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必备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必备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 3. 食物的消化必备知识点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中关于“食物的消化”的必备知识点可以归纳如下:一、食物消化的基本概念定义:食物在身体内被分解成细胞可以吸收的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二、食物的消化过程1. 口腔阶段主要活动:大块食物在口腔中经过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被磨碎并和唾液混合成食团。

唾液作用:唾液中的淀粉酶会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成麦芽糖,使食物在口中产生甜味。

2. 食道阶段功能:食道是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通过吞咽活动将食团送入胃中。

3. 胃阶段主要活动:胃通过蠕动以及分泌胃液,将食团进一步消化成粥状的食糜。

胃液作用:胃液中的盐酸和酶能够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使其更容易被小肠吸收。

4. 小肠阶段主要功能: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食物在这里停留时间最长,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这里被分解和吸收。

辅助消化: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帮助分解脂肪和蛋白质。

5. 大肠阶段功能:大肠主要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形成粪便。

最终排出:粪便最终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三、消化器官及其功能口腔:咀嚼食物,初步消化淀粉。

食道:输送食物到胃。

胃: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将食物分解成食糜。

小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大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形成粪便。

四、健康饮食习惯与消化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可以减轻胃的负担,提高消化效率。

定时定量:合理安排饮食时间,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均衡饮食:摄入多样化的食物,确保获得全面的营养。

饮食卫生:注意食物的新鲜度和清洁度,避免食物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以及消化器官的功能,同时认识到健康饮食习惯对消化系统的重要性。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看电视机里有什么)等。

3、(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驱使我们持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4、(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5、科学探究的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6、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
7、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水平)。

(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8、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知识梳理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知识梳理

【第一课】多种多样的食物
答:我们经常吃的食物有:米饭、馒头、面条、牛奶、炒白菜、土豆丝、牛肉、鱼肉、鸡肉……
答:早餐——大米粥、馒头、鸡蛋、大头菜;
中餐——米饭、土豆丝、鱼肉、西红柿蛋汤;
晚餐——苹果、牛肉面、炒白菜
答:食物可分为两大类:动物类食物——牛奶、牛肉、鸡蛋、鸡肉、鱼肉……
植物类食物——米饭、面条、馒头、土豆丝、炒白菜……
答:○1育秧—○2插秧—○3稻谷成熟—○4收割稻谷—○5晒稻谷—○6加工大米—○7做成米饭答:大米还可以加工成:米粉、米酒、寿司、粽子、汤圆……
答:馒头:○1播种—○2麦苗—○3麦子成熟—○4收割麦子—○5晒麦子—○6加工成面粉—○7做成馒头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做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目录1. 知识点一:物体的三种状态2. 知识点二:冰的融化和冰的凝固3. 知识点三:水的沸腾和水的凝固4. 知识点四:空气的存在和测量5. 知识点五:鱼的生活性知识点一:物体的三种状态物体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 固态:物质密度大,形状不易改变。

例如:石头、木块等。

- 液态:物质密度较小,形状可改变。

例如:水、果汁等。

- 气态:物质密度非常小,形状可改变。

例如:空气、烟雾等。

知识点二:冰的融化和冰的凝固- 冰的融化:当温度升高时,冰会变成水。

这个过程叫做融化。

例如:冰袋中的冰块变成了水。

- 冰的凝固:当温度降低时,水会变成冰。

这个过程叫做凝固。

例如:将水放进冰箱里,水会变成冰。

知识点三:水的沸腾和水的凝固- 水的沸腾:当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会变成蒸汽,并冒出许多气泡,这个过程叫做沸腾。

- 水的凝固:当水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液态变为固态,这个过程叫做凝固。

知识点四:空气的存在和测量- 空气的存在:空气是无形的,人们不能直接看到它的存在。

但我们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例如:风、呼吸等。

- 空气的测量:可以通过气温计来测量空气的温度,通过湿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知识点五:鱼的生活性- 温度对鱼的影响:鱼喜欢生活在水温较适宜的环境中,如果水温过高或过低,鱼会生病或死亡。

- 水中的氧气:鱼需要呼吸氧气,它们通过鳃来吸收水中的氧气。

如果水中的氧气含量太低,鱼就会窒息。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希望这份文档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水”知识点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 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 水属于液体,水蒸气属于气体, 冰属于固体3. 蒸发的定义: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

