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蛭2010版药典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药与饮片贮藏条件

山药 山奈 山香圆叶 山银花 山楂 山楂叶 山慈菇 千年健 千里光 千金子 千金子霜 川木香 川木通 川贝母 川牛膝 川乌 制川乌 川芎 川射干 川楝子 广东紫珠 广枣 广金钱草 广藿香 女贞子 小叶莲 小驳骨 小茴香 小通草 小蓟 飞扬草 马齿苋 马勃 马钱子 马钱子粉 马兜铃 马鞭草
四画天南星
苦地丁 苦杏仁 苦参 苦楝皮 苘(qing)麻子 枇杷叶 板蓝根 松花粉 枫香脂 刺五加 郁李仁 郁金 虎杖 昆布 明党参 罗布麻叶 罗汉果 知母 垂盆草 委陵菜 使君子 侧柏叶 佩兰 金龙胆草 金果榄 金沸草 金荞麦 金钱白花蛇 金钱草 金铁锁 金银花 金樱子 金礞石 乳香 肿节风 鱼腥草 狗脊 京大戟 闹羊花 卷柏 炉甘石 油松节 泽兰 泽泻 降香 细辛 贯叶金丝桃
制天南星 天麻 天葵子 天然冰片(右旋龙脑) 云芝 木瓜 木香 木贼 木通 木棉花 木蝴蝶 木鳖子 五加皮 五味子 五倍子 太子参 车前子 车前草 瓦松 瓦楞子 牛黄 牛蒡子 牛膝 毛诃子 升麻 片姜黄 化橘红 月季花 丹参 乌药 乌梢蛇 乌梅 火麻仁 巴豆 巴豆霜 巴戟天 水飞蓟 水牛角 水红花子 水蛭
野马追 野木瓜 野菊花 蛇床子 蛇蜕 银杏叶 银柴胡 甜瓜子 猪牙皂 猪苓 猪胆粉 猫爪草 麻黄 麻黄根 鹿角 鹿角胶 鹿角霜 鹿茸 鹿仙草 商陆 旋复花 羚羊角 断血流 淫羊藿 淡竹叶 淡豆豉 密蒙花 续断 绵马贯众 绵马贯众炭 绵萆薢
十二画
斑蝥 款冬花 葛根 葶苈子 萹蓄 楮实子 棕榈 硫磺 雄黄 紫石英 紫花地丁 紫花前胡 紫苏子 紫苏叶
玄明粉 玄参 半边莲 半枝莲 半夏 法半夏 姜半夏 清半夏 母丁香 丝瓜络
六画
老鹳草 地龙 地枫皮 地肤子 地骨皮 地黄 熟地黄 地榆 地锦草 芒硝 亚乎奴(锡生藤) 亚麻子 西瓜霜 西红花 西青果 西河柳 西洋参 百合 百部 当归 当药 虫白蜡 肉苁蓉 肉豆蔻 肉桂 朱砂 朱砂根 竹节参 竹茹 延胡索(元胡) 华山参 自然铜 伊贝母 血余炭 血竭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药材部分所需标准物质整理

药典品种对照药材对照品一枝黄花一枝黄花芦丁对照品(薄层、液相)丁公藤东莨菪内酯(薄层、液相)丁香丁香酚(薄层、液相)八角茴香八角茴香茴香醛(薄层)、反式茴香脑(液相)人参人参对照药材人参皂苷RB1(薄层、液相)人参皂苷RE(薄层、液相)人参皂苷RF(薄层)人参皂苷Rg1(薄层、液相)人参叶人参皂苷Rg1(薄层、液相)人参皂苷Re(薄层、液相)儿茶儿茶素(薄层、液相)表儿茶素(薄层、液相)九里香九香虫九香虫对照药材油酸对照品刀豆三七人参皂苷Rb1(薄层、液相)人参皂苷Re(薄层)人参皂苷Rg1(薄层、液相)三七皂苷R1(薄层、液相)三白草三白草对照药材三白草酮(薄层、液相)三棱三棱对照药材三颗针盐酸小檗碱(薄层、液相)干姜干姜对照药材6-姜辣素(薄层、液相)炮姜6-姜辣素(薄层、液相)干漆土木香土木香对照药材土木香内酯(薄层、气相)异土木香内酯(薄层、气相)土贝母土贝母苷甲(液相)土荆皮土荆皮对照药材土荆皮乙酸(薄层、液相)土茯苓落新妇苷(薄层,液相)土鳖虫土鳖虫对照药材大叶紫珠熊果酸(薄层)毛蕊花糖苷-麦角甾苷(液相)大血藤大血藤对照药材大豆黄卷亮氨酸(薄层)染料木苷(薄层、液相)大豆苷(液相)大皂角大皂角对照药材大青叶靛蓝(薄层)靛玉红(薄层、液相)大青盐大枣大枣对照药材齐墩果酸(薄层)白桦脂酸(薄层)大黄大黄对照药材大黄酸(薄层)液相(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蒜大蒜素(薄层、液相)大蓟大蓟对照药材柳穿鱼叶苷(液相)大蓟炭大蓟对照药材柳穿鱼叶苷(薄层)大腹皮山麦冬山麦冬皂苷B(薄层)短亭山麦冬皂苷C(薄层)山豆根苦参碱(薄层、液相)氧化苦参碱(薄层、液相)山茱萸熊果酸(薄层)马钱苷(液相)山药山药对照药材山柰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薄层)山香圆叶山香圆叶对照药材女贞苷(薄层、液相)野漆树苷(薄层、液相)山银花绿原酸(薄层、液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液相)川续断皂苷乙(液相)山楂熊果酸(薄层)山楂叶芦丁对照品(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金丝桃苷(薄层、液相)山慈菇千年健千年健对照药材芳樟醇对照品(液相)千里光千里光对照药材阿多尼弗林碱(液相-质谱)金丝桃苷(液相)千金子秦皮乙素(薄层)千金子甾醇(液相)川木香川木香对照药材川木通川木通对照药材川贝母贝母辛(薄层)贝母素乙(薄层)西贝母碱(紫外分光)川牛膝川牛膝对照药材杯苋甾酮(薄层、液相)川乌乌头碱(薄层、液相)次乌头碱(薄层、液相)新乌头碱(薄层、液相)制川乌苯甲酰乌头原碱(薄层、液相)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薄层、液相)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薄层、液相)川芎川芎对照药材欧当归内酯A(薄层)阿魏酸(液相)川射干川射干对照药材射干苷(薄层、液相)川楝子川楝子对照药材川楝素(薄层、高液-质谱)广东紫珠广东紫珠对照药材连翘酯苷B(液相)金石蚕苷(液相)广枣没食子酸(薄层、液相)广金钱草广金钱草对照药材夏佛塔苷(薄层、液相)广藿香白秋李醇(薄层、气相)女贞子齐墩果酸(薄层、)特女贞苷(液相)小叶莲鬼臼毒素(薄层)小驳骨小驳骨对照药材小茴香茴香醛(薄层)反式茴香脑(气相)小通草小蓟小蓟对照药材蒙花苷(薄层、液相)飞杨草飞杨草对照药材槲皮苷(薄层)没食子酸(薄层)马齿苋马齿苋对照药材马勃马勃对照药材马钱子士的宁(薄层、液相)马钱子碱(薄层、液相)马钱子粉士的宁(薄层、液相)马钱子碱(薄层、液相)马兜铃马兜铃对照药材马兜铃酸A(薄层)马鞭草马鞭草对照药材熊果酸(薄层、液相)齐墩果酸(液相)王不留行王不留行对照药材王不留行黄酮苷(薄层、液相)天山雪莲天山雪莲对照药材芦丁(薄层、液相)绿原酸(薄层)天仙子氢溴酸东莨菪碱(薄层、液相)硫酸阿托品(薄层、液相)天仙藤天冬天花粉天花粉对照药材瓜氨酸(薄层)天竺黄天南星天南星对照药材芹菜素(紫外)制天南星干姜对照药材芹菜素(紫外)天麻天麻对照药材天麻素(薄层、液相)天葵子格列风内酯(薄层)紫草氰苷(薄层)云芝木瓜木瓜对照药材熊果酸(薄层、液相)齐墩果酸(液相)木香去氢木香内酯(薄层、液相)木香烃内酯(薄层、液相)木贼山柰素(薄层、液相)木通木通苯乙醇苷B(薄层、液相)木棉花木棉花对照药材木蝴蝶木蝴蝶苷B(薄层)黄芩苷(薄层)木鳖子五加皮五味子五味子对照药材五味子甲素(薄层)五味子醇甲(液相)五倍子五倍子对照药材没食子酸(薄层、液相)太子参太子参对照药材太子参环肽B(液相)车前子京尼平苷酸(薄层、液相)毛蕊花糖苷(麦角甾苷)(薄层、液相)车前草大车前苷(薄层、液相)瓦松瓦松对照药材山柰素(薄层、液相)槲皮素(液相)瓦楞子牛蒡子牛蒡子对照药材牛蒡苷(薄层、液相)牛膝牛膝对照药材β-脱皮甾醇(薄层、液相)人参皂苷R0(薄层)毛诃子毛诃子对照药材升麻阿魏酸(薄层)异阿魏酸(薄层、液相)片姜黄片姜黄对照药材化橘红柚皮苷(薄层、液相)月季花金丝桃苷(薄层)丹参丹参对照药材丹参酮ⅡA(薄层、液相)丹酚酸B(薄层、液相)乌药乌药对照药材乌药醚内酯(薄层、液相)去甲异波而定(液相)乌梢蛇乌梅乌梅对照药材熊果酸(薄层)枸橼酸(液相)火麻仁火麻仁对照药材巴豆巴豆对照药材巴豆苷(液相)巴戟天巴戟天对照药材耐斯糖(液相)水飞蓟水飞蓟宾(薄层、液相)水牛角水红花子花旗松素(薄层、液相)水蛭水蛭对照药材功劳木盐酸小檗碱(薄层、液相)盐酸药根碱(薄层)盐酸巴马汀(薄层、液相)玉竹无水葡萄糖(紫外)甘松甘松对照药材甘松新酮(薄层)甘草甘草对照药材甘草酸单铵盐(薄层)甘草苷(液相)甘草酸铵(液相)甘遂甘遂对照药材大戟二烯醇(薄层、液相)艾叶艾叶对照药材桉油精(气相)石韦绿原酸(液相)石吊兰