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课件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共17张PPT)
合集下载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a6fad0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2e.png)
③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都文化的 发展始终与经济、政治发展完全同步。(可能“先于”也可能“落后于”)
复习回顾
二、文化的功能
1、对社会的影响: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2、对民族的影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① 改造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推陈出新、≠ 革全面故继鼎承新/沿”袭传。统文化 ③要坚持古为今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 继承。
李小龙融合咏春拳和拳击等创立了截拳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 国家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 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天 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练一练
1.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高炉卫士”孟泰、“两弹元勋”邓稼先,改 革开放新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白衣圣人”吴登云,再到新时代的 “走钢丝的高空医生”陈国信、“金牌焊工”高凤林……一大批建设者发扬“爱 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续写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篇章。劳模精神是( ) ①衡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 ②不同劳模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 ③推动创新创造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复习回顾
二、文化的功能
1、对社会的影响: 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2、对民族的影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① 改造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推陈出新、≠ 革全面故继鼎承新/沿”袭传。统文化 ③要坚持古为今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 继承。
李小龙融合咏春拳和拳击等创立了截拳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 国家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 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天 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练一练
1.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高炉卫士”孟泰、“两弹元勋”邓稼先,改 革开放新时期的“知识工人”邓建军、“白衣圣人”吴登云,再到新时代的 “走钢丝的高空医生”陈国信、“金牌焊工”高凤林……一大批建设者发扬“爱 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续写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篇章。劳模精神是( ) ①衡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尺度 ②不同劳模独特个性的集中体现 ③推动创新创造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PPT课件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10dae3d4d8d15abe234e70.png)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当代价值):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息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提供中国智慧) ③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熔
中华文化的 形成、发展 第 (传统、当代)
中华民族创造的 铸了中华文化 B.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二
1.核心思想理念
框 中华优秀传统文 2.中华传统美德
化的主要内容 正
中华优秀传统 2.有凝聚力和连续性
文化的特点
3.是文化软实力
华 传 统 文 化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作用
1.筑牢共同体意识 2.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怎样正确对待 1.取…、去…,批判继承,改造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3.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正 确认识 中华传 统文化 (共10张PPT)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当代价值):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息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提供中国智慧) ③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熔
中华文化的 形成、发展 第 (传统、当代)
中华民族创造的 铸了中华文化 B.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二
1.核心思想理念
框 中华优秀传统文 2.中华传统美德
化的主要内容 正
中华优秀传统 2.有凝聚力和连续性
文化的特点
3.是文化软实力
华 传 统 文 化
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作用
1.筑牢共同体意识 2.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怎样正确对待 1.取…、去…,批判继承,改造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3.实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哲学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0f64f262b14e852459fb5768.png)
C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
课后作业 请利用暑假时间,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身边的传统文 化,并针对一项你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创新(拍成Vlog、作新 词、谱新曲、当代画加工等等),作为暑假社会实践作业上交。
6这.为些中名华言之名崛句起体而现读了书我。国—传周统恩文来化当中的什么思想或精神? 这种思想或精神在当代中国社会是否有所体现?它的当代价值是什 么?请举例说明(某句话或某个事件)。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
1、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魏·曹植《白马篇》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4.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D
如何才能打开思想之门?梁启超告诫人们:“勿为古人之奴隶。”就是不 要迷信古人、前人。他说:“非古人之法言不敢道,非古人之法行不敢行, 此奴隶根性之言也,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以古人之脑筋为脑筋,不过 一有机无灵之土木偶。”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是( ) A.要摒弃,因为传统文化是包袱,严重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B.要继承,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加以发扬和光大 D.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分析”,批判地吸收
的思想文化内容。
孔
孟
墨
子
子子Bibliotek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义礼 智
兼爱,非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
课后作业 请利用暑假时间,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身边的传统文 化,并针对一项你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创新(拍成Vlog、作新 词、谱新曲、当代画加工等等),作为暑假社会实践作业上交。
6这.为些中名华言之名崛句起体而现读了书我。国—传周统恩文来化当中的什么思想或精神? 这种思想或精神在当代中国社会是否有所体现?它的当代价值是什 么?请举例说明(某句话或某个事件)。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
1、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魏·曹植《白马篇》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4.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D
如何才能打开思想之门?梁启超告诫人们:“勿为古人之奴隶。”就是不 要迷信古人、前人。他说:“非古人之法言不敢道,非古人之法行不敢行, 此奴隶根性之言也,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以古人之脑筋为脑筋,不过 一有机无灵之土木偶。”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是( ) A.要摒弃,因为传统文化是包袱,严重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B.要继承,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加以发扬和光大 D.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分析”,批判地吸收
的思想文化内容。
孔
孟
墨
子
子子Bibliotek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义礼 智
兼爱,非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 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26张)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26张)](https://img.taocdn.com/s3/m/f6a4c2d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4.png)
7.2
思考:说到中华传统文化,你会想到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中 华
传
统
饮食文化
文
化
文学艺术
哲学技术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 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劳动创造的)
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的文 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
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
D 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中华文化的特点
A.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B.走在世界前列,引领发展
2.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侧重文化继承)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侧重文化发展) (3)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 全面继承/沿袭传统文化
C.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D.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
4.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
了一些用药知识。此后,历经数千年发展,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
各个民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向前发展。这体现了( )
①中医药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②中医药文化历经沧桑、艰难发展
思考:说到中华传统文化,你会想到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中 华
传
统
饮食文化
文
化
文学艺术
哲学技术
一、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 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劳动创造的)
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的文 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富有中国特色的舞
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接触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
D 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塞尔维亚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中华文化的特点
A.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B.走在世界前列,引领发展
2.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侧重文化继承)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侧重文化发展) (3)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 全面继承/沿袭传统文化
C.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D.博大精深,具有独特标识
4.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
