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病人护理查房ppt
合集下载
脑梗死护理查房PPT课件

脑梗死护理查房
汇报人:xxx
2024-01-14
目录
• 脑梗死概述 • 脑梗死患者护理评估 • 脑梗死患者护理措施 • 脑梗死患者营养支持与饮食指导 • 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与指导 • 脑梗死患者心理干预与家庭支持 • 总结与展望
01
脑梗死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
营养支持团队
组建由医生、营养师、护 士等多学科组成的营养支 持团队,共同负责患者的 营养管理。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均衡膳食
以谷类为主食,搭配适量的肉类 、蛋类、奶类、豆类等优质蛋白 质来源,同时摄入充足的蔬菜和
水果。
适量脂肪
控制脂肪摄入量,特别是饱和脂肪 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 入,如深海鱼、坚果等。
03
脑梗死患者护理措施
急性期护理要点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 、瞳孔、呼吸、心率、血压等,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控制颅内压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利尿剂等药物,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呼吸 道分泌物,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
预防并发症
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褥疮、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恢复期护理要点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 炼,如被动运动、主动运 动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加强语言训练
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进 行语言训练,包括发音、 单词、句子等练习,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 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 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汇报人:xxx
2024-01-14
目录
• 脑梗死概述 • 脑梗死患者护理评估 • 脑梗死患者护理措施 • 脑梗死患者营养支持与饮食指导 • 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与指导 • 脑梗死患者心理干预与家庭支持 • 总结与展望
01
脑梗死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
营养支持团队
组建由医生、营养师、护 士等多学科组成的营养支 持团队,共同负责患者的 营养管理。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均衡膳食
以谷类为主食,搭配适量的肉类 、蛋类、奶类、豆类等优质蛋白 质来源,同时摄入充足的蔬菜和
水果。
适量脂肪
控制脂肪摄入量,特别是饱和脂肪 酸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 入,如深海鱼、坚果等。
03
脑梗死患者护理措施
急性期护理要点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 、瞳孔、呼吸、心率、血压等,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控制颅内压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利尿剂等药物,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除呼吸 道分泌物,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
预防并发症
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褥疮、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恢复期护理要点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协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 炼,如被动运动、主动运 动等,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加强语言训练
对于语言障碍的患者,进 行语言训练,包括发音、 单词、句子等练习,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给 予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 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脑梗死病人护理查房ppt课件

政府支持: 政府提供的 医疗、康复 和福利政策
0 5
社会组织支 持:社会组 织和慈善机 构的关心和 支持
急性期护理措施
0
0
0
0
0
1
2
3
4
5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血压、 心率、呼吸等指 标,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 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防止 窒息
预防并发症:预 防感染、压疮、 静脉血栓等并发 症的发生
脑梗死的预 防措施:包 括控制血压、 血糖、血脂, 戒烟限酒, 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等。
脑梗死的治 疗:包括溶 栓、抗凝、 降压、降糖、 调脂等。
脑梗死的康 复治疗: 括肢体功能 锻炼、言语 训练、心理 辅导等。
生活方式教育
01
饮食健康:低盐、低脂、 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03
戒烟限酒:戒烟有助于降 低脑梗死的风险,适量饮 酒有益健康
汇报人
汇报人
目录
脑梗死:由于脑部动脉阻塞,导致 脑组织缺血、缺氧和代谢紊乱,进 而导致局部脑组织的死亡。
定义和诊断
症状:突然出现的肢体无力、言语 不清、意识障碍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血管痉挛等。
诊断: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 及血液学检查等。
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
律作息等。
1
加强康复锻炼,提高生活 质量,预防再次脑梗死发
