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

合集下载

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全套PPT-4-高后果区识别-含实际案例

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全套PPT-4-高后果区识别-含实际案例
➢ 一级一类地区:不经常有人活动及无永久性人员居住的区段。
➢ 一级二类地区:户数在15户或以下的区段。
➢ 二级地区:户数在15户以上、100户以下的区段。
➢ 三级地区:户数在100户或以上的区段,包括市郊居住区、商 业区、工业区、规划发展区,以及不够四级地区条件的人口稠 密区。
31
1. 人口密集区
➢ (1)原油的毒性 ➢ 原油中含有大量的轻烃成分。在管输过程中,如果发生泄
漏,原油中的轻烃就会迅速挥发扩散,这些轻组分属于麻 醉性毒物,现场工作人员大量吸入石油气就会失去知觉。 ➢ 石油气体的中毒临界值规定为350mg/m3。
11
3. 毒性
➢ 当空气中的石油气体含量非常少(0.1%)时,即可感觉到 油气味;
➢ 天然气的燃烧速度很快,通常以火焰的传播速度来衡量。
➢ 甲烷在空气中的浓度为10%时,在直径为10mm的管道中,火焰 传播速度为110cm/s。
➢ 一般来说,管道尺寸越大,火焰传播速度越快,但到某一管径时 ,便不再增加;反之,当管道直径小到一定值时,火焰即不能通 过而熄灭。石油罐上的阻火器即是依照这个原理制成。
8
2. 易爆性
➢ 石油、天然气都属于易爆物质。当油气在空气中的浓度在 爆炸上限与下限之间,遇到引爆源时有爆炸危险。
9
2. 易爆性
➢ 绝大多数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均小于10%,一旦设备泄漏,在空 气中很容易达到爆炸浓度而造成危险,所以将爆炸下限小于10% 的气体划为甲类;
➢ 少数气体的爆炸下限大于10%,在空气中较难达到爆炸浓度,所 以将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划为乙类。
➢ (3)信息填报:由指定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填报危害受体的 类型、数量及描述信息,进行高后果区登记。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课件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课件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3) 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和第四类地区之外的地区,潜在影响半径大 于200m且在潜在影响范围内包括20户或更多的供人类使用的建 筑。对潜在影响半径大于200m的地区的人口密度可以通过与半 径为200m以内的区域比例换算来识别,在此区域内的建筑物数 量的换算方法为:20户×(200m/潜在影响半径2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 (8) 易产生打孔盗油点 • (9) 与管道平行铺设的地下设施(其他管道、光缆等)15m范围内,
管道与管道交叉 点处直径50m的范围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HCAs识别举例(输油管道)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2.4.3 HCAs打分标准
• 2.4.3.1气体管道HCAs识别分级及打分标准 • 2.4.3.2液体管道HCAs识别分级及打分标准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 其次,对管道进行HCAs分析后,可以使管理者明白管 线哪些位置是高风险段和明确管线高风险段存在 什么样的威胁,可以使得以后的管理重点更加清晰, 使投资计划更具针对性,更富有成效。
• 最后, 识别严重后果区(HCAs)是完整性管理的前 期工作,是建立完整性管理计划的必要前提。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2.4.4.1气体管道HCAs识别分级及打分标准
• (1) 第四类地区 打分标准: 5分 • (2) 第三类地区 打分标准: 4分 • (3) 管道经过的第三类和第四类地区之外的地区, 潜在影响半径大于200m且在潜在影响范围内包括 20户或更多的供人类使用的建筑。对潜在影响半径大于200m的地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8) 易产生打孔盗油点 打分标准:不易防守5分,较易防守4分。 (9) 与管道平行铺设的地下设施(其他管道、光缆等)15m范围内,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成品油管道是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设施,是石油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重要运输通道。

由于成品油管道运输的液体品种多、管道沿线环境复杂、运输周期长等特点,一旦发生泄漏或泄漏点点火等事故,将可能造成较大的人身伤亡和环境污染。

对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进行识别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 泄漏或点火事故的严重性:成品油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或泄漏点火事故,燃烧火灾带来的高温和浓烟可能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重大危害,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企业形象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2. 泄漏事故后果难以预测:成品油管道泄漏后,由于管道运输液体量大,泄漏处最初燃烧的成品油将会扩大泄漏面积,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更大的威胁。

