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2. 引导学生关注周庄的水韵特色。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的位置、历史和风貌。
2. 探讨周庄的水系特点和水利工程。
教学活动:1. 展示周庄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周庄的美。
2.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周庄的概况。
3. 分组讨论,探究周庄的水韵特色。
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有关周庄的资料,了解周庄的历史和文化。
2. 写一篇关于周庄水韵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二章:周庄的水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水系的形成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水乡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水系的形成原因和历史背景。
2. 分析周庄水系的特点和功能。
1. 引导学生观察周庄水系的地图,了解其分布情况。
2. 分组讨论,分析周庄水系的特点。
3. 举办水乡文化讲座,让学生了解周庄水系的文化价值。
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周庄水系的简单示意图,标注其主要河流和桥梁。
2. 写一篇关于周庄水系的短文,描述其特点和自己在周庄的经历。
第三章:周庄的古建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古建筑的历史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古建筑的种类和特点。
2. 分析周庄古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参观周庄古建筑,观察其建筑风格和构造特点。
2. 分组讨论,分析周庄古建筑的历史价值。
3. 举办古建筑保护讲座,让学生了解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1. 让学生拍摄一幅自己喜欢的周庄古建筑照片,并简要介绍其历史和特点。
2. 写一篇关于周庄古建筑的短文,表达自己对古建筑的感受和建议。
第四章:周庄的民俗风情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民俗风情。
2. 培养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的民俗风情,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2. 分析周庄民俗风情的特点和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参观周庄的民俗风情,如民间艺术展览、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2023年《周庄水韵》教学设计6篇
2023年《周庄水韵》教学设计6篇《周庄水韵》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1、结合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驾驭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整体印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3、品读文章1-4自然段,体会作者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1、驾驭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整体印象,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体会作者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一、新课导入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
春秋战国时称摇城。
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净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犹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当代闻名散文家赵丽宏的《周庄水韵》,领会一下他笔下的周庄,以及周庄赐予他心灵的感悟。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赵丽宏,中国当代作家,1951年生,上海人。
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
作品多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奖。
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斑斓(lán)眩目(xuàn)晶莹(yíng)参差(cēncī)谛听(dì)娴熟(xián)瞬息(shùn)绚烂(cuǐcàn)摇曳(yè)3、理解词义。
斑斓:颜色错杂绚丽。
迷离:模糊而难以辨别清晰。
眩目:刺眼。
晶莹:光亮透亮。
参差:指不整齐,不一样。
谛听:细致听。
娴熟:娴熟。
摇曳:摇动。
4、阅读课文,思索问题。
作者三次游历的过程,都对周庄有一个整体比方,你能把这三个句子找出来吗?明确:第一次: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覆盖着,石桥和屋脊都隐隐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巡游,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其次次:古老的砖石和清爽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调对比剧烈的版画;第三次:我很难遗忘这个奇异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周庄在安静的夜色中变得像奇妙的童话,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周庄水韵》。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其用法。
(3)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对优美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通过描绘画面,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珍惜家乡美好风光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周庄水韵》。
2.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其用法。
3. 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表达方式。
2. 对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进行生动描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周庄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周庄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简介周庄的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2)学生互相讨论,解答疑惑。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优美文字和表达方式。
(2)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和讲解。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2)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其用法。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表达方式,描绘自己熟悉的景物。
(2)学生互相交流,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周庄水韵》。
2. 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表达方式,写一篇关于家乡风景的作文。
3. 收集有关周庄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