了一些用药知识。此后,历经数千年发展,中医药不断吸收和融合各个时期
各个民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思想,不断向前发展。这体现了( )
①中医药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 ②中医药文化历经沧桑、艰难发展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课件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共17张PPT)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课件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a86f83c281e53a5902ff9d.png)
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 了深远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 文化软实力。(P94-95相关链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的原因:
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 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含 义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 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 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各有所尊,但都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包容会通的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 表 凡的融合力。②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使得中华民
正确认识中 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
源远流长 特点 博大精深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当代价值
当代价值
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几千年历史。围棋——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
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它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
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文化(
最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是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 1978年,他第一次来到秦俑博物馆,不禁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 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 中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观赏后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车马还要 好!”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称:“这是人类的财富。”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留 言:“谢谢你们给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精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 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 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的原因:
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 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含 义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 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 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各有所尊,但都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包容会通的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 表 凡的融合力。②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使得中华民
正确认识中 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
源远流长 特点 博大精深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当代价值
当代价值
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几千年历史。围棋——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
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它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
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文化(
最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是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 1978年,他第一次来到秦俑博物馆,不禁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 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 中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观赏后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车马还要 好!”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称:“这是人类的财富。”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留 言:“谢谢你们给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精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 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 来。”
人教统编版政治思品必修4 哲学与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统编版政治思品必修4 哲学与文化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fd23ee580216fc710afd54.png)
• 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 • ②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 ③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 • 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B
• 5.(2019•天津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 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 。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提 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 孟子》;提起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 篇。这启示文化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 )
•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 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 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 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 【答案】D
• 【答案】D
• 2.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 处,位居世界第一 。良渚文化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古文化,距今5000多年 ,良渚古城遗址是古人在这里生活,建造城市,繁衍生息 留下的故址。材料体现了( )
•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 ②中华区域文化相互借鉴,渐趋融合 • ③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 •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贰
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
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 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 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 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
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 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 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 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 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
• 【答案】B
• 5.(2019•天津卷)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 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 。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今天我们提 到老子、孔子、孟子,想到的是《道德经》、《论语》、《 孟子》;提起陶渊明、李白、杜甫,想到的是他们的千古名 篇。这启示文化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 )
•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 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 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 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 【答案】D
• 【答案】D
• 2.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 处,位居世界第一 。良渚文化是分布在长江下游的古文化,距今5000多年 ,良渚古城遗址是古人在这里生活,建造城市,繁衍生息 留下的故址。材料体现了( )
• ①文化遗产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 ②中华区域文化相互借鉴,渐趋融合 • ③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一 • 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贰
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
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 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 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 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
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 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 想观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 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 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9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课件(共19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d81dbe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09.png)
传统文化,领 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传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的主要
会对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及特点;
传统文化进行 科学精神: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 2.正确认识中华
创造性转化、 化,能够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等认识,分析 优秀传统文化的
创新性发展的 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价值。
二十四孝图《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隆虑人,对母极孝。原本家道殷实,后家境 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 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 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 “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 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7.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①历史悠久,意蕴深远 ②崇尚宗教,经世济民 ③陶冶情操,价值丰富 ④嘉惠世界,一脉相传
B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除了皮影戏以外,你还了解哪些传统文化?
