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学部制改革情况
高校“学部制”改革的必要性及权利范式研究
第2 6 卷第 1 期
2 0 1 3年 1月
潍 坊 工 程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W EI FANG ENGI NEE RI NG V0C AT1 0NAL COL LEGE
V0 1 . 2 6 No . 1
J a n. 2 0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0 1 3 . 0 1 . 0 0 5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2 0 8 0( 2 0 1 3 ) 0 1 —0 0 2 1— 0 3
理方面进行 了多方面 的改 革 , 学部 制改革 也是 重要 的措 施之
一
“ 学部 制” 这一名称最 早起 源于 欧洲的 中世纪 , 主要 是指
关于推行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探讨
关于推行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探讨摘要: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是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模式之一。
推行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前提为实现高校管理重心的下移、厘清管理重心下移后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和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从实践环节讲,推行大部制改革需要从机构调整、人员重组、组织和岗位再造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大部制,其全称为大部门体制,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
其含义是在政府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类同的事务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
[1]我国对大部制的提法源于中共十七大报告,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在我国推行政府机构大部制改革的大潮下,许多高等学校也开始进行大部制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制改革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学部制改革;另一类是以山东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高校为代表的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
本文所探讨的为第二类。
笔者认为高校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是以管理重心下移和制定完善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为前提,遵照合并相近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围绕教学和学生工作转变职能,以去行政化、提高服务水平、创建职业化队伍为着重点而形成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
一、职能部门大部制改革的前提(一)管理重心实现下移管理重心下移就是学校将人权、事权、物权下放给专业学院(主要体现为预算的制定和使用权的下放),由专业学院自行管理,并对专业学院的发展负责。
管理重心下移后原本由职能处室承担的,如制定教学计划、人员招聘、资产管理、学生管理等相关工作转嫁给各专业学院,这样一来职能处室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注意力从各种制度的制定、监控、服务等家长式的角色转移到为各专业学院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服务者的角色。
我国学部制发展历程概述
部 制 发 展 历 程进 行 了概述 。
关键 词 : 学部制 ; 发展 历程 ; 发展 模式
1 学 部 制 的 内 涵 发展
校, 也有“ 2 1 1 ” 工程高校 , 还包括地方高校。我国学部制改革浪 潮始 于北京大学 的学部的建立。 2 0 0 0 年, 北京大学 与原北京医 科大学合并 , 组建 了新的北京大学 , 这种高校合并 的经历扩 大
了办学规模 , 同时也 带来 管理上 的捉襟 见肘 , 在如何应 对这个 问题 上 , 可 以缩小管 理层 级 , 扩 大管理幅度 的学部制成 为一个
1 2世纪欧洲 中世纪大学学部是现今学部制产生的滥觞 , 学 部、 民族 团、 学院或学寮是 中世 纪大学的内部 的组织分类 , 当时
中世纪大学主要包括 4 个 学部 : 文学部 、 法学部 、 神学部和医学
院校 ,河北大学和大连大学是首批进行学部改革 的地方高校 。
2 0 0 8 年 至今 , 进行学部制改革 的高校有浙江大学 、 北京 师范 大
学、 北京理工大学 、 湖南大学 、 陕西师 范大学 、 天津大学 、 东南大
织” ¨1 , 学部是学术分类 管理 的平台 , 目的在于规范行政权 力 ,
学科 领域的专家和大师聚集 、 实施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l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 在 欧风东渐 的浪潮下 , 学部传至亚洲
的大学 。在我国 , 学部有 2种解释 : 第一种是指最早 出现于清末 的“ 学部 ” , 它是当时掌管全国学务的官署 , 也是我 国历史上第一 个专门 、 正式 、 独立的中央最高教育行政 机构 , 下设总务 、 实业 、 普通、 专门和会计 五司 , 是如今教育部 的雏形 ; 学部 的另一种解 技信息
浙江大学学部制优化实施方案
浙江大学优化学部制改革实施方案(讨论稿)自2008年实施学部制改革以来,学部在加强学术分类管理和教授治学等方面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理顺学校管理体制,优化学部制改革,充分发挥学部学术分类管理和教授治学作用,激发院系等基层学术组织创新活力,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结合校学术委员会建议,经研究,提出浙江大学学部制优化实施方案。
一、学部定位与职责学部是学校学术分类管理和教授治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其学科领域发挥学术“规划、咨询、评议、协调”的作用。
学部受学校委托承担如下主要职责:1.制订学科及跨学科发展规划、学术评价规则;2.对学校、学部和院系的学术发展与管理、学科发展提出咨询意见。
3.评议、讨论、决定重大学术事项。
4.对学部范围内的相关学术事项进行协调。
二、学部运行机制(一)学部实行委员会决策机制1.学部设立学术委员会,包含原学部学术委员会与人力资源委员会。
学部学术委员会是学校学术分类的咨询评议性组织。
学部学术委员会可根据工作需要分设专门委员会或工作小组。
学部同时设立学位委员会。
2.学部主任可根据工作需要,召集学部范围内各院系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对有关学术事项进行协商。
(二)统一各个学部运行机制各学部运行机制原则上统一,以信息学部章程为基础,根据本方案的精神,制定统一的学部章程。
(三)学部名称医学部改名为医药学部。
其他学部名称不变。
三、构建学校、学部-院系学术委员会体系1.校学术委员会对学部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实行指导,构建校、学部学术委员会工作体系,形成整体合力。
校学术委员会可授权或委托学部学术委员会开展相关工作。
校学位委员会对学部学位委员会进行指导。
2.起草制订院系学术委员会工作规程,指导各院系建立完善学术委员会制度。
四、学部办事机构及人员配置(一)学部办事机构1.学部党委或党工委不再设立。
2.继续设各学部办公室,承担学部及其各委员会的秘书工作。
学部办公室为学校行政机构,挂靠校学术委员会秘书处。
