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课件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共17张PPT)

合集下载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都文化的 发展始终与经济、政治发展完全同步。(可能“先于”也可能“落后于”)
复习回顾
二、文化的功能
1、对社会的影响: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2、对民族的影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① 改造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推陈出新、≠ 革全面故继鼎承新/沿”袭传。统文化 ③要坚持古为今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 继承。
李小龙融合咏春拳和拳击等创立了截拳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 国家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 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天 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练一练
1.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高炉卫士”孟泰、“两弹元勋”邓稼先,改 革开放新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白衣圣人”吴登云,再到新时代的 “走钢丝的高空医生”陈国信、“金牌焊工”高凤林……一大批建设者发扬“爱 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续写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篇章。劳模精神是( ) ①衡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 ②不同劳模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 ③推动创新创造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PPT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PPT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当代价值):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息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提供中国智慧) ③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熔
中华文化的 形成、发展 第 (传统、当代)
中华民族创造的 铸了中华文化 B.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1.核心思想理念
框 中华优秀传统文 2.中华传统美德
化的主要内容 正
中华优秀传统 2.有凝聚力和连续性
文化的特点
3.是文化软实力
华 传 统 文 化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作用
1.筑牢共同体意识 2.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怎样正确对待 1.取…、去…,批判继承,改造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3.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
C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
课后作业 请利用暑假时间,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身边的传统文 化,并针对一项你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创新(拍成Vlog、作新 词、谱新曲、当代画加工等等),作为暑假社会实践作业上交。
6这.为些中名华言之名崛句起体而现读了书我。国—传周统恩文来化当中的什么思想或精神? 这种思想或精神在当代中国社会是否有所体现?它的当代价值是什 么?请举例说明(某句话或某个事件)。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
1、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魏·曹植《白马篇》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4.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D
如何才能打开思想之门?梁启超告诫人们:“勿为古人之奴隶。”就是不 要迷信古人、前人。他说:“非古人之法言不敢道,非古人之法行不敢行, 此奴隶根性之言也,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以古人之脑筋为脑筋,不过 一有机无灵之土木偶。”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是( ) A.要摒弃,因为传统文化是包袱,严重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B.要继承,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加以发扬和光大 D.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分析”,批判地吸收
的思想文化内容。




子子Bibliotek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义礼 智
兼爱,非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26张)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26张)
7.2
思考:说到中华传统文化,你会想到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中 华


饮食文化


文学艺术
哲学技术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 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劳动创造的)
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的文 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
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
D 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中华文化的特点
A.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B.走在世界前列,引领发展
2.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侧重文化继承)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侧重文化发展) (3)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 全面继承/沿袭传统文化
C.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D.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
4.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
了一些用药知识。此后,历经数千年发展,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
各个民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向前发展。这体现了( )
①中医药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②中医药文化历经沧桑、艰难发展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课件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共17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课件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共17张PPT)
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 了深远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 文化软实力。(P94-95相关链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的原因:
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 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含 义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 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 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各有所尊,但都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包容会通的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 表 凡的融合力。②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使得中华民
正确认识中 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
源远流长 特点 博大精深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当代价值
当代价值
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几千年历史。围棋——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
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它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
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文化(
最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是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 1978年,他第一次来到秦俑博物馆,不禁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 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 中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观赏后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车马还要 好!”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称:“这是人类的财富。”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留 言:“谢谢你们给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精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 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 来。”

人教统编版政治思品必修4 哲学与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统编版政治思品必修4 哲学与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共19张PPT)
• 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 ②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 ③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 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B
• 5.(2019•天津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 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 。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提 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 孟子》;提起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 篇。这启示文化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 )
•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 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 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 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 【答案】D
• 【答案】D
• 2.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 处,位居世界第一 。良渚文化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古文化,距今5000多年 ,良渚古城遗址是古人在这里生活,建造城市,繁衍生息 留下的故址。材料体现了( )
•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 ②中华区域文化相互借鉴,渐趋融合 • ③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 •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
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 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 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 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
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 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 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 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 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9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9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

