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
• 今年 月12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顾问、中国地质大学 今年1月 日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顾问、 北京)图书馆原馆长陶世龙,在做客中国城市网时, (北京)图书馆原馆长陶世龙,在做客中国城市网时, 对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 对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武汉大 学唐明邦教授将风水视为科学的行为予以公开批评, 学唐明邦教授将风水视为科学的行为予以公开批评,提 警惕学院派的风水大师” 出“警惕学院派的风水大师”。 • 陶世龙在论坛中称,风水这种“迷信”正在假借科学之 陶世龙在论坛中称,风水这种“迷信” 名沉渣泛起。 将先人遗骸葬在他所选择的风水宝地里, 名沉渣泛起。“将先人遗骸葬在他所选择的风水宝地里, 便可以升官发财,多子多孙。这才是风水追求的目标。 便可以升官发财,多子多孙。这才是风水追求的目标。” 与陶世龙持相近观点的还有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此前, 与陶世龙持相近观点的还有清华大学教授陈志华。此前, 他曾发表文章认为,风水之说绝对不是什么科学,而是 他曾发表文章认为,风水之说绝对不是什么科学, 阻碍中国人去发展科学的祸害。陈志华说, 阻碍中国人去发展科学的祸害。陈志华说,现在在农村 经常看到这种事情,两家人为了争建筑的风水打了起来, 经常看到这种事情,两家人为了争建筑的风水打了起来, 一打就是好几代,这就是愚昧,是民族的悲哀。 一打就是好几代,这就是愚昧,是民族的悲哀。它妨碍 了真正的科学,混淆了研究的方向, 了真正的科学,混淆了研究的方向,另外还使一些骗子 大发其财。 大发其财。
思考题
1.社会上出现“科学”与“人文”之辩的原 社会上出现“科学” 社会上出现 人文” 因是什么? 因是什么? 2.工程技术人员为什么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社 工程技术人员为什么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社 会科学素养? 会科学素养?
自然辩证法概论
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系的总观点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研究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以此体 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科学 生态科学主张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 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 的整体,他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1.生态自然界系统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动 态性、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它是多样性和整体性、平 衡和非平衡的统一 2.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 发展的目标 3.通过从自然界的人工化转向其生态化,从非生态型的人工自 然界转向生态型人工自然界,实现人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4.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 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
四、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
1.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朴素的唯物主义 自发的辩证法 赫拉克利特 2.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恩培多克勒的进化论 缺陷 1、不能彻底地坚持唯物主义 2、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 3、不能科学地说明自然界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被神学的自然观所冲击,经过文艺复 兴时期自然观的过渡,继而被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所代替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1.全球性。研究全球生态和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观 2.批判性。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理念和行为及其后果 3.和谐性。科技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强调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观的作用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有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3.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自然观的意义 1.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 2.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_课后题答案
1.1 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1)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1.2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唯自然观。
(1)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
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和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
(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
但它的局限性表现在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1.5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2)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4)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系统的含义: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义: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是构成系统的组成部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②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结构;③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④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公用地悲剧”。
• 在几乎所有的公有资源例子中,都产生了与公用地悲剧一 样的问题:私人决策者过分地使用公有资源。政府通常管
制其行为或者实行收费,以减轻过度使用的问题。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9
分析以上材料并思考:
• 部分最优与整体最优的关系 • 一个系统应该如何实现整体最优?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30
五、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原理
•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下: • 1. 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
结 构 的 外 在 表 现 —— 结 构 功 能 规 律;——结构决定功能; • 2. 功能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功 能的发挥还会反作用于结构。
• 1.在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有 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加和性 关系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19