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与现状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成为了国内外教育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那么,高等教育改革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历史和现状呢?一、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自中国建国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就是国家教育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国高等院校中有一半以上是由中央政府直接领导和管理的,与此同时,地方高校的质量参差不齐,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都不尽如人意。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为了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实行了计划单列工作制(简称“计划工作制”),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此举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改革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方面,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高校“市场化”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家实施了“211工程”、新工科等对高校进行直接投入的政策,促进高校发展。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才培养的需求日益增长,高等教育中也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
例如,大学自主招生制度的不公平性问题,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等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门也主动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改革来解决问题。
例如,对于大学自主招生制度的不公平现象,教育部门有意向推行综合素质评价,以此来评价考生的录取资格;对于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等问题,教育部门有意发展高校合作办学,希望通过联合观念的提高来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高等教育改革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例如国际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愈加频繁,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强。
在这种竞争中,高校要实现自我发展,必须走向国际化,逐步适应国际领域中的学术规范和职业规范。
三、高等教育改革的未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未来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不会有所放缓。
例如,高校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合作办学的推广等问题,都需要教育部门和相关高校积极思考和探索。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高等教育改革也将不断变化。
浅析高校学部制改革
103
岸科学研究院。从设置学部的数量来看 , 吉林大学 最多 , 有 9 个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和大连大学最少 , 只有 1 个学部。
三、学部制改革的意义 1)高校管理行政权让渡学术权。著名教育家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大学之道在于研究高升学问之 所,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他的只能主要 是在于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建设社会储备精英,学 术研究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科学不断发 展促进社会不断进步,大学的术数研究是科研的重 要基地,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一起探索或挖掘未知 之谜。一次,高校的学术活动的能力能不能得到充 分的发挥不在于研究人员自身,而是在管理科研人 员的组织部门,经费的投入,时间的规划,科研是 否得到充分的支持,谁说话算话,总而言之一个科 研过程的主动权是由行政人员还是专家教授有规则 的的掌控,直接关系到大学学术的发展氛围。这也 是当初北大建校初期提倡教授治校,专家管理的原 因之一。现如今高校管理要求更加科学民主,为适 应发展的大潮流进行学部制改革,让学科建设的行 政权让渡于学术权,让懂得本学科建设规律的专家 按照规章制度来合理监管本学科的发展,使得学术 发展更加具有方向性和权威性。但是由此高校的学 不也应该预防学术管理者去“学术化”,利用手 中的特权不为学科建设服务,谋取私利。因此,学 部制并不是完全没有约束,只是在学术发展这块更 加自由。2)学科联系紧密,知识综合化。随着知 识爆炸时代的来临,很多原本同根的的知识被不合 理的分工到不同的学员,而导致了一些学院培养人 才模式的损失。例如教育作为一级学科,下设有很 多类似的专业,语文教学专业,语文类的还分小学、 中学、高中,数学教学专业等,教育类,文学类可 以上设置一个学部,方便教师,同学之间的学术交
一、学部制改革 所谓学部制 , 是指在高等学校内部校和学院两 个层次之间增加学部一级学术性组织或一级管理机 构学部制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调整 , 而是克服学院 数量过多造成的弊端 , 促进相关院系、学科间交叉 与融合的有效途径 , 其旨在创新高校管理体制 , 创 建现代大学制度。当前我国学部制改革中的学部是 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各学科按学科领域设置 的机构 , 由若干院士 ( 旧称学部委员 ) 组成 , 院士 由院内外著名科学家担任发展而来。 二、学部制的改革的现状分析 1999 年 , 北京大学为推进三级建制 , 两级管理 的管理体制改革 , 把教学单位分设为 : 人文学部、 社会科学部、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医学部、 跨学科类六个大类学部 , 开中国大学实行学部制之 先河。2011 年,合肥工业大学首先在行政管理部 门实行大部制改革,尝试将管理与服务职能、学术 权力与行政权力分离。行政管理部门分为五部两院: 校务部、教务部、财务部、总务部、国际事务部、 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该校的学部制改革也 在酝酿之中。2014 年华东师范大学学部制改革的 改革硕果累累地球科学学部下设地理科学学院、城 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口海
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
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大部制改革成为了当前教育
领域的热门话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人才,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首先,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的学生
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因此,大学大部制改革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课程选择和学习途径。
通过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应该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再者,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应该促进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
