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指标体系研究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现就推进普通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
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是推动中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迫切需要,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强和改进教育宏观管理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各地在改进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总体上看,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突出表现为:在评价内容上重考试分数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在评价方式上重最终结果忽视学校进步和努力程度,在评价结果使用上重甄别证明忽视诊断和改进。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二、准确把握推进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充分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推动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二)基本原则1.坚持育人为本。
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既要关注学业水平,又要关注品德发展和身心健康;既要关注共同基础,又要关注兴趣特长;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和效益。
2.坚持促进发展。
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等功能,改变过于强调甄别和简单分等定级的做法,改变单纯强调结果和忽视进步程度的倾向,推动中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特色。
浅谈“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 的可行性修改稿
心
机能
能力等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
要求的情况以及视力状况等。
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国
发
学生对健康知识与技能的了解和掌握 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
展 健康生活 情况,生活与卫生习惯、参加课外文 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
方式
娱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
付出的努力和表现的结果。
知》以及其他相关规范性文件
养
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突出素质和
潜能发展
成
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等。
学生上课时间、作业时间、补课时间、
学习时间
睡眠时间等。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
学
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业
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测验)的有 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共中
课业质量
效程度以及学生的感受和看法。
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参加社会实践和
展
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其他
实践能力 志愿服务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
相关规范性文件等。 职业准备等方面的情况。 水
平
学生独立思考、批判质疑、钻研探究,
创新意识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方法等方面的
情况。
身 身体形态 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和身体运动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相关学
关键指标指标考查要点评价主要依据行为习惯学生在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爱护环境等方面的认知和表现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等
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指标体系研究
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指标体系研究
中小学布点规划是指根据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中小学的分布位置,以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
在进行中小学布点规划时,需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以科学、客观的方式评估各个地区的教育资源和需求,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布点规划方案。
1.教育需求指标:衡量教育资源分布的基础是教育需求情况。
这个指标应该包括人口规模、学生人数、教育的普及程度等指标,以揭示各地区的教育资源需求程度。
2.教育投入指标:衡量教育资源分布与投入的关系。
这个指标应包括公共教育经费、学校数量、教师数量等指标,以评估各个地区的教育资源供给程度。
3.社会经济指标:衡量中小学布点规划的社会经济背景。
这个指标可以包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率等指标,以揭示教育资源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4.地理环境指标:考虑中小学布点规划的地理环境因素。
这个指标可以包括地区的地形地貌、有无水源、交通便利程度等指标,以衡量教育资源分布与地理环境的适宜性。
5.教育质量指标:衡量中小学布点规划的教育质量。
这个指标可以包括学校的师资力量、教育设施、教育成果等指标,以评估教育资源分布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通过以上指标的科学评估和综合分析,可以为中小学布点规划提供依据。
具体操作时,可以将各个指标进行加权处理,根据得到的得分情况确
定各地区的中小学布点优先级。
同时,还可以结合各地区具体情况,考虑特殊需求或政策导向等因素,进一步细化布点方案。
总之,中小学布点规划的指标体系旨在为教育资源分配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各地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小学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方案