周庄水韵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周庄水韵》;(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陈运和及课文创作的背景;(2)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周庄的水乡特色;(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课文中的美景描写。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家园的意识;(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周庄水韵》;2. 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3. 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美景描写,学会欣赏和评价;2. 运用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周庄水乡;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家园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周庄水韵》文本;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3. 生字词卡片;4. 课堂讨论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江南水乡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水乡的印象;(2)教师简要介绍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风土人情;(3)教师板书课题《周庄水韵》,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4)学生讲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欣赏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周庄水乡;(2)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课文中的美景描写。
4. 小结与拓展(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3)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课文《周庄水韵》,收集有关周庄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周庄水韵教案
周庄水韵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美景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展示周庄水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
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周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展示周庄水乡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和描述,如河流、古桥、房屋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评论,了解他们对周庄水乡美景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周庄的河流和古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河流和古桥的特点和历史。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独特景观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河流的特点和流经的景点。
2. 介绍周庄古桥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庄河流的图片,了解其特点和流经的景点,如富安桥、兴桥等。
2. 教师展示周庄古桥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如钥匙桥、矛盾桥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评论,了解他们对周庄河流和古桥的认识和感受。
第三章:周庄的房屋和建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房屋和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独特建筑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周庄房屋的建筑特点,如水乡特色的墙体、屋顶等。
2. 介绍周庄建筑的风格和代表性建筑,如沈万三故居、张居正故居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庄房屋的图片,了解其建筑特点,如水乡特色的墙体、屋顶等。
2. 教师展示周庄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其风格和代表性建筑,如沈万三故居、张居正故居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描述和评论,了解他们对周庄房屋和建筑的认识和感受。
第四章:周庄的民俗和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庄的民俗和文化特色。
2. 培养学生对周庄水乡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及反思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了解周庄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周庄的特色风景和水乡文化•学习周庄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培养学生欣赏和表达艺术的能力2. 教学内容•周庄的历史文化概述•周庄的水乡特色和风景介绍•周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的欣赏与学习•周庄画家的艺术创作欣赏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预习•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周庄的风景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步骤二:分类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周庄的特色和魅力•每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步骤三:专题讲解•通过PPT或者教材介绍周庄的历史文化背景、特色风景和水乡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周庄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步骤四:实地参观•带领学生到周庄进行实地考察和观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和思考步骤五:艺术创作•鼓励学生选择一个周庄的特色或者景点进行艺术创作•提供绘画、摄影、写作等多种形式的创作方式•指导学生在创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4. 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展示•评价学生对周庄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评价学生的艺术创作水平和表现力二、反思周庄水韵作为一篇教学设计文档,着重介绍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导入与预习、分类讨论、专题讲解、实地参观和艺术创作等环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体验周庄的文化魅力。
在教学目标方面,通过了解周庄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风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周庄的传统建筑和手工艺品,培养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步骤方面,通过导入与预习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学习环节做铺垫。
在分类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在专题讲解环节,使用PPT或者教材进行系统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周庄的基本情况和特色文化。