石吊兰素(薄层、液相)石决明石菖蒲石菖蒲对照药材金钗石斛鼓槌石斛石斛碱(薄层)奈(气相)毛兰素(薄层、液相)石榴皮没食子酸(薄层)石膏布渣叶布渣叶对照药材牡荆苷(液相)龙胆龙胆苦苷(薄层、液相)龙眼肉龙眼肉对照药材龙脷叶龙脷叶对照药材平贝母平贝母对照药材贝母素乙(紫外)北刘寄奴木犀草素(薄层、液相)北豆根北豆根对照药材北沙参四季青原儿茶酸(薄层)长梗冬青苷(薄层、液相)生姜6-姜辣素(薄层、液相)仙茅仙茅苷(薄层、液相)仙鹤草仙鹤草对照药材仙鹤草酚B(薄层)白及白及对照药材白术白术对照药材白头翁白头翁对照药材白头翁皂苷B4白芍芍药苷(薄层、液相)白芷白芷对照药材欧前胡素(薄层、液相)异欧前胡素(薄层)白附子白附子对照药材β-谷甾醇(薄层)白茅根白茅根对照药材白矾白果银杏内酯A(薄层)银杏内酯C(薄层)白屈菜白屈菜对照药材白屈菜红碱(薄层、液相)白前白扁豆白蔹白蔹对照药材白鲜皮黄柏酮(薄层、液相)梣酮(薄层、液相)白薇白薇对照药材瓜子金瓜子金对照药材瓜子金皂苷己(薄层、液相)瓜蒌瓜蒌对照药材瓜蒌子3,29-二笨甲酰基栝楼仁三醇(薄层、液相)瓜蒌皮瓜蒌皮对照药材冬瓜皮冬虫夏草腺苷(液相)冬凌草冬凌草对照药材冬凌草甲素(薄层、液相)冬葵果咖啡酸(薄层、紫外)玄明粉玄参玄参对照药材哈巴俄苷(薄层、液相)哈巴苷(液相)半边莲半边莲对照药材半枝莲野黄芩苷(紫外、液相)半夏半夏对照药材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薄层)法半夏半夏对照药材甘草次酸(薄层)姜半夏半夏对照药材干姜对照药材清半夏母丁香母丁香对照药材丁香酚(薄层、液相)丝瓜络老鹳草地龙地龙对照药材赖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薄层)地枫皮地肤子地肤子皂苷Ic(薄层、液相)地骨皮地骨皮对照药材地黄梓醇(薄层、液相)毛蕊花糖苷(麦角甾苷)(薄层、液相)熟地黄毛蕊花糖苷(麦角甾苷)(薄层、液相)地榆没食子酸(薄层、液相)地锦草槲皮素(薄层、液相)亚乎奴亚麻子亚油酸(气相)а-亚麻酸(气相)西红花西红花对照药材西红花苷-Ⅰ(液相)西红花苷-Ⅱ(液相)西青果西青果对照药材西河柳西河柳对照药材西洋参西洋参对照药材人参皂苷Rb1(薄层、液相)人参皂苷Re(薄层、液相)人参皂苷Rg1(薄层、液相)拟人参皂苷F11(薄层)百合百合对照药材百部当归当归对照药材阿魏酸(薄层、液相)当药獐牙菜苦苷(薄层、液相)当药苷(液相)虫白蜡肉苁蓉松果菊苷(薄层、液相)毛蕊花糖苷(麦角甾苷)(薄层、液相)肉豆蔻肉豆蔻对照药材去氢二异丁香酚(液相)肉桂桂皮醛(薄层、液相)朱砂根岩白菜素(薄层、液相)竹节参齐墩果酸(薄层)人参二醇(薄层)人参三醇(薄层)竹茹延胡索延胡索对照药材延胡索乙素(薄层、液相)自然铜伊贝母伊贝母对照药材西贝母碱(薄层、液相)西贝母碱苷(液相)血余炭血竭血竭对照药材血竭素高氯酸盐全蝎合欢皮合欢皮对照药材(-)-丁香树脂酚-4-0-β-D-呋喃糖基-(1→2)-β-D-呋喃葡萄糖苷(液相)合欢花合欢花对照药材槲皮素苷(薄层、液相)决明子橙黄决明素(薄层、液相)大黄酚(薄层、液相)关黄柏关黄柏对照药材黄柏酮(薄层)盐酸小檗碱(液相)盐酸巴马汀(液相)灯心草灯心草对照药材灯盏细辛野黄芩苷(液相)安息香安息香对照药材苯甲酸(薄层、液相)防己粉防己碱(薄层、液相)防己诺林碱(薄层、液相)防风防风对照药材升麻素苷(薄层、液相)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薄层、液相)红大戟红大戟对照药材红花红花对照药材羟基红花素黄色素A(液相)山柰素(液相)红芪红芪对照药材红豆蔻红豆蔻对照药材红参人参对照药材人参皂苷Rb1(薄层、液相)人参皂苷Re(薄层、液相)人参皂苷Rg1(薄层、液相)红粉(国药)红景天红景天苷(薄层、液相)麦冬麦冬对照药材鲁斯可皂苷元(紫外)麦芽麦芽对照药材远志远志口山酮Ⅲ(薄层、液相)3,6’-二芥子酰基蔗糖(液相)赤小豆赤芍芍药苷(薄层、液相)芫花芫花对照药材芫花素(薄层、液相)花椒花椒对照药材花蕊石芥子芥子碱硫氰酸盐(薄层、液相)苍术苍术对照药材苍术素(薄层、液相)苍耳子苍耳子对照药材芡实芡实对照药材芦荟芦荟苷(薄层、液相)芦根芦根对照药材苏木苏木对照药材巴西苏木素(薄层、液相)原苏木素B(液相)苏合香桂皮醛(薄层)肉桂酸(薄层、液相)杜仲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液相)杜仲叶杜仲叶对照药材绿原酸(薄层、液相)杠板归咖啡酸(薄层)槲皮素(液相)巫山淫羊藿朝藿定C(薄层、液相)豆蔻桉油精(薄层、气相)两头尖竹节香附素A(薄层、液相)两面针两面针对照药材氯化两面针碱(薄层、液相)乙氧基白屈菜红碱(薄层)连钱草连钱草对照药材木犀草素(薄层)连翘连翘对照药材连翘苷(薄层、液相)连翘酯苷A(液相)吴茱萸吴茱萸次碱(薄层、液相)吴茱萸碱(薄层、液相)牡丹皮丹皮酚(薄层、液相)牡荆叶牡蛎何首乌何首乌对照药材2.3.5.4--二苯乙烯苷(液相)大黄素(液相)大黄素甲醚(液相)伸筋草伸筋草对照药材皂角刺皂角刺对照药材佛手佛手对照药材橙皮苷(液相)余甘子余甘子对照药材没食子酸(液相)谷芽谷精草谷精草对照药材龟甲龟甲对照药材胆固醇(薄层)辛夷木兰脂素(薄层、液相)羌活紫花前胡苷(薄层)羌活醇(液相)异欧前胡素(液相)沙苑子沙苑子对照药材沙苑子苷(薄层、液相)沙棘异鼠李素(薄层、液相)槲皮素(薄层)芦丁(紫外)沉香沉香对照药材没药没药对照药材诃子诃子对照药材补骨脂补骨脂素(薄层、液相)异补骨脂素(薄层、液相)灵芝灵芝对照药材葡萄糖(紫外)阿魏阿魏酸(薄层)陈皮橙皮苷(薄层、液相)附子苯甲酰乌头原碱(薄层、液相)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薄层、液相)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薄层、液相)新乌头碱(薄层、液相)次乌头碱(薄层、液相)乌头碱(薄层、液相)忍冬藤忍冬藤对照药材马钱苷(薄层、液相)绿原酸(液相)鸡内金鸡血藤芒柄花素(薄层)鸡骨草相思子碱鸡冠花鸡冠花对照药材青风藤青藤碱(薄层、液相)青叶胆齐墩果酸(薄层)獐牙菜苦苷(薄层)青皮橙皮苷(薄层、液相)青果青果对照药材没食子酸(薄层)青葙子青蒿青蒿素(薄层)青礞石玫瑰花苦木苦木对照药材苦玄参苦玄参对照药材苦玄参苷ⅠA(薄层、液相)苦地丁紫堇灵(薄层、液相)苦杏仁苦杏仁苷(薄层、液相)苦参苦参碱(薄层、液相)氧化苦参碱(薄层、液相)槐定碱(薄层)苦楝皮苦楝皮对照药材儿茶素(薄层)川楝素(液相)苘麻子苘麻子对照药材枇杷叶枇杷叶对照药材熊果酸(薄层、液相)齐墩果酸(液相)板蓝根板蓝根对照药材精氨酸(薄层)(R,S)-告依春(薄层、液相)松花粉枫香脂枫香脂对照药材刺五加刺五加对照药材异嗪皮啶(薄层)紫丁香苷(液相)郁李仁苦杏仁苷(薄层、液相)郁金郁金对照药材虎杖虎杖对照药材大黄素(薄层、液相)大黄素甲醚(薄层)虎杖苷(液相)昆布明党参明党参对照药材罗布麻叶罗布麻叶对照药材槲皮素(薄层)山柰素(薄层)金丝桃苷(液相)罗汉果罗汉果对照药材罗汉果皂苷V(薄层、液相)知母芒果苷(薄层、液相)知母皂苷BⅡ(薄层、液相)垂盆草垂盆草对照药材槲皮素(液相)山柰素(液相)异鼠李素(液相)委陵菜委陵菜对照药材没食子酸(薄层)使君子使君子仁对照药材胡芦巴碱(液相)侧柏叶槲皮素(薄层)槲皮苷(液相)佩兰佩兰对照药材金龙胆草苦蒿素(薄层、液相)金果榄古伦宾(薄层、液相)金沸草金沸草对照药材金荞麦金荞麦对照药材表儿茶素(薄层、液相)金钱白花蛇金钱草槲皮素(薄层、液相)山柰素(薄层、液相)金铁锁金铁锁对照药材金银花绿原酸(薄层、液相)木犀草苷(液相)金樱子金樱子对照药材无水葡萄糖(紫外)金礞石乳香α-蒎烯(气相)肿节风肿节风对照药材异嗪皮啶(薄层、液相)迷迭香酸(液相)鱼腥草甲基正壬酮(薄层)狗脊狗脊对照药材烫狗脊原儿茶醛(薄层)原儿茶酸(薄层、液相)京大戟闹羊花闹羊花对照药材卷柏卷柏对照药材穗花杉双黄酮(液相)炉甘石油松节α-松油醇(薄层)α-蒎烯(气相)泽兰熊果酸(薄层)泽泻23-乙酰泽泻醇B(薄层、液相)降香降香对照药材细辛细辛对照药材细辛酯素(薄层、液相)马兜铃酸Ⅰ(液相)贯叶金丝桃贯叶金丝桃对照药材金丝桃苷(薄层、液相)芦丁(薄层)珍珠珍珠母荆芥荆芥对照