3. 泄漏事故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成品油管道泄漏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后果长期存在,对周围生态环境和水源造成长期威胁,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复杂性。

对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进行识别和管理,有助于提前预防和控制管道事故,减少事故对人员、环境的危害,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主要是通过对管道沿线环境、运输风险和可能的事故后果进行综合评估。

常用的识别方法有:1. 环境风险评价:通过对管道周围环境的地形地貌、水源、土壤质量等因素的分析,初步确定管道沿线环境对事故的响应能力和事故后果的传播范围。

2. 安全风险评估:对成品油管道的运输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管道设施的状况、管道运输量、运输距离、泄漏概率等因素,初步确定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3. 事故后果分析:通过模拟泄漏或点火事故的后果,确定事故可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和范围,识别高后果区。

4. 综合评估:将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范围和等级。

通过以上方法的识别,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进一步为事故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编制提供重要依据。

1. 制定管道事故应急预案:针对高后果区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制定全面的管道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对可能事故发生原因、事故处置流程、人员疏散和救援、环境应急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措施。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Pipeline integr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Part 2: Pipeline high consequence areas identification code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1)5 高后果区识别与评分 (2)6 高后果区识别报告 (2)7 高后果区管理 (2)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区等级划分规定 (3)附录B(规范性附录)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评分表 (4)附录C(资料性附录)高后果区识别报告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Q/SY ××《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分为8个部分:第1部分:管道完整性管理总则;第2部分: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程;第3部分:管道风险评价导则;第4部分:管道完整性评价导则;第5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管理导则;第6部分:管道完整性数据库表结构;第7部分:建设期管道完整性数据收集导则;第8部分:效能评价导则。

本部分为Q/SY ××的第2部分。

本标准参照SY/T 6648《危险液体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和SY/T 6621《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并借鉴了美国完整性管理的经验。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风险评价手册

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风险评价手册
2
Q/SY GD 1067-2014
3.3 高后果区识别工作
3.3.1 高后果区识别工作应由熟悉管道沿线情况的人员进行,识别人员应进行有关培训。 3.3.2 识别统计结果按照附录B中表B.1要求填写。 3.3.3 当识别出高后果区的区段相互重叠或相隔不超过50m时,作为一个高后果区段管理。 3.3.4 当输油管道附近地形起伏较大时,可依据地形地貌条件判断泄漏油品可能的流动方向,对3.2部 分中c)、d)、e)、f)中的距离进行调整。 3.3.5 当输气管道长期低压运行时,潜在影响半径,参见附录C,宜按照最大运行压力计算。
定场所的区域,潜在影响半径按照 SY/T 6621 相应公式计算; e) 其他管道两侧各 200m 内有特定场所的区域; f) 除三级、四级地区外,管道两侧各 200m 内有加油站、油库等易燃易爆场所。
3.2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管道经过区域符合如下任何一条的区域为高后果区: a) 管道经过的四级地区。 b) 管道经过的三级地区。 c) 管道两侧各 200m 内有村庄、乡镇等。 d) 管道两侧各 50m 内有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及易燃易爆场所等。 e) 管道两侧各 200m 内有湿地、森林、河口等国家自然保护地区。 f) 管道两侧各 200m 内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库。 g) 管道两侧各 15m 内有与其平行铺设的地下设施(其它管道、光缆等)的区域,管道与其它外部 管道交叉处半径 25m 的区域。
3 高后果区识别
3.1 输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管道经过区域符合如下任何一条的区域为高后果区: a) 管道经过的四级地区; b) 管道经过的三级地区; c) 如果管径大于 762mm,并且最大允许操作压力大于 6.9MPa,其天然气管道潜在影响区域内有特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成品油管道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

与此同时,成品油管道的高后果区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是指在成品油管道周围一定范围内,有可能发生严重危害的区域,需要进行相关管理和管控。

本文就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和管理实践进行探讨。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是基于潜在事故后果的危险性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周围环境、管道特征、管道运营情况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地质条件:主要考察地貌结构、地层结构、土质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

2. 周边人口状况:即周边居民的分布情况,包括人口密度、人口构成、居住模式等。

3. 管道特征:主要针对管道的材质、外壳厚度、管径大小以及管道所处的位置等方面进行评估。

4. 周边设施情况:即周边设施类型及规模,包括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

5. 管道运营情况:主要评估管道的安全管理、监测手段以及紧急处理能力等。

以上五个方面是评估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

1. 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采取实施施工管控计划、建立管理机制、强化场内研判等方式,及时及有效地处理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确保高后果区域的安全。

