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政局的演变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五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整合——隋唐时期-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五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整合——隋唐时期-1

隋朝的灭亡:
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②国富民穷,不惜民力,最终引 发大规模起义。
一、隋唐时期政权的更迭 (二)唐朝的兴亡:
1.关陇集团与唐朝的建立:
所谓关陇大族,指的是自北 魏以来在北方特别是关陇地区建 立的政权中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集 团。关陇大族兴起于魏晋之际。 当南北朝政局混乱、战争频起, 大家族起落兴废无常之时,关陇 大族凭借其政治、经济上的优势, 支撑着西魏、北周政权的局面。 其势力之庞大,一直延续到隋唐 时期。
唐太宗
——《资治通鉴》
一、隋唐时期政权的更迭 (二)唐朝的兴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贞观遗风
劝农桑,薄赋敛、息干 经济
戈、省力役
知人善任,打击保守门 政治
阀世族,
武则天
• 建立的周朝 • 中国历史上唯一
的女皇帝
重视科举,首创殿试, 文化
大开志科。
军事 击败突厥,管理西域
无字碑
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统治期间, 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 有“贞观遗风”的美誉
二、隋唐的政治制度 (二)地方行政制度:
节度使的形成: 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在边境设置 “藩镇”,长官为“节度使”。掌管 一个地区的军政(自募军队)、民政 (任免官吏)、财政(控制税:
藩镇割据
①概括: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40余个,他们 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
一、隋唐时期政权的更迭 (二)唐朝的兴亡:
1.关陇集团与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接受其所 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并 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 统一全国。
一、隋唐时期政权的更迭 (二)唐朝的兴亡: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隋唐盛世

隋唐盛世
1、国家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使南北经
济交流频繁
2、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3、政府对商业采取了相对开明的政治 (中唐以后官商分利)
永济渠
广通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观察商业大都市的 布局,你认为隋朝 开通大运河对唐商 业的繁荣有何影响?
隋唐—商业发展进入高峰
2、表现
(1)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广州 (2)金融货币——出现柜坊和飞钱 (3)对外贸易:海陆丝路兴盛(港口城市、丝路城镇) (4)商人地位提高
权力的分散和互相制衡是人类社会发展中运行的一条政治 规律。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运用中,均与当时的国 情密切相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权力的分散和互相制衡方面屡 次创新,以唐宋为例,叙述政府权力结构是如何解决制衡 问题的?反映的实质是什么 唐: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管决策、审 议、执行;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宋:设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权。 实质:加强皇权
科举制度的完善
பைடு நூலகம்
(2) 原因:国家重新统一,需要创建新的
政治制度,巩固统治。
科举制
1.含义:
隋唐至清末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2.创立与健全:
产生于隋,发展于唐宋元,衰落于明清
3.作用:
科举制度的作用:
1、打破了士族地主对政权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2、中央掌握了官员的选拔和任用,有利于中央集权。
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 人才激励机制。(3分)
盛唐气象
二、政治: 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581年~907年)【总特征】:政治:封建社会的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实行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文化: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中华文化圈。

【具体史实】1、政治上: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既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加强了皇权,中央集权制度完善;道州县,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遭削弱;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采用科举制的封建选官制度。

2、经济:(1)农业:耕作技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技术;江东地区出现适应水田和各种土壤精耕细作的曲辕犁。

发明灌溉工具筒车;地税: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水利:大运河。

南方进一步开发,开始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2)手工业: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三彩,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并远销欧洲。

丝织业技术精湛、吸取波斯织法和图案;海上丝路;匠户制度,官营手工业规模大、私营手工业兴起。

(3)商业:商业繁荣:城市——唐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商业繁荣;市——以长安两市为最,西市胡风胡俗流行,城市兴起并有专门的交易场所“市”,后期商业经营的地域限制逐渐被打破;农村集市贸易草市作用显著,夜市繁荣;金融货币——出现柜坊和飞钱;外贸——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商船规模大、利润可观,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3、文化:(1)思想:儒学发展更为辉煌,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儒学复兴;(2)科技: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雕版印刷868年《金刚经》、火药发明、应用于军事;(3)文艺: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通俗文学体裁——“传奇”出现。

书法楷书步入盛世,名家名作迭出,欧体、颜体、柳体争奇斗艳,注重规范法度;草书大家张旭、怀素,潇洒奔放,尽显时代气息。

高考历史旧人教一轮复习隋唐(3):隋唐制度的革新

高考历史旧人教一轮复习隋唐(3):隋唐制度的革新

旧人教一轮复习隋唐(3):隋唐制度的革新一、隋唐政治制度1、三省六部制(1)性质:隋唐的中央官制;(2)形成确立:隋文帝确立;(3)完善发展:唐太宗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职权;(4)职权划分(5)运行机制:“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6)基本特点:通过“分权达到集权”的目的;① 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制约,各司其政 ; ② 相权一分为三,权力分散,长官品级较低 ; (7)历史作用① 三省六部制使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 ; ② 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③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调整了秦汉以来的皇权与相权之争 ;④ 是秦汉以来三公九卿制不断发展的结果,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 ⑤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改革,标志封建政治制度日益成熟 。

