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知识以下是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核心知识总结:第一单元:物质的存在形态和变化1. 物质的三种存在形态:固体、液体、气体。

2. 物质的变化有两种类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 物质变化的表现:颜色、气味、放出光热、产生气体等。

4. 物质的溶解和浓度:溶解是指固体在液体中溶解,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占的比例。

第二单元:生物和非生物1. 生物的特征:生物可以呼吸、有生长、有运动、有繁殖能力。

2. 非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能呼吸、不能生长、不能运动、不能繁殖。

3. 生物和非生物的差异:生物能自主活动并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非生物不能。

第三单元:种子的成长1. 种子的结构:种子由种皮、种子叶、种子芽组成。

2. 种子的发芽条件:水、适当的温度和光照。

3. 种子的发芽过程:吸水膨大、种皮裂开、种子芽伸出,最后形成幼苗。

4. 幼苗的生长需要水、阳光和适当的温度。

第四单元:鸟和昆虫1. 鸟的特征:鸟有羽毛、有翅膀、有喙、会飞行。

2. 昆虫的特征:昆虫有六条腿、有触角、有两对翅膀。

3. 鸟和昆虫的相同点:都属于动物,都是地球上的生物。

4. 鸟和昆虫的差异:身体结构和生活性不同。

第五单元:植物的生长1. 植物的结构:植物由根、茎、叶组成。

2. 根的作用和特征: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3. 茎的特征:茎可以承受植物的重量,还可以输送水分和养分。

4. 叶的特征: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所需的食物。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的核心知识总结。

希望对你有帮助!。

《升华和凝华》物质形态及其变化PPT优秀课件

《升华和凝华》物质形态及其变化PPT优秀课件
时间后,酸奶盒表面会附有一层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 热量_____放__出_(填物态变液化化名称)形成的.
16.(科学思维素养)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 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形成的合理解释是_____干__冰__升华 _吸__收__大__量__的__热__,__使__得__周__围__环__境__温__度__降__低__,__空__气__中__的__水__蒸__气__遇__冷__凝__华__形___ _成__霜__附__着__在__铝__罐__外__侧__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 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会__放__热__(填“会吸
C.升华,吸热
D.升华,放热
8.露珠的形成属于___液__化_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凝__华___(以上两 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窗的______(内填“内” 或“外”)侧,此过程会________(填放“吸出收”或“放出”)热量.
9.如图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易错提示:“雾”是水蒸气遇冷降温较少时液化形成的,属于液态; “雾凇”是水蒸气遇强冷降温较多时凝华形成的,属于固态.灯丝变细、 灯泡变黑是先升华再凝华;刚开灯时温度升高灯丝烧断(没变细变黑)是 熔化现象.
3.“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
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对其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并且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会出现白霜.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D )
A.冰的熔点是0 ℃
B.水凝固成冰时要从周围环境吸收大量的热
C.易拉罐里的冰变成了白霜
D.易拉罐周围水蒸气遇强冷凝华形成白霜

初中物理十五个二级主题0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精讲含解析

初中物理十五个二级主题0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精讲含解析

二级主题0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精讲)一、主题概述物质的形态和变化是“物质”这个一级主题划分为四个二级主题当中的第1个。

这部分科学内容渗透在初中物理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里。

是每年中考试卷里必出内容。

1.在知识方面,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及其变化的认识。

考查学生关注物质的形态与自然现象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2.考查学生通过回忆,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和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学生应该知道常见温度计是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考查学生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值。

3.在科学探究方面,强调考查学生是否经历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的过程。

在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中,要求重点考查“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等行为表现,并根据实验描述物态变化的条件和特征。

在知识方面,强调考查学生将所学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等知识与自然界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的应用能力。

4.强调考查学生能用语言、文字或图示描述水的固、液、气三态变化过程,能否解释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实现在“描述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达到“解释现象”的能力要求。