4. 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水洼干了,衣服晾干了,煮食物时水烧干了等等。

5. 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6. 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水 水蒸气液体 看得见 无色 气态无味 看不见 摸得着 透明 摸不着有固定体积 会流动 没有固定体积7. 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雾”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珠。

8.我们怎么能让水蒸发得更快?答: 提高液体温度(加热)加快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增大液体表面积第二课:《水沸腾了》1.用什么测量水温?答:温度计 (温度计容易破裂,使用时注意安全 )2.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④在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3.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一般呈现淡蓝色。

4.给水杯里的水加热所用到的实验器材:(1)酒精灯(加热) (2)三脚架(支撑)较重 无固定形状 较轻(3)石棉网(均匀受热)(4)烧杯(装水)(5)温度计(测量温度)5.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那些变化:答;水底:产生小气泡水中:变成大气泡水面:气泡破裂6.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7.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状态都是由液体变成气体,都需要吸热不同点:(1)蒸发和沸腾这两种现象所发生的地点不同(2)两种现象所需要的温度条件不同8.酒精灯各部分名称9.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实验结束时要用灯帽盖灭点燃的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10.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

第三课:《水结冰了》1.水结冰以后体积变大。

2.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必备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必备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 1. 多种多样的食物必备知识点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食物与消化》中关于“多种多样的食物”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日常生活中的食物种类丰富性: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非常丰富,包括各种主食、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

常见食物:如米饭、馒头、面条、牛奶、炒白菜、土豆丝、牛肉、鱼肉、鸡肉等。

二、食物的分类按照来源分类:动物类食物:如牛奶、牛肉、鸡蛋、鸡肉、鱼肉等。

植物类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土豆丝、炒白菜等。

其他分类方式:还可以根据食物的加工方式、营养成分等进行分类。

三、食物的生产过程以大米为例: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包括育秧、插秧、稻谷成熟、收割稻谷、晒稻谷、加工成大米、做成米饭等步骤。

其他食物:如馒头,其生产过程包括播种、麦苗生长、麦子成熟、收割麦子、晒麦子、加工成面粉、做成馒头等。

四、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营养成分:食物中主要包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

具体食物举例:含脂肪较多的食物:花生、芝麻、肥肉、核桃等。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瘦肉、鱼虾、鸡蛋、豆制品等。

含维生素较多的食物:瓜果和蔬菜,如西瓜、冬瓜、苹果、葡萄、白菜、萝卜等。

含钙丰富的食物:牛奶、大豆、虾米、海带等。

含铁丰富的食物:猪肝、瘦肉、菠菜等。

含碘丰富的食物:海带、紫菜等。

五、食物的营养价值能量提供:脂肪和淀粉为身体提供能量。

身体组成:蛋白质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

其他作用:维生素、钙、铁、碘等也是身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各自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六、食物检测与识别碘酒检测淀粉: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后通常会变蓝。

其他检测方法:如含脂肪的食物在纸上按压后会留下明显的油迹,含蛋白质的食物放在火上烧时会产生像烧头发那样的气味(烧焦味)。

七、健康饮食习惯均衡饮食: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注意荤素搭配,每天吃适当的蔬菜和水果,以获得全面营养。

饮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要定时,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物。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复习要点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水》知识复习要点1-1《水到哪里去了》1.(常温)状态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2.水变成水蒸气是有(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3.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的大小)、(空气流动的速度)等因素有关。

4.蒸发(面积)越大、(温度)越高、(风力)越大,水蒸发得越快。

5.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

不同点:水蒸气是气态的水,看不见、摸不着,可以被压缩。

水是液态,看得见、摸得着,不能被压缩。

1-2《水沸腾了》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是(100℃),且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2.使用酒精灯时(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的酒精的酒精灯,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加热后的烧杯和三脚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很烫,不能用手触摸。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加热要用(外焰)。

4.水沸腾过程中会看到什么现象?答:沸腾时水上下剧烈翻滚,还会产生大量白雾。

1-3 《水结冰了》1.水温在(0℃或者0℃)以下就会结冰,体积(变大);温度上升到0℃以上冰就会化成水,体积变小。

2.冰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冰还是水,是固态的水,本质没变。

3.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是水的三种形态,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在一定条件下,冰、水、水蒸气可以互相转化。

4.碎冰里加(盐)可以使温度更低。

5.冰和水有那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他们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不同点:水是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冰是固体,硬、光滑,会浮在水面,水结冰后体积更大。

1-4 《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或者冰的温度升至(0℃)时,冰开始融化,融化过程中会从周围吸收热量。