生。
4
家庭护理建议
遵医嘱按时服药,控制血 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
素。
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5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脑梗死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或每季度随访一次。
随访方式
可采用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家庭 访视等多种方式,以便及时了解患 者的康复情况和病情变化。
随访内容
包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能力 改善情况、心理状态变化、药物使 用情况等,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和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资源推荐
脑梗死相关知识手册
01
向患者和家属推荐脑梗死相关知识手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
如巴曲酶、降纤酶等 ,通过降低纤维蛋白 原,抑制血栓形成和 增大。
神经保护药物
如依达拉奉、胞磷胆 碱等,能够保护脑细 胞,减轻脑损伤。
用药时间、剂量、途径规范化操作流程
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 给药,确保药物有效 浓度。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 应,及时调整用药方 案。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 适的给药途径,如口 服、静脉输液等。
并发症预防与早期识别
预防并发症
加强患者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早期识别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出现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同时,对可能出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立即处理。
03
康复期护理要点及技巧分享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患者的饮 食需求和禁忌。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 计划,确保营养均衡。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
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的 摄入,促进患者康复。
合理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预防高血压和糖 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原则
随访方式
可采用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家庭 访视等多种方式,以便及时了解患 者的康复情况和病情变化。
随访内容
包括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能力 改善情况、心理状态变化、药物使 用情况等,以便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和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资源推荐
脑梗死相关知识手册
01
向患者和家属推荐脑梗死相关知识手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
如巴曲酶、降纤酶等 ,通过降低纤维蛋白 原,抑制血栓形成和 增大。
神经保护药物
如依达拉奉、胞磷胆 碱等,能够保护脑细 胞,减轻脑损伤。
用药时间、剂量、途径规范化操作流程
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 给药,确保药物有效 浓度。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 应,及时调整用药方 案。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 适的给药途径,如口 服、静脉输液等。
并发症预防与早期识别
预防并发症
加强患者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早期识别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出现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同时,对可能出现的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立即处理。
03
康复期护理要点及技巧分享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了解患者的饮 食需求和禁忌。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 计划,确保营养均衡。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
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的 摄入,促进患者康复。
合理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预防高血压和糖 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原则
脑梗死病人护理查房ppt课件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临床预防, 发生后积极治疗 康复治疗
Part 01
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 ,CI
脑血栓形成(CT):即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01
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
02
起的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管腔狭窄,闭塞或有血栓形
03
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流供应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
04
性坏死,引起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05
(一)病因和病机
最常见的是AS,其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 较少见的病因有脑动脉炎等引起的感染性血管炎; 还见于药物滥用及偏头痛、先天畸形等。
