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eecbf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9.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高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解题能力不仅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体现,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教师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采取一些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本文就从问题意识的培养、解题方法的训练和实践应用的引导三个方面,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1.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
可以通过一些实际例题或应用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如何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
也要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敢于尝试,勇于独立解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勇气和毅力。
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一些开放性、多解、研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寻找解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创新性、灵活性,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也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拓展性思维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解题方法的训练1. 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逻辑推理的题目或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进行归纳和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发展数学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运算技巧和解题技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算技巧和解题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如快速计算、变形等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的运算技巧解题。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858ef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b.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还是其他学科和职业领域的基础和必备素质。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呢?下面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一、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一个人的解题能力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扎实的基础又离不开反复训练。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比如,要教好分式的基本概念、分解分式、合并分式等概念和技能,要教好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的值域和定义域、函数的图像等基本内容。
在反复练习这些基本内容的同时,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基本内容解决问题。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数学解题的过程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技能,还需要灵活运用和创新思维。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达到这一目的:1、创设情境。
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者结论,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或者具体实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2、提供思维工具。
比如,教授一些解题技巧、规律,如代入法、化简法等,让学生能够通过运用这些工具来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思考。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进行研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开展多样化的练习多样化的练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多样化的练习:1、练习题的不断更新。
一个教材的练习题,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和考点,因此,老师可以通过不断更新练习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2、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对于一个知识点,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掌握得很好,有的学生可能需要多练习,因此,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有利于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总之,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注意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开展多样化的练习,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达到培养其解题能力的目的。
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c92c29a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6.png)
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
高中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就从三个方面阐
述一下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基础:要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最重要的是好好学习基础知识,把一些简单的概念和定义牢牢掌握,把基础的解题思路掌握好,这样才能
有利于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实践:学生要加强实践,多做练习题,把一些知识点、定理
和解题思路进行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让学生多思考: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多布置一些思考题,引
导学生多思考,多思考是一个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必不
可少的一环。
以上三点就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希望老
师能够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70bf76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b.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能力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它不仅关乎学生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还与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息息相关。
因此,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相关理论基础,探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了解学生的解题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的解题能力水平对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解题水平。
同时,可以通过小测验、测试等形式进行定期评估,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解题能力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观察题、图形题等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时,可以利用实际物体或幻灯片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培养他们对图形的敏感性。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能力是解题能力的核心,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经典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在解决函数图像的平移、翻折等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找出可能的规律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推理能力是解题能力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推理题、证明过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例如,在解决数列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举法、观察法等不同的推理方式,找出数列的规律,并进行总结归纳。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解题能力的动力源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于培养其解题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解生动有趣的故事、组织数学活动、设立小组竞赛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提供适当的挑战挑战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他们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解题比赛、讲解一些经典问题等,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5b2de6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e.png)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严谨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更关系到学生未来终身学习和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实际教学出发,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第一步。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解题能力时的投入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解题能力的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逻辑推理等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讲解数学定理或定律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推理,让他们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解题的逻辑思维方法。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解题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知识的巩固。
高中数学的解题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解题。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对各种数学概念、定理、定律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只有基础知识扎实了,学生才能够在解题中游刃有余。