2.加快冰块融化的方法:一是把冰块放到温度高的地方。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

三年级科学教科版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原创版)目录1.科学教科书三年级第一单元的内容概述2.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和优势3.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4.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建议正文1.科学教科书三年级第一单元的内容概述三年级科学教科书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

本单元共有四个小节,分别是:“地球上的生物”、“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和“人与自然”。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和优势大单元教学是指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整合起来,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的意义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学效果:大单元教学将知识点整合,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整体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学效率:大单元教学可以减少知识点的割裂,避免重复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1)明确教学目标:在进行大单元教学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将知识点进行整合,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2)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环境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4)评价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

4.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建议(1)深入研究教材: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为大单元教学做好准备。

(2)加强团队协作:大单元教学需要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确保教学效果。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指导。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最全整理)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最全整理)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一、空气占据空间吗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筒里会看得更清。

推动活塞,空气占据的空间变小,松手,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用大一点力气推动活塞再松手,活塞会反弹回原来的位置。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轮胎、充气床垫。

二、空气有质量吗1.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电子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

(2)按“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2.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3.17世纪,伽利略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4.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克,相当于3 枚回形针的质量。

5.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三、热空气和冷空气1.热空气向上流动,冷空气向下流动。

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2.取暖器、热气球、孔明灯等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制冷空调或冷藏柜应放在房间的上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下降,降低室内气温;取暖器或暖气片应放在房间的下方,这样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4.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5.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6.制造风的方法:扇扇子、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7.空气的性质: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但空气占据空间、可以被压缩、有质量、可以流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一、土壤的成分1.土壤的含义: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背诵资料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背诵资料
4.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将一个压扁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它会慢慢鼓起来,恢复原状,因为空气会热胀冷缩。空气变热后体积会膨胀,但这些空气依然是空气,没有变成其他物质。
5.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有:车胎在高温下容易爆炸、面团加热后鼓起来、木门在夏天变得难开等。
6.给蜡烛加热,蜡烛会融化成液体,冷却之后,蜡烛液会凝固成固体,这个过程与冰融化和水结冰相类似。
5.蒸发: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这个过程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6.常见的蒸发现象有:湿的手变干了、水洼变干了、煮食物的水变少了、湿衣服变干了。
7.我们洗澡之后,看到卫生间玻璃上的小水珠不是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8.一杯热开水放在桌上,看到上面冒着的“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我们可以用加热、加快空气流动的方法让水蒸发得更快。我们还可以像海水晒盐一样增加水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方法来加快水的蒸发。
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冰是透明的,隔着冰能看到其他物体。
4.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要占据更大的空间。为了比较结冰前液面高度和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我们需要做好标记。
5.用手触摸冰块,温度很低,比较光滑。
6.冬天湖面上的冰是由于水的温度降低后产生的;春天冰面解冻散开后,冰块会浮在水面上。
4.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水在100℃沸腾,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水面翻滚,气泡在水面破裂,水面会产生大量白气。
5.晾衣服时,你有什么方法使衣服干得快一些?
答:放在阳光好的地方;挂在通风的地方;把衣服撑开一些。
3.水结冰了
一、填空
1.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那么水就会结冰。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知识要点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单元知识要点一、认识温度计和酒精灯。

1、正确使用温度计。

(1)在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时,待温度计的液柱静置后读出的温度会更准确。

(2)读温度计的方法: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液面保持平视。

2、认识酒精灯。

(1)酒精灯的基本构造。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一层叫外焰,中间一层叫内焰,最里面一层叫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3)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①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②熄火时要用灯帽盖灭;③不能用嘴吹灭火焰。

二、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蒸发。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

(2)影呵蒸发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等。

蒸发在任何温度都会进行,只是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反之越慢。

火焰 灯帽瓶塞 玻璃瓶 酒精 灯芯(3)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当温度变低吋可以变成液态水,所以水蒸气是水的一种状态。

2、水的沸胯。

(1)沸騰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在1个示准大气圧下,水是在100℃沸騰的。

沸騰后,水的温度不変,同吋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漸变大,一直上升到液面破裂,釋放出水蒸气。

3、水的凝固与融化(1)当坏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吋,水开始結冰,从液体状戊変成了固体状态(2)水在結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結冰后的变化:冰的温度为0℃或以下,低于水的温度。

水結冰后有固定形状,体积变大,可浮在水面上。

(4)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

(5)当坏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6)冰在融化辻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冰融化成水后,由固态変成液态,体积变小了。