2. 加强技术和设备的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配备逆向损伤监测装置、有限状态机监测装置,并运用无损检测等方法,对管道进行严密巡检,及时排查隐患进行维修,以确保管道处于安全状态,并实现对高后果区域的科学管理。

3. 成立应急救援队伍:根据评估,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固定人员、设备和预案,在突发情况下可以迅速组织、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4. 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及时交流意见和信息,各职能部门之间应坚持联动审查、协同作业,以尽快评估风险,并采用合适的管控策略。

1. 最近几年,某成品油管道突然发生泄漏,由于突发事故中的燃烧撞击波和决堤水体对周围环境及人员造成的破坏后果,损失巨大。

为了加强高后果区的管控力度,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设立了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

管道线路高后果区管理规定

管道线路高后果区管理规定

管道线路高后果区管理规定1 目的和范围为了规范在役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行为,明确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及管理内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对所辖在役管道的高后果区管理。

2 术语和定义2.1 高后果区本规定所称高后果区是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于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简写为HCAs。

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也会随着改变。

高后果区用管道上的边界位置来描述区域位置,如从XXXkm+xxm—XXXkm+xxm或两管道上GPS位置点来描述。

2.2 潜在影响区域本规定所称潜在影响区域是指天然气管道发生事故时,依据潜在影响半径计算的可能影响区域。

2.3 地区等级本规定所称地区等级是指按沿线居民户数和(或)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划分为四个地区等级(注:地区等级划分标准见GB50251,具体见附录A)。

2.4 一区一案本规定所称一区一案是指针对每个高后果区管段编制的风险管控方案,每一个高后果区对应编制一个风险管控方案。

方案应包含管道基础信息、高后果区识别依据、风险评价结果、管控措施要求、应急处置预案和人员机构等内容。

3 职责3.1 管道处2020-12-10发布 2020-12-10实施3.1.1是公司在役管线高后果区的归口管理部门;3.1.2负责监督检查所属各单位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的实施和执行情况及风险评价,系统识别和评价高后果区面临的危害因素与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3.2所属各单位管道管理部门3.2.1负责校核、确认站队上报的油气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结果;3.2.2负责将确认后的高后果区识别结果录入PIS系统;3.2.3负责对识别出的高后果区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即“一区一案”),对高后果区的风险管控措施、巡护要求和应急准备做出安排。

3.3基层单位(作业区、站队)3.3.1负责所辖管段高后果区的识别、确认、记录并更新;3.3.2负责落实高后果区管段的管理措施;3.3.3负责加强高后果区识别和管理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建立、落实高后果区“区长”制度,确保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3.3.4负责按照各省市县等地方政府印发的高后果区相关管理要求及时开展高后果区相关信息的报备。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划分标准探讨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划分标准探讨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划分标准探讨发布时间:2021-12-29T07:54:16.79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4期作者:鲁晓明[导读] 地质、洪水、台风等恶劣天气极易对管道造成伤害,因此建议我们管道保护工养成良好的每天查看天气预报、关注阶段性气候的习惯,尤其是在暴雨、台风等天气后要第一时间到灾害易发管段现场查看,确保能及时发现恶劣天气造成的影响并及时进行汇报、采取初期应对措施。

鲁晓明东部原油储运有限公司宁波输油处岚山站浙江宁波 315200摘要:地质、洪水、台风等恶劣天气极易对管道造成伤害,因此建议我们管道保护工养成良好的每天查看天气预报、关注阶段性气候的习惯,尤其是在暴雨、台风等天气后要第一时间到灾害易发管段现场查看,确保能及时发现恶劣天气造成的影响并及时进行汇报、采取初期应对措施。

关键词: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完整性管理;地区等级;高后果区级别引言近年来,随着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前远离城市的管道逐渐被居民区、学校、公共场所等包围。

城市空间的扩大和油气管道的交叉分配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导致城市规划与管道之间的冲突,以及日益复杂的公共安全和环境问题。

