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矿物的形成
第四章__伟晶岩矿床
伟晶岩矿床的特点
2.侵入体及围岩 有工业价值的伟晶岩矿床,其母岩侵入体大多数是花岗岩
类,如黑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少数 为碱性花岗岩。
伟晶岩矿床常呈脉状产于花岗岩母岩侵入体顶部或附近的 围岩中。而伟晶岩脉的围岩多为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透渗性不好 的岩石,如变质岩、片麻岩、片岩、花岗岩,很少产于未经变 质的沉积岩及火山岩中。
矿床学 Ore deposit
伟晶岩矿床的成矿作用及形成阶段
金兹堡以发育最完好的锂伟晶岩为代表,把整个伟晶岩的 形成过程主要描述为不同的碱金属发生有规律的替换,划分 为六个不同的地球化学阶段:
1.Ca-Na阶段: 主要由更长石(Ca-Na长石)和黑云母组成,形成伟晶岩 脉的边缘带,为伟晶岩作用开始的产物。由于与围岩接触, 因此围岩的成分对此阶段中形成的矿物有明显的 影响。在这 一阶段,可以形成稀土TR.铀U.钍Th的矿化富集,但工业价值 不大,仅为小型矿床。
矿床学 Ore deposit
伟晶岩矿床的成矿作用及形成阶段
2.K阶段 本阶段形成大量块状钾长石(正长石和微斜长石)。另外 在其末期因水合作用形成钾长石的白云母化。有白云母、绿柱 石、黑电气石等伴生。主要可利用矿物为长石、白云母… 3.Li阶段: 若原始熔浆中含有Li时,此时可形成锂的矿物如锂辉石, 锂篮铁矿,磷锂石等。
如非洲扎伊尔有两条世界上最 大的稀有金属伟晶岩脉,长5000米, 宽400米,罕见的矿脉。伟晶岩脉的 产状一般较为陡直,左右对称。也 有产状平缓者。
矿床学 Ore deposit
伟晶岩矿床的特点
4. 空间分布 伟晶岩在空间分布上明显受到构造控制,常成群出现, 成带分布。 成千上万条伟晶岩脉,大体相互平行,在一个区域内相 对集中,构成“伟晶岩田”;若干个伟晶岩田断续分布,延 伸几十到几百公里,宽几公里到10-15公里,构成“伟晶岩 带”。
环境学概论(刘培桐)第四章知识要点
第四章土壤环境一名词解译1.原生矿物:是直接来源于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作用的碎屑,其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未有改变。
2.次生矿物: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包括各种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铝硅酸盐类矿物等统称次生矿物。
次生矿物是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粒径<0.001mm)具有胶体特性,影响土壤许多物理化学特性。
3.土壤质地(土壤的机械组成):自然界的土壤都是由很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各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重量百分数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也叫做土壤质地。
4.土壤结构:一般把土壤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其稳定程度,孔隙的分布和结合的状况称为土壤的结构。
5.土壤胶体:土壤中颗粒直径小于2微米或1微米,具有胶体性质的微粒。
6.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具体地说,污染物质是指与人为活动有关的各种对人体和生物有害的物质,包括化学泻药、重金属、放射性物质,病原菌等。
7.土壤净化: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氧化—还原、络合-螯合作用及化学沉淀等作用而使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形态改变,难以被植物所吸收而暂时退出生物小循环,脱离食物链或被排出土壤之外的过程。
8.溶胶:胶体微粒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称为溶胶。
凝胶:胶体微粒相互凝聚呈无定形的凝胶。
凝聚作用:由溶胶凝聚成凝胶的作用。
分散作用:由凝胶分散成溶胶的作用。
9.环境背景值:是指环境中诸因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0.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未受人为污染影响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
11.活性酸度:由土壤溶液中的H+ 所引起的酸性和活性酸底。
酸度大小取决于溶液中的[H+ ]。
土壤胶体所吸附的可交换性H+及A13+水解所产生H+总称为潜在酸度(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第四章 矿物的物理性质
② 锯齿状断口:
呈尖锐锯齿状,见于强延展性 的自然金属元素矿物。
③ 平坦状断口:
断面较平坦,见于块状矿物。
④ 参差状断口:
呈参差不平状,见于大多数脆性 矿物及块状或粒状集合体。
⑤ 土状断口:
断面粗糙、呈细粉状,为土状 矿物特有。
⑥ 纤维状断口:
呈纤维丝状,见于纤维状矿物 集合体上。
二、矿物的硬度
1)矿物光泽的等级一般是确定的,
但变异光泽因矿物产出的状态不同 而异。 2)光泽是矿物鉴定的依据之一, 也是评价宝石的重要标志。
五、特殊光学效应
由于宝石内部具有包裹体、双晶、 微细球状结构等特殊内在因素, 导致光的干涉、散射、衍射等现象, 使宝石显现出特殊的光学效应。
常见的有:
猫眼效应猫眼效应、星光效应星光效 应、变色效应等。
产生的原因:
裂开的产生取决于杂质的夹层及 机械双晶等结构以外的非固有因素。
裂开面 沿
(1) 定 向 排 列的外 来 微 细 包 裹 体 或 固溶体离溶物 夹层 ; 的 产生 (2) 由应 力 作 用造成的聚 片 双 晶的接 合 面
(1)裂开只见于某些矿物的某些
光线在金刚石晶体中传播示意
n1
n2
4)玻璃光泽玻璃光泽:
反光较弱,呈普通平板玻璃表面 的反光。
矿物为无色、白色或浅色, 条痕呈无色或白色,透明。
矿物不平坦的表面或矿物
集合体的表面上的特殊变异光泽:
1)油脂光泽油脂光泽:
某些解理不发育的浅色透明矿物 的不平坦断口上呈现的似油脂般的 光泽。
2)树脂光泽:
(1) 若键力很微弱,受力后,层间或 链间可发生相对位移而弯曲,由于基本上 不产生内应力,故 形变后内部无力促使 晶格恢复到原状而表现出挠性; (2) 若层间或链间以一定强度的 离子键联结,受力时发生相对晶格位移, 同时所产生的内应力能在外力撤除后 使形变迅速复原而表现出弹性; (3) 当键力相当强时,矿物则表现出 脆性。
化学必修2第四章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课件
B.往淡水中加入NaCl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 产品的长途运输
C.赤潮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引起沿海 水域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
D.海洋经济专属区的资源开发可获得Fe、Co、K 、Au、Mg、B等金属
碘的提取
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以 I-形式存 在)。实验室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海藻 ―灼―烧→
(1)称取3g干海带,用刷子把干海带表面的附着 物刷净(不要用水洗,有I-)。 将海带剪碎, 用酒精润湿(便于灼烧)后,放在坩埚中。
(2)用酒精灯灼烧盛有海带的坩埚,至海带完全 成灰,停止加热,冷却。
(3)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 10ml蒸馏水,搅拌,煮沸2min-3min,使 可溶物溶解,过滤。
海藻灰
―浸―泡→
悬浊液
――①→
含I-的 溶液
适―量―②C→l2
含I2溶液
――③→
碘的有 机溶液
―→
晶体碘
(1)实验操作③的名称是萃__取__分___液_,所用 主要仪器名称为_分__液__漏__斗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
剂是_B__、__D_(填序号)。
A.酒精(沸点78 ℃) B.四氯化碳(沸点77 ℃) C.甘油(沸点290 ℃) D.苯(沸点80 ℃)
2.热还原法
高温
Fe2O3+3CO == 2Fe+3CO2
加热
CuO+ H2 == Cu+H2O
要点二 铝热反应 1.反应实验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镁条剧烈燃烧,放出一定的热,使氧化铁 粉末和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的反应。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 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第四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氧化物 缩写符号 普通名称 质量分数/%
CaO
SiO2 Al2O3
C
S A
氧化钙
二氧化硅 氧化铝
64.67
21.03 6.16
Fe2O3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硅酸盐水泥熟料 31
C3A的性质
密度:3.04g/cm3
X-射线衍射特征谱三强线: 2.69(100)、1.555(34)、1.905(31) 断面外形呈不规则小颗粒状、点滴状
反光能力弱,反光镜下呈暗灰色,黑色中间相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硅酸盐水泥熟料 32
C3A的水硬特性
水化迅速,凝结迅速,水化热大,易急凝;
24
比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 硅酸盐水泥熟料
不同氧化物对C2S晶型的影响
C2S的固溶特性和贝利特
贝利特(belite):熟料中-C2S的固溶体,B矿 贝利特中常见的固溶物质: Al2O3:1.10-2.60、Fe2O3:0.40-2.20、MgO: 0.20-0.60 K2O:0.30-1.00、Na2O:0.20-1.00 P2O5:0.10-0.30、TiO2:0.10-0.30
MgO K2O
F
M K
氧化铁
氧化镁 碱 三氧化硫 二氧化碳 水
2.58
2.62 0.61
Na2OSO3 CO2 H2ON S0.34
2.03 4
C
H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CaO-SiO2-Al2O3系统中的水泥区
5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
第四章第一节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3、冶炼金属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以C或H2、CO 作为还原剂还原法 ;②热分解法 ;③电解法 ;④
铝热法。现冶炼下列金属:Al、Mg、Cu、Hg、 ③ Mn,试标明适宜的冶炼方法。 Al: ; Mg: ③ ;Cu: ① ; ④ 。 Hg: ① ;Mn:
4、宋代时期,人们发现江西上饶有一口
苦泉,蒸发这种苦泉水会得到胆矾,熬苦泉水
的铁锅用久了会变成铜锅,这是什么原因?
