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弟子曾参生平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弟子曾参生平简介
曾子是孔子的真传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政治家,下面是为你搜集孔子的弟子曾参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曾点之子,与父二人同拜孔子门下。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钵传给了曾子。他一生都在践行着仁义礼智信的儒家观点,被后世称为宗圣先师。他提出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外兼修。
曾子的孝道主张对华夏子孙的价值观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具有社会意义和实用意义。是现如今建立和谐社会思想的源头,他参与编纂了《论语》,并且自己主编了《孝经》,后人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为他建了宗圣庙堂,地位几乎与孔庙齐平,读书人经常前去祭拜。
曾子喜欢读书,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还是艰苦学习,跟随父亲读了很多圣贤书。他十六岁的时候拜在孔子门下,曾子23岁的时候,颜回病故,曾子成了孔子最主要的学生,陪他出门游学。没过几年,孔子也病故,死前将孙子子思托付给了曾子。
三十岁的时候,守孝期满,孔子门下人认为曾子具有孔子的品质,纷纷来请他接替师傅的位置。但是曾子没有同意,他认为孔子的光环就像太阳,他就是一个萤火虫,怎么能因为样貌相似就妄加揣测。
曾子特别孝顺,在母亲和父亲死后坚持为他们服丧,经常哭的昏过去,水米不打牙,内心充满悲痛。他认为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就要恭恭敬敬的服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曾子的主要思想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虽然曾子天分并不高,但是曾子很有毅力,一直苦心钻研着孔子的学说,尤其是后来孔子去世之后,曾子一人经历着艰难的生活,体会着孔子的学术,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以仁为基础,以政治为核心,以礼为外在规范,曾子也深受影响,但是因为人生经历的不同,曾子的思想主张还是有着不同之处。首先是曾子不屈服于权贵势力的品德,虽然曾子曾经做过官,但是曾子一生他还是一个恪守本心,不苟且屈从于权贵势力的君子,孟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单从这种以天下大势为己任,临危不改其志的豪放的思想,就可以得知孟子绝不是那种为了权势利益苟合于权贵的人。对于曾子而言,没有什么会比“道义”、“大志”更加重要,在者面前,就连生命利益都可以不顾,那么区区的官位财富算的了什么呢?
曾子的政治思想中最重要的就是正心诚意,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孟子通过人生的诸多阶段的追求,从个人的修养到政治上的需求,完成了一个严谨的政治体系,是后来的儒家学子一生的政治生活的体现。其中孟子思想中和前人不同的就是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孟子认为一个
在治理国家中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必须时刻注意到人民的需
求。而且孟子特别的强调了人的地位,认为人的存在是天地之间最为尊贵的。
曾子衣蔽衣以耕故事曾子不只是很重信义,而且还甘于平淡,能够不为外物所动,坚守着自己的道义。据说有一次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在田地里劳作,鲁国的国君知道曾子的生活如此贫困就让使者前去,送一座城邑给曾子,希望曾子能够借此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但是曾子推辞了,连着两次,使者就问曾子:“这是鲁国君白送给您的,您为什么不要呢?”
曾子就告诉使者说:“我听说拿了人的东西,就会害怕得罪送东西的人,送别人东西的人会有一种优越感,而现在鲁国君送我一座城池,都不对我显露出骄纵的神色,我怎么敢接受呢?”于是曾子最后都没有接受。
曾子的话并不是讽刺鲁国君,只是认为自己对于鲁国并没有什么功劳,怎么能就这样接受鲁国君的馈赠呢,如果只是亲友之间的正常往来,曾子必定不会拒绝,但是这样突然的赠送城池这样的大馈赠,让曾子怎么能放心的收下呢,这个故事告诫了后来人应该要坚守自己的道义,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馈赠。
曾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儒家大师,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曾子不只是对于学问很有研究,自己的品性更是杰出,他尤其推崇言行一致,所以才会在妻子说出要杀猪之后就果断的把猪给杀了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曾子安与贫困,能守清贫,在鲁国君要赠与他城邑的时候曾子断然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