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大学大部制改革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学科交叉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最后,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开设实
践课程、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大学大部制改革实施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学
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只有通过这些方面的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更适合未来发展的人才。
打破院系壁垒探索学部制改革
探索学部制改革打破院系壁垒探索学部制改革打破院系壁垒探索学部制改革北京师范大学组建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组建教育学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筹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于6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由此在全国高校拉开了学部制改革的帷幕。
2006年,北师大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明确提出了组建教育学部。
2007年,学校正式成立教育学部筹备工作小组,先后召开了10多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组建数十次专家调研和教师座谈会。
在2008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活动中,学校又从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教育创新的高度,强调要加快教育学部的组建步伐。
1月,学校召开了教育学部启动大会,用了近半年时间,基本完成教育学部的筹建工作。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会上指出,北师大在2008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点活动中提出要组建教育学部,进一步统筹和整合教育学科的资源,实现教育学科的科学发展。
组建教育学部,是北师大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是北师大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积极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大举措,也是北师大坚持教育创新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的重要步骤。
教育部将大力支持北师大的改革和尝试,为教育学部的组建和发展提供支持。
据悉,北师大打破院系壁垒,在整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院、教育管理学院、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教育部质量检测中心、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等相关机构的基础上,组建教育学部。
目前,学部有6院(学院/研究院)8所(研究所)及10个综合交叉平台。
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川生表示,学校将创造一切条件,支持教育学部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把北师大教育学科建设成为中国教育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基地,未来教育家的摇篮,教育决策的思想库。
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大学内的教学科研实体学院的设置平均数位9个以下,英国大学不超过10个。
而中国大学在探索“学院制”的进程中,二级实体院系设置数普遍在20个以上,不少学校在30个左右。
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最新
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最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高校学部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下面就介绍一些最新的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
首先,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需要注重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人才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
因此,高校学部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情况,灵活调整专业设置,增设新的专业,调整现有专业,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需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创新和实用性。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需求,因此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创新和调整。
高校学部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设置需要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为学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另外,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因此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
高校学部应该注重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如信息技术、实践教学、项目实践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还需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
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的基础保障,因此需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引进。
高校学部应该注重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总之,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的最新发展需要注重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课程设置的创新和实用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
只有不断更新和完善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变迁与学术组织改革——对当前我国大学“学部制”改革的思考
的 形成
高等教 育 国际化 进 程 中 , 我 国 大学 通 过 借 鉴 吸
林 大学 、 天津 大学 、 大连 理工大 学等 。从对 人才培 养
质量 的思考 , 到 大学去行 政化 的改革 , 直至 大学学 部 制改革 实践 , 大学 组织 改 革 逐 渐将 现 存 的 问题 落 实
知识 在专 业化 和综合 化 的状态 下所呈 现 出的分 化和 整合 的不 同变 式推 动 了大 学 内部治理 结构 改革 的步 伐 。全球 化背 景 下 , 知 识 价值 在 经 济 活 动 中的