在颅内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如存在血流缓慢、 血液粘滞度升高、血管痉挛等因素,容易引起血 栓的形成,造成管腔的狭窄,最终引起管腔的完 全闭塞 好发血管:颈内A、大脑中A、颈总A、基底A下段
要慢,转头不宜过猛,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平 日外出时多加小心,防止跌倒,气候变化注意 保暖,防止感冒。
病人起床起坐或低头系鞋带等体位变换时动作
肥胖病。
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
谢 谢 大 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心脏病
糖尿病
TIA和 脑卒中史
吸烟 酗酒
高血脂症
高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
其他
高血压
脑卒中
份上升,1—2月份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7月份又出 现一小高潮。
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病平均月死亡率都是冬季最高,12月
碍,血压骤变或血流缓慢,冬季干燥和夏季出汗多可引起 血液浓缩,血粘度增高,特别对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 人,寒冷的刺激使血压增高,易诱发脑血管病。
临床预防, 发生后积极治疗 康复治疗
Part 01
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 ,CI
脑血栓形成(CT):即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01
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
02
起的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管腔狭窄,闭塞或有血栓形
03
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流供应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
04
性坏死,引起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05
(一)病因和病机
最常见的是AS,其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 较少见的病因有脑动脉炎等引起的感染性血管炎; 还见于药物滥用及偏头痛、先天畸形等。
在颅内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如存在血流缓慢、 血液粘滞度升高、血管痉挛等因素,容易引起血 栓的形成,造成管腔的狭窄,最终引起管腔的完 全闭塞 好发血管:颈内A、大脑中A、颈总A、基底A下段
要慢,转头不宜过猛,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平 日外出时多加小心,防止跌倒,气候变化注意 保暖,防止感冒。
病人起床起坐或低头系鞋带等体位变换时动作
肥胖病。
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
谢 谢 大 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心脏病
糖尿病
TIA和 脑卒中史
吸烟 酗酒
高血脂症
高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
其他
高血压
脑卒中
份上升,1—2月份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7月份又出 现一小高潮。
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病平均月死亡率都是冬季最高,12月
碍,血压骤变或血流缓慢,冬季干燥和夏季出汗多可引起 血液浓缩,血粘度增高,特别对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 人,寒冷的刺激使血压增高,易诱发脑血管病。
脑梗死病人护理查房ppt课件

1
的康复计划
0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
3
穿衣、进食等
0
5
预防并发症,如压疮、肺炎等
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如关节活动
0
度训练、肌力训练等
2
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提供心理支
0
持和疏导
4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控
0
制危险因素
6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0
0
1
2
预防感染:保持口腔清洁, 定期翻身,预防压疮
预防深静脉血栓:鼓励病 人多活动,使用抗凝药物
临床表现: 偏瘫、失语、 认知障碍等
治疗原则: 溶栓、抗凝、 降压、降糖 等
分类和临床表现
01
分类: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
02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肢体无力、 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
03
诊断:CT、MRI等影像学检查
04
治疗:溶栓、抗凝、降压、控制血糖 等药物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生活调 整等非药物治疗
02
脑梗死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04
脑梗死的治疗和康复
06
脑梗死的心理支持和社会支持
生活方式教育
01
饮食健康:均衡 饮食,低盐低脂, 多吃蔬菜水果
02
运动锻炼:适当 运动,增强体质, 提高心肺功能
03
戒烟限酒:戒烟 有助于降低脑梗 死的风险,适量 饮酒有益健康
04
心理调适:保持 乐观积极的心态, 避免焦虑和抑郁
出院时病情评估
意识状态:清醒,无 昏迷、嗜睡等异常表
现
肢体活动:无偏瘫、 肢体无力等异常表现
语言功能:无失语、 言语不清等异常表现
吞咽功能:无吞咽困 难、饮水呛咳等异常
2024年脑梗死护理查房PPT

温等
保持呼吸道通 畅:吸痰、翻
身拍背等
预防感染:保 持皮肤清洁、
预防压疮等
饮食护理:提 供营养丰富的 饮食,保证患
者营养需求
心理护理:与 患者及家属沟 通,提供心理
支持
康复护理:指 导患者进行康 复训练,促进
功能恢复
特殊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翻身、拍 背等
预防压疮:定时 翻身、使用气垫
床等
定期复查: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与建议
查房总结