例如,能否在小学科学课程基础上初步说明云、雨、雪、冰、霜、露的形成原因等。

在命题形式上表现为:A.四个情景图分别反映出物态变化情况,让选择符合要求的选项是各地命题热点题;B.给出一段短文,通过阅读理解,回答与物态变化有关的问题,有的让写出短文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等也是命题的亮点;C.给出反映物态变化过程的图像,结合图像和所学知识,提出几个问题或者找出几个相关的信息,开放性很强,是各地以及今后命题的热点;D.探究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水沸腾时的规律的两个实验是每年中考命题人员作为必考选题,但考查哪个实验需要根据每年试题情况确定。

有时不一定在实验题里出现,可在选择题、填空题里出现。

总之,这2个实验是每年各个省地市在中考试卷里都要考查的。

E.物质的形态和变化问题也是简答题的热门素材,因为这些物态变化现象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简答题要重视。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基础知识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基础知识

物态变化基础知识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接触,不能紧靠和;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分度值为℃;3、体温计读数时(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从液态变为固态叫;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热,凝固要热;2、固体可分为体和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继续吸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继续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继续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的物体传给温度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热、液化要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发生的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有关: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的大小有关,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进行;沸腾比蒸发;(4)蒸发可: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温度;(2)(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附在尘埃上形成;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而成的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物质形态及变化知识点

物质形态及变化知识点
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现象:生活中的“白气”、“白雾”是由于水蒸气放热温度降低液化形成
的(注意: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平时看到的“白气”、“白雾”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
气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珠)。例如①天冷呼出“白汽”;②冬天从室外走到室内时眼镜上
蒙上一层白雾;③雾、露的形成;④冰箱里拿出的饮料会“冒汗”;⑤打开冰棒包装纸,看
AB 为晶体 CD 为非晶体 AB 段为熔化前 BC 段为熔化全过程 CD 段为沸 腾前
DE 段为沸腾全过程。CD 段温度上升比 AB 段慢说明 水的比热容比冰大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条件及特点:(1)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且能.够.继.续.吸.热.; (2)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3)晶体凝固条件:温度达. 到.凝.固.点.且能够不.断.向.外.放.热.;(4)凝固特点:晶体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对非晶体加热时,它的温度逐渐升高,但同时开始熔化,先变软, 逐渐变稀,直至全部成为液态;非晶体在凝固时向外放热,随着温度降低,它逐渐变稠、变
黏、变硬、最后成为固体,因此也没有一定的凝固温度。
18.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异同: 同:都是熔化过程,都是吸热过程 异:晶体熔化需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且继续加热;非晶体熔化只需要加热
晶体熔化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温度升高。
(1)熔化图像如图 4-8 所示。 AB 段 过程:固态海波吸热升温
状态:固态
BC 段 CD 段
③熔化吸热制冷.例如超市中用冰熔化吸热保鲜荔枝和海虾等.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答: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化雪是熔化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4.1从全球变暖谈起一、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2.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3.摄氏温标: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读作1摄氏度.这种分度方法还可扩展到100℃以上和0℃以下,4.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采用的是热力学温标,它以-273℃(精确值为-273.15℃)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绝对零度。

热力学温标的单位交开尔文,简称开,符号为K。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T=273+t二温度计的使用1.实验室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使用温度计前:①观察它的量程。

如果估计被测的温度超出它能测的最高温度,或低于它能测的最低温度,就要换用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或者测不出温度值。

②认清它的分度值以便快速准确读出所测温度。

2)正确使用温度计侧液体温度的方法: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在被侧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侧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体温计的正确用法:(1)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2)体温计的结构: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略有弯曲的细管,测体温时,水银能通过细管升到直管中,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中的水银退不回来,从弯曲处断开,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35℃~42℃二、温度计的使用(4)体温计在使用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将直管中的水银甩到玻璃泡内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一、汽化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中考物理考点及解析(最新)《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中考物理考点及解析(最新)《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中考物理考点――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综合概括】物态变化是热学部分的要点。