到试 图解 决 问 题 的 组 织 重 构 上 。具 体 到 学部 制 改
革, 这 次尝试 是大 学基层 学术组 织 的一次 改革尝试 , 是 大学 治理结 构 的创 新 , 改 革 思路 内含 了知 识 变 迁 对 基层 学术组 织转 型 的要求 。
一
各 主体之 间 的相互 作 用 , 发 展 道 路 的选 择 上 往 往会
目前 , 我 国大学 组织 管 理 范式 正 在 经 历传 统 的 科层 制管理 向经 济理性 和新 管理 主义所 主导 的管理 范式转 变 。这一 转变 过 程 之 中 , 大学 管 理 范式 将 会 呈现 出 的主要特 点是强 有力 的行政 主管控 制气 氛和
下 人才供求 结 构 的变 化 , 原动 力 是 知识 变 迁 的 内在 逻辑 。随着知识 的整合 和分 化 , 人 才 的知 识 能 力结
7 4 . — - — —
环境 中 , 他 们 必 须 能 够 应 对 国 际 劳 务 市 场 的 变
3 . 知识 的分 化和 整合 与知识 变迁
国内高校学部制改革情况
国内高校学部制改革情况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校特别是巨型大学正在积极尝试“学部制”改革,“学部制”遂成为当下高校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
“学部制”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调整,而主要是为克服学院数量过多造成的弊端,促进相关院系、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的有效途径,旨在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创建现代大学制度。
下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学部制的实施状况予以梳理和简单分析。
一、学部制简介所谓“学部制”,是指在高等学校内部校和学院两个层次之间增加“学部”一级学术性组织或一级管理机构。
学部制是超越学院层次的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一种开放式跨学科组织,基本形式是在综合性大学里,学科相近的不同学院被整合在一起,形成“学部”,即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科研组织和协调机构。
《浙江大学关于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的若干意见(试行)》(2008年7月26日)中指出:“学部主要是进行学术分类管理的平台,是教授治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受学校委托协调所辖学院(系)工作的机构。
”学部作为大学中的重要组织,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约12世纪中期)大学的教师法团。
“学部”(faculty)一词最初是指某一学科领域,至13世纪中期它的外延扩大为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大师聚集在一起,实施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在德国,一般意义上的学部指的是拥有自治权限的大学教师组织。
在日本,由于推行1918年政府颁布的《大学令》,几乎所有的国立重点大学都实行学部制。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现设有10个大学部,共537个讲座。
二、我国学部制改革概况近年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大学陆续启动了学部制改革,为推进学部制改革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目前,从学校网页的机构设置上清楚看到实行学部制改革的高校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还有一些学校仅在网上有报道该校已实行学部制改革,但从其网页机构设置中尚看不出已实行学部制,如:重庆工商大学、天津大学、西南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大,东南大学等。
中山大学推进学部制改革:经济与管理学部、医学部已成立
中山大学推进学部制改革:经济与管理学部、医学部已成立中山大学推进学部制改革:经济与管理学部、医学部已成立中山大学学部制改革启动后的近一个月,中山大学医学部宣告上线。
据中山大学方面消息,12月11日,正值秋季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举行医学部成立暨干部聘任仪式,聘任中科院院士宋尔卫为医学部主任。
中山大学医学部由中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光华口腔医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8个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中山眼科中心、肿瘤防治中心、附属口腔医院、附属第五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第七医院、附属第八医院共10家直属附属医院及相关科研机构、实验平台等组成,医学部设置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并设立综合管理处、医学教育处和医院管理处。
此前的11月12日,中山大学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经济与管理学部成立暨干部聘任仪式,这是学校成立的首个学部,标志着中山大学学部制改革正式启动。
经济与管理学部由岭南学院、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国际金融学院和商学院五个学院组成;学科方面涵盖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四个一级学科。
校长高松当时表示,根据学校新时期新阶段发展需要,结合前期大量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根据学校发展启动学部制改革,主要目的是完善学术治理体系,激发院系活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学校-学部-院系”三级学术治理体系,归根结底落脚于提升育人能力水平,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当时的消息还提到,中山大学医学部组建过程已基本完成,近期也将宣布正式开始运行。
接下来还将陆续在人文、社科、理学、工学和信息等学科组建学部。
在12月11日的中山大学医学部成立暨干部聘任仪式上,校长高松表示,成立医学部最重要的还是尊重和发挥医学教育的完整性优势,促进医学学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党委书记陈春声在总结讲话中表示,相信在学校优良的医学教育传统基础上,医学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定不会辜负医科师生的期望。
高校大部制改革
掌握一定办学资源,协调所辖学院(系) 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工作。 积极争取校外资源,组织推劢学院对外合 作交流不社会服务活劢。
3、人事工作
4、组织协调 4、组织协调
16
学部的运行经费
1 2 3 4 5 6
主要由预算经费、科研成本、继续教育业务费等组成。 学校每年预算安排给各学部基本运行经费10万元。 理学部、工学部5学部等由预算经费和科研成本组成。 社会科学学部由预算经费和继续教育业务费组成。 人文学部除基本运行费外,每年学校预算安排30万元。 各学部可按其运行经费总额的10%-15%提取特支费。
配合学校对所辖学院院长(系主仸)的选 聘工作。组织对所辖学院副院长(系副主仸) 的遴选,提出建议名单,经学校组织人事部门 考察后,由学校仸命。 组织对本学部范围研究所(创新基地、中 心)所长(主仸)的遴选,提出建议名单,经 学校科研部门考察后,由学校仸命。
4、组织协调
15
学部的职能
1、学科建设 2、人才培养
校务办公室(对外联络处)
行政管理部
校园安全管理处
后勤工作处 资源 不 条件 保障 系统 人事处 人力资源部 离退休工作处 财务不资产管理处 招标采购委员会办公室院
财务不资产 管理部
21
备 注
1 2 3
各大部,作为执行机构,直接向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和学术委员会负责。
各大部的部长由一名校领导担仸,设副部长一名,由学校后备干部担仸。
