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立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读《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及其他
鲁迅先生早期的写作与翻译
鲁迅先生早期的写作与翻译王永江【摘要】鲁迅先生早期的翻译与写作关系紧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目的相同;内容相关;翻译与写作都是作为革新与改造国民思想的手段.【期刊名称】《安阳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5)005【总页数】3页(P88-90)【关键词】鲁迅;写作;翻译【作者】王永江【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安阳4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10.97D01:10.19329/ki.1673-2928.2016.05.026鲁迅先生作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怀着忧国忧民之心,以民族振兴为己任,深刻剖析民族文化的劣根性,分析民众思想的痼疾,希望通过自己的呐喊,唤醒愚昧的、沉睡中的国人,促使其警醒与奋发;希冀通过教育民众,培养出合格的父亲,教育出合格的孩子,这样国家未来就有了合格的公民,国家才能走向繁荣与富强。
剖析国人旧的、落后的思想与劣根性,鲁迅先生主要通过自己的写作;而要进行思想改造,革新观念就需要外来引进,“别求新声于异邦”,先生主要通过翻译介绍新的科学与思想。
鲁迅先生的写作与翻译互相促进、关系紧密,本文试图通过作品的统计来分析先生早期的写作与翻译的关系。
鲁迅先生的早期写作与翻译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
本文把先生早期的写作与翻译的时间限定在先生用文言文进行的翻译与写作,时间大体上在五四运动之前,统计的主要是先生用文言文翻译的作品和在这期间写作的与翻译有关的著作,把先生在这期间所做的序跋、考、校记等与翻译作品不密切相关的作品排除在统计之外。
鲁迅先生早期的写作始于他在日本留学期间,与他当时进行的翻译尝试是同步的。
以2005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进行先生所写作品的统计。
先生以古文写作的作品主要集中在《鲁迅全集》的第一卷、第七卷与第八卷。
第一卷《坟》中,共4篇,包括作品如下:①1907年12月日本东京《河南》月刊第一号发表的《人之历史——德国黑格尔氏种族发生学之元研究诠释》。
鲁迅的立人思想
鲁迅的立人思想1907年,远在日本求学的鲁迅先后抛出《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以及《破恶声论》等文章,一举确立了“立人”思想,并明确给出其“道术”:“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即“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立人”思想构成了鲁迅一生思想的基点和支柱,无论是其“五四”时期重新确立启蒙思想,还是1930年代接受阶级论思想,都是“立人”思想的不断修正、完善与实践,而不是一种否定的结果或新生的产物。
因此,青年鲁迅“立人”思想作为一个复杂甚至矛盾的统一体,必然包含多种层面的意义,只有对其进行整体性关照并予以多义性解读,才能更全面、准确地接近其思想本质。
本文将选取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阐述:一、是非论:“科学”与“救国”鲁迅对发端于西方的科学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这在此前的《中国地质略论》、《说鈤》等文已有所体现。
他认为,科学作为西方近代文明的象征,已经越来越多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交通贸迁,利于前时……饥疠之害减;教育之功全”,”他还指出,那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是“以知真理为唯一之仪的,扩脑海之波澜,扫学区之荒秽,因举其身心时力,日探自然之大法而已”,而不是为了追求实利,所以他们“常恬淡,常逊让,有理想,有圣觉”。
在此意义上,科学成为人的精神、智慧和道德的统一体,也便具有了“人性之光”。
同时,青年鲁讯并不迷信国人所热衷的科学之于救国的各种学说,他审慎地指出:那些“抱残守阙之辈”,却“耳新声而疾走”,而“借口科学,怀疑中国古然之神龙”的人,实际上却不知“科学何物,适用何事,进化之状奈何,文明之谊何解”,其真实的心理是“见中国式微,则虽一石一华,亦加轻薄,于是吹索抉剔”。
对于“汝其为国民”、“汝其为世界人”、“破迷信”、“崇侵略”、“尽义务”、“同文字”、“弃祖国”、“尚齐一”的论调,鲁迅将其斥之为“伪士”的“恶声”。
而对那些“取经”的留学生,鲁迅讥讽道:“近不知中国之情,远复不察欧美之实,以所拾尘芥,罗列人前,谓钩爪锯牙,为国家首事”。
自考鲁迅研究试卷
一、单选题(共 40 题,40 分)1.在小说创作方面,鲁迅提出的方法是()A:反向化B:大众化C:典型化D:民族化2.《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的作者是()A: 鲁迅B:梁实秋C: 胡适D:周作人3.鲁迅称自己的哪部作品是“神话、传说和史实的演义”()A:《阿 Q 正传》B:《故事新编》C:《狂人日记》D:《朝花夕拾》4.鲁迅从西方文化中“拿来”的最重要的先进文化是()A:自由与浪漫B:民主与科学C:创新与发展D:务实与求真5.翻译史密斯的《中国人的特性》的中国作家是()A: 鲁迅B:潘光旦C:涩江保6.《孔乙己》用的是第几人称来叙述的()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第四人称7.写伯夷、叔齐兄弟二人“义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的作品是()A:《补天》B:《铸剑》C:《奔月》D:《采薇》8.《故事新编》收入的小说篇数为()A:6B:7C:8D:99.鲁迅曾经把他的小说称作()A:自由文学B:遵命文学C:浪漫文学D:现实文学10.1927 年的命文学运动,鲁迅进行了严正的论争,这次论争的积极成果,是()A:右翼作家联盟的成立B:论语派的成立C: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D:同盟会的成立11.鲁迅翻译的苏联小说是()A:《浮士德与城》B:《铁流》C:《毁灭》D:《静静的顿河》12.鲁迅用警句式的杂感来揭露现实,而且还借古讽今的杰作是()A:《可恶罪》B:《小杂感》C:《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D:《黄花节的杂感》13.下列不属于鲁迅弃医从文后的第一批思想成果的是()A:《人之历史》 B:《科学史教篇》C:《文化偏至论》D:《狂人日记》 14.《我之节烈观》批判的思想是()A:夫权B:神权C:教权D:父权15.下列不属于鲁迅小说民族风格的特色的是()A:地方色彩的描写上B:对真理的追求C:对意境的追求D:白描、“画眼睛”手法的运用16.下列不属于鲁迅小品或随笔的作品的是()A:《导师》B:《论雷峰塔的倒掉》C:《说胡须》D:《马上日记》17.“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的鲁迅的散文诗是()A:《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B:《这样的战士》C:《淡淡的血痕中》D:《复仇》18.鲁迅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
