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28种脉象的分类与主病

合集下载

28种脉象特征(优选.)

28种脉象特征(优选.)
洪脉的形成,由阳气有余、气壅火亢,内热充斥,致使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而出现洪脉,是正虚邪盛的危险证候或为阴液枯竭,孤阳独亢或虚阳亡脱。此时,浮取洪盛,沉取无力无神。
3
濡脉主阴阳气血虚证;湿证。
浮而细软,如帛在水中。
濡脉在主诸虚,若为精血两伤,阴虚不能维阳,故脉浮软,精血不充,则脉细;若为气虚阳衰,虚阳不敛,脉也浮软,浮而细软,则为濡脉。若湿邪阻压脉道,亦见濡脉。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脉象脉理大全
一、浮脉类的脉象,有浮、洪、濡、散、芤、革六脉。因其脉位浅,浮取即得,故归于一类。
序号
浮脉类主病
妇女妊娠见滑脉,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
3
弦脉主肝胆病,痰饮,痛证,疟疾。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弦是脉气紧张的表现。肝主流泄,调物气机,以柔和为贵,若邪气滞肝,疏泄失常,气郁不利则见弦脉。诸痛、痰饮,气机阻滞,阴阳不和,脉气因而紧张,故脉弦。疟邪为病,伏于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而见弦脉。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栾脾,亦觉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胃气全无,病多难治。
6
革脉主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由于精血内虚,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如之阴寒之气收束,因而成外强中空之象。
二、沉脉类的脉象,有沉、伏、弱、牢四脉。脉位较深,重按乃得,故同归于一类。
序号
沉脉类主病
脉象
脉理
备注
1
沉脉主里证。

28种脉象(各种脉与主病)

28种脉象(各种脉与主病)

1、各种脉与主病:(1)浮脉浮脉脉图[脉象]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主病] 表证。

亦主虚证。

[说明] 浮脉主表,反映病邪在经络肌表的部位。

邪袭肌腠,卫阳抵抗外邪,则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

但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的,多浮大无力,不可误作外感论治。

(2)沉脉沉脉脉图[脉象]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说明] 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

(3)迟脉迟脉脉图[脉象]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主病] 寒证。

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

[说明] 寒凝气滞,阳失健运,故脉象见迟,迟而有力为冷积实证;迟而无力,多属虚寒。

但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行,也见迟脉,但迟而有力,按之必实,如伤寒阳明病脉迟可下之类,故脉迟不可概认为寒证,当脉症合参。

久经锻炼的运动员,脉迟而有力,则不属病脉。

(4)数脉数脉脉图[脉象] 一息脉来五至以上。

(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主病] 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说明] 邪热亢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必数而有力;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脉也见数,必数而无力;若阳虚外浮而见数脉,必数大而无力,按之豁然而空,上述三者鉴别,还当脉症合参。

(5)洪脉(附大脉)[脉象] 洪脉极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 气分热盛。

[说明] 内热充斥,脉道扩张,气盛血涌,故脉见洪象,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大脉,脉体阔大,但无汹涌之势,这是与洪脉区别的要点。

脉大主邪盛病进,又主虚。

辨邪正的盛衰,区别在于大脉的有力无力。

(6)微脉微脉脉图[脉象] 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主病] 阳衰少气,阴阳气血诸虚。