1999年 北京大学
2001年 武汉大学
2
3
( 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 信息学部、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医学部七个学部)
2009年 浙江大学
6
学部制类型
1
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
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综述摘要: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分制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
但各高校在实施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对我国高校中学分制改革所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学年制,高校,改革学分制又称学分积累制,它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以学生取得必要的基本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具有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查的变通性和培养过程的指导性等方面特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和我国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大趋势,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新一代人才创新能力和个性化素质的新要求,同时也为了在教学管理体制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各高等院校纷纷对内部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其中最显著的措施就是把推行学分制作为应对国际国内竞争,提高办学实力,适应社会需要的突破口。
可以说我国高校的学分制改革不仅是高等教育面向并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二、国外高校学分制实施的现状及评价学分制的发展起源于选课制的产生和发展。
18世纪,在德国的大学里最早提出了“选课自由”的观点,19 世纪末“选课自由”的思想传播到了美国,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认为:人的能力、素质存在差异,不能按一种模式进行培养,主张扩大课程科目,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范围安排自己的学习专业和课程。
1889 年哈佛大学正式实行学分制。
从此,学分制在美国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进而又影响了欧洲、日本的高等教育[1]。
目前学分制已经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纳,成为各国许多高等院校实行教学管理的一种主要方式。
学分制产生一个多世纪以来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拓宽专业知识面、加速人才培养、调整和优化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
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的问题反思
本世纪初,中国部分综合性或研究型大学开始进行学部制改革。
根据统计,截至2015年5月份,已进行或正在进行学部制改革的大学共有36所。
一方面,作为关涉中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学部制改革在解决院系数量过多、提高管理效能,打破院系壁垒、克服学科划分过细,加强教授治学、彰显学术权力,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等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学部制改革的时间较短,改革的成效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呈现。
但另一方面,学部制改革是否真如期望的一样,只有成效没有问题呢,或者说学部制改革只有利处没有弊端呢?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作为中国大学组织内部改革的一项新生事物,学部制改革也必然具有两面性,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问题。
为了能对今后更多的中国大学进行学部制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基于对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三所不同类型的大学学部制改革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进而对我国大学进行的学部制改革进行理论和主观层面的问题反思。
一、学部制改革是否是必要的实行学部制的首要目的就是克服学科划分过细、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的问题,从而解决学校创新能力不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能力不够的问题。
那么要加强学科建设,克服学科划分过细、学科交叉融合不够的问题,成立和设置学部是否就是必要选择呢?从学科角度看,大学是由多学科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因此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发展是大学的重要任务。
从大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任何一种因素可以唯一决定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现代大学学科建设模式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不同张力下的平衡[1]。
自现代大学建立以来,学科在现代大学中的组织形态相对比较稳定,主要以学部、学院、学系等组织形式存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产生,从20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大学内部学科组织形态陆续发①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组织变革视域下中国大学学部制改革研究”(613Y26)。
当前我国高校大部制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高校大部制改革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张晓清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4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明显,阻碍了高校内部管理效益的提高。
学部制的改革是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当今世界,科学的高度发展与高度综合已成为主导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学院制弊端日益凸显,对新的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因此学部制研究成为近十年来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的热点,本文通过探讨学部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可供借鉴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高校大部制;问题;对策【分类号】G647一、高校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大学学部制改革已在我国推行了十余年,一些大学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在整合优化优质资源、提升基层学术组织活力以及学术分类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学部制改革已初见成效。