2、科举制度(1)性 质 :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选官制度 ; (2)产生背景① 魏晋南北朝 :门阀士族势力强盛,推行九品中正制选官 ;② 南朝末年 :士族势力衰弱,庶族地主渐兴,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点拨 :从根本上讲,科举制的兴起,是封建经济发展和地主阶级中士族、庶族力量对比变化的反映。

(3)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4)科举评价※点拨:1、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历程2、科举制度的演化二、隋唐的经济制度1、租庸调制(1)主要概况①性质:隋唐赋役制度;②实施基础:均田制;③起源:北魏租调制(租:田租,纳谷物;调:户税,纳布(帛));2、隋唐租庸调制3、均田制(1)起源:北魏;3、两税法(1)推行原因※点拨:两税法的实施,适应了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2)基本概况(3)历史作用①统一了税制,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②以资产和田亩征税,改变了战国以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是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③“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④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4)面临的问题①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并且更加严重;②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稼到农民身上,两税之外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重。

中职历史第8课和第九课: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

中职历史第8课和第九课: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
建筑: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 天文学:僧一行编订的《大衍历》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并发现了恒星移动的现象 地理:贾耽《海内华夷图》和《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 医药学:唐初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是一部古今药方的合集
唐高宗时颁行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火药:唐代发明,唐末应用于军事 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印刷品
隋唐经济
唐前期:租庸调制
每丁每年要向国家: 1、交纳粟二石,称做租。 2、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 五尺、麻三斤,称做调。 3、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 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交一 定数额绢或者布以代役,这称做庸。
特点:征收对 象以人丁为主
唐:两税法 分夏、秋两季征收
中央定出的总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
贞观
开元 安史
黄巢
之治
盛世 之乱
起义
3.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遭遇禁军兵变被杀,隋朝灭亡; 同年,李渊 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隋炀帝时期,开通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至余杭,北抵涿郡,是世
界上最长的运河,促进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
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 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 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 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 转输。四年,又发河北诸郡 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北 通涿县。自是丁男不供,始 以妇人从役。
——藏族民歌
民族交融
(1)文成公主入藏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 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 成公主嫁给他。
(2)金城公主入藏(唐中宗时期)
(3)唐蕃会盟
会盟
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结束了和战

试述隋唐至北宋中央官制的演变

试述隋唐至北宋中央官制的演变

试述隋唐至北宋中央官制的演变隋唐时期,中央官制基本上建立了,隋朝初年官制设置并不完善,不断调整改革,到唐朝初年,逐渐成熟。

隋唐时期,官制相对稳定,也是中国历史上中央官制最为完备的时期。

北宋时期,虽然沿袭了唐代官制,但因社会经济变革、政治思潮变化等因素,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官制演变。

隋朝官制的演变隋朝建立初期,由于官僚制度尚未完善,隋文帝即位后,着手制定一系列的政令,其中包括官制改革,将晋、宋、齐、梁等历代官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隋朝中央官制。

到了隋炀帝时期,由于他对朝政的过度干预,导致官制的混乱和腐败。

为了重建官制和治理混乱,炀帝下令进行官制改革,形成了比前朝更为完善的隋朝官制,创设图籍、比部等重要官职,从而确立了隋朝中央官制的基本框架。

唐朝官制的演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官制制度最为完备和完善的时期之一。

在唐朝初年,官制仍有些欠缺,随着唐朝政治、经济的逐渐稳定,唐太宗、唐高宗等皇帝相继进行官制改革。

其中,唐中宗年间的官制改革,是唐朝中央官制演变的重要阶段之一,规定了“三省六部制”,确定了“主管”、“兼管”等官职。

此后,唐朝的官制相对稳定,虽然经过了一些微调和改动,但总体上仍是完整的,从隋朝官制的基础上,承袭了统一的制度框架,基本上延续到唐朝灭亡。

北宋官制的演变北宋初期,由于国家多次战乱和纷争,导致繁荣的唐朝官制逐渐破碎,部分官职被取消或改名,形成了一些新的官制。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思潮变化,北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中央官制。

北宋继承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但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设立了“侍读学士”、“枢密院”等新的官职。

此外,北宋政治思潮变化,出现了“新学”、“道学”等思潮,对官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阁臣”等新的职位。