药材胡薄荷酮(液相)荆芥穗荆芥穗对照药材胡薄荷酮(薄层、液相)茜草茜草对照药材大叶茜草素(薄层、液相)羟基茜草素(液相)荜茇胡椒碱(薄层、液相)荜澄茄荜澄茄对照药材草乌乌头碱(薄层、液相)次乌头碱(薄层、液相)新乌头碱(薄层、液相)制草乌苯甲酰乌头原碱(薄层、液相)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薄层、液相)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薄层、液相)新乌头碱(液相)次乌头碱(液相)乌头碱(液相)草豆蔻山姜素(薄层、液相)小豆蔻明(薄层、液相)乔松素(液相)桤木酮(液相)草果桉油精(薄层)茵陈(绵)绿原酸(薄层、液相)茯苓茯苓对照药材茯苓皮茺蔚子盐酸水苏碱(薄层)胡芦巴胡芦巴对照药材胡芦巴碱(薄层、液相)胡黄连香草酸(薄层)肉桂酸(薄层)胡黄连苷Ⅱ(液相)胡黄连苷Ⅰ(液相)胡椒胡椒碱(薄层、液相)荔枝核南五味子南五味子对照药材安五脂素(薄层)五味子酯甲(液相)南沙参南沙参对照药材南板蓝根靛蓝(薄层)靛玉红(薄层)南鹤虱南鹤虱对照药材枳壳柚皮苷(薄层、液相)新橙皮苷(薄层、液相)枳实辛弗林(薄层、液相)柏子仁栀子栀子对照药材栀子苷(薄层、液相)枸杞子枸杞子对照药材无水葡萄糖(紫外)枸骨叶枸骨叶对照药材威灵仙齐墩果酸(薄层、液相)常春藤皂苷元(液相)厚朴厚朴酚(薄层、液相)和厚朴酚(薄层、液相)厚朴花厚朴酚(薄层、液相)和厚朴酚(薄层、液相)砂仁乙酸龙脑酯(薄层、气相)牵牛子牵牛子对照药材咖啡酸(薄层)鸦胆子鸦胆子对照药材韭菜子哈蟆油1-甲基海因(薄层)骨碎补柚皮苷(薄层、液相)钟乳石钩藤异钩藤碱(薄层)香加皮4-甲氧基水杨醛(薄层、液相)香附α-香附酮(薄层)香橼香橼对照药材柚皮苷(液相)香薷麝香草酚(薄层、气相)香荆芥酚(薄层、气相)重楼重楼对照药材重楼皂苷Ⅰ、Ⅱ、Ⅵ、Ⅶ(液相)禹州漏芦α-三联噻吩(薄层、液相)禹余粮胆南星胖大海独一味独一味对照药材山栀苷甲酯(薄层、液相)8-O-乙酰山栀苷甲酯(薄层、液相)独活独活对照药材蛇床子素(薄层、液相)二氢欧芹醇当归酸酯(薄层、液相)急性子急性子对照药材姜黄姜黄对照药材姜黄素(薄层、液相)前胡白花前胡甲素(薄层、液相)白花前胡乙素(薄层、液相)首乌藤首乌藤对照药材大黄素(薄层)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液相)洪连松果菊苷(薄层、液相)毛蕊花糖(薄层)洋金花硫酸阿托品(薄层)氢溴酸东莨菪碱(薄层、液相)穿山龙薯蓣皂苷元(薄层、液相)穿心莲穿心莲内酯(薄层、液相)脱水穿心莲内酯(薄层、液相)络石藤络石藤对照药材络石苷(薄层、液相)秦艽龙胆苦苷(薄层、液相)栎瘿酸(薄层)马钱苷酸(液相)秦皮秦皮甲素(薄层、液相)秦皮乙素(薄层、液相)珠子参竹节参皂苷Ⅳa(薄层、液相)人参皂苷Ro莱菔子莱菔子对照药材芥子碱硫氰酸盐(薄层、液相)莲子莲子对照药材莲子心莲心碱高氯酸盐(薄层、液相)莲房莲须莪术吉马酮(薄层)荷叶荷叶碱(液相)桂枝桂枝对照药材桂皮醛(薄层、液相)桔梗桔梗对照药材桔梗皂苷D(液相)桃仁苦杏仁苷(薄层、液相)桃枝桃枝对照药材核桃仁夏天无原阿片碱(薄层、液相)盐酸巴马汀(液相)夏枯草迷迭香酸(薄层、液相)北柴胡北柴胡对照药材柴胡皂苷a(薄层、液相)柴胡皂苷d(薄层、液相)南柴胡党参党参炔苷(薄层)鸭跖草鸭跖草对照药材铁皮石斛铁皮石斛对照药材无水葡萄糖(紫外)甘露糖(液相)积雪草积雪草苷(薄层、液相)羟基积雪草苷(薄层、液相)臭灵丹洋艾素(薄层、液相)射干射干对照药材次野鸢尾黄素(液相)徐长卿徐长卿对照药材丹皮酚(薄层、液相)狼毒狼毒对照药材凌霄花凌霄花对照药材高山辣根菜高山辣根菜对照药材高良姜高良姜对照药材高良姜素(液相)拳参拳参对照药材没食子酸(薄层)绿原酸(薄层)粉萆薢粉萆薢对照药材粉葛葛根素(薄层、液相)益母草盐酸水苏碱(薄层、液相)益智益智对照药材浙贝母贝母素甲(薄层、液相)贝母素乙(薄层、液相)娑罗子七叶皂苷钠(液相)海马海风藤海风藤对照药材海龙海金沙海金沙对照药材海螵蛸海藻浮萍浮萍对照药材通关藤通关藤对照药材通关藤苷H(薄层、紫外)通草预知子预知子对照药材α-常春藤皂苷(薄层、液相)桑叶桑叶对照药材芦丁(液相)桑白皮桑白皮对照药材桑枝桑寄生槲皮素(薄层)桑椹桑螵蛸黄山药伪原薯蓣皂苷(薄层、液相)黄芩黄芩对照药材黄芩苷(薄层、液相)黄芩素(薄层)黄芪黄芪(蒙古黄芪)黄芪甲苷(薄层、液相)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液相)黄连黄连对照药材盐酸小檗碱(薄层、液相)黄柏黄柏对照药材盐酸黄柏碱(薄层、液相)盐酸小檗碱(液相)黄蜀葵花槲皮素(薄层)金丝桃苷(液相)黄精黄精对照药材无水葡萄糖(紫外)黄藤盐酸巴马汀(薄层、液相)菥瞑菥瞑对照药材菝葜薯蓣皂苷元(薄层)落新妇苷(液相)黄杞苷(液相)菟丝子菟丝子对照药材金丝桃苷(薄层、液相)菊苣菊苣对照药材菊花菊花对照药材绿原酸(薄层、液相)木犀草苷(液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液相)梅花救必应救必应对照药材紫丁香苷(薄层、液相)长梗冬青苷(液相)常山常山对照药材野马追金丝桃苷(薄层、液相)野马追内酯A(薄层)野木瓜荷苞花苷B(薄层、液相)野菊花野菊花对照药材蒙花苷(薄层、液相)蛇床子蛇床子对照药材蛇床子素(薄层、液相)蛇蜕银杏叶银杏叶对照药材银杏内酯A(薄层)银杏内酯B(薄层)槲皮素(液相)异鼠李素(液相)山柰素(液相)银柴胡甜瓜子猪牙皂猪牙皂对照药材猪苓麦角甾醇(薄层、液相)猪胆粉牛、羊胆对照药材猪去氧胆酸(薄层、滴定)猫爪草猫爪草对照药材麻黄盐酸麻黄碱(薄层、液相)盐酸伪麻黄碱(液相)麻黄根麻黄根对照药材鹿角鹿茸鹿茸对照药材(梅花鹿)甘氨酸(薄层)鹿衔草鹿衔草对照药材水晶兰苷(液相)商陆商陆皂苷甲(薄层、液相)旋覆花旋覆花对照药材断血流醉鱼草皂苷Ⅳb(薄层)淫羊藿淫羊藿苷(薄层、液相、紫外)淡竹叶淡豆豉淡豆豉对照药材青蒿对照药材密蒙花蒙花苷(液相)续断续断对照药材川续断皂苷Ⅵ(薄层、液相)绵马贯众绵马贯众对照药材绵萆薢绵萆薢对照药材斑蝥斑蟊素(薄层、液相)款冬花款冬花对照药材款冬酮(液相)葛根葛根对照药材葛根素(薄层、液相)葶苈子萹蓄杨梅苷(薄层、液相)棕榈棕榈炭原儿茶醛(薄层)原儿茶酸(薄层)硫黄紫石英紫花地丁紫花地丁对照药材紫花前胡紫花前胡苷(薄层、液相)紫苏子紫苏子对照药材迷迭香酸(液相)紫苏叶紫苏叶对照药材紫苏梗迷迭香酸(薄层、液相)紫河车紫草紫草对照药材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液相)紫珠叶熊果酸(薄层)毛蕊花糖(液相)紫萁贯众紫萁酮(薄层)紫菀紫菀酮(薄层、液相)蛤壳蛤蚧蛤蚧对照药材黑芝麻黑芝麻对照药材芝麻素(薄层)β-谷甾醇(薄层)黑豆黑豆对照药材大豆苷(薄层)大豆苷元(薄层)黑种草子常春藤皂苷元(薄层、液相)锁阳脯氨酸(薄层)熊果酸(薄层)筋骨草哈巴苷(薄层)乙酰哈巴苷(薄层、液相)鹅不食草鹅不食草对照药材番泻叶番泻叶对照药材番泻苷A(液相)番泻苷B(液相)湖北贝母湖北贝母对照药材湖贝甲素(薄层)贝母素乙(液相)滑石蓍草蓍草对照药材绿原酸(薄层、液相)蓝布正蓝布正对照药材没食子酸(薄层、液相)蓖麻子蓖麻酸(薄层)蒺藜蒺藜对照药材蒲公英咖啡酸(薄层、液相)蒲黄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薄层、液相香蒲新苷(薄层、液相)椿皮椿皮对照药材槐花芦丁(薄层、紫外、液相)槐角槐角苷(液相)雷丸麦角甾醇(薄层)牛血清白蛋白(紫外)路路通路路通酸(薄层、液相)。
水 蛭

样硬化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水蛭有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脏血流量的作用。其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与肝素相仿,只是作用时间短暂。实验表明:水蛭有扩张外周血
5. 中草药治疗:绿豆、甘草各10g,煎汤频服。
【医家论药】
“水蛭,味咸苦气平,有大毒,其用与虻虫相似,故仲景方中往往与之并施。咸入血走血,苦泄结,咸苦并行,故治妇人恶血、淤血、月闭、血瘕积