4、水的三态变化。

(1)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2)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2.水蒸气是气态,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肉眼看不到,摸不到,重量比较轻,并且可以被压缩,没有固定的体积。

3.水雾是液态,是由无数的小液滴组成的,可以用肉眼观察到,可以触摸到,重量比水蒸气重,且不能被压缩,有固定的体积。

4.水和水蒸气它们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并且都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物质,都占据了空间,有一定的重量。

5.水每时每刻都在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水的蒸发。

水蒸发时会吸热。

不同的液体蒸发的速度不一样。

6.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

7.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

8.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9.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在100℃开始沸腾逐渐汽化,水沸腾后的变化是从液态变成气态,变化属于汽化现象。

10.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11.水在0℃时会结冰,从液态变为了固态。

水在变成冰的过程中,温度会下降,速胀大。

12.酒精灯使用时,要注意加热时要用外焰,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

13.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14.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15.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16.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17.测量水温的要注意:(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18.水和冰都是由同一种物质h2o组成,都是无色无味的物体。

19.水和冰的存在的形态不同,水是液态,而冰是固态,密度不同,水是1g/cm3,冰是0.9g/cm。

三年级科学一二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一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空气单元知识点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3.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喷水壶、充气城堡、射钉枪等都应用了压缩空气。

4.古代,人们一度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到了17世纪,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空气有质量。

5.无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6.空气受热会上升,受冷会下降。

7.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知识点1.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在收集土壤时,要注意安全,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去水边。

3.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人们根据三种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三类:沙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质土,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黏质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壤土。

4.沙质土渗水性、透气性最好,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差;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壤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渗水性、透气性都较好。

5.不同的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适宜生长的土壤也不同。

6.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

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

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深,越肥沃7.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为腐殖质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在土壤中打洞,帮助土壤通气;通过吞食和排泄,增加土壤的肥力;通过身体的活动,促进各种营养物质与土壤颗粒的混合……它们是植物生长的好帮手。

8.不是所有的表层土都是肥沃的,如山体的表层土就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所以山上的土壤往往比较贫瘠。

人们常用种植绿肥、施农家肥和收集落叶沤肥等方法改良贫瘠的土壤。

9.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

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

10.土壤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形成几厘米厚的土壤层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时间。

三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上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一、认识温度计和酒精灯1、正确使用温度计:①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时,液泡浸没在水中,不碰杯壁和杯底;②待温度计的液柱静置后读数,读数的时候视线平视。

2、认识酒精灯(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按温度从高到低排列:焰心>内焰>焰心。

(2)注意事项: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熄灭的时候要用灯帽,盖两次;不能用嘴吹灭。

二、水的三态(1)水的蒸发①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

②蒸发在任何温度都会进行,只是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反之越慢。

环境越干燥,蒸发越快。

③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当温度变低时可以凝结成液态水,所以水蒸气是水的气态。

(2)水的沸腾①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②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是在100℃沸腾的。

沸腾后,水的温度不变,同时沸腾时,会中会冒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一直上升到液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3)水的凝固与融化①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

②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③水结冰后的变化:冰的温度为0℃或以下。

水结冰后有固定形状,体积变大,会浮在水面上。

④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⑤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温度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⑥冰融化成水后,由固态变成液态,体积变小了。

(4)水的三态变化。

(1)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

(2)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三、水的溶解①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但是不能溶解沙子②同样的水能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量是不同的,相同条件下,水能溶解食盐的量比小苏打大。

③做溶解实验时,要一份一份地加入食盐或小苏打,一份溶解了才能加下一份,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溶解速度越快。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有一定体积。

2.水有三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3.蒸发: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的过程;水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刚洗完澡会觉得冷)。

4.凝结: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

(锅里冒出的“白气”,叶子上的露水)5.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无色无味透明,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了,肉眼无法看见。

6.生活中水的蒸发现象:①湿布擦桌子;②湿的手变干了;③雨后路面变干;④煮食物锅中的水越来越少;⑤湿衣服变干等。

7.水蒸发的规律:①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②空气越干燥,水蒸发越快;③表面积越大,水蒸发越快;④有风吹,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越快。