[说明] 阳衰气微,无力鼓动,故见微脉。

轻取之似无是阳气衰;重按之似无是阴气竭。

久病脉微,是正气将绝;新病脉微主阳气暴脱。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之马矢奏春创作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脉象示意图, 将正凡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元, 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暗示.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脉象示意图, 将正凡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元, 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暗示浮、中、沉, 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暗示之.代表诊脉时浮中沉三候.正凡人脉的宽度, 假设作两个单元计算, 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两个黑格暗示, 如脉细则填画一个或一个半横格, 年夜脉、洪脉较正常为宽则填画两个半或三个格, 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正常脉的波峰, 假设为7个波, 为正凡人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脉象:轻按即得, 浮泛于皮肤之表.举之则泛泛流利, 按之则稍减而不空.(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 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 久病逢之却可惊.(三)图解:以浮取上边之黑线为皮层, 其波峰透出黑线, 暗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 其脉力浮取脉力较猛, 正常脉力一般为五个脉力单元, 在最上年夜黑线中为五个小黑格.浮脉的脉力, 浮取超越正常, 故浮取黑线中为6格;中取较弱, 故在中取部位为5格;重取有的为4个脉力单元, 在沉取部位画4格.脉形一般不宽, 故在起波基底横线上, 绘两个格.说明浮脉脉力, 浮取较猛, 中取稍软, 而重取显弱.而浮脉在持脉时毫不加压, 即明显的泛泛于皮肤之上.若轻按不显, 中取方见, 重取明显, 即非浮脉.(四)主病:浮脉主表, 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 当外邪侵袭肌表, 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 而趋向于表, 故脉应之而浮.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 但有虚实之分, 浮而有力为表实, 浮而无力为表虚.不论表实表虚, 只要脉现浮象, 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表实者可发汗以宣邪, 麻黄汤主之.表虚者, 可解肌散风, 桂枝汤主之.如脉浮兼迟, 为胸阳缺乏, 风寒外袭, 宜温散寒邪, 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浮而兼濡, 多为伤暑.浮而兼数, 多为风热.久病见浮, 为阴气过伤, 无以维阳, 致虚阳上泛, 而脉现浮象.另有久病体虚, 脉多沉细, 如突变浮脉, 多因正气虚损, 外邪内犯所致, 故久病见浮, 病多反复.(五)浮脉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 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 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 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 尺中溲便亦流通.(六)浮脉辨证分析表浮脉主表(1)外邪侵袭一实证①浮而有力——表实②浮而无力——表虚③浮而兼迟——表寒④浮而兼洪——表热⑤浮而兼缓——中风风湿⑥浮而兼濡——伤暑⑦浮而兼实——阳胜⑧浮而兼滑——风痰(2)里证内伤--虚证①浮而兼散——极虚②浮而兼细——气虚③浮而兼涩——血虚┌──┬────┬─────┬─────┬────┬────┬─────┐│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伤风发│皖满胁│膀胱风热、│感冒风│腹胀皖满│淋浊便血、││主病│热, 头痛│胀、恶│便赤涩淋│邪、咳嗽│不能食、│关节肿痛, │││目眩 . │心、烦│痛、下肢│痰多、胸│灼心胃痛│风热客于││││闷、厌食.│肿痛等. │满气短.│等│下焦.│└──┴────┴─────┴─────┴────┴────┴─────┘(一)脉象:洪脉如波涛汹涌, 来盛去衰, 脉如洪水之洪, 年夜而且数, 上涌有力.(二)洪脉体状诗脉来洪盛去还衰, 满指滔滔应夏时,若在年龄冬月分, 升阳散火莫狐疑.(三)图解:洪脉浮取脉力超越正常, 罕见之浮脉, 浮取脉力一般多在5个脉力单元, 而洪脉多在6—7个脉力单元, 而脉形宽阔, 正常脉宽度, 以升波基底部暗示为2格, 洪脉为3格, 暗示洪脉宽度超越正常1/3以上.其脉力突出在浮取力猛, 中取和沉取一般皆在5个脉力单元, 而浮取脉力较猛,有时患者浮取可至6—7脉力单元, 形成上泛有力, 波涛汹涌之势, 即形态较正常为宽, 上泛较正常有力, 至数亦较正常为快.(四)主病:病现洪脉, 多为热邪炽盛, 深入阳明之候, 其脉多右年夜于左.证状多为身发高热, 汗出而不恶寒, 心烦口渴, 舌质红绛, 而苔黄燥.在热性病, 洪脉多现于右关, 当脉洪年夜, 身热不退, 宜重用清热解毒之剂, 以白虎汤清解气分之热毒.临床凡各种急性沾染病, 在热深陷气分时, 右关脉多见洪年夜滑数, 高热继续不退, 此时应放胆重用清热解毒, 生石膏有时用1—2两或3—4两, 务使洪脉脉力减至5个脉力单元.脉形渐细, 而数象渐减, 身热下降为度, 须使热毒由气分透卫外达, 防其深陷营分, 缱绻不愈.总之药量年夜小, 须视脉象变动, 而斟酌增减.洪脉象征毒热炽盛, 机体为抗御年夜敌, 而气血涌腾, 以抗御之.由其脉象洪年夜, 知其毒热炽盛.若病后久虚, 或虚劳失血, 而现此脉, 为阳盛阴竭之凶象.由于邪盛正虚, 机体的阴阳不能维持平衡, 而现阴阳行将离决之象.另有洪脉浮取虽猛, 而脉力仍在5单元之间, 而中取重按, 则较正常脉力为弱, 脉形略宽, 亦形成上涌之势, 但身不年夜热, 心不烦, 多为阴虚火盛, 而非阳明经实热.可以脉浮取脉力未超越正常, 中取重取均较正常为弱以资鉴别.(五)洪脉主病诗脉洪阳盛血应虚, 相火炎炎热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 阴虚泄痢可迟疑.寸洪心火上焦炎, 肺脉洪时金不胜;肝火胃虚关内察, 肾虚阴火尺中看.(六)洪脉辨证分析表洪脉为热邪燔灼(1)洪而有力——实热(2)洪而无力——虚热(3)洪而兼浮——表热(4)洪而兼沉——里热(5)洪而虚软——热盛阴虚表四洪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主病口苦、心热、心烦目眩, 目赤, 口糜头痛. 肝热、腹胀、胁满痛, 头眩晕、心烦、喜怒,失眠、目赤.淋浊, 尿急、尿频小便赤涩、尿血腰痛, 下肢肿痛等.肺热胸胀痛、咳嗽喘逆, 气短痰多、咽痛.胃热、脘满胀疼、灼心, 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喧闹.少腹胀满、腰酸疼、便燥、尿血, 淋浊.3.虚脉(一)脉象:虚年夜而软, 按之缺乏.凡脉重按无力为虚.寻按脉浮中沉力量的比较, 如重按之力弱于浮取或中取即谓之无力.(二)虚脉体状诗举之迟年夜按之松, 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虚为一例, 芤来浮年夜似慈葱.(三)示意图解:虚脉宽度和正常相同, 而脉力浮取略弱, 一般在4—5个脉力单元, 中按脉力弱于浮取, 重按更弱, 一般多在2—3个脉力单元, 差距愈年夜, 则阴虚愈甚.如浮取为5个脉力单元, 中取4个脉力单元, 重取为2个脉力单元则阴虚较轻.若浮取4个脉力单元, 中取2个脉力单元, 重取1个脉力单元则阴虚为重.本图浮取脉力为3个脉力单元, 中取重取皆为1个脉力单元, 标明阴虚为重.(四)主病:虚脉为正气之虚, 临床罕见的虚脉, 有阴虚阳虚两种, 诊脉时须审清.阴虚之脉, 虚年夜中空重按无力;阳虚之脉, 细弱无力, 多暗示为浮取无力, 脉象偏沉;阴虚无力皆为沉取无力, 脉象偏浮.《脉经》云:“浮以候阳, 沉以侯阴”.治疗时应根据阴阳之偏胜, 制订益阴补阳的法则, 决不成反其道而行, 以免呈现不良反应, 这是辨证治疗的关键, 应格外注意.辨证的方法, 浮而无力为气虚, 沉而无力为血虚, 数而无力为阴虚(数而无力, 临床称为虚数脉), 迟而无力为阳虚.阳虚之脉, 舌质多淡, 便溏肢冷;阴虚之脉, 舌质偏红, 阴虚的陪伴阴虚之证, 而阳虚的亦具有阳虚之证, 二者综合辨证, 方能得其真象.通过临床的体验, 凡气血虚弱的, 其脉必虚, 如虚而浮细, 每为卫气之虚, 必有恶风自汗, 心悸气短等证, 虚而细数, 为肾阴缺乏, 必有心烦失眠, 腰酸痛等证.(五)虚脉主病诗:脉虚身热为伤暑, 自汗怔忡惊悸多,发热阴虚须早治, 养营益气莫蹉跎,血不荣心寸口虚, 关中腹胀食难舒;骨蒸痿痹伤精血, 却在神门两部居.(六)虚脉辨证分析表虚脉多见于气血虚弱(1)虚而兼浮——表虚自汗(2)虚而兼沉——里虚多泄(3)虚而兼迟——多为虚寒(4)虚而兼数——阴虚劳热(5)虚而兼年夜——阴虚不敛(6)虚而兼细——气弱血虚(7)虚而兼涩——心血之虚(8)虚而兼小——脾阳不振表五虚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心悸气│血虚不│腰腿酸│自汗咳喘、│脾虚食少、│食少便溏, │││短、惊悸│荣、胁胀│痛, 下肢│气充足乏以│皖满腹胀、│小便清长, │││头眩、耳│痛不适、│痿痹不│息、虚咳、│消化痴钝、│少腹胀痛, ││主病│鸣胸闷, │心烦喜│仁、遗精│面色苍白等│浮肿便溏、│遗精, 月事│││心烦热、│怒、食欲│早泄、月│证. │气短等. │不调等.│││舌尖红.│不振、头│事不调等│││││││眩耳鸣等││││││││证. │││││└──┴────┴────┴────┴─────┴─────┴─────┘图4 散脉示意图(一)脉象;散脉浮年夜而散, 举之散漫, 按之全无, 形如羹上肥, 即浮取散漫无纪, 中取重取皆无, 这就是说浮取散漫节律不齐, 而中取重取, 则脉象渺然无踪.(二)散脉体状诗散似杨花散漫飞, 去来无定至难齐,产为生兆胎为堕, 久病逢之仔细医.(三)示意图解:散脉浮取脉力很弱, 多在3个脉力单元或更少, 而脉搏节律不整, 时有间歇, 中取重取脉搏渺无踪迹, 仅浮取, 脉浮泛无力, 而脉律不齐, 形如汤中上浮之油, 泛泛于概况之上, 而中按重取, 则指下感空空无物.(四) 主病:散脉多见于心肾阴虚, 不能维阳, 形成阴阳离决之候, 为一种病势危笃不容易治疗之险证, 在心脏病弥留时往往见之.(五)散脉主病诗左寸怔忡右寸汗,溢饮左关应软散,右关软散胫(月+行)跗肿,散居两尺魂应断.5.芤脉图5 芤脉示意图(一)脉象:指下浮年夜无力为芤, 凡脉浮取有力, 而中取重按皆无力为芤.(二)芤脉体状诗芤形浮年夜软如葱, 边实须知内已空;火犯阳经血上溢, 热侵阴络下流红.(三)示意图解:芤脉浮取脉力正常, 一般为5个脉力单元, 中取脉力则显著减弱, 临床罕见者多在1—2脉力单元.重按较好, 每在2—3单元, 以中取脉力最弱, 为与虚脉分歧之点.虚脉浮取有力, 而中按重按皆无力, 芤脉浮取有力, 中取重按虽皆无力, 而中按无力更为突出.(四)主病:芤脉多为失血亡阴, 阴气损伤, 阳气浮散之象,如因突然失血过多, 为阴气损伤, 阳气偏胜, 阴虚则无以维阳,致阳现浮散之象.凡失血过多, 及产后多见此脉.如小量出血或慢性出血, 临床一时见不到芤脉, 若时间较长, 虽小量出血亦往往呈现芤脉.宜养阴止血, 补血法治之.芤脉除失血伤阴外, 在热性病, 灼津铄液, 热邪不解, 临床亦可见到芤脉.(五)芤脉主病诗寸芤失血在于胸, 关里逢芤肠胃痈,尺部见之多下血, 赤淋红痢漏崩中.(六)芤脉辨证分析表芤脉(1)芤而寸盛:多为吐衄上焦的出血.(2)芤而尺盛:罕见漏崩尿血便血等证.(3)芤而上泛有力:多属热邪内犯.(4)芤而虚数:阴血两虚.