在实地参观环节,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和观摩,加深对周庄的认识和理解。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周庄水韵》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掌握作品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周庄水韵》是一篇描绘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散文,通过作者对周庄的描绘,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2 学情分析学生对江南水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散文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有待提高。
2.3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散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欣赏散文的语言特色,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散文的背景、人物、情节等。
3.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3 示例法:以优秀范文为例,指导学生写作。
3.4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展示周庄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江南水乡的印象,引出课文《周庄水韵》。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4.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的背景、人物、情节等,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4.4 互动环节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5 练习与展示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5.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5.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周庄水韵》文本,及相关江南水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6.2 学生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对江南水乡有一定的了解。
6.3 教师准备备好课件,准备好相关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第七章:教学环境7.1 教室环境7.2 心理环境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尊重学生的观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周庄水韵》的基本情节,理解作品中描绘的周庄古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1.2 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家乡和国家的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周庄水韵》的景物描写,感受周庄古镇的自然美和人文特色。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将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与实际旅游体验相结合。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3.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3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周庄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周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提前阅读《周庄水韵》,熟悉作品内容,准备相关的讨论问题和教学活动。
4.2 学生准备预习《周庄水韵》,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周庄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周庄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朗读让学生分段朗读《周庄水韵》,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5.3 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作品中的景物描写进行讨论,分享对周庄的感受和认识。
5.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与实际旅游体验的关系。
5.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周庄的作文,可以是游记、散文或诗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时的表现以及朗读时的情感投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6.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对周庄的描写是否准确、生动,以及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6.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周庄水韵》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周庄水韵》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爱我中华,爱我世界。
2、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3、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4、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5、学会生动贴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1、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2、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
3、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4、会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设想】1、根据本单元的四篇游记课文的教学内容,前面三篇课文写祖国山水的美丽,后一篇是写世界现代化的城市之美,意在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壮丽可爱,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同时引导学生扩大视野,了解发达国家现代化状况,增强对外开放意识,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立足祖国,放眼世界。
2、本篇课文属于写景抒情式游记类散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学习课文中写景时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渗透在游记中的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教学安排】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背诵“第二次游周庄”的语段。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第三次游周庄”的语段,掌握景物描写的顺序、特点;体味作者的感情及写景抒情式游记类散文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可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并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及内容】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有关周庄、丽江、威尼斯体现“水乡、水城”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几幅对比画面。