• 具体来说,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又 表现为加和性与非加和性两个方面:
• 1.在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有
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加和性 关系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自动排沙、控制进水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
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4
自然界的定义:
• 广义的自然界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 整个宇宙
• 而狭义则指在某种程度上与社会相对 立的自然界。
2020年10月23日星期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5
物质普遍联系的基本形式——系统
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和希腊,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苏联,自然辩证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和发展的统一体,包含着各种矛盾,并以矛盾的解决和发展为动力。
矛盾的发展和解决是自然界运动和变化的源泉。
矛盾的解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限制,即矛盾的双方相互制约,不能无限发展;二是转化,即矛盾的双方通过斗争和调和,达到新的状态和形态。
例如,水的沸腾是由于水和热之间的矛盾,水被热蒸发。
矛盾的解决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和变化。
自然辩证法的最终目的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通过对自然界的研究和认识,可以提高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和控制能力,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手段。
同时,自然辩证法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张人类应该以科学、合理和可持续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概论》目录标题页码
第一章 绪论P1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的要旨P1一、自然辩证法的要义P1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P2三、自然辩证法的内容P4四、自然辩证法的性质P5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P6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P6二、自然辩证法的传播P7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P10四、与自然辩证法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P11第一篇 自然观第二章 自然观的演变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 P17第一节 古代朴素自然观P17一、史前的原始自然观 P17二、古代中国的朴素自然观 P18三、古希腊的朴素自然观 P19四、欧洲中世纪的宗教自然观P21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泛灵自然观P23一、世俗化的兴起P23二、文艺复兴运动P23三、宗教改革运动P25四、航海探险活动P26五、自然观 P26第三节 近代机械自然观P31一、科学的兴起与机械自然观的形成P31二、机械自然观与近代科学的繁荣P34三、机械自然观的困惑与局限P38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P41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科学来源P41 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哲学思想来源P44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要义P47第三章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P51第一节 自然界的物质存在 P51一、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P51二、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P54三、自然界物质的统一性 P56第二节 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系统 P58一、自然界物质的系统 P58二、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内部关系P61三、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外在方式P64第三节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P68一、自然界演化的过程 P68二、自然界演化的方式 P72三、自然界演化的规律性 P76第四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人与自然P82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确立 P82一、人从自然的分化P82二、人与自然的对立P85三、人与自然的统一P88第二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空间 P90一、生产实践与天然自然 P90二、科学实践与人化自然 P93三、技术实践与人工自然 P95第三节 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P98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困惑P98二、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依据 P101三、可持续发展 P103第二篇 科学论与科学方法论第五章 科学的含义及其价值观 P107第一节 科学的界定 P107一、科学一词的来源P107二、科学的定义 P109三、科学的本质属性P111第二节 科学的构成 P113一、科学知识 P113二、科学方法 P115三、科学思想 P117四、科学精神 P118第三节 科学的力量 P121一、认知力 P121二、生产力 P122三、精神力 P124四、社会力 P126第四节 科学与非科学 P128一、科学的划界 P128二、科学与伪科学、反科学 P130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P131四、科学与后现代 P133第五节 科学的价值观 P134一、科学的价值 P134二、中立说 P137三、负荷价值说 P138第六章 科学认识与思维活动P141第一节 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P141一、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P141二、科学问题及其特性 P143三、科学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P145四、科研选题及其步骤 P146五、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P148第二节 科学事实与观察实验P149一、科学事实及其特征 P150二、观察P151三、实验P152四、观察实验的哲学问题P154第三节 科学语言与科学抽象P156一、科学语言P157二、科学符号P158三、科学概念P159四、思想模型P161第四节 科学规律与科学思维P162一、科学规律P163二、逻辑思维P164三、非逻辑思维 P167四、创造性思维 P168五、数学思维P170六、系统思维P171第七章 科学检验与科学理论P174第一节 科学假说及其检验 P174一、科学假说及其特性 P174二、科学假说的检验 P176三、证实与证伪的复杂性P178第二节 科学理论及其评价 P179一、科学理论及其逻辑结构 P180二、科学理论构建的方法P181三、科学理论的功能 P183四、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准则 P185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演变P186一、科学理论演变的动力P186二、科学理论演变的模式P189三、科学的门类结构与成长 P192第三篇 技术论与技术方法论第八章 技术的含义及其价值观 P197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与特性 P197一、技术的源与义 P197二、技术的概念 P199三、技术的本质 P200四、技术的特性 P202五、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P204第二节 