8.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和液态的水的混合物。

(加湿器喷出的就是水蒸汽)白汽或者白烟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汽。

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水沸腾了1.沸腾:液体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产生的一种剧烈的气化现象;水沸腾后再加热将继续沸腾但温度保持不变,不加热的话将不再沸腾;水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的速度较快;2.沸点:这个一定温度就是这种液体的沸点,各种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摄氏度,即水的沸点是100 摄氏度(一个大气压下);很深的矿井里,深度每增加一千米,水的沸点就提高3℃;在高原地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也越低,水的沸点也降低;所以在高原地区,都要使用“高压锅”才能把水烧开、把饭菜煮熟(高压下沸点升高原理);家用高压锅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锅内气压是 1.3 个大气压,沸点一般在125℃左右。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大大增加。

4.水加热实验现象:②加热过程中,水温不断升高,杯底有气泡产生,杯壁上有水珠附着,水面上有水汽产生;②沸腾时,杯底形成大量气泡且迅速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水面上方水蒸气遇冷产生大量水汽。

5.酒精灯由灯帽、瓶塞、灯芯、酒精和玻璃瓶组成。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水》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水》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第三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3.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冰更容易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第六课《加快溶解》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3.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第八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1.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凝结)成冰,冰(融化)成水,这些是水的三态变化。

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1-6节重点知识总结

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1-6节重点知识总结

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1-6节重点知识总结
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1-6节重点知识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共计六节。

以下是各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科学是什么
- 科学是人们研究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

- 科学通过观察、实验、总结等方法来获得知识。

- 科学知识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改善生活。

第二节:大象的骨骼
- 大象的骨骼结构适合它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 通过观察大象骨骼可以了解它们的体型特点和性。

第三节:小手电筒的制作
- 描述了小手电筒的构造和原理。

- 通过制作小手电筒可以研究到光的传播和反射规律。

第四节:人的体重与力的关系
- 介绍了人的体重与地球引力之间的关系。

- 讲解了测量体重的方法和工具。

第五节:小汽车的运动
- 通过观察小汽车的运动形式,了解了力对物体的影响。

- 探讨了力的大小与速度和方向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光的传播
- 介绍了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

- 通过实验探索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

以上是教科版科学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总结,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对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更深入的
了解。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动物与环境示例文章篇一:《动物与环境:奇妙的关系》嗨,大家好!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我们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里超级有趣的内容——动物与环境。

你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拼图,每一块拼图都很重要呢。

动物就是这些拼图里超级独特的一部分,而环境呢,就像是这些拼图的背景板。

动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呀,那可真是千丝万缕,特别奇妙。

先说说小蚂蚁吧。

小蚂蚁可小了,但是它们超级团结。

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院子里看蚂蚁。

那些蚂蚁的家就像一个小小的地下城堡。

你知道吗?蚂蚁们会根据环境来建造它们的家。

要是在干燥的地方,它们的洞口可能就会比较小,这样能防止水分流失得太快。

我就想啊,蚂蚁是不是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建筑师呢?它们懂得怎么利用环境让自己住得舒服。

我问我的小伙伴小明:“你说蚂蚁这么聪明,它们是不是上过建筑学校呀?”小明就哈哈大笑说:“哪有呀,这是它们天生就会的本领。

”再说说小鱼吧。

小鱼生活在水里,那水就是它们的整个世界。

我家附近有个小池塘,里面有好多小鱼。

我发现啊,小鱼的身体形状就很适合在水里游来游去。

它们的身体滑溜溜的,就像一艘艘小小的潜艇。

池塘里要是水很清澈,小鱼就游得特别欢快。

可是要是水变得脏脏的,小鱼就会显得很不开心,游得也慢吞吞的。

有一次,我看到有个调皮的小孩往池塘里扔了一些垃圾,我可着急了,我大声喊:“你不能这样,你这样会破坏小鱼的家的。

”那个小孩还不以为然呢。

我当时就想,小鱼在这样被污染的环境里肯定很难受,就像我们住在满是灰尘和垃圾的房子里一样。

还有小鸟。

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

它们会在树上筑巢。

我看到过喜鹊的巢,那可真是一个精致的小窝。

喜鹊就像一个能工巧匠,用树枝、泥巴什么的搭建起自己的家。

它们为什么要在树上筑巢呢?那是因为树能给它们提供很好的保护呀。

树枝可以挡住风雨,还能让它们躲避一些想要抓它们的小动物。

我想,树对于小鸟来说,就像一把大大的保护伞。

我跟奶奶说这些的时候,奶奶笑着说:“你这小娃娃,观察得还挺仔细呢。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一、我看到了什么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2、看、听、摸、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二、校园的树木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三部分组成。