Fe+Cu2+ = Cu+Fe2+
反应现象: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
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纸漏斗内剧烈反应, 纸漏斗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高温
Fe2O3+ 2Al === 2Fe + Al2O3
铝热剂
铝热反应用途:冶炼钒、铬、锰等高熔点 金属,焊接铁轨。
电解法
小组活动 如何以孔雀石为原料,冶炼铜?
孔雀石:Cu2(OH)2CO3
小组活动
以铝土矿(主要含有Al2O3 、Fe2O3),来冶炼铝。 如果你是一个制铝公司的老板,要设置哪些部门?
3、有效利用金属资源
总结
不同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
金属活动性:
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弱
离子氧化性
弱
电解法
热还原法
强 热分解法
练 习
1.下列各组金属最适合用 H2 或 CO 把它 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是 C A. Ca、Mg B. Al、Fe C. Fe、Cu D. Hg、Ag 2.列金属氧化物不能用焦炭还原的是 A A. CaO B. Ag2O C. CuO D. Fe2O3 解题思路: 碳的还原性一般介于A1~Zn 之间, 故一般比碳还原性强的金属,不能用碳还原。
宝石矿物的化学成分
离子结合而成。
(五)硫化物类
闪锌矿ZnS、黄铁矿FeS2、辰砂HgS等
二、宝石矿物的化学组成 具有一定范围的可变性
许多宝石矿物的化学组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有一定的变化幅度。
在电气石化学组成中,Mg2+—Fe2+之间和 Fe2+—Li+、Al3+之间呈完全类质同象,其中 3Fe2+→2Al3++Li+替代的负电荷不足,由附加阴 离子中OH-被O2-替代来补偿;Mg和Li之间的替代, 以及Mg、Fe和Cr、Mn之间的替代都是不完全的。
当电气石化学组成中R位以Fe为主时则电气石 呈深蓝色甚至黑色;当R位以Mg2+为主时则电气 石呈黄色——褐色;当电气石富含Li和Mn时则呈 玫瑰色或浅蓝色;当电气石富含Cr时则呈深绿色。
(2)当硬玉化学组成中的Al被Fe3+替代时,则翡 翠呈发暗的绿色(不像含Cr翡翠那么鲜艳、明快, 而是呆板,缺乏灵气)。若Fe3+只是少量替代 Al3+,翡翠呈浅绿色;若Fe3+大量替代Al3+, 则翡翠呈暗绿色,甚至墨绿色。颜色发阴。油 青种。
(3)当硬玉化学组成中的Al同时被Fe3+和Cr3+替代 时,翡翠的颜色则视Fe3+和Cr3+相对比例而定。 Cr3+较多则绿色鲜艳一些;Fe3+较多时则绿色偏 暗一些。
1.硅酸盐类
在硅酸盐类矿物的晶体结构中,硅氧配 位四面体SiO44-是它们的基本构造单元。硅 氧四面体在结构中可以孤立地存在,也可以 以其角顶相互连接而形成多种复杂的络阴离 子(基型)。
第四章 矿山地质与安全生产
第四章矿山地质与安全生产本章学习要点:1.了解矿山地质的相关概念2.理解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质环境和矿岩物理力学性质对矿山安全生产的影响3.掌握矿山开采对矿山地质工程以及矿图的要求第一节矿床的基本概念一、矿床、矿体和围岩(1)矿床。
地壳内部或表面富集的有用矿物或组分,在质和量上达到工业利用的要求,并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被开采利用的部位称为矿床。
矿床的空间范围包括矿体和围岩。
(2)矿体。
构成床体的基本单位,是达到工业要求的含矿部分,又是开采的直接对象。
矿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形状和产状。
一个矿床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矿体组成。
(3)矿石。
指含有有用矿物或组分并组成矿体的矿物集合体。
矿石中通常包括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
矿石矿物指矿石中能提供有用元素或本身可以被直接利用的矿物,如铜矿石、石棉矿石等。
脉石矿物指矿石中没有用处的那些矿物,如铜矿石中的石英。
矿石的品位是指单位矿石中所含有用元素、组分或矿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比、g/t、g/m3、g/L表示)o(4)围岩。
指围绕在矿体周围无经济价值的岩石。
矿体和围岩两者界限有的清楚,有一的为渐变无明显界限。
一般在矿床中,将可以达到最低工业平均品位的部分当作矿体,达不到的作为围岩。
随着工艺技术的提高,最低工业品位可以降低,这样圈定矿体的范围也是可以扩大的。
二、矿床的分类矿床的矿体形状、厚度及倾角,对于矿床开拓和采矿方法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矿床一般按矿体形状、倾角和厚度三个因素进行分类。
(一)按矿体形状分类(1)层状矿床。
这类矿床多为沉积或变质沉积矿床。