技术门类与技术系统P205一、技术的构成 P205二、技术的分类 P208三、技术的形态 P210四、技术系统的结构P211第三节 技术价值与技术观 P213一、技术价值P213二、工程主义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P215三、中立说与负荷价值说P217四、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 P219五、技术伦理P221第九章 技术活动与技术方法P223第一节 技术创造的一般过程与技术方法 P223一、技术活动与技术创造的一般过程P223二、技术活动与技术方法P225三、技术方法的特征P227第二节 技术预测P228一、技术预测方法及其特点 P229二、技术预测的基本程序及其原则P230三、技术预测的方法类型P232第三节 技术评估P234一、技术评估及其特点 P234二、技术评估的原则和基本步骤P235三、技术评估的方法P237第四节 技术发明P239一、技术发明及其特征 P239二、技术发明的一般过程P240三、技术发明的构思方法P242第五节 技术设计P244一、工程技术与技术设计P244二、技术设计特征和作用P246三、技术设计方法论及流派 P248四、技术设计的要素与原则 P249五、技术设计的一般方法P251第十章 技术产业与技术发展P253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创新系统P253一、技术创新定义、特征和分类P253二、技术创新主体与参与者 P256三、技术创新模式 P259 四、创新系统P261第二节 技术产业与高技术产业 P264一、技术创新集群与技术产业 P264二、产业创新与产业革命P266三、高技术及其产业化 P269第三节 技术发展P271一、技术的社会生产P271二、技术发展的动力P272三、技术的演变与进化 P274四、技术科学化与技术科学 P277第四篇 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十一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基础 P281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系统P281一、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P281二、科学技术社会系统的结构 P283三、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 P285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286一、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基础 P286二、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的演变 P288三、科学技术体制 P291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规范P293一、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 P293二、技术共同体的社会规范 P294三、科学技术交流与同行评议 P295四、科学技术奖励系统 P296第十二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塑P299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补 P299一、科学技术实践与社会实践的互补P299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结构互补P301三、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功能互补P302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P304一、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的碰撞与融合P304二、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互动 P307三、科学技术与政治P308第三节 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的变革P311一、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P311二、近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P314三、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 P316第十三章科学技术的社会调控 P319第一节 自由探索与社会干预P319一、自由探索的依据与限度 P319二、社会干预的必要P321三、内在探索与外资干预的张力P322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支持P324一、思想观念P324二、硬件设施P326三、软件资源P328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控制P331一、科学技术社会控制的问题 P331二、科学技术社会控制的对象 P333三、科学技术社会控制体系 P334第四节 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科学技术政策 P337一、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P337二、科学技术政策 P338三、科学技术资源的配置P340。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概论整理版(研究生考试用)(word文档良心出品)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平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就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定有序的结构。
同样,混沌理论也揭示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明了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化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概论整理版(研究生考试用)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就与活动进行哲学归纳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想科学订交错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还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波及以下宽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系统:自然辩证法的系统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周期性(可能出辨析题)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素构成的拥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穷的,物质处于永久的运动中,运动不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非均衡态自组织理论证明,一个远离均衡态的开放系统,经过与外界环境互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环境中获取负熵流来抵消系统内部的熵产生,即可能在必定条件下使系统从一种杂乱无序的状态演化为一种稳固有序的结构。
相同,混沌理论也揭露了通向混沌的道路,说了然系统从有序向无序的转变过程。
在自然界的演化过程中,正是因为以上两个演化才使得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
自然界的系统演化,既不是单一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一地走向无序和退化。
有序和无序的不断转变,进化与退化的不绝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久的物质循环之中。
(完整word版)2018年《自然辩证法概论》已整理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1>系统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基础: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系统科学等20世纪的新的科学发现是系统自然观形成的科学基础。
其中,系统科学对于系统自然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论揭示了物体、时空、运动的一体性;量子力学展现了微观世界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系统科学对复杂世界展现的系统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2>基本内容:自然界是一个系统。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