一旦高风险地区的管道受到威胁,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后果。

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以人的防卫、扎实的实物防卫、强化的宣传和技术监测为基础的高影响地区管理系统,积极引进新的技术监测手段,以预先防范,并利用快速发展的4G/5G网络环境,并解决第三方破坏和非法压力对高后果地区管道造成的损害。

它能够预先警告第三方的非法破坏和压力行为,提高警报的准确性,从而降低管道系统的潜在安全风险,提高相应的安全水平,并为实现上游地区的科学和监管管理提供保护.1高后果区的由来1994年10月中旬,美利坚合众国得克萨斯州休斯顿附近Sanjacinto河的洪泛平原发生严重水灾,导致8条输油管道破裂,其中几条输油管道被毁。

泄漏后,流入河流的石油和石油产品被烧毁,547人被焚烧或吸入损坏,对附近的管道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条文说明1范围本规范适用范围是从气源外输总站到用户站间的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针对引用条款的用词说明:“参照”指基本引用原文;“综合”指原文之间表述差距不大,经简单地对比汇总;“依据”指原文表述差距较大,按照重复规定优先国家标准优先强制标准优先的原则,经过分析和整理。

3术语和定义所列术语,其定义及范围,仅适用于本规范。

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分类主要考虑了人口密度,人口聚集程度,建筑、场所用途,周边设施、环境保护、发生灾害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

4.1人口密集区A1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超过10户)。

建筑物分类参照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将住宅类分为低层、多层、高层三类。

建筑与管道中心线距离5m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三十条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m地域范围内禁止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15m参照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定第1条(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小于15m);200m参照GB50251-200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2地区等级划分范围。

A2管道两侧各200m有人口聚集的特定场所。

15m参照GB50253-200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1.5埋地输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定第3条(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的距离不小于15m)。

4.2 基础设施区B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第三十条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米地域范围内禁止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将占压分为永久占压和临时占压。

永久占压指不可移动的建筑、构筑物、固定设施。

临时占压指临时性的工棚,随季节拆建的大棚,停放卡车及其它重物。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

油气输送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释义高后果区是政府监管、社会关注的对象,也是企业管理的重点。

XXX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油气输送管道途经人员密集场所高后果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7〕138号)要求,各管道企业按照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全面开展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人员密集型高后果区更新机制。

1、高后果区定义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 ―2015)将“高后果区”明确定义为“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是指油气管道发生泄漏失效后,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或者严重环境破坏的区域。

2、高后果区识别按照GB 的规定,高后果区分为三级,严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III级、II级、I级。

2.1输油管道高后果区1)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成长度2km并能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若干段,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公开室层数)广泛集中、交通频繁、公开办法多的区段(III级高后果区)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为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

规定了管道中心线两侧的距离为200m,长度为包括最大聚居户数的2km,当满足“四层及四层以上楼房(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集中”的条件时,就可以识别为III级高后果区。

其中,“普遍集中”应理解为不少于2栋。

同时,因为定义该类型III 级高后果区是按照居民(建筑物)密度指数来划分的,对于管道穿越交通频繁和地下设施多的区域,可以不作为该类型III 级高后果区进行识别。

2)管道两侧各200m内有水源、河流、大中型水库(III 级高后果区)该条款定义的III级高后果区属于环境敏感型高后果区。

规定了在管道两侧各200m范围内存在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时,就可以识别为III级高后果区。

同时需要注意,如果通过环境敏感性分析,虽然在管道某一侧200m范围内存在敏感的受体(包括水源、河流和大中型水库),但是确定了管道发生泄漏后不可能进入附近的受体,可不作为高后果区进行管理,但需在高后果区识别过程中做好分析和说明。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
200m
起始边界
终止边界Βιβλιοθήκη 高后果区管 道高后果区边界确定——注意事项
区域对应边界点向管道做垂线,垂足即区域与管道对应的起始、终止位置 文物保护单位,军事设施应以保护范围划定区域,保护范围大于实际建筑区域 除非村庄外围的建筑多存在牲口棚、蔬菜大棚等占压,否则不以这类建筑物界定HCAs边界 对于连片区域(穿过城镇),此处的边界为整个区域起始与终止 管道中心线单侧200m居民聚集程度不足10户的不算作高后果区 注意不同对象与管道的安全距离有差异
美国颁布管道安全的相关法规
明确规定管道运营商必须要在HCAs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计划 美国法律对开展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强制性要求 形成以IT技术和相关管道评价技术为支撑的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 实现了管道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
相关法规的影响
一.国外相关事故统计
二.高后果区(HCAs)介绍
高后果区 (HCAs) 高后果区 变化特点
高后果区只考虑事故出现最坏的情况,不考虑发生概率 风险评价既要考虑(管道对环境和环境对管道的)影响,又要考虑发生概率
注:高后果 ≠ 高风险
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也会随着改变
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危及公众安全,对财产、环境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
二.高后果区(HCAs)介绍
为什么要进行高后果区识别
如任沧线编号可从HRC-001开始
如K33+100m
起止点对应管道长度,如628m
如2014-8-19
如任沧线