聚,因而无子者。血蓄膀胱,则水道不通,血散而膀胱得气化之职,水道不求其利而自利矣。堕胎者,以其有毒善破血也。”(《本草经疏》)
疗42例脑卒中后遗症,治愈15例,显效21例,好转4例,无效2例。平均治疗时间50天。〔新中医 1993;(1):55〕
2. 治疗血管性头痛 水蛭、白芷、藁本、红花各10g,赤芍、川芎各30g,细辛10g,白附子5g。水煎2次分服,日1剂。头痛消失后继续服用4剂以上,
以巩固疗效。治疗168例,其中:痊愈82 例,显效 58 例,好转 23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97.2%。〔陕西中医 1991;(6):248〕
率为9.5%。〔浙江中医杂志 1982;(3):101〕
5. 治疗高脂血症 水蛭粉3~5g,每晚开水冲服。30天为1疗程。治疗25例,总有效率为91%。胆固醇平均下降23.24mg%,三酰甘油平均下降
144.52mg%,β-脂蛋白平均下降173.3mg%。〔新中医 1985;(2):36〕
100g人血的凝固。
水蛭水提取物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亦能明显抑制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水蛭功效与作用

⽔蛭功效与作⽤⽔蛭的功效:破⾎,逐瘀,通经。
⽔蛭治蓄⾎,癥瘕,积聚,妇⼥经闭,⼲⾎成痨,跌扑损伤,⽬亦痛,云翳。
①《本经》:主逐恶⾎、瘀⾎、⽉闭,破⾎瘕积聚,⽆⼦,利⽔道。
②《别录》:堕胎。
③《本草拾遗》:⼈患⾚⽩游疹及痈肿毒肿,取⼗余枚令啖病处,取⽪皱⾁⽩,⽆不差也。
④《本草衍义》:治伤折。
⽔蛭的作⽤:1、杭⾎凝作⽤⽔蛭素有防⽌⾎液凝固的作⽤,因此有抗⾎栓形成的作⽤2、溶栓作⽤⽔蛭素有抗⾎⼩板聚集和溶解凝⾎酶所致的⾎栓的作⽤。
⽔蛭素是甲醇提取物,在体外和体内均有活化纤溶系统的作⽤;⽔蛭的唾液腺分泌物给⼤⿏静脉注射后有较强的抗栓作⽤。
3、杭⾎⼩板作⽤⽔蛭素能抑制凝⾎酶同⾎⼩板结合,促进凝⾎酶与⾎⼩板解离,抑制⾎⼩板受凝⾎酶刺激的释放和由凝⾎酶诱导的反应。
4、对⾎液流变学的影响给动物灌服⽔蛭提取物0 . 45 克/千克,可使⾎液粘度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
⽔蛭煎剂灌胃,也能使⾎液流变异常⼤⿏的全⾎⽐粘度、⾎浆⽐粘度、⾎细胞⽐容及纤维蛋⽩原含量降低。
5、降⾎脂作⽤对⾷饵性⾼脂⾎症家兔,每⽇灌服⽔蛭粉1 克/只,⽆论是预防和治疗⽤药,均能使⾎中胆固醇和⽢油三酯含量降低,同时使主动脉与冠状动脉病变较对照组轻,斑块消退明显,可见胶原纤维增⽣,胆固醇结晶减少。
6、对⼼⾎管功能影响⽔蛭素30克/千克腹腔注射,能明显增加⼩⿏⼼肌摄取86Rb 的能⼒,表明有增加⼼肌营养⾎流量的作⽤。
7、终⽌妊娠作⽤宽体⾦线蛭对⼩⿏早、中、晚期妊娠均有终⽌作⽤。
⽤⽔蛭煎剂2 . 5 ~3 克/千克,于妊娠第⼀、第六或第⼗⽇,⽪下注射上述剂量2 次,对⼩⿏有极显著的终⽌妊娠作⽤。
8、对实验性脑⾎肿与⽪下⾎肿的影响⽔蛭提取液对家兔实验性脑⾎肿有促进吸收的作⽤。
实验表明:⽔蛭能促进脑⾎肿及⽪下⾎肿的吸收,减轻周围炎症反应及⽔肿,缓解颅内压升⾼,改善局部⾎流循环,保护脑组织免遭坏死及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9、对实验性肾损害的影响⽤30 %⽔蛭液15 毫升/千克,灌胃2 次,对肌注⽢油所致⼤⿏初发急性肾⼩管坏死有明显防治作⽤,使⾎尿素氮、⾎肌酐值的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中药学_水蛭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性味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水蛭
应用举例:
尖、双仁,麸炒微黄),虻虫四十枚(炒 微黄,去翅、足),水蛭四十枚(炒微 黄),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上药捣 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以热酒下十五丸。(《圣惠方》 桃仁丸)
③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 熟地黄四两,虻虫(去头、翅炒)、水蛭 (糯米同炒黄,
性状鉴别:
均以整齐、黑棕色,无杂质者为佳。全国 大部地区均产。
此外,四川尚产一种水蛭,为水蛭科动物 细齿金线蛭的干燥全体。呈扁长条形,长 约2~3厘米,宽约3~5毫米。全体绿褐色 或黑褐色。背面有黄色条纹明显者,当地 习称"金边蚂蟥"。认为品质最优。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水蛭
炮制:
水蛭:洗净、闷软,切段、晒干。炒水蛭: 取滑石粉入锅内炒热,放入切段的水蛭, 炒至微微鼓起,取出,筛去滑石粉。油水 蛭:取洗净水蛭,置锅内用猪油炸至焦黄 色,取出,干燥即成。
②治疗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水蛭
临床应用:
角膜瘢翳
将活水蛭置于清水中2~3天,在去掉身上 泥土、吐出腹内垢质后取出,以蒸馏水冲 洗2~3次,秤过重量后放入纯蜂蜜中。蜂 蜜与水蛭比例为1:2.5或1:3。水蛭与蜂 蜜接触后约1小时即死亡,出现混浊液体, 浮起后又下沉,共需6~8小时,过滤后即 得棕色透明液。置于0℃3~5天,即可作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水蛭
原始形态:
②宽体金线蛭
体长大,略呈纺锤形,扁平,长6~13厘 米,宽0.8~2厘米。背面通常暗绿色,具 6条细密的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背中 线1条较深。腹面淡黄色,杂有许多不规 则的茶绿色斑点。体环数107。环带明显, 占15环。雄生殖孔在33~34环沟间;雌孔 在38~39环沟间。眼与日本医蛭
新型抗凝血元素——“水蛭素”的静脉留置针设计

新型抗凝血元素——“水蛭素”的静脉留置针设计摘要:本设计的“静脉留置针”,改变了目前医疗领域所普遍使用的钢针置留患者静脉血管内的“静脉留置针”传统结构,降低患者痛苦程度。
特别是选用新型血液抗凝生物元素——“水蛭素”作为封管元素,弥补了生理盐水和肝素钠稀释液封管所带来的不足和局限性,提高了患者血液检测的准确。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血液抗凝元素水蛭素生理盐水肝素钠稀释液封管本设计是以《百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研发的《血液抗凝元素——“水蛭素”》,在医疗领域,对危重病人、急救和长效患者等人群的间歇性抢救输液、重复的静脉高营养和静脉间歇应用药液或其它药物静脉注射治疗所使用的“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并且改变目前使用的“静脉留置针”形式,来降低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大、降低患者在治疗中带来的副作用增加新的病患危险。
使高新生物技术体现在产业化产品之中。
我们所叙述的“静脉留置针”是使用金属针穿刺患者静脉,进行点滴输液,输液完毕后只撤掉输液瓶,并把针头固定留入在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来降低静脉穿刺频率。
但是,所带来的主要弊病是:当外液体重压力消失后,体内血液倒流到“静脉留置针”管体内,形成针体堵塞,即凝血堵塞。
为解决此问题,就要找到一种抗凝血元素,目前在《中华全科医学》2010年3月第8卷第3期中记载:广泛使用常规的“静脉留置针”抗凝血方法有两种:一、生理盐水;二、肝素钠稀释液。
