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ppt
合集下载
旅游文化ppt
红酒雪梨
大丰收
豆花牛柳
沸腾水煮鱼
地处邯郸市中华大街与和平路口新丹兰尚街东侧,酒店融餐饮、客房、 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旨在创建温馨、时尚之快捷酒店。 企业奉行服务人性化、菜品特色化、管理规范化、人才专业化、技术领 先化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力争成为邯郸市餐饮服务行业璀璨的耀眼之星。 赋予企业生命力与延展力的灵魂中枢主题思想:创建阳光恋家,团结进取的 和谐家园。 企业宗旨:宾客至上、信誉至诚 企业理念:创造卓越、服务社会 企业精神:勤勉宽厚、诚信、和谐 企业营销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保障 企业管理理念:开明公正,严谨生动 员工理念:友爱在恋家,奉献在恋家,学习在恋家,成长在恋家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创新是生命,特色是灵魂,不求最全,力求最 优。企业崇高的意志品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 管理人员的六个负责:对企业负责,对顾客负责,对上级负责,对员工负责, 对工作负责,对社会负责
大 名 二 毛 烧 鸡
基本配方:精选活鸡、食盐、一级顶油,祖传 秘方。 产品特色:传统工艺制作,祖传秘方,流行区 域,驰名中外。 历史渊源:“二毛烧鸡”风味独特,味道咸鲜 醇香,回味悠长,在100多年的历史中经久不衰, 是大名的传统风味食品,居邯郸“八大地方风味美 食”之首。
溜肉段
将里脊肉切成1.5厘米见方, 3~4厘米长的肉条 将肉条放入容器中放入少许盐, 少许酱油,花椒粉和料酒用手 抓匀 在腌制入味的肉条里放入一 个鸡蛋用手抓匀 再放入干淀粉用手抓匀 将尖叫切成三角片或菱形片, 葱姜蒜切末 锅放植物油烧至7成热(扔一块 肉下去,肉周围马上会有密集 的大泡泡即可)将浆好的肉条 逐条放入油锅中。可以分几次 炸至,这样就不用一次放好多 油,很适合在家里做
洗浴、会议、娱乐、茶艺为一体的三星级酒店。餐饮 饭店以经营餐馆为主,继承 和发扬中华饮食文化传统,店内有风格各异的餐厅、宴会厅和豪华的歌伴宴雅座, 采用全方位高标准优质服务方式,可承办大型高、中档宴会、喜庆家宴。客房 曲 周政府宾馆拥有总统套房2套,客房90多套,装饰独特,宏伟亮丽,室内装修设 计新颖,装修豪华,设备齐全,服务一流。无论您是商务逗留,还是旅游渡假, 居停于曲周政府宾馆,均会使您感到舒心、惬意 。
第四章 旅游人文文化《旅游文化》PPT课件
4.2 建筑文化
4.2.4 园林和风景建设
1)中国园林的悠久历史
中国最早的园林建筑是周文王时期的灵台、灵沼、灵囿,主要供狩猎、采樵用, 以自然山水为主。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在咸阳修建上林苑。汉武帝时期把上林 苑扩充到周围三百里,苑内豢养各种动物供天子射猎,种植各种异树以标奇丽, 同时又修建章宫,开太液池,池中筑蓬莱、方丈、瀛洲三山以拟仙境。
4.3 饮食文化
4.3.3 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茶始产于蜀地,秦灭蜀之后开始向各地移植。 饮茶大约始于秦汉,西汉文学家王褒为其友写的《僮约》中谈及买茶和煮茶,这是有关茶成为 饮品的最早记载。三国时,饮茶风气已经盛行,华佗的《食论》中提到“苦茶久食益意思”, 肯定了茶提神的功效。南北朝佛教盛行,僧人坐禅时常饮茶以消除睡意,由此“转相效仿,遂 成风俗”。唐代,茶叶受到文人士大夫的青睐,也成为吟诗作赋的题材。唐人陆羽所写的《茶 经》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茶叶为主的专著,对茶的起源、历史、栽培、采摘、烹制等作了详细 的论述。唐以后,陆羽被奉为“茶神”或“茶圣”。唐代茶叶种植很广,以江淮地区产量最高, 浮梁、湖州是重要的茶叶集散地。白居易《琵琶行》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 去。”至宋代,茶叶的种植和制作技术更为成熟,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把当时的制茶工艺 细分为12条,可见当时茶叶制作已相当发达。此后茶逐渐成为百姓饮品中的一项,被列入“开 门七件事”,即“柴米油盐酱醋茶”。
2)道教建筑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宫观与佛寺 相似,也是以庭院为单元组成的各种形式的建 筑群。其平面布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按中轴 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展开的传统建筑形 式,以全真派的祖庭——北京白云观为代表; 另一种就是按五行八卦方位确定主要建筑位置, 然后再围绕八卦方位放射展开的具有神秘色彩 的建筑形式,以江西省三清山三清宫为代表。
第10章 中国旅游文化传统
❖ 二、重文传统
重文传统与重人传统有一定相似之处,凡是曾被历史名人留下游 记、诗词、楹联、题名的地方大都被后人看重,视为旅游名胜。。 中国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凝聚着历史文化、民族精神与我们祖先 的聪明才智,不断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鼓舞和艺术熏陶,是我 们应当继承的宝贵财富。
西 安 古 城 墙
平 遥 古 城
(二)饯饮,也叫饯行,是送行即将结束时亲朋好友在路边为游子举行的一种敬酒道别 的仪式。临别饯饮的目的在于让游子饮家乡水酒,强化游子的家乡观念,借酒消减离别 之愁,而且饮酒可以让游子在踏上征途之时增加胆量。
❖ (三)唱离散曲,
❖ (四)折柳,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是我国古代常见的送别 礼俗,在文人墨客中更成为一种时尚。折柳寓意有二,一为 柳树生命力强,无论生长在哪里,都能枝繁叶茂,用其赠友 送别,以示祝愿;二为柳与“留”谐音,折柳送别,寓意挽 留,
二、重文传统
名人辈出,名作众多 门类众多,内容丰富
❖ (一)名人辈出,名作众多
文学创作需要才情,而才情的激发则来自山水的灵性。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创作了众多歌颂自然的诗篇, 其笔下的泰山雄浑、崇高,“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黄山险要、奇特,“丹崖 夹石柱,菡萏金芙蓉”;黄河壮美、磅礴,“君不见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每一篇诗作都充满 浪漫的激情,每一处景观的描写都令人怦然心动,是我 国旅游文化特别是旅游文学中绚丽的奇葩。