《鲁迅研究》作业
2010年《鲁迅研究》第一次作业1、提出著名的"铁屋子”比喻的是鲁迅的()。
A:《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B:《呐喊?自序》 C:《灯下漫笔》 D:《坟?后记》正确答案:B2、鲁迅曾把我国二三十年代的各种文学主张归结为四大派,他自己属于()。
A:为艺术而艺术派。
B:为人生而艺术派 C:英美绅士派 D:旧式消闲派正确答案:B3、曾著有《庄子与鲁迅》的是()A:唐弢 B:冯雪峰 C:郭沫若 D:胡风正确答案:C4、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梦》属于()。
A:杂文 B:白话诗 C:小说 D:旧体诗正确答案:B5、1908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了欧美的一些短篇小说,次年结成集子,名为()A:《域外小说集》 B:《呐喊》 C:《彷徨》 D:《故事新编》正确答案:A6、“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这段名言出自鲁迅的()A:《复仇》 B:《这样的战士》 C:《墓碣文》 D:《秋夜》正确答案:C7、鲁迅和学衡派论争的著名文章是()。
A:《青年必读书》 B:《打到孔家店》 C:《文化偏至论》 D:《估〈学衡〉》正确答案:D8、《尝试集》的作者是()A:鲁迅 B:周作人 C:俞平伯 D:胡适正确答案:D9、以张勋复辟作为背景的小说是()A:《药》 B:《狂人日记》 C:《风筝》 D:《风波》正确答案:D10、未完成的《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的讲义,这时鲁迅任教于()。
A:北京大学 B:厦门大学 C:中山大学 D:西北大学正确答案:B第二次作业1、“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这段名言出自鲁迅的()A:《复仇》 B:《这样的战士》 C:《墓碣文》 D:《秋夜》正确答案:C2、1903年,鲁迅接连发表了《斯巴达之魂》、《说?》、《中国地质略论》等表现其强国健民、崇尚科学之思的论文,它们发表在()A:《河南》 B:《新生》 C:《浙江》 D:《浙江潮》正确答案:D3、鲁迅早期的白话诗发表在()。
鲁迅研究历年真题试卷
浙江省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鲁迅认为,只有“______”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A.美B.真C.善D.好2.据胡风回忆,鲁迅曾告诉他______这篇小说就是“写我自己”。
()A.《孤独者》B.《孔乙己》C.《示众》D.《阿Q正传》3.鲁迅自发表小说《狂人日记》后,便一发而不可收,相继发表了《孔乙己》、《药》等一系列小说,从而显示了______的实绩。
()A.文化革命B.思想革命C.文学革命D.社会革命4.“只取一点,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是鲁迅所说的创作新型历史小说______的方法。
()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故事新编》5.散文诗是一种新的文体,鲁迅的散文诗《野草》是现代散文诗______的标志。
()A.开端B.发展C.开拓D.成熟6.______是鲁迅关于“科学”的一篇重要的论文。
()A.《文化偏至论》B.《科学史教篇》C.《人之历史》D.《破恶声论》7.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强调自觉性,反对()A.盲动性B.盲目性C.主观性D.主体性8.对于鲁迅来说,“______”也就是他的价值理想。
()A.立业B.创业C.立人D.立志9.“别求新声于异邦”这句话,出自鲁迅的《______》一文。
()A.《摩罗诗力说》B.《文化偏至论》C.《科学史教篇》D.《人之历史》10.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三十五》中提出了“______”是“第一义”的思想主张。
()A.保存国粹B.保存传统精华C.保存我们D.保存文化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自学考试_浙江省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00812)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81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写在答题纸上㊂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姓名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鲁迅在谈到小说 时说,曾直言不讳地说: 那是写我自己”㊂A.‘狂人日记“B.‘孔乙己“C.‘故乡“D.‘孤独者“2.‘示众“㊁‘孔乙己“㊁‘药“等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是对中国 的批判㊂A.民族性B.国民性C.传统性D.文化性3.小说‘伤逝“一开始就先声夺人地为全篇定下了一个 ”的调子㊂A.忏悔,反省B.忏悔,自省C.忏悔,内疚D.忏悔,自责4.在小说‘非攻“中,墨子的形象在鲁迅笔下是充分的 ”了㊂A.历史化B.神话化C.现实化D.理想化5.关于散文诗‘腊叶“的写作,鲁迅说是 ”而作的㊂A.为针对现实弊端B.为传统文明C.为保存国粹D.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6. 写于1907年,发表于1908年,正是20世纪初㊂A.‘文化偏至论“B.‘科学史教篇“C.‘摩罗诗力说“D.‘破恶声论“7.鲁迅的杂文创作坚持开展 ”和 社会批评”的原则㊂8.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强调 ”,而反对盲目性㊂A.自由性B.能动性C.自觉性D.主动性9. 反映了鲁迅早期的文学观㊂A.‘华盖集“B.‘而已集“C.‘二心集“D.‘摩罗诗力说“10.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鲁迅强调了他的反对 的思想特点㊂A. 自欺欺人”B. 瞒和骗”C. 故弄玄虚”D. 神秘兮兮”二㊁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㊁少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1.像‘示众“这样的小说的,在打破既定的 ,也在创造一种新的 ㊂A.小说模式B.小说规范C.小说艺术D.小说情节E.小说范式12.