在医疗领域被称作“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
生理盐水封管方法:用生理盐水维持细胞外渗透压,达到血容量及水电解质平衡,起到血循环的作用,来防止血液凝固。
但生理盐水一次的使用剂量大概需要10mL~30mL,且一般只能封管3h~5h,封管时间较短用量大,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护理人员需要经常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冲洗管路需要穿刺作为密封端医用橡胶密封帽,经过多次穿刺就很容易被细菌污染,通过输液流入体内引发患者静脉炎等症状。
生理盐水对于高血粘稠度病人、高血脂病人,因为自身血液比较粘稠这些特殊病人,起不到封管的效果。
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药材和饮片在线查询

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药材和饮片在线查询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药材和饮片在线查询===========================A阿胶阿魏矮地茶艾片(左旋龙脑)艾叶安息香八角茴香B巴豆巴豆霜巴戟天菝葜白扁豆白矾白附子白果白及白蔹白茅根白前白屈菜白芍白术白头翁白薇白鲜皮白芷百部百合柏子仁斑蝥板蓝根半边莲半夏半枝莲薄荷暴马子皮北豆根北刘寄奴北沙参荜茇荜澄茄蓖麻子萹蓄鳖甲槟榔冰片(合成龙脑)补骨脂布渣叶C苍耳子苍术藏菖蒲草豆蔻草果草乌草乌叶侧柏叶柴胡蝉蜕蟾酥常山炒瓜萎子车前草车前子沉香陈皮赤芍赤石脂赤小豆茺蔚子虫白蜡臭灵丹草楮实子川贝母川楝子川木通川木香川牛膝川射干川乌川芎穿山甲穿山龙穿心莲垂盆草椿皮磁石刺五加D大豆黄卷大腹皮大黄大蓟大蓟炭大青盐大青叶大蒜大血藤大叶紫珠大枣大皂角丹参胆南星淡豆豉淡竹叶当归当药党参刀豆稻芽灯心草灯盏细辛(灯盏花)地枫皮地肤子地骨皮地黄地锦草地龙地榆滇鸡血藤颠茄草丁公藤丁香冬虫夏草冬瓜皮冬葵果冬凌草豆蔻独活独一味杜仲杜仲叶断血流煅石膏E莪术鹅不食草儿茶F法半夏番泻叶翻白草防风防己飞扬草榧子粉萆藓粉葛枫香脂蜂房蜂胶蜂蜡蜂蜜佛手茯苓茯苓皮浮萍附子覆盆子G甘草甘松甘遂干姜干漆杠板归高良姜高山辣根菜藁本葛根功劳木钩藤狗脊枸骨叶枸杞子谷精草谷芽骨碎补瓜蒌皮瓜蒌子瓜萎瓜子金关黄柏贯叶金丝桃广东紫珠广金钱草广枣龟甲龟甲胶桂枝哈蟆油蛤蚧蛤壳H海金沙海龙海马海螵蛸海藻诃子合欢花合欢皮何首乌荷叶核桃仁鹤虱黑豆黑芝麻黑种草子红参红大戟红豆蔻红粉红花红景天红芪洪连厚朴厚朴花胡黄连胡椒胡芦巴湖北贝母槲寄生虎杖花椒花蕊石华山参滑石滑石粉化橘红槐角黄柏黄精黄连黄芪黄芩黄山药黄蜀葵花黄藤火麻仁J鸡骨草鸡冠花鸡内金鸡血藤积雪草急性子蒺藜姜半夏姜黄僵蚕降香焦槟榔焦栀子芥子金沸草金果榄金龙胆草金礞石金钱白花蛇金钱草金荞麦金铁锁金银花金樱子筋骨草锦灯笼京大戟荆芥荆芥穗荆芥穗炭荆芥炭九里香九香虫韭菜子救必应桔梗菊花菊苣橘核橘红卷柏决明子K榼藤子苦参苦地丁苦楝皮苦木苦杏仁苦玄参款冬花昆布L辣椒莱菔子蓝布正狼毒老鹳草雷丸荔枝核连钱草连翘莲房莲须莲子莲子心两面针两头尖蓼大青叶灵芝凌霄花羚羊角硫黄龙胆龙劂叶龙眼肉漏芦芦根芦荟炉甘石鹿角鹿角胶鹿角霜鹿茸鹿衔草路路通罗布麻叶罗汉果络石藤M麻黄麻黄根马鞭草马勃马齿苋马兜铃马钱子马钱子粉麦冬麦芽满山红蔓荆子芒硝猫爪草毛诃子没药玫瑰花梅花密蒙花绵萆薢绵马贯众绵马贯众炭明党参墨旱莲母丁香牡丹皮牡荆叶牡蛎木鳖子木瓜木棉花木通木香木贼N南板蓝根南鹤虱南沙参南五味子闹羊花牛蒡子牛黄牛膝女贞子O藕节P胖大海炮姜佩兰枇杷叶片姜黄平贝母蒲公英蒲黄Q蕲蛇千金子千金子霜千里光千年健牵牛子前胡芡实茜草羌活秦艽秦皮青黛青风藤青果青蒿青礞石青皮青葙子青叶胆轻粉清半夏苘麻子瞿麦全蝎拳参R人参人参叶人工牛黄忍冬藤肉苁蓉肉豆蔻肉桂乳香蕤仁S三白草三棵针三棱三七桑白皮桑寄生桑螵蛸桑椹桑叶桑枝沙棘沙苑子砂仁山慈菇山豆根山麦冬山柰山香圆叶山药山银花山楂山楂叶山茱萸商陆蛇床子蛇蜕射干麝香伸筋草升麻生姜蓍草石菖蒲石吊兰石膏石斛石决明石榴皮石韦使君子柿蒂首乌藤熟地黄水飞蓟水红花子水牛角水蛭丝瓜络四季青松花粉苏合香苏木酸枣仁娑罗子锁阳T太子参檀香桃仁桃枝体外培育牛黄天冬天花粉天葵子天麻天南星天然冰片(右旋龙脑)天山雪莲天仙藤天仙子天竺黄甜瓜子铁皮石斛葶苈子通草通关藤土贝母土鳖虫(蟅虫)土茯苓土荆皮土木香菟丝子W瓦楞子瓦松王不留行威灵仙委陵菜乌梅乌梢蛇乌药巫山淫羊藿吴茱萸蜈蚣五倍子五加皮五味子X西瓜霜西河柳西红花西青果西洋参菥蓂豨莶草细辛夏枯草夏天无仙鹤草仙茅香附香加皮香薷香橼小驳骨小茴香小蓟小通草小叶莲薤白辛夷雄黄徐长卿续断玄参玄明粉旋覆花血竭血余炭Y鸦胆子鸭跖草亚乎奴(锡生藤) 亚麻子延胡索(元胡) 洋金花野菊花野马追野木瓜一枝黄花伊贝母益母草益智薏苡仁翼首草茵陈银柴胡银杏叶淫羊藿罂粟壳油松节余甘子鱼腥草禹余粮禹州漏芦玉竹郁金郁李仁预知子芫花远志月季花云芝Z皂矾(绿矾) 皂角刺泽兰泽泻浙贝母珍珠珍珠母知母栀子蜘蛛香枳壳枳实制草乌制川乌制何首乌制天南星炙甘草炙红芪炙黄芪钟乳石肿节风重楼朱砂朱砂根珠子参猪胆粉猪苓猪牙皂竹节参竹茹紫草紫河车紫花地丁紫花前胡紫萁贯众紫石英紫苏梗紫苏叶紫苏子紫菀紫珠叶自然铜棕榈。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_中药材与饮片贮藏条件★★★

置干燥处,防蛀。 置通风干燥处。 置通风干燥处。 置干燥处。 密封,置阴凉处。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置干燥处。 置干燥处。 置阴凉干燥处。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置阴凉干燥处。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置阴凉干燥处。 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置干燥处,遮光,密闭。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置通风干燥处。 置干燥处,防蛀。 置干燥处,防潮。 置通风干燥处。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置通风干燥处。 置干燥处。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置阴凉干燥处。 置干燥处。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置阴凉干燥处。 干芦根置干燥处;鲜芦根埋于湿沙中。 置干燥处。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置通风干燥处。 置干燥处。 置干燥处。 置通风干燥处。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置阴凉干燥处。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置干燥处,防霉。 置干燥处。
钩藤 香加皮 香附 香橼 香薷 重楼 禹州漏芦 禹余粮 胆南星 胖大海 独一味 独活 急性子 姜黄 前胡 首乌藤 洪连 洋金花 穿山龙 穿山甲 穿心莲 络石藤
十画
秦艽 秦皮 珠子参 莱菔子 莲子 莲子心 莲房 莪术 荷叶 桂枝 桔梗 桃仁 桃枝 核桃仁 夏天无 夏枯草 柴胡 党参 鸭跖草 铁皮石斛 积雪草 臭灵丹草 射干
密闭 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 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熔封或严封 系指将容器熔封或用适宜的材料严封,以防止空气与水分的侵入并防止污染; 阴凉处 系指不超过20℃; 凉暗处 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 冷处 系指2~10℃;