中医药典籍《本草纲目》
专口你治,还狐勿能臭回列:顾“举。腋出如下在此胡三中臭次。华效鸡传。子统“两文两枚化个,鸡中煮蛋熟还煮去有熟壳哪去热些壳夹糟,,夹粕待在冷文胳,化肢弃?窝之,三跑叉至路一 三为岔什路么口这,些扔糟掉粕,然文后化往仍回延跑续,至记住今,? 干万不可回头,如此三次,即可 治我愈们狐应臭该! 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可见( )
①岳麓书院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岳麓书院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A
③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要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8fc2e76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0a.png)
【 解 析 】 中华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书法是中华文化象征之一,②说法错误。材 料未体现中华各民族文化,④不符合题意。
赏渊博精华之美
树中华文化之信
端传统文化之态 担文化强国之责
• 创作了《易经》《道德经》《诗经》 《论语》《尚书》等伟大文艺作品,
• 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辩证的哲学思想; • 形成天文历法、农田水利伟大工程 • 流传了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黄河流域广大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适应
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认识和利用当地的发展条 件所创造的财富 • 黄河文化先后融汇了黄河支流上多个民族的地方 文化 • 吸收借鉴了很多外来文化的优点,特别是融入了
多变的笔画,将或炽热或沉郁的情感镌刻进人心,昭示着审美高度与深厚底蕴。
在一撤一捺、起承转合中,我们获得的感悟是( )
B
①中华优秀传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②书法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③我国的文学艺术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议题三
——建设黄河文化发展先行区应该怎样做?
观照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黄河流域尤显其永恒魅力。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 魂,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中都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的特性,让先民们捉摸不定 ,自古以来,国人在黄河面前都有种自发的敬畏。所谓“ 黄河之神”,也就成为中国古代被崇拜较早、最具影响的 自然神。对黄河河神的祭祀,历朝历代都不曾间断过。
兵戎战事、生育繁衍等各个方面,构建了宏达而复杂的天人体系。这说明,清
华简( )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精美实用课件(统编版必修4)
![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高效课堂精美实用课件(统编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52b884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2.png)
核心思想理念
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人文精神
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当代价值
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对民族发展的意义 对解决当代问题的意义 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意义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古为今用
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
将传统文化与
内涵
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
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实践相结合
区
化
别
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发挥传统文化
实质
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的现代价值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哪些当代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什么/意义)
①根本: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 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2、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侧重文化继承)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侧重文化发展) ③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 全面继承/沿袭传统文化
【拓展延伸】 区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批判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中华传统文化有优秀与落后之分!
2.传统文化不等于过去的文化。过去的文化,部分被历史淹没。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并保 留至今的文化才是传统文化。
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人文精神
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当代价值
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对民族发展的意义 对解决当代问题的意义 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意义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古为今用
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
将传统文化与
内涵
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
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实践相结合
区
化
别
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发挥传统文化
实质
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的现代价值
◆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哪些当代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什么/意义)
①根本: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 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
2、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侧重文化继承)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侧重文化发展) ③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
≠ 全面继承/沿袭传统文化
【拓展延伸】 区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批判继承: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中华传统文化有优秀与落后之分!
2.传统文化不等于过去的文化。过去的文化,部分被历史淹没。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并保 留至今的文化才是传统文化。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1
![7.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_1](https://img.taocdn.com/s3/m/3e1ba53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d.png)
合作探究 【情境2】
网友评价河南卫视“奇妙游”节目: “你可以永远相信河南卫视!” “我们不用刻意去制造美,展现中华文化的 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体现。” “突然就看哭了,我好像不是在看一场表演, 而是在看中国千百年的文化传承。” “长在了我的审美上,中华传统文化是‘yyds(网络流行语)’!”……
【任务2】小组合作:结合情境2,分析说明如何正确看待网友观点“中华 传统文化是‘yyds’”。
【任务1】独立思考:结合材料,说明“奇妙游”系列节目展现了怎样的中华 传统文化。
合作探究 【任务1】独立思考:结合材料,说明“奇妙游”系列节目展现了怎样的中华 传统文化。
提示: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等核心思想理念,孝老爱 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等。
议题2 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议题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新知导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形成和发展
(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 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 精深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 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新知导学
(3)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 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合作探究 【任务2】小组合作:结合情境2,分析说明如何正确看待网友观点“中华 传统文化是‘yyds’”。
提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奇妙游”中优秀的传统文 化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 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就是“yyds”。
归纳提升 1.全面认识文化、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 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 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 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
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 2、博大精深
C
①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②佐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显示出中华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④是中华儿女智慧与创造力的产
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我国传统建筑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不胜收。但是,有 一部分人盲目崇洋,把祖宗留下的传统建筑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 怪、一点儿也不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 ) A.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发展新文化 C.是错误的,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 D.是错误的,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观点二: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 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 我们的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请结合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 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 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 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正确认识中 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
源远流长 特点 博大精深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当代价值
当代价值
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几千年历史。围棋——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
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它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
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文化(
孔
孟
墨
子
子
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义礼 智
兼爱,非攻
两河流域
黄河流域
古巴比伦
中国
古埃及
古印度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今日是否存在?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
国家 产生时间
发展
古巴比伦
公元前 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 3500年 伦王国灭亡
古印度 古埃及 中国
公元前 3000年
公元前 3000年
D
《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 乱。”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 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 ) A.是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B.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C.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第七课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 神等。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 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 亲等;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是世界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 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 为主要官方文字。