语文文学周庄水韵教案范文
语文文学《周庄水韵》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周庄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2. 激发学生对周庄水乡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周庄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教学难点:周庄水乡文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出示江南水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了解的江南水乡的特点。
二、简介周庄教师简要介绍周庄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旅游资源。
三、探讨周庄水乡文化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周庄水乡文化的特点,学生可结合课前预习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四、新课导入教师说明本节课将学习《周庄水韵》,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美景和风土人情。
第二章: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作者的生长背景和创作经历。
2.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对周庄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作者的生长背景和创作经历。
教学难点:作者对周庄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作者生平简介教师介绍作者的生长背景、求学经历和创作生涯。
二、作者与周庄教师阐述作者对周庄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眷恋。
三、走进课文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笔下的周庄美景和风土人情。
第三章:品味语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点:欣赏散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一、快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感受散文的语言特点。
二、品味词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恬静、优雅、古朴、宁静”等,并解释其含义。
三、解读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如“阳光洒在青石板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四、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并解释其魅力所在。
第四章:感悟情感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3篇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3篇周庄水韵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让学生说说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
3、重点研读、品味作者第三次游周庄的段落,欣赏文中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教具准备1、选一幅周庄水乡的图画,张贴于黑板。
2、画一幅周庄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
春秋战国时称摇城。
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一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周庄,去体会那里的动人水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找出课文中的疑难字词。
并借助工具书、资料自行解答。
2、教师检预习效果。
斑斓顔色错杂灿烂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眩目耀眼晶莹光亮透明参差指不整齐,不一致谛听仔细听娴熟熟练摇曳摇动如诉如泣形容声音柔细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多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3、自读课文,并思考:〔1〕“我〞曾经几次到周庄,每次留给我的印象是什么?〔2〕与《巴东三峡》相比,这篇游记有什么不同?三、精读课文1、讲解前三个自然段提问:开头三段,表达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那么,“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讲解“我〞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第一次仲春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冬天一幅色彩比照强烈的版画写第二次到周庄,不仅写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写了积雪融化时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将水声描写得柔情绵绵,使周庄景物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更为动人。
3、齐读第四自然段。
4、有感情的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一段。
并细细品味。
第2课时一、复习稳固二、讲解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旱情景和感受。
1、默读第5处自然段,并结合“思考与练习〞第一题思考: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学生答复,教师归纳总结:按时间先后顺序空间顺序:由“岸上〞写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9篇)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9篇)《周庄水韵》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抓住“水韵”,理清课文的思路,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体会出作者对周庄古风新韵的赞美之情。
3、引发对周庄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的思考,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学习赏析语言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真正领悟到水乡周庄的古典情韵和当代的价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播放周庄代表性的几幅画面,并配合古典乐曲。
2、教师解说:古老的石桥横跨在小河上;斑驳的老屋静默在河岸边;质朴的木船和云影、飞鸟徘徊在平静的河面上,这就是周庄。
著名山水画家吴冠中曾说过:“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那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这些图片带着我们一起领略了周庄的美,但我想不管是画家画笔下的周庄,还是摄影家镜头里的周庄,都没有文人笔下的周庄美。
今天这节课老师将与同学们一起随着著名作家赵丽宏那唯美的文字,走进周庄,感受它的曼妙,品味其中的水韵风情。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思考:你觉得本文的标题恰当吗?为什么?(作者为什么把题目定为“周庄水韵”而不是“周庄之韵”或“周庄之水”呢?)【明确:作者以“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一句为“经”,概括了全文景物特点,领起文中作者行踪,“诗意”一词与题目相呼应:“‘周庄水及与之连在一起的事物有何韵致?’——‘充满诗意’”;“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一句为“纬”,交待了文章所写内容范围,连缀起了全文所写景物。
作者以“周庄‘水韵’”为题,实在是再恰切不过了!在这两句话的统领下,作者又分两部分完成了整篇文章的写作:在文章前三自然段,作者先介绍了对周庄的整体印象;四至六段详细描述了自己三游周庄的见闻。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优秀9篇)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优秀9篇)《周庄水韵》篇一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晶莹,令人目眩。