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数学建模中,学生需要将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通过制定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问题。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的训练,通过让学生解决一些真实的生活问题、进行数学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他们解题的独立思考能力。
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培养的方法
![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培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b51a017cd184254b3535b4.png)
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解题能力培养的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要求,数学作为教学中的重点科目,学校应该予以一定的重视,而数学解题能力则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
因此,学校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相对的培养,提高数学的学习质量。
一、正确使用解题步骤在对数学题进行解答时,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第一,对题目进行审视,注意题目中出现的关键点和关键性数字;第二,理顺解答的思路;第三,根据解答的思路将题目进行解答;第四,将解答的结果进行检验,检验解答结果的正确性。
在题目的解答中,题目的审视是非常重要的,若一开始就把题目的中心思想弄错,那么后边的步骤将失去意义,都是围绕错误的数据和思想展开的,最后的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时,要提取题目中的有用信息,了解题目要求计算的结果。
解题的思路要紧紧围绕题目来进行,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设计出一个最好的方法进行题目的解答。
在解题的过程中,要仔细、细心,不能因为低级的错误导致结果的错误。
在解题完毕之后,要对解答过程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在对数学题进行解答时,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在审题时也有很多的技巧,当看到题目时,不要直接进行解答,要把题目进行全部的阅读,了解题目的真正含义,将题目中有价值的信息予以提出,然后进行合理的使用。
将题目和条件之间的联系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找出解答的方法。
数学问题的思路一般可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题目知道原因对结果进行推导,一种是从题目中知道结果对原因进行推导。
第一种就是教学中讲述的综合法,通过这种方法进行解答,需要学生对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合理的运用。
若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可以运用逆向性思维考虑,当学生处于迷茫状态时,老师可以进行一定的指导。
二、帮助学生消除障碍很多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里面都是抽象、复杂的符号,不能对题目的真正意义进行了解,这根本原因就是语言出现的障碍,老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对数学语言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38b1d2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b.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高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关键阶段。
怎样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从引导学生思维、解题方法和策略、错题分析以及激发兴趣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解题是一个需要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比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辅助线等方法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集体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精神。
2.注重教授解题方法和策略。
解题方法和策略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
在教学中,老师要教授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如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等。
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技巧和窍门,如通过换元、化简或逆向思维等方法解决难题。
此外,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和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解题的乐趣。
3.注重错题分析。
每个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都会遇到难题和困惑,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并分析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通过错题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4.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具有逻辑思维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会感到无趣和枯燥。
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入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可以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找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
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一些数学拓展活动,如数学建模、数学竞赛等,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7d9f64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0.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那么他们就不可能主动去解题,更谈不上培养解题能力。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以及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使他们主动去思考和解题。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化和扎实化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
高中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系统化和扎实化。
教师应该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包括数学概念的理解、定理的掌握以及解题方法的掌握等。
只有在扎实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解题,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基础之上。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进行数学证明和推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只有在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解题,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四、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数学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既有一定的抽象性,又有一定的实际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实际问题求解能力。
只有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注重多种解题方法的培养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掌握多种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多种解题方法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方法的比较和选择,培养学生的解题灵活性和实用性。
只有在多种解题方法的培养中,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解题,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六、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交流中不断提高。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的合作项目、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解题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1b8671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a.png)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堂目标。
下面列举了几个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1. 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而非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解题的思考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关注最后的答案。
鼓励学生使用多种解题方法,通过尝试、讨论和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 课堂中注重解题方法的教授: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解题方法,并通过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熟悉这些方法。
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 提供丰富的解题素材: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趣和富有挑战的解题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这些素材可以涉及不同的数学领域,如代数、几何、概率等,帮助学生提高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的方法和策略,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鼓励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讨论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启发。
5. 给予及时的反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
可以对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答案进行评价,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解题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解题比赛或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6. 多样化的评估形式:教师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估方式,如口头回答问题、书面作业、小组合作等,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7.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解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解题实践。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学习资源,如教辅材料、电子教学资源等,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需要教师采用多种策略和方法。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解题方法,提供合适的解题素材和问题,以及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估。