表六芤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心血妄行│胁间血气│小便下│咳嗽吐血、│肠痈下血、│年夜便下血、│││为吐衄.│痛、肝不│血、痔瘘│为衄为呕│及呕血不│尿血、女子││主病││藏血、为│出血、女│血. │食. │经病. ││││吐血目│子崩漏.│││││││暗. │││││└──┴────┴────┴────┴─────┴─────┴─────┘6.革脉图6 革脉示意图(一)脉象:革脉之形状, 内空虚而外绷急.凡脉浮取坚硬搏指, 重按豁然而空的即谓革脉.(二)革脉体状诗革年夜弦急, 浮取即得;按之中空, 浑如鼓革.(三)示意图解:革脉浮取脉力超越正常, 多在6—7个脉力单元, 而坚硬搏指, 无缓和柔软之象.中取重按脉力细弱, 每在1—2脉力单元, 是阴气年夜伤, 无以维阳, 形成孤阳外越, 即将离决之象.(四)主病:革脉呈现, 在男子为失精亡血, 妇人为半产漏下.按革脉自古即有两种分歧的见解, 一谓病见革脉, 为危证死证;一谓革脉为阴气虚竭.这两种说法, 从概况看, 似有矛盾, 其实是革脉在轻重水平上的分歧.如革脉浮取虽坚硬搏指, 而定息寻按,尚较和缓, 为阴气骤伤, 无以维阳, 致孤阳外越坚硬搏指, 毫无雍容和缓之意, 久按较缓是一时性的孤阳外越, 如及时以育阴扶正, 养阴以维阳, 尚能挽救.总之革脉的呈现, 不外两种情况;一为外邪袭表, 病势较重, 机体为捍卫外邪, 竭尽全力, 促使气血趋表以抗病, 故脉现坚硬绷急, 一为阴气虚竭, 无以敛阳, 孤阳外越.二者均属危候.(五)革脉主病诗革主表寒, 亦属中虚.左寸之革, 心血虚痛;右寸之革,金衰气壅.左关迂之, 疝瘕为祟;右关迂之, 土虚为疼.左尺诊革, 精空可必, 右尺诊革, 殒命为忧.妇女得之,半产漏下.表七革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胸闷、气│右胁胀│腰酸痛, │咳喘胸闷、│腹胀脘满, │腹胀神疲、│││短、心悸、│疼、心烦│遗精早│气充足乏以│食少、消化│女人崩漏半│││胸中有压│喜怒、脘│泄、失眠、│息, 喘促、│痴钝胃疼│产腰酸痛││主病│缩感、心│满不思食│尿频、记│痰涌等. │等. │等. │││绞痛, 心│等. │忆力不集││││││烦等. ││中、健忘││││││││等. ││││└──┴─────┴────┴─────┴─────┴─────┴─────┘7.滑脉(一)脉象;滑脉往来流利, 如珠走盘, 即指下感到流利如珠.(二)滑脉体状诗滑脉如珠替替然, 往来流利却还前,莫将滑数为同类, 数脉惟看至数间.(三)示意图解:滑脉浮取有力, 根据病情而略有分歧, 体健热盛者, 脉力可在5—6脉力单元, 中取重取, 年夜致相同, 指下有圆滑流利之感, 热轻体弱者, 一般在4—5脉力单元.脉的宽度一般和正常接近, 或有时宽些.(四)主病:滑脉为气实血壅之候, 为痰热上逆, 或食积、呕吐、满闷.脉象滑年夜, 滑数, 为内热, 上为心肺头目咽喉之热, 下为小肠膀胱之热, 总视滑脉暗示之部位而定.如妇人脉滑数, 而经断者, 为有孕.若平人脉滑而和缓, 为荣卫充分, 健康之象.若滑年夜滑数, 则为热邪内犯.凡发热由外邪诱发者, 其右脉多现滑数.而各种沾染病, 当热毒在气分时, 则右脉多现洪年夜滑数.(五)滑脉主病诗滑脉为阳元气衰, 痰生百病食生灾;上为吐逆下蓄血, 女脉调时定有胎.寸滑膈痰生呕吐, 吞酸舌强或咳嗽;当关宿食肝脾热, 渴痢颓淋看尺部.(六)滑脉辨证分析表(1)病脉①滑而兼浮--风痰②滑而兼沉-一食满③滑而兼数--风火痰热、热毒壅盛④滑而兼实--积滞(2)平脉①滑而和缓--健康之象②滑而经断--妇女受孕之征表八滑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心经痰│头痛目│腰痛、小│胸满痛、│皖满腹│淋痛尿│││火、心烦│眩、胁胀│便赤涩、│咳嗽痰│胀、宿食│血、小便││主病│热、头眩、│痛、心烦、│淋痛、小│多、喘逆│不化、呕│赤涩、下│││心悸、气│喜怒、食│便尿频、│气短. │吐、腹│肢肿痛│││短、失眠、│少、脘闷│尿急. ││痛、消化│等. │││多梦. │等. │││痴钝. ││└──┴─────┴─────┴────┴─────┴────┴────┘8.濡脉(一)脉象:濡脉细小, 与弱相类, 但弱在沉分, 而濡脉多现于浮分, 浮而柔细即是濡脉.(二)濡脉体状诗濡脉细软, 见于浮分;举之乃见, 按之即空.(三)示意图解:濡脉浮泛于皮肤之上, 脉力较弱, 一般多在3—4脉力单元, 脉体较细, 比正常脉有时细到一倍, 正常脉体的宽度皆为两格, 而濡脉宽度, 在起波基底仅为一格, 脉率无特殊情况不数, 故皆用7波峰记录.(四)主病:濡脉为湿伤气血之候, 濡主外伤暑湿, 故濡脉偏浮.内伤虚劳, 亡血伤阴, 阴失潜敛, 虚阳上泛, 而脉亦偏浮.暑湿为外邪, 机体为抗御暑湿, 而气血奔集于表而脉偏浮.阴血两伤, 无以维阳, 而虚阳不敛, 脉亦现浮.考濡脉虽同为浮而细软, 而有内伤外感之分歧, 所以溽暑季节及南方湿热地带, 多见此脉.濡脉细软, 为气血缺乏, 故主诸虚, 但湿邪外袭, 压抑脉道, 脉亦软而浮, 又不成作为虚论, 临床辨, 必需脉证合参.(五)濡脉主病诗濡主阴虚, 髓竭精伤.左寸见濡,健忘惊悸;右寸见濡, 腠虚自汗.左关逢之, 血不荣筋;右关逢之,脾虚湿侵.左尺得濡, 精血枯损,右尺得濡, 命火衰微.表九濡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心虚惊│右胁胀满不│男子伤│咳逆憎│脾胃虚弱、│下元虚冷, │││悸、胸满│适、心烦喜│精、女子│寒、胸│胃脘胀闷、│肠虚泄泻, ││主病│气短、盗│怒, 血不荣│脱血、腰│闷、气│消化痴钝、│便溏、肢│││汗、失眠.│筋而筋挛疼│腿酸痛.│短, 自│虚肿、身│冷. ││││痛. ││汗. │倦、食少.││└──┴─────┴─────┴────┴───┴─────┴─────┘(一)脉象:沉脉举之缺乏, 重按乃得, 即浮取摸不见, 须重按至骨肉之下, 筋骨之上方能得之.按正常无病之人, 也可呈现沉脉.镇静沉潜的人, 脉多现沉.肥胖者脉亦多沉, 所谓沉脉必需浮取摸不到, 中取略见, 重取最显.若浮取摸到, 即不能谓之沉脉, 正凡人夏季多见沉脉.(二)脉象体状诗沉行筋骨, 如水投石,按之有余, 举之缺乏.(三)示意图解:沉脉浮取摸不到, 中取模糊不清, 只有沉取方能形状宛然.如浮取摸到, 即不能称之为沉脉.至于脉力、脉体、应根据病情的分歧, 而有分歧的体现.(四)主病:沉脉属阴脉, 多见于下利、浮肿、呕吐及情绪郁结、气滞血郁等证.故沉脉其病在里、在下、属寒, 属久病.然须察其有力无力以辨虚实, 若脉现沉微、沉细、沉迟或沉伏, 为阴盛阳微, 宜用回阳生脉之法.若脉现沉数、沉滑、沉实, 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少津, 为实热, 宜用清热解毒、育阴退热法.故沉脉的诊法, 为辨证的关键.用以察寒热, 辨虚实.诊脉时应时刻注意脉象浮中沉力量的比较, 以观察疾病的演变.每见表邪初感, 风寒外束, 经络壅滞, 脉象不浮, 而反现沉紧, 是沉其实不是在里, 应以宣表散寒之法.此种病人, 脉虽见沉, 而其症状, 必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身疼痛之表证.(五)沉脉主病诗沉脉为阴, 其病在里, 寸沉气短,胸痛引胁, 或为痰饮, 或水与血.关主中寒, 因而痛结, 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 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六)沉脉辨证分析表沉脉(1)沉滑——痰食(2)沉实——内有积滞(3)沉数——内热(4)沉紧——阴寒冷痛(5)沉弦——痰饮壅闭(6)沉缓——内郁寒湿(7)沉微——阳微气虚(8)沉涩——血虚气滞表十沉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胸部寒痰│肝郁胁满│肾寒腰│肺寒停│胃中积滞、│腰痹疝│││气壅、胸│痛、脘满│痛、小便│饮、胸满│脘满腹胀、│痛、少腹││主病│满痛、心│腹胀、食│频浊、少│痛咳喘息│食不用嗳│胀、小便│││悸气短, │少、心烦、│腹胀满.│短, 缺乏│酸胃痛│不顺畅等.│││头眩. │喜怒. ││以息. │││└──┴────┴─────┴────┴────┴─────┴────┘10.伏脉(一)脉象:伏脉脉行筋下, 极重指按之, 著骨乃得.戴同父说:“伏脉轻取不见, 中按亦不见, 迨重手极按, 又模糊不显, 直至用力左右寻按, 其脉乃见.”与沉脉的区别, 沉脉浮取中取不见, 重按则脉象显然, 伏脉浮取中取不见, 重按模糊不清, 须经用力左右寻按, 方能得其脉象.(二)伏脉体状诗伏脉推筋着骨寻, 指间裁动隐然深,伤寒欲汗阳将解, 厥逆脐痛证属阴.(三)示意图解:伏脉浮取中取不见, 惟沉取用力寻按始见, 而波峰亦隐微不显, 脉力脉体, 与常脉无异.(四)主病:凡邪伏幽深, 则脉常隐伏不出, 如湿邪阻隔、火闭、寒闭、气闭、, 疼痛郁结之症, 及吐泻太过之际, 多见伏脉.严重吐泻时可见伏脉, 为休克的先兆.《脉简补义》云:“久伏致脱”, 即是说伏脉可能是虚脱之前的暗示.在类中风突然发生时可见伏脉.其它如惊骇及暴怒时, 亦可罕见到伏脉.凡气郁血结久痛及疝瘕留饮, 水气宿食, 霍乱吐利等证, 脉多沉伏, 皆经脉阻滞, 营卫欠亨之故.(五)伏脉主病诗伏为霍乱吐频频, 腹痛多缘宿食停,蓄饮老痰成积聚, 散寒温里莫因循.食郁胸中双寸伏, 欲吐不吐常兀兀,当关腹痛困沉沉, 关后疝痛还破腹.(六)伏脉辨证分析表伏脉为闭塞阻隔之证(1)实证①火闭——热邪阻滞、经络郁涩.②寒闭——寒气壅滞、阳气闭塞.⑧气闭——气机不顺畅, 血行郁闭.(2)虚证①吐泻后, 津伤气郁②血虚不运表十一伏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头眩痛、│头眩痛、│肾虚、腰│胸满气│胃脘胀满│脐下冷│││胸堵闷心│肝气上│痛、少腹│短、咳嗽│不思食、│痛、寒气│││悸气短、│冲、胁胀│胀满疝瘕│气促痰│中脘积聚│挛急. ││主病│有时隐│痛、心烦│寒痛. │多、胸中│疼痛. ││││痛. │喜怒, 脘││痹硬等.││││││满不思││││││││食. │││││└──┴────┴────┴────┴────┴────┴────┘11.牢脉(一)脉象:牢脉在沉分, 重取弦实有力, 而浮取中取, 则渺不成得, 重取时弦长实年夜有力, 和革脉正成反比.革脉浮取坚实, 而中下空虚, 牢脉重按坚实, 而浮取中取空虚.(二)牢脉体状诗弦长实年夜脉牢坚, 牢位常居沉伏间,革脉芤弦自浮起, 革虚牢实要详看;(三)示意图解, 牢脉浮取则渺不成得, 中取沉而无力, 一般多在两个脉力单元, 重取则脉力较猛, 多在6—7个脉力单元, 而脉体宽度重取亦在正常以上.(四)主病:牢脉主病邪牢固, 虚证少见牢脉, 凡风痉拘急, 坚积内伏, 寒疝症瘕等病多见之.牢脉主实, 有气血之分.症积有形痞块, 是实在血分, 瘕聚无形痞结, 是实在气分.如牢脉见于失血, 阴虚等证, 是阴气暴亡, 无以维阳, 孤阳外越, 阴阳离决, 属危重证候.(五)牢脉主病诗牢主坚积病在内, 左寸之牢伏梁病,右寸之牢主息贲, 左关见牢肝郁成.(六)牢脉辨证分析表牢脉(1) 牢而兼数——热邪阻滞(2) 牢而兼迟——痼冷寒积(3) 牢而兼实——症积郁结12.弱脉(一)脉象:弱脉极软而沉细, 浮按如无, 重按无力, 弱脉与濡相似, 但濡脉细软而浮, 弱脉细软而沉.弱脉偏沉, 《脉经》云:“浮以候阳气之盛衰”, 弱脉偏沉而细软, 是阳气之虚.临床体验, 凡细弱之脉, 其舌质必淡, 宜补气健脾, 不宜养阴益精.(二)弱脉体状诗弱来无力按之柔, 柔细而沉不见浮,阳陷入阴精血弱, 白头犹可少年愁.(三)示意图解:浮取偏沉, 轻按波幅不明显, 脉力较中取为弱, 一般在1—2脉力单元, 脉体较细, 多在一横格左右.中取脉力多在2—3个脉力单元, 重取亦在2—3个脉力单元之间, 总比正常脉力少1—2个脉力单元, 是弱脉的脉力, 浮取弱, 而中取重取较浮取略较有力.而脉体、浮中沉无年夜差别.(四)主病:弱为阳气缺乏, 机能衰退之证, 临床凡见弱脉, 多现心悸气短、自汗、脾虚食少、肢冷便溏、消化痴钝、身倦神疲、腹部冷痛、年夜便不实、头眩耳鸣等证.凡属阳虚证状, 皆可呈现弱脉.左寸脉弱, 多现心悸气短胸闷, 动辄气促.右关弱则腹胀脘满, 食少纳呆, 消化痴钝, 肢冷便溏, 身倦无力等.尺脉弱则腰腿酸痛, 失眠多梦, 记忆力减退等.(五)弱脉主病诗弱脉阴虚阳气衰, 恶寒发热骨筋痿;多惊多汗精神减, 益气调营急早医.寸弱阳虚病可知, 关为胃弱与脾衰;欲求阳陷阴虚病, 须把神门两部推.(六)弱脉辨证分析表弱脉主气血衰弱之疾(1)寸脉弱——心肺气虚, 心悸气短, 胸闷自汗, 失眠多梦等.(2)关脉弱——脾虚肝弱, 脘满腹胀, 食少纳呆, 肢冷便溏等.(3)尺脉弱——腰酸腿疼, 遗精早泄, 月事不调, 失眠多梦.表十二弱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