除历史小说外,鲁迅的小说主要都收集在 ㊁ 小说集中㊂A.‘呐喊“B.‘热风“C.‘彷徨“D.‘野草“E.‘朝花夕拾“13.在‘关于知识阶级“一文中,鲁迅所关注的主要是两个问题,首先是 ,其次是更关注的是 ㊂A.知识分子和平民的关系B.知识分子与工人的关系C.知识分子与农民的关系D.知识㊁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关系E.知识分子与军人的工作14.作为一个彻底的批判的知识分子,鲁迅的最大特点,还在于他对 的批判,以及对 的批判性审视㊂A.现代文化B.现代文明C.现代思想D.知识分子自身E.现代人格15.在‘读书杂谈“一文中,鲁迅首先区分 与 的区别㊂A. 专业的读书”B. 职业的读书”C. 嗜好的读书”D. 业余的读书”E. 兴趣的读书”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三㊁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鲁迅说他最喜欢的短篇小说是‘ “㊂17.鲁迅在思考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建设时,给予 ”以特别的关注㊂18.在创作历史小说‘铸剑“时,鲁迅说他只给 ,没有改动”㊂19.散文诗集 展现了属于鲁迅个人的生命体验㊁思想与言语的书写特征㊂20. 横眉冷对千夫指, ”诗句是广为流传的鲁迅名言㊂21. ”: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㊂22.鲁迅强调, 精神界之战士”的反抗,最后要落实在 ”㊂23.‘我之节烈观“成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代表作㊂24.鲁迅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提到的 ”,实际上指的是孟子㊂25.鲁迅曾呼吁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 ”的思想主张㊂四㊁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 真的猛士”27. 为人生”28. 反抗绝望”29. 瞒’和 骗’”30. 人肉的筵席”五㊁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1.鲁迅在‘这样的战士“一文中,多次提到他自己的 碰壁”,并把这种感受比作为遇到一种 无物之阵”,请问, 无物之阵”的内涵指的是什么?32.鲁迅的小说‘伤逝“,如何体现现代知识分子的自忏自省的特点?33.散文诗‘过客“是怎样展现鲁迅个人的生命体验㊁思想意志与言说方式的?34.鲁迅早期重要的论文‘科学史教篇“,对科学进行了哪些内容的思考和探讨?六㊁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5小题12分,第36小题13分,共25分)35.结合对鲁迅小说‘阿Q正传“的阅读理解,试分析鲁迅刻画 阿Q”形象的特点,并对其创作意图进行论述㊂36.结合对鲁迅历史小说‘铸剑“的阅读理解,认真分析鲁迅对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的认识,并重点论述这篇小说的创作特点㊂。
【作者信息拓展】鲁迅生平思想和创作概况
【作者信息拓展】鲁迅生平思想和创作概况一、鲁迅生平、思想、创作1.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途中,他深深领略了社会的世态炎凉。
2.1898年,他到南京进了江南水师学堂,第二年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学堂。
接触到了《时务报》和当时翻译过来的科学和文艺的书籍,阅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接受了进化论思想,激发了变革图强的热情。
3.1902年3月鲁迅考取官费到日本留学,其时鲁迅比较关注的是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1]1904年4月,鲁迅在弘文学院毕业。
同年9月,他离开东京,前往仙台医专学医。
鲁迅之所以选择学医,是“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2]。
4.1906年弃医从文鲁迅深深感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他们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3]。
1906年4月初,鲁迅离开仙台回到东京。
他先后发表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重要论文。
从1908年起,鲁迅和周作人翻译了许多外国短篇小说,合编为《域外小说集》(二册),并在朋友的帮助下得以出版问世。
1909年鲁迅离开日本返回祖国。
5.革命前后回国后鲁迅曾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在故乡绍兴积极参加宣传活动,并根据生活实感创作了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短篇文言小说《怀旧》。
1912年,他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部迁到北京。
辛亥革命的失败,引起了鲁迅极大的愤怒和痛苦。
他一度沉默,一直埋头抄古书,校古籍,同时也在沉默中考察思索着中国社会和历史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
鲁迅早年对科学僭越的“时代病"之预感
J OURNAL OF S HAND0NG NORMAL UNI VE RS I T Y(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2 0 1 3年 第 5 8卷 第 2期 ( 总第 2 4 7期 ) 2 01 3 V o 1 . 58 No . 2( S e r i a l No. 2 47)
人性 的复 归 。
下鲁 迅对 中国传 统 文化 转 型 的 一些 思 考 , 特 别 是 他所 关注 的科技 发展 和人 性 的关 系 问题 。也许从 这里 也可 以了解 鲁迅 作为 思想 家 的特别之处 。 鲁迅 对传 统文 化 的确 是采 取彻 底反对 和批 评 的立 场 的 , 他 认 为这 是 文 化 转 型 的必 要 过程 。鲁 迅对 传统 文化有 一 种 整 体感 受 , 他基 本 上 认 为 中
是这种 全盘 否定 , 是有历 史理 由的。 ②
化 出现所 谓 “ 断裂” , 跟包 括 鲁迅 在 内的五 四新文 化先 驱者 们 的 “ 激进 ” 大 有 关 系 。最 近 中 国 又掀 起“ 国学热 ” , 提 倡 传 统 文 化 的研 究 , 于是 对鲁 迅
和“ 五 四” 的批 评 的声 音 也 就 加 大 了。这 种社 会 现象很 复 杂 , 这 里不 可能展 开讨 论 , 我只想 回顾 一
关键词 : 鲁迅 ; 《 科学史教篇》 ; 《 文化偏 至论》 ; 科技与社会 ;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 I 2 1 0 . 9 6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5 9 7 3 ( 2 0 1 3 ) 0 2— 0 0 2 4— 0 4