❖ 二、尚自然传统
❖ (一)“山水之美,古来共谈”
中国旅游文化崇尚自然传统的表现之一就是对 自然形式美的爱恋,使人的感官感到舒适、惬意, 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着成为中国旅游文化崇高自 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王维等从不同侧 面、不同程度上阐释和演绎着古人依恋自然的传 统。
重文传统与重人传统有一定相似之处,凡是曾被历史名人留下游 记、诗词、楹联、题名的地方大都被后人看重,视为旅游名胜。。 中国旅游文化的重文传统凝聚着历史文化、民族精神与我们祖先 的聪明才智,不断给人以思想启迪、精神鼓舞和艺术熏陶,是我 们应当继承的宝贵财富。
西 安 古 城 墙
平 遥 古 城
(二)饯饮,也叫饯行,是送行即将结束时亲朋好友在路边为游子举行的一种敬酒道别 的仪式。临别饯饮的目的在于让游子饮家乡水酒,强化游子的家乡观念,借酒消减离别 之愁,而且饮酒可以让游子在踏上征途之时增加胆量。
❖ (三)唱离散曲,
❖ (四)折柳,折柳相送,依依惜别,是我国古代常见的送别 礼俗,在文人墨客中更成为一种时尚。折柳寓意有二,一为 柳树生命力强,无论生长在哪里,都能枝繁叶茂,用其赠友 送别,以示祝愿;二为柳与“留”谐音,折柳送别,寓意挽 留,
二、重文传统
名人辈出,名作众多 门类众多,内容丰富
❖ (一)名人辈出,名作众多
文学创作需要才情,而才情的激发则来自山水的灵性。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创作了众多歌颂自然的诗篇, 其笔下的泰山雄浑、崇高,“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 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黄山险要、奇特,“丹崖 夹石柱,菡萏金芙蓉”;黄河壮美、磅礴,“君不见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每一篇诗作都充满 浪漫的激情,每一处景观的描写都令人怦然心动,是我 国旅游文化特别是旅游文学中绚丽的奇葩。
❖ 二、尚自然传统
❖ (一)“山水之美,古来共谈”
中国旅游文化崇尚自然传统的表现之一就是对 自然形式美的爱恋,使人的感官感到舒适、惬意, 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着成为中国旅游文化崇高自 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王维等从不同侧 面、不同程度上阐释和演绎着古人依恋自然的传 统。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ppt
长城
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 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 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1-6]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 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 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6] 。明 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 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 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 河北省境内长度2000多千米,陕西省境内长度1838千米 [8-16] 。根 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 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 [17] 现存长城文 体包括长城墙体、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 计4.3万余处(座/段)。
栈道
栈道原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又称阁道、复道。 中国在战国时即已修建栈道。秦惠王始建陕西褒城褒谷至 郿县(今眉县)斜谷的褒斜栈道,长235千米。秦伐蜀时 修了金牛道,被后世称为南栈道,长247.5千米。现代公 路已经成网,但在交通闭塞的山区,仍有类似的栈道,供 人、畜通行。
赵州桥
赵州桥
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 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当地人称之为大石桥,以区别于 城西门外的永通桥(小石桥)。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匠 师李春设计建造,后由宋哲宗赵煦赐名安济桥,并以之为 正名。 [1-5]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 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值;雕作 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 整、俊逸的石雕风貌,桥体饰纹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 术价值。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全世界 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旅游文化(第三版)多媒体课件
旅游文化
(第三版)
01
旅游文化概论
02
旅游者文化
03
旅游自然文化
04
旅游人文文化
05
旅游社会文化
06
旅游业文化
07
旅游文化环境
CONTENTS
目 录
O
第
N一
旅游文化概论
章
E
第1章 旅游文化概论
学
习
了解
熟悉
掌握
了解
目
旅游
旅游
旅游
旅游
标
文化
文化
文化
文化
的定
的特
的主
的学
义和
征。
要构
科背
内涵。
成。
景。
2.3.3 旅游者行为文化影响因素
5
文化认同
6
旅游中介
01 旅游中介影响旅游者决策行为文化
02 旅游中介影响旅游者时空行为文化
03 旅游中介对旅游者消费行为文化的影响
04 好奇探险的旅游动机文化
第2章 旅游者文化
2.3.4 旅游者行为的文化影响