通过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d231f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c.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一、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高中数学学习占据了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对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生要认识到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和严密的思维方式。
学生要理解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延伸,而不是孤立地记忆知识点。
学生要形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学习理念,不仅仅针对解题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竞赛和课外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只有学生在学习中保持主动,才能更好地培养解题能力。
三、注重数学解题方法的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解题方法基础上。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在解题过程中,学生要总结归纳问题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三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让学生能够用严密的语言和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四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工具,如图形、公式等,能够灵活地运用工具解决问题。
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来巩固和提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解题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布置大量的习题和案例来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解题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从而提升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注重数学解题方法和思维的培养,同时注重数学解题能力的训练。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ab45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5.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提升。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解题能力不仅仅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成为了每位数学教师共同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只有在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会愿意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才会更容易培养出良好的解题能力。
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问题更具有生活化和实践性,从而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比如在教学中加入一些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可以增加数学的趣味性,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
数学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学科,只有基础扎实了,学生才有可能更好地解题。
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让学生打好数学的基础。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练习、作业等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只有基础扎实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展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引导学生探索解题的方法和思路。
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和案例的讲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规律、灵活运用知识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培养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方法
![培养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917c8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ae.png)
培养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方法数学解题能力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有益于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思维方法、基本功、习惯养成、教学方法、综合练习。
一、思维方法要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思维方法。
数学解题,需要注意的是思维的方式和方法,而不是内容本身。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
具体来说,应该培养以下几种思维方法:1.透彻分析:学生需要学会透彻分析问题,不断追究哪些因素可以影响到问题的解答。
2.逆向思考:学生需要学会逆向思考问题,尝试从问题的最后一步开始找出解决之道。
3.类比思维:学生要学会通过类比来推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已经解决的问题类比到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二、基本功虽然数学解题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思维方法,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可以完全忽略数学的基本功。
高中数学的基本功包括数学公式、概念、定义等等。
通过对基本功的熟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公式、概念和定义,从而更好地解答数学问题。
三、习惯养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提高数学解题能力至关重要。
因此,学生要养成每天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积极复习的习惯。
此外,学生要养成动手写题、讲题解题的习惯,这将有助于学生提高解题水平。
四、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关键,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成绩的目的。
具体来说,可以尝试以下五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将生活实际案例与数学知识相关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通过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放松中进行数学学习。
3.探究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对比分析法:将相似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相同和不同,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b043fe3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1.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高中数学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阶段。
而解题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核心要素之一,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若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那么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感到枯燥乏味。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展现数学的魅力,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解题的乐趣。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式的数学活动,通过数学游戏和谜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解题的基本能力,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推理、问题转化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数学思维训练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思维游戏,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
三、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方法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才能在解题过程中更加高效和准确。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题型和知识点,系统地教授解题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步骤的指导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形成独立解题的习惯。
四、注重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的拓展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它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难题时快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比如提供一些实际背景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引出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激发创造力。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协作,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互相启发和补充思维的不足,从而提高解题效率和解题质量。
六、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激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解题动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bb23d41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2.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解题能力的培养涉及对学生思维训练、问题意识和方法论的培养。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问题意识和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解题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解题能力培养的基础。
数学思维是指运用逻辑、分析和抽象等思维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训练来培养逻辑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足够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逻辑思维的方法。
2.培养直觉思维。
数学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直觉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训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能力。
例如,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3.培养创造思维。