但是,学部制改革始终是一项涉及面比较广的变革,涉及高校人、财、物等资源的重新整合和优化,因此在推行学部制改革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新的问题和困难,对改革产生阻力。
(一)改革的观念不一致导致改革遇阻从观念上来讲,能上就不能下,能高就不能低,能进就不能出的传统的惯性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始终存在,这些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必须经过一段很长时间的修正和转化,学部制改革才能大踏步地前进;同时,可能由于前期的学习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很多人对目前高校机构设置的弊端了解不多,认识不清,加之安于现状等惰性思想的普遍存在,导致个人对学部制改革的意见也不一致,比如:每个高校都有众多的行政机构和大量的行政干部,从利益角度出发,有的人渴望通过高校内部机构的改革来改变现状,理清各部门的关系给他们以后的工作带来便利;当然也有一些人,虽然认识到了高校机构设置的一些弊端,但害怕机构的裁撤和重组会造成工作岗位的减少,从而影响到他们的个人利益。
对于部分大学的学部制改革而言,对高校现有管理制度的惯性依赖也从观念上阻碍了学部制的改革进程。
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
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校学部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高校学部改革实施方案。
一、深化课程设置。
针对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将优化课程设置,增设前沿课程和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注重跨学科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优化师资队伍。
学部将加大引进高水平教师和科研团队,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拓宽实习就业渠道。
学部将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拓宽学生的实习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质量。
四、强化学风建设。
学部将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学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加强教学管理。
学部将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反馈。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将努力提高学部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希望学部全体师生能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实现学部改革的目标。
论高校管理机构的“大部制”改革
(一) 促进向学术系统分权, 复归学术本位
讨
长期以来, 由于 “政府以管理行政部门的手
“大部制” 与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段和思维来管理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 实施
第一, “大部制” 与学术本位取向内在一致。 “指令性、 同质化和工程化管理”, 导致高校内部
收稿日期: 2011-01-17 作者简介: 卢威 (1985-), 男, 江苏沛县人,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 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 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邱法宗 (1955-), 男, 山东高密人,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 院公共管理系主 任, 教授, 硕士生 导师, 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布鲁贝克 (John S.Brubacher) 认为, 早期的大学 行政化, 其各种行政机构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政府
将 “闲逸的好奇” 精神追求作为目的④。 即使近 代理人或代管人的角色。 ⑧高校内部建立起类似
代政治论哲学盛行, 高校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 于政府系统的自上而下的权力运作方式, 组建起
探求知识更多地出于社会需要, 但 “政治化永远 与教育行政机关基本对口的管理机构, 由上级安
有一些被媒体冠以 “大部制” 名义进行的学术机 能力⑦, 后者指的是效能。 “大部制” 在精简机
构改革, 如北师大组建教育学部, 但这更多地考 构和人员的同时, 又使得高校必须根据管理目标
虑到学科融合问题, 改革对象是院系而非管理机 重新梳理行政权力, 使其行之必要, 以此提升管
构, 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升 了 管 理 效 能 。 其 次 , 缩 减 机 构 数 量 和 人 员 编 高等教育系统的自我调节和革新 12。 上述两种模
制, 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办公经费和人员成本, 式也可用来分析高校内部行政系统和学术系统的
江苏师范大学学部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各学院,各部门:《江苏师范大学学部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已经校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江苏师范大学委员会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9月26日江苏师范大学学部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与要求,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学术组织活力,推动学术力量整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交叉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创建国内一流大学步伐,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学部制改革的整体框架内积极推进学部改革试点工作,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学部制改革试点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密切追踪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着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创新,完善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水平,积极探索建立独具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努力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1.有利于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以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为核心搭建创新平台,按优势学科群、优势专业群组建学部,能够从根本上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形成“拳头效应”,发挥学科综合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