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简析
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简析作者:蔺晓珣来源:《丝绸之路》2013年第20期[摘要]20世纪初,鲁迅构想的救国方略,以“立人”为中心、“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为基本内涵,标志着鲁迅启蒙主义文化思想的初步形成。
其中的思想命题,对于今日正面临着诸多现代化困境的中国社会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鲁迅;“立人”思想;个人主义[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0-0058-031902~1909年,鲁迅到日本留学,这段漫长的留学生涯,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鲁迅完成了由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根本性转变。
尽管鲁迅在南京求学的三年间,已通过《天演论》等西学书刊开始了他的近代理性启蒙,但其思想的真正成熟则是从日本留学开始的。
鲁迅留日期间的文化著述以“幻灯事件”引发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转向为界限,主要集中于两个时期:一是1902~1903年间的《浙江潮》时期,其主要创作有《斯巴达之魂》、《说鈤》、《中国地质略论》等,这些作品多为科学文章,发表于当时东京浙江同乡会出版的《浙江潮》月刊。
二是1907~1908年间的《河南》时期,主要创作文化、文学论文,包括《人间之历史》(1926年编入文章《坟》时改题为《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及《破恶声论》(未完)等。
《浙江潮》时期的鲁迅还是一个受严复、梁启超影响的激进爱国青年。
这期间的文章更多的还是秉承着维新时期救亡与维新的遗绪,内容大都是以科学启蒙激发起国人的救亡图存之心,还没有鲜明的个人思想特点。
而到了《河南》时期,鲁迅的文学救国思想已基本成熟。
这种思想以救亡图存、民族独立为根本目的,以“立人”为中心,以“尊个性而张精神”①为基本内涵,表现出了青年鲁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思想风采和爱国热情。
可以说,20世纪初,鲁迅在留日期间构想救国方略,是他思想逻辑发展的起点,标志着鲁迅启蒙主义文化思想的初步形成。
关于鲁迅思想中科学与人文关系的思考
关于鲁迅思想中科学与人文关系的思考作者:韩雪来源:《海峡科学》2012年第03期[摘要]鲁迅执著的自由精神、独立的思想不仅启蒙了当时的人们,而且依然照耀着当代的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内心,指引着正确的价值方向。
鲁迅思想为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着正确的思想依据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鲁迅思想科学人文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蒙昧无知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同时,一些中国人开始从各个方面开始检视自身与西方的差别和差距,思考中国落后被动的原因,从而提出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0世纪初,鲁迅接触到西方的文化,了解西方科技的发展,也在考虑中国的问题。
鲁迅1898年进江南水师学堂,后转矿路学堂,1902年入东京弘文学院,1904年到仙台医专,所学的都离不开自然科学。
鲁迅的生活轨迹和知识背景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反科学者,而是一位科学的推崇者。
首先,他厘清对科学的各种误解,高扬了科学的地位。
当进化论传入中国时,有“喜新者凭以丽其辞,而笃故者则病侪人类于猕猴,辄沮遏以全力”,守旧者闻说人源自猴不能接受。
鲁迅反驳道:“人类进化之说,实未尝渎灵长也。
自卑而高,日进无既,斯益见人类之能,超乎群动,系统何昉,宁足耻乎?”在《科学史教篇》中,鲁迅论及有人“以当时人文所现,合之近今,得其差池,因生不满”,他们非议古希腊学术,鲁迅作出了批评:“若自设为古之一人,返其旧心,不思近世,平意求索,与之批评,则所论始云不妄,略有思理之士,无不然矣。
若据此立言,则希腊学术之隆,为至可褒而不可黜。
”第二,他肯定了科学进步对提升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科学史教篇》的开篇,鲁迅写道,当今之世,人们无不为科学之伟大而惊视,“自然之力,既听命于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交通贸迁,利于前时,虽高山大川,无足沮核”,由于科学的进步,人类不断地拓展出新的疆域,“发隐地也,善机械也,展学艺而拓贸迁也,非去羁勒而纵人心,不有此也。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
论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摘要:“立人”思想是鲁迅早期为拯救中国危亡而提出的观点,它成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其基点在于中国传统的“立心”思想和西方尼采等人以个体为本位的现代主义思想。
重点在于个体内心的建设和人格精神的构建,即通过“立人”达到“立国”这一目的。
鲁迅的“立人”思想,根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立足于当时中国现状,借鉴于西方新兴思潮,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青年鲁迅;“立人”思想;形成基础;内容特点鲁迅作为一个历史的现实主义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潜在的制约和影响。
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现状,“传统文化熏陶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使得鲁迅试图通过‘立人’复兴中华”,即通过“立人”达到“立国”,这种深刻而有点偏颇的“立人”思想,在当时中国社会乃至今天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青年鲁迅“立人”思想形成的基础鲁迅生活的时代,正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攘忧之世”,这就决定了青年鲁迅不得不积极入时,为中国能在世界强国之林寻得立足之地而四处奔波。