数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他们进行独立解决,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提升问题意识解题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提问和寻找解决方法的意识。
1.培养主动思考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带有思考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动力;同时,在课堂上也要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培养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2.加强问题分析能力。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具备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培养他们识别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解题前分析题目要求和条件,帮助他们确定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3.提升问题解决方法的意识。
解题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培养学生选择和运用适当的解决方法的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何种方法适用于当前问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a0501ae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9.png)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随着教育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一直是学生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高中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时期,因为高中数学作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生在高中阶段解题能力的培养堪称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归纳性高中数学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是有着一定的系统性与归纳性的,这一点不容忽视。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点的定义、公式等,同时还需要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探究知识间的联系。
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帮助他们迅速找到问题的规律和解题方法,从而更快速、高效地解题。
二、讲解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和思路。
在做题时,学生能够通过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来更容易解决问题。
例如,讲解如何从已知条件切入,引导学生善于从已知条件中寻找有用信息;如何利用已知规律找到解题方法;如何运用数学思想,将复杂问题转换为简单问题等等。
这些技巧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也能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强化练习,提升解题能力即使学生理解了知识点,并掌握了解题技巧,但没有经过小题的“磨练”,成功率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教师要强调习题的重要性,要让学生经常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习题可以是课堂上的布置,也可以是在课外自己选择的。
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反复练习,能够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他们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只有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才会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而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解题能力上独立思考和探究。
以上几种方法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几种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6d3aba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1.png)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是我们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
下文将从教学方法、思维方式、课外拓展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高中数学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为主的教学法,它追求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数学教育中,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逐渐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案例教学法3.引导性教学法引导性教学法是一种以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为主的教学法,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数学教育中,建议老师采用引导性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数学建模等方式,掌握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其解题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1.多角度思考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例如,对一道题目,除了正常的解法,还可以尝试其他解法,这能够帮助学生思维灵活、方法多样,从而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2.强调思维的连贯性强调思维的连贯性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之一。
这意味着要把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以及前一步骤和后一步骤联系起来,打破教材知识点的孤立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贯通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规律和方法。
三、开展课外拓展活动1.参加数学比赛参加数学比赛是一个可行而有益的课外拓展方式。
比赛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基础和解题技能,同时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动力,有利于提高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
2.参与数学研究参与数学研究也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课外拓展方式。
数学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拓宽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此外,数学研究还能够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总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课外拓展活动的开展,都是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74615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9.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解题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技能和方法,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下面从学生个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
一、学生个人1、自信心的培养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自信心。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提高学生自信心。
可以从学生的优点入手,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示自己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信心,有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学会解决一些新问题。
2、理性思维的培养3、实践运用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实践中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数学应用,如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实验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实践应用中,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实验中得到对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清晰认识和有效方法,进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知识体系的建立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并且防止知识断层。
教师可采用模块教学模式,从一个基本概念开始,由此逐步扩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样能引导学生确保基础扎实,同时防止知识纷杂,专注于问题的重点,从而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效果。
数学中的抽象思维是培养解题能力的关键所在。
为了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可以采用抽象教学方法,比如说利用实际例子引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引导学生去发现模式、总结规律等。
抽象思维的训练不仅有利于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3、案例分析的实施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可以突出问题的关键点,通过多次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启发性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让学生发现和理解原则、知识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36527c0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1.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
1.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归纳总结、如何证明等。
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习题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2.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创造性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解题能力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提高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数学是基于四则运算的学科,因此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基本运算的练习,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3.提高学生的几何运算能力。
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因此,培养学生的几何运算能力也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绘制、几何题目的求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几何运算能力。
