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凝血功能”常规检测及结果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货】“凝血功能”常规检测及结果解读
曾经有一急诊患者在接受术前实验室检查时,凝血检查结果为PT、APTT延长,怀疑患者出现DIC,在检验科的建议下,该患者做DIC系列的检查,结果为阳性,而该患者并未表现明显的DIC症状。
如果患者没有做凝血检查,而直接手术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少患者手术前,医生都要求患者做凝血四检查,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纤维蛋白原(FIB)。
凝血四项检查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去理解它呢?
01
凝血四项
凝血四项+D二聚体项目属于医院血液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为手术前必查项目、血栓前检查项目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
由于检测方法或试剂不同,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别,请以各医院报告单参考值为准,但是结果都是有临床意义的。
02
参考值
PT(单位秒S):9-15S,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活动度(PTA) 70-130%
INR:国际标准化比值0.8—1.2
APTT(单位秒S):20-40S,正常对照超过±10S以上异常
TT(单位秒S):14-21S,正常对照±3S以上异常
FIB(单位g/L):2-4
D-二聚体(单位ug/ml):0-0.5
03
临床应用
血凝四项的检测现主要运用于:
1、手术前患者
2、产前孕妇凝血功能筛查
3、某些凝血因子异常疾病的检测
4、口服抗凝剂的监测。
如今病人住院做手术前医生都会要求患者抽血做凝血四项的检查,目的是在于手术前了解患者的止血功能有无缺陷,好事先做准备,如果凝血功能不健全者手术中可能会出现大出血而发生手术意外甚至死亡。
04
结果解读
1.PT、APTT都缩短
PT、APTT缩短,FIB升高:表明患者处于高凝血功能状态,具有血栓形成高发风险。可结合高凝状态监测D二聚体等指标。
临床上,建议医生防范血栓风险。
2.PT、APTT都延长
FIB水平低、患者使用将纤维蛋白药物均可导致PT、APTT延长。
肝病、弥漫性血管内溶血(DIC)以及抗凝治疗也会引起两者延长。
也可能是凝血过程中共同通路的凝血因子异常,如凝血因子V、X 异常,以及凝血酶原(Ⅱ因子)、纤维蛋白原(I因子)异常。
3.PT延长为主,AFTT基本正常
PT延长,在临床最常见的是双香豆素药物抗凝,如华法林、误服
鼠药(成分为华法林)及维生素K缺乏的患者。
(华法林等药物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化,从而起到抗凝血作用,常用剂量将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调整在2~3之间。)PT延长,较少见的情况还有凝血因子Ⅶ的缺陷。
4.APTT延长为主,PT基本正常
APTT延长,临床常见的是肝素抗凝治疗,低分子量肝素,口服Xa因子抑制剂,口服凝血酶抑制剂也会引起延长。
如未使用抗凝药物,应做APTT纠正实验,将患者血浆与正常血浆1:1混合后做APTT纠正实验。
若APTT能纠正,意味着凝血因子的缺乏,如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内源性凝血因子Ⅷ、Ⅸ、Ⅺ、Ⅻ异常;如APTT不能纠正,意味着存在凝血抑制物,如凝血因子抑制物、狼疮抗凝物质等。
(APTT纠正实验的原理在于,只要存在30%的凝血因子,APTT 就可以达到正常,1:1混合实验提供了50%的凝血因子,所以因子缺乏可纠正,如存在抑制物就不能纠正。从而可以鉴别是因子缺乏,还是存在凝血抑制,有效选择下一步确认实验。如:APTT延长,不能1:1纠正,结合患者伴血栓形成,推荐做抗磷脂综合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