上一张图对应距离和数量信息,描述信息应包括村庄名称等内容
注:采用图片为真实管道,为防止泄密,填写信息均为杜撰
高后果区识别填报说明
高后果区的合并、拆分 200m 作为一个区域管理 但HCA1与2内容分开填写 HCA 1 HCA 2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共53页文档

油气长输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共53页文档

油气长输管道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标准

中石化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范标准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1围本规规定了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判别方法,适用于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SY/T 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ASME B31.8S-2010 Managing System Integrity of Gas Pipelines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TSG D7003-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高后果区(HCAs)high consequence areas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

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围也会随着改变。

3.2特定场所identified site特定场所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人群难以疏散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集贸市场、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寺庙、紧急避难点等不定期人群聚集场所。

4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将管道高后果区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

高后果区可以是上述三类中的一种,也可是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

管道经过区域符合三类中的任何一条,即判定为高后果区。

4.1人口密集区A1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超过10户)。

A2管道两侧各200m有人口聚集的特定场所。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分级管理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分级管理

2020年02月经过酸化的油水井还能够提升地层的渗透能力,提高岩层的渗透率,为油田产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酸化用化学剂包括缓蚀剂、助排剂、铁稳定剂、乳化剂、防乳化剂、起泡剂、降滤失剂、缓速剂、暂堵剂、稠化剂、防淤渣剂十一种类型。

每种类型的化学剂用途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认真去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确保发挥出有效作用。

酸化用化学剂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效果也在慢慢改善。

为了确保酸化用化学剂可以发挥出有效作用,在使用时必须要按照相关要求,不能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否则会对实际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在石油开采中,为了保证原油质量,需要用到大量酸化用化学剂,因此要妥善保管,放置在良好环境中,避免对试剂性能产生影响。

2.5压裂用化学剂支撑剂是一种针对压裂使用的支撑裂缝,可以降低液体流动的阻力,是增加石油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压裂过程中用的溶剂被称之为压裂剂,压裂工程施工能否成功,除了和支撑剂的性质、用量等因素有关系外,还和压裂液有关系,为了保证压裂液可以达到一定工艺效果,会在里面加入化学试剂。

经常用的压裂液有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等几种类型,各自用途是不一样的。

前置液的作用是压开地层形成一定几何尺寸的裂缝,为携砂液的使用做好准备,操作起来会更加方便。

携砂液的作用是将支撑剂送到裂缝中去,顶替液的作用则是将井筒中的携砂液全部顶替入地层,并清除井底的积砂。

原油中胶质和沥青的含量比较高,粘度在高温下水平是比较高的,如果不进行降低粘性处理,就无法保障原油的正常输送。

原油降粘剂的主要成分是缩合物型、不饱和单体的均聚物或者共聚物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型。

有效使用降粘剂,可以降低原油的粘性,从而提高输送效率。

降粘剂对原油中的有机氯含量会产生影响,但是降粘剂的有机氯含量不高,特别是水溶性的降粘剂,因此对原油有机氯含量的影响不是很大[4]。

3结语综上所述,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在开采的时候必须保证质量。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成品油管道是一种用于输送石油产品的重要设备,其安全运行对于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沿线高后果区的存在可能给成品油管道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对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进行识别与管理实践变得尤为重要。

针对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工作,应当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准确划定。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成品油管道的高后果区应包括敏感区、特别敏感区和重点保护区三个层次。

敏感区包括居民区、工业区、农业区等人口密集且经济活动频繁的区域;特别敏感区则包括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环境保护区等具有特殊敏感性的区域;重点保护区则是指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长城、世界文化遗产等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区域。