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细细谛听⑦,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⑧,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⑨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第一次,作者描写了春雨迷蒙中的周庄,周庄的一切笼罩在飘忽的雨雾中,犹如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根据文中的理解,说说水墨画有什么韵味。
2、第二次,描写了冬天雪后的周庄就像一幅版画。
说说你感受到的版画不同于水墨画的韵味。
3、两次写周庄,哪次写得详细?说说作者是怎么写的?4、第二次写周庄时,作者除了从色彩的角度描述周庄所特有的神韵外还写了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说说这种声音的特点是什5、从全文的角度而言,作者描述前两次到周庄所见所闻的用意是什么?6、分析本段的语言特点参考答案:1、一切的景观全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一种迷离朦胧的美感。
2、黑白分明,线条流畅,带有一种典雅、古朴的神韵。
3、第一次写的是春雨迷蒙中的周庄,一切笼罩在瓢忽的雨雾中,犹如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描写了冬天雪后的周庄,周庄古老的砖石与清新的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幅版画。
第二次写得更详细。
作者除了从色彩的角度描述周庄所特有的神韵外,还写了滴水和流水的声音。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11篇)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11篇)《周庄水韵》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
2、了解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间顺序,理清写作思路。
3、品析清新优美的抒情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4、背诵精彩语段,增强语言的感悟及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品析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要求:熟读课文,自行解决文中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周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被称为“漂浮之都”的“水城”是意大利哪个旅游城市?(威尼斯)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景点在哪?(周庄)这两个旅游景点的共同点是什么?(水多、桥多)今天就让我们随同作家赵丽宏,一起去领略一下他笔下的周庄,以及周庄给予他心灵的感悟。
二、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作者及周庄的材料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思考:周庄在我们的“脑海”中是一个什么印象呢?那么作者向我们描述了旧镇周庄的哪几幅“水韵图画”?请找出其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并用最美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周庄的“水韵”画面。
讨论、明确:第一幅——碧波荡漾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整体图第二幅——仲春(烟雨笼罩的周庄迷蒙水墨画)第三幅——冬天(冰雪融化的周庄动感版画)第四幅——春夜(水天一色的周庄七彩梦幻图)3、全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叙述周庄水乡给人们的总体印象第二部分(4-6):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1)齐读第1—3段的文字。
(2)找出文中作者表述对周庄水乡整体印象的句子。
讨论、明确:“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事物。
”(3)找出作者对这样的印象评价的句子。
讨论、明确:“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
”(4)说说作者将周庄与威尼斯比较的用意。
明确:突出周庄所具有的特别的“水”的特点。
(5)第一部分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周庄所具备的这些特点。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水中的倒影是清晰的还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一些词来形容,(斑斓)、(朦胧炫目)(斑斓迷离);作者还描写了小石桥,都举了哪些桥?这些桥都是一个样的吗?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很有特色,各呈风采;“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桥上的人”则化用于一首现代诗,诗的原句是这样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周庄水韵》教案教学设计
《周庄水韵》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周庄水韵》,使学生了解周庄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提高学生对水乡特色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周庄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周庄水乡的特色,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周庄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PPT,准备绘画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周庄水韵》课文,了解周庄的基本情况,准备绘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周庄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周庄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作品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周庄水韵》课文中的插图,使学生对周庄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周庄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绘画实践:教师布置绘画任务,要求学生以周庄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绘画作品。
5. 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绘画作品,从色彩、构图、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周庄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4篇
周庄水韵教案优秀4篇教学目标:篇一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
2、了解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间挨次,理清写作思路。
3、品析清爽美丽的抒情语言,体会的情感。
4、背诵精彩语段,增加语言的感悟及运用力量。
《周庄水韵》教案篇二教材分析《周庄水韵》的用美丽的文笔将水乡古镇的美景及韵致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如同观赏了一幅有声有色、韵味十足的动态风景画。
以同学为主体,敬重同学的共性,给其自由发挥、进展的空间,在朗读、品尝课文的语言中观赏美,感悟美,把对课文的学习转化成个人独具共性的制造性审美活动。
学情分析同学已经学过《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等文言文,因此对游记这一体裁有肯定的了解,但还不够,应当再加深对游记的理解,学会评价,从而激发同学深厚的学习爱好。