3、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4、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5、记录的方法有:画简图、文字记录、打比方、作比较、做标本。

三、大树和小草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3、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

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4、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

它是一年生植物。

5、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四、水生植物1、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植物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2、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等。

3、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荷花。

4、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为什么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葫芦叶柄膨大部分的气囊充满空气。

6、常见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

五、植物的叶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

2、我们可以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3、植物的叶一般由叶柄和叶片组成,叶片上面有叶脉。

4、叶也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

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5、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完整生命过程。

六、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1、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1.水在自然界会以液体、固体、气体三种形态存在。

水的三种形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变化是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

2.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是一种蒸发现象。

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因此我们看不见水蒸发的过程。

3.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都会流动,都占据空间,都没有固定的形状,都有一定的质量。

不同点:水看得见、摸得着,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一定的体积。

4.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升高。

在沸腾前,水中会产生气泡并浮出水面,且气泡在上升时由大变小。

在沸腾的过程中,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浮出水面,这些气泡在上升时由小变大,上升到水面后破裂。

同时,水面之上会出现许多“白汽”。

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

5.通常情况下,水在达到100℃时沸腾。

6.水在温度降到0℃时会结冰。

水在完全结冰之前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

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7.水和冰的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都占据一定的空间,都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不同点:水会流动,没有一定的形状;冰不会流动,有一定的形状。

8温度达到0℃以上冰会融化。

冰融化成水要从周围吸收热量。

9.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10.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是否搅拌和物质颗粒的大小。

11.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沙和食盐分离,通过蒸发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12.捏橡皮泥、折纸和水的三态变化,都只是物体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而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13.生活中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中的空气受热体积会膨胀,乒乓球就会鼓起来。

14.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15.水蒸气、水、冰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1—5课)复习题一、填空题二、1、凤仙花是用(种子)繁(fang)殖(zhi)的。

2、凤仙花耐(旱)不耐(寒),喜欢(阳光充足)且(通风)的环境。

3、凤仙花不断地生长,它的茎和叶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4、凤仙花播种后,每隔( 8 )天左右浇一次水,开花后每隔( 5 )天左右浇一次水。

5、凤仙花的一生经历(种子、发芽、长出茎叶、长出花蕾、开花、结果)六个阶段。

6、用花盆种养凤仙花,先要往花盆里装(松软肥沃)的土。

7、用花盆播种凤仙花,可按照(播下种子)、(掩上土)、(浇适量的水),然后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8、植物的叶是由(叶柄)和(叶片)构成,其中叶片上有(叶脉)。

9、凤仙花的果实如(纺锤形),果实内部有(种子)种子的颜色是(黑色)的。

10、生物从(出生)到(自然死亡)都要经过几个不同的时期,所经历的几个时期叫(生命周期)。

二、判断题1、凤仙花是用根繁殖的。

()2、凤仙花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指甲花。

()3、种养凤仙花的花盆底应该留一个小洞便于流出多余的水。

()4、凤仙花在生长期间应该天天施肥。

()5、凤仙花播种后每隔8天左右浇一次水。

()6、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用手捏会自动炸开。

()7、凤仙花的发芽时间和播种深度有关系,播种越深,发芽越迟。

()8、植物的胚可以发育成一株完整的植物。

()9、凤仙花的种子是活血化瘀,利尿解毒的良药。

() 10、凤仙花是直立茎。

()三、问答题:1、凤仙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答:凤仙花的种子小颗粒,黑色,比油菜籽稍大。

2、凤仙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答:凤仙花的叶子是披针形。

3、凤仙花的花长在什么地方?答:长在叶柄与茎相连的地方.4、凤仙花的花有什么特点?答:凤仙花的花的颜色:粉红,气味:淡淡的香,大小:大,形状:似蝴蝶 5、凤仙花的身体可分成哪几部分?答:凤仙花的身体可分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四、实践技能题1、采集凤仙花、油菜、蚕豆、花生、黄豆、绿豆等作物的种子,仔细观察比较凤仙花的种子是什么样的,与其他的种子有什么不一样?答:小颗粒,黑色,比油菜籽稍大。

2、将凤仙花种子播在什么位置更恰当?答:将凤仙花种子播在1厘米深位置更恰当.4、你解剖过凤仙花吗?说一说凤仙花的花可以分成哪几部分?答:凤仙花的花可以分成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

