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b434b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9.png)
25 玲玲的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25 玲玲的画》。
本文讲述的是玲玲在画画过程中,虽然不小心将画弄脏,但巧妙地将污渍变成小狗,得到了评委的认可,获得了一等奖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幸”中的“万幸”,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发挥想象,化缺点为优点。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精心、损坏、滋润、避免、欣赏、弄脏、普通、甚至、灵机一动、化缺点为优点”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幸”中的“万幸”的教育意义。
3.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发挥想象,化缺点为优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发挥想象,化缺点为优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播放课件,展示一幅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幅画有什么特点?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然后集体交流学习生字词。
3. 课文内容学习(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共同探讨课文中的教育意义。
4. 想象训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发挥想象,化缺点为优点。
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画上的污渍?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生字词精心、损坏、滋润、避免、欣赏、弄脏、普通、甚至、灵机一动、化缺点为优点2. 课文内容玲玲的画获奖过程“不幸”中的“万幸”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把课文内容讲给家长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b2321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5.png)
25 玲玲的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玲玲的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掌握它们的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进行简单的几何作图。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如何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直尺、三角板、圆规等。
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铅笔、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玲玲的画,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 例题讲解(1)长方形的定义及特征(2)正方形的定义及特征(3)如何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3. 随堂练习(2)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与合作六、板书设计1. 长方形的定义及特征2. 正方形的定义及特征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答案:见课后练习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例题讲解的深度与广度;3. 小组讨论与合作的学习效果;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细程度;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确保学生理解长方形是“四个角都为直角的四边形”,而正方形是“四边相等且四个角都为直角的特殊长方形”。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00937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4.png)
25《玲玲的画》教案教案:25《玲玲的画》一、教学内容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章节:第三单元第25课《玲玲的画》内容: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学习,语法点掌握,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理解玲玲的画所传达的寓意,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写作和口语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玲玲的画所传达的寓意,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通过展示玲玲的画,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画的寓意。
2. 课文阅读: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 生字词学习:通过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4. 语法点讲解:讲解课文中的语法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5. 文化背景知识:讲解玲玲的画背后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
6. 课堂练习: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和口语表达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课文《玲玲的画》生字词:玲玲、画、寓意、审美、语法、文化背景教学重点:课文理解、生字词掌握、朗读练习教学难点:寓意理解、文化背景知识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玲玲的画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找一幅画,分析其寓意,并和家人或朋友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否能够理解玲玲的画所传达的寓意,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写作和口语表达。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画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24年《25.玲玲的画》教案精选
![2024年《25.玲玲的画》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7b46e34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a.png)
2024年《25.玲玲的画》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5.玲玲的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习生字、新词,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学习生字、新词,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同时,提出问题:“玲玲的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做好笔记。
3. 课堂讲解:a. 生字、新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理解新词。
b. 课文内容理解: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a. 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印象深刻?b. 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的?c. 你觉得玲玲的画有什么特别之处?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话,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5.玲玲的画2. 生字、新词3. 课文分析框架4. 修辞手法5. 小组合作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作文《我的心情》。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关于绘画的作品,了解不同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2023年《玲玲的画》教案15篇_1
![2023年《玲玲的画》教案1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3818e6b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8.png)
2023年《玲玲的画》教案15篇《玲玲的画》教案1[教材分析:]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
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一下玲玲情感的变化──满意、伤心、着急和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品味、思索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而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目标:]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平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习“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平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3、通过朗读、抄抄写写,品味、思索、懂得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体验生活中这些开动脑筋使坏事变好事的例子。
