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答案2013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f06edabb4cf7ec4afed0e7.png)
0.1. 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 . 相互促进 . 共同发展 . 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 . 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 . 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 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 . 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 . 归纳 . 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 . 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解决 . 在这方面 . 图灵可以说是计算机学界的哲学大师 . 在哲学层次上 . 对于计算机能不能思维 . 会不会有意识这个问题 . 他提出了一个检验方法 :现有一个人和一台机器 . 如果对于我们出的任何问题 . 人写一个答案 . 机器打印一个答案 . 如果分辨不出是人的还是机器的答案 . 就说明机器是可以思维的 . 这就是著名的 [图灵检验法 ". 现在计算机还是做不到这一点 . 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推理论证 . 总是可以找出计算机回答的规律 . 这与人脑思维是有区别的 . 这是自然科学对于哲学层次问题的研究 . 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 . 比如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 . 对应于这个问题 . 科学层次上在研究人工智能 . 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 . 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有指导意义 .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 很多著名的科学家 . 同时也是哲学家 .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 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自然辨证法告诉我们 . 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 . 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 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 . 社会科学 . 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 .自然辨证法是研究认识自然 . 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 总体上划分为自然观 . 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三大部分 .0.2. 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1. 在自然观方面第一 , 系统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 ,客观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 而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及其整体性的思想也就是系统思想。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d5bf9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3.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0.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P20.2自然辩证法是怎样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怎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P20.3 怎样理解学习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意义P21.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证的价值和意义1.4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点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5 如何理解系统自组织的实现条件2.1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2.2 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重大现实意义2.3 试论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实践3.1 怎样认识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书903.2 技术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是什么3.3 如何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3.4 如何理解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3.5 什么是科学精神,书98如何理解在科学研究中坚持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3.6 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4.1 关于科学评价标准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最合理,试说明理由4.2 波普的证伪主义模式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局限是什么?4.3 试评价库恩科学发展的历史主义模式4.4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有何特点,其合理之处何在?4.5 怎样认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4.6 试分析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5.1 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有哪些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哪些?5.2 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征5.3 怎样认识科研选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及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5.4 试阐述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6.1 如何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试分析其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6.2 如何看待科学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6.3 如何正确认识现代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困惑6.4怎样认识西方科技批判思潮的成就和不足7.1 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7.2 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7.3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组织机构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意义7.4 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7.5 从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角度说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意义和内容绪论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0.1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cecacff242336c1fb95ea7.png)
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1)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1)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
但它的局限性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自然辩证法概论习题答案 (2)
![自然辩证法概论习题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bb37d2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9.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习题答案1.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辩证方法论。
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都有内在的矛盾和发展的趋势,自然辩证法的基本任务就是揭示和掌握这些规律和趋势,从而推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
1.1 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自然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都是研究自然界的方法论,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形而上学是一种片面抽象的思维方式,它只着眼于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固定属性,忽略了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发展的趋势。
而自然辩证法则注重事物的全面联系和内部的矛盾运动,强调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
•形而上学是静止的、机械的思维,它把事物视为孤立、静止的存在,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外在的、被动的。
而自然辩证法则认为事物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它强调事物之间的辩证对立和积极的内在联系。
1.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是事物的基本属性。
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它们都有内在的矛盾和发展的趋势。
自然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的探究。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和对立,矛盾的存在推动事物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关注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和矛盾的解决。
•质变和量变相互转化。
事物的发展不是简单的数量积累,而是通过量的积累引发质的变化,质变又会推动事物的进一步发展。
自然辩证法研究事物的质变和量变的相互关系。
•反映是认识事物的基本途径。
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是通过反映来实现的,包括感觉反映、思维反映和实践反映。
自然辩证法要求我们根据实践和经验,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认识自然界。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方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观察与实验方法、模型与理论构建方法等。
2.1 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方法,它用于揭示事物内部的矛盾和矛盾的解决过程。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a50db90b4e767f5bcfce92.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ﻩ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得意义与方法?ﻩ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得发展有怎样得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与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得自然科学基础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 7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思想与特征.(5星)ﻩ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得自然科学前提。
................................... 82、2 什么就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就是自然界物质得普遍存在方式?系统得基本特点就是什么?ﻩ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得进化方式? ......................... 92、4 、阐述自组织得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得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得无限性?ﻩ113、1 从生态自然观得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就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丰富与发展。
ﻩ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根基ﻩ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您得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得本质?ﻩ134、2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得特点与相互关系.(5星) (14)4、3 什么就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得重要性. ............................... 145、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得地位与作用如何.ﻩ41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得过程. (14)5、3科学假说形成得主要途径就是怎样得?................................. 146、1 什么就是科学思维得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得作用?ﻩ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与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得意义与作用?.......... 16 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得形成过程中就是如何发挥作用得?ﻩ717、1什么就是科学理论得评价与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7)7、2科学理论得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15-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ﻩ-7、4科学得评价与检验得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错误!未定义书签。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郭贵春课后题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郭贵春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cc238bf90f76c661371a94.png)