5、怎样处理采集到的成熟的凤仙花种子?答:可以制作成标本,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6——9课)复习题一、填空题1、(春天)是养蚕的季节2、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3、蚕卵孵化时间约为(10)天,前(8)天采用自然光线,打开门窗换气,最后(2)天要把蚕卵用干净的黑布包上,进行黑暗保护,直至蚁蚕孵化出来4、蚕宝宝出生后就要(吃东西)了5、蚕一生要蜕皮(4)次,一般是每隔(7)天蜕一次皮6、蚕宝宝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吃食物了,停止吃食后,蚕就要开始(吐丝结茧)了7、蚕宝宝的胸部有(3)对足,腹部一共有(10)个环节8、蚕茧中钻出来的小虫子叫(蚕蛾),它是由(蚕蛹)变成的9、蚕卵是由(雌蚕)产出来的 10、蚕的一生要经历(卵)(蚕宝宝)(蛹)(蚕蛾)四个阶段,几个阶段的形态变化,人们常把它称为变态。

二、判断题1、浅灰色的蚕卵说明蚕即将出生,白色的蚕卵说明蚕已经跑出来了。

()2、对没有孵化出来的卵应继续进行黑暗保护。

()3、一个蚕茧里面只有一个蛹。

()4、蚕蛾全身披着白色的鳞片。

()5、蚕在孵化后两周内,长得很快,颜色越来越白。

()6、蚕只吃桑叶。

()7、可以用羽毛或毛笔轻轻的把蚁蚕送到新“家”。

()8、蚕可以食用,它的营养价值很高。

() 9、蚕的蚕丝可以做成衣服和被子。

() 10、我们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问答题1、蚕卵是什么样子的?答:蚕卵是黑色,椭圆形,长约1厘米左右。

2、我们一般将蚁蚕的家安在什么地方?答:我们一般将蚁蚕的家安在干燥、平坦、有一定光线的纸盒子或平坦的簸箕内)3、怎样照顾小蚕?答:蚕叶要新鲜,并且保持干燥,还要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残叶。

4、蚕宝宝的嘴巴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吃东西的?答;蚕宝宝的嘴最显著的特点是嘴中长有两个嗷,像两把钳子,还有上下两片颚片,像两片刀片;蚕吃桑野叶时头部上下移动,用嗷和颚片切断和切碎桑叶)5、蚕一般在什么地方结茧?答:蚕一般在麦草、稻草或其他草小树枝搭起的架子上结茧。

6、仔细观察,蚕蛾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答:蚕蛾分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六条腿。

三、实践技能题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蚕蜕皮的过程和蜕皮后的变化。

答:蚕蜕皮时,蚕从头胸部爬出,旧皮向后缩去;蜕皮之后,蚕吃的很多,长得很快。

2、观察交流蚕吐丝前的特点答:蚕吐丝前浑身发亮、不吃东西、头部不停地摇晃、排出大量绿色的粪便。

3、交流蚕蛾出茧后三天内的活动情况答:蚕蛾出茧后,他的活动有雄蛾拍翅、雌雄交配、雌蛾产卵4、请你说一说蚕是怎样吐丝做茧的?答:蚕吐丝前找好角落,吐丝时蚕昂起头来开始不停地摇头晃尾,并从嘴里吐出丝来,蚕不停换方向,并不断的吐丝,最后蚕丝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

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10—14课)复习题一、填空题1、冬天,我们一般穿质地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夏天则穿质地较(薄)、颜色较(浅)的衣服。