1
对旅游地心理文化的影响
2
对旅游地生活文化的影响
3
对旅游地传统文化的影响
O
第
N三
旅游自然文化
章
E
第3章 旅游自然文化
学
习 目 标
明确旅 游自然 文化的
认识山、 水、生物 等自然物
价值。
与人类的
密切关系。
强化环境保 护意识,树 立旅游开发 和环境保护 并重的观念。
第3章 旅游自然文化
3.1.1 崇拜自然的价值观
1
崇拜自然价值观产生的原因
(第三版)
01
旅游文化概论
02
旅游者文化
03
旅游自然文化
04
旅游人文文化
05
旅游社会文化
06
旅游业文化
07
旅游文化环境
CONTENTS
目 录
O
第
N一
旅游文化概论
章
E
第1章 旅游文化概论
学
习
了解
熟悉
掌握
了解
目
旅游
旅游
旅游
旅游
标
文化
文化
文化
文化
的定
的特
的主
的学
义和
征。
要构
科背
内涵。
成。
景。
2.3.3 旅游者行为文化影响因素
5
文化认同
6
旅游中介
01 旅游中介影响旅游者决策行为文化
02 旅游中介影响旅游者时空行为文化
03 旅游中介对旅游者消费行为文化的影响
04 好奇探险的旅游动机文化
第2章 旅游者文化
2.3.4 旅游者行为的文化影响
1
对旅游地心理文化的影响
2
对旅游地生活文化的影响
3
对旅游地传统文化的影响
O
第
N三
旅游自然文化
章
E
第3章 旅游自然文化
学
习 目 标
明确旅 游自然 文化的
认识山、 水、生物 等自然物
价值。
与人类的
密切关系。
强化环境保 护意识,树 立旅游开发 和环境保护 并重的观念。
第3章 旅游自然文化
3.1.1 崇拜自然的价值观
1
崇拜自然价值观产生的原因
中国旅游课件
中国政府加强了旅游安全的监管,建立了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对旅游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 和处理,保障了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旅游保险
中国政府鼓励游客购买旅游保险,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和财产损失提供保障。同 时,旅行社和景区也加强了安全管理,配备了专业的安全设备和人员,确保游客的安全。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
文化旅游的发展将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跨界合作,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 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还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 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THANKS
感谢观看
手工艺品
介绍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如陶瓷、漆器、织锦等,以及这 些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旅游市场中的价 值和意义。
传统节日与习俗
传统节日
介绍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及这些节日 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习俗
介绍中国各地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如婚丧嫁娶、节令习俗、民间信仰等,以及这 些习俗在旅游中的表现和意义。
中国旅游课件
目 录
• 中国旅游概述 • 中国自然景观旅游 • 中国历史文化旅游 • 中国民俗风情旅游 • 中国旅游管理与服务 • 中国旅游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ATALOGUE
中国旅游概述
旅游定义与特点
旅游定义
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 其他目的,离开常住居所到其他 地方进行的活动。
旅游特点
湖泊河流
青海湖
位于青海省境内,是中国 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湖 畔风光秀丽,是旅游和观 鸟的好去处。
长江三峡
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 的长江干流上,是中国著 名的河流峡谷景观。
旅游保险
中国政府鼓励游客购买旅游保险,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和财产损失提供保障。同 时,旅行社和景区也加强了安全管理,配备了专业的安全设备和人员,确保游客的安全。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
文化旅游的发展将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跨界合作,可以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 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还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 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THANKS
感谢观看
手工艺品
介绍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如陶瓷、漆器、织锦等,以及这 些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和特点,以及它们在旅游市场中的价 值和意义。
传统节日与习俗
传统节日
介绍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以及这些节日 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习俗
介绍中国各地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如婚丧嫁娶、节令习俗、民间信仰等,以及这 些习俗在旅游中的表现和意义。
中国旅游课件
目 录
• 中国旅游概述 • 中国自然景观旅游 • 中国历史文化旅游 • 中国民俗风情旅游 • 中国旅游管理与服务 • 中国旅游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CATALOGUE
中国旅游概述
旅游定义与特点
旅游定义