总的来说,隋唐至北宋期间的中央官制经过多次改革和演变,形成了比较完整、稳定的制度框架。

这一时期的官制是中国历史上中央官制中最为系统、科学、规范、完整、稳定的系统之一。

隋唐五代政治社会变迁

隋唐五代政治社会变迁
总结:社会秩序的崩溃——庶民社会的来 临
世家大族与隋、初唐政局(二) 隋、唐初各世族简况
1南朝衣冠在隋唐以才学显:“二虞昆仲,文 学炳蔚于隋唐之际;褚河南父子,箴规献替, 洋溢于贞观永徽之间”(《旧唐书》卷七十 二);兰陵萧氏“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 盛衰”(《新唐书》卷一百一);岑文本“徒 以文墨致位中书令”,一族“登清要者数十 人”。(《旧唐书》卷七十)
2山东世族政治上衰微、学术门风未替
世家大族与隋、初唐政局(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隋、唐初各世族简况
3关中旧门:“关中之人雄,故尚冠冕”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九)
4武川系军事贵族(政权核心)
世家大族与隋、初唐政局(三) 太宗朝政治格局
关陇集团(武川军贵与关中世族) 山东豪杰 “崇重今朝冠冕”——《氏族志》 (太宗贞观
隋唐五代政治社会变迁
世家大族与隋、初唐政局 武周政权与唐代政治 盛唐之变 中晚唐的党争
世家大族与隋、初唐政局(一) 回顾——南北朝世族衰落的趋势
南朝:“士庶天隔”与寒人掌机要 北朝:地方豪族成贵族(孝文帝定姓 族)——北镇大起义、尔朱之乱——北 齐(崔、卢、李、郑、王+军事贵族)、 北周(武川军事贵族+当地豪强)
十二年)——削弱山东世族的社会影响,与选 举无关
总结——政权正统化与地方主体意识的清除
武周政权与唐代政治
李、武、韦、杨 山东豪杰 关陇集团 科举新进 《姓氏录》(高宗显庆四年) 总结——武川系军事贵族衰落
盛唐之变
进士掌政 胡人掌边军
总结:盛中孕衰
中晚唐的党争
旧门与新贵
宦官与方镇

历史隋唐知识点总结

历史隋唐知识点总结

历史隋唐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制度1. 隋朝政治制度隋朝建立初期,隋文帝杨坚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推行“郡县制”,即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度,将政权下放到地方。

此外,杨坚还设立了三省六部制度,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

2. 唐朝政治制度唐朝在建立之初,推行了“节度使制”,即在各地设立节度使,由其负责地方行政和军事事务。

唐太宗时期,开创了“三省制”和“三司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此外,唐朝还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推动了社会向更为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以上所述,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变迁,体现了中国封建王朝在政治上的规律和特点,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相互制衡。

二、经济发展1. 隋朝经济隋朝在政治上推行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在经济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措施。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修建大运河,该水利工程的建成,极大地畅通了南北交通,推动了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

此外,隋朝还实行了均田制,改善了土地分配格局,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 唐朝经济唐朝在经济发展方面,继承了隋朝的一些政策,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新的改革。

在交通方面,唐朝进一步修筑了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等水利工程,增加了北方与南方之间的联系。

在农业方面,唐朝实行了均田制和免役法,从根本上改善了社会土地格局和农民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综合起来看,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表现出了一种封建经济向繁荣的趋势,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商业、手工业等领域也有较大的发展。

三、文化艺术1. 隋朝文化隋朝时期,随着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文化艺术也随之繁荣。

隋朝时期中国文学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为李白、杜甫等诗人。

在绘画方面,隋朝画家擅长山水画,以及宫廷画,例如描绘宫廷仪仗场景等。

唐朝时期,中国文学艺术达到了巅峰。

杜甫、李白等诗人,王维等山水画家,玄宗下江南,大唐花鸟和赞美风尚等文学和艺术作品,都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的经典之作。

总的说来,隋唐时期的文化艺术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政治、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化都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隋唐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更是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制度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方面介绍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及其对中国古代史的影响。

政治制度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相较于前代有了不少创新和变化。

隋朝建立了皇帝直接管理州县的三省制,使得地方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的集中,行政机构更加完善。

唐朝继承了这一制度,并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等多个行政机构,史称“三省六部制”。

此外,唐朝实行选贤任能制,大力开展科举考试,提高官员选任的标准,从而确保了政治精英的选拔和政治体系的稳定。

在政治制度方面,隋朝还推行了法制改革,制定出了一系列法律,如《五礼》《九章》等,对后世的法律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这一法律体系,并进一步扩大了其适用范围,使得法律体系更加完善,成为中国历史上法律体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经济制度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也有了不少创新与变革。

在隋朝,大力推行均田制,实现了土地制度的统一和改良,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唐朝,进一步推行了“府兵制”,实行户籍制和税收制度的改革,使得经济、军事和政治相互联系,军队的编制更加有效,对国家的统治和繁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经济领域,隋唐时期还开展了商业贸易和海外贸易,极大促进了国家的远洋交往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尤其是唐朝在丝绸之路的中西交流中,将丝绸、茶叶、瓷器等文化宝贝输往海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方面,隋唐时期的变化和创新也十分显著。