其特点是矿床规模较大,赋存条件(倾角、厚度等)稳定,有用矿物成分组成稳定。
其含量较均匀。
(2)脉状矿床。
此类矿床主要是由于热液和汽化作用。
将矿物充填于地壳的裂隙中生成的矿床。
其特点是矿脉与围岩接触处有蚀变现象,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有用成分含量不均匀。
(3)块状矿床。
这类矿床主要是充填、接触交代、分离和汽化作用形成的矿床。
第四章矿石分析
为了防止试样中亚铁氧化,一般试样只要求过100 目筛 ,且不烘干。
2. 可溶铁的测定 原理可溶铁是指能溶于盐酸的含铁矿物,溶样时
属或稀土金属,其工业价值甚至超过铁矿石。
工业上对铁矿石中铁的要求是:菱铁矿大于 30%~35%;褐铁矿大于45%~50%;赤铁矿大于 54%~58%;磁铁矿大于56%~60%。达不到以上品 位要求的,要进行选矿处理。
铁矿石分析一般只测定全铁(TFe)硅、硫、磷。 为了了解矿石的氧化状态和选矿的需要,需测定亚 铁;从冶炼的角度考虑,要求测定可溶铁(盐酸可 溶)和硅酸铁。
胶体存在时,由于吸附或包裹Fe3+,使其还原不完全, 导致结果偏低。
Ti(IV)的干扰可最好采用钛-铁 连续滴定的方法,消除钛对测定的干扰。
硝酸的存在影响还原和滴定,可用硫酸冒烟或 盐酸低温反复蒸干除去。
二 全铁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
4.1 概述
1 矿物: 地壳中存在的具有固定化学组成和一 定物理化学性质的天然产物;
2 岩石:构成地壳的矿物集合体; 3 矿石:含有有用矿物并具有开采价值的岩石。
矿石的组成相当复杂,除被研究的矿物组分外,往往 那个同时伴生多种矿物。当伴生矿物的品位达到一定 要求时,可作为有用的伴生组分进行回收利用。
2MnO40- + 10Cl- + 16H+ = 2Mn2+ + 5Cl2 + 8H2O 反应产生的氯气经煮沸除去。
锰、钒和铈对测定有干扰。他们均能被过磷酸氧化 至高价态,又能被硫酸亚铁铵还原,是测定结果偏 高。除锰如上述,钒和铈的干扰可用校正法消除。 若试样中含钒0.5%以上,一般采用返滴定法消除钒 的干扰。本法是用于0.1%以上的铬的测定。
矿物学 第四章 矿物的物理性质2-力学性质及其它物性 图文
石英贝壳状断口
黄铁矿的断口
小结:解理、裂开和断口的识别
1、解理
1)区分晶面与解理面; 2)全面描述解理应包括:等级、方位、组数、夹角;
3)解理组数必须在同一单体上进行:一般选棱、角较突出、
自由面出露较多的颗粒上,对着光线转动矿物不同方向观察; 解理的组数与夹角可从解理纹得到反映。
2、裂开:产生的原因与解理不同;
例如:
石盐、方铅矿:‖{100}立方体解理,三组互相垂直; 闪锌矿:‖{110}菱形十二面体的解理,六组; 石墨:‖{0001}平行双面的解理,一组。
★解理面上之解理纹可示出解理的组数和夹角。
解理的组数和夹角可在解理面上的解理纹上 体现出来。
∥01 1}
∥{001}
∥{hk0}
的异向性特点。
2.裂开
某些矿物晶体在应力作用下,有时可沿着晶格内一定的结晶方 向破裂成平面。裂开的平面称裂开面。 注意:从现象上看,裂开酷似解理,也只能出现在晶体上。
产生的原因与解理不同: 主要取决于杂质的夹层及机械双晶等结构以外的非固有因素。 裂开面往往沿下列方向产生:
(1)裂开只见于某些矿物的某些晶体上,也可能不遵循晶体 的对称性。
晶体中可有一种或几种不同等级的解理。
白云母的极完全解理 ‖{001}
方铅矿 ‖{100}完全解理
方解石‖{ 101 1 }完全解理
辉石的中等解理
‖{110}
角闪石晶体
橄榄石的不完全解理
解理的表示方法:
★解理反映出晶体的异向性和对称性。 通常用相应的单形及其符号来表示解理的 方向、组数和夹角。
∥{110} ∥{001}
矿物的解理
方解石 萤石
闪锌矿
重晶石
第四章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一课时)
减少金属的使用量
使用其他材料代替金属材料
……
软锰矿 MnO2
钨矿 CaWO4等盐
闪锌矿 ZnS
常见的金属矿物资源
金矿 Au
生活中的金的纯度 24K金:99.984% 铂矿 18K金:74.988% Pt 千足金:99.9% 足金:99.0%
阅读教材88~89页,完成导
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探究实验4 - 1
实验现象:剧烈 燃烧,放出大量 的热,发出耀眼 的光芒,纸漏斗 内剧烈反应,纸 漏斗被烧穿,有 熔融物落入沙中。
完成下列铝热反应
3 MnO2+ 4 Al === 3Mn+ 2Al2O3 Cr2O3+2Al === 2Cr + Al2O3 3 Co3O4+8Al === 9Co + 4Al2O3
高温 高温 高温
合理开发和利用矿物资源的途径:
金属铝的回收与利用
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回收和再利用
提高金属矿物的利用率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一课时 金属矿物的开发和利用
安仁一中:秦楚旺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 (主要是金属冶炼)。 2.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及 丌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3.掌握铝热反应的原理