三、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实际案例的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2.采用个性化教学的方法。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的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fff17d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f.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而解题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常常无从下手,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成为高中数学教师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思维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在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背后的数学规律和逻辑关系。
例如,在讲解线性方程组时,可以选取一些简单的问题,如“10只鸡和兔共有30只脚,问鸡和兔各有几只?”,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使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
2.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和证明能力高中数学中许多知识点存在一定的推导和证明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证明性问题,培养学生的证明能力和逻辑思维。
例如,在讲解平行线性质时,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勾股定理的证明,让学生通过尝试推导和举例,找到平行线性质与勾股定理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引导和辅助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铺设一系列的问题和情境,让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相关性质时,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求解一个任意三角形的面积?”让学生主动尝试并探索相关性质和解题思路。
2.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实例分析和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的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发现问题的规律。
例如,在讲解函数的性质时,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函数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绘制图像和计算来发现函数的特点和规律。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2118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3.png)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途径分析一、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自信心解题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学生对数学问题保持持续的兴趣和自信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丰富多样的数学应用实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建立起对自己解题能力的自信,相信自己是能够解决数学问题的。
只有在积极向上的心态下,学生才能更有效地去克服困难,提高解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解题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维路径,让学生了解到数学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法。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的解题路径,学生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提高解题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培养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就要让学生习惯于通过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境去思考和分析,而不是孤立地进行题目的应试性解答。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者多种实例进行辨析,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
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知识结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拓展数学思维和知识结构。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数学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新颖的数学知识和理论,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让他们在更广阔的数学领域中进行思考和实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和实践兴趣。
只有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知识结构,才能够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五、注重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
高中数学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难度陡然升高。
很多学生反应了上课能够听懂教学内容但是在解题的时候却显得一筹莫展,具体表现为遇到题目后,学生能够分析出使用什么公式和定理来解题,但始终不知从何下手,这就反应出了学生解题能力的不足。
为此,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工作,让学生们的整体数学能力能够平稳发展。
标签: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方案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认为学生解不出题目是因为做题量欠缺的原因,因为而学生布置了大量的练习题目。
很多学生在题海战术的打击下,慢慢对高中数学产生了畏惧甚至是放弃的想法。
但实际上,学生解不出题目的原因是解题能力不足造成的。
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到这一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工作。
本文介绍了几种提高高中生解题能力的方法,供大家交流讨论。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1.引进现实生活内容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将其良好地运用于现实生活当中,使学生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中更好地发展。
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材中,很多题目已经过时,与现今的生活时代存在着较大的隔阂,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相应的阻碍。
然而,学校或者教师本身却不能决定教材内容的随时更新。
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打破陈旧教材的内容束缚,将现实中的新鲜问题引进到自己的教学课堂中来,所选取的内容要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与学生们的兴趣点相结合,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概率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男同学较为喜欢的篮球或者足球元素,设计相关的题目让学生求某位球星进球的概率,这样题目设置就联系了生活实际,显得不落俗套,容易引起学生们的解题兴趣。
2.加强实践活动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们需要完成的初步任务,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和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意识,要想完成这样深层次的任务,只依靠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有机会融入到现实的实践中来解决数学问题,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找到相应的灵感。
教师在课下可以向学生们布置实践小任务,让学生们记录好实践的具体过程和最后的结果。
例如,如下两题实践任务。
第一,选择晴朗的放假日,在合适的时间里利用皮尺和量角器等等工具计算出你所居住的房屋的实际高度。
第二,询问父母或其
他亲朋好友的房屋或者汽车的分期付款问题,精准地计算出每月的还款数目。
这样的实践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周边事物的观察心,培养出学生们用数学思维看待身边事物的思维,更为重要的是架起了高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一道桥梁,让学生们明白了数学知识的用途所在,消除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畏惧感。
二、透析题意,提高解题效率
1.重用数学工具和模型
教师在监考时经常可以发现,解题能力很强的学生总是在读题阶段就全神贯注,一般是在读题的时候就在草稿纸上记录上重要的题目信息,这无疑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解读第一步。
高中数学知识相较于初中数学知识,较多地展现出了抽象性的内容,很多学生在读题时并不能利用数学工具将抽象性的内容转换成较为具体的信息,这样解题起来就十分困难。
教师要教导学生充分利用起数轴、图形、变式等等工具以及模型,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读题时就利用相关的数学工具或者模型将所有抽象信息一一罗列在草稿纸上,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更加轻松地分析题目,题目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
2.仔细审题,吃透题意
审题阶段是解题阶段的良好铺垫,做好审题阶段,解题阶段也就会更加轻松。
审题包括两个步骤:第一,将已知条件全部看清楚想明白,并且简要记录在草稿纸上。
第二,要看清题目的设问,对于设问存在理解上的误差则很有可能造成解题结果南辕北辙。
在审题的第一步骤中,一定要格外注重题目中出现的概念、定理等等较为基础的课文内容。
一旦看到这些内容,就要努力回想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和课文中出现的这些内容的使用方法。
在审题的第二步骤中,要努力找出题目中没有写明的隐藏条件,这往往是解题的核心所在,如果没有找到这个核心就会造成信息缺失,学生往往就解不出题目。
两个基础步骤缺一不可,也不可以颠倒顺序,否则对于解题来说都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3.反复析题,去伪存真
对待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认真审题之后往往还需要较为全面的剖析题意才能找到解题的方法。
具体的过程表现为,学生要根据题目的意思努力联系学习过的知识内容,再渐渐形成解题的具体思路。
例如,在一些难度较大的选择题题目当中,因为有选项供学生选择,所以学生自行解答出确切的答案是十分不容易或者在时间上是不允许的,这时就需要学生进行仔细甄别对错,题目难度就会稍大。
学生需要全面剖析题目的意思,将答案相近的各个选择逐一比对,分析验证后选择出正确答案。
结束语
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将学生的数学成绩有所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基本思维和能力,一旦学生培养出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将有助于他们在物理和化学的学习更上一层楼,也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有所优势。
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研究出更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争取使每位学生在数学解题能力上都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刘兴发.注重解题反思提高数学解题能力[J].新课程(教研).2010(06)
[2]董殿杰.浅谈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能力[J].成功(教育).2010(11)
[3]王丽贤.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06)
[4]章建跃.“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简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09)
[5]赵维琦.倡导解题反思提升解题能力[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