隋朝推行了唐封建时期的科举制度,设立了国子监,选拔出了政治和文化方面的精英,对中国封建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唐朝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科举制度,开创了上元、进士等科目和考试制度,为后世的社会制度和学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中国古代的隋朝与唐朝的繁荣时期

中国古代的隋朝与唐朝的繁荣时期

中国古代的隋朝与唐朝的繁荣时期隋朝与唐朝被誉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两个繁荣时期。

两个朝代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以隋朝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为主线,探讨这两个朝代的繁荣时期。

一、政治发展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朝代,但其在政治上的改革与创新对于后世影响深远。

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重新恢复了一个统一的帝国。

在隋文帝的统治下,通过推行“摄政制度”使各级官吏的职位有了更清晰的划分,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效率。

此外,隋朝还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行政区划,各地方设置了州、县等地方政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朝代。

唐朝初期的李渊在武力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建立了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奠定了唐朝政治的基础。

唐玄宗时期,政府实行科举制度,任官选拔考试从此有了明确的规定。

同时,唐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和农田水利建设,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政府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持。

二、经济繁荣隋朝与唐朝在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隋朝推行了均田制,实现了土地的公平分配,催生了农业的发展。

此外,隋朝还修建了大运河,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大动脉,促进了南北之间的商品流通和文化交流。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朝实行了轻徭薄赋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此外,唐朝还推行了市易法,大规模发展商业经济,许多大城市兴起,交通畅通,商品交易频繁。

唐朝还进行了海外贸易,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

三、文化繁荣隋朝与唐朝都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

隋朝的文化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南北方的文化融合并发展出新的特色。

在文学上,隋朝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墨客,如杨炯、刘义庆等。

此外,在建筑、雕塑等方面,隋朝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如洛阳白马寺、大兴善寺等。

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繁荣

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繁荣

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繁荣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繁荣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创新,而文化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成就。

一、政治制度的变革1. 隋代政治制度在隋朝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呈现出集权制度的特点。

隋朝建都的长安,作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约百万人口。

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实行一级地方政府和三级县县制。

隋代推行科举制度,考试制度变得非常重要,这导致在隋代文化高度繁荣的同时,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腐败和浪费。

隋炀帝的暴政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矛盾,最终使隋朝在公元618年发生了灭亡。

这时候,唐朝诞生了。

2. 唐代政治制度唐朝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许多变化和创新,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朝实行的考试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文学和哲学开始在社会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唐朝的官僚制度比隋朝得到了巨大的改革,产生了一份名为《唐六典》的举世闻名的官制著作,从官制、官职、官品等方面规范了唐朝官员的选拔和管理。

唐朝期间,通过税收制度的改革和铜契马法的制定,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地方的关系。

3. 五代政治制度五代时期,降低了官品的等级,实行了多次的政治改革。

特别是后梁在梁太祖朱全忠的领导下推行了一个新的政治制度,包括对文化的支持和藩镇削弱等,这一政治制度的改革标志着唐朝和五代的完结和新政治的诞生。

最终,北宋的建立,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极为重大的变革和创新。

二、文化繁荣隋唐五代时期,中国的文化繁荣程度前所未有。

唐代是中华文明的高峰期之一,理学、诗歌、书法、绘画等文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在唐朝时期,诗歌盛行,成为了当时最流行的文学形式。

唐诗对中国后来的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唐代以文人墨客为代表的诗人们,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唐代书法的代表人物是王羲之,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581-907)一、隋唐时期的政治(一)隋唐的政局1、隋朝(581-618)(1)隋的建立和统一:581建立,文商杨坚;589统一(灭陈)(2)隋的建设:营建两都,大运河;科举制;(3)隋的灭亡:炀帝的暴政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唐代隋2、唐朝(618-907)(1)唐的建立:618,唐高祖李渊,长安;(2)唐前期的统治: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继续发展;唐玄宗前期=开元之治;(3)唐朝的转折点:安史之乱(4)唐朝后期的政治: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5)唐的灭亡:-907朱温废唐建立后梁(五代:梁唐晋汉周)(二)隋唐的制度创新1、三省六部制(1)历程:渊源-汉魏官制;创立-隋;完善=唐;继承发展-宋元明清(名称不同实质相同);(2)内容:A、三省:中书(草拟,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办公形式:政事堂会议;B、六部:吏(贵)户(富)礼(贫)兵(威)刑(严)工(贱);(3)评价: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相互合作,保证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分工合作,牵制监督,提高行政效率;后世沿用,影响深远)2、科举制(1)背景:士族衰落,庶族兴起,九品中正制不能推行下去。