查房目的: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查房内容:患者病情、治疗方案、护理措施 查房结果:患者病情稳定,治疗效果良好 建议: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护理工作的建议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知识水平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加强护理人员的团队合作,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减轻工作压力和焦虑情绪
状
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出 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 昏迷、嗜睡、意识模糊等
症状
语言障碍:患者可能出现 言语不清、失语等症状
头痛、头晕:患者可能 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血压升高:患者可能出 现血压升高等症状
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 现心律失常等症状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估
常规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血压、心 率、呼吸、体
评估结果:根据评 估结果,调整护理 方案,提高护理质 量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脑梗死: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 导致脑细胞死亡,引起脑梗死
脑积水: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 导致脑细胞水肿,引起脑积水
保持呼吸道通 畅:吸痰、翻
身拍背等
预防感染:保 持皮肤清洁、
预防压疮等
饮食护理:提 供营养丰富的 饮食,保证患
者营养需求
心理护理:与 患者及家属沟 通,提供心理
支持
康复护理:指 导患者进行康 复训练,促进
功能恢复
特殊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翻身、拍 背等
预防压疮:定时 翻身、使用气垫
床等
定期复查: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与建议
查房总结
查房目的: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查房内容:患者病情、治疗方案、护理措施 查房结果:患者病情稳定,治疗效果良好 建议: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护理工作的建议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知识水平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 加强护理人员的团队合作,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减轻工作压力和焦虑情绪
状
呼吸困难:患者可能出 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 昏迷、嗜睡、意识模糊等
症状
语言障碍:患者可能出现 言语不清、失语等症状
头痛、头晕:患者可能 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
血压升高:患者可能出 现血压升高等症状
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 现心律失常等症状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估
常规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血压、心 率、呼吸、体
评估结果:根据评 估结果,调整护理 方案,提高护理质 量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
脑梗死: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 导致脑细胞死亡,引起脑梗死
脑积水: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 导致脑细胞水肿,引起脑积水
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肌张力检查
触诊患者肌肉,感受肌肉的紧 张度,判断是否存在肌张力异
常。
病理征观察
检查患者是否存在病理反射, 如巴宾斯基征等,以辅助诊断
脑梗死。
其他系统检查(心、肺、腹、四肢及关节)
心血管系统检查
听诊心脏,观察心电图变化,评估患 者的心功能状况。
呼吸系统检查
听诊肺部呼吸音,观察呼吸动度,评 估患者的肺功能状况。
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展床上运动、被动关节活动等。
中期康复:根据患者病情,逐步开展坐起、站立、行走等训练。
护理措施制定(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生活护理)
• 后期康复:着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 、洗漱、进食等。
护理措施制定(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生活护理)
01
生活护理
02
03
患者主诉
患者可能会主诉突发的头痛、眩晕、 视力模糊、言语不清、肢体麻木或无 力等症状。
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梳理
既往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 、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病史,是否 曾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脏病、颈
椎病等。
个人史
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是否吸烟 、饮酒,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
家族史
询问患者家族中是否有脑梗死、高 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疾病的患者, 以评估患者的遗传风险。
护理经验分享
我们将会把这些有效的护理经验和策略分享 给所有的医护人员,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 并通过定期的培训和研讨会,使更多的医护
人员掌握这些实用的护理技巧和方法。
10 现存的护理问题
目前面临的护理问题与挑战
肢体障碍护理
脑梗死患者常出现肢体障碍,如何进行有效的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脑梗死病人的护理查房内容培训ppt

第四十二页,共六十八页。
下肢运(Yun)动
❖下肢训练的重点是:肢体的活动及其控制 ❖ 例如(Ru):病人自己或尽可能少的帮助下屈、伸
膝并能保持在某一位置, ❖当屈髋屈膝时,能从中立位进行髋的内旋或外
旋,并能保持此位置而不会完全失去控制