常温 系指10~30 ℃。 除另有规定外,(贮藏)项未规定贮存温度的一般系指常温。
水蛭

水蛭水蛭,辛咸,平。
有小毒,归肝经。
功能:破血逐瘀,通经消症。
《本经》:“治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利水道。
”《别录》:“堕胎。
”《本草衍义》:“治伤折。
”本品含蛋白质。
现代药理研究,水蛭含肝素和抗血栓素。
具有抗凝、溶栓、扩张血管等作用,能阻止凝血酶原作用于纤维蛋白原。
阻止血液凝固,并能增强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扩张毛细血管,解除小动脉痉挛,改善微循环,同时还具有降血脂作用,炮制后还能在抗炎、解热、镇痛、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激活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方面起协同作用。
水蛭中的水蛭素其抗凝作用是肝素的20倍,且与凝血酶原亲和力极强,低浓度就能中和凝血酶。
凝血酶在内外原凝血反应中起关键的中间枢纽作用。
凝血酶主要作用是催化Fbg(纤维蛋白原)的分解,使Fbg从N端脱下四段小肽变为纤维蛋白单体,又能激活Ⅷ因子,促使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联结,形成HCS(高凝状态)和血栓。
水蛭素能有效抑制凝血酶,抑制内外原凝血反应起到良好的抗凝及抗血栓作用。
水蛭含水蛭素、肝素,能活化纤溶系统,降低血液粘稠度,加速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网数和循环能力,可使前列腺分泌液化因子改善。
水蛭降血脂的机理探讨:水蛭咸苦平,有破血逐瘀消症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瘀血重证、实证。
研究证实,水蛭中的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的作用,阻碍血液凝固。
20mg 水蛭素可阻止100g人血的凝固。
近年来,水蛭多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尤其对血瘀型高脂血症效果明显。
如以水蛭注射液静脉滴注并设立对照组服多烯康胶丸各治疗高脂血症34例,结果分别治愈26例、11例,好转5例、18例,无效3例、11例。
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治疗后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TC、TG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
动物实验也表明水蛭有显著降低TC作用,效果与安妥明近同,而且在治疗剂量范围内,对脑心肝肾等脏器无损伤。
吴立明认为,水蛭主要是通过活血化瘀,改善血液粘稠度,促进脂类物质代谢,从而降低了TC和TG。
蚂蟥药材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蚂蟥药材质量标准起草说明【历史沿革】《中国药典》(1963年版一部、1977年版一部、1985年版一部、1990年版一部、1995年版一部、2000年版一部、2005年版一部、2010年版一部)收载“水蛭”来源之一,药用干燥全体。
水蛭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1-4]及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药用全体。
【药材名称】本品为《中国药典》收载“水蛭”项下来源之一。
目前多为人工养殖,现制订其标准,将药材名称定为“蚂蟥”。
其他称谓马蛭、宽身金线蛭、宽身蚂蟥;蛭蝚、至掌、虮、蚑、马蜞、蜞、马蟥、马鳖、红蛭、水琪、蚂蟥蜞、黄蜞、水麻贴、沙塔干、肉钻子、蚂蟥[5-6]。
药材拉丁名WHITMANIA PIGRA WHITMAN【来源】本品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鉴定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
动物形态体略呈纺锤形,长一般60~130mm,宽13~20mm。
背面暗绿色,有5条纵行的黑色间杂淡黄色的斑纹,此黄色部分由各体节中间3环上的圆形斑点构成。
腹面两侧以及中间共有9条断续的黑色纵纹。
体分107环,节Ⅶ的背面可见4环,腹面仅有3环。
体中部完全体节各有5环。
眼5对,排列如医蛭型。
前吸盘小,口内有颚,颚上有两行钝的齿板。
雄性与雌性生殖孔分别位于节Ⅺ和Ⅻ的b5/b6环沟上,两孔相隔5环。
射精球细长,贮精囊不发达,常附于前者的下面。
阴茎囊相当粗大[7]。
产地及分布在我国广泛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贵州;国外仅见于日本[7]。
现多为人工养殖。
生态环境生长于水田、沟渠、湖沼中,取食螺类[7]。
药用部位《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水蛭”药用部位为干燥全体。
采集加工本品夏、秋二季捕捉后,洗净,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8]。
品种应用情况水蛭为传统中药,除配方用药外,目前以水蛭为主要原料的成药制剂“脉血康胶囊”、“活血通脉胶囊”、“疏血通注射液”等。
中药药理-5水蛭-831

【药理作用】 1 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水蛭具有破血,逐瘀,通经之功效 • (1)抗血栓形成
– 抗血小板聚集 – 抗凝 – 促纤溶
• (2)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3)降血脂 • (4)抗肿瘤
2 其他药理作用 • (1)对实验动物妊娠的影响 • (2)对实验性肾损害的影响
能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 扑损伤。 近代临床用治血小板增多症,短期煎服,有一定疗效; 治脑出血颅内血肿,有较好疗效,外囊出血者尤佳。 此外还可治断肢再植手术后瘀肿;冠心病心绞痛以及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高脂血症等,均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煎服,1~1.5g;研末服,0.3~0.5g。以入丸、散 或研末服为宜。或以鲜活者放置瘀肿局部吸血消瘀。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方剂举例】
• 综上所述 水蛭破血、逐瘀,通经之功效主要与
其抗血栓形成、抗凝、改善血液流变学和 微循环、降血脂等药理作用有关。水蛭素 是这些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现代应用】 1. 脑血管疾病 2. 高脂血症 3. 冠心病心绞痛 4. 肾病
水蛭
来源:
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 Hirudo nipponica Whitman或柳叶蚂蟥W. acranulata Whitman的全体 。 主产地:全国大部来自地区均有出产 。性状鉴别:
蚂蟥 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 长4~10cm,宽0.5~2cm。 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稍隆 起,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 点排成5条纵纹;腹面平坦, 棕黄色。两侧棕黄色,前端 略尖,后端钝圆,两端各具 1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 吸盘较大。 水蛭 扁长圆柱形,体多弯曲扭转, 长2~5cm,宽0.2~0.3cm。 柳叶蚂蟥 狭长而扁,长5~12cm,宽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中国药典》:水蛭【药材名称】水蛭【拼音】Shuǐ Zhì【英文名】HIRUDO【别名】蚂蝗、马鳖、肉钻子【来源】本品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或柳叶蚂蟥Whit-mania acranulata Whitman 的干燥体。
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蚂蟥:呈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长4~10cm,宽0.5~2cm。
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稍隆起,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纹;腹面平坦,棕黄色。
两侧棕黄色,前端略尖,后端钝圆,两端各具1吸盘,前吸盘不显着,后吸盘较大。
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状。
气微腥。
水蛭:扁长圆柱形,体多弯曲扭转,长2~5cm,宽0.2~0.3cm。
柳叶蚂蟥:狭长而扁,长5~12cm,宽0.1~0.5cm。
【炮制】水蛭:洗净,切段,干燥。
烫水蛭:取净水蛭段,照烫法(附录Ⅱ D)用滑石粉烫至微鼓起。
【性味】咸、苦,平;有小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破血,逐瘀,通经。
用于症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1.5~3g。
【注意】孕妇及无瘀血者禁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水蛭【药材名称】水蛭【拼音】Shuǐ Zhì【别名】蛭蝚、至掌、虮(《尔雅,),马蜞(陶弘景),马蛭(《唐本草》),蜞、马蟥(《本草图经》),马鳖(《本草衍义》),红蛭(《济生方》),蚂蝗蜞(《医林纂要》),黄蜞(《本草求原》),水麻贴(《河北药材》),沙塔干、肉钻子(《中药材手册》),门尔哥蚂里(朝名)。
【出处】《本经》【来源】为水蛭科动物日本医蛭、宽体金线蛭、茶色蛭等的全体。
【原形态】①日本医蛭,又名:医用蛭。
体狭长稍扁,略呈圆柱形,体长3~5厘米,宽4~5毫米(固定)。
背面绿中带黑,有黄色纵线5条。
腹面子坦,灰绿色,无杂色斑纹。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

水蛭的功效与作用水蛭的功效与作用:水蛭又名马蛭,蚂蝗蜞,水蛭的功效是破血逐瘀,通经消癥,水蛭的作用是治血瘀经闭,癥瘕痞块,跌打损伤,水蛭用药禁忌是体弱血虚,孕妇,妇女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禁服水蛭。
基本概述药名:水蛭别名:马蛭、马蟥、马鳖、红蛭、水琪、蚂蝗蜞、蛭蝚、至掌、马蜞、黄蜞、水麻贴、沙塔干、肉钻子、蚂蟥。
功效分类:活血药;通经药。
性味:味咸;苦;性平;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破血逐瘀;通经消癥。
主治:血瘀经闭;癥瘕痞块;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每次0.5-1.5g,大剂量每次3g。
药材基源:水蛭为医蛭科动物日本医蛭和宽体金线蛭等的全体。
炮制方法1、水蛭:洗净、闷软,切段、晒干。
2、炒水蛭:取滑石粉入锅内炒热,放入切段的水蛭,炒至微微鼓起,取出,筛去滑石粉。
3、油水蛭:取洗净水蛭,置锅内用猪油炸至焦黄色,取出,干燥即成。
功效作用1、《本草经疏》记载:水蛭味咸苦气平,有大毒,其用与虻虫相似,故仲景方中往往与之并施。
咸入血走血,苦泄结,咸苦并行,故治妇人恶血、瘀血、月闭、血瘕积聚,因而无子者。
血畜膀胱,则水道不通,血散而膀胱得气化之职,水道不求其利而自利矣。
堕胎者,以具有毒善破血也。
2、《本草经百种录》记载:凡人身瘀血方阻,尚有生气者易治,阻之久,则无生气而难治。
盖血既离经,与正气全不相属,投之轻药,则拒而不纳,药过峻,又反能伤未败之血,故治之极难。
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
3、《汤液本草》记载:水蛭苦走血,咸胜血,仲景抵当汤用虻虫、水蛭,咸苦以泄畜血,故《经》云有故无殒也。
4、《本经》记载: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5、《经验方》记载:水蛭治折伤:水蛭,新瓦上焙干,为细末,热酒调下一钱,食顷,痛可,更一服,痛止。
便将折骨药封,以物夹定之。
6、《金匮要略》抵当汤记载:水蛭治妇人经水不利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水蛭15.03.26

水蛭Shuizhi【处方用名】水蛭——水蛭科Hirudinidae【经文】水蛭,味咸平。
主逐恶血淤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生池泽。
【经文要义】“恶血”:淤血的一种,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又叫“败血”。
“淤血”:又称谓“血瘀”。
是肌体内血液瘀滞于一定处所的病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称之为“恶血”;因血液运行受阻,淤积于经脉管内或器官内的坏死血液,又称之为“蓄血”,也属淤血的范围;可因病致淤,如跌打损伤,月经闭止,寒凝气滞,血热妄行等;也可因淤致病,引起气化阻滞,经脉阻塞,淤热互结,积淤成瘕,甚致蓄血发狂等。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如肌肤青紫,固定性疼痛,吐紫黑色血块,大便黑色,小腹硬满,胸肋胀痛,舌青紫,经闭,皮肤干枯起鳞,紫色血肿等;甚则善忘、惊狂等,此外,不少顽固性疾病,临床上辨证论治常与淤血有关。
现代研究,淤血可包括几种病理变化过程:①血液循环障碍,尤以微循环障碍所致缺血、郁血、出血、血栓和水肿等病理改变。
②炎症所致的组织渗出、变性、坏死、萎缩或增生等。
③代谢障碍引起的组织病理反应。
④组织无限制的增生或细胞分化不良等。
“月闭”:即“经闭”、“不经不潮”。
此《经文》所指,多系淤血阻滞所致。
“血瘕”:同“血癥”。
多由血瘀积滞,经络壅阻而成,其性质与癥瘕类似,属妇人癥瘕一类疾病。
多因月经期间,邪气与血结聚,阻于经络而成。
症见少腹有积气包块,左胁下假物成形,无常处,疼痛;阴道内有冷感,或见背脊痛,肋胁胀痛,腰痛不能俯仰等。
“积聚”:病证名。
一般以积块明显,痛胀较甚,固定不移为积;积块隐现,攻窜作胀,痛无定处为聚,性质与癥瘕、痃癣相似。
多由七情郁结,气滞血瘀,或饮食内伤,痰滞交阻,或寒热失调,正虚邪结而成。
《张氏医通》:“积者五脏所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六腑所成,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
”《灵枢·五变》:“其帝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愈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nao,烂泥,引申为不结实。
破血消癥的中药——水蛭 破血消癥药“水...

破血消癥的中药——水蛭破血消癥药“水...