含 义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 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 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各有所尊,但都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包容会通的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 表 凡的融合力。②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使得中华民
李小龙融合咏 春拳和拳击等 创立的截拳道
“埋儿奉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 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 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女子十二乐坊
中华民族精神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 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 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公元前 2100年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 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 化
夏商周秦汉三国化 面目全非 源远流长
结论: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都因历史 的中断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遗憾!中华文化是人类 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最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是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 1978年,他第一次来到秦俑博物馆,不禁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 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 中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观赏后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车马还要 好!”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称:“这是人类的财富。”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留 言:“谢谢你们给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精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 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 来。”
D
如何才能打开思想之门?梁启超告诫人们:“勿为古人之奴隶。”就是不 要迷信古人、前人。他说:“非古人之法言不敢道,非古人之法行不敢行, 此奴隶根性之言也,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以古人之脑筋为脑筋,不过 一有机无灵之土木偶。”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是( ) A.要摒弃,因为传统文化是包袱,严重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B.要继承,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加以发扬和光大 D.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分析”,批判地吸收
现 族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形成了丰富
多彩的中华文化。③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的胸
怀,吸收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成果
观点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 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 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 了深远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 文化软实力。(P94-95相关链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的原因:
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 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 2、博大精深
C
①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②佐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显示出中华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④是中华儿女智慧与创造力的产
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我国传统建筑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不胜收。但是,有 一部分人盲目崇洋,把祖宗留下的传统建筑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 怪、一点儿也不雅致的高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 ) A.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发展新文化 C.是错误的,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 D.是错误的,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观点二: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 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 我们的价值取向。
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请结合事例说明你的观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 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 文化的过程。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 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正确认识中 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
源远流长 特点 博大精深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当代价值
当代价值
围棋发源于中华大地,已有几千年历史。围棋——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
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它用最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最复杂的世
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围棋文化(
孔
孟
墨
子
子
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义礼 智
兼爱,非攻
两河流域
黄河流域
古巴比伦
中国
古埃及
古印度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今日是否存在?
四大文明古国的发展比较
国家 产生时间
发展
古巴比伦
公元前 公元前539年波斯入侵,巴比 3500年 伦王国灭亡
古印度 古埃及 中国
公元前 3000年
公元前 3000年
D
《周易·系辞下》中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 乱。”近年来,“忧患意识”一词频繁出现在党和政府的文件及领 导人的讲话中。这表明,中国传统思想 ( ) A.是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B.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财富,应当毫无保留地继承 C.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的发展道路 D.是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当成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第七课第二框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 神等。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 同等;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 亲等;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1、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是世界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 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 为主要官方文字。
含 义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 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 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各有所尊,但都提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包容会通的精神,使得中华文化具有非 表 凡的融合力。②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融合使得中华民
李小龙融合咏 春拳和拳击等 创立的截拳道
“埋儿奉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 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 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女子十二乐坊
中华民族精神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 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 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 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公元前 2100年
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 印度文化雅利安化
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 化
夏商周秦汉三国化 面目全非 源远流长
结论: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都因历史 的中断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遗憾!中华文化是人类 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最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是时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 1978年,他第一次来到秦俑博物馆,不禁赞叹:“世界上曾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 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 中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观赏后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车马还要 好!”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称:“这是人类的财富。”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留 言:“谢谢你们给我看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精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三次参 观秦俑博物馆,他赞叹:“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 来。”
D
如何才能打开思想之门?梁启超告诫人们:“勿为古人之奴隶。”就是不 要迷信古人、前人。他说:“非古人之法言不敢道,非古人之法行不敢行, 此奴隶根性之言也,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以古人之脑筋为脑筋,不过 一有机无灵之土木偶。”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是( ) A.要摒弃,因为传统文化是包袱,严重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B.要继承,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加以发扬和光大 D.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分析”,批判地吸收
现 族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不同地域的优秀文化,形成了丰富
多彩的中华文化。③在对待外域文化上,中华文化以其博大的胸
怀,吸收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成果
观点一: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 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 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 了深远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 文化软实力。(P94-95相关链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的原因:
一方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 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