2.有利于实现资源整合优化。
学部改革首要任务是对人、财、物等资源进行优化调整和重新组合,有利于促进学部内的所有人员打通使用,有利于集聚财力资源“有所为有所大为”,有利于实现各种图书文献资料、信息资源、仪器设备等资源的共建共享。
3.有利于激发教师科研活力。
学部有利于规范和完善学术机构及其功能,激发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活力,以重大综合性科研任务为纽带,凝聚学部内科研资源,组建研究中心,组成科研群组,利用人才汇聚、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提高研究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4.有利于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在科学技术高度综合化、社会系统日益复杂化的形势下,现行大学组织结构已经不适应培养高级复合型创新人才的要求,学部改革有利于推进跨学科教学,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按学科大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高校学部制改革情况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校特别是巨型大学正在积极尝试“学部制”改革,“学部制”遂成为当下高校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
“学部制”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调整,而主要是为克服学院数量过多造成的弊端,促进相关院系、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的有效途径,旨在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创建现代大学制度。
下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学部制的实施状况予以梳理和简单分析。
一、学部制简介所谓“学部制”,是指在高等学校内部校和学院两个层次之间增加“学部”一级学术性组织或一级管理机构。
学部制是超越学院层次的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一种开放式跨学科组织,基本形式是在综合性大学里,学科相近的不同学院被整合在一起,形成“学部”,即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科研组织和协调机构。
《浙江大学关于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的若干意见(试行)》(2008年7月26日)中指出:“学部主要是进行学术分类管理的平台,是教授治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受学校委托协调所辖学院(系)工作的机构。
”学部作为大学中的重要组织,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约12世纪中期)大学的教师法团。
“学部”(faculty)一词最初是指某一学科领域,至13世纪中期它的外延扩大为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大师聚集在一起,实施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在德国,一般意义上的学部指的是拥有自治权限的大学教师组织。
在日本,由于推行1918年政府颁布的《大学令》,几乎所有的国立重点大学都实行学部制。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现设有10个大学部,共537个讲座。
二、我国学部制改革概况近年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大学陆续启动了学部制改革,为推进学部制改革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目前,从学校网页的机构设置上清楚看到实行学部制改革的高校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还有一些学校仅在网上有报道该校已实行学部制改革,但从其网页机构设置中尚看不出已实行学部制,如:重庆工商大学、天津大学、西南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大,东南大学等。
另外有不少高校的学部制改革仍在酝酿和探讨中。
山西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都由副校长带队,到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地进行了学部制改革的调研活动。
早在1999年,北京大学为推进“三级建制,两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改革,把教学单位分设为:人文学部、社会科学部、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医学部、跨学科类六个大类学部,开中国大学实行“学部制”之先河。
2001年1月,武汉大学合并组建后,决定将原有的49个院和直属系调整为人文科学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科学学部、医学部6个学部和28个学院。
2007年7月22日,大连理工大学第一个学部———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成立。
历时3年多的“学部制”改革,让大连理工大学原有的30多个二级实体院系,变成了现在的7个学部(共下设28个院系)、7个学院和教学部,共14个二级实体教学科研单位,学校另设有研究生院,3个专门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
2008年7月,浙江大学出台了《关于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的若干意见(试行)》,确定了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的基本原则。
2009年上半年,浙江大学7个大学部即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学部、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及医学部相继成立。
2009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挂牌成立。
酝酿多年的学部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由此走向“深水区”。
通过教育院系间的资源整合,北师大作为我国教育学科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最终形成了目前6院8所及10个综合交叉平台的管理格局,教育学部因此被称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教育航母”。
2011年,合肥工业大学首先在行政管理部门实行大部制改革,尝试将管理与服务职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离。
行政管理部门分为五部两院:校务部、教务部、财务部、总务部、国际事务部、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
该校的学部制改革也在酝酿之中。
三、学部制改革的动机与目的实行学部制改革的高校,大致都有如下几个改革目的:第一,努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为科学研究提供开放的平台。
以北师大为例,北师大教育学部的成立,成建制地撤销了3个二级实体学院,并合并了相关的研究院所。
在教育学部内,所有资源实现整合,所有人员打通使用,鼓励教师多领域、跨学科开展研究工作。
也就是说,一个实体学术机构的教师同时可以兼职进入各综合交叉平台,也可以兼职进入其他实体学术机构,这为资源的重新组合和教师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平台。
北师大校长钟秉林说:“北师大教育学科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对于重大、重要的教育问题缺乏足够的敏感和关注,学科、人力资源、课程设置等资源分散,特别是传统的以个体为主的作坊式研究,已无法适应和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战略需求……组建教育学部不是为了合并几个院系,而是为了整合优质资源、优化学科布局、强化教育特色。
