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随着石油行业的发展和国家能源战略的推进,成品油管道的建设和运营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成品油管道的运营和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尤其是管道所经过的高后果区域更加需要加强管控,防患于未然。
本文将从高后果区的定义、识别、分类、管理等方面对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进行探讨。
一、高后果区的定义及特点高后果区是指由于设施伤害、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原因,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巨大损失和影响的区域,常见于石油、化工、危险品等行业。
在成品油管道建设和运营中,一旦管道在高后果区域内出现泄漏、爆炸等安全事故,将会导致油品泄漏、燃烧、扩散等影响,给周围环境和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生命安全的损失。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一般将主要居民区、重要交通干线、居民密集区、公共设施(学校、医院、商场等)、环保治理设施等列为高后果区域。
同时,为了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营,高后果区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管控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二、高后果区的识别在成品油管道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高后果区的识别是管道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管道所经过的地理环境、地质地貌、排污口分布、文化遗产等进行全面分析,确定管道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隐患。
其中,包括:1、对高后果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边界区分。
一般来说,高后果区域应与成品油管道一定距离内的区域被视为高后果区域。
可以参考国家相关标准,结合项目环境因素进行划定。
2、确定高后果区域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油品泄漏、油品燃烧、爆炸等,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对高后果区域内的人口、环境、设施等重要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一般情况下,高后果区域的环境、人口、设施等都需要严格控制,采取特殊的管理措施,以减少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河南邦信防腐材料有限公司2017年3月整理高后果区是政府监管、社会关注的对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
国家安监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途经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138号)要求,各管道企业按照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全面开展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更新机制。
1 高后果区定义《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 32167―2015)将“高后果区”明确定义为“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是指油气管道发生泄漏失效后,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者严重环境破坏的区域。
2 高后果区识别按照GB 32167的规定,高后果区分为三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III级、II级、I级。
2.1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1)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 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2 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段,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区段(III级高后果区)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为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
规定了管道中心线两侧的距离为200 m,长度为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2 km,当满足“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的条件时,就可以识别为III级高后果区。
其中,“普遍集中”应理解为不少于2栋。
同时,因为定义该类型III级高后果区是按照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来划分的,对于管道穿越交通频繁和地下设施多的区域,可以不作为该类型III级高后果区进行识别。
(2)管道两侧各200 m内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库(III级高后果区)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属于环境敏感型高后果区。
规定了在管道两侧各200 m范围内存在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时,就可以识别为III 级高后果区。
同时需要注意,如果通过环境敏感性分析,虽然在管道某一侧200 m范围内存在敏感的受体(包括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但是确定了管道发生泄漏后不可能进入附近的受体,可不作为高后果区进行管理,但需在高后果区识别过程中做好分析和说明。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随着经济的发展,油气行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在成品油管道输送过程中,由于管道运营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为确保成品油管道输送的安全可靠,高后果区的识别与管理成为了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高后果区的定义高后果区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采取一定措施都无法消除或者限制危害的区域,通常包括有人居住区、人员密集区、交通干线、河流水源保护区、重要设施、生态环境敏感区等。
事故发生时,高后果区受到冲击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均较大。