在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管理实践中,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应明确责任分工,明确相关单位和个人在高后果区管理中的职责和义务。

建立健全安全监测体系,通过安装安全监测设备,对成品油管道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还应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处置,减少损失。

在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管理实践中,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沟通与合作。

成品油管道涉及的高后果区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的管理范畴,需要与环保、城管、消防等相关部门进行密切合作,共同制定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应当加强与沿线居民和企业的沟通和宣传,让他们了解管道的一般情况、安全风险以及应对措施,增强公众对管道安全的认知与保障。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与管理实践是保障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准确划定高后果区范围,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沟通与合作,才能够确保成品油管道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为能源供应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也日益迅猛。

而成品油管道作为石油产品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成品油管道的安全管理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对于高后果区的识别与管理,更是刻不容缓。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探讨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并提出以解决方案。

一、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定义和特点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是指在管道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等事故,其影响范围内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区域。

这些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区域包括人员密集区域、重要建筑物、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点、交通要道等。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特点主要包括:人口密集、地质环境复杂、建筑密集、生态环境脆弱等。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对于管道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识别高后果区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针对高后果区的识别,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管道安全管理政策和措施,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高后果区的识别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紧急应对预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减轻事故影响。

目前我国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一是识别标准不统一。

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对高后果区的识别标准不尽相同,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

二是识别数据缺乏。

目前大部分管道企业对高后果区的识别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勘查阶段,数据信息混乱,不完整。

三是识别结果不精准。

由于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的限制,高后果区的识别结果往往不够科学、准确,存在误差。

这些问题导致了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与管理工作的滞后和薄弱。

针对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制定统一的高后果区识别标准和规范。

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管道高后果区的识别标准和规范,明确识别的范围和要求,为后续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

2. 建立高后果区的信息数据库。

管道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高后果区的信息数据库,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高后果区进行全面勘察和定位,并及时进行更新管理。

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分级管控措施柯珂

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分级管控措施柯珂

油气管道高后果区分级管控措施柯珂发布时间:2021-08-26T00:04:20.435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13期作者:柯珂[导读] 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处理HCAs时,应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管道承受情况、事故的距离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的严重程度来制定合理的处理程序,确保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摘要:为了保障油气管道的正常运行,减少高后果区(high consequence areas,HCAs)风险因素对管道产生的影响,本文提出了HCAs 分级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部分建议,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处理HCAs时,应综合考虑周围环境、管道承受情况、事故的距离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的严重程度来制定合理的处理程序,确保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

关键词:高后果区;高后果区识别;高后果区分级管理;0引言《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GB32167-2015)将HCAs明确定义为“管道泄漏后可能对公众和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

在管道输送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介质时,管道一旦受到外力作用或者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泄漏,往往会引发污染、火灾、爆炸等事故[1],将对人身安全、社会生活、自然环境造成重大危害[2]。

因此,HCAs应该作为油气管道安全管理的重点区域。

1HCAs分类与分级1.1输油管道HCAs识别根据输油管道的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3],综合考虑周边居民的人口居住情况、周边建筑设施的密集程度、周边地区地势条件、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氛围等一系列因素,可将区域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

如表1所示。

建设期和运营期的管道HCAs 分为三级:I级、II级和III级。

其中I级代表最小的严重程度,III级代表最大的严重程度。

表1输油管道HCAs识别准则2HCAs分级管理2.1分级管控流程建立如图3 所示的HCAs管理流程,主要内容包括:①了解管道现状、健全基础档案资料:采集管道两侧200m范围内的人口密集度、建筑、交通、水域、生态环境等信息。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

成品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实践成品油管道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之一,适用于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汽油、柴油、燃料油等能源物流的输送。

成品油管道较其他输送方式具有安全、高效、经济等优势,但由于其所处区域环境恶劣,管道敷设通常经过人迹罕至的高山、荒漠、森林、草原等地区,故需要对沿线管道进行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

高后果区(High Consequence Area)是指在成品油管道周边范围内,如果发生泄漏或事故,可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等大规模影响的地区。

高后果区的划定应综合考虑人口密集度、环境敏感度、经济影响度、管道属性等因素,根据《成品油管道安全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要求,高后果区应包括以下范围:(1)管道两侧距离管道外径的1.5倍范围内(以中心线为轴线),包括该区域内管道及管道周边的所有设备和设施。