(2)目的:扩大政权的统治基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3)历程:创立-隋(文帝开科考试,炀帝设进士科);完善-唐;发展-宋;僵化-明清;废除-1905清末新政;(4)历代选官制演变:先秦:世官制(血缘,世袭);汉代:察举制(孝廉,以官举士);魏晋:九品中正制(门第,以官举士);隋唐以后:科举制(考试成绩,老试)(5)评价:完全按书上走。

3、均田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北魏-唐前期)4、租庸调制:纳庸代役,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5、后制:府兵制-募兵制6、赋役制:租庸调制-两税法;。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也是极为复杂和多样的。

在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革,使得中国的政治制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这篇文章主要探讨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生态变迁,以及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征。

1. 隋朝的政治制度演变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短暂而重要的时期,其政治制度虽然比较简单,但也具有其特殊的特点。

隋朝初期,隋文帝杨坚等人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施行三策、实行均田制和推行科举制,使得隋朝政治制度逐渐得到健全和进步。

然而,在隋朝中期,隋炀帝执政时期,隋朝的政治制度逐渐中断了发展的步伐,国家逐渐走向瓦解。

在隋朝的政治制度演变中,律令制度是非常核心和重要的一部分。

隋朝前期实行《隋律》、《隋令》,《隋律》、《隋令》是隋朝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于稳定和规范社会秩序、保证国家治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唐朝的政治制度演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其政治制度虽然是在隋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跨度较长、形式多样、变迁更为复杂。

唐朝的政治制度中,科举制度是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一个环节。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和官僚制度,而且科举制度的实行成为唐朝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唐朝的政治制度演变的第一个环节是“武周政权”,武周政权在唐太宗时期的相继崛起,标志着唐朝政治制度的开始。

唐朝政治制度在其发展初期,受到隋朝政治制度的影响,但其与隋朝的不同在于,唐朝的政治制度更强调制约和稳定。

在唐朝的发展中期,政治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健全与稳定。

随着唐朝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壮大,唐代政治制度也向着更加规范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最终,在唐朝的政治制度演变中,唐宪宗执政时期是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

唐朝最后的国家治理机制多样化、制约、分权等多时,在政治治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 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特征在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有着许多特征。

隋唐时期政 治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隋唐时期政 治制度的发展与变革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变革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发展与变革的重要阶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为政治制度的创新和整合提供了条件。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对政治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是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将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了更为合理的划分和制约。

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则负责执行诏令。

而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分管不同的政务。

这种制度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地方行政制度上,隋朝由过去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裁减了大量的冗员,节省了政府开支,同时也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隋朝还推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均田制规定了百姓的土地分配,使得农民有了一定的土地保障,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租庸调制则以均田制为基础,规定了百姓的赋税和徭役,相对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然而,隋朝由于隋炀帝的暴政,二世而亡。

但隋朝所奠定的政治制度基础,为唐朝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唐朝在继承隋朝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和发展。

三省六部制在唐朝得到了更加成熟的运用。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成为了实际的宰相,同时还增设了政事堂,作为宰相们共同商议军国大事的场所。

这使得决策过程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减少了决策的失误。

唐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在前期依然是州县两级制,但后来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设置了节度使。

节度使最初只是掌管军事,但后来逐渐掌握了地方的行政、财政等大权,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对唐朝的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唐朝的选官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革,科举制逐渐完善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科举考试分为常举和制举。

常举每年举行,科目众多,包括进士、明经等。

进士科尤为重要,考取进士成为许多读书人追求的目标。

制举则是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选拔特殊人才。

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为广大庶族地主和寒门子弟提供了入仕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也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隋唐的国家治理的演进趋势

隋唐的国家治理的演进趋势

隋唐的国家治理的演进趋势隋唐的国家治理经历了从隋朝到唐朝的演进趋势。

这一时期的国家治理在政治制度、官员选拔、法律制度、农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均经历了发展和变革。

以下将详细阐述隋唐国家治理的演进趋势。

隋朝的国家治理主要呈现集权化特点。

随着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政府逐渐将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

隋朝建立了府、州、县三级行政制度,发展了全国一元化的政权体制,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同时,隋炀帝推行劝农政策,加大对农业经济的重视和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的掌控。

唐朝国家治理的演进趋势是一种平衡发展的状态。

唐太宗时,政治力量得到了新的调整。

他继承了隋朝的集权思想,加强了处于边防地区的军事管理,实施了分封制,将封建政权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而后,玄宗时期的唐朝治理进一步推进了分权和限制中央集权的改革。

玄宗重用了贾思勰、杜牧等人,并开展了改革,促进了科举制度的暂时恢复,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央集权。