首先需要进行的是高后果区的初步划分。
根据管道的位置、地形、重要设施等功能区域进行划分,确定出潜在的高后果区域。
然后,结合管道输送的特殊性,进一步进行精细划分,确定每个高后果区域的范围。
其次,需要对高后果区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地形地貌、水系分布、气象条件、人口密度等因素,确定高后果区的性质、面积和密度等。
同时,对高后果区的环境特征进行评估,确定不同因素对高后果区造成的危害程度。
最后,需要检查高后果区周边的安全设施配置情况,包括消防设施、应急救援装备、人员撤离路线和安全区域等,确保高后果区的安全措施跟上管道安全的步伐。
高后果区管理是指对成品油管道经过的高后果区域实施安全措施的过程。
具体措施包括:(1)规范施工:在高后果区施工时,必须根据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标准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施工作业无安全风险。
同时,安全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管道安全管理机构的决策,做好现场安全措施的制定和管理。
(2)应急预案:将高后果区作为成品油管道安全管理的重点区域,应当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
这包括预警机制、事故响应程序、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等,以及公众的安全教育和沟通方案。
(3)检查与整改:对高后果区域的安全状况需要进行定时检查,提高随时掌握高后果区安全情况和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
同时,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及时处理,保障高后果区的安全运营。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成品油管道是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设施,是石油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重要运输通道。
由于成品油管道运输的液体品种多、管道沿线环境复杂、运输周期长等特点,一旦发生泄漏或泄漏点点火等事故,将可能造成较大的人身伤亡和环境污染。
对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进行识别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泄漏或点火事故的严重性:成品油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或泄漏点火事故,燃烧火灾带来的高温和浓烟可能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重大危害,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企业形象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2. 泄漏事故后果难以预测:成品油管道泄漏后,由于管道运输液体量大,泄漏处最初燃烧的成品油将会扩大泄漏面积,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更大的威胁。
3. 泄漏事故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成品油管道泄漏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后果长期存在,对周围生态环境和水源造成长期威胁,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复杂性。
对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进行识别和管理,有助于提前预防和控制管道事故,减少事故对人员、环境的危害,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主要是通过对管道沿线环境、运输风险和可能的事故后果进行综合评估。
常用的识别方法有:1. 环境风险评价:通过对管道周围环境的地形地貌、水源、土壤质量等因素的分析,初步确定管道沿线环境对事故的响应能力和事故后果的传播范围。
2. 安全风险评估:对成品油管道的运输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管道设施的状况、管道运输量、运输距离、泄漏概率等因素,初步确定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3. 事故后果分析:通过模拟泄漏或点火事故的后果,确定事故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和范围,识别高后果区。
4. 综合评估:将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范围和等级。
通过以上方法的识别,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进一步为事故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编制提供重要依据。
1. 制定管道事故应急预案:针对高后果区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制定全面的管道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对可能事故发生原因、事故处置流程、人员疏散和救援、环境应急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措施。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成品油管道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
与此同时,成品油管道的高后果区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是指在成品油管道周围一定范围内,有可能发生严重危害的区域,需要进行相关管理和管控。
本文就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和管理实践进行探讨。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是基于潜在事故后果的危险性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周围环境、管道特征、管道运营情况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地质条件:主要考察地貌结构、地层结构、土质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
2. 周边人口状况:即周边居民的分布情况,包括人口密度、人口构成、居住模式等。
3. 管道特征:主要针对管道的材质、外壳厚度、管径大小以及管道所处的位置等方面进行评估。
4. 周边设施情况:即周边设施类型及规模,包括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
5. 管道运营情况:主要评估管道的安全管理、监测手段以及紧急处理能力等。
以上五个方面是评估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
1. 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采取实施施工管控计划、建立管理机制、强化场内研判等方式,及时及有效地处理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确保高后果区域的安全。