系统具有普遍性,万物皆系统。
系统反映了自然界中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同的整体性。
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是自主演化着。
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理论揭示了自然界演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存在着“时间之箭”。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自然界演化本身具有自身的时间尺度,这就是“内部时间”,这标志着自然科学从关注存在转向关注演化,自然界不仅是存在着,而且演化着。
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演化的方向进化与退化并行。
自然演化方向的矛盾。
19世纪中叶,克劳修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导出的“宇宙热寂说”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所揭示的演化方向并不一致。
这一矛盾长期困扰着人们。
1969年,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发现,在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前提下,自然系统可以自发的从无序演化为有序。
他指出:一个处于远离热平衡态的开放系统(无论是力学的、物理的、化学的,还是生物的),通过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能够从原来的混乱无序的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上有序的结构。
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
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从研究线性系统开始的。
但线性模型仅是一大批现实自然系统的良好近似。
在这种线性自然观作用下,我们习惯性的把相互作用视为单向的,把线性系统视为自然界的正常状态,把非线性系统视为例外,仅是线性系统的外在干扰等。
自然辩证法概论
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一、辩证唯物主义三个基本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对自然界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阐明马克思主义在科学发展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的态度二、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1、属于哲学门类2、是介于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一个中间学科3、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并列的中间学科十五世纪初到现在:1.近代自然科学(15世纪初到19世纪20年代、搜集材料阶段;中世纪、整理资料阶段;)2.现代自然科学:(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老三论信息、系统、控制论;20世纪70年代-现在新三论)三、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1.自然界的本质(根本本质):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各种事物的总和客观实在性:1.事物和现象现实的存在着;2.事物和现象都在现实的运动和变化发现着;3.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变化时有规律的。
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自然界物质的统一性:1.生命世界和非生命世界2.基本粒子和夸克3.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统一性、永恒性、无限性)(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1.具体形态的多样性(3)自然界物质存在的系统方式:1)系统:指一定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①要素②联系-结构③功能④外部环境-其它系统2)自然界物质形态:统一性和多样性6类划分方式:(系统的类型)1.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分为三类系统:1、孤立系统;2.封闭系统(有能无物交换)3.开放系统(有能有物交换)2.系统内部所有发生实际运动过程来划分:1.物理系统,2.化学系统;3。
生命系统。
3.人对系统的影响角度划分:1.天然系统;2.人工系统;3.复合系统4.系统内部各要素作用特点:1.线性系统;2.非线性系统;5.从人对系统认识和把握的程度来划分:1.黑系统;2.白系统;3.灰系统6.从系统所处的状态:1.处于平衡态的系统;2.处于静平衡态的系统;3.远离平衡态的系统3)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由此体现的系统的层次性①关系: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不能分割。
2020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
加油!加油 !
为什么要 加油?因为人 是机器。
1—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
※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 性。
※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否定。
※ 机械唯物主义强调经验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的方法去研究 对象,这种研究方法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必要的。
※ 不彻底性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 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必然 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
第一编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系统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生态自然观念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主要内容: 自然观的历史发展(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内容、特点与意义)
第一节 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一、 自然及自然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不足
18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大大超过 了希腊古代,但是在观念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大大 低于希腊古代。 —— 恩格斯
※ 机械性
笛卡尔认为,动物虽然在某些方面比我们更能干,但这一事实 “并 不能证明动物具有心灵… … 这不过是大自然根据动物器官的排列在其中 发生作用而已。就象一架完全由齿轮和发条组成的钟表,能够比我们的 大脑更准确地显示和测量时间一样” 。
书馆馆成。据说晚年由于患眼病,导致双 目失明,他无法忍受不能读书的苦楚,竟 然绝食而死,时已年逾八旬。
夏至,中午太阳位于塞伊尼城的头顶,同一时间,阳光却在亚历山大 城形成7.5°的影子。
自然辩证法概论篇
• 问题:(1)一个元素能否构成系统?*
• 答:否。任何系统都是由若干组成元素构成的 整体,单一元素不能组成系统,必须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元素才能构成系统。
• (2)是否万物皆系统?*
• 答:是。因为系统性是自然界和自然界的一切 物质客体的根本属性,一切自然事物都是由一 些有自己特定属性的元素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 在整体上具有特定功能的综合体。它们不仅有 自身的结构,同时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 周围的其他物质相互联系而构成另一个系统。 所以在自然界中,万物皆系统,系统无处不在。
• 问题:(1)进化与退化是否互相排斥?*
• 答:否。在自然界演化过程中,进化与退化既 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二者相互包含,同存共 生,相互交替,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丰富多彩 的演化过程。因此,二者并不互相排斥。
• (2)系统的进化是以环境的某些退化为代价的 吗?