[教学重点:]1、通过开火车和小老师带读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本课“玲、详、奖、脏”四个后鼻音的字,“筋”前鼻音的字,“脏、催”两个平舌音的字;通过书空笔划的方法正确学习“糟”字的书写,“肯、脑、筋”三字中“月”的区别比较学会正确书写这三个字。
2、通过表演动作、表情表演理解词语“满意地端详”的意思,体会玲玲画好画后开心的心情;通过与平时画坏图画的情感对比,知道今晚已经不早了,再画一幅来不及了,体会玲玲弄脏画后的伤心;通过学生自己“在图上画些什么?哪些能画?哪些画这不太好?”的思考,使学生知道要开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91a12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4.png)
25《玲玲的画》教案一、教学内容《玲玲的画》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涉及描述玲玲在绘画过程中的观察、想象和创造。
章节重点在于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艺术创作的过程,理解通过观察和想象可以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成语,并能够运用到日常会话中。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想象,学生能够创作出自己的绘画作品,提升表达和创造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中抽象概念的理解,如“观察”、“想象”等。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学习绘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将想象和观察结合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玲玲的画》故事课件,绘画材料。
学具:彩色笔、画纸,以及用于观察的简单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孩子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绘画的思考,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朗读故事,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玲玲是如何画画的。
b. 讲解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成语,确保学生理解其意义。
c. 分析故事中玲玲绘画的过程,讨论观察和想象在绘画中的作用。
3. 实践活动:a.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或物品,闭上眼睛想象并描述。
b. 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动手绘制自己的画。
4. 例题讲解: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讲解其观察和想象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讲解,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玲玲的画》2. 关键词:观察、想象、创造、绘画3. 玲玲绘画步骤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观察细节和创意想象,颜色搭配合理,构图均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回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对绘画方法的掌握。
2. 拓展延伸:a. 邀请美术老师进行跨学科教学,深入讲解绘画技巧。
二年级语文下册《玲玲的画》教案(三篇)
![二年级语文下册《玲玲的画》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24c8fd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c.png)
二年级语文下册《玲玲的画》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⒈谈话激趣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
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好事)5、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8cf25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8.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采用多种方法教生字,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中道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学习重点、难点:1、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
注意生字中的后鼻韵母。
2、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3、随文理解“端详”的意思及爸爸最后说的话蕴涵的道理。
学习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那我们就来看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一边看一边想:动画片中的人,他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时是怎么处理的2、谈话激趣:(1)指答:动画片中的人,他们遇到不高兴的事时是怎么处理的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你是怎样处理的师: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画画时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
(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指名读、齐读。
)二、初读识字1、自读,提醒学生注意看准字、读准音,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本课生词,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请小老师领读,同桌互相读一读。
3、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4、再读课文,巩固识字:现在咱们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再读读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一定能比刚才读的更好。
三、指导朗读,深入领悟1、课件出示玲玲的画:你觉得她画的怎么样2、玲玲是怎么看这幅画的呢(生答,随机板书:满意地端详)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话:谁来读读这句话怎样才是端详呢(学生根据理解自己进行“端详”,师适时评价。
再指名读,齐读。
)3、师: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时间不早了,爸爸又在催玲玲睡觉了!请大家读一读2、3两个自然段。
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教案7篇
![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20c0c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5.png)
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教案7篇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教案篇1【教材简析】许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
看,玲玲预备参与评奖的画不当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焦急地哭了。
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奇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生活就是这样,只要擅长思索,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
【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存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体会、感悟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喜爱画画吗?这位叫玲玲的小女孩画得也非常棒,她就要参与评奖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课文,要求:用你自己喜爱的方法边读边画诞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教师检测学生学习状况:个别读文,留意读准生字。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玩嬉戏“过关夺旗”。
第一关:读词。
其次关:扩词。
第三关:说话。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己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2、小组合作,沟通自读成果。
3、了解学生自读状况,鼓舞质疑:⑴读了课文之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突破难点课件出示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体会感悟。