传统文化,领 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传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的主要
会对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及特点;
传统文化进行 科学精神: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 2.正确认识中华
创造性转化、 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认识,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新性发展的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二十四孝图《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隆虑人,对母极孝。原本家道殷实,后家境 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 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 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 “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 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7.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①历史悠久,意蕴深远 ②崇尚宗教,经世济民 ③陶冶情操,价值丰富 ④嘉惠世界,一脉相传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除了皮影戏以外,你还了解哪些传统文化?
中医药典籍《本草纲目》
专口你治,还狐勿能臭回列:顾“举。腋出如下在此胡三中臭次。华效鸡传。子统“两文两枚化个,鸡中煮蛋熟还煮去有熟壳哪去热些壳夹糟,,夹粕待在冷文胳,化肢弃?窝之,三跑叉至路一 三为岔什路么口这,些扔糟掉粕,然文后化往仍回延跑续,至记住今,? 干万不可回头,如此三次,即可 治我愈们狐应臭该! 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可见( )
①岳麓书院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岳麓书院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A
③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要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 解 析 】 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书法是中华文化象征之一,②说法错误。材 料未体现中华各民族文化,④不符合题意。
赏渊博精华之美
树中华文化之信
端传统文化之态 担文化强国之责
• 创作了《易经》《道德经》《诗经》 《论语》《尚书》等伟大文艺作品,
• 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辩证的哲学思想; • 形成天文历法、农田水利伟大工程 • 流传了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黄河流域广大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适应
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认识和利用当地的发展条 件所创造的财富 • 黄河文化先后融汇了黄河支流上多个民族的地方 文化 • 吸收借鉴了很多外来文化的优点,特别是融入了
多变的笔画,将或炽热或沉郁的情感镌刻进人心,昭示着审美高度与深厚底蕴。
在一撤一捺、起承转合中,我们获得的感悟是( )
B
①中华优秀传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书法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我国的文学艺术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议题三
——建设黄河文化发展先行区应该怎样做?
观照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黄河流域尤显其永恒魅力。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 魂,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中都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让先民们捉摸不定 ,自古以来,国人在黄河面前都有种自发的敬畏。所谓“ 黄河之神”,也就成为中国古代被崇拜较早、最具影响的 自然神。对黄河河神的祭祀,历朝历代都不曾间断过。
兵戎战事、生育繁衍等各个方面,构建了宏达而复杂的天人体系。这说明,清
华简( )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精美实用课件(统编版必修4)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精美实用课件(统编版必修4)
核心思想理念
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人文精神
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当代价值
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对民族发展的意义 对解决当代问题的意义 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意义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古为今用
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
将传统文化与
内涵
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
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实践相结合



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发挥传统文化
实质
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的现代价值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哪些当代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什么/意义)
①根本: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 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2、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侧重文化继承)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侧重文化发展) ③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 全面继承/沿袭传统文化
【拓展延伸】 区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批判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中华传统文化有优秀与落后之分!
2.传统文化不等于过去的文化。过去的文化,部分被历史淹没。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并保 留至今的文化才是传统文化。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1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1

合作探究 【情境2】
网友评价河南卫视“奇妙游”节目: “你可以永远相信河南卫视!” “我们不用刻意去制造美,展现中华文化的 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 “突然就看哭了,我好像不是在看一场表演, 而是在看中国千百年的文化传承。” “长在了我的审美上,中华传统文化是‘yyds(网络流行语)’!”……
【任务2】小组合作:结合情境2,分析说明如何正确看待网友观点“中华 传统文化是‘yyds’”。
【任务1】独立思考:结合材料,说明“奇妙游”系列节目展现了怎样的中华 传统文化。
合作探究 【任务1】独立思考:结合材料,说明“奇妙游”系列节目展现了怎样的中华 传统文化。
提示: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等核心思想理念,孝老爱 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等。
议题2 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议题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新知导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形成和发展
(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 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 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 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新知导学
(3)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 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合作探究 【任务2】小组合作:结合情境2,分析说明如何正确看待网友观点“中华 传统文化是‘yyds’”。
提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奇妙游”中优秀的传统文 化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 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就是“yyds”。
归纳提升 1.全面认识文化、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 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 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 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
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 2、博大精深
C
①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②佐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显示出中华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④是中华儿女智慧与创造力的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我国传统建筑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不胜收。但是,有 一部分人盲目崇洋,把祖宗留下的传统建筑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 怪、一点儿也不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 ) A.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发展新文化 C.是错误的,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 D.是错误的,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观点二: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 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 我们的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请结合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 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 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 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正确认识中 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
源远流长 特点 博大精深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当代价值
当代价值
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几千年历史。围棋——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
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它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
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文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义礼 智
兼爱,非攻
两河流域
黄河流域
古巴比伦
中国
古埃及
古印度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今日是否存在?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
国家 产生时间
发展
古巴比伦
公元前 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 3500年 伦王国灭亡
古印度 古埃及 中国
公元前 3000年
公元前 3000年
D
《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 乱。”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 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 ) A.是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B.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C.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第七课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 神等。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 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 亲等;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是世界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 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 为主要官方文字。
含 义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 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 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各有所尊,但都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包容会通的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 表 凡的融合力。②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使得中华民
李小龙融合咏 春拳和拳击等 创立的截拳道
“埋儿奉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 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 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女子十二乐坊
中华民族精神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 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 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公元前 2100年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 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 化
夏商周秦汉三国化 面目全非 源远流长
结论: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都因历史 的中断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遗憾!中华文化是人类 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最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是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 1978年,他第一次来到秦俑博物馆,不禁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 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 中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观赏后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车马还要 好!”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称:“这是人类的财富。”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留 言:“谢谢你们给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精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 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 来。”
D
如何才能打开思想之门?梁启超告诫人们:“勿为古人之奴隶。”就是不 要迷信古人、前人。他说:“非古人之法言不敢道,非古人之法行不敢行, 此奴隶根性之言也,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以古人之脑筋为脑筋,不过 一有机无灵之土木偶。”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是( ) A.要摒弃,因为传统文化是包袱,严重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B.要继承,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加以发扬和光大 D.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分析”,批判地吸收
现 族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形成了丰富
多彩的中华文化。③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的胸
怀,吸收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成果
观点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 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 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 了深远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 文化软实力。(P94-95相关链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的原因:
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 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