• 答:是。在自然界演化过程中,进化和退化常 常是同时存在和同步发生的,往往是一个过程 的两个方面。系统的进化以环境某些方面的退 化为代价,系统有序程度的提高往往以环境有 序程度的降低为条件。
• ②演化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整体发展演 化过程中呈现的任一状态,都是系统演化 发展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链条和环节,这些 链条和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使系统 在演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时间整体性。
• (2)能动性:
• ①主动能动作用――系统内部各要素、各 部分之间进行不断的相互作用,推动系统 整体呈现动态。
还是结构决定?*
• 答:在决定和影响系统功能的三个因素中,起主 要作用的不是组成元素和环境,而是结构。因为 环境仅是功能存在和实现的条件,不是决定功能 的内在根据。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内在根据是系 统的组成元素和组成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 而系统的组成元素虽然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 质基础和物质载体,但它不直接决定系统的功能。 同组成元素相比,结构对系统性状、功能的决定 作用更为直接。所以,比之环境和元素,系统的 结构对于决定系统功能具有更直接更根本的意义。
(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概论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概论*中西方自然观差异【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集成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极其人类的总的观点.论述题1: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是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系统自然观1.概念: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是在概括和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的认识.2.特征:提出了系统的存在和演化思想;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简单性、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的辩证统一.3.*意义:(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理论方面的发展;(3)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4)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1.概念: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而形成的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
2.特征:注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张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3.*意义:(1)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2)使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映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1.概念: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2.现实根源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
3.特征: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4.*意义:(1)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了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2)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确认人的主体地位,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
自然辩证法概论电子版资料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1页绪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
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马克思和思格斯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一切事物的本原,人类本身就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从自然界那里取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料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科学,对自然界的改造产生了技术;人类社会就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同发展起来的:近代以后,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以下极为重要的理论观点:第一,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要省人类存在,人类便需要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断地同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自然史和人类史被此密切相连和相互制约oo 第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只有进行物质生产劳动才能从自然界那里取得他们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一旦人们开始生产自身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在这个意义上说,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厂世《自然辩证法概论》第2页界;人们为了有效地进行劳动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且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改变自己的社会关系,因此,在劳动发展史呻可以找到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个第三,科学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旧石器时代人类最初的劳动工具是用石头打制而成的石器,它是人的自然肢体的延长,而对石器的打制是古代人掌握的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大约50万年前,人类学会了人工取火,“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①,人工取火是古代人掌握的、最原始的能源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概论*中西方自然观差异【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集成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并以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极其人类的总的观点。
论述题1: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都是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系统自然观1.概念: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是在概括和总结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的认识。
2.特征:提出了系统的存在和演化思想;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简单性、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3.*意义:(1)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理论方面的发展;(3)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4)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人工自然观1.概念: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而形成的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
2.特征:注重强调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主张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3.*意义:(1)拓展了天然自然观的研究领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2)使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成为既反映天然自然界又反映人工自然界的科学的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1.概念: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辩证关系的总的观点。