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 其他目的,离开常住居所到其他 地方进行的活动。
旅游特点
湖泊河流
青海湖
位于青海省境内,是中国 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湖 畔风光秀丽,是旅游和观 鸟的好去处。
长江三峡
位于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 的长江干流上,是中国著 名的河流峡谷景观。
《中国民俗旅游》课件第一章 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
第二节 民俗与旅游的关系
一、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风情堪称是人文旅游资源中最生动、最绚丽多彩的组成 部分。 如经济民俗中所包含的精妙绝伦的建筑和居住习俗,社会民 俗中所包含的妙趣横生的婚俗,信仰民俗中虔诚的宗教习俗, 以及优美动人的游艺民俗等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
二、旅游对旅游接待地民俗的双重影响
(一)地域性 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北方的靰鞡
西南山寨的背篓
(二) 传承性 民俗,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 相对稳定性。
比如岁时节日习俗以及我国自古以来就己完备的结婚习俗。
(三)变异性 民俗恰恰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不同地区的传播,从内容到形 式或多或少有些变化,有时甚至是剧烈的变化。如从清代满 洲族的旗袍到现代服装的旗袍。
商贸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
社会民俗—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 人际交往民俗、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
信仰民俗—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 形态方面的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禁忌。
游艺民俗—民间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 民间歌舞民俗、游戏竞技民俗。
三、民俗的特征
积极影响: 由于旅游使人们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暂时 流动,所以旅游有助于民俗的交融与发展。
消极影响:造成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民风民俗发生 了变化,一些典型的民族习惯正在消失,无法形成 旅游产品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了解民俗有利于做好旅游接待 旅游接待者必须熟知本地风俗,这样才能有备无患、信手拈 来。 旅游接待者只有了解游客客源地的民俗,才可能了解游客的
❖ 2010年参与性
❖ (四)纯真性
彝族哑巴节 游客穿藏族服饰
第九章旅游与中国文学艺术ppt课件
期 ❖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
《中国旅游文化》 第九章
三、中国戏曲的特色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
《中国旅游文化》 第九章
四、知名戏曲简介
(一)京剧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歌唱)、 念(念白)、做(表演)、打 (武打)、舞 (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 述故事,刻划人物。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 (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男 性、女性 皆有)四大行当,此外还有一些配角
《中国旅游文化》 第九章
课前导读 :
中国的文学艺术宏大丰富,对诗词 楹联、传说轶闻、绘画书法、戏曲 歌舞等丰富多样的文学艺术的欣赏, 不仅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而 且也是丰富旅游工作者文化修养的
重要内容。
《中国旅游文化》 第九章
教学目标:
本章主要讲授中国旅游文学、绘画书法以 及戏曲歌舞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学生 能够认识旅游文学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旅游文学的类别、中国的绘画书法、 戏剧歌曲艺术的基本常识;掌握中国绘画、
粉末,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
《中国旅游文化》 第九章
(三)国画
《中国旅游文化》 第九章
1、形式
中国字画的形式多姿多彩,有横、直、方、圆 和扁形,也有大小长短等分别,除壁画,以下
是常见的几种。 (1)中堂 (2)条幅 (3)小品 (4)镜框 (5)卷轴 (6)扇面
(7)册页 (8)长卷 (9)斗方 (10)屏风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中国旅游文化》 第九章
三、中国戏曲的特色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
《中国旅游文化》 第九章
四、知名戏曲简介
(一)京剧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歌唱)、 念(念白)、做(表演)、打 (武打)、舞 (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 述故事,刻划人物。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 (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男 性、女性 皆有)四大行当,此外还有一些配角
《中国旅游文化》 第九章
课前导读 :
中国的文学艺术宏大丰富,对诗词 楹联、传说轶闻、绘画书法、戏曲 歌舞等丰富多样的文学艺术的欣赏, 不仅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内容,而 且也是丰富旅游工作者文化修养的
重要内容。