第四十三页,共六十八页。
骨盆运动/桥(Qiao)式运动
❖ 此为一个难点
床上翻身(Shen)和移动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八页。
❖ 如患者自己不可完成,治疗者或家属 可适当协助:可站在翻身的一侧,患 者健(Jian)手握患手,并帮助患者屈 髋屈膝,然后,帮助者一手握患者手 部,一手扶住双膝,协助患者来回摆 动几次,借助惯性翻身。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八页。
仰(Yang)卧位→ →俯卧位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八页。
治疗要(Yao)点
请(Qing)护士 简述治疗要点
银杏达莫、舒血宁药理作用
及注意事项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八页。
脑梗塞的(De)治疗
早期溶栓
early
脑保护治疗
thrombolysis
Adjust 调整血(Xue)
Brain protection treatment
blood 压
❖(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华法林口服。
❖ (三)降纤治疗:降解血中的纤维蛋白原,抑(Yi)制血栓 形成.降纤酶5~10u加入NS100ml中静脉滴注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八页。
治疗 要点 (Liao)
❖ (四)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早期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或静点奥扎格雷。
颅
颅内肿瘤
内
硬膜(Mo)外血肿
下肢运(Yun)动
❖下肢训练的重点是:肢体的活动及其控制 ❖ 例如(Ru):病人自己或尽可能少的帮助下屈、伸
膝并能保持在某一位置, ❖当屈髋屈膝时,能从中立位进行髋的内旋或外
旋,并能保持此位置而不会完全失去控制
第四十三页,共六十八页。
骨盆运动/桥(Qiao)式运动
❖ 此为一个难点
床上翻身(Shen)和移动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八页。
❖ 如患者自己不可完成,治疗者或家属 可适当协助:可站在翻身的一侧,患 者健(Jian)手握患手,并帮助患者屈 髋屈膝,然后,帮助者一手握患者手 部,一手扶住双膝,协助患者来回摆 动几次,借助惯性翻身。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八页。
仰(Yang)卧位→ →俯卧位
第二十三页,共六十八页。
治疗要(Yao)点
请(Qing)护士 简述治疗要点
银杏达莫、舒血宁药理作用
及注意事项
第二十四页,共六十八页。
脑梗塞的(De)治疗
早期溶栓
early
脑保护治疗
thrombolysis
Adjust 调整血(Xue)
Brain protection treatment
blood 压
❖(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华法林口服。
❖ (三)降纤治疗:降解血中的纤维蛋白原,抑(Yi)制血栓 形成.降纤酶5~10u加入NS100ml中静脉滴注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八页。
治疗 要点 (Liao)
❖ (四)抗血小板聚集剂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早期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或静点奥扎格雷。
颅
颅内肿瘤
内
硬膜(Mo)外血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温或高温均可导致体内平衡的波动,血管舒张功能障 碍,血压骤变或血流缓慢,冬季干燥和夏季出汗多可引起 血液浓缩,血粘度增高,特别对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 人,寒冷的刺激使血压增高,易诱发脑血管病。
脑卒中预防
一级预防适和人群
二级预防适合人群
三级预防适合人群
有卒中倾向、尚无卒 中病史的个体预防脑 卒中的发生
积梗塞除外。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根据血管闭塞的部位和范围而定,神经系 统体征有助于区分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梗死。
常见的症状有失语、偏瘫、感觉障碍等
如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三偏征
交叉(一侧颅神经麻痹伴对侧运动或感觉缺失)或双侧神经系 统体征提示梗死位于脑干。
特殊类型的神经功能缺失,如,纯感觉卒中、构音障碍伴 手笨拙,提示小血管病变所致的皮层下或腔隙性梗死。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 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
社会和 家庭带 来沉重 负担
常见病 多 发病
CV D
遗留瘫痪、失 语等严重残疾
三大死亡 原因之一
二、脑血管疾病的分类情况
根据起病情况:将脑血管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根据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持续时间分为: TIA(小于24小时)和脑
(一)病因和病机
最常见的是AS,其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 较少见的病因有脑动脉炎等引起的感染性血管炎; 还见于药物滥用及偏头痛、先天畸形等。
在颅内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如存在血流缓慢、 血液粘滞度升高、血管痉挛等因素,容易引起血 栓的形成,造成管腔的狭窄,最终引起管腔的完 全闭塞
已发生卒中或有TIA病 史的个体预防脑卒中 复发源自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 活质量
病因预防,提倡 合理膳食、适量 运动、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临床预防, 发生后积极治疗
康复治疗
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 ,CI
脑血栓形成(CT):即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 起的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管腔狭窄,闭塞或有血栓形 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流供应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 性坏死,引起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进展型: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加重。 缓慢进展型: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2周后仍逐渐进展。