青年鲁迅萌发“立人”救国的思想,除了个人内在的原因之外,还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不无关系。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是一个危机四伏和民族矛盾异常突出的时代,面对外族的入侵,抵抗一败再败,一个自大的民族终于暴露出不堪一击的真面目,割地赔款使中国丧失主权,种族灭亡迫在眉睫,民族危机日益凸现,而当时的中国则呈现出两种现状,一是以最高统治者为代表的大地主阶级守旧派,他们继续奉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自大独尊思想;而另一类则是生活在下层的劳苦民众,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意识的毒害,他们对启蒙思想忽视、排斥,加之极端落后的教育水平,下层民众处于一种蒙昧半蒙昧状态之中,甚至滋生出麻木奴化的思想,面对中国社会的转型,继往和启蒙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
由此来看,中国20世纪初期的“攘忧之世”的社会现状和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的“以天下为己任”“匡扶天下”的“士”精神共同构成了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的坚实基础,同时这也是鲁迅“立人”思想雏形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鲁迅早期文言
鲁迅先生早期的五篇文言论文篇篇自成一体,却彼此间层层推进,合起来可看作一本书:从《人之历史》中显示的青年鲁迅“人”的观念开始,在后来的《科学史教篇》与《文化篇之论中》讨论人之精神并开始转向社会,由此在《摩罗诗力说》中讨论中国与西方文学并提出“文艺”在各种“立人”事业中的优先地位,最终在《破恶声论》中以关于宗教信仰的论述结尾。
这些论文的内在逻辑十分符合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关于“弃医从文”的思想。
这其中有进化论思想、精神(包括对知识分子的批判)。
包含了进化的思想,这种进化不仅仅是包括人类历史中生理上的进化,也更涵盖了人作为一种处在自然进化的高级阶段,人之所以进化形成,正是因为其“超乎群动”的“人类之能”,强调了人类精神与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科学史教篇》中,鲁迅充分肯定科学的巨大成就,但他更重视科学背后的人的精神因素,以此为科学的“本根”,并强调人类文明不能以科学为终极。
科学只是“人类之能”的成果显现,而非其本身,从他对科学的精神根源的再三强调看,其所谓“人类之能”直指此处所强调的“神思”、“理想”、“道德”、“圣觉”等精神因素;《文化偏至论》以“个人”———“精神”双举,着意于“精神”———“意力”的重要,在抨击“物质主义”倾向时,并非以物质作为精神的对立,而是认为物质文明只是人类精神创造的成果,如果以此为本,则漠视了物质文明的创造性根源———精神,在鲁迅的描述中,“文明之神旨”无疑指其后所提及的“精神”、“灵明”、“主观之内面精神”和“性灵”,自此可以看到他对人类文明本质的理解,即文明的精髓是人的精神;在《破恶声论》中,鲁迅通过剖击“破迷信”,继续张主精神信仰的重要。
既把人放在生物进化的自然论中来考察,同时又充分彰显人之精神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鲁迅的进化论,有生物进化和文明进化的两个视野,形成了他的生物进化论和文明进化论:生物进化论主要表现在《人之历史》中,人处在从无生物到有生物的自然进化的系列中,生物进化取决于进化中生物主动的生存竞争,在此意义上,人类作为生物也无时不处于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争存”的现实中,其进化的“能”表现为“力”与“战斗”,正是通过这一视野,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否定“平和”而赞扬“战斗”;文明进化基于鲁迅对文明本质的认识。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中国现代文学》网上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说明: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考核:形考(比例30%、手段网络);终考(比例70%、手段纸考)。
形考任务一试题及答案在新文学的重要刊物中,以胡适、陈西滢为代表的刊物是( )。
《现代评论》1924年,蒋光慈、沈泽民等成立的春雷社是革命文学社团的代表。
他们的主要阵地是五四时期“四大副刊”之一的( )。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抗战爆发前,连续创作了代表左翼戏剧成就的《赛金花》、《秋瑾传》和《上海屋檐下》等优秀剧作的作者,正是左翼戏剧运动的主要领导者( )。
夏衍解放区民歌体叙事诗的主要作品有《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赶车传》、《王九诉苦》和《巧儿》等。
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 )。
李季1923年8月,鲁迅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
《狂人日记》郭沫若在留学日本期间,曾受到泛神论哲学思想的影响。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哲学( )。
斯宾诺莎郁达夫后期小说的代表作是( )。
《迟桂花》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 )。
闻一多徐志摩在剑桥的优美风光中,与16岁的女孩双双坠入爱河,不惜与有孕在身的妻子提出离婚。
几经周折离婚后,却只好独自品尝失恋的苦痛和来自父母的责难,并开始了诗歌创作。
这位引发诗人诗情的女孩是( )。
林徽因张恨水在回忆录中提到最多的一部小说,是奠定他小说生涯的苦心经营之作( )。
《春明外史》1922年在南京主办的《学衡》,是穿着西装的复古派,则产生了很大的迷惑性,其主要员有( )等。
胡先驌; 梅光迪; 吴宓30年代,文艺斗争日趋激化,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四个。
其中主要有( )等。
反对国民党政府“文化围剿”的斗争; 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斗争; 与“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文艺自由论辩”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筹办《新生》杂志失败后,开始在《河南》杂志上发表论文,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思想。
鲁迅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类形象
鲁迅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类形象孤独的清醒者——鲁迅作品中的个人主义形象鲁迅在他早期的杂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中确立了“立人”思想,鲁迅著名的“铁屋子的比喻”引出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的言论。