在官员选拔方面,隋朝采取了仕宦先贵制度,即以家族世袭的方式选拔官员,这种制度给朝廷中的贵族家族带来了很大影响力。

而唐朝在唐太宗时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通过科考选拔人才。

科举制度打破了世袭贵族家族的统治地位,使人才选拔更加公平,为政权稳定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

法律制度方面,隋朝建立了农田水利、户籍、刑法等多个法律制度,对社会进行规范。

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法律制度。

玄宗时期,推行了《开元新格制度》,治理了各级官吏的行政行为,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农业经济方面,隋炀帝继续推行了隋文帝的农业政策,推广了水利灌溉,增加了农田面积,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唐朝时期,通过科学贸易政策与外国发展贸易,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唐朝也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农田水利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在文化教育领域,隋朝发展了教育,提倡了儒家思想。

唐朝在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隋唐政治制度的发展

隋唐政治制度的发展

隋唐政治制度的发展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政治制度高度成熟,为后来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在隋唐时期,中国实现了政治统一和文化繁荣,成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唐朝政治制度唐朝的政治制度不仅具有政治稳定性,而且具有高度的控制性、弹性和灵活性。

唐朝自唐太宗时期开始,实行了三代制度,即皇帝生前先选择三位太子,选定一个太子为自己继承人,其他两位则成为废太子。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皇帝的精神状况出现问题,保证朝政稳定。

唐朝的官制也是非常完备的,主要分为三大类,即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军官制。

中央官制包括了各级官员,例如中书省、尚书省、大理寺、都水监等。

地方官制包括了州、县、乡、里等级别的官员。

军官制包括了府兵、水军、都督府等级别的官员。

唐朝的官制体系科学完善,并且设置的层次比较清晰,有利于管理和控制。

唐朝时期实行了科举制度,这是封建社会中的一项进步制度。

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将优秀人才送到朝廷任职。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科举制度。

唐朝设立了进士、明经、荐举等考试来选拔人才,这些考试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有才能的人才,也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唐朝的地方制度是比较复杂的,主要分为州、县、乡等层次。

州是地方政权最高的层次,负责管理一定的行政区域。

县是地方政权的中心,行政机关设置在县城中心。

乡是地方政府设置的最低层次,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行政区域单位。

隋朝政治制度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对后来的唐朝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朝实行了均田制,这就是通过平分土地,使贫民能够拥有一定的土地,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均田制的实施,使农民得到了优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后来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朝的官制和唐朝类似,也是分为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和军官制。

然而隋朝的官制比唐朝更为集中,权力更加集中在皇帝手中。

隋朝的中央官署设置了司官、尚书、内史、侍中、侍郎等官职,并设立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等机构,掌管政务。

隋末唐初政权交替分析

隋末唐初政权交替分析

隋末唐初政权交替分析隋末唐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标志着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

这个政权交替的过程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展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深入分析隋末唐初政权交替的原因和影响。

一、政治原因1. 杨广集权失控:隋朝末年,杨广统治日益专断,大大削弱了地方势力,导致地方贵族的不满情绪不断积累。

加之隋炀帝好大喜功,频繁发动战争,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导致统治危机的加剧。

2. 李渊权谋突出: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善于团结各方势力,才得以在混乱的局势中崛起。

他与豪族地主联盟,举族抵抗隋末政府的剥削,为唐朝政权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原因1. 地方贵族土地专有:隋末唐初时,隋朝的苛捐杂税导致土地流转不畅,地主贵族凭借专有的土地资源,压迫农民,使地方贵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这为唐朝政权的崛起提供了经济基础。

2. 经济开放政策:唐朝初期,李渊实行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减免税收、扶持商业等,为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他还注重农桑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社会原因1. 农民起义运动:隋朝晚期,农民起义蔓延全国,如王世充、秦王李世民等领导的起义对隋朝政权形成了巨大压力。

这些起义军的胜利,为唐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2. 豪族地主的抗争:在隋朝末年,隋政权对豪族地主的剥削加重,引发了他们的不满情绪。

这些地主通过触发农民起义和联合抗隋,起到了推动政权交替的作用。

政权交替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政权的建立为中国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国家统一、法制建设、文化繁荣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同时,唐朝政权的崛起也标志着封建社会的确立,农民面临更加严重的剥削与压迫。

此外,唐朝政权扩大了国土边界,加强了对西域的控制,推动了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

总结起来,隋末唐初政权的交替是多重原因综合而成的结果。

政治原因包括杨广集权失控和李渊权谋突出,经济原因包括地方贵族土地专有和经济开放政策,社会原因包括农民起义运动和豪族地主的抗争。

隋唐政治制度怎么变?

隋唐政治制度怎么变?