学脉必学篇:28种脉象的特征临床意义!

学脉必学篇:28种脉象的特征临床意义!

学脉必学篇:28种脉象的特征临床意义!学脉必学篇:28种脉象的特征临床意义!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崔氏《脉诀》:“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诊宗三昧》:“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脉位分类浮脉【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三秋得之应无恙,久病逢之确可惊”二者的区别:表证脉浮但有根;里虚脉浮而无根2、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濒湖脉学》“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有深深下沉之势”《脉诀刊误》“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

”脉位分类沉脉【临床意义】里证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沉而有力-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沉而无力-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3、迟脉【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诊家枢要》:“迟,不及也,呼吸之间,脉仅三至”脉率分类迟脉【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凡阳虚不足,命门火衰者,多见迟而无力之脉。

症见畏寒泄泻,腹痛喜按口吐冷涎等“作者临床常见五更泄,多见迟而无力的脉象,特别是两尺尤甚,以四神丸补命门火,温脾阳。

”刘冠军2)亦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多见于里热实证。

(阳明腑实证、肠伤寒、脑膜炎等)《四诊抉微》“迟脉属脏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

若论其变,又有主热之证治,不可不知。

所以然者,以热邪壅结,隧道不利,失其常度,脉反变迟矣。

”《伤寒论》“阳明病,脉迟,有潮热者,……可攻里也,大承气汤主之”“又如脑膜炎,常因脑压增高,出现高热、脉迟,须脉证合参,勿作寒论。

中医二十八脉及主病

中医二十八脉及主病

中医二十八脉及主病二十八脉及主病之六纲脉1、浮脉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临床意义:浮脉主表证,亦见于虚阳外越证。

如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如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

外感风寒,则寒主收引,血脉拘急,故脉多浮紧;外感风热,热则血流薄疾,故脉多浮数。

浮脉亦见于里证。

久病体虚脉见浮而无力,阳气虚衰,虚阳外越,可见脉浮无根,是病情危重的征象。

故《濒湖脉学》说:“久病逢之却可惊。

”这种浮脉实际上是举之相对有余,按之非常不足,故称虚浮脉。

除病理性浮脉外,桡动脉部位浅表,或因夏秋时令阳气升浮,而出现浮脉,则不属病脉。

浮脉类其他脉对比: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

2、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其脉搏显现的部位较深,可以理解为'深脉'。

临床意义:沉脉为里证的主脉。

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有力,属于实证;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则脉沉无力。

脉沉而无临床症状者,不一定是病,可见于正常人。

如肥胖者肌肉丰厚,脉管深沉,故脉多沉;冬季气血收藏,脉象亦偏沉。

此外,有的人两手六部脉象都沉细,但无病候,称为六阴脉,亦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沉脉类其他脉对比:伏脉、牢脉、弱脉。