”第二,学部制改革是推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关系协调的需要。
在学部制的滥觞之地德国,其研究型大学唯一的决策机构是学部的部务委员会(innerfaculty),由全部教授和部分非教授教师组成,有时也有学生和助教代表参加,一般由15—40个成员组成。
部务委员会一般给教授以领导研究所、设置课程、安排考试和从事科研的自由,在负责推荐讲座空缺职位候选人和教授备选资格获得者时,学部也比较积极主动。
从结构上看,学部委员会对教授来说是一个由地位相同的高级人员组成的松散的大学组织。
学部名义上的领导是学部主任,每年由学部委员会中选出的教授轮流担任,学部主任只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很少享有什么独立权力。
这一点值得我国实施学部制改革的研究型大学借鉴。
新组建的北师大教育学部由14个实体性学术机构和10个综合交叉平台组成。
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些机构的负责人为学术召集人,不具行政级别。
同时,担任学部行政领导职务的人员,不能再担任学术机构的职务。
对此,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熊庆年认为:“中国大学组织面临着两个矛盾:一是规模扩张,组织巨大,学科被分割;二是学术体系与行政体系存在冲突。
北师大、浙江大学实行学部制改革,可以说是一种尝试。
”第三,有些院校、尤其是合并院校规模庞大,院系多而复杂,为提高管理效率,并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做法而实行学部制。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英美大学教学科研实体学院的设置一般为10个以下,而我国大学院系设置数普遍在20个以上,不少学校在30个左右,少数学校甚至在40个以上。
二级实体学院设置过多过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不利于大学科研团队的组织。
而学部制改革就旨在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及共享。
以教育学为例,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伦敦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教育学的各个子学科在学术管理上大都归属于同一个学院。
而在学部制改革之前的北师大,教育学一级学科的10个子学科中,却是在多个二级学院里独立设置,同一学科方向又会在不同的学院里出现。
四、学部制改革的类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已有近20余所高校进行了学部制改革。
从设置学部的学校类型来看,有“985工程”学校,如浙江大学;有“211工程”学校,如海南大学;有地方性高校,如大连大学。
从设置的情况来看,学校下属只有学部,学部下设院系的学校,如武汉大学;学校下属学部、学院、学系平行并存的学校,如北京大学。
从设置学部的数量来看,吉林大学最多,有9个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和大连大学最少,只有1个学部。
学部下属情况也各不相同,有些大学学部下属只设有学院,如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学部下设院(系),院(系)下设系(部)。
学部建立之后,各高校的学院大多保持原有的组织框架。
学部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制订本学部的发展规划,并对下辖各学院的发展规划进行审定;二是统筹学部层面的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建设跨院系交叉研究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三是协调下辖学院的教学科研等工作,督促下辖各院系落实学校、学部制订的政策和规划等;四是负责人才培养规划和学部内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语言大学学部制改革争世界一流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学部制改革动员大会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广泛调研、调整机构设置方案、学部干部竞聘,截至2014年10月,学部制改革的机构调整基本完成,北京语言大学学部制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
已设置的三大学部包括:汉语国际教育学部、外国语学部、人文社会科学部;六大直属学院(教学部)包括:信息科学学院、艺术学院、国际商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体育教研部;两大科研院所是语言科学院和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据了解,两大学部和学院的新任中层干部在成立大会上,李宇明书记、崔希亮校长都阐述了学部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激励全体师生共同为建设世界一流语言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围绕学部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设想和具体举措等内容,汇报了各自的思考和建议。
从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和依法治校的高度上,李宇明强调,学部的发展要背靠历史、脚踏实地、面向未来;要处理好党的领导、行政管理、学术权力三者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和谐发展;学部内部、学部之间要形成合力,协调发展;学科建设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知”;要培养国际意识,利用好留学生资源;教师要承担起教学、科研、学生工作和社会工作四项责任。
崔希亮从全国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当前的形势以及未来发展的角度,对学校的改革及未来发展做了深入的阐释。
崔希亮指出,学部的发展要找准定位、要参与国际竞争、要保持优势学科的优势地位,并集中有限资源做强有潜力的学科。
要理顺学部与学部之间的关系,学部内部的学院和研究所要通力合作,学院之间要相互支撑。
要处理好行政、学部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三者的关系,保证学部健康有序地发展。
要整合资源、提高学科的综合竞争力,以达到学校整体人才培养环境的优化,培养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要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聚集大家智慧促进学部的发展。
目前,北京语言大学已经成立的三大学部正朝着学校的发展目标全力推进,资源整合、功能调整、机构改革、体制创新等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推进。
学部制改革激发的活力和创新力,将大力推进北京语言大学建设完善富有特色、高效开放、充满活力的现代大学制度。
关于大学“学部制”改革的部分报道开端北师大学部制:高校“大部制”改革掀起盖头试水固本强基,质量立校浙大举行工学部和信息学部成立仪式浙大2009年按学部招生行政与学术分离:吉林大学领导将不任学术职务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天津大学“学部制”改革首尝试面向全球招13院长北理工成立学部委员会主任委员不定行政级别交锋行政权力应与学术分离高校“学部制”需要有所节制北师大学部制:高校“大部制”改革掀起盖头从2006年北师大教授郑师渠首次提出组建学部的设想并正式列入北师大“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09年6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北师大教育学部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3年的筹建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