自此在鲁迅的作品中赋予这些清醒者以生命,他们是个人主义的代名词,强烈地呼唤个性的抒发,为民族事业而四面奔走。
他们是最孤独的清醒者,行为不被民众所理解,反遭国民的嘲笑和背叛。
在鲁迅小说中塑造了众多这样的人物。
无论是“狂人”,还是魏连殳,无论是吕纬甫,还是《长明灯》中的“疯子”,哪怕是神话人物——女蜗、后羿、大禹等遇上了国弱民衰的中国,也只能孤独应战。
散文集《野草》中描述孤独者的心境亦不在少数,杂文《摩罗诗力说》中塑造的一批“摩罗诗人”,旧体诗《自题小像》和《自嘲》中描绘的冷峻孤清的自我,这些都是鲁迅打造了一类形象。
他们的精神是痛苦的,他们的行为是奇怪的,他们的思想是前卫的,他们都是悲剧性的人物。
从他们的遭遇中可以看出,个人越是清醒,他的行动和言论越是受到限制,他也越不能对大众施加影响来改变他们的思想,渐渐地他们被大众所孤立,最终只能在苦闷中聊以自慰。
同时,少数清醒者开始想唤醒熟睡者,但是那努力导致的只是疏远和失败。
清醒者于是变成了无力唤醒熟睡者的孤独者,所能做到的只是激起自己的痛苦,更加深深意识到死亡的即将来临。
[1]这些人为民族事业做出了贡献,却得不到本民族人们的认同,虽然一直扮演着牺牲者的角色,但是却被民众判了死刑。
他们不甘做愚昧的民众,一直在与传统做斗争,身上具有战斗精神和反叛意识。
审视这些人物,我们不免看到这些人身上的某些特质和鲁迅是那么的相像,他们的心路历程也是鲁迅所经历的,鲁迅将他现实中所遭受的困境写到作品中,在创作中探索中华民族的出路,这使得他笔下的这类人物更富有立体感。
上文是对这类形象进行了总的概括,下文便简要提及一下具体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的旧体诗《自题小像》大家应该不陌生,那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成为了中华名句。
鲁迅《文化偏至论》读后正式版
鲁迅《文化偏至论》读后正式版文档资料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鲁迅《文化偏至论》读后《文化偏至论》是一篇让人读来非常震惊的文章。
那是1906年,清王朝还有它最后的几年活头,一个在日本刚刚弃医从文的“清国留学生”,就能写出如此洋洋洒洒的文章,真是让人钦佩。
我所赞许的不仅仅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非同寻常的见解,更在于他本人对西方最新思想的了解。
施蒂纳、克尔凯郭尔、沙夫茨伯里,这些我们当代人可能都并不了解的名字,在鲁迅的文章中却反复出现。
克尔凯郭尔于19世纪中期过世,该世纪的后半叶才逐渐为人们接受,而鲁迅在1906年的时候就对其进行了关注,这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
当然,这主要得力于日本的中介作用。
在西学东渐的整个传播链条上,日本是处于东亚桥头堡的位置上的。
大部分西方思想都是先由日本引进,之后再由留学东洋的中国知识分子转译成中文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代汉语中的大量词汇都是原先的日文词,而我们中国的现代科学术语体系,也基本上是仿照日本而得来的。
中国的近代思想异常活跃,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一次次受到先进现代化国家的打击,先进的知识分子培养出了对于西方最新思想的极为敏锐的眼光。
可以说,西方世界从古至今所有有影响力的思想观念和思想家,在近代中国都有所介绍。
然而,如果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近代思想史,我们就会发现,现代西方的思想谱系并没有不加损失地被移植到中国。
由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和知识分子主观上的取舍,并不是各式各样的西方思想在中国都产生了同等重要的影响力。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以1919年为界,此前,国人的兴趣点在于宪政共和体制的建设,因此,启蒙哲学以及英美自由主义思想成为了中国思想界的核心焦点。
而1919年之后,中国的政治思潮日益左倾,马克思以及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逐渐发展起来,这其中又以俄国共产主义最为成功,这主要是共产国际在中国的成功渗透并与无政府主义者进行组织上的斗争的结果。
可以看到,启蒙哲学和激进的共产主义思想,成为了中国近代思想史最为耀眼的两颗明星。
西南大学《鲁迅研究》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鲁迅研究》作业题及答案第一次作业1、提出著名的"铁屋子”比喻的是鲁迅的()。
A:《我怎么做起小说来》B:《呐喊?自序》C:《灯下漫笔》D:《坟?后记》正确答案:B2、鲁迅曾把我国二三十年代的各种文学主张归结为四大派,他自己属于()。
A:为艺术而艺术派。
B:为人生而艺术派C:英美绅士派D:旧式消闲派正确答案:B3、曾著有《庄子与鲁迅》的是()A:唐弢B:冯雪峰C:郭沫若D:胡风正确答案:C4、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梦》属于()。
A:杂文B:白话诗C:小说D:旧体诗正确答案:B5、1908年,鲁迅和周作人合译了欧美的一些短篇小说,次年结成集子,名为()A:《域外小说集》B:《呐喊》C:《彷徨》D:《故事新编》正确答案:A6、“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这段名言出自鲁迅的()A:《复仇》B:《这样的战士》C:《墓碣文》D:《秋夜》正确答案:C7、鲁迅和学衡派论争的著名文章是()。
A:《青年必读书》B:《打到孔家店》C:《文化偏至论》D:《估〈学衡〉》8、《尝试集》的作者是()A:鲁迅B:周作人C:俞平伯D:胡适正确答案:D9、以张勋复辟作为背景的小说是()A:《药》B:《狂人日记》C:《风筝》D:《风波》正确答案:D10、未完成的《汉文学史纲要》是鲁迅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的讲义,这时鲁迅任教于()。
A:北京大学B:厦门大学C:中山大学D:西北大学正确答案:B第二次作业1、“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这段名言出自鲁迅的()A:《复仇》B:《这样的战士》C:《墓碣文》D:《秋夜》正确答案:C2、1903年,鲁迅接连发表了《斯巴达之魂》、《说?》、《中国地质略论》等表现其强国健民、崇尚科学之思的论文,它们发表在()A:《河南》B:《新生》C:《浙江》D:《浙江潮》正确答案:D3、鲁迅早期的白话诗发表在()。
文化偏至论读后感
文化偏至论读后感首先呢,鲁迅那时候就对文化发展看得特别透彻。
他就像是一个拿着放大镜在审视文化的人,看到了当时文化的“偏”。
啥是“偏”呢?就是走极端呗。
他说西方文化发展到当时,已经有了一些极端化的倾向,比如物质和众数的过度强调。
这就好比一个人只知道疯狂地赚钱囤东西,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或者是大家都跟着大众的想法走,没有自己的思考,就像一群羊,领头羊往哪儿走,后面的羊就盲目地跟着。