3、迟脉脉象特征: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三~四至(一分钟不满60次)。

临床意义:迟脉为寒证的主脉,亦可见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

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

但邪热结聚,经隧阻滞,也可以出现迟脉,其指感迟而有力,伴腹满便秘、发热等胃肠实热证,如《伤寒论》阳明腑实证即属此类,所以,脉迟不可一概认为是寒证。

此外,运动员或经过体力锻炼之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缓和。

正常人入睡后,脉率亦可见迟,都属生理性迟脉。

迟脉类其他脉对比:缓脉、涩脉、结脉。

4、数脉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五~六至(每分钟90次以上)。

临床意义:数脉是热证的主脉。

亦可见于虚证。

张景岳说:“暴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必虚损。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中医脉学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摸诊患者的脉搏来了解患者的体质、病情和健康状况。

下面是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及其详细解释:浮脉(FúMài):特点:脉搏弱而快,像浮在水面上的树叶。

意义:表示阳气亢盛、阴气不足,外感病邪初起。

沉脉(Chén Mài):特点:脉搏沉重,像沉入水中的重物。

意义:表示阴虚阳实,病邪深入体内。

迟脉(ChíMài):特点:脉搏搏动缓慢,节律不齐。

意义:通常表示阳气虚弱、阳虚,或寒邪入侵。

数脉(ShùMài):特点:脉搏跳动频繁,有时伴有力度增强。

意义:表示热邪病毒侵入,或阴虚内热。

濡脉(RúMài):特点:脉搏濡滑且滑利。

意义:表示阴虚,病邪已深入体内。

紧脉(Jǐn Mài):特点:脉搏紧绷有力,如紧绷的弦。

意义:通常表示外感风寒、气滞、瘀血。

滑脉(HuáMài):特点:脉搏顺畅、滑利。

意义:常见于寒湿、风湿、血虚、气虚。

洪脉(Hóng Mài):特点:脉搏搏动强劲有力,如潮汐般。

意义:表示寒邪或湿邪入侵。

弦脉(Xián Mài):特点:脉搏如拉紧的弦。

意义:通常表示病邪阻滞,气血不畅。

结脉(JiéMài):特点:脉搏如珠串一样,有断续感。

芤脉(Kòu Mài):特点:脉搏硬而粗,如钢丝般。

意义:表示痰饮、瘀滞、风寒。

细脉(XìMài):特点:脉搏弱且细,有时难以触及。

意义:表示气血虚弱。

濡数脉(RúShùMài):特点:脉搏湿滑、快而数。

意义:多见于痰湿、湿热。

弦滑脉(Xián HuáMài):特点:脉搏兼具弦脉和滑脉的特征。

意义:表示气血不畅、阴阳失调。

中医28种脉象

中医28种脉象

中医28种脉象中医28种脉象一、浮脉浮脉是指脉搏触及自浅而深,有力透府,脉气浮散。

常见于发热、卫阳气虚、外感邪气等病症。

1·表浮脉:脉象紊乱,即浮时浅,沉时深,脉气不实,常见于表虚热症。

2·里浮脉:脉搏弦紧有力,但有浮脉特点,常见于里虚热症。

二、沉脉沉脉是指脉搏触及自深而浅,有力渗府,脉气沉降。

常见于阴虚、阳亢等病症。

3·沉实脉:脉搏弦紧有力,脉底沉,常见于实证。

4·沉弦脉:脉搏细长有力,脉底沉,常见于血虚证。

三、细脉细脉是指脉搏细而滑,脉气弱细。

常见于阴虚、血虚等病症。

5·阴细脉:脉搏尤其细小,脉气弱细,常见于阴虚火旺证。

6·血细脉:脉搏尤其细小,脉气弱细,常见于血虚证。

四、滑脉滑脉是指脉搏滑利,脉气畅通,常见于痰湿、寒湿等病症。

7·痰滑脉:脉搏滑利,脉气滑畅,常见于痰浊内蕴证。

8·寒滑脉:脉搏滑利,脉气滑畅,常见于寒痰内结证。

五、偏脉偏脉是指脉搏在某一侧明显,另一侧不明显,常见于寒、痰阻等病症。

9·寒偏脉:脉搏在一侧明显,另一侧脉搏较弱,常见于寒邪内阻证。

10·痰偏脉:脉搏在一侧明显,另一侧脉搏较弱,常见于痰浊蕴结证。

六、洪脉洪脉是指脉搏有力而紊乱,常见于阳亢、上火等病症。

11·阳洪脉:脉搏有力而紊乱,常见于阳亢证。

12·火洪脉:脉搏有力而紊乱,常见于上火证。

七、弦脉弦脉是指脉搏有力而紧绷,脉气紧缩。

常见于肝风、肝火等病症。

13·肝弦脉:脉搏有力而紧绷,脉气紧缩,常见于肝风证。

14·肝火弦脉:脉搏有力而紧绷,脉气紧缩,常见于肝火证。

八、迟脉迟脉是指脉搏触摸后有延迟,显得迟钝。

常见于血虚、阳气不足等病症。

15·血迟脉:脉搏触摸后有延迟,显得迟钝,常见于血虚证。

16·阳迟脉:脉搏触摸后有延迟,显得迟钝,常见于阳气不足证。

九、躁脉躁脉是指脉搏快速而无规律。

中医二十八种脉象(附示意图)

中医二十八种脉象(附示意图)

中医二十八种脉象(附示意图)随图附赠,二十八脉分脉脉歌,详解于下:浮脉【体象歌】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歌】无力表虚,有力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沉脉【体象歌】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迟脉【体象歌】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歌】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歌】有力积冷,无力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数脉【体象歌】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歌】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歌】有力实火,无力虚火。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阳数君火,阴数相火。

右数火亢,左数阴戕。

滑脉【体象歌】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主病歌】滑脉为阳,多主痰涎。

寸滑咳嗽。

胸满吐逆;关滑胃热,壅气伤食;尺滑病淋,或为痢积,男子溺血.妇人经郁。

【兼脉歌】浮滑风痰,沉滑痰食。

滑数痰火,滑短气塞。

滑而浮大,尿则阴痛。

滑而浮散,中风瘫痪。

滑而冲和,娠孕可决。

涩脉【体象歌】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惧足。

【主病歌】涩为血少,亦主精伤。

寸涩心痛,或为怔忡。

关涩阴虚,因而中热;右关土虚,左关胁胀。

尺涩遗淋,血利可决;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中医脉诊口诀大全,二十八脉识别图解

中医脉诊口诀大全,二十八脉识别图解

中医脉诊口诀大全,二十八脉识别图解中医号脉,这28种脉象,教你分辨什么病,收藏!|||1. 浮脉——特点——位于皮肝表浅处,只要把指头轻轻按在皮肝上,就能感觉到脉搏动,如果用力重按,反而会觉得脉搏减弱,或有空虚的感觉。

-主病: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的表虚。

主里虚:痨瘵阴虚,阳气虚。

-2. 沉脉——特点——位于筋骨的深处,当指头轻轻按在皮肤上时,脉搏的搏动很不明显,必须用力重按到筋骨的深处,才能感觉到脉搏的搏动。

-主病:主里证。

(1)沉而有力为里实证,多因水、寒、积滞所致。

常见干下痢、浮肿、呕吐、停食积热、气滞等证-(2)沉而无力为里虚证,多因阳气衰微,无力统运营气于外,或亡阴失血等原因所致-3. 迟脉——特点——脉搏的频率很缓慢,因此,使得脉搏的至数减少。

至于脉象的部位,在“浮中沉”三部都可以诊得到脉搏。

-主病:多见于寒证。

有力为冷积,无力为阳虚。

-4. 数脉——特点——脉搏的频率很快,因此使得脉搏的至数过多。

至于脉象的部位,在“浮中沉”三部都可以诊得到脉搏。

-主病:主热证。

因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数而有力为实热内盛;若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血行加速,脉数而无力,为虚热证。

-5. 虚脉——特点——脉象柔软无力。

无论是浮位或沉位,无论频率的快慢,只要脉搏的搏动很弱,脉体软的,都属于虚类脉。

-主病:虚证:湿邪为病。

-6. 实脉——特点——脉象强劲有力。

无论是浮位或沉位,无论频率的快慢,只要脉搏的搏动很强,脉体大的,都属于实类脉。

-主病:主病程初起、正气不虚,阳毒暴作或邪气旺盛的脉象。

28脉象

28脉象



心气不足,可见心慌气短,亦有又风邪外袭者,可见项背筋脉拘急之疾
肝血不足,可见头晕,在妇人多见月经涩少或经闭之疾
肾气虚弱,膀胱失约,可见腰困便频而清,以及疲乏无力之疾

肺气不足,不能施布津液,可见肢体皮肤麻木不仁、背酸不适之疾
脾气虚弱,健运失常,可见胀满便秘、纳呆身重之疾
肾阳不足,寒湿下蓄,可见肠鸣腹泻、下肢浮肿之疾
(细)腰膝酸软,小便淋漓不尽;