波及到题型几乎能够所有覆盖。

从2006 年的中考命题状况来看,这部分内容除着重基本观点的考察外,还出现了很多跨学科的试题,出现了知识迁徙的试题,研究冰融化规律的试题,融化和凝结图像的试题,等等。

【考点展望】【展望 1】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点走向与图像相联合。

用图像、图表表示物态的基本特点所波及的知识。

一、从物态变化的过程图像判断不一样阶段物质所处的状态。

1.小红在“察看水的沸腾” 的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 1 所示。

(1)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98℃。

图 1(2)小红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提早沸腾的原由可能是水的质量较少;水的初温较高;酒精灯的火焰较大(写出一种即可)(3)她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的丈量结果低 1℃,以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遇到了烧杯底造成的,她的想法正确吗?错误(填“正确”或“错误”)2. 如图 2(A)所示是小明同学研究萘融化时的实验装置图,图 2图 3(B)是她依据实验数据描述出的融化――凝结曲线。

请回答:(1)萘融化后为使其凝结,应撤去装置图中的酒精灯和烧杯。

(2)依据曲线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萘是晶体;②萘的熔点是80℃;萘的熔点等于它的凝结点;③融化过程用了3min时间,凝结过程用了4min时间;④融化、凝结过程分别吸热、放热,但温度不变。

(3)在该实验中,小明同学把装有萘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萘平均受热。

2.甲、乙两种物质融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3曲线如图 3 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能够判断__甲_____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____232 __℃。

该晶体加热 ___15____min 后开始融化。

二、从图表中判断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3.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物质名固态水金铜铁钨固态氢称银熔点-38.81064108315353410-259(℃)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D 〕A. 铜球调入铁水中不会融化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丈量零下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以融化【展望 2】温度计的使用一、温度计的结构、原理3.比较如图 3 所示中的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一样点:图 3(1)丈量范围不一样;(2)最小分度值不一样;(3)液泡大小不一样。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复习提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复习提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复习提纲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复习提纲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

通常用摄氏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温度中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两种温度的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或煤油或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玻璃管外面均匀地刻有刻度。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4.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医用温度计也叫做体温计,内装液体是水银,比普通温度计多一个缩口,使温度计离开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的温度,所以体温计用前要把升上去的液体用力甩回到玻璃泡里,并消毒后再测人体温度。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

二、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2)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3.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的特点:项目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分子运动的特点宏观表现的特点固体很小很大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有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液体较小较大在一个位置振动一会又到另一位置振动无固定形状有体积可流动气体较大较小可以运动到所能到达的空间无固定形状无体积可流动三、物态变化1.熔化(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需要吸热。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示意图解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示意图解

物质的三态变化及示意图解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它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形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这三种态的变化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它们之间的转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本文将探讨物质的三态变化,并通过示意图解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

固态是物质最常见的一种形态。

在固态中,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强,使得它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

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而且它们的分子或原子只能做微小的振动。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冰,当水的温度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使得它们排列成规则的晶体结构,形成冰的固态。

液态是物质的另一种常见形态。

在液态中,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使得它们可以自由地移动和流动。

液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适应容器的形状。

水是一个典型的液态物质,当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相互作用力减弱,水从固态转变为液态。

气态是物质的第三种常见形态。

在气态中,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非常弱,它们具有高度的自由度,可以在容器中自由运动。

气态物质不仅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可以充满整个容器。

例如,水在加热到100摄氏度时,会发生沸腾,水分子的热运动足够强大,使得水分子逃离液体表面,形成气体状态的水蒸气。

这些物质的三态变化之间可以通过加热或降温来实现。

当物质受到热量的加热时,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增强,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导致物质的相变。

相反,当物质受到冷却时,分子或原子的热运动减弱,相互作用力增强,也会导致物质的相变。

为了更好地理解物质的三态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示意图解来帮助我们形象地呈现这一过程。

下图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展示了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三态变化。

[示意图]图中的示意图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代表了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下的形态。