2. 加强技术和设备的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配备逆向损伤监测装置、有限状态机监测装置,并运用无损检测等方法,对管道进行严密巡检,及时排查隐患进行维修,以确保管道处于安全状态,并实现对高后果区域的科学管理。
3. 成立应急救援队伍:根据评估,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固定人员、设备和预案,在突发情况下可以迅速组织、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4. 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及时交流意见和信息,各职能部门之间应坚持联动审查、协同作业,以尽快评估风险,并采用合适的管控策略。
1. 最近几年,某成品油管道突然发生泄漏,由于突发事故中的燃烧撞击波和决堤水体对周围环境及人员造成的破坏后果,损失巨大。
为了加强高后果区的管控力度,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设立了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判别方法,适用于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SY/T 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ASME Managing System Integrity of Gas Pipelines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TSG D7003-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高后果区(HCAs)high consequence areas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
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也会随着改变。
特定场所identified site特定场所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人群难以疏散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集贸市场、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寺庙、紧急避难点等不定期人群聚集场所。
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将管道高后果区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
高后果区可以是上述三类中的一种,也可是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
管道经过区域符合三类中的任何一条,即判定为高后果区。
人口密集区A1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超过10户)。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百度文库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 ××—200×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Part 2: Pipeline high consequence areas identification code200×-××-××发布200×-××-××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1)5 高后果区识别与评分 (2)6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 (2)7 高后果区管理 (2)附录A (3)附录B (4)附录C (7)前言Q/SY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管道完整性管理总则;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导则;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第6部分:管道完整性数据库表结构;第7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第8部分:效能评价导则。
本部分为Q/SY ××的第2部分。
本标准参照SY/T 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 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贾韶辉、冯庆善、刘志刚、冯伟、张永盛、王强、高强。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的方法和步骤。
本部分适用于对油气管道进行高后果区识别。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成品油管道是城市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们承担着将成品油从生产地输送到消费地的重要任务。
成品油管道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高后果区的识别与管理方面。
本文将探讨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的实践经验。
一、高后果区的定义高后果区是指在成品油管道运输线路周围,如果发生泄漏、火灾或爆炸等事故,可能引发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区域。
这些区域通常是居民区、工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人口密集和重要设施集中的地方。
二、高后果区的识别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首先需要进行管道周边环境评估,了解管道周围的人口分布、建筑物分布、道路交通状况等信息,以确定潜在的高后果区。
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采用专业工具和方法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影响进行模拟和评估,确定高后果区的范围和影响程度。
结合管道的技术参数和运行状况,确定高后果区的具体位置和范围。
三、高后果区的管理高后果区的管理是成品油管道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程序,确保高后果区的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要加强对高后果区的监测和巡视工作,通过现场考察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高后果区的安全状况。
要加强对高后果区的预防控制措施,例如加强管道周边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加强对周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等,有效降低高后果区的安全风险。
五、总结与展望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安全评估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高后果区的识别和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特别是要加强对高后果区的科学评估和动态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高后果区的安全风险。