常见的金属矿物资源
黄铜矿 CuFeS2
赤铁矿 Fe2O3
铝土矿 Al2O3・nH2O
Fe2O3+2Al
高温
2Fe + Al2O3
(1)用磁铁靠近,看能丌能被吸引。来自(2)镁条燃烧提供热量,并促使KClO3分 解, KClO3分解产生O2,使镁条剧烈 燃烧,产生高温引发铝不氧化铁的反应。
(3)铝粉不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铝粉不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焊接钢轨和冶炼金属
第四章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和可钻性
六、岩石的硬度
1、岩石的硬度的基本概念:岩石的硬度反映岩石抵抗外部 更硬物体压入(侵入)其表面的能力。 2、硬度与抗压强度的区别与联系 (1)岩石的硬度与抗压强度一般存在正比例关系;
(2)抗压强度是固体抵抗整体破坏时的阻力,而硬度则是
固体表面对另一物体局部压入或侵入时的阻力。 (3)硬度指标更接近于钻掘过程的实际情况。
第二节 岩石在外载下的破碎机理
0、碎岩工具与岩石作用的主要方式
根据刃具与岩石作用的方式和碎岩机理,可把碎岩刃具分: 切削一剪切型、冲击型、冲击一剪切型三类。 1、切削一剪切型 钻头碎岩刃具以速度vθ 向前移
动而切削(剪切)岩石。工作参数是:
移动速度vθ 、轴向力Pz和切向力 Pθ 以及介质性质。
2、冲击型 冲击型刃具给孔底岩石以直接的冲击动载,碎岩的过程可 用工具动能Tk和岩石变形位能U 的方程式来表达( T=U ):
国家精品课程
第四章 岩土的物理力学 性质及岩石的可钻性
一、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概述 ★ 二、岩石在外载作用下的的破碎机理 三、岩石的可钻性及可钻性指标及坚 固性系数 ★
第一节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概述 ★
岩石的组成与分类
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矿物是具有一定成分和物理性质的无 机物质。根据其成因,岩石可分为三类: 1、岩浆岩:岩浆岩是内力地质作用的产物,由地壳深处 的岩浆沿地壳裂隙上升冷凝而成。 2、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母岩(岩浆岩、变质岩 或早先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硬结 等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3、变质岩:变质岩是岩浆岩、沉积岩甚至是变质岩本身 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活动性流体的影响而变质形成的 岩石。
3、影响岩石硬度的因素
(1)岩石中坚硬矿物愈多、胶结物的硬度越大、岩石的颗粒 越细、结构越致密,岩石的硬度越大。而孔隙度高、密度低、 裂隙发育的岩石硬度将会降低。 (2)岩石的硬度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层理对岩石硬度的 影响与对岩石强度的影响相反。垂直于层理方向,硬度值 最小; 平行于层理方向,硬度最大;两者之间可相差1.05~1.8倍。
矿物的矿床类型与形成过程
形成过程
矿物结晶
矿物结晶的定义和分类
矿物结晶的生长过程
矿物结晶的形成条件 矿物结晶的形态和性质
矿床聚集
矿床的形成过程:包括成矿作用、矿化过程和矿床聚集等阶段 矿床聚集的原因:包括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地下水活动等 矿床聚集的类型:包括岩浆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等 矿床聚集的影响因素:包括地质环境、气候条件、生物活动等
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等 生物作用:生物对矿物的吸收、转化和沉积等 化学作用:矿物与水、气体等化学物质的反应和转化等
矿床分布
岩浆矿床:由岩浆活动形成的矿床,如铜、 铅、锌等
沉积矿床: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矿床,如煤、 铁、锰等
矿物的矿床类型与形成 过程
汇报人:
目录
矿床类型
形成过程
01
02
矿床类型
热液矿床
定义:由热液 活动形成的矿
床
形成条件:高 温、高压、丰 富的热液活动
矿物组成:以 硫化物、氧化 物、卤化物等
为主
典型矿床:黄 铁矿、铅锌矿、
汞矿等
沉积矿床
定义:由沉积 作用形成的矿
床
形成过程:岩 石风化、剥蚀、 搬运、沉积、
变质矿床: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床,如金、 银、铜等
热液矿床:由热液活动形成的矿床,如钨、 锡、汞等
风化矿床:由风化作用形成的矿床,如铝、 铁、锰等
生物矿床:由生物作用形成的矿床,如磷、 钾、钙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成岩等过程