2013《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3bbcd7aef8941ea76e056e.png)
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3)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3)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4)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4)1.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4)1.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4)1.3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4)1.4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 (4)1.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5)2.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5)2.2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5)2.4、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6)2.5、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6)3.1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7)3.2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7)3.3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7)3.4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 (7)4.1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8)4.2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5星) (8)4.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8)5.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8)5.2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9)5.3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9)6.1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9)6.2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9)6.3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0)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0)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0)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10)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 (10)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10)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21fd8ebceb19e8b9f6ba05.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7)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 (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8)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9)2.4 、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11)3.1 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13)4.2 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5星) (14)4.3 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14)5.1 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4)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14)5.3 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4)6.1 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16)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7)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7 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 17 -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 - 18 -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 18 - 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1)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b0b2dac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05.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1)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3)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3)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4)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4)1.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4)1.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4)1.3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4)1.4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 (4)1.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5)2.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5)2.2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5)2.4、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6)2.5、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6)3.1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7)3.2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7)3.3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7)3.4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 (7)4.1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8)4.2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5星) (8)4.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8)5.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8)5.2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9)5.3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9)6.1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9)6.2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9)6.3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0)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0)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0)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10)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10)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10)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2013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2013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e12ec7da38376baf1fae88.png)
2013《自然辩证法概论》《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之一自然观的局限性?它是一种用单纯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
它把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归结为力学的性质,把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系统和运动形式都归结为力学的系统和运动形式,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
3.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习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95ccf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60.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习题答案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3)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3)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4)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4)1.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4)1.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4)1.3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 5 1.4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5)1.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5)2.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5)2.2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6)2.4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7)2.5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7)3.1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8)3.2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8)3.3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8)3.4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 (9)4.1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9)4.2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5星) (9)4.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10)5.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10)5.2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10)5.3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10)6.1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1)6.2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11)6.3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1)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2 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12)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12)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12)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13)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7ef41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7.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题答案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答案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绪论0、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5)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5)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6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得意义与方法??7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得发展有怎样得联系? (7)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与机唯自然观. (7)1、3 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得自然科学基础与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 7 1、4 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基本思想与特征.(5星)?8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8)2、1 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得自然科学前提。
................................... 82、2 什么就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就是自然界物质得普遍存在方式?系统得基本特点就是什么??8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得进化方式? ......................... 92、4 、阐述自组织得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得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102、5 、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得无限性??113、1 从生态自然观得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就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丰富与发展。
