的内容。
往往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的特
文、小说、戏剧
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并列的一种文学 按历史时期分
体裁。
按表现内容分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
古 古体诗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诗体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五言诗的平仄可以构成两联:“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 平”。由这两联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
中两种是基本格式。 七言是五言的扩展,办法是在五言的前面加上
两字头,仄前加平,平前加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律诗
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 句”。
声调 平仄
我们现在普通话里有四个声调:
阴平 阳平
平声
上声
去声
而古时却多一个声调
入声
怎样体会诗歌的声韵节奏?
第一,看押韵。所谓的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是同韵。
山行 牧
[唐]杜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
田园诗 歌咏、恬淡的田园生活的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