小学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教育评价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教育评价的基础工作,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对于提高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方案,以期为小学教育评价的实施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二、确定指标体系目标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估小学教育质量,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首先需要明确指标体系的目标,即明确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可以从学校管理、教师素质与教学、学生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三、学校管理指标学校管理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因此在指标体系中需要包含学校管理的相关指标,例如学校办学特色、师资力量、教育资源配置等。
这些指标可以由学校自行填报,并由专业机构进行核查和评估。
四、教师素质与教学指标教师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需要作为评价指标之一。
可以考察教师的教育背景、职业培训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另外,可以结合学生、家长和同事的评价,进行多角度的教师评价。
五、学生综合素质指标小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应该列入评价指标。
可以从学生的学业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
评价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校日常表现和综合考试等方式进行。
六、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建设也需要考虑评价方法的选择。
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依靠定性评价,但这种方式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
因此,建议在小学评价中引入定量评价方法,例如通过统计分析学生考试成绩、不同学科知识点的覆盖情况等,提供客观的评价数据。
七、数据采集与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设不仅仅只有指标的选择,还需要考虑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以设立专门的数据采集机构,负责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在数据分析方面,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技术,找出指标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城市学校布点规划中小学布点规划说明书
第一部分文本第一章总则1-0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永州地改市以来,城区人口年均递增高于城区中小学生的年均递增率,而城区教育设施配套相对滞后,城区学生“入学难”问题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1-02为合理配置、布局城区中小学,缓解城区中小学就学压力,达到兴教重教的目的,促进我市城区基础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水平,特制定本规划。
1-03永州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以下简称“布局规划”)是在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二○○三年-二○二○年)的基础上,根据永州市城市发展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情况而制定,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是永州市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与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1-04本规划所称的“城市规划建设区(或城区)”是指永州市总体规划(二○○三年-二○二○年)确定的冷水滩区,芝山区,岚角山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总面积为73.9 KM2,其中冷水滩城区规划建设总用地45.5平方公里,芝山城区规划建设总用地24.7平方公里,岚角山规划建设总用地3.7平方公里。
1-06在永州市城市规划建设区内的城区开发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与本规划相衔接,服从规划管理。
1-07本规划由永州市教育局组织编制,永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由永州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即具法律效力。
1-08 本规划由市规划建设局和市教育局共同负责解释。
第二章编制原则与依据2-01着眼全局,科学预测,保障供给,适度超前,按照“小学划片就近入学,初高中逐步剥离且初中相对集中,高中扩大规模”的基本思路,通过“撤,并,扩,建”等途径,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布局,促进城区基础教育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
2-02立足现状,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贯彻“优秀城市需要优秀学校”的理念。
2-03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调控作用,使学校规划布局真正在城市发展中起超前指导作用。
2-0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办法以及《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等国家,省或行业颁布的有关技术性规范、标准。
中小学规划规模
中小学规划规模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合理规划与配置变得日益重要。
中小学规划规模作为教育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公平。
本文将从规模设定原则、学校选址规划、教学设施规划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中小学的合理规划提供参考。
二、规模设定原则
人口分布原则:中小学规模设定应充分考虑区域内的人口分布,确保适龄学生能够就近入学。
教育均衡原则:遵循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防止出现资源过度集中或匮乏的现象。
发展需求原则: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趋势,适度超前规划学校规模。
办学效益原则: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追求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资源配置原则:合理配置师资、设施等资源,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
三、学校选址规划
交通便利性:选择靠近交通枢纽或主干道的区域,便于学生出行。
居民区覆盖:尽可能覆盖更多的居民区,便于学生就近入学。
自然环境:考虑学校的自然环境,如周边是否有公园、绿地等。
扩展性:为学校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便于扩建或增设新校区。
安全因素:确保学校选址的安全性,远离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