2、给衣服的面料分类可以按(质地、颜色、厚薄、材料等)进行3、婴儿用的“尿不湿”的用一种高吸水的材料做成的,它可以吸收相当于自重上(千)倍的水分4、雨伞是用(吸水性较小)的材料做成的5、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6、在不同表面的容器里装上水,表面积越大的容器蒸发的速度就(越快)7、在常瘟下为了保持食物的新鲜,人们常用(保鲜膜)包装食物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划√,错的划×)1、一般情况下穿棉质的面料是较好的(√)2、胶鞋是用吸水性较好的材料做成的(×)3、夏天穿浅色的衣服比穿深色的衣服好(√)4、婴儿一般穿质地较软的面料做的衣服(√)5、雨伞布是完全不吸水的材料(×)6、衣料吸水性大小与衣料的材料质地有关(√)7、水只在高温下才会蒸发,在低温下不会蒸发(×)8、穿棉衣暖和的原因是棉衣能够产生热量(×)9、穿棉衣暖和的原因是棉衣能够隔热保温(√) 10、温度越高,水蒸发的是速度就越快(√)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缎子衣服的面料是(B)A、亚麻B、丝绸C、毛皮D、化纤2、较重的衣料是(C)A、亚麻B、丝绸C、毛皮D、化纤3、下列衣料中吸水性最大的是(C)A、亚麻B、丝绸C、棉布D、化纤4、下列衣料中吸水性最小的是(D) A、亚麻 B、丝绸 C、棉布D、化纤5、穿棉衣暖和的原因是(A)A、棉衣能够隔热保温B、棉衣能够产生热量C、棉衣能够储藏热量D、棉衣能够发散热量6、为了让冰棍化得慢一些,采取的办法是(D)A、用玻璃瓶装冰棍B、用玻璃瓶装冰棍C、用木制的容器装冰棍D、冰棍盒外穿上“棉衣”四、问答题1、冬天我们穿的衣服一般是用什么面料做成的?答;冬天我们穿的衣服一般是用棉、毛、亚麻等质地较厚的面料做成的. 2、衣料的吸水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答:衣料的吸水性与衣料的质地、厚薄、纹路的大小有关。

3、晾在外面的衣服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答;衣服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去了. 4、水的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水的蒸发快慢与温度、通风、蒸发面积大小有关。

5、为什么穿上毛衣、棉衣感到暖和?答;因为毛衣、棉衣等衣料能够隔热保温.6、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保温或隔热?答;冬天的送暖管道、电冰箱的隔热层、热水瓶的瓶胆等.7、为了让衣服干得更快,应该将衣服晾在什么地方?答:应该将衣服晾在通风、太阳晒的到的地方。

五、实验技能题 1、认真做课本P35下的实验,讨论衣料的吸水性与哪些因素有关?(与衣料的质地、厚薄、纹路的大小有关) 2、做好课本P37下的实验,水跑到哪里去了?(水蒸发到空气中去了)3、做一做课本P39下的实验,几天后,容器中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几天后容器中的水会减少,其中容器表面越大的,水减少的越多).4、做课本P42上的实验后讨论,棉、毛衣料在实验中起了什么作用?(棉、毛衣料在实验中起了隔热、保温的作用)5、找一找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的例子(1)、利用水的蒸发:天热扇风、发烧的人身体涂抹酒精、天热的时候向地面撒水晒盐(2)防止水的蒸发: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给墨水瓶加盖、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把新鲜的柑桔放入塑料袋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15—17课)复习题一、填空题1、木材、砂、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人们叫它们(天然材料)2、砖、瓦、水泥等人工制造的材料人们叫它们(人造材料)3、盐酸具有(腐蚀性),使用时要当心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对住房都教学了(内部装修)5、装修材料美化了我们的房屋,但使用不当,会(危害我们的健康)6、石头、砂、木材等材料都是(天然材料)7、钢材、水泥、砖等材料都是(人造材料)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划√,错的划×)1、我们应提倡用废旧材料做建筑材料(√)2、建筑房屋只用天然材料不用人造材料(×)3、室内装修最好用不含甲醛的环保油漆(√)4、石灰石既可以烧石灰又可以用来造房屋的地基材料(√)5、用木料做门窗比什么材料都好(×)6、可以用其他材料做的瓦代替粘土烧的瓦(√)7、荆门地区的石头做建筑材料是用不完的(×)8、石头做的房子住起来冬暖夏凉(×) 9、宝源木业制造的建材板是三合板(√) 10、荆门地区建房用的砂大都从长江和汉江取得的(√)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下列建筑材料是天然材料的是(B) A、红砖 B、砂 C、三合板 D、钢材2、下列建筑材料是人造材料的是(C) A、木头B、茅草C、瓦D、竹子3、荆门地区用于建筑的岩石主要是(C)A、花岗岩B、云母C、石灰石D、大理石4、荆州沿岸产的砂主要是(D)A、红砂B、黄砂C、白砂D、青砂5、荆门城北山区生产的树木主要是(A)A、松树B、杉树C、杨树D、柳树6、楼板用钢筋加水泥浇注是为了(D)A、增加强度B、增加柔韧性C、增加美观好看D、既增加强度又增加柔韧性四、问答题1、我们周围的房子主要用到了哪些建筑材料?答:主要用到了砖、瓦、水泥、钢筋、木料、石头、石灰、砂等。

••最新搜索••••••••••最近浏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