五、指导写字六、扩展活动1、把你喜爱的字、词、句积存起来吧!2、找一些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开一个沟通会。
二年级语文玲玲的画教案篇2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要求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积存有关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爸爸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玲玲的画》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玲玲的画》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4926367cd184254b353593.png)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玲玲的画》教案【三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但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1、会认“玲、催”等8个生字,会写“肯、楼、梯”等9个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3、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导入1、板书:玲玲学习生字“铃”(出示课件2):读音(后鼻音,第二个“玲”念轻声。
);辨别相似的字“铃”“龄”“零”“领”“岭”。
2、补充板书:的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设疑: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带着问题读课文(听课文录音朗读,老师带读,学生自读。
)三、读中识字1、出示词语:端详评奖脑筋楼梯催眠糟糕弄脏肯定懒洋洋叭叭响一幅画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
指导书写“糟糕”中的“米”字旁最后一笔要变成点;而“楼梯”中“楼”上面的“米”不用变。
“肯定”中的“月”字竖撇变成了一竖,且这个“月”要写得稍微宽一点;而“弄脏”中“脏”月字旁不用变。
2、出示句子:(1)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bā)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2)小花狗懒洋洋地趴(pā)在楼梯上。
辨析“叭”与“趴”的读音、字形。
学习生字“狗”,强调反犬旁的书写“撇、弯钩、撇”。
3、积累词语:仔细地看懒洋洋地趴满意地笑高兴地说满意地端详(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一、读中悟理1、依次出示图画,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语句。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A、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做动作协助理解“端详”(仔细地看、反复地看)。
指导朗读。
读出喜爱、激动、兴奋之情。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a209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9.png)
25《玲玲的画》教案教案:《玲玲的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2.能够正确理解和阐释故事中的感情和主题;3.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儿童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理解感情和主题;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中的感情和主题;2.如何引导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
教学准备:1.《玲玲的画》故事绘本;2.一些儿童画作品海报;3.彩色铅笔和画笔;4.一些彩纸、剪刀和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儿童画作品海报,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a.你们喜欢这些画吗?为什么?b.你们有没有自己画过画?是什么样的画?为什么这样画?二、故事阅读(3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故事《玲玲的画》并展示绘本,让学生观察插图,预测故事内容。
2.请学生跟读故事,教师适时解释一些生词和难以理解的地方。
3.课堂上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a.故事中玲玲不开心的原因是什么?b.怎样的事情让玲玲重新找到了快乐?c.这个故事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4.教师引导学生对故事中表达的感情和主题进行总结讨论。
三、画作展示和分享(3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带上自己的画作,将画作贴在墙上进行展示。
2.学生分组轮流观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心得。
3.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并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创作。
四、创作活动(30分钟)1.教师以《玲玲的画》为题目,要求学生创作自己的画作。
2.教师提供一些彩纸、剪刀和胶水,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
3.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灵感,自由发挥进行绘画。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分组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互相评价。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并给予肯定。
拓展延伸:学生可在课后收集更多儿童画作品并进行欣赏和学习。
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著名的儿童画家,并进行介绍和研究。
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举办画展,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bb360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6.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正确书写“画、奖、拿”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分不同角色的语言,分角色朗读对话。
3.能用上“得意”“伤心”“满意”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4.能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聊“画”导入,认识人物1.(出示“画”的古文字)猜猜这是什么字?想到了什么?师讲解:上面的演变为“聿”(yù),指手执毛笔;下面的指分界符号。
本义是用毛笔描绘地图,显示地界。
出示演变图,比较识记。
指导写“画”:横短稍倾斜,“田”上宽下窄,画字框内收。
2.引出一位特别喜欢画画的小朋友,她的名字叫“玲玲”。
相机识字:“玲”是形声字,“令”表读音,“”表义,表示非常珍贵、美好的东西。
3.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教学是重点。
教学伊始,教学“画”字时还原汉字的图画感,形象直观地教汉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识字基础上揭题,让学生有自主阅读课文的愿望。
)二、图文对照,梳理心情1.出示打乱顺序的三幅画:“修改前的画”“被水彩笔弄脏的画”“修改后的画”。
听录音,根据课文内容为三幅排序。
2.图文对照,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这三幅图可以分别和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对应,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圈画出表示玲玲心情变化的词语。
3.自由交流,在相应的下方出示词语:得意、伤心、满意。
4.说话练习: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3个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内容给排序,为理清情感线索做铺垫。
情感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学生借助情感线索梳理文脉,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三、品读语言,深入感知1.端详作品,感受“得意”。
(1)出示第1自然段和玲玲的作品,理解“端详”。
提示:像她这样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就叫“端详”。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1cfd6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7.png)
25《玲玲的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玲玲的画》,详细内容包括: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玲玲画画的经过和心得。
2. 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3. 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生字词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a. 分析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读音和书写。