同时考虑到我们的同学身处北京,没有去过江南水乡,现有的'熟悉水平不够抱负,在观赏景物时抓不住景物景物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促同学学习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了解课文随“时(令)”换景,景色各异、多角度写景,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2、学习把握写景的挨次和方法,品尝本课清爽美丽、抒情性强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争论的基础上引导同学进行探究,品尝清爽美丽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祖国山川漂亮多娇,享受美的乐趣,培育审美力量。
教学重点品尝清爽美丽的语言,观赏周庄水韵的古典意境。
教学难点1、学习写作方法。
2、对周庄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价。
板书设计周庄水韵赵丽宏仲春——雨雾朦胧——水墨画周庄、冬天——冰雪消融——版画春夜——盛大节日——梦境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同学活动媒体使用新课情境导入信任大家对这样一句话都特别熟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在江苏苏州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小镇,它四周环水,因其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历代免受战乱,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旧保持着独特的古朴神奇的江南水乡的水乡的风貌,这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
现在就让我们乘着一叶小舟,摇着木橹,在水面上缓缓前行,或许你就会获得很美的享受。
周庄水韵教案人教版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水乡古镇周庄》:介绍周庄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书籍,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周庄的魅力。
-《古镇遗韵》:收录了关于中国古镇的历史和文化的故事,引导学生探索古镇的演变和传承。
-《中国古镇游》:提供了中国各地古镇的旅游攻略和特色介绍,让学生了解不同古镇的特色和魅力。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有: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周庄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学习并运用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写作。
4.了解周庄的自然风光、历史建筑和人文风俗,拓宽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进行写作。
其次,在教学策略上,我通过设计预习任务、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但我在课堂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学生过于活跃,影响了教学进程。
最后,在教学管理上,我利用在线平在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和作业完成情况时,有时会出现疏忽,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我会运用讲授法,为学生系统地介绍课文的内容和背景,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同时,结合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和词语进行交流和分享,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我还会采用案例研究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来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技巧。最后,通过项目导向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周庄水韵》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最新5篇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最新5篇篇一:《周庄水韵》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在掌握有关游记散文知识的基础上来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游踪,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了解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间顺序,学习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
2、仔细揣摩语言,品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景之美,体会作者渗透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
3、注意适时让学生了解祖国山川的壮丽可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游记散文的写法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
2、难点:理解“水韵”的含义。
教法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游记散文的基本知识。
采用通读、讨论、交流见解、归纳总结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好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营造气氛。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一曲悠扬、和谐的笛声从远方悠悠响起,一艘乌篷木船慢慢从水面上滑过,木橹在水面上轻轻搅动,两岸的楼房,头顶的石桥一一从身旁掠过……2、请同学们翻阅课前教学插图。
教师引导学了解两份课件内容: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请学生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要点:河水,波光,倒影,石桥,小舟,行人,古雅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3、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周庄水乡的美丽图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投影)周庄简介:周庄环境幽静,建筑古朴,有900多年的历史,虽历经沧桑,但仍保存着原来的水乡集镇的建筑,全镇60%以上的民居是明清及明初建筑风貌,仅0.4平方公里的古镇就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同时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共同营造出一幅动人的风景画。
这里有桥、有水、有人,同学们想到哪位作者的名句?(参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非常写意。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解题。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人在“行万里路”后才写出优美动人的游记,本文作者赵丽宏三次神游周庄写下此篇《周庄水韵》,这个“韵”字指什么?周庄水的“韵”具体体现在哪儿呢?同学们要带着这个问题来欣赏本文。