在低温下,水以固态存在,分子紧密排列,形成冰的晶体结构。

当温度升高时,水从固态转变为液态,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水分子可以自由地移动和流动。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教学要求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教学要求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一、课标要求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解读:关于“区别三种物态”,要和求能列举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能根据物质的形态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

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属于“理解”层次;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属于“了解”层次。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解读: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这是基本常识方面的要求,属于“了解”层次。

关于“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学生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见解。

该标准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意识,以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该标准可通过一些实践活动以及相关的一些小论文、小报告等进行评价。

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解读关于“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标准》要求知道常见温度计是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其他类型的温度计工作原理不作考试要求。

关于“会测量温度”,这是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学生必须会正确操作,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

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解读关于“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标准》强调要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程,还要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首先学生应该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并能尝试用其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该标准旨在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应用能力。

5.能用水汇合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解读:.关于“能用水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学生必须首先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然后进一步据此对自然界的水循环作出解释。

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复习课件 (沪粤版)

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复习课件 (沪粤版)
13.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汽 化 方 异 式 同 点
温度
蒸发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任何温度下进行 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
在液体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剧烈的汽化现象
时间
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汽化过程都需要吸热
知识点回顾:
1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降温 和 压缩体积 。 液化过程需要吸热;
4、体温计测得某人体温是37.8℃,如不经用力甩,仅用酒精 消毒后,再给正常人和39℃高烧病人测体温,则两次示数分别 是:( D ) A.39℃ 37℃ B.37.8℃ 37.8℃ C.39℃ 37.8℃ D.37.8℃ 39℃
知识点回顾: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 和 沸腾 。
晶体的熔化
非晶体的熔化
晶体的凝固
非晶体的凝固
知识点回顾:
温度
D
20.认识晶体熔化的“温度-时间”图象:
A
B
C
时间
AB段表示物体是 纯固 态的,此过程在 吸 热,温度 不断上升

BC段表示是此时 固液共存 ,此过程物体 吸 热,但温度 不变 ; CD段表示物体是 纯液 态的,此过程在 吸 热,温度 不断上升 。
如图所示,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乙水壶 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当两壶水沸腾发出 哨音时,同时关闭炉火,则 ( A )
A.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 B.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 C.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还能继续发声 D.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

物质的形态及基本特征

物质的形态及基本特征
❖ 吸热(2)天山雪水灌溉农田时,为了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 用,常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 少输水过程中水的 _ 和区,遇
02 升华
到干旱时节,当天空乌云密布时,
人们用飞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
碳)撒向天空,实施人工降雨,
这是通过干冰 _ 为气体。而
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02 三个放热过程
②液化:物质从气态 变成液态叫做液化。

物质液化时要放出热量,压缩体积和 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液化后体 积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物质在凝华时要放热
三、典型例题
❖ 例1、把0℃的冰放在0℃的水里。冰和水会 怎样?
下降,有制冷作用。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
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只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发生。液体
在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
变,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例如: 水的沸点 100℃
酒精
78℃
煤油
150℃
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
液体沸点也可能不同。




汽化(吸热)
熔化(吸热)
升华(吸热) 液态
3
霜:冬天的夜晚,地面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 空气中的水蒸气会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小冰晶, 这就是霜。
例3、在西行的列车上,“我们 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 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 农田……”欢快的歌声,把人们
带到了美丽的新疆。
❖ (1)天山上的冰雪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冰雪 融化时的温度是 _ ,熔0化℃ 过程中冰雪需要 _ 热量。
例压6下、)如,图从3图是中某可物知质,熔它化的到熔沸4点8腾℃ 是的图象(在℃标;准其大熔中气化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基本形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和区别。
2.掌握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现象。
3.学会运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物理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识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系统介绍物质的基本形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及区别。
2.结合实验现象,讲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
3.分析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让学生理解吸热和放热的概念。
4.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了解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兴趣,以生活实例引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创设实验、讨论等互动环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4.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欲望。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物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关注和爱护环境。
3.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积极探究的精神,使他们具备面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环节,我将采用一个简单的实验和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首先,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装满冰块的透明容器,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冰是什么状态的物质?当冰融化成水时,它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冰融化的过程,并引导他们思考物质形态变化的原因。接下来,我会讲述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夏天吃冰淇淋时的感受,让学生联系自身经验,认识到物质形态变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本节课的主题奠定了基础。