展望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的水平,确保成品油管道的安全运行,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划分标准探讨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划分标准探讨发布时间:2021-12-29T07:54:16.79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4期作者:鲁晓明[导读] 地质、洪水、台风等恶劣天气极易对管道造成伤害,因此建议我们管道保护工养成良好的每天查看天气预报、关注阶段性气候的习惯,尤其是在暴雨、台风等天气后要第一时间到灾害易发管段现场查看,确保能及时发现恶劣天气造成的影响并及时进行汇报、采取初期应对措施。
鲁晓明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宁波输油处岚山站浙江宁波 315200摘要:地质、洪水、台风等恶劣天气极易对管道造成伤害,因此建议我们管道保护工养成良好的每天查看天气预报、关注阶段性气候的习惯,尤其是在暴雨、台风等天气后要第一时间到灾害易发管段现场查看,确保能及时发现恶劣天气造成的影响并及时进行汇报、采取初期应对措施。
关键词: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完整性管理;地区等级;高后果区级别引言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前远离城市的管道逐渐被居民区、学校、公共场所等包围。
城市空间的扩大和油气管道的交叉分配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导致城市规划与管道之间的冲突,以及日益复杂的公共安全和环境问题。
一旦高风险地区的管道受到威胁,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后果。
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以人的防卫、扎实的实物防卫、强化的宣传和技术监测为基础的高影响地区管理系统,积极引进新的技术监测手段,以预先防范,并利用快速发展的4G/5G网络环境,并解决第三方破坏和非法压力对高后果地区管道造成的损害。
它能够预先警告第三方的非法破坏和压力行为,提高警报的准确性,从而降低管道系统的潜在安全风险,提高相应的安全水平,并为实现上游地区的科学和监管管理提供保护.1高后果区的由来1994年10月中旬,美利坚合众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附近Sanjacinto河的洪泛平原发生严重水灾,导致8条输油管道破裂,其中几条输油管道被毁。
泄漏后,流入河流的石油和石油产品被烧毁,547人被焚烧或吸入损坏,对附近的管道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1范围本规范适用范围是从气源外输总站到用户站间的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针对引用条款的用词说明:“参照”指基本引用原文;“综合”指原文之间表述差距不大,经简单地对比汇总;“依据”指原文表述差距较大,按照重复规定优先国家标准优先强制标准优先的原则,经过分析和整理。
3术语和定义所列术语,其定义及范围,仅适用于本规范。
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分类主要考虑了人口密度,人口聚集程度,建筑、场所用途,周边设施、环境保护、发生灾害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
4.1人口密集区A1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超过10户)。
建筑物分类参照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住宅类分为低层、多层、高层三类。
建筑与管道中心线距离5m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三十条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m地域范围内禁止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15m参照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定第1条(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小于15m);200m参照GB50251-20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2地区等级划分范围。
A2管道两侧各200m有人口聚集的特定场所。
15m参照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定第3条(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小于15m)。
4.2 基础设施区B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三十条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米地域范围内禁止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将占压分为永久占压和临时占压。
永久占压指不可移动的建筑、构筑物、固定设施。
临时占压指临时性的工棚,随季节拆建的大棚,停放卡车及其它重物。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
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加强高后果区管道,预防环境地质灾害、管道第三方损坏和管道本体腐蚀导致管道失效在高后果区造成严重危害,制定本规定。
2 范围适用于公司辖区内所有管道高后果区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3.1 潜在影响区域(Potential Impact Circle)本规定所称潜在影响区域(Potential Impact Circle)是指当管段发生断裂或爆炸事故后,可能对周边居民导致财产损失及人员伤害的区域。
气体管道可通过对潜在影响半径的计算得到HCAs的范围。
4 职责4.1 管道处4.1.1 是管道高后果区的归口管理部门;4.1.2 负责制定全公司的HCAs 识别、分析计划并监督实施,汇总HCA 识别表,报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备案;4.1.3负责对所辖管道进行HCAs 识别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4.1.4 负责全线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的管理、指导工作;4.1.5 负责制定和高后果区相关的标准制度、管理规范。
4.2 所属各单位4.2.1 负责辖区内高后果区的识别、评价、管理等具体实施工作,建立高后果区统计台帐,收集各类相关信息,完成高后果区识别评价报告;4.2.2 负责将高后果区台帐向管道处、地方政府部门提交备案;4.2.3 负责编制管道保护宣传计划并定期对高后果区进行管道保护宣传;4.2.4 负责对高后果区的线路巡护,遇国家重大节假日加大巡护力度;4.2.5 负责高后果区内地面标识、通信光缆、管道保护设施等管道附属设施的维修维护;4.2.6 负责掌握高后果区内管道设施分布、交通、人文、地理、社会环境等各种情况,熟悉管道维抢修方案。