(四)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查; CT检查:24h后梗死区低密度灶 MRI DSA 脑脊液检查:少数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五)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有长期脑动脉硬化症状或TIA发作史,部分有头晕、 肢体麻木、乏力等前驱症状,多在安静入睡时发 病,意识多清醒,常无头痛、恶心、呕吐,发病 时血压多正常或偏高。 二、体检发现: 常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失语、精 神症状、排尿障碍及昏迷;或皮质盲、丘脑性感 觉障碍、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肌麻痹、吞咽 困难、交叉性瘫或四肢瘫痪。 三、辅助检查:CT或MRI
卒中(超过24小时) 根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又叫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
和脑栓塞)和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心脏病
高血压
其他
糖尿病
脑卒中
高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
TIA和 脑卒中史
高血脂症
吸烟 酗酒
气候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病平均月死亡率都是冬季最高,12月 份上升,1—2月份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7月份又出 现一小高潮。
脑梗死病人护理查房
教学目标
【掌握】 各型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熟悉】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各型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了解】 各型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一、脑血管疾病的定义
脑血管疾病(CVD)是各种由各种病因引起 的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 。
(三)临床表现
1.一般特点
以中老年多见 (50-60岁)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 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 部分病人病前有前驱症状如肢体无力及麻木、眩晕等 发病后1~3天达高峰,出现相应脑动脉供血区神经系统局灶性
症状 无明显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 大部分病人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但脑干梗塞和大面
3.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有头痛、恶心、呕吐或意识障碍者, 地塞米松、20%甘露醇脱水治疗,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
必要时颈动脉给药
其他治疗(1)
1. 适当活动 可起到改善脑循环作用,神志不清应卧床休息,加强 护理。
2. 改善脑部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缩小梗 塞面积: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维脑路通、复方丹参 注射液、川芎嗪等药,每日1~2次,静滴液量250~500毫升, 连用7~10天。
2.根据梗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 大脑后动脉闭塞 两侧椎动脉的粗细差别 基底动脉主干闭塞
3.临床类型-据起病形式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持续超过24小时, 1~3周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完全型:因大动脉或广泛梗塞所致,为完全性偏瘫,病情严重, 有意识障碍。
好发血管:颈内A、大脑中A、颈总A、基底A下段
(二)病理改变
早期,脑组织改变不明显,肉眼可见的变化要在数小时后才能 辨认。
缺血中心区发生肿胀,软化,灰白质分界不清。大面积脑梗死 时,脑组织高度肿胀,可向对侧移位,导致脑疝形成。
在发病后的4~5天脑水肿达到高峰,7~14天脑梗死区液化成 蜂窝状囊腔,3~4周后,小的梗死社可被肉芽组织所取代, 形成胶质斑痕;大的梗死社中央液化成囊腔,周围由增生的胶 质纤维包裹,变成中风囊。
(六)治疗要点
原则 急性期: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
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恢复期: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1.急性期治疗
--溶栓治疗
超早期溶栓治疗:必须在发病6小时内给予,愈早 愈好(痊愈率达70-80%)
可选用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它们均是以不同的方式激活纤溶酶原,溶解 血栓,使血管再通。
脑卒中预防
一级预防适和人群
二级预防适合人群
三级预防适合人群
有卒中倾向、尚无卒 中病史的个体预防脑 卒中的发生
积梗塞除外。
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根据血管闭塞的部位和范围而定,神经系 统体征有助于区分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梗死。
常见的症状有失语、偏瘫、感觉障碍等
如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三偏征
交叉(一侧颅神经麻痹伴对侧运动或感觉缺失)或双侧神经系 统体征提示梗死位于脑干。
特殊类型的神经功能缺失,如,纯感觉卒中、构音障碍伴 手笨拙,提示小血管病变所致的皮层下或腔隙性梗死。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 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
社会和 家庭带 来沉重 负担
常见病 多 发病
CV D
遗留瘫痪、失 语等严重残疾
三大死亡 原因之一
二、脑血管疾病的分类情况
根据起病情况:将脑血管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根据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的持续时间分为: TIA(小于24小时)和脑
(一)病因和病机
最常见的是AS,其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 较少见的病因有脑动脉炎等引起的感染性血管炎; 还见于药物滥用及偏头痛、先天畸形等。