四、教学设施规划
教室配置:根据学生人数和课程需求,合理配置普通教室和专业教室。
图书馆与阅览室:建立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馆和阅览室,提供
丰富的图书资料。
实验室与实验设备:配备足够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满足科学、技术等课程的需求。
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场、游泳池等设施,促进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
多功能教室: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设置多功能教室,如音乐室、舞蹈室等。
10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
【有效性】有效【法规名称】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试行)【颁布部门】国家教委【颁布日期】1987年07月04日【实施日期】1987年07月04日【正文】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试行)1.学校网点布局覆盖率:学校网点已覆盖范围W=----------×100%本地区范围以全覆盖合理布局为目标,标志学校网点布局进展程度。
具体计算时,分别按校点数及覆盖人口计算。
以校点数计:已布校点数Wd=--------------×100%已布校点数+全覆盖尚缺校点数以覆盖人口计:总人口-尚缺校点数覆盖人口Wr=--------------×100%总人口数——要先做规划布局图,确定全覆盖的合理布点方案和每个学校的覆盖范围。
若规划中对已布点要做调整,则“已布校点数”可采用调整后的数字。
农村小学缺应布下校点者,应计入尚缺校点数中。
——在确定全覆盖的学校网点布局时,小学一般应以走读、就近入学为原则。
在少数特殊地区,也可考虑用寄宿制适当集中办学;中学布局应适当集中、分片入学,以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保证教育质量。
——每所学校覆盖范围视走读和寄宿有所不同。
寄宿生一般不受家庭距离的限制。
走读生则应考虑学生上学途中安全和上学距离不能过长。
走读生上学途中单程时限(不论步行还是利用自行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建议为:小学低年级上学途中最多不超过30分钟;小学高年级上学途中最多不超过45分钟;中学上学途中最多不超过60分钟;3标志教育的相对规模和相应学龄人口接受某阶段教育的机会。
——适龄人口指与当地现行学制和规定入学年龄相对应的标准学龄人口。
具体可分为小学适龄人口,初中适龄人口,九年教育适龄人口,高中阶段适龄人口等。
如该地区现行小学7岁(实际上包括部分7周岁以前)入学,小学六年制,则小学适龄人口为7~12岁人口;如小学为五年制,则小学适龄人口为7~11岁人口。
正式规定实行6周岁入学的地区,适龄人口的年龄相应提前一年。
316工程小学、初中指标体系说明
316督导评估有关项目指标的说明一、办学方向(2个二级7个三级指标)(一)指导思想(三个三级指标)1.指标说明学校领导和教师应熟知教育方针,准确并深入理解素质教育。
中层领导和教师均应了解学校规划内容及保障措施。
十七大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评估方法及查看资料:听取汇报,访问校长、教师、学生或调查问卷。
查阅学校发展规划(会议室上墙)、近三年工作计划和总结、反映学校办学思想的有关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和成效。
制度要求汇编成册并能及时修订,党的教育方针在校园、会议室醒目位置上墙。
问卷:党的教育方针、科学发展观、教工对学校中长期规划知晓率。
(二)教育公平(四个三级指标)1.指标说明有关文件参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试行) 》(陕教德〔2007〕8号)、教育部《关于贯彻<义务教育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若干意见》(教基〔2006〕19号)。
*高中入学率=(学年初适龄人口在校学生数/学年初适龄人口总数)×100%*高中辍学率=(学年内辍学学生总数/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总数)×100%2.评估方法及查看资料:听取汇报,访问校长、教师、学生或调查问卷。
10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
有效性】有效【法规名称】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试行)【颁布部门】国家教委【颁布日期】1987年07月04日【实施日期】1987年07月04日【正文】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试行)1.学校网点布局覆盖率:学校网点已覆盖范围W= ------------------------------ X10 0%本地区范围以全覆盖合理布局为目标,标志学校网点布局进展程度。
具体计算时,分别按校点数及覆盖人口计算。
以校点数计:已布校点数Wd= -------------------------------------------- X10 0%已布校点数+全覆盖尚缺校点数以覆盖人口计:总人口-尚缺校点数覆盖人口Wr= -------------------------------------------- X100%总人口数——要先做规划布局图,确定全覆盖的合理布点方案和每个学校的覆盖范围。
若规划中对已布点要做调整,则“已布校点数”可采用调整后的数字。
农村小学缺应布下校点者,应计入尚缺校点数中。
——在确定全覆盖的学校网点布局时,小学一般应以走读、就近入学为原则。
在少数特殊地区,也可考虑用寄宿制适当集中办学;中学布局应适当集中、分片入学,以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保证教育质量。
——每所学校覆盖范围视走读和寄宿有所不同。
寄宿生一般不受家庭距离的限制。
走读生则应考虑学生上学途中安全和上学距离不能过长。
走读生上学途中单程时限(不论步行还是利用自行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建议为:小学低年级上学途中最多不超过3 0分钟;小学高年级上学途中最多不超过45分钟;中学上学途中最多不超过60分钟;在确定的学校服务范围内,对部分超过时限的学生(如不少农村单设初中),可采用寄宿,但必须具备合适的寄宿(包括伙食)条件。
——覆盖只意味着学校服务面所及,在学校办学条件尚不充分之前,并不意味着覆盖范围内的所有适龄人口都能入学。
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研究
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研究近年来,教育质量问题备受关注,如何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成为各界的研究热点。
随着社会对优质教育的追求,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也更加重要。
本文将探讨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研究。
一、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学校的声誉以及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
一个拥有高质量教育的学校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因此,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对于提升整个教育系统的品质至关重要。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学校管理等。
首先,教学质量方面,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水平、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进行评价。