5 管理内容5.1 高后果区的识别:气体管道途经下述任何区域的管段均为高后果区。
5.1.1 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地区(地区等级划分规定见附录B)。
5.1.2 管道经过的第四类地区。
5.1.3 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和第四类地区之外的地区:a) 潜在影响半径(计算方法见附录A)大于200m 且在潜在影响范围内包括20 户或更多的供人类使用的建筑。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高后果区是政府监管、社会关注的对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
XXX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途经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138号)要求,各管道企业按照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全面开展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更新机制。
1、高后果区定义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 ―2015)将“高后果区”明确定义为“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是指油气管道发生泄漏失效后,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者严重环境破坏的区域。
2、高后果区识别按照GB 的规定,高后果区分为三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III级、II级、I级。
2.1输油管道高后果区1)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2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段,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公开室层数)广泛集中、交通频繁、公开办法多的区段(III级高后果区)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为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
规定了管道中心线两侧的距离为200m,长度为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2km,当满足“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的条件时,就可以识别为III级高后果区。
其中,“普遍集中”应理解为不少于2栋。
同时,因为定义该类型III 级高后果区是按照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来划分的,对于管道穿越交通频繁和地下设施多的区域,可以不作为该类型III 级高后果区进行识别。
2)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库(III 级高后果区)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属于环境敏感型高后果区。
规定了在管道两侧各200m范围内存在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时,就可以识别为III级高后果区。
同时需要注意,如果通过环境敏感性分析,虽然在管道某一侧200m范围内存在敏感的受体(包括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但是确定了管道发生泄漏后不可能进入附近的受体,可不作为高后果区进行管理,但需在高后果区识别过程中做好分析和说明。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 ××—200×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Part 2: Pipeline high consequence areas identification code200×-××-××发布200×-××-××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3)5 高后果区识别与评分 (4)6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 (4)7 高后果区管理 (5)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区等级划分规定 (6)附录B(规范性附录)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评分表 (8)附录C(资料性附录)高后果区识别报告格式 (12)前言Q/SY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管道完整性管理总则;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导则;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第6部分:管道完整性数据库表结构;第7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第8部分:效能评价导则。
本部分为Q/SY ××的第2部分。
本标准参照SY/T 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 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与管道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管道分公司、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贾韶辉、冯庆善、刘志刚、冯伟、张永盛、王强、高强。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风险评价手册
3.2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管道经过域符合如下任何一条的区域为高后果区: a) 管道经过的四级地区。 b) 管道经过的三级地区。 c) 管道两侧各 200m 内有村庄、乡镇等。 d) 管道两侧各 50m 内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及易燃易爆场所等。 e) 管道两侧各 200m 内有湿地、森林、河口等国家自然保护地区。 f) 管道两侧各 200m 内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库。 g) 管道两侧各 15m 内有与其平行铺设的地下设施(其它管道、光缆等)的区域,管道与其它外部 管道交叉处半径 25m 的区域。
1
Q/SY GD 1067-2014
失效是指造成在役管道系统的某一部分非正常损坏、功能缺失或性能下降,并已达到不能继续安全 可靠使用的事件。 2.6
风险 Risk 风险是潜在损失的度量,它是失效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后果的乘积。 2.7 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 风险评价是指识别对管道安全运行有不利影响的危害因素,评价失效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大小,综 合得到管道风险大小,并提出相应风险控制措施的分析过程。 2.8 管段 segment 作为评价单元的一段管道。