b. 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玲玲画画的经过和心得。
c.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4.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美术创作的认识和体会。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例题讲解。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玲玲的画》2. 主要内容:a. 生字词b. 课文大意c. 修辞手法d. 学生讨论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玲玲画画的经过和心得。
c.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美术创作的认识和体会。
2. 答案:a. 生字词正确书写。
b. 玲玲画画经过和心得的简要描述。
c. 学生对美术创作的认识和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08c08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4.png)
25《玲玲的画》教案一、教学内容《玲玲的画》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主要讲述了小女孩玲玲在一次画画比赛中的心路历程。
本节课内容详细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学习生字词,掌握句子结构;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用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的情感变化,学习生字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培养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进而引入课文。
2. 朗读课文(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玲玲的情感变化。
3. 讲解生字词(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掌握句子结构,讲解课文难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合作能力。
8.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明确作业要求。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玲玲的画2. 生字词:展示生字词,标注重点词语。
3. 课文结构:梳理课文情节,展示玲玲情感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以《玲玲的画》为题,写一篇短文,描述玲玲的情感变化。
2. 答案示例: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美术、文学等领域的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玲玲的画》教案通用23篇
![《玲玲的画》教案通用2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157454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1.png)
《玲玲的画》教案通用2第一篇:《玲玲的画》教案通用2-学科目标与教材分析【学科目标】本堂课双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们通过阅读《玲玲的画》这篇故事,了解并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学习描绘动物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激发学生对绘画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发现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
【教材分析】《玲玲的画》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玲玲在动物园里游览和观察动物的过程中,绘制了一些生动的动物画。
故事的情节连贯完整,逻辑清晰,对于学生的情感和认知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同时,文章也注重描绘动物和绘画的细节和技巧,对于学生学习动物和绘画都有很好的展示和示范。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解析故事中的各个情节和元素,本堂课的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绘画的方法和技巧、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这些教学内容将通过PPT呈现、课堂讲解、小组讨论、实验和绘画活动等形式进行,旨在激发学生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本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动物和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如何通过学习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创造和发现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者和实践者。
第二篇:《玲玲的画》教案通用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学习描绘动物的方法和技巧;3.探究和发现科学和艺术之间的联系和互动;4.激发学生对绘画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动物和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2.通过学习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创造和发现的兴趣和热情;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者和实践者。
【教学重难点解析】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动物和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学习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创造和发现的兴趣和热情。
2024秋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5玲玲的画教案新人教版
![2024秋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5玲玲的画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b2e5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9.png)
4.审美与表现:通过分析玲玲的画作,让学生体会绘画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2.绘画实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践。这个实践将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绘画的乐趣,并尝试通过努力和改进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作理念”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4.努力和坚持:从课文中学习到,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念,保持努力和坚持的精神。通过努力和改进,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5.审美观念:通过欣赏玲玲的画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学会欣赏美的事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创作实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体验创作的乐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玲玲的画》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通过努力和改进来克服困难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如何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作理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玲玲的画》涉及以下知识点: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例如,在讲解玲玲画狗的过程时,可以让学生扮演狗的角色,体验狗的生活习性,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玲玲的画》优秀教案6篇
![《玲玲的画》优秀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7b630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3.png)
《玲玲的画》优秀教案6篇《玲玲的画》优秀教案1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前预备①生字词卡片。
②课件:将书上的插图、爸爸说的话及有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指导的字做成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①课件出示小女孩像,问:你想认识她吗?仔细看老师写她的名字——“玲玲”。
如有同学姓名或亲友姓名中有“玲”字的,上台教大家识记这个字,留意读准后鼻音。
〔告知同学,“玲”字在人名中用得较多〕②板书课题,同学就课题质疑,老师随机导入课文,激发同学的阅读爱好。
二、学习生字,读通课文①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听准字音。