特点:矿层厚 度大,矿石品 位低,分布范
பைடு நூலகம்围广
主要矿物:铁、 锰、铝、磷、
04第四章 矿物的内反射
第四章矿物的内反射一、概述(一)内反射的概念白光射向矿物光片表面除反射光外,一部分光线折射透入矿物内部。
当遇到矿物内部的解理、裂隙、空洞、晶粒界面、包裹物等不同介质分界而时,光线会被反射出来或散射开,这就是矿物的内反射作用。
若内反射出来的光线没有色散现象则仍为白光;若发生色散则显示颜色,即为内反射色。
因此,内反射色乃是由于内反射色散作用造成。
(二)内反射的形成机理从基础理论方面考查,成离子键、共价键或分子键的透明矿物,当其中电子基态和激发态能级间的能量差比各种可见光“光子”的能量都均匀地大,大量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均匀地进入矿物透射,遇到矿物内部的解理、包裹物等再均匀地反射出各种不同波长的可见光,这些光汇集成为“白色内反射”或“无色内反射”(如石英、方解石、白钨矿等)。
若透明矿物内电子基态和激发态能级间的能量差比不同波长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大的程度不同,则大量不同波长的可见光不均匀地进入矿物透射,遇到矿物内部的解理、包裹物等有选择地反射出来构成“有色内反射”,显示各种不同的内反射色(如孔雀石的翠黄色、蓝铜矿的蓝色、闪锌矿的黄色和褐色等)。
由上可知,内反射色就是矿物的透射色,即体色。
前已论及,反射色是矿物表面反射光色散作用造成的表色。
体色和表色互为补色(互为补色的二波长光以相等强度混合后,人眼看来是白色)。
当电子较多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并发射出来形成表色(以这些波长为主)后,透射光必然是被吸收波长的补色或近似补色。
表4—l列出了互补色的关系。
表4—1 被吸收光与透射光的互补关系(波长单位为nm)虽然矿物的表色(反射色)与体色(内反射色)互为补色的原则是普遍适用的,但其显露程度与矿物的透明度直接有关。
如透明矿物一般反射光极少,反射色多为灰色、暗灰色、灰黑色,所带色调极弱(即颜色纯度极小,如石英、方解石等)。
由于透射光量大且色散显著时(如孔雀石和蓝铜矿)可呈现强烈的内反射和内反射色。
此时互补现象不明显,肉眼观察矿物的颜色(应为反射色和内反射色的综合)与内反射色相同或相近,如孔雀石都为绿色和蓝铜矿都为蓝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矿物的成因一、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二、矿物的演化三、矿物标型一、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与矿物组合的概念这里有两个概念必须明确。
(一)矿物形成作用类型矿物是自然作用的产物,其形成有着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地质作用是形成矿物的最重要作用,按性质及能量来源的不同,一般将其划分为内生作用、外生作用和变质作用。
1、内生作用:岩浆作用、伟晶作用、热液作用2、外生作用:风化作用、沉积作用3、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及作用上述几种作用间经常存在着一些过渡性质的作用类型,如火山作用与沉积作用之间的火山沉积作用等。
(二)矿物组合的概念不同或相同的自然作用在一定空间中可形成几种矿物,将这些矿物之间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而将处于一定空间中的几种矿物的集合称为“矿物组合”。
显然,矿物组合本身不具任何成因意义,它只表示矿物的空间联系。
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和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由一定的自然作用所形成的几种矿物的集合,称为“矿物共生组合”。
显然,共生在一起的矿物不仅满足“同空间”这个一般矿物组合的要求,其形成过程还应基本满足“同时间”、“同介质”、、和“同条件”这三个条件,即是在同一时空域发生的同一自然作用。
如果处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几种矿物分别是在不同时间、或相同时间的不同介质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这样的矿物组合称为“矿物伴生组合”。
在近地表有时见到黄铁矿被褐铁矿包裹,褐铁矿是黄铁矿形成后的氧化产物,它们只不过是在近地表这个特定空间的伴生矿物而已。
还应指出,有的矿物彼此间从不共生,或者说是“禁止”共生。
如橄榄石绝不与石英共生,因为橄榄石属硅酸不饱和矿物,当有游离SiO2存在时,它必然要与橄榄石反应形成辉石族矿物,而不可能析离出来形成石英;同理,似长石、霓石也不能与石英共生。
矿物共生组合的研究在探讨矿物岩石成因及指导找矿勘探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野外较简单地质体中矿物的鉴定。