隋唐政治制度怎么变?“邓小南讲隋唐”视频:隋代政治制度隋代政治制度隋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措施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治制度的整理和更革,二是大索貌阅和输籍之法。

我们对于隋代前期的整体估价,觉得从隋代到初唐不是一个制度巨变,或大规模的全盘创新的时期,不是另起蓝图重新来,而是在原来的西魏、北周奠定的制度的基础之上,出现的一个改革和整合的时期。

这个时期,既是南北朝的历史出口,也是隋唐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历史入口。

政治制度一是中央制度。

从下面这个图上,可以看到有所谓的三省,由中书省改名而来的内史省,因为要避杨忠的讳。

本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所以可以说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三省,但是我们不说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三省制。

区别在哪?我们如果说到三省制,不仅是要出现了这三个机构,而且这三个机构本身有什么样的职能,有什么样的建制,更重要的是三省之间是不是能够融合成为一个协调运转的系统,这是决定它是不是能成为一种整体上的体制的最关键的因素,所以南北朝时期虽然有了三省,但是真正三省制的奠定是在隋代开始,制度的完善是要到唐代。

所以三省制的问题,我们到唐代再详细地讲。

其实在隋代他们自己会说是有五省,除了这三省之外,还有殿中省、秘书省,到了唐代会说他是六省。

但是不管怎么样,最核心的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尚书省下面有六部,组合起来称之为“三省六部”。

隋唐时期很多制度是有高度的延续性的。

我们看唐代的著述,很多地方会说唐承隋制,有一些,像中央制度,我们将来在唐代的时候详细讲,在隋代就不详细讲。

地方的制度,我们现在在隋代讲,唐代的时候可能就会讲的比较简单。

二是地方制度。

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就是地方的层级,另一个是地方上执掌各种权利的官吏。

首先是层级的问题。

《隋书·杨尚希传》就说到那个时候郡县的数量是非常多的。

数量和层级是有关系的。

在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协调上,中国古代地方上的层级曾经经历过多次的变化,要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怎么能有效地中央控制对方。

从隋唐至明清的政治变革概览

从隋唐至明清的政治变革概览

从隋唐至明清的政治变革概览自中国历史的隋唐时期到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格局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

这些变革塑造了中国政权的本质,并深刻地影响了国家的发展轨迹。

本文将探讨从隋唐至明清这一时期的政治变革,并对每个时期的重要特征进行详细分析。

隋唐时期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巨大变革。

隋朝自公元581年至618年存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它的建立表明了中国帝国统一的渴望和动力。

然而,由于隋朝过度扩张和内外困扰,该王朝迅速衰落。

唐朝继承了隋朝统一的遗产,并建立了持续的经济和文化繁荣时期。

唐朝政府的关键特征之一是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科举制度通过选拔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来担任政府职位,有效地对抗了贵族家族的势力。

这一制度创造了一支能胜任各种职务的官僚团队,并使社会更加公正和流动。

此外,唐朝还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法律和制度,以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对地方的控制。

然而,唐朝政权在公元907年分裂为十余个争夺者。

五代十国时期拉开了政治分裂和战乱的序幕。

五代指的是后梁、后周、后唐、后晋和后汉五个王朝。

而十国则是由之前唐朝版图上的藩镇割据形成的。

在北方,辽朝和西夏王国崛起,对中国政治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南北对峙的局面逐渐形成。

辽朝建立了强大的北方帝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

而宋朝继唐朝之后,成为南方政权的代表。

辽宋时期,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南北对峙的比重加重,南方政权进一步独立于北方政权。

二是官僚地主阶级的兴起,南方地主阶级主导了南方政权并渐渐弱化了农民。

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北方五胡的南迁、宋朝与金朝的战争以及南方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制。

随着辽朝和金朝的崩溃,南方的宋朝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权,而元朝兴起并统一了中国。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外族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政治格局的重大变革。