②引导同学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在小组内合作认读生字词。
③检测同学掌控生字的状况。
〔运用媒体出示生字词来检测〕④依据同学认读状况,重点指导同学简单读错的字音。
“幅”字不要读成“fǔ”,要读“fú”。
“催”字要读平舌音“cuī”。
“睡”字要读翘舌音“shuì”,它和目有关,因此是目字旁。
“脏”字读平舌音“zānɡ”,它还有一个字音是“z ànɡ”,心脏的“脏”。
⑤同学在小组内相互检测本课生字的读音。
⑥引导同学正确地朗读课文。
〔采纳多种形式的读,让同学读通课文〕三、理解词意,感悟课文①引导同学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②让同学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内容,鼓舞同学自己解决问题。
③汇报自己这次又读懂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鼓舞同学有独特的体会。
如认为玲玲是一个做事仔细的孩子,从“满足地端详”“催”等词可以看出;认为玲玲是个爱动脑筋的,是个聪慧的孩子,从“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可以看出来〕④指导同学有感情地读句子,读出玲玲焦急和兴奋的.心情。
⑤理解爸爸的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看图学着爸爸的样子读读这句话。
四、交际训练,鼓舞同学做个擅长思索的孩子①这样的事,你遇到过吗?跟大家说一说。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d07b5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6.png)
25 玲玲的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玲玲的画》。
教材通过玲玲画画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具体内容包括:1. 面积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3. 面积单位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 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 学生能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难点: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进行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剪刀、彩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玲玲画画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玲玲的画有多少面积?3.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认识面积的概念,讲解如何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运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面积的概念2. 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方法3. 面积单位的认识七、作业设计1. 计算练习:计算下列图形的面积,并填写在练习本上。
(1)正方形:边长4厘米(答案:16平方厘米)(2)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答案:18平方厘米)2. 实际应用:运用面积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妈妈买了一个长方形桌布,长2米,宽1.5米,问桌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3平方米)(2)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问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48平方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2024年25玲玲的画教案
![2024年25玲玲的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55447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1.png)
2024年25 玲玲的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几何图形》中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具体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运用;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理解其性质,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实用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平行四边形模型。
学具:直尺、三角板、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实例,如伸缩门、篮球架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探究(10分钟)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6.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教材课后习题第1、2题。
六、板书设计1. 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2. 性质:① 对边平行且相等;② 对角相等;③ 对角线互相平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标出其各边和各角。
(2)判断下列各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2. 答案:(1)图形略。
(2)图形1和图形3是平行四边形,因为它们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加强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课后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其他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事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
【教学重难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等词语。
2、懂得生活中的事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法课时】
一课时
【教法时间】
2012年5月23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这节课有一个小女孩也想和大家交朋友。
她是谁呢?
(玲玲)
2、现在我们学习25课“玲玲的画”(出示第一张幻灯片),请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同学们的想法真多呀,那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读书好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生字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课文的生字会念了吗?开火车读生字(出示第2张幻灯片)
3、把生字词放在课文里读,看谁能读得又快又好?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出示第3张幻灯片)同时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遇到了麻烦(先后出示第4、5张幻灯片)?哪个自然段讲了,请将课文里的段落读一读:
2、这时,玲玲为什么哭,她是怎么想的(出示第6张幻灯片)?
(着急,难受)
所以,“玲玲哇地哭了起来”读得要伤心。
她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读一读她的话。
(“我的画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
是呀,遇到这样的麻烦事,玲玲多么伤心啊。
3、玲玲一边哭一边说的话,应该怎样读?体会着急的心情:
4、听到哭声爸爸来了,你们会读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吗?同桌读一读,演一演。
练读(配上动作),指名分角色读。
谁来读爸爸的话,谁来读玲玲的话?(分角色读)
5、大家读得好,演得像。
爸爸帮助玲玲出了主意,你们是玲玲的好朋友,要是你们也在场,帮她出出主意,安慰安慰她吧。
(4人一组讨论)
6、请一人演玲玲读句子,4人小组汇报安慰玲玲。
玲玲会说些什么?大家给玲玲出了很多主意,玲玲也动脑筋解决办法。
她是怎样做的?读课文。
(出示课件小狗的画)
7、这时玲玲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高兴,满意,得意)
((出示第9张幻灯片))对比两幅画,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8、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9、同学们读得高兴,爸爸看了也很高兴。
(引读)
(出示第12张幻灯片)
10、读了爸爸的话,从玲玲改画的事,你们明白了什么?
结合课文讲一讲,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话)。
11、你们刚才帮助玲玲,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坏事变好事的情况吗(出示第13张幻灯片)?4人小组讨论。
3、4人小组汇报:
爸爸的话非常有用,我们把精彩的话背下来,好吗?
看谁背得又快又有感情。
(个人自由背诵)
4、一起有感情地背诵一次。
5、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随机应变,想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出示第14张幻灯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