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及功能区定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及功能区定位分析
发展模式
一、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模式
临空经济区内的企业大多是为进行产业转移而投资设立的外向型企业,这些企业需要与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价值网络保持紧密快速的联系。临空产业集群的本地根植性主要是对航空枢纽、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依赖,而产业联系、知识交流与创新、市场开拓等较高层次上则主要通过其在全球的价值链网络获得,因而临空产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网络根植性。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提到,临空经济双重根植性使其成为区域经济与全球价值网络相连的纽带。一方面,临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撑;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也需要从临空产业中获得知识溢出与能量扩散,从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升发展潜力。为促进临空经济发展,提高其本地根植性,充分发挥临空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政府应积极推动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在各个层面上的互动促进其耦合发展,包括产业链耦合、产业间耦合以及产业环境耦合。
(一)产业链耦合
产业链耦合是指区域内其它企业通过为临空企业提供产业配套而与其紧密配合、互动发展。为临空企业提供产品配套,一方面可以使区域其它企业更容易从临空企业中获得知识溢出与资本、人才投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还能够为临空企业节省大量的物流成本,提高信息交流速度与准确性,促进黏性知识的有效传播,从而将有利于临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升其在全球价值网络中的地位。所以,政府应鼓励区域内的其它企业发展与临空产业集群的配套关系,加强区内企业与临空企业间的直接或间接联系,避免临空经济区成为城市孤岛,也使区域经济从中更多地受益。
(二)产业间耦合
产业间耦合是指为临空产业集群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如物流、金融保险以及科研技术等服务业与临空产业集群的藕合发展。跨国企业往往对某些与之配套的服务企业有较强的依赖性,像日本夏普影印机公司在苏州建厂时,其服务厂商一日新中外运运输公司也同时开业。该公司为夏普提供从专业的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产品储存、保管、包装到产品开发、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区域配套产业的发展对临空产业集群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其与临空产业集群的藕合发展能够提高集群的根植性。不仅如此,与临空产业集群
的藕合发展将带动这些配套服务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并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服务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对集群的锁定效应。
在建设临空经济的同时,政府也应推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针对临空企业的产品特点,培育能够为临空企业提供专业性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另外,对于为临空产业集群配套而需要投入专用性资产的企业,由于其对临空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一旦产业集群转移或衰退将为相关产业带来风险,政府要引入风险投资企业,指导企业建立风险规避体系,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投资计划。
(三)产业环境藕合
产业环境藕合是指临空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其参与者不仅包括企业,还包括政府、科研机构等支撑部门,这些主体间的相互信任能够形成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木,使集群与腹地经济之间产生粘合力。
首先,地方政府在进行临空产业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自身特点与资源禀赋,以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特有优势,吸引产业集聚。只有区域经济与临空产业需求相一致,才能促进区域经济与临空经济间的互动,提高临空产业的本地恨植性,使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其次,临空产业集群对高层次资源,如知识溢出、市场及高端人力资源的敏感性远大于对土地及普通劳动力成本的敏感性。地区软件设施的建设水平对其更具影响力,所以推动建立完善的资金、技术与人力资源体系,不仅可以促进临空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拓展区域经济自身的发展空间,提高其对高端要素的吸引力。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提到,随着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完善,地区之间硬件条件的差距越来越小,地方各项制度的完善与透明化,以及政府工作效率与服务意识成为吸引投资的最主要因素,而国外投资者尤其看重政策的稳定性、对投资者利益的保障度以及政府工作效率等。因此,政府制度的稳定性与可预见性,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流程的优化将为临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氛围,有利于打造区位品牌效应,扩大临空产业集聚规模。
二、产业升级模式
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疥的带动作用己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地方政府纷纷将其规划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而增长极的形成离不开推进型产业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机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吸引外地制造业进入,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推进型产业及产业链的集聚,保障充分的就业机会是临空经济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从国内外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实践来看,临空经济的
发展初期,靠近机场区域内的产业有可能主要集中在地方传统产业上,而这些传统产业与机场之间的联系不是特别明显,随着临空经济区的形成与相关制度及软硬件的完善,航空运输指向型产业的集聚程度加强,成为临空经济区内的主导产业,并吸引上下游关联企业形成产业链,带动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的优化。
为此,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点与机场定位,积极支持与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规划、政策优惠等方面向具有临空指向性、能够改善区域产业结构的推进型产业倾斜。一方面吸引已成熟、有创新性、竞争力强,与航空运输联系紧密的工业企业入驻临空经济区;另一方面,根据产业链的联系,发展推进型产业的产业链集群,吸引其上下游企业在临空经济区附近集中,从而形成多元化、集约化与产业化的规模经济形态。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给予扶持与帮助,促进临空经济区产业环境的完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功能区定位
中投顾问在《2017-2021年中国临空经济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提到,在临空经济区的各种活动中,生产、商业与居住活动是最主要的三大活动,而由这三类活动所形成的功能区构成了临空经济区空间结构的基本构架。它们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不断改变各自结构形态与相互位置关系,并通过用地形态在整体上决定着临空经济区空间结构形态的基本特征。报据阿朗索的“级差地租一空间竞争”理论,城市空间用地的功能分区是按照地租变化,由市中心向外依次为中心商业区、多户住宅或公寓用地、工业用地、独户住宅用地与农业用地。但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分区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决定因素不同——临空经济区的功能分区是在遵循机场的特殊性要求的前提下,按照与机场功能的密切程度来发展布局的,同时也带有强烈的规划色彩。
临空经济区中占支配地位是机场,它通过交通、通信线路以及其他联系方式与其它功能分区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的网络,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相互进行交流。临空经济区功能分区的空间要素组成与空间组合模式上反映了其在功能上紧密依托于机场的特殊性。一般而言,在临空经济区内最为接近机场的功能区是机场区、航空维修区与机场服务区,依次向外是物流园区、会展区、商务区与居住区,工业园、科教文化区、旅游区等在最外层。
图表临空经济区功能分区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一、机场服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