3 高后果区识别
3.1 输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管道经过区域符合如下任何一条的区域为高后果区: a) 管道经过的四级地区; b) 管道经过的三级地区; c) 如果管径大于 762mm,并且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大于 6.9MPa,其天然气管道潜在影响区域内有特
定场所的区域,潜在影响半径按照 SY/T 6621 相应公式计算; d) 如果管径小于 273mm,并且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小于 1.6MPa,其天然气管道潜在影响区域内有特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标准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1围本规规定了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判别方法,适用于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SY/T 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ASME B31.8S-2010 Managing System Integrity of Gas Pipelines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TSG D7003-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高后果区(HCAs)high consequence areas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
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围也会随着改变。
3.2特定场所identified site特定场所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人群难以疏散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集贸市场、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寺庙、紧急避难点等不定期人群聚集场所。
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将管道高后果区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
高后果区可以是上述三类中的一种,也可是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
管道经过区域符合三类中的任何一条,即判定为高后果区。
4.1人口密集区A1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超过10户)。
A2管道两侧各200m有人口聚集的特定场所。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成品油管道是在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将原油加工成成品油并运送到各地的重要方式。
成品油管道的运营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问题,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高后果区。
高后果区是指在成品油管道周围可能发生严重后果的区域,例如人口密集区、交通枢纽、水源地等。
对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和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讨论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的实践。
1. 区域地理信息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首先需要对区域进行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包括人口密集区、居民生活用水区、水源地、交通枢纽等重要地理要素的地图信息,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哪些区域是高后果区。
2. 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通过对成品油管道周围环境的安全评价和风险分析,可以确定哪些区域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对周围居民的密度、救援资源的分布等进行评估,从而确定高后果区。
3. 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合适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也是识别高后果区的重要依据,这些标准定义了哪些区域需要特别关注和管理,例如规定了管道与周围建筑的最小安全距离等。
二、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管理1. 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对于已识别的高后果区,首要任务是建立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隔离带、防护墙、监控设备等,确保成品油泄漏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2. 定期检查和维护高后果区的管道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这包括对管道的材质、泄漏检测设备、防腐蚀措施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应急预案和演练针对高后果区,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应急预案需要包括应对成品油泄漏的紧急处置流程、通知和疏散程序等,而且必须进行定期的演练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性。
4. 公众宣传和教育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周围的居民需要了解管道事故可能带来的风险,并知道如何应对。
需要开展相关的公众宣传和教育活动,让居民了解管道事故的应对措施和自我保护方法。
三、案例分析中国某地区的成品油管道运输系统,经过对管道周围环境的分析,确定了若干高后果区。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分级管理
2020年02月经过酸化的油水井还能够提升地层的渗透能力,提高岩层的渗透率,为油田产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酸化用化学剂包括缓蚀剂、助排剂、铁稳定剂、乳化剂、防乳化剂、起泡剂、降滤失剂、缓速剂、暂堵剂、稠化剂、防淤渣剂十一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化学剂用途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认真去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确保发挥出有效作用。