《中国旅游文化》 第九章
教学目标:
本章主要讲授中国旅游文学、绘画书法以 及戏曲歌舞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学生 能够认识旅游文学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旅游文学的类别、中国的绘画书法、 戏剧歌曲艺术的基本常识;掌握中国绘画、
粉末,耐风吹日晒,经久不变。
《中国旅游文化》 第九章
(三)国画
《中国旅游文化》 第九章
1、形式
中国字画的形式多姿多彩,有横、直、方、圆 和扁形,也有大小长短等分别,除壁画,以下
是常见的几种。 (1)中堂 (2)条幅 (3)小品 (4)镜框 (5)卷轴 (6)扇面
(7)册页 (8)长卷 (9)斗方 (10)屏风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第八章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件(共20张PPT)《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
我国国务院 2005 年施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 第 2 条给
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
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第 3 条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瓦雅皮人的口头和图画表达形式于 2008 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
类口头 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远古以来,瓦雅皮居民就用植物颜料在身体和各种物体上画出几何图形。随
着 世纪推移, 们逐渐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把图画和口头
表达混合兼用,以 反映 们独特的世界观,并传承 们关于社会生活
C
传承性
B
A
G
地域性
活态性
独特性
D
无形性
E
多元性
F
社会性
第二节 艺术旅游文化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一)《格萨尔》史诗
格萨尔史诗也称《格萨尔王传》,是一部一百多万
诗行、两千多万字的作品。作品讲述了传说中的岭
国国王格萨尔的故事,他以惊人的毅力及神奇的力
量征战四方、抑强扶弱造福人群。 《格萨尔史诗》
二、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一)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
2001 年,我国参与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 表作
项目”,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社会团体举行了一系列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
一概念因此被国内熟知。我国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
律法规。
北京旅游文化介绍PPT
殿宇之海 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 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 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 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 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 万 民 工 , 共 建 了 14 年 , 有 房 屋 9999间半。
贰
名人殿堂
“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个时期都会有一批为我 国的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出现。北京作为 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历史 古城,北京成为了名人的聚集地,优秀的人才 都汇聚在这里,所以北京的名人数不胜数。
梅兰芳
梅 兰 芳(1894-1961) ,本名澜 , 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 华,一字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 艺名兰芳。清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 日(1894年10月22日)出生于北 京 李 铁 拐 斜 街 的 梨 园 世 家 。 1961 年8月8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8岁。 他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 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 家。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 的艺术事业,为祖国戏曲艺术的发 展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 献,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
宫廷历史
明朝(1368—1644年)和清朝(1644—1911年),是中国封建王 朝史上最后两个朝代。两朝宫廷,既指是明清帝王使用的皇宫,也是 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五百多年的历史,作为整 个明清史的一部分,以对帝后活动,包括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宗教 祭祀、饮食服饰等问题的研究,向人们展示这五百多年来明清帝后多 姿熊猫又冷酷残忍的生活画卷,同时,揭示了最高统治者统治权术、 言行起居等对国家民族兴衰和社会生活走向的影响。