?123、2 如何理解自然界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根基?123、3 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13)3、4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您得想法。
(上届考察) (13)第二编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4、1 如何理解科学得本质??134、2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得特点与相互关系.(5星) (14)4、3 什么就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得重要性. ............................... 145、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得地位与作用如何.?415、2 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得过程. (14)5、3科学假说形成得主要途径就是怎样得? (1)46、1 什么就是科学思维得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得作用??166、2 正确理解直觉、灵感与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得意义与作用?.......... 16 6、3 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得形成过程中就是如何发挥作用得??717、1什么就是科学理论得评价与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7)7、2科学理论得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7)15-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7、4科学得评价与检验得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错误!未定义书签。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40222abe23482fb5da4c0c.png)
.0.1.自然辩证法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关系? (3)0.2.自然辩证法在现代有哪些发展? (3)0.3.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意义? (4)0.4.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 (4)1.1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 (4)1.2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4)1.3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4)1.4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
(5星) (4)1.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 (5)2.1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5)2.2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5)2.3何谓演化与进化?怎么样来理解自然的进化方式? (5)2.4、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基本条件。
(6)2.5、怎样理解自然界循环发展的无限性? (6)3.1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7)3.2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7)3.3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 (7)3.4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谈你的想法。
(上届考察) (8)4.1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 (8)4.2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
(5星) (8)4.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8)5.1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9)5.2如何理解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9)5.3科学假说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怎样的? (9)6.1什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形式?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9)6.2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10)6.3思想模型方法在假说的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0)7.1什么是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它们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10)7.2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0)7.3如何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举例说明 (11)7.4科学的评价和检验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162-163) (11)8.1不同的科学理论累积发展模式各是如何看待理论的归并的? (11)8.2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举例说明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概论》2013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3.掌握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的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有何积极意义?4.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是否不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对实验如有指导,是否实验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生命?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1.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和对自然的异化?2.为什么要对科学技术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3.如何保障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4.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第五章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1.如何理解胡锦涛“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思想?2.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一个科学、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3.如何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理论精髓?4.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重要意义?《自然辩证法概论》解答参考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
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 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1.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它强调自然界存在的客观性、物质性和发展的规律性,冲破了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羁绊,传承了古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传统。
2.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
它培植了求实和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它促进对自然界的认识从注重神学教义到注重经验事实、从注重思辨和想象到注重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从注重把宗教作为判定认识标准到注重把实践作为判定认识标准的转变;它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科学方法分门别类地研究自然界。
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系统自然观: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1.它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关注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领域,超越了以往认识狭义天然自然的范围,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它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经验论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思辨论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受动性和能动性、自然史和人类史的辩证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能动的、实践的自然观和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思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3.它不仅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还强调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并主张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理性原则和客观方法,突出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革命性、科学性特征。
生态自然观1.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4. 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它们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
第三,它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在总体上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般生产力,技术是现实生产力;科学是认识世界,技术是改造世界。
现代科学和技术形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体系结构。
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技术本质特征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一,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
第二,工艺学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
第三,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国外学者对技术本质特征的研究欧美技术哲学存在工程学的和人文主义的两种技术研究路向;日本的技术论在技术的本质问题上形成了“方法技能说”、“劳动手段说”、“知识应用说”等观点。
这些观点各有特色,但大都表现出对技术理解的单一性。
我们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进行分析评价。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
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
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
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1.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学科结构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构成。
知识结构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构成。
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学科结构形成立体的架构,知识结构各要素渗透在学科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
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都是系统化的知识,都会经过一个由科学事实到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
2. 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门类结构由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构成。
形态结构由经验形态的技术、实体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构成。
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技术的发展过程,其中门类结构是立体的架构,形态结构的各要素同样渗透在门类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
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都包含经验技能、都使用工具机器,都蕴涵了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但日益多样化和系统化,而且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
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
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
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
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
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创造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创造性思维不是在所有辩证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之外的独立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是能够提出创见的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是在思维特征方面不刻板,组合各种思维、灵活调用思维的特性。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
创造性思维特别注重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2.数学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研究是否有创造性的作用?恩格斯指出,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
数学方法是一种关注事物的形式和抽象结构的思维和科学方法,它抽象地表达事物的空间关系与数量关系。
数学方法注重抽象、模型化,是我们可以把自然研究对象高度抽象、转化为人工模型,抽象其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