(2)以上述区域为圆心、半径为危险距离2倍范围内。

(4)其他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的相关范围。

为了有效识别高后果区,需要对沿线环境及周边区域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

首先,应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开展基础数据收集,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地质、水文、生态等方面。

其次,通过现场勘查、样品分析、风险评估等方法,确定高后果区的范围和等级。

最后,对高后果区进行监测和管控,建立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应急演练。

具体的高后果区管理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高后果区内不得掘挖、施工、盖房等行为,特别是禁止建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工厂或项目。

二、高后果区内不得堆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进行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和使用。

三、高后果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电力、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应安全可靠,确保不会对管道的安全造成威胁。

四、高后果区内应设立明显的禁止烟火和禁止光源区域,并加强巡查和监控。

五、对于高后果区内涉及安全保护的设备和设施,应建立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运行安全可靠。

六、加强公众安全意识教育,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规
1 围
本规规定了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判别方法,适用于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和评价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
GB 50253-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
SY/T 6621 输气管道系统完整性管理
ASME B31.8S-2010 Managing System Integrity of Gas Pipelines
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TSG D7003-2010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
HJ/T338-2007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后果区(HCAs)high consequence areas
指如果管道发生泄漏会对人口健康、安全、环境、社会等造成很大破坏的区域。

随着人口和环境资源的变化,高后果区的地理位置和围也会随着改变。

3.2
特定场所identified site
特定场所包括医院、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监狱等人群难以疏散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指办公楼、商店、旅馆、影剧院、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集贸市场、运动场、广场、娱乐休闲地、寺庙、紧急避难点等不定期人群聚集场所。

4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准则
将管道高后果区划分为三类:人口密集区;基础设施区;环境敏感区。

高后果区可以是上述三类中的一种,也可是任意两种或三种的组合。

管道经过区域符合三类中的任何一条,即判定为高后果区。

4.1 人口密集区
A1管道两侧各200m经过城市、城镇、乡村、居民区(超过10户)。

A2管道两侧各200m有人口聚集的特定场所。

4.2 基础设施区
B1占压。

B2管道两侧各200m有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码头、仓库、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围、水工构筑物、保护地等。

B3穿跨越管道经过密闭空间如隧道、暗涵。

B4输油管道两侧各20m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并行;两侧各50m与铁路并行;输油管道与公路、铁路交叉。

B5管道两侧50m平行的地下管网如油气管道、污水管、暗河、暗渠等;与其它管道交叉。

4.3 环境敏感区
C1水下穿越管道。

C2跨越。

C3管道两侧各200m有水源地、河流、湖泊、水库。

C4管道两侧各200m有自然保护区。

5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数据收集及描述
应确保每个管段在有效使用年限所有必需的文档均妥善保存。

这些文档包括的容如下
(不限于下列容):
高后果区及已识别场所的位置和特征;
用于识别高后果区及已识别场所的方法和信息资源; 每个高后果区的开始和终止的边界;
新高后果区的影响和操作中的任何变化,或影响高后果区识别的其他特征。

各管理处完成管道全线逐个点的分析后按照附录A (表A-2)容统计填写。

所有统计报表都用统一的 EXCEL 表格填写。

6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评分
高后果区的评分考虑高后果区属性、区域与管道中心线的距离两个因素。

符合高后果区条件的区域,按所属类别的分项逐一进行评分:
对该区域进行属性评分,分值记为P ; 对该区域进行距离评分,分值记为S ; 分项评分即属性分值与距离分值之积;
三类高后果区的类别评分值为其各分项分值之和; 高后果区的总分为三个类别分值之和。

三类高后果区的类别评分值为其各分项分值之和;
3
i 15
i 14
i 1
A Ai Ai
B Bi Bi
C Ci Ci
H P S H P S H P S ====⨯=⨯=⨯∑∑∑
高后果区的总分为三个类别分值之和。

A B C
H H H H =++
式中,H 为高后果区总分,A~C 为三个高后果类别,P 为属性分值,S 为距离分值。

高后果区的识别评分记录参照附录A (表A-1),附录A (表A-2)统计打分按照填写到附录A (表A-3)中,最后汇总到附录A (表A-4)中,高后果区分析后登记到附录A (表
A-5)中。