在颅内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如存在血流缓慢、 血液粘滞度升高、血管痉挛等因素,容易引起血 栓的形成,造成管腔的狭窄,最终引起管腔的完 全闭塞
已发生卒中或有TIA病 史的个体预防脑卒中 复发源自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 活质量
病因预防,提倡 合理膳食、适量 运动、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临床预防, 发生后积极治疗
康复治疗
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ion ,CI
脑血栓形成(CT):即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 起的血管病变的基础上,管腔狭窄,闭塞或有血栓形 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流供应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 性坏死,引起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进展型:局灶性脑缺血症状逐渐加重。 缓慢进展型: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2周后仍逐渐进展。
(四)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检查; CT检查:24h后梗死区低密度灶 MRI DSA 脑脊液检查:少数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含量轻度升高
(五)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有长期脑动脉硬化症状或TIA发作史,部分有头晕、 肢体麻木、乏力等前驱症状,多在安静入睡时发 病,意识多清醒,常无头痛、恶心、呕吐,发病 时血压多正常或偏高。 二、体检发现: 常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失语、精 神症状、排尿障碍及昏迷;或皮质盲、丘脑性感 觉障碍、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肌麻痹、吞咽 困难、交叉性瘫或四肢瘫痪。 三、辅助检查:CT或MRI
卒中(超过24小时) 根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又叫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
和脑栓塞)和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心脏病
高血压
其他
糖尿病
脑卒中
高同型半 胱氨酸血症
TIA和 脑卒中史
高血脂症
吸烟 酗酒
气候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脑血管病平均月死亡率都是冬季最高,12月 份上升,1—2月份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7月份又出 现一小高潮。
脑梗死病人护理查房
教学目标
【掌握】 各型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熟悉】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 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各型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了解】 各型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要点。
一、脑血管疾病的定义
脑血管疾病(CVD)是各种由各种病因引起 的脑部血管疾病的总称 。
(三)临床表现
1.一般特点
以中老年多见 (50-60岁)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 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 部分病人病前有前驱症状如肢体无力及麻木、眩晕等 发病后1~3天达高峰,出现相应脑动脉供血区神经系统局灶性
症状 无明显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 大部分病人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但脑干梗塞和大面
3.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有头痛、恶心、呕吐或意识障碍者, 地塞米松、20%甘露醇脱水治疗,每日2次,每次250毫升。
必要时颈动脉给药
其他治疗(1)
1. 适当活动 可起到改善脑循环作用,神志不清应卧床休息,加强 护理。
2. 改善脑部血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缩小梗 塞面积:低分子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维脑路通、复方丹参 注射液、川芎嗪等药,每日1~2次,静滴液量250~500毫升, 连用7~10天。
2.根据梗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 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 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 大脑后动脉闭塞 两侧椎动脉的粗细差别 基底动脉主干闭塞
3.临床类型-据起病形式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持续超过24小时, 1~3周内完全恢复,不留后遗症。
完全型:因大动脉或广泛梗塞所致,为完全性偏瘫,病情严重, 有意识障碍。
好发血管:颈内A、大脑中A、颈总A、基底A下段
(二)病理改变
早期,脑组织改变不明显,肉眼可见的变化要在数小时后才能 辨认。
缺血中心区发生肿胀,软化,灰白质分界不清。大面积脑梗死 时,脑组织高度肿胀,可向对侧移位,导致脑疝形成。
在发病后的4~5天脑水肿达到高峰,7~14天脑梗死区液化成 蜂窝状囊腔,3~4周后,小的梗死社可被肉芽组织所取代, 形成胶质斑痕;大的梗死社中央液化成囊腔,周围由增生的胶 质纤维包裹,变成中风囊。
(六)治疗要点
原则 急性期: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
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恢复期: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1.急性期治疗
--溶栓治疗
超早期溶栓治疗:必须在发病6小时内给予,愈早 愈好(痊愈率达70-80%)
可选用尿激酶、链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它们均是以不同的方式激活纤溶酶原,溶解 血栓,使血管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