人教版《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人教版《周庄水韵》教课方案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 , 有着近千年的悠长历史 . 它四周环水 , 如同浮在水上的睡莲 , 清丽可人 . 今日 , 我们一同跟从作家优选宏走进周庄 , 一同去体会周庄的水情与水韵 ... 下边是人教版《周庄水韵》的教课方案 , 希望大家喜爱 .【教课目的】1.能经过赏识 . 朗诵初步领会周庄的水韵美 .2.能划出优美的句子感觉散文的语言美 .3.经过研究训练 , 学会用生动贴切地句子描述自己的所见 .【教课要点及难点】1.经过朗诵 . 找寻优美语句感觉语言美 .2.学会描述自己的所见 .【教课假想】1.本篇课文属于写景抒怀散文 , 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周庄 . 感觉周庄的水韵美 .2.指引学生领会作者感情 , 并品尝散文的语言风格 .【教课过程及内容】( 一 ). 激发兴趣 , 导入新课 .有同学到过周庄吗 ?学生回答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 , 有着近千年的悠长历史 . 它四周环水 , 如同浮在水上的睡莲 , 清丽可人 . 今日 , 我们一同跟从作家优选宏走进周庄 , 一同去体会周庄的水情与水韵 .( 幻灯片出示课题 )( 二 ). 整体感知课文展现播放周庄视频资料 ( 以〝高峰流水〞作为背景音乐) 后 ,用简短的语言谈谈你眼中的周庄.( 幻灯片出示 )( 三 ). 细读课文部分选段经过昨天的预习大家对课文有了必定的认识, 文章主要经过写作者在不一样季节里三次旅行古镇周庄时的所见所感, 以〝水〞突出周庄特点, 以〝韵〞点化周庄灵气.在作者笔下 , 第一次所见之景如同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所见之景如同色彩对照激烈的版画 . 那么 , 第三次呢 ?请同学们听课文片段朗诵后, 并试着相同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第三次所见之景.参照 : 能够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幻灯片出示 )( 四 ) 精读课文第五节请同学们高声朗诵第三次所见之景, 划出你以为能突出周庄美景的句子, 读读并谈谈原因 ( 幻灯片出示 )提示 : 能够从修辞手法 . 贴切传神的词语等角度下手.组织学生阅读 . 思虑 . 沟通 , 评论 .小结 : 文中运用了许多生动而贴切的比喻 , 将周庄之水描述地柔情万般 , 神韵实足 , 这与所描绘的水乡光景正好相般配 . 下边我们一同去看看另一个水世界〝威尼斯〞 .( 五) 拓宽研究创建问题情境看了这一组图片后 , 谈谈你的发现 .( 出示一组周庄和威尼斯的图片)参照 : 周庄 : 朴实纯洁威尼斯:华丽堂皇小结 : 这一节课 , 同学们和我在作者的率领下, 经过赏析 . 朗诵 . 找寻优美语句一同感觉了周庄的美 , 其实像我们身旁的美景俯拾皆是, 不过需要我们一同去发现. 去保护 . 去描述 . 相信我们的家园 . 我们的世界会应为我们人类的存在而更为出色 . 让我们携起手来 , 为创立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吧 .( 六)作业1.写作训练假如我去周庄 , 我会这样来描绘它2.争辩题假如你是当局者 , 你以为一座城市是发展经济重要仍是保持古镇旧貌重要?1师: 作者三次游览的过程 , 都对周庄有一个整体比喻 , 请大家细读课文 , 把这三个句子找出来 , 并思虑为何会有这样的比喻 ?2抽学生回答 .3让学生指出三次游周庄的时间和天气, 据此领会比喻的贴切之处.作者第一次去周庄 , 时价〝仲春〞 , 又在雨中 , 风景虽美 , 印象却不深 , 因此用〝水墨画〞比喻 , 恰到利处 ; 第二次游周庄是在雪后的冬季 , 古老的小城与清爽的白雪 , 色彩对照激烈 , 因此喻之为〝版画 , 〞与前者虽同为画 , 但神韵不一样 , 一为粗线条的勾画 , 精湛仔细的刻画 ; 第三次游周庄 , 虽也是春季 , 倒是夜晚 , 并且正是旅行节 . 风景和情调与前两次又有不一样 , 充满了节日的欢喜氛围 , 作者〝坐船夜游 , 忧如进入了梦幻〞 . 实质状况这一夜的风景 , 由岸上写到河中 , 由光带写到花船 , 有章有法 , 境界优美 , 衬以节日的礼花 , 欣喜的喝彩 , 都衬着了周庄水乡欢喜的氛围 , 并且将小镇古老悠长的历史和五彩斑斓的现实联系了起来 .初中语文优异教课方案事例五篇教课方案一般包含教课目的 . 教课重难点 . 教课方法 . 教课步骤与时间分派等环节 . 初中语优异教课方案方案最新版 5 篇教课方案是一个系统规划教课系统的过程 , 教师怎样写教课方案方案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小学语文教课方案方案模板五篇教课方案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乞降教课对象的特点 , 将教课诸因素有序安排 , 确立适合的教初中语文优异教课方案模板五篇想获得高分 , 教课方案有关考点一定要特别熟习, 如教课方案的基来源则 . 教课依照和教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周庄水韵》教学设计
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
它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睡莲,清丽可人。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家赵丽宏走进周庄,一起去体味周庄的水情与水韵...下面是人教版《周庄水韵》的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欣赏、朗读初步体会周庄的水韵美。
2、能划出优美的句子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3、通过探究训练,学会用生动贴切地句子描述自己的所见。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通过朗读、寻找优美语句感受语言美。
2、学会描述自己的所见。
【教学设想】
1、本篇课文属于写景抒情散文,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周庄、感受周庄的水韵美。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有同学到过周庄吗?
学生回答
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
它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睡莲,清丽可人。
今天,我们一起跟
随作家赵丽宏走进周庄,一起去体味周庄的水情与水韵。
(幻灯片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展示播放周庄视频资料(以“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后,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眼中的周庄。
(幻灯片出示)
(三)、细读课文部分选段
通过昨天的预习大家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文章主要通过写作者在不同季节里三次游览古镇周庄时的所见所感,以“水”突出周庄特色,以“韵”点化周庄灵气。
在作者笔下,第一次所见之景犹如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所见之景犹如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那么,第三次呢?
请同学们听课文片段朗读后,并试着同样用一个比喻句来形容第三次所见之景。
参考:可以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幻灯片出示)
(四)精读课文第五节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三次所见之景,划出你认为能突出周庄美景的句子,读读并说说理由(幻灯片出示)
提示:可以从修辞手法、贴切传神的词语等角度入手。
组织学生阅读、思考、交流,评价。
小结:文中运用了不少生动而贴切的比喻,将周庄之水描绘地柔情万般,韵味十足,这与所描写的水乡景物正好相匹配。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另一个水世界“威尼斯”。
(五)拓宽探究
创设问题情境
看了这一组图片后,说说你的发现。
(出示一组周庄和威尼斯的图片)
参考:周庄:朴素清纯威尼斯:富丽堂皇
小结:这一节课,同学们和我在作者的带领下,通过观赏、朗读、寻找优美语句一起感受了周庄的美,其实像我们身边的美景比比皆是,只是需要我们一起去发现、去保护、去描绘。
相信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世界会应为我们人类的存在而更加精彩。
让我们携起手来,
为创建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吧。
(六)作业
1、写作训练
如果我去周庄,我会这样来描写它……
2、辩论题
如果你是当局者,你认为一座城市是发展经济重要还是保持古镇旧貌重要?
1师:作者三次游历的过程,都对周庄有一个整体比喻,请大家
细读课文,把这三个句子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比喻?
2抽学生回答。
3让学生指出三次游周庄的时间和天气,据此领略比喻的贴切之处。
作者第一次去周庄,时值“仲春”,又在雨中,景色虽美,印象却不深,所以用“水墨画”比喻,恰到好处;第二次游周庄是在雪后
的冬天,古老的小城与清新的白雪,色彩对比强烈,所以喻之为
“版画,”与前者虽同为画,但韵味不同,一为粗线条的勾勒,精
深细致的刻画;第三次游周庄,虽也是春天,却是晚上,而且正是旅
游节。
景色和情调与前两次又有不同,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作
者“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
实际情况这一夜的景色,由岸
上写到河中,由光带写到花船,有章有法,意境幽美,衬以节日的
礼花,惊喜的欢呼,都渲染了周庄水乡欢乐的气氛,并且将小镇古
老悠远的历史和五彩缤纷的现实联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