第24讲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章末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沪粤版)

第24讲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章末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沪粤版)

第24讲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章末总结课程要求本章重难点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5.能用水汇合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本章重点:温度概念的建立、温度计的使用,以及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

本章难点:作“温度—时间”图像。

目标导航知识精讲知识点01 温度温度计1.摄氏温度的规定:在1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1℃。

2.使用方法:(1)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2)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即学即练1】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温计内有一处细管,温度计没有细管B.体温计与实验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度不同C.使用体温计前,需要用力甩动,把液体甩到35o C以下,普通温度计不能甩动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答案】B【解析】体温计玻璃泡前面有一处细弯管,叫缩口,它的作用是让玻璃泡内的汞在温度升高时能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但在温度降低时不能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

所以使用前要用力甩动几下,使管内的汞回到35o C以下,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温度计没有细弯管,在温度升高时测温物质能自动进入刻度直管内,在温度降低时能自动回到玻璃管的玻璃泡内,读数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使用前不用甩,故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知识点02 物态变化1.六种物态变化示意图:2.晶体和非晶体:(1)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或凝固)温度。

【知识解析】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思维导图-完整版课件

【知识解析】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思维导图-完整版课件
雾:地面附近温度降低时,空中含有的水蒸气较多时,水蒸气会液化,在空中形成很多小水滴就是雾
霜:夜间气温降到零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的叶上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就是霜
有效、合理 利用水资源
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提高水的使用效率、节约用水
加强水资源的有效管理
水是珍贵的资源
水是地球上宝贵的资源 汽染和过量使用,是导致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二节
吸热

汽化

和相
液反

液化 放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蒸发
汽化的两种方式
沸腾
汽化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液化放热及应用
在液体表面缓慢进行 在任何温度都可以进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在任何温度都可以进行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我国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四节
吸热
升华

华相
和反


凝华
放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
举例
冰冻的衣服变干 樟脑球变小
干冰未熔化却变少了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举例
雪的形成 玻璃上的冰花
雾凇
水 循 环 与 水 资 源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五节
自然界中 的水循环
云:蒸发到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或凝华成的水小滴或小冰晶形成云
达到沸点 持续吸热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三节
熔 化 和 凝 固
吸热 熔化
相 反
凝固
放热
晶体件 熔化吸热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6)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6)

名师导学
举一反三
1. 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
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 使其变为
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 )C
A. 汽化
B. 凝固
C. 熔化
D. 液化
名师导学
2. 如图4-3-1中的冻豆腐以其孔隙多,弹性好,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而深受喜爱. 人们制作冻豆腐主要是想办法去除 新鲜豆腐中的水分. 制作冻豆腐的过程经历了 __先__凝_固__后__熔__化___的物态变化.
注意:就“熔化”这一概念而言,要把握住物体是从固 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固态为初始状态,而液态则为末状态.
名师导学
例题精讲 【例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A. 湿衣服晾干 B. 把白糖加水后化成糖水 C. 树叶上的露珠 D. 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
()
名师导学
解析 要分清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弄清物质的初始 状态和末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 A选 项中湿衣服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B选项是糖“溶 化”在水中;C选项中的露水是气态变成液态;只有D选 项是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过程. 答案 D
第四章 பைடு நூலகம்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名师导学
新知1 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例如冰化成水、
铁块熔化成铁水等都是熔化,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例如水结成冰、铁水 凝固成钢件等都是凝固,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凝固过程 要放出热量.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 是__________ ℃.
名师导学
解析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1~2.5 min内,该物质 还没有开始凝固,仍然处于液态,因此在第2 min时该物 质还是液体. 在3~4.5 min内,该物质温度保持不变,处 于凝固过程,此时温度(48 ℃)为该物质的凝固点. 由凝 固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可知该物质是晶体. 答案 (1)液 (2)晶体 (3)48