酸化用化学剂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效果也在慢慢改善。
为了确保酸化用化学剂可以发挥出有效作用,在使用时必须要按照相关要求,不能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否则会对实际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在石油开采中,为了保证原油质量,需要用到大量酸化用化学剂,因此要妥善保管,放置在良好环境中,避免对试剂性能产生影响。
2.5压裂用化学剂支撑剂是一种针对压裂使用的支撑裂缝,可以降低液体流动的阻力,是增加石油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压裂过程中用的溶剂被称之为压裂剂,压裂工程施工能否成功,除了和支撑剂的性质、用量等因素有关系外,还和压裂液有关系,为了保证压裂液可以达到一定工艺效果,会在里面加入化学试剂。
经常用的压裂液有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等几种类型,各自用途是不一样的。
前置液的作用是压开地层形成一定几何尺寸的裂缝,为携砂液的使用做好准备,操作起来会更加方便。
携砂液的作用是将支撑剂送到裂缝中去,顶替液的作用则是将井筒中的携砂液全部顶替入地层,并清除井底的积砂。
原油中胶质和沥青的含量比较高,粘度在高温下水平是比较高的,如果不进行降低粘性处理,就无法保障原油的正常输送。
原油降粘剂的主要成分是缩合物型、不饱和单体的均聚物或者共聚物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型。
有效使用降粘剂,可以降低原油的粘性,从而提高输送效率。
降粘剂对原油中的有机氯含量会产生影响,但是降粘剂的有机氯含量不高,特别是水溶性的降粘剂,因此对原油有机氯含量的影响不是很大[4]。
3结语综上所述,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在开采的时候必须保证质量。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一、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概念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是指沿着管线两侧,在管线的投资和运行管理上具有较高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区域。
高后果区的确定,是在对管道周边环境的综合需求、风险因素、重要设施和敏感区域的综合考虑基础上形成的。
1.地图法地图法是通过使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表的卫星图像,借助GIS技术进行空间数据处理,从而实现对管道沿线的高后果区位置的精确划分。
2.规划法规划法是在制定管道投资规划、用地规划和城市规划时,考虑高后果区的位置和作用,以便设计出一种避开高后果区的管道布局方案。
3.综合法综合法是通过对管道周边区域的环境特点、人口密度、基础设施、敏感区域等因素综合考虑分析,从而确定高后果区的区域。
1.安全管理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安全管理是管道沿线安全的基础,主要包括防范管道发生泄漏、燃烧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建立管道应急预案,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等方面。
2.设施管理高后果区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保护高价值设施,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下,加强对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管道沿线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环境管理管道沿线高后果区的保护重点之一就是环境保护。
应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护水源地、村庄、森林等敏感区域。
4.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加强与当地政府、居民、企业等各方面的沟通协调,统筹处理涉及到当地居民的相关事宜,避免因高后果区管理不当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和不良后果。
总之,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是管道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对管道沿线环境、高价值设施、敏感区域和社会经济等多个因素的考虑下,制定高效管用的管理措施,预防管道事故的发生,维护管道周边的社会安全和利益,将有助于管道的安全运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判别方法,适用于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SY/T 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
ASME B31.8S-2010 Managing System Integrity of Gas Pipelines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TSG D7003-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
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后果区(HCAs)high consequence areas
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
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也会随着改变。
3.2
特定场所identified site
特定场所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人群难以疏散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集贸市场、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寺庙、紧急避难点等不定期人群聚集场所。
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将管道高后果区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
高后果区可以是上述三类中的一种,也可是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
管道经过区域符合三类中的任何一条,即判定为高后果区。
4.1人口密集区
A1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超过10户)。
A2管道两侧各200m有人口聚集的特定场所。
4.2基础设施区
B1占压。
B2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码头、仓库、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水工构筑物、保护地等。
B3穿跨越管道经过密闭空间如隧道、暗涵。
B4输油管道两侧各20m内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并行;两侧各50m内与铁路并行;输油管道与公路、铁路交叉。
B5管道两侧50m内平行的地下管网如油气管道、污水管、暗河、暗渠等;与其它管道交叉。