这在咱们现在的生活里也能找到影子呢。
比如说现在流行的一些消费观念,很多人就被那些广告啊、潮流啊牵着鼻子走,拼命地追求物质。
今天流行这个牌子的包包,大家就都想买,好像没有这个包就低人一等似的,完全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或者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
这就是那种物质偏至的一种小小的体现吧。
再看众数的影响,网络上有时候一个观点出来,很多人就跟风点赞或者批判,根本不去深入思考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像鲁迅说的被“众数”左右了。
鲁迅还提到了要矫正这种偏至。
他倡导一种“立人”的思想。
这就像是给这个混乱的文化世界开了一剂药方。
“立人”简单来说就是让人成为有独立思想、有个性的人。
我觉得这就像是让每个人都成为一颗独特的星星,而不是只做一群闪烁却毫无差别的小灯珠。
只有每个人都立起来了,整个文化才会健康发展。
这就好比一个班级,如果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特长,而不是都按照一个模式去学习、生活,那这个班级肯定是充满活力又积极向上的。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觉得鲁迅真的是很勇敢。
他在那个时候就能看到西方文化的这些问题,还能把它拿过来跟中国的文化发展联系起来思考。
他不是一味地推崇西方文化,也不是盲目地守着老祖宗的东西,而是在寻找一种平衡,一种适合中国发展的文化之路。
这就像在两座大山之间走钢丝,得有足够的胆量和智慧才行。
2.2.62.1鲁迅大学语文
这次“血的教训”是鲁迅思想转变的一个关键。1932年,他 在回顾自己思想的发展时说:“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 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对于青年,我敬重之不暇,往往给我 十刀,我只还他一箭。然而后来我明白我倒是错了。这并非唯物史 观的理论或革命文艺的作品蛊惑我的……我的思想因此轰毁。”
3.个性主义思想
鲁迅长期坚持了思想启蒙者的基本文化立场,以文化战士的姿态 致力于国民性改造和文化批判,其“立人”思想最受世人称道:
在《人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 等文章中,确立了立人思想,尊个性而张精神,立人精神实质是摒 弃国民劣根性,重塑新型的民族性格,在鲁迅看来,立人是兴国的 前提。
一、鲁迅的生平与思想
(一)生平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树人,字豫才,1881年9生于 浙江绍兴一个日渐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 《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二)思想系统——鲁迅思想
1.进化论思想
在南京求学期间接触新思想,萌生了进化论和反清革命的 思想。 1903年剪去辫子,并作《自题小像》诗,以示“我以 我血荐轩辕”的救国意志。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 学。当在幻灯片上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人以俄国侦探的罪 名砍头示众,围观的出“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提倡韧性的战斗精神; 要求“痛打落水狗”还强调坚持“壕堑战”的斗争策略,由此显 示了文化战士的本色。
1926年8月鲁迅遭到反动当局通缉,赴厦门大学任教。 1927 年1月,鲁迅应中山大学邀请,由厦门来到“革命策源地” 广州。继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广州也发生了“四一五” 反革命大屠杀,不少革命青年被捕或失踪。鲁迅一腔义愤, 四处奔走,营救被捕学生,毫无效果,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 职务,以示抗议。
自考《鲁迅研究》知识点总结(依据大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一)领会1.鲁迅对待中外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鲁迅认为,对民族文化固有的血脉,在不失其信心的前提下,应加以辨析、扬弃和选择;对世界文化思潮,则在打破闭关锁国状态的基础上,应以积极的态度区占有、选择和拿来;在这两条途径的相辅相成的结合中,去创建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从这一基本构想出发,形成了鲁迅一生的中外文化观:对中华民族文化中优化因素的传承和对外来文化中先进文化因素的“拿来主义”。
2.鲁迅所选择的文化革新的主攻方向:人的现代化3.鲁迅对整体文化发展的全局眼光①鲁迅在各具体文化领域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反省时也好,在提出建设性主张时也好,他的出发点都在于整体的中国文化的革新和发展.②在那个特定的文化发展时期,当鲁迅面临的历史任务与具体文化领域的文化价值之间发生矛盾时,他是顺应历史的要求来作出选择的,他不惜放弃在具体文化领域中可能取得的更高成就,放弃对一些具体文化领域中有价值成分的张扬,去促进文化的全局性发展和转换。
(二)理解、运用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①鲁迅对待中外文化关系的正确态度,对当代中国也有借鉴意义;②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可以说是光彩夺目的一页,他重视主体精神文化建设的做法,对今人也有所启发;③鲁迅对于整体文化的全局性眼光,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好具体文化领域的价值与整体文化发展的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为今人提供了一种参照。
④鲁迅不仅在总体上代表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而且在各具文化领域里勇于破旧立新,树起了作为新与旧分野标记的里程碑;同时鲁迅自身所具有的全部的内在矛盾也无疑在标志着一个特定的文化时代。
补充:1。
鲁迅在总体上代表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中国历史文化的历史转换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在主体精神文化方面,即应注重人自身的精神文化变革。
同时与此相联系,鲁迅还以极大的精力关注并思考了“改造国民性"这一历史命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读《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及其他