肺气不宣,停痰蓄饮,可见咳喘、上气;
(紧,滑)寒邪郁闭,可见咳喘、痰稀、鼻塞流涕之疾;
(细)肺津不足,可见干咳少痰,甚则骨蒸盗汗;
脾胃虚寒,可见中满虚胀、纳呆腕闷之疾;
命火不足,可见腰酸冷痛,或五更晨泻之疾;
3、迟(阴)




心阳不足,寒湿之邪痹结胸膈,可见胸闷不畅或胸痛之疾;





8、小(阴)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可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之疾
肝血不足,不能上养于目,可见目涩头眩、视力模糊之疾
肾阴不足,可见腰酸乏力、耳鸣遗精之疾

肺阴不足,清肃失职可见虚烦心热,干咳盗汗,声音嘶哑,以及口咽干燥之疾
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可见腹冷便泻、完谷不化之疾
9、长(阳)
寒积肝脉,营虚不达四肢、两胁,可见胁下疼痛,以及四肢手足拘挛之症;
肾虚,不能温化水液,可见尿频、遗尿,以及少腹冷痛之疾;

肺气不足,寒痰阻滞,可见咳嗽、气喘、胸闷之疾;
脾虚,运化失常,可见纳呆、腹胀、便溏,以及泛吐清水、口淡不渴、四肢不温之疾;
肾阳不振,命门火衰,可见少腹冷痛,腰膝清冷无力,以及五更晨泻之疾;

中医常见脉象

中医常见脉象

中医常见脉象
1. 虚弱脉:脉象微弱,弱不可闻,如风吹细草之声,常见于气虚、血虚、阳虚等病证。

2. 滑脉:脉象滑利,如玉石相互摩擦之声,常见于湿热、痰湿等病证。

3. 洪大脉:脉象弦有力,大如钩,如大钟声响,常见于阳盛、血瘀等
病证。

4. 紧弦脉:脉象弦紧有力,如弓弦之紧,声音细长,常见于肝郁、肝
火等病证。

5. 细弱脉:脉象细弱无力,如小孩儿呛到水后的气息声,常见于阳虚、气虚、血虚等病证。

6. 牢脉:脉象坚牢有力,如搂铁之声,常见于气结、气滞等病证。

7. 洪滑脉:脉象洪大滑利,如塞满棉花的声音,常见于湿热、痰湿等
病证。

8. 濡弱脉:脉象濡润而微弱,如脉中有阻塞之感,常见于阴虚、阳衰、气虚等病证。

9. 代脉:脉象莹滑有力,如珠串相碰的声音,常见于肝肾阴虚、血瘀、痰火等病证。

10. 血管脉:脉象弦如绳索,青筋暴起,如金属撞击的声音,常见于
血瘀、寒凝等病证。

【中医脉诊】二十八脉象

【中医脉诊】二十八脉象

【中医脉诊】二十八脉象【前言】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脉动应指(指头)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显现部位、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方面。

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

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

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

肺朝百脉,即是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汇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的统摄;肝藏血,肝主疏泄,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且精可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

故脉象的形成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而且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六腑的变化。

【脉象歌诀】浮沉迟数洪微细,散虚实滑涩长短;弦芤疾缓革牢弱,濡伏动促结代疾。

【注解】1、浮脉:轻触也感到动弹觉的脉搏。

浮脉的部位表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重按稍减,但不空泛无力。

总之,浮脉是脉搏动的部位浅显,有的甚至看得到搏动,摸到浮脉表示病人有外感,其病轻浅,外邪刚进入人体,人体的正气尚强,与外邪相争斗,将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象显浮而有力。

如果表证脉现浮而无力,说明患者平时体虚,卫气弱,这样的表证就叫表虚证。

若久病见脉浮而无力,摇摇晃晃的,是阳气浮越,病情危重的表现。

2、沉脉:脉位低沉,轻取不应指,重按始得的脉象。

沉脉主里证。

因病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气血不充,脉气鼓动乏力,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沉脉须与近似脉伏脉相区别,沉脉与伏脉都位于皮下深部,需重按触及,但沉脉部位近于筋骨,在肌肉中部,跳动均匀,而伏脉必须推筋着骨始得。

28种脉象及主病

28种脉象及主病

28种脉象及主病28种脉象及主病1.浮脉(1)体象: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2)病证:主表证。

外邪侵袭体表气血抗邪于外,故脉浮,且浮而有力。

若内伤久病体虚,或阴虚阳无所依,虚阳外越脉也见浮,但浮而无力。

(3)分部:左寸脉浮,伤风发热,头痛目眩;浮在左关,脘满胁胀,恶心厌食烦闷;左尺得浮,膀胱风热,便赤涩淋痛,下肢肿痛。

右寸脉浮,感冒风邪,咳嗽痰多,胸满气短;浮在右关,腹胀脘满不能食,灼心胃痛;右尺得浮,淋浊便血,关节肿痛,风热客手下焦。

(4)兼脉: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浮而兼迟为表寒,浮而兼洪为表热;浮而兼缓为中风风湿,浮而兼濡为暑;浮而兼实为阳盛,浮而兼滑为风;浮而兼散为极虚,浮而兼细为气虚;浮而兼涩为血虚。

2.沉脉(1)体象:沉行筋骨,如水投石之有余,举之不足(2)病证:主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3)分部:沉在左寸,胸部寒痰壅胸满,心悸气短,胸痛头眩;左关得沉,肝郁胁痛,脘胀腹满,食少心烦喜怒;左尺沉脉,肾寒腰痛小便频浊,少腹胀满。

右寸沉脉,肺寒停饮,胸满胸痛,咳喘气短,不尼以息;右关得沉,胃中积滞,脘满腹胀,纳呆胃痛;右尺脉沉,腰痹疝痛,小便不畅少腹胀。

(4)兼脉:沉滑脉为痰食,脉沉实内有积滞,沉数主内热,脉沉紧则阴寒冷痛,脉沉弦痰饮壅闭,脉沉缓内郁寒湿,沉涩为血虚气滞,脉沉微为阳微气虚。

3,迟脉(1)体象: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2)病证:寒证。

有力为积冷实证,无力为虚寒证。

(3)分部:左寸脉迟,胸中寒痹滴痛,精神不振;迟在左关,肢体拘急,脘满胁胀心烦闷;左尺得迟,肾虚便泄腰酸痛,女子不月。

右寸脉迟,肺气寒冷胸闷痛,痰滞气短兼咳逆;迟在右关,脾寒胃冷,食不化,积滞不行;右尺得迟,腹部胀痛,腰酸泄泻。

(4)兼脉:迟而兼浮为表寒,迟而兼沉为里寒:迟而涩为血寒,迟而弦为寒痰迟而细小气虚血少,脉迟兼实,为内有郁热或积滞。

4.数脉:(1)体象: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28脉象与主病概览

28脉象与主病概览

28脉象与主病概览脉象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脉搏的形态、弦紧程度、速度等特征,可以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

而28脉象作为主要的脉象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对28脉象与主要疾病进行概览。

1. 脉象与主病概览1.1 行权为事脉:适用于头痛、高血压、急性热病等。

其脉象特征为弦实而缓和,尤其适用于肝虚血弱、真人药性引起的头痛症状。

1.2 炉中有卧脉:适用于胃寒呕吐、消化不良、脾胃虚寒等。

其脉象特征为脉浑、脉力微弱、缓和。

1.3 呼吸为君脉:适用于哮喘、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疾病。

其脉象特征为脉滑而不浮,舌头较厚。

1.4 口舌之交脉:适用于口腔溃疡、牙痛、咬舌等症状。

其脉象特征为舌脉粗细不等,脉力弱。

1.5 为奇脉:适用于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其脉象特征为阴虚阳亢,脉处沉细,脉力大。

2. 使用方法2.1 观察脉象形态:用三指轻轻按压患者手腕处的尺、寸、关脉,观察脉搏的形态变化,包括脉搏弦紧程度、速度、充盈情况等。

2.2 判断脉象特征:根据28脉象与主病概览中的脉象特征进行判断,结合患者的主诉和体征,做出对应的诊断。

2.3 综合分析与辨证施治: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综合分析脉象特征,进行辩证施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注意事项3.1 练与积累:了解28脉象与主病概览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练,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

3.2 细致观察:观察脉象时需要细致入微,关注脉象的微妙变化,及时记录。

3.3 结合其他诊断方法:脉象是中医诊断的一个重要方法,但并非仅凭脉象就能做出准确的诊断,需要结合其他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通过28脉象与主病概览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深入研究和应用28脉象,有助于提高中医诊断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寸芤失血在于胸,关里逢芤肠胃痈,尺部见之多下血,赤淋红痢漏崩中。