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ppt

物理物质形态及其变化ppt

5、体温计测得某人体温是37.8℃,如不经用力甩,仅用酒精
消毒后,再给正常人和39℃高烧病人测体温,则两次示数分别
是:( D )
A.39℃ 37℃
B.37.8℃ 37.8℃
C.39℃ 37.8℃
D.37.8℃ 39℃
知识点回顾: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 和 沸腾 。 10.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 进行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服务特 权
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任意下载券标价的文档(不含付费文档和VIP专享文档),每下载一篇共享文
8、如图,试管内有某种液体,若对烧杯持续加热,发现试管液 体沸腾了,则试管内的液体可能是:酒__精__.
物质 沸点(℃)
酒精
78

100
煤油 150
记住了什么?
9、如图,某合金的凝固图象中可看出:( C )
A.该合金的凝固点是200℃; B.BC段表示合金温度不变,并吸收热量; C.该合金的凝固点是250℃,凝固过程的时间是6min;买的VIP时长期间,下载特权不清零。
100W优质文档免费下 载
VIP有效期内的用户可以免费下载VIP免费文档,不消耗下载特权,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
部分付费文档八折起 VIP用户在购买精选付费文档时可享受8折优惠,省上加省;参与折扣的付费文档均会在阅读页标识出折扣价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综合概述】
物态变化是热学部分的重点。

涉及到题型几乎能够全部覆盖。

从2006年的中考命题情况来看,这部分内容除注重基本概念的考查外,还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试题,出现了知识迁移的试题,探究冰熔化规律的试题,熔化和凝固图像的试题,等等。

【考点预测】
【预测1】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走向与图像相结合。

用图像、图表表示物态的基本特征所涉及的知识。

一、从物态变化的过程图像判断不同阶段物质所处的状态。

1.小红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所示。

(1)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

(2)小红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水的质量较少;水的初温较高;酒精灯的火焰较大 (写出一种即可)
(3)她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的测量结果低1℃,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2.如图2(A )所示是小明同学研究萘熔化时的实验装置图,图3(B )是她根据实验数线。

请回答:
(1精灯和烧杯 。

(2的结论是:①萘是 晶体 ;时间;④熔化、凝固过程分别 吸 热、 放 热,但温度 不)在该实验中,小明同学把装有萘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3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__甲_____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232 __℃。

该晶体加热___15____min 后开始熔化。

二、从图表中判断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3.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 A.铜球调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图1
图2
C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以熔化 【预测2】温度计的使用 一、温度计的构造、原理
3.比较如图3所示中的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同点:
(1) 测量范围不同 ;(2) 最小分度值不同 ;(3) 液泡大小不同 。

(4) 体温计上方有缩口 。

二、温度计的读数
4.如图4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27℃,请在图中画出温度计的液柱,使它正确地表示出该温度.
提示:该温度的最小分度值是1℃ 三、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
5.如图5所示,的各种情景,其
中正确使用了温度计的是 〔 D 〕
某同学测液体温度计时的方法如图6甲所示。

指出他操作时错误之处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 高 。

(填8乙所示,该液体的 一、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
7.如图7所示,是水的沸腾图像,其中T 0为水的沸点,图8所示是四个水沸腾的图像,则叙述正确的是
〔 C 〕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A.(a)图中水的沸点最低,(b)图中水的沸点最高
B.(b)图中水的沸点最低,(a)图中水的沸点最高
C.(a)、(b)、(c)三图中水的沸点相同,(d)图中水的沸点最高
D.以上三中叙述都不正确
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8.安安同学在将衣服晾晒后,发现自家的衣服比邻居家干得快些,爱好物理的她想:湿衣服晾晒干的过程属蒸发过程,液体的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带着问题回到学校与同学共同准备了一些材料和仪器进行讨论探究,请你按下列探究思想写出探究过程来。

(1)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