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更精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更深入

预习,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赋予新的内涵。作为课堂教学前的一种学习个体的独立自主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它不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知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那么,如何在学生预习后,让学生自主、开放的课堂中学习呢?

课前布置预习,预习课本例题及相应的练习,思考。

(1)什么是“鸡兔同笼”问题?(2)课本中用了几种方法解答?(3)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4)通过预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一、预习,使学生的学习起点更高。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了解学生,正确把握学习起点,成为预习后组织课堂教学中突出关键性问题,通过预习,每个学生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有了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体验与感悟,学习起点明显高于原生态的学习起点。因此,预习后的课堂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交流学生的预习成果,展示学生预习后的真实现状,切实把握教学起点,这是组织好课堂的关键所在。“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把自己所预习后得到的知识互相交流,在交流中,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张扬。

二、预习,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更深入。

新课程提倡探究学习,但一旦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起来,常出现时间不够用,探究不充分的现象,如果让学生预习,他们就有更充分的时间,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具有思考价值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你还有别的方法吗?”“你还有什么问题?”,让他们尽情的想,尽情的做,预习后每一个学生对问题或多或少的会形成一些自己的想法。课堂上就不必在独立思考这一环节上花更多的时间,交流的进度自然也就加快了,同时,交流的深度与广度自然也就得到了保证。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他人观点的思考与批判,引起新的认知冲突与认同,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识系统进行修正和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最大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次,预习还能使本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落实,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赢得更多的时间,案例中不但顺利完成了巩固练习,还拓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三、预习,使学生更加自信。

苏霍姆林斯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学生的预习是个体自主学习的开始,这时他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提前解决了,产生的思考与疑问则成了课堂进一步学习的宝贵资源,这些来自于学生的思考和问题,容易激发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探索经历,所以课堂上就敢于大胆地站起来表现自己,讲自己所知道的,说自己的发现,提自己的疑惑,通过交流,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果没有预习给他们的“底气”,我想,案例中争着发言,全班人人积极参与这样的场景可能不会出现。作为教师,在正视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要认识并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不同差异的学生从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学会肯定自己、展示自己,学会

发展自己独特的个性优势。使课堂成为学生们展示,发现的天地。

预习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所有的数学学习内容都适宜于先预习吗?如果不是,哪些内容适宜于先预习?预习后,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应发生怎样的变化?预习后新课如何组织更有效?预习后,如何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

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中,我发现将近80%的教师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预习就是阅读文本,变相灌输,内容都已经读了,没探究可言。

我的观点:

一、预习使课堂交流更主动、更充分,使课堂探究更深入、更有效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交流是否主动和充分,取决于儿童是否有交流的欲望。预习使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产生更多的反思和感悟。预习后,教师的提问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时间,激发学生探究的自主性。

二、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背景式预习:即指导学生收集要探究内容的背景材料及收集与新知识相关的内容等。如“鸡兔同笼”的教学,可让学生查阅鸡兔同笼是什么问题,知道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类数学妙题,它集题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具有训练智能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好题材。课前,我对我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一小部分学生接触过“鸡兔同笼”问题,但多数学生对独立学习“鸡兔同笼”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教师适时引导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尝试,探索,交流合作中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课中组织学生结合材料阐述自己的发现。

归纳式预习:即引导学生对授课内容进行归纳和概括。如单元复习,可让学生先对单元内容进行整理复习,在课中进行展示、交流。

难点式预习:既指导学生将新课内容中的难点和不理解之处列出;课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质疑、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等。

结语:预习的观念要正确、行为要有效,这样才能为探究性学习服务;预习要“与时俱进”,形式多样,承载更多深层次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