1.岩浆作用及其矿物组合岩浆作用是地下深处高温(700℃~1250℃)高压(n×10³Pa~3Gpa)下形成的岩浆熔融体在上侵运移过程中与周围环境不断交换能量及成分并逐渐冷却形成岩浆岩的地质作用。
已知岩浆岩主要为硅酸盐质,极少数为碳酸盐质。
它们主要来源于上地幔物质的部分熔或地壳物质的局部熔融。
由于来源及成分不同,硅酸盐岩浆可分为: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超基性 SiO2 <45%基性 SiO2 45~53 45~52中性 SiO2 53~66 52~65 52~63酸性 SiO2 >66 >65 >63碱性 SiO2不足,Na2O,K2O高在各类岩浆岩中,最主要的造岩矿物有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普通角闪石、碱性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霞石、白榴石等,常见的副矿物有榍石、磷灰石、锆石、磁铁矿、尖晶石、独居石等。
岩浆岩成分不同,所形成的矿物种类、组合和含量则有明显差异。
如超基性岩的主要矿物有橄榄石、辉石,副矿物有铬铁矿、自然铂、金刚石等,不含石英;基性岩的主要矿物有辉石和基性斜长石,副矿物为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等;中性岩的主要矿物有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副矿物有磁铁矿、磷灰石、榍石和锆石等;酸性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碱性长石、酸性斜长石及黑云母,副矿物主要有锆石、磷灰石、榍石、磁铁矿、电气石、绿帘石、独居石等。
当岩浆喷发或溢流到地表时,温度、压力骤降,迅速冷凝固结,以致形成的火山岩中矿物颗粒细小,呈隐晶质甚至玻璃质,斑状结构,可见透长石、β-石英、鳞石英等高温的特征矿物。
由火山喷气凝华形成的矿物有自然硫、雄黄、石盐等。
根据大量研究和人工实验,鲍温(1922)提出玄武岩浆冷却过程中矿物结晶的两个系列(图23-2)。
高温橄榄石钙长石斜方辉石培长石单斜辉石拉长石中长石角闪石奥长石黑云母钠长石低温碱性长石+白云母+石英图23-2 鲍文反应原理示意图(据Klein & Hurlbut,1993)位于反应系列上部的矿物早结晶,结晶温度较高;位于反应系列下部的矿物晚结晶,结晶温度较低。
两个系列中温度相近的矿物可以共生。
这一原理称为“鲍文反应原理”。
尽管岩浆结晶的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但鲍文反应原理基本上能够反映正常条件下硅酸盐岩浆中矿物结晶的实际情况和共生组合的总趋势。
2.伟晶作用及其矿物共生组合伟晶作用是在地表下约3~8km的高温(约400~700℃)、高压(围岩压力大于内部压力)富含挥发分和稀有、放射性元素的残余岩浆体系中,形成伟晶岩及有关矿物的地质作用。
伟晶岩的主要矿物与有关深成岩相似,如常见的花岗伟晶岩主要由钾长石、钠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组成。
常富含稀有元素和挥发性组分矿物,如绿柱石、电气石、天河石、黄玉、绿辉石、锂辉石、铌钽铁矿、褐帘石等矿物。
伟晶岩体呈脉状或不规则状,常具有带状构造。
矿物晶粒粗大或巨大,其云母可达数平方米,微斜长石单晶体可达百吨。
由钾长石和石英共结交生常形成文象结构,在晶洞中可发育完好的晶簇,其中富集的稀有、稀土和放射性元素可以构成重要矿产。
3.热液作用及其矿物组合热液作用是指在地下数千米到地表范围内来自不同源区、温度在500~50℃的汽水或热水溶液逐渐冷却或与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按来源不同可将热也划分成岩浆期后热液、火山热液、变质热液和地下水热液等主要类型。
按温度不同将热液作用大致可划分成高温、中温、低温3种类型。
1)高温热液作用的温度区间约在500~300℃,其中高于374℃时称气化作用,所形成的矿物组合以W,Sn,Mo,Bi,Be,Fe为特征。
金属矿物主要有:黑钨矿、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白钨矿、磁铁矿、磁黄铁矿、毒砂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云母、黄玉、电气石、绿柱石等。
2)中温热液作用的温度区间在300~200℃,主要形成Cu,Pb,Zn 的矿物组合和相应的矿床。
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自然金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玉髓、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重晶石、绢云母、绿泥石等。
3)低温热液作用形成于200~50℃之间,主要形成以As,Sb,Hg,Ag 为特征的矿物组合及相应的矿床。
金属矿物有:雄黄、雌黄、辉锑矿、辰砂、自然银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玉髓、方解石、蛋白石、重晶石、高岭石、明矾石、蒙脱石、伊利石、沸石、绢云母等。