破血消癥的中药——水蛭
破血消癥药“水蛭”为医蛭科蚂蟥属动物蚂蟥、柳叶蚂蟥或医蛭属动物水蛭的干燥全体。
别名蛭蝚、至掌、虮、蚑、马蜞、蚂蝗、水麻贴等。
其味咸、苦,性平;归肝经。
“水蛭”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癥之功效。
主治血瘀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心腹疼痛。
注意:体弱血虚、孕妇、妇女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禁服。
临床常见含“水蛭”的中成药:1.“脑血康胶囊”(处方药)有活血化瘀,破血散结的功效。
用于血瘀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舌紫暗,有瘀斑等,及高血压脑出血后的脑血肿,脑血栓见上述证候者。
2.“通心络胶囊”(处方药)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证,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亦用于气虚血瘀阻络型中风病,症见半身不遂或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不利。
3.“活血通脉胶囊”(处方药)有破血逐瘀,活血散瘀,通经,通脉止痛的功效。
用于癥瘕痞块,血瘀闭经,跌打损伤及高脂血症,见有眩晕、胸闷、心痛、体胖等属于痰瘀凝聚者。
4.“清脑降压胶囊”(处方药)有平肝潜阳,清脑降压的功效。
用于肝阳上亢,血压偏高,头昏头晕,失眠健忘。
(药学科普仅供参考)#健康养生##中药##健康2021#@头条健康。
水蛭—的功效归经用法用量

水蛭—的功效归经用法用量•水蛭:血栓,蓄血,癥瘕,积聚的克星;•••【原名】水蛭•【别名】马鳖;水琪;蚂蟥;马蟥;马蜞;马蛭;至掌;肉钻子;医用蛭;蛭蝚;虮;蚑;蜞;红蛭;蚂蝗蜞;黄蜞;水麻贴;沙塔干•【药性】平性•【药味】苦;咸•【归经】肝经•【毒性】有小毒,因具抗凝血、扩血管、降低血液粘度作用,应用时须注意出血倾向。
•【功效】破血,逐瘀,通经•【主治】治蓄血,癥瘕,积聚,妇女经闭,干血成痨,跌扑损伤,目亦痛,云翳•【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每次 0.5~1.5g,大剂量每次3g。
•【禁忌】体弱血虚、孕妇、妇女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禁服。
•【现代药理研究】•1.新鲜水蛭唾液腺中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均有抗凝血作用。
•2.水蛭素、7 %水蛭醇提取物均有抗血栓形成和溶栓作用。
•3.水蛭乙醇提取物可使脑血肿及皮下血肿减轻。
•4.水蛭还可降血脂。
•5.蚂蝗4 %浓缩浸膏对各期妊娠均有终止作用。
•6.水蛭注射液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
•7.水蛭对热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
•【古籍摘要】•《神农本草经》:味咸,平。
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名医别录》:味苦,微寒,有毒。
主堕胎。
•《日华子本草》:破症结。
•《本草纲目》:楚惠王食寒菹得蛭,蛭乃食血之虫,楚王殆有积血之病,故食蛭而病愈也。
•《本草蒙筌》:水蛭即马蝗蜞,味咸、苦,气平、微寒。
有毒。
炒者能去积瘀坚瘕,立方抵当。
仲景伤寒方有抵当汤、抵当丸。
治折伤利水道,通月信堕妊娠。
加麝香酒调,下蓄血神效。
盖苦走血,咸胜血故尔。
•《景岳全书》:味咸苦,性微寒,有毒。
能逐恶血瘀血,破血癥积聚,通经闭,和水道,堕胎。
咂赤白游疹,痈疽肿毒,及折伤跌扑,瘀血不散。
•《本经逢原》:咸走血,苦胜血,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乃肝经血分药,故能通肝经聚血,攻一切恶血坚积。
《本经》言无子,是言因血瘕积聚而无子也。
《别录》云堕胎,性劣可知。
昔人饮水,误食水蛭,腹痛面黄,饮泥浆水数碗乃得下。
【新提醒】日本医蛭善治血瘀证是破血药,宽体金线蛭善治络病是通络药,你分得清吗?

【新提醒】日本医蛭善治血瘀证是破血药,宽体金线蛭善治络病是通络药,你分得清吗?日本医蛭善治血瘀证是破血药,宽体金线蛭善治络病是通络药,你分得清吗?前一篇文章《中药生蒲黄治愈眼底出血,神奇的成分是什么?》,通过药理比较方法,比较了中药“蒲黄”与西药“菠萝蛋白酶”的十几个共同点,然后推测蒲黄的关键药理活性成分是“穿肠蛋白酶”。
这篇文章换个思路,分别比较经常混淆的疾病和药物的不同之处,然后推测两种水蛭的药效活性成分和药理。
多年来,血瘀证与络病的区别,以及破血药与通络药的区别,中医、西医、中药、西药界大都傻傻的分不清,下面通过“以病说药”和“用药对症”,并以中药“水蛭”为例进行辨析,大家是不是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一、吴以岭说《络病是区别于血瘀证的新研究领域》吴以岭院士在张仲景、叶天士等古代名医“虫类药”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较系统的现代“络病学”。
2013年有文“五只虫子成就‘院士首富’”,还真不假,你看他的“通心络胶囊”配方中有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等可怕的虫子。
回到正题,吴院士说:“注意到历史上存在把络病与血瘀证相混淆的现象,至今也未能把二者完全区分开来,这无疑阻碍了络脉与络病学说的继承发展”。
那么,络病与血瘀证的区别在哪里?主要是五点。
1.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中医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血瘀证辨证论治体系。
2.在清代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中,叶氏感叹“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提出了要加强难治性络病的研究,总结出以“虫类药”治疗络病有良效。
3.中医血瘀证对应的是西医的血液凝固和阻碍流动,是纤溶系统的凝血和抗凝,这很容易理解。
4. 中医络病对应的是西医的微循环血管、淋巴管病理导致的细胞间质纤维化和微循环障碍,不容易理解吧,暂且按下不表。
5. 络病与血瘀证或者血管与血液是紧密关联的,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中医治疗血瘀证的医案医话医论1.近代中医邹趾痕《圣方治验录》记载:“虻虫、水蛭二物为仲圣书中起沉疴愈大病最有大力之神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蛭
Shuizhi
HIRUDO
本品为水蛭科动物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 或柳叶蚂蟥Whitmania ac-ranutata Whitman的干燥全体。
夏、秋二季捕捉,用沸水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蚂蟥呈扁平纺锤形,有多数环节,长4~lOcm,宽0.5~2cm。
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稍隆起,用水浸后,可见黑色斑点排成5条纵纹;腹面平坦,棕黄色。
两侧棕黄色,前端略尖,后端钝圆,两端各具1吸盘,前吸盘不显著,后吸盘较大。
质脆,易折断,断面胶质状。
气微腥。
水蛭扁长圆柱形,体多弯髓扭转,长2~5cm,宽0.2~0.3cm。
柳叶蚂蟥狭长而扁,长5~12cm,宽0.1~0. 5cm。
【鉴别】取本品粉末lg,加乙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水蛭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下显相同的橙红色荧光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18.O%(附录Ⅸ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10.0%(附录ⅨK)。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附录ⅨK)。
酸碱度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lg,加入0.9%氯化钠溶液lOml,充分搅拌,浸提30分钟,并时时振摇,离心,取上清液,照pH值测定法(附录ⅦG)测定,应为4.5~6.5。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 0%。
【含量测定】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l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0.9%氯化钠溶液5ml,充分搅拌,浸提30分钟,并时时振摇,离心,精密量取上清液100μl,置试管(8mm ×38mm)中,加入含0.5%(牛)纤维蛋白原(以凝固物计)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注1](临用配制)200μl,摇匀,置水浴中(37℃±0.5℃)温浸5分钟,滴加每1ml中含40单位的凝血酶溶液[注2](每1分钟滴加1次,每次5μl,边滴加边轻轻摇匀)至凝固(水蛭)或滴加每1ml中含10单位的凝血酶溶液[注2](每4分钟滴加1次,每次2μl,边滴加边轻轻摇匀)至凝固(蚂蟥、柳叶蚂蟥),记录消耗凝血酶溶液的体积,按下式计算:
C1V1
U=
C2V2
式中U-每lg含凝血酶活性单位,U/g;
C l-凝血酶溶液的浓度,μ/ml;
C2-供试品溶液的浓度,g/ml;
V l-消耗凝血酶溶液的体积,μl;
V2-供试品溶液的加入量,μl。
中和一个单位的凝血酶的量,为一个抗凝血酶活性单位。
本品每lg含抗凝血酶活性水蛭应不低于16.OU;蚂蟥、柳叶蚂蟥应不低于3.0U。
饮片
【炮制】水蛭洗净,切段,干燥。
烫水蛭取净水蛭段,照烫法(附录ⅡD)用滑石粉烫至微鼓起。
本品呈不规则扁块状或扁圆柱形,略鼓起,表面棕黄色至黑褐色,附有少量白色滑石粉。
断面松泡,灰白色至焦黄色。
气微腥。
【检查】水分同药材,不得过14.0%。
总灰分同药材,不得过12.0%。
酸不溶性灰分同药材,不得过3.o%。
【鉴别】【检查】(酸碱度)【浸出物】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咸、苦,平;有小毒。
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破直通经,逐瘀消癞。
用于血瘀经闭,瘾瘕痞块,中风偏瘫,跌扑损伤。
【用法与用量】 1~3g。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注:[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的配制取0.2mol/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液25ml与0.Imol/L盐酸溶液约40ml,加水至lOOml,调节pH值至7.4。
[2]凝血酶溶液的配制取凝血酶试剂适量,加生理盐水配制成每Iml含凝血酶40个单位或10个单位的溶液(临用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