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 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 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 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 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 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 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中国旅游文化》课件-文化与旅游
封禅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 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2) 官吏宦游
张骞(约公元前175~公元前114年)是西汉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 和旅行家, 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 奉武帝之命, 带100多人出使大月 氏(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他从长安出发, 经陇西(今甘肃临洮), 穿 河西走廊, 出阳关, 走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 过康居(今巴尔 喀什湖一带), 到大月氏, 行程7000多公里, 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 路, 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军功封博望侯。
发展的广泛性
服务的一体性
地理的集中性
4 旅游的分类
按地理范围分类
国际旅游、国内旅游
按旅游性质和目的分类
休闲度假、探亲访友、商务访问、健康医疗、 宗教朝圣、探险旅游
按参加人数分类
团队旅游、散客旅游、自助旅游、 互助旅游
第二节 中国旅游的历史
目录 CONTENTS
01 中国古代旅游 02 中国近代旅游 03 中国现代旅游
1.2 文化的含义
文化具有社会普遍性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 而不是自然物
文化是人类智慧 和劳动的创造
1.3 文化的结构
1
物质文化
2
行为制度文化
3
精神文化
2 旅游文化
2 旅游文化
2.1 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文化: 一个具有强烈吸引力 的旅游资源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化特征和文化规律。
2.2 中国旅游文化的内容
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 文化与旅游文化
目录 CONTENTS
01 文化 02 旅游文化
1.1 文化的定义
1 文化
《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 自然规律 人文: 人伦社会规范
(2) 官吏宦游
张骞(约公元前175~公元前114年)是西汉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 和旅行家, 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 奉武帝之命, 带100多人出使大月 氏(今新疆西部伊犁河流域)。他从长安出发, 经陇西(今甘肃临洮), 穿 河西走廊, 出阳关, 走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 过康居(今巴尔 喀什湖一带), 到大月氏, 行程7000多公里, 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 路, 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军功封博望侯。
发展的广泛性
服务的一体性
地理的集中性
4 旅游的分类
按地理范围分类
国际旅游、国内旅游
按旅游性质和目的分类
休闲度假、探亲访友、商务访问、健康医疗、 宗教朝圣、探险旅游
按参加人数分类
团队旅游、散客旅游、自助旅游、 互助旅游
第二节 中国旅游的历史
目录 CONTENTS
01 中国古代旅游 02 中国近代旅游 03 中国现代旅游
1.2 文化的含义
文化具有社会普遍性
文化是人的创造物, 而不是自然物
文化是人类智慧 和劳动的创造
1.3 文化的结构
1
物质文化
2
行为制度文化
3
精神文化
2 旅游文化
2 旅游文化
2.1 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文化: 一个具有强烈吸引力 的旅游资源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文化特征和文化规律。
2.2 中国旅游文化的内容
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 文化与旅游文化
目录 CONTENTS
01 文化 02 旅游文化
1.1 文化的定义
1 文化
《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 自然规律 人文: 人伦社会规范
《中国旅游文化》课件
中国旅游景点介绍
北京故宫
长城
西湖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宫殿建筑之一, 故宫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 精髓。
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防御工程,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西湖以其优美的风景和浓厚的文 化底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 游客。
九寨沟
丽江古城
这个自然保护区以其壮丽的湖泊、 多彩的森林和瀑布而闻名,是摄 影师和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中国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而闻名,包括北京烤鸭、川菜、粤菜、湖北菜等,每一种都有 独特的风味。
结语
中国旅游业正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其悠久的 历史、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美丽的景点所吸引。