4.3环境敏感区
C1水下穿越管道。
C2跨越。
C3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水源地、河流、湖泊、水库。
C4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自然保护区。
5输油管道高后果区数据收集及描述
应确保每个管段在有效使用年限内所有必需的文档均妥善保存。
这些文档包括的内容如下(不限于下列内容):
高后果区及已识别场所的位置和特征;
用于识别高后果区及已识别场所的方法和信息资源;
每个高后果区的开始和终止的边界;
新高后果区的影响和操作中的任何变化,或影响高后果区识别的其他特征。
各管理处完成管道全线逐个点的分析后按照附录A(表A-2)内容统计填写。
所有统计报表都用统一的EXCEL 表格填写。
6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评分
高后果区的评分考虑高后果区属性、区域与管道中心线的距离两个因素。
符合高后果区条件的区域,按所属类别的分项逐一进行评分:
对该区域进行属性评分,分值记为P;
对该区域进行距离评分,分值记为S;
分项评分即属性分值与距离分值之积;
三类高后果区的类别评分值为其各分项分值之和;
高后果区的总分为三个类别分值之和。
三类高后果区的类别评分值为其各分项分值之和;
3
i 15
i 14
i 1
A Ai Ai
B Bi Bi
C Ci Ci
H P S H P S H P S ====⨯=⨯=⨯∑∑∑
高后果区的总分为三个类别分值之和。
A B C H H H H =++
式中,H 为高后果区总分,A~C 为三个高后果类别,P 为属性分值,S 为距离分值。
高后果区的识别评分记录参照附录A (表A-1),附录A (表A-2)统计打分按照填写到附录A (表A-3)中,最后汇总到附录A (表A-4)中,高后果区分析后登记到附录A (表A-5)中。
如同一高后果区区域具备所列各条的多项内容,各项评分分值累加;如同时具备所列一条内容中的多个子类,则将各子类分值累加。
累加分值无上限,并且将识别为高后果区的依据逐一列出。
当识别出高后果区的区段相互重叠或相隔不超过200m 时,作为一个高后果区段进行管理。
高后果区长度最长为2km ,对穿过城市边缘或乡镇的较长的管段应以街道、里程桩作为分界断开。
7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记录 高后果区的记录应包括如下内容: a)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方案。
b)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信息表。
c)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统计表。
d) 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报告。
8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日常管理及风险减缓措施
8.1 依据高后果区识别和排序结果,管道管理者应及时制定风险评价计划,实施风险评价。
8.2 根据确定 HACs ,结合风险评价结果,分析每一区段的管理现状,包括检测历史、管道属性、周边环境、可能的扩散区域,制定相应的完整性管理措施(检测、监测、完整性评价等),确定组织处理泄露事件的对策和责任。
初步提出针对性管理意见。
8.3 输油管道的日常管理要做到:
a) HCAs 管理范围内应严格执行第三方施工管理制度,管理处作为高后果区的责任部
门,负责对第三方施工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具体要求见《第三方施工作业指导书》;
b)对HCAs 内管道的管理应有别于的普通管段,应保证巡线频次,提升监护力度,
严格杜绝在管道上方发生违章占压、打孔盗油等第三方损坏现象。
c)定期走访管道沿线HCAs 内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居民,并与之建立联系
机制。
8.4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更新
管理处在以下情况下应对HCAs 进行重新评估;
a)在ROW(管道用地作业带)的常规巡检期间发生的新变化;(如新增建筑物)
b)在ROW(管道用地作业带)的常规巡检期间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发生变化;(如平
房改成楼房)
c)某段管道被淘汰使用或新增管道;
d)某段管道发生改线。
每年应对目前的高后果区变化进行记录和审核,确定高后果区的变化或补充新的高后果区,管理处应将变化或补充的高后果区及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评分表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评分记录表见表A-1~表A-3。
表A-1 高后果区识别依据与评分标准
1距离评分S中的D为管道到最近的辨识对象的距离。
2占压分为长期占压和临时占压。
长期占压指不可移动的建筑,固定设施。
临时占压指临时性的工棚,随季节拆建的大棚,停放卡车及其他可移动物体
表A-2 高后果区识别表
HCAs编号:起始位置:桩号±距离终止位置:桩号±距离
类别与管道中心线
距离
识别对象数量或方式描述
人口密集区5-15m
低层住宅(1-3层)10-40□>40□
多层住宅(4-9层)1-5□>5□
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1-2□≥3□15-200m
低层住宅(1-3层)10-40□>40□
多层住宅(4-9层)3-20□>20□
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1-10□>10□5-15m
难以疏散的建筑区处
人口流动场所:人数较多(超过100人)、每月聚集4次及以上处
人口流动场所:人数较少(20-100人)、每月至少2次处
15-200m
难以疏散的建筑区处
人口流动场所:人数较多(超过100人)、每月聚集4次及以上处
人口流动场所:人数较少(20-100人)、每月至少2次处
基础设施区<5m
长期占压处
临时占压处
5-50m
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码头、水工构筑物、仓库、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保护地
处
50-200m
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码头、水工构筑物、仓库、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保护地
处
穿跨越管道经过密闭空间如隧道、暗涵等处
5<D≤20 两侧各20m内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并行处
3<D≤50 两侧各50m内与铁路并行处
输油管道与公路、铁路交叉处方式<6m 油、气管道同沟敷设处
6<D≤20m油、气管道并行处
5<D≤50m50m内并行的地下管网如污水管、暗河、暗渠等处
交叉它管道交叉处方式
环境敏感区
水下穿越
饮用水□处
非饮用水□处跨越管道
饮用水□处
非饮用水□处D≤20
非穿跨越情况,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水源地、河流、湖泊、
水库
饮用水□处
非饮用水□处20<D≤200
非穿跨越情况,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水源地、河流、湖泊、
水库
饮用水□处
非饮用水□处D≤200 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个
地方级□个
表A-3 高后果区评分表
表A-4 高后果区识别统计表
表A-5 高后果区登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