(六)芤脉辨证分析表芤脉(1)芤而寸盛:多为吐衄上焦的出血。

(2)芤而尺盛:常见漏崩尿血便血等证。

(3)芤而上泛有力:多属热邪内犯。

(4)芤而虚数:阴血两虚。

表六芤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右寸│右关│右尺│├──┼────┼────┼────┼─────┼─────┼─────┤││心血妄行│胁间血气│小便下│咳嗽吐血、│肠痈下血、│大便下血、│││为吐衄。

│痛、肝不│血、痔瘘│为衄为呕│及呕血不│尿血、女子││主病││藏血、为│出血、女│血。

│食。

│经病。

││││吐血目│子崩漏。

│││││││暗。

│││││└──┴────┴────┴────┴─────┴─────┴─────┘6.革脉图6 革脉示意图(一)脉象:革脉之形状,内空虚而外绷急。

凡脉浮取坚硬搏指,重按豁然而空的即谓革脉。

(二)革脉体状诗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中空,浑如鼓革。

(三)示意图解:革脉浮取脉力超过正常,多在6—7个脉力单位,而坚硬搏指,无缓和柔软之象。

中取重按脉力细弱,每在1—2脉力单位,是阴气大伤,无以维阳,形成孤阳外越,即将离决之象。

(四)主病:革脉出现,在男子为失精亡血,妇人为半产漏下。

按革脉自古即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谓病见革脉,为危证死证;一谓革脉为阴气虚竭。

这两种说法,从表面看,似有矛盾,其实是革脉在轻重程度上的不同。

如革脉浮取虽坚硬搏指,而定息寻按,尚较和缓,为阴气骤伤,无以维阳,致孤阳外越坚硬搏指,毫无雍容和缓之意,久按较缓是一时性的孤阳外越,如及时以育阴扶正,养阴以维阳,尚能挽救。

总之革脉的出现,不外两种情况;一为外邪袭表,病势较重,机体为捍卫外邪,竭尽全力,促使气血趋表以抗病,故脉现坚硬绷急,一为阴气虚竭,无以敛阳,孤阳外越。

28种病脉详解

28种病脉详解


洪脉主热证,通常是由于阳热亢盛至极,或是由于脏腑间有火热内蕴,所产生如烦渴、面红身热等症状,因而会出现如波涛般汹涌,来盛去衰的洪脉。
洪脉的脉体浮大,有如波涛般汹涌,来势强而有力,之后就逐渐衰减,因此脉象在去时比来时显得势缓而力弱。
当人体内的邪热炽盛时,由于邪热会灼伤阴液,以至于阳气独盛而冲击血脉,此时因脉管中的血液远远不及阳气的强盛,因此导致脉管扩张,出现脉来洪大,脉去稍减的洪脉
伏脉位于筋骨内,即使重按也不可得,必须贴着筋骨才能诊到脉象。
1.当体内的邪气炽盛时,容易阻遏气血的运行,以至于脉气无法正常运行,因此会出现脉象深伏的伏脉。2、如果因久病不愈而正气衰微时,阳气不足以鼓动血脉也会出现伏脉。
伏脉与沉脉类似。脉象的差别:1、伏脉比沉脉的脉位更深沉,几乎时贴着筋骨。2、沉脉在浮位和中位都不明显,只有重按到筋骨时才能感觉到搏动。


弱脉主气血亏虚,如果因久病不愈而耗伤元气,或是因失精亡血,虚劳久咳,或是因脾虚泄泻,胃弱纳呆,筋骨萎弱等症候都会出现弱脉。
弱脉轻取不得,必须重按才诊得,并且显得柔软无力。
当体内的气血不足时,由于血液不能充盈脉道,阳气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因此会出现沉而细软的弱脉。
弱脉与濡、微脉类似,都是细软而无力。脉象的差别:1、弱脉在沉位。2、濡脉在浮位。3、微脉可以出现在浮位或沉位,脉象却模糊不清,若有若无,欲绝非绝。4、细脉的脉形细长却应指明显,不似微脉的体像模糊不清。
迟脉与缓脉、涩脉相类似,三者的脉律都比正常脉稍慢。脉象的差别:1、迟脉一息只有三至。2、缓脉比迟脉略快一息四至。3、涩脉的脉形偏细且短促,往来艰涩,因此脉率比正常脉稍慢。


缓脉主里有湿邪积滞,或是主脾气虚损。
缓脉比迟脉略快,一息四至,缓脉的脉位,浮取或是沉取都可得。

中医二十八脉象与主病(分类对比表)

中医二十八脉象与主病(分类对比表)
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
脉纲
共同特点
脉名
脉象
主病
浮脉类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轻取

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
热盛
即得

浮细无力,而软
虚证,湿困

浮取散慢而无根,至数、脉力不均
元气离散,脏腑将绝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失血,伤阴

浮而搏指,中空边坚
亡血、失精、半产、崩漏
沉脉类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气虚两虚,诸虚劳损,主湿

迟而中止,止有定数
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扑损伤

柔细而沉
气血不足

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实脉类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实证,平人
应指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痰饮,食滞,实热,青壮年,孕妇
有力

脉来紧张,状如牵绳转索
实寒、疼痛、宿食

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阳气有余、阳证、热证、实证、平人
里证
重按

重按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邪闭,厥证,痛极
始得

沉按实大弦长
阴寒内积,疝气,徵瘕
迟脉类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寒证,亦可见邪热结聚
一息

一息四至
往来艰涩,迟滞不畅,如轻刀刮竹
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痰食内停
四至

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
阴盛气结,寒凝血瘀,气血虚弱

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肝胆病,痛证,痰饮,老年健康者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中医诊断中,脉诊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通过诊断脉象来了解人体气血运行状况和脏腑功能,进而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及其特点、临床意义和诊断方法。

一、28种脉象概述根据《脉经》的分类,脉象分为浮、沉、迟、数、滑、涩、长、短、紧、缓、芤、弦、濡、散、革、实、牢、虚、细、濡、促、代、洪、细微等28种。

每种脉象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二、肺脉肺脉位于寸口,属于浮脉,具有轻按即触、散大无力的特点。