如同一高后果区区域具备所列各条的多项容,各项评分分值累加;如同时具备所列一条容中的多个子类,则将各子类分值累加。

累加分值无上限,并且将识别为高后果区的依据逐一列出。

当识别出高后果区的区段相互重叠或相隔不超过200m时,作为一个高后果区段进行管理。

高后果区长度最长为2km,对穿过城市边缘或乡镇的较长的管段应以街道、里程桩作为分界断开。

7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记录
高后果区的记录应包括如下容:
a)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识别方案。

b)输油管道高后果区信息表。

c)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统计表。

d)高后果区识别与评价报告。

8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日常管理及风险减缓措施
8.1 依据高后果区识别和排序结果,管道管理者应及时制定风险评价计划,实施风险评价。

8.2 根据确定HACs,结合风险评价结果,分析每一区段的管理现状,包括检测历史、管道属性、周边环境、可能的扩散区域,制定相应的完整性管理措施(检测、监测、完整性评价等),确定组织处理泄露事件的对策和责任。

初步提出针对性管理意见。

8.3输油管道的日常管理要做到:
a)HCAs 管理围应严格执行第三方施工管理制度,管理处作为高后果区的责任部门,
负责对第三方施工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具体要求见《第三方施工作业指导书》;
b)对HCAs 管道的管理应有别于的普通管段,应保证巡线频次,提升监护力度,严
格杜绝在管道上方发生违章占压、打孔盗油等第三方损坏现象。

c)定期走访管道沿线HCAs 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居民,并与之建立联系机
制。

8.4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的更新
管理处在以下情况下应对HCAs 进行重新评估;
a)在ROW(管道用地作业带)的常规巡检期间发生的新变化;(如新增建筑物)
b)在ROW(管道用地作业带)的常规巡检期间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发生变化;(如平
房改成楼房)
c)某段管道被淘汰使用或新增管道;
d)某段管道发生改线。

每年应对目前的高后果区变化进行记录和审核,确定高后果区的变化或补充新的高后果区,管理处应将变化或补充的高后果区及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

附录A
(规性附录)
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评分表输油管道高后果区评分记录表见表A-1~表A-3。

1距离评分S中的D为管道到最近的辨识对象的距离。

2占压分为长期占压和临时占压。

长期占压指不可移动的建筑,固定设施。

临时占压指临时性的工棚,随季节拆建的大棚,停放卡车及其他可移动物体
表A-2 高后果区识别表
HCAs编号:起始位置:桩号±距离终止位置:桩号±距离
类别与管道中心线
距离
识别对象数量或方式描述
人口密集区5-15m
低层住宅(1-3层)10-40□>40□
多层住宅(4-9层)1-5□>5□
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1-2□≥3□15-200m
低层住宅(1-3层)10-40□>40□
多层住宅(4-9层)3-20□>20□
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1-10□>10□5-15m
难以疏散的建筑区处
人口流动场所:人数较多(超过100人)、每月聚集4次及以上处
人口流动场所:人数较少(20-100人)、每月至少2次处
15-200m
难以疏散的建筑区处
人口流动场所:人数较多(超过100人)、每月聚集4次及以上处
人口流动场所:人数较少(20-100人)、每月至少2次处
基础设施区<5m
长期占压处
临时占压处
5-50m
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码头、水工构筑物、仓库、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围、保护地

50-200m
工厂、加油站、军事设施、机场、码头、水工构筑物、仓库、
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围、保护地

穿跨越管道经过密闭空间如隧道、暗涵等处
5<D≤20 两侧各20m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并行处
3<D≤50 两侧各50m与铁路并行处
输油管道与公路、铁路交叉处方式<6m 油、气管道同沟敷设处
6<D≤20m 油、气管道并行处
5<D≤50m 50m并行的地下管网如污水管、暗河、暗渠等处
交叉它管道交叉处方式
环水下穿越饮用水□处
境敏感区
非饮用水□处跨越管道
饮用水□处
非饮用水□处D≤20
非穿跨越情况,管道两侧各200m有水源地、河流、湖泊、水

饮用水□处
非饮用水□处20<D≤200
非穿跨越情况,管道两侧各200m有水源地、河流、湖泊、水

饮用水□处
非饮用水□处D≤200 管道两侧各200m有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个
地方级□个
表A-3 高后果区评分表
编号与高后果区统计表对应
表A-4 高后果区识别统计表
表A-5 高后果区登记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