元朝采用了蒙古的政治和行政制度,大幅改变了中国传统政治制度。

元朝对中国的统治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巨大的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间的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作为 (1)提倡进士科 (2)创立殿试和武举 (3)广开入仕之门,造成官僚机 构冗滥
武则天像
P99
《大云经》中提到佛祖 告诉“净光天女”当以 女身为国王,武氏本名
照,遂比附为经中的女 主。武氏称帝后,创“ 曌”字,取日月当空之 意, 被尊为“则天大圣 皇帝”,后世因而称其 “武则天”。
博学堂 武周名臣狄仁杰
二、大唐盛世
P99
(一)贞观之治 1.太宗以知人善任、广纳谏言著名 2.民生安定,威服四夷,称“天可汗”
博学堂 唐太宗的用人
P99
作为一个统治者,唐太宗杰出的地方在于 有知人之明与容人之量。贞观重臣有许多 原来都是太宗敌对阵营的人物,但太宗却 能捐弃前嫌,唯才是任,最突出的例子就 是魏征(580∼643)。
一、隋的统一与速亡
P98
•隋代的政绩与建设: (1)文帝“开皇之治” (2)炀帝开凿运河--通济渠、永济渠、邗沟、
江南河 •亡国之因: (1)炀帝好大喜功 (2)役使百姓过度 (3)三征高丽
二、大唐盛世
P99
唐高祖 • 李渊建立政权 唐太宗 • 经“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缔造 “贞观之治” 唐高宗 • 太宗时期将相大臣辅佐 武则天 • “武周代唐”称帝15年,施政维持安定 唐玄宗 • “开元之治”为唐盛世之顶峰
P99
狄仁杰(630∼700)为人刚正廉明、执法不阿, 任大理丞时,曾在一年内判决大量积压案子,涉 及17,000人,最终无人称冤。武周晚期,力劝武 氏传子而不传侄,对于李唐的再造功不可没;又 举荐不少人才,其中姚崇(651∼721)更成为开 元时期名相。
二、大唐盛世
P100
(三)开元之治
•唐玄宗在位 •重用贤臣、澄清吏治、整顿户口、改
善漕运、拓展版图等措施 •史称“开元之治”
三、安史之乱(755~763)
P100
玄宗晚年荒怠政事
李林甫、杨国忠为相, 朝政日坏
沿边节度使掌握猛将精兵, 外重内轻
三、安史之乱(755~763)
P100
‧安史之乱
•时间:玄宗天宝14年~代宗广德元年 •领兵者:安禄山、史思明 •起兵名义:讨伐杨国忠 •过程:玄宗西逃
包容开放的隋唐时代 第一节 隋唐政局的演变
一、隋的统一与速亡
政权建立与统一
P98
杨坚
•汉人 •府兵
•灭北

隋文 •以外 帝 戚身
分篡
北周
统一 589年 中国 灭陈
一、隋的统一与速亡
P98
开皇之治 1.:(1)国库丰足。 (2)修建运河→贯通中国南北交通, 便利经济往来。
官勾结,争夺执政权。
博学堂 藩镇与节度使
P101
“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 军镇”。唐朝设军镇的目的,就是要保 卫国土,抵御外侮,故军镇亦称藩镇或 方镇。军镇统帅在受职之时,朝廷赐以 旌旌节,以调度军队,故称为节度使。 节度使原先只是军区统帅,不管州县民 政,后来渐渐总揽辖区的军、民、财事 务,成为地方最高首长。
P122
问题与讨论――参考答案
贞观时期,府兵主要布署在两京周围,全国634个府, 关内道有260个,占2/5。再加上河东、河南、陇右、河 北等道,几占全国府兵的九成,其他各道只寥寥数府, 体现了“举关中之众以临四方”的军事作用。 及至玄宗天宝年间,兵力布置从初唐的内重外轻转而为 内轻外重。首都兵力不过8万,但缘边的节度使却手握 重兵,威胁到首都安危。尤其是唐玄宗过度宠信安禄山, 以一人兼领平卢、范阳、河东等三大方镇,拥兵18万, 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三、安史之乱(755~763)
‧安史之乱
P100~101
•结果:勉强平定 →唐军奋战及回纥兵协助平乱 →唐朝盛衰的分水岭
•影响:藩镇林立、外患炽盛
四、安史乱后的政局
P101
•藩镇林立: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威胁中央。 •外患炽盛:结盟回纥,制衡吐蕃 •宦官之祸:任命宦官为枢密使或藩镇监军,
进而能废立皇帝,甚至杀害皇帝。 •牛李党争:起于对藩镇的态度不同,都与宦
人民起兵作乱-黄巢之乱 (吏治败坏,赋役繁重,民生经济困顿)
攻陷地方与京师长安
黄巢乱平
朱温篡唐,五代十国建立
唐代国势发展示意图
P102
五、唐朝的灭亡
五代十国
P103
唐末藩镇割据延续 五代:梁、唐、晋、汉、周
等中原政权 十国:中原以外诸国林立,
称为“十国”, 主要分布在长江、 珠江流域
问题与讨论
博学堂 唐联回纥的代价
唐借回纥兵收复两京,史称:“回 P101 纥入东京,肆行杀略,死者万计, 火累旬不灭。”乱后唐朝为拉拢回 纥,实行“绢马贸易”,长期以四 十匹绢换一匹马的高价,向回纥买 马。唐朝为此虽花费甚巨,但所得 之马却大多劣弱,不堪使用。
五、唐朝的灭亡
唐代乱亡
P102
政治混乱
+ 天灾水患不断
魏征原是太子建成集团的核心分子,玄武 门之变后,太宗不仅没有挟怨报复,反而 加以重用。魏征亦尽心竭力以报太宗知遇 之恩,一生犯颜直谏太宗二百余次。
二、大唐盛世
P99
(二)武周代唐
1.登基为帝 (1)高宗健康欠佳,委任武后处理国事 (2)高宗死后垂帘听政,进而改国号为“周”, 成为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