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人类和自然界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2.现实根源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
3.特征: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4.*意义:(1)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了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2)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确认人的主体地位,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之间的关系1.都围绕着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2.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各有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相互关联:系统自然观为人工自然管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
论述题2:国外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一、欧美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科学发展的线性积累模式:逻辑实证主义按照证实原则建立了科学发展的线性积累模式,代表人物惠威尔。
优点:有着前后一致的继承性。
局限性:只能容纳极其有限的科学史事实。
科学发展的否证式发展观:认为科学的发展就是否定旧的创造新的,代表人物波普尔。
优点:不仅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解表走婚,而且还是推进知识增长的重要手段。
局限性:(1)强调否定,无视科学知识的继承的积累,否认量变渐进;(2)强调猜想、灵感在科学假说中的作用,忽视逻辑思维在假说中的作用;(3)反归纳主义,推崇演绎法时,却片面否定归纳法的作用;(4)在证伪与证实的关系上,以证伪为绝对,忽视在实践检验中两者的对称性与复杂性。
科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观:认为科学发展是以“范式”转化为枢纽、知识积累与创新相互更迭、具有动态结构的历史过程,代表人物库恩。
优点:(1)主张科学发展是渐进与革命的统一;(2)提出了新的科学观,认为科学是不断追求新知识,创造新理论的活动;(3)提出范式概念。
局限性:(1)过分强调新旧范式间的差别;(2)片面夸大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陷入非理性主义。
“科学研究纲领”之科学发展模式:拉卡托斯从根本上修改了波普尔的否证主义,建立了精致否证主义,并针对库恩范式理论的相对主义特征和范式选择的非理性问题,提出了“科学研究纲领”,其包括硬核、保护带两个部分和正、反启发法两条规则。
VS波普尔:科学是由硬核、保护带和启示法组成的整体,经验反驳并不立即淘汰理论,先是修改调整保护带,然后才是对理论的抛弃。
VS库恩:承认研究纲领更替的先后连续与继承性;新纲领吸收旧纲领的全部合理因素,并解释新的经验内容。
不足:仅以预见性大小作为检验科学理论的进步与退化的标准。
对可预见性大小的检验仍需实践判断。
二、日本科学论关于科学发展模式及动力的研究武谷三男的“三阶段”理论,认为人对于自然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即现象论阶段、实体论阶段和本质论阶段。
优点:体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日本早期自然辨证法研究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
局限性:是传统的认识方法,需要不断完善。
以上观点各有特色,但大都表现出对技术理解的单一性。
论述题3:观察、实验与理论的关系,结合工作实践进行阐述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手段。
科学观察是一种有理性目标的感性活动,是对自然状态下客观的感知过程,而且也不会干预自然状态下的研究对象。
科学实验是指科学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科研目的,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实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对于二者关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借助现代科学研究,吸取现代科学哲学发展中积极的成分,提出了观察、实验和理论有双向相互作用的观点;在科学发展中,实验相较于理论实践性更强,因此具有更基础的地位;实践总是比理论更为积极和活跃,实验的新发现不断推动理论的进步,修正理论,指引理论的发展;理论一旦建立,就规范着实验,为实验的设计提供理论框架和指导,使得实践更具有理论的色彩。
工作实践:补充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科学技术功能观、战略观、人才观、和谐观和创新观。
其主要特征: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自主性和人本性。
科学家的行为规范【默顿】UCDOS普遍主义(universalism)科学应当无国界。
共有主义(communalism)科学应当是为人类所共有的。
独创性(originality)科学是对未知的探索,科学成果应该是新颖的。
这是默顿在1957年补充的行为规范。
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从事科学活动的科学家不应该因为对个人私利的追求而影响科学事业。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organized Skepticism)科学崇尚合理而有依据的怀疑与批判。
科学家的行为规范【齐曼】PLACE“所有者所有”(proprietary)资助科研的政府、基金会、企业不可能无私赞助。
“局部的”(local)在日趋复杂的集体研究项目里,人们对特定科学家的要求只能是在大集体里努力扮演一个局部的角色,在解决全局问题上做出局部的贡献。
“权威管理”(authoritarian)科学家由学院科学时代的“对权威的自发的信仰上的认同”,逐渐转变成后学院科学时代的“强制的体制上的服从”。
“被定向的”(commissioned)科学家的研究往往是被定向的,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相对缺少了自由探索的空间和自由。
“作为专家”(expert)科学家是作为专家来解决政府或企业所遇到的各种难题,而往往不是他们自己所选择的问题。
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内涵创新型国家的含义分狭义和广义。
狭义的创新型国家主要是指科学技术和经济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发展。
广义的创新型国家是指整个社会结构的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全面进步。
基于广义的理解,国际学术界一致认为:创新型国家是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
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特征1.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2.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3.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以上;4.对外技术依存度较低,在30%以下;5.自主创新能力强;6.创新型国家所获的三方专利(美国、日本和欧洲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总数的97%以上。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结构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1.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3.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4.各具特色和有事的区域创新体系;5.社会化、网络化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自主创新的内涵及类型内涵:从微观层面或从企业的角度来理解,自主创新是企业或其他研发者通过自我探索,研究开发出有创新价值的成果,并使之成果商品化,以获取商业利润的活动。
从一般意义理解或广义的界定:自助创新是创新主体经过自身努力,创造出既有状态有质的不同的成果,其高级形式是掌握相关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类型:因创新强度和层次不同,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的统一;4.人的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以上特点充分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确立是科学的、革命的,具有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
科学的含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主要指狭义科学)是在人类探索自然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知识是在人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的对自然的认识。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界;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评思维方式:思维的收敛性与发散性,思维的逻辑性与非逻辑性,思维的直觉性与顿悟性,思维的批判性,移植、学科交叉与跨学科研究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建制经历了“个体探索→协作研究→集体研究→大科学研究”的形成和发展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