若肺脉异常,可能存在肺脏病变,如咳嗽、气喘等。

三、心脉心脉位于中指,属于沉脉,具有重按始触、强大有力的特点。

若心脉异常,可能存在心脏病变,如心悸、胸闷等。

四、肝脉肝脉位于关部,属于弦脉,具有如悬弦之状、长而有力、柔和不紧的特点。

若肝脉异常,可能存在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等病变。

五、肾脉肾脉位于尺部,属于沉脉,具有重按始触、细长而有力等特点。

若肾脉异常,可能存在肾虚、肾气不足等病变。

六、奇脉奇脉又称怪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脉象,具有沉细欲绝、似有似无的特点。

若出现奇脉,常提示病情危重或预后不良。

七、其他脉象除了以上常见的五种脉象,还有一些其他的脉象,如芤脉、洪脉等。

这些脉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诊断和分析。

八、诊断方法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脉象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病情,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九、结论中医的28种脉象各具特点,每种脉象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通过对脉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十、展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脉诊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4、动脉
【脉象】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只见关部,且动摇不定。
【主病】主痛证、惊证。
【脉理】①痛则阴阳不和,气为血阻。②惊则气血紊乱,心突跳,脉行躁动不安,阴阳相搏,升降失和,使气血冲动,脉道随气血冲动,故呈动脉。
妇女妊娠反应期可出现动脉。
五、虚脉类脉动应指无力。虚脉有虚、细、微、代、短五脉。
【主病】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也主气血虚衰。【脉理】阴盛而阳不和。①寒痰血瘀,气机郁结,阳气受阻,脉气阻滞,故脉结而有力。常见于寒痰血瘀所致的心脉瘀阻证。②久病虚损,气血虚弱,脉气不继,多见脉结而无力。
四、数脉类脉来急促,一息五六至。数脉有数、疾、促、动四脉。
4-
1、数脉
【脉象】脉来急促,一息五六至。
②沉以候阴,重按之似无是阴气竭。
久病脉微,气血被耗,正气将绝之兆。新病脉微是阳气暴脱。
5-
4、代脉
【脉象】脉来而时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主病】主脏气衰微。也主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
【脉理】①脏气衰微,气血亏损,元气不足,以致脉气不能衔接而止有定数。②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见代脉,因邪气阻于经脉,致脉气阻滞,不相衔接为实证。
②若病脉转缓和,是正气恢复之征。
3-
3、涩脉
【脉象】脉细而缓,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主病】主伤精,血少,气滞血瘀,夹痰,夹食。
【脉理】①精伤血少,津液耗伤,不能濡养经脉,血行不畅,脉气往来艰涩,故脉涩而无力;
②气滞血瘀或痰食胶固,脉道不畅,血行受阻,则脉涩而有力。
3-
4、结脉
【脉象】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六、实脉类脉动应指有力。有实、滑、弦、紧、长等五脉。6-
1、实脉
【脉象】三部脉举按均有力,脉来去俱盛,坚实有力。
【主病】实证。
【脉理】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邪正相搏,气血壅盛,脉道紧满,故脉来应指有力。
实脉是正气充足,脏腑功能良好的表现。
6-
2、xx
【脉象】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园滑。
【主病】主痰饮,食滞,实热。
《》
一、浮脉类因其脉位浅,浮取即得。浮脉类有:
浮、xx、濡、散、芤、革xx。
1-
1、浮脉
【脉象】:
轻取即得,重按反减而不空,如按水上漂木。
【主病】主表证、也主虚证。
【脉理】浮脉主表,当外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
①邪盛而正不虚时,脉浮而有力;
②素虚者外感,邪盛而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
【脉理】实邪壅盛于内,正气不衰,气实血涌,故脉往来甚为流利,应指园滑。
若平人脉滑而和缓,是营卫充实,平脉。妇女妊娠见滑脉,是气血充盛而调和的表现。
6-
3、弦脉
【脉象】端直以长,如按琴弦。脉管硬,失柔和。
【主病】主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也见虚劳,胃气衰败。
【脉理】弦为肝脉。肝主流泄,调畅气机,以柔和为贵。
2-
2、xx
【脉象】脉位深沉,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主病】主里证。常见于邪闭,厥证,痛极。
【脉理】因邪气内伏,脉气不能宣通,脉道潜伏。伏而无力是气血虚损,阳气欲绝,不能鼓脉于体表。
2-
3、弱脉
【脉象】极软而沉细。
【主病】主气血俱虚,xx。
【脉理】①血虚脉道不充,则脉细;②阳气虚无力鼓动于脉,故脉来沉软。
【主病】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也见于虚阳外浮。
【脉理】邪热内盛,气血运行加速,故见数脉。
①新病因邪盛正未衰,邪正交争,故脉数而有力,主实热证。
②久病伤阴,阴虚生内热,脉虽数而无力,为虚热证。
③xx外浮,脉数大而无力,重按无根。
④儿童或婴儿,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脉率也加快。
4-
2、疾脉
③代脉亦可见于妊娠初期的孕妇,因五脏精气聚于胞宫,以养胎元,脉气一时不相接续,故见代脉。
5-
5、短脉(注意脉动有力无力),“短则气病”。
【脉象】首尾俱短,不能三部。
【主病】主气病。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虚。
【脉理】①气虚不足,无力鼓动血行,脉来短而无力,脉动不及尺寸部。
②因气郁血瘀或痰滞食积,阻碍脉道,以致脉气不伸而见短脉,但短而有力。
【脉象】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主病】主xx阴竭,元气将脱。
【脉理】①伤寒、温病在热极时往往有②疾而虚弱无力,是阴液枯竭,阳气外越欲脱之候。
4-
3、促脉
【脉象】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主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也主脏气虚弱,阴血衰少。
【脉理】①阳盛极热,阴不和阳,故脉来急数有力,而时见脉歇止。②或气血、痰饮,宿食等有形实邪阻滞,脉气接续不及而时见脉歇止。③脏气虚弱,真元衰疲,阴血衰少,脉促而细小无力,脉气接续不及,而时见脉歇止,属虚脱之象。
1-
3、濡脉
【脉象】浮而细软。轻取即得,重按不显。
【主病】主诸虚证,又主湿证。
【脉理】濡脉—①气虚不能内敛,故脉浮软无力;
②精血亏虚,则脉道不充则脉细小;
③若湿邪阻滞压抑脉道,脉也软而浮细。
1-
4、散脉
【脉象】浮散无根,稍按即无,至数不齐。如扬花散漫飞。
【主病】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脉理】气虚血耗,阴不敛阳,元气耗散,脉气不能内敛,故举之浮散而不聚,重按则无,漫无根蒂。
①邪气滞肝,气机不利则脉弦。
②诸痛、痰饮,阻滞气机,脉气因而紧张,故脉弦。③疟邪为病,伏于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而见弦脉。
④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木乘脾,亦见弦脉。
⑤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胃气全无,病多难治。
6-
4、紧脉
【脉象】脉来绷急,状若牵绳转索。
【主病】主寒证,痛证。宿食。
【脉理】①寒邪侵袭人体,寒邪凝滞,以致脉道紧束而拘急,故见紧脉。
5-
1、虚脉
【脉象】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主病】主虚证。
【脉理】①气虚,气不足以运其血,故脉来无力。
②血虚,血不足以充盈脉道,脉道空虚,故按之虚。
气虚不敛而外张,血虚气无以附而外浮,故虚脉包括气虚与血虚,以及脏腑诸虚。
5-
2、细脉
【脉象】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主病】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湿证。
【主病】多主寒证,但也邪热结聚的里实热证。
【脉理】①寒邪凝滞,血行不畅,故见脉迟。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脉迟而无力为虚寒。
②阳阳腑实证邪热结聚,阻滞血脉流通,可见迟脉。
③久经锻炼之人,脉迟而有力,则不属病脉。
3-
2、缓脉
【脉象】一息四至,来去怠缓。
【主病】主湿证,脾胃虚弱。
【脉理】①湿邪粘滞,脾胃气机为湿邪所困,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故脉见缓怠无力。
2-
4、牢脉
【脉象】脉沉按实大弦长,坚牢不移。轻取中取不应。
【主病】主阴寒内实(阴寒凝滞肝脉),疝气癥积。
【脉理】阴寒内积,阳气沉伏于下。牢脉主实,有气血之分,癥积有形肿块,是实在血分;瘕聚、疝气为无形痞结,是实在气分。
三、迟脉类迟脉是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迟脉有迟、缓、涩、结四脉。
3-
1、xx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脉搏60次/分钟以下)。
【脉理】因正气不固,精血不藏,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致使脉来浮大搏指,外强中干,如按绷紧的鼓皮。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
二、沉脉类位于皮下筋骨,轻取不应,重按始得。沉脉有沉、伏、弱、牢四脉。
2-
1、沉脉
【脉象】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如石沉水底。
【主病】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脉理】①病邪郁于里,气血内困,脉沉而有力;②若脏腑虚弱,阳气衰微,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而无力。
②寒邪在表,脉见浮紧;寒邪在里,脉见沉紧。
③剧痛、宿食是寒邪积滞与正气相搏之故。
6-
5、xx
【脉象】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主病】主肝阳有余。阳盛内热等有余之证。
【脉理】肝阳有余,阳盛内热,痰火内蕴,使气逆壅盛,脉道充实,故脉象长而满溢,超过尺寸。
常人中气充足,百脉畅通,气血充盛调畅,脉来长而和缓。“长则气治”相兼脉与主病
③久病体虚,阳气虚衰,虚阳外越,见脉浮而无根。
④生理性浮脉见于形体消瘦者。夏秋之时,也见浮脉。
1-
2、xx
【脉象】脉体宽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主里热证(气分热盛,邪盛正衰)。
【脉理】洪脉的形成,阳气有余、内热充斥,气盛血涌,脉道扩张,故见脉洪。
①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而出现洪脉,是阴竭阳越,阴竭而脉体失充,孤阳独亢而外越或虚阳亡脱,故浮取洪盛,沉取无力无神。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相兼脉是指数种脉象并见的脉象。徐灵胎称之为合脉,有二合脉,三合脉、四合脉之分。
相兼脉象的主病,往往等于各个脉所主病的总和,如:
浮—表,数—热,浮数主表热,以此类推。下面常见的相兼脉及主病:
类别兼脉
浮-紧
浮浮-缓
浮-数
浮-滑
沉-迟
沉沉-弦
沉-涩主病
①表寒证②风寒湿痹疼痛
太阳中风证(风邪伤卫,营卫不和)
①肝火夹痰②肝胆湿热③痰火内蕴④食积化热寒证、痛证(多见于寒滞肝脉,或肝郁气滞等所致疼痛)痰热、痰火、湿热、食积化热
气分热盛(阳明经证),多见于外感热病中期表热证
阴虚火旺证
主肝热证=①肝郁化火+②肝胆湿热+③肝阳上亢弦-(紧)细①肝肾阴虚②肝郁血虚③肝郁脾虚
表热证(风热袭表)
表证夹痰或风痰(素体多痰湿而又感受外邪者)里寒证(常见脾肾阳虚、阴寒凝滞)
①肝郁气滞②水饮内停③寒滞肝脉
血瘀(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沉-缓
沉-细-数
沉-细
弦-数
弦弦-滑-数
弦-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