《文化偏至论》:文章一开始,即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抱残守缺,仍然坚守“中国中心”主义;另一是“翻然思变”,却“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又陷入了西方崇拜。
这两种倾向都涉及“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这两大问题,这是建设“中国现代文化”所不能回避的。
在鲁迅看来,当务之急就是要打破“中华中心主义”,它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至高,至上,至善,至美”的神圣灵光,从而由盲目的民族自大,导致“抱守残缺”而不思变革,鲁迅认为这才是真正民族文化危机之所在。
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同样强调自觉性,而反对盲目性。
提出了四条明确的线:一、学习必须是独立的主体经过自己的“考索”、“思虑”所做出的发自内心的选择,而不能盲从于“众志”;二、学习不是盲目崇拜,绝不能以西方文明为世界文明的顶峰,将其神圣化与终极化;三、学习必须建立在对西方文化的实情与实质(根柢)的认真考察、真正了解的基础上;四、学习必须以认识中国的国情为前提,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归宿。
在鲁迅看来,包括东、西方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的现实形态,都是“偏至”的,也即是不完美,不完善,有缺陷的。
正视人类文化的现实形态的这种偏至性,就可以使人们不会陷入将任何一种文化神圣化、绝对化的神话,进而承认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有缺陷的,同时又是各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的,它们在相互“比较”中既互相吸取、补充,又互相竞争;既互相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接着提出的首先是一个如何看待西方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应的“物质”、“民主”、“平等”这样一系列的理念的问题。
西方新思想所要解决的是西方社会所面临的所谓“工业文明病”的问题;而鲁迅却赋予这样的新思想以双重的批判性:它首先是指向中国传统文明中的专制主义的——这是中国思想文化界面临的问题(引入了“个人”的观念)。
,它同时也是针对中国主流派知识分子对西方工业文明的盲目崇拜的——在鲁迅看来,这也是必须面对的思想文化问题。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是把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下,从对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的洞察中来探寻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这确实是一个全新的眼光。
其次是强调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可以看做是后来在20世纪很有影响的“拿来”与“继承”思想的最初表述,但鲁迅更强调的是都要有分析,而不能陷入全盘拿来或全盘继承的盲目性。
这就是说,鲁迅在20世纪一开始,就给中国的思想文化界确立了一个战略性的目标:要为20世纪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价值,一个终极性的理想。
这就意味着整个现代文化建设都要立足于“创造”。
其次是“要什么样的‘近世文明’”,也即“要确立怎样的现代化目标”?鲁迅的独特之处在于,在他看来,根柢还在人,所要建立的现代民族国家首先应是一个“人国”;如果国家的统一、独立、富强与民主要以牺牲人的个体精神自由为代价,那就绝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化。
鲁迅旗帜鲜明地提出,“首在立人”,而立人之道即在“尊个性而张精神”。
由此而形成了他的“立人”而“立国”的思路:首先着力于建设和张扬少数先驱者强大而独立的个体精神自由;再通过对民众的启蒙,达到“国人之自觉”;而伴随着每一个个体的个性的张扬,自由与自觉,也就产生了作为集合体的国家、民族的自由与自觉,建立起真正的“人国”。
《科学史教篇》:讨论的是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历史。
鲁迅依次讨论了五个问题。
一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在鲁迅看来,科学的本质就在于“探索未知”,并有自己的“发现”。
二“科学与美艺(文学与艺术)”、“知识与道德”的关系。
鲁迅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发现了“科学”与“非科学(道德、人格精神的力量)”,“理性”与“非理性(圣觉灵感)之间的相通,而且在他看来,要探讨科学发现的“深因”,是不能不考虑后者对前者的渗透与促进的。
三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问题。
在鲁迅看来,归纳法与演绎法是人的两种思维方式,是探讨自然现象的两种方法。
四关于科学的作用与价值。
鲁迅是从两个视角来讨论这一问题的。
首先仍然是民族的角度,即讨论“科学与爱国”的问题。
其次,从人性的角度看,科学是人类的精神现象。
五关于科学的危机的思考。
最后,鲁迅就把他对科学的理解最后归结为人的精神问题,把全文一再强调的科学与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交融也归结为“人性之全”。
《摩罗诗力说》:概括了精神界战士的三大精神特征:①“立意在反抗”,所谓“摩罗诗人”中的“摩罗”,无论是佛教中的天魔,还是《圣经》中的撒但,与正统秩序有一种天然的对立,“撒但”一词希伯来文原意就是“仇敌”。
要“争天拒俗”,反抗“众数(众庶)”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压制。
精神
界战士必然为坚守真理而“不恤与人群敌”,并“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
②“指归在动作”,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品格。
“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拒绝现成的、别人指给的路,而要坚持自己去走,去探索自己的路,要“别立新宗”。
鲁迅赋予自我主体的“动作”实践以一种绝对的意义。
③“为世所不甚愉悦者”。
这不仅因为他们的永远的“争天拒俗”的立场自然不为“天帝”——所有的统治者,以及所谓“公意”所相容;而且他们坚持“抱诚守真”的态度,任何情况下,都要发出“真的心声”,说出真理与真相,这样,他们总要发出与社会不和谐的声音,这是最“为世所不甚愉悦”的:统治者自然希望时时听到“和顺之音”以粉饰太平,而一般民众也希望在真相面前闭上眼睛,在自欺欺人中苟且偷生——想想那些看客们吧;精神界战士要说真话,就自然要群起而攻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