4.风化作用及其矿物组合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矿物和岩石受太阳能、大气、水及有机物的影响而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部分易溶组分(K,Al,Fe,Mn等)残留在原地或搬运到不远处堆积形成风化壳中新矿物和岩石的过程。
在地表风化作用下,硫化物和碳酸盐最不稳定,硅酸盐、氧化物和自然元素最稳定。
因此,风化壳中残留的矿物主要有:自然金、自然铂、金刚石、磁铁矿、石英、刚玉、金红石、锆石、石榴子石等;新生的表生矿物主要有:玉髓、蛋白石、褐铁矿、铝土矿、硬锰矿、水锰矿、高岭石、蒙脱石、孔雀石、蓝铜矿等。
新生的矿物集合体常具有多孔状、皮壳状、钟乳状和土状等形态。
在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孔雀石、褐铁矿等对化学风化新生矿物的形成颇具典型意义。
一般,硫化物中的黄铜矿CuFeS2在风化过程中首先分解为CuSO4和FeSO4溶液,当CuSO4与富碳酸的水溶液或碳酸盐岩发生反应时,形成孔雀石Cu2[CO3](OH)2;而FeSO4极易氧化为Fe2[SO4]3,后者又易水解为氢氧化铁Fe(OH)3胶体,其凝聚后即形成了褐铁矿Fe2O3·nH2O。
5.沉积作用及其矿物组合地表风化作用产物及火山喷发物被流水、风、冰川和生物等搬运至适合环境沉积下来,形成新的矿物或矿物组合的地质作用。
它包括机械作用、化学沉积、胶体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等类型。
1)机械沉积机械沉积指风化壳或火山喷发物中的矿物岩石碎屑被各种外营力搬运过程中,由于搬运介质的速度降低,矿物按颗粒大小、密度高低先后沉淀的作用。
机械沉积常形成大量石英、长石及少量高密度稳定矿物的堆积,但一般不形成新矿物,而只构成新的矿物组合。
自然金、金刚石、金红石、锡石、黑钨矿、锆石、硬玉、独居石等在机械沉积物中可富集成砂矿。
2)化学沉积指溶解有大量化学元素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溶液在运动过程,由于水分蒸发、浓度增高、易溶盐类达到过饱和时发生发生的矿物结晶作用。
化学沉积主要发生在内陆湖泊或封闭海湾中,形成磷酸盐、硫酸盐、硼酸盐、硝酸盐及卤化物等易容盐类矿物,主要有石膏、芒硝、石盐、钾盐、光卤石、硼砂等。
盐类矿物通常依溶解度由小到大依次晶出。
3)胶体沉积含有大量1~100nm晶质或非晶质微粒的地表水或地下水(胶体溶液)在运动过程中,因电解质中和而发生的凝聚沉淀形成胶体矿物的作用。
海盆地、湖泊和沼泽是主要的胶体沉积场所。
常见的胶体矿物有赤铁矿、铝土矿、软锰矿、硬锰矿等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4)生物化学沉积指在生物新陈代谢作用下,通过复杂生物化学反应形成生物成因矿物或生物骨骼堆积形成生物矿物的作用。
磷块岩中的磷灰石、部分沉积赤铁矿的形成多与生物化学作用,特别与细菌作用有关。
硅藻土中的蛋白石、贝壳灰岩中的方解石则是生物遗体沉积。
6.接触变质作用及其矿物共生组合指岩浆侵入围岩后与其发生物质或能量的交换而使接触带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
按侵入体与围岩间有无元素交换,又分为接触热变质和接触交代变质两种作用。
1)接触热变质作用指岩浆与围岩接触时,围岩受岩浆高温烘烤而使其原有矿物重结晶(如石灰岩变为大理岩,颗粒变粗)或生成一些与围岩成分相关的新矿物(如泥质岩中的红柱石和堇青石)的作用。
该作用发生在围岩部分,即外接触带。
2)接触交代作用指岩浆侵入围岩时,侵入体与围岩交换某些组分并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矿物的地质作用。
该作用发生在侵入体内外接触带。
常见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接触时,侵入体富含SiO2和Al2O3及挥发性组分的气体和溶液进入碳酸盐岩,而碳酸盐岩中部分CaO和MgO组分被带出而进入侵入体,发生双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skarn)。
当碳酸盐岩富镁时,如为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形成由镁橄榄石、尖晶石、透辉石、镁铝榴石及后期热液蚀变的硅镁石、斜硅镁石、蛇纹石、金云母等组成的镁质矽卡岩;当围岩为富钙的灰岩时,则出现由钙铝榴石、钙铁榴石、透辉石、钙铁辉石、硅灰石、方柱石、符山石后期热液蚀变的透闪石、阳起石、绿帘石、绿泥石等组成的钙质矽卡岩。
接触交代作用可形成磁铁矿、黄铜矿、白钨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物的富集,构成相应的矽卡岩矿床。
矽卡岩形成温度一般为600~400℃,深度一般不超过地下4.5km。
7.区域变质作用及其矿物组合指伴随区域构造变动而出现的高温(200~900℃)高压(3-12KPa~0.1-1.0GPa)及以H2O和CO2为主要活动组分的流体使原有岩石的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发生大规模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