感谢观看我们的PPT课件,希望这次分享能够帮助 您更好地了解和鉴赏中国的旅游文化。
中国茶文化体验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品茶是一种传统文 化体验,可以领略到茶叶的香气口感 和养生价值。
小贴士
1 中国旅游注意事项
在中国旅行时,请注意礼仪,尊重当地风俗,确保自己的安全,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2 中国旅游常用语
学习一些基本的中文表达方式,例如问候、问路、点菜等,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交流。
3 中国美食介绍
这座保存完好的古城以其古老而 独特的建筑风格、纳西族文化和 美丽的风景而闻名。
中国传统文化体验
1
中医养生体验
2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注重整体健康和平衡,可以通过中医
理论和疗法来体验。
3
象棋文化体验
4
象棋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棋类游戏之一, 它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战略思维。
京剧表演
京剧是中国最古老和最有代表性的传统 剧种之一,通过音乐、唱腔、舞蹈和戏 剧表演讲述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菜 原料 烹法 调味 菜品 名菜 点心小吃
北京菜 原料 烹法 调味 菜品 名菜 点心小吃
上海菜 原料 烹法 调味 菜品 名菜 点心小吃
湖南菜
原料
烹法
调味
菜品
名菜
点心小吃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土家、苗、侗族等少 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社饭的制作方 法是: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 (香蒿、青蒿)采撷回家,洗净剁碎,揉尽 苦水,焙干,与野蒜(胡葱)、地米菜、腊 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可掺部分粘 米,但需先将粘米煮成半熟后合入糯米)蒸 或焖制而成。其味鲜美,芳香扑鼻,松软可 口,老少皆宜。
注重色香味 饮食气氛迥异于西方
烹饪文化的渊源
先民在饮食方面做出过的共献
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兽害 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 伏羲氏,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 神农氏,斵木为耜揉木为耒 黄帝,作斧甑蒸谷为饭烹谷为粥
中国是一个农耕为主的国度,自中国进入 农业社会后,农业就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 经济生产部门,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也就逐 渐形成了以米类,面类等为主食,以肉类, 蔬菜类等为副食,以酒茶等为饮品的饮食 结构。这种以主食副食和饮品三部分构成 的饮食结构延续至今,形成了与西方民族 迥异的饮食风俗习惯
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体系完整 特色鲜明
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论基础
食医合一 饮食养生 本味主张 孔孟食道
中国饮食文化的十美原则
质,香,色,形,器,味,适,序,境, 趣
起源和发展——先秦时期
器具——形式更美,质量更好,形制多样 原料——畜牧产品为主 社会化——出现了庖正 食物——类型比较丰富 总体而言饮食比较简单。
汉魏南北朝时期
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原料选用范围的扩 大的,食物类型的基本确定,烹制系统的 基本定型等方面
外来影响——各国丰富的食材为我国的饮食文化 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豆腐的发明——汉代淮南王刘安讲求黄老之术, 在淮南朝夕修炼。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为 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制出了鲜美的豆腐,并把 他献给刘安享用。刘安一尝,果然好吃,下令大 量制作。这样,豆腐的发明权就记在淮南王刘安 的名下了。传说刘安后来在八公山“升天”,山 上修建了淮南王刘安庙,“八公山豆腐”,也因 此而名扬天下。
湖北菜 原料 烹法 调味 菜品 名菜 点心小吃
河南菜 原料 烹法 调味 菜品 名菜 点心小吃
中国旅游文化
烹饪文化
烹饪文化的渊源 中国烹饪文化的特色 中国烹饪文化的地方风味特色
孙中山曾言道,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 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为 文明各国所不及。
中国人真正中人道,轻物道。西方的观点 表面上扩大了人道主义,实质是人道异化 为物道,是虚伪和做作。
中国菜肴独到之处是形美和质美的结合, 注重造型,善用点缀,使食客经久不忘, 以致全身心浸润在美的享受里。
调味
理论 基本味与调料 味型 调味次序
烹制
基本加热法 保护性处理 成菜法
主要地方风味
山东菜
原料 烹法 调味 菜品 主要名菜 点心小吃
清汤燕菜 周村酥烧饼
广东菜
原料 烹法 调味 菜品 名菜 点心小吃
四川菜 原料 பைடு நூலகம் 烹法 调味 菜品 名菜 点心小吃
主食 米类、面类
大米,小米,玉米,高粱,黑米,香米, 糯米等
馒头,花卷,烧饼,面条,包子,饺子, 烧卖
副食
蔬菜类 肉类 蛋奶类 瓜果类 豆制品类 水产品类
饮品 酒类
茶类
绿茶 红茶 白茶 黑茶 青茶 黄茶
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饮食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饮食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烹饪 方法明显增多,到二十多种
隋唐两宋时期
技术上日趋完善成熟,文化上全方位深层 次的广泛积累。菜肴技术有较大提高
外来影响 食经 饮食业发展
元明清时期
满汉全席与千叟宴 饮食著述 饮食业的发展
饮食文化的特色
原料
养助益充 因时而食 物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