其次,师资力量应考虑教师的学历、教育背景、教学能力等,这些指标可以从教师的培训情况、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再次,学生素质方面,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来评价。
最后,学校管理方面,可以考虑学校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和内部流程等。
三、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及解读在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时,各个指标有着不同的重要性。
例如,教学质量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果。
而师资力量则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优秀的教师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学生素质则体现了学生整体发展水平,包括学习成绩、综合能力以及素质教育的效果等。
学校管理则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优秀的管理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
对于这些指标,我们应当逐一解读其内涵。
例如,教学质量的评估可以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两个层面来进行。
教学过程方面,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课堂氛围等进行评价,教学效果方面则可以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兴趣以及思辨能力等来评估。
而在师资力量评价层面,可以考虑教师的学历、教育背景和教学经验等因素。
学生素质评价应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四、保障措施(20分)
1.机构制度(6分)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智慧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每学年召开2次以上校级会议并有记录。
2
(3)智慧化校园建设中长期规划具有整体性、可操作性、可评估性,明确分年度目标。有与规划相匹配的年度计划和实施情况。
2
(4)有智慧化校园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应用、网络安全、人员培训等)。
5
(3)能熟练应用个人空间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并对教学空间进行个性化设置。
4
(4)近三年内教师在省级以上(含省级)CN刊物上发表数字化教学研究成果,有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含市级)各类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评比)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包括优秀课例、优质课、说课、课件、论文等。
5
三、师生发展(30分)
1、学生发展(15分)
(1)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认识到信息对生活、学习的重要性,能利用工具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信息、传递信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交流协作、知识建构、作品创作和知识创造。
2
(2)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终端设备,并掌握合力选择技术工具,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细则
分值
一、基础环境建设(40分)
1.信息基础设施(10分)
(1)学校有光纤接入互联网或教育城域网,班均出口带宽达到10M以上。
3
(2)网络服务全覆盖,千兆以上带宽到楼宇,千兆带宽到桌面,拥有功能完备的网络运维管理平台。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学习、移动办公等应用。
2
2.校园门户(10分)
(1)具有用提供统一入口。
中小学选址布点01
中小学选址布点规划的基础方法
该方法要求优化的条件比较稳定,获得的结果往往唯一。目前 在农村学校布局规划中有所尝试,若用于城市中小学规划,基 础资料要求较高,工作量较大。
密度估计法
估算现状或规划人口密度,按学龄人口比重折减, 得到需求密度。
为每所学校划定服务范围,将招生容量分配到服务 范围,得到供给密度。
空间叠合,供需相减,体现供需关系,专题地图可 作为下一步规划的依据。
资料收集工作量不大,计算精度适中,供需关系 清晰,适合城市快速增长的势态,便于非专业人 士(特别是教育界人士)参与规划。
规划设计人员容易掌握,工作周期不长,还可使 这类规划按一定时间间隔滚动编制。
可以预见,基于密度估计的供需关系分析方法还 可推广至其他设施布点、布局领域。
本案例即将发表在 《城市规划》2014年第8期或第9期 同济大学、漯河市规划院、漯河市教育局三方合作
规划与近期建设对策(以小学为例)
(1)根据总量缺口,在供给明显小于需求的位置,补充新校, 纳入近期建设计划,缓解主要矛盾。 (2)对供给明显富余的地区,控制招生规模,部分现状办学 条件差、用地规模偏小、周边征地困难的学校建议合并。鼓 励这一地区的“名校”迁往新区,或在新区建设分校,吸引 近郊区的学生就近进入,也减缓老“名校”的超量招生。 (3)供给不足的区域,现状建筑面积偏小、用地面积较大, 或者周边可以征用土地的学校,通过扩建增加招生容量。 (4)规划范围内的近郊区,设施差、规模小、位置不合适的 农村小学,撤销后并入附近的新建小学。若城郊农村被新建 工业区包围,远离规划成片居住区,短期内无法整体搬迁, 暂时保留村内的农村小学,待将来考虑村庄搬迁时,同时考 虑学校迁并。
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指标体系研究
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指标体系研究中小学布点规划是指在根据地区的经济、人口、交通等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学校布点位置和范围的过程。
它是一项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规划工作,涉及到教育资源配置、学生就近入学、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指标体系是中小学布点规划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通过设计和确定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量化评估,提高布点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指标体系的确定方法1.综合性指标与细分指标相结合:将综合性指标和细分指标结合使用,使得指标体系既能考虑到规划的整体目标和要求,又能对规划中的具体要素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
2.确定权重及分值:为了使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更具实际意义和客观性,需要为每个指标确定相应的权重和分值。
权重的确定可以通过专家评估、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进行,分值的确定可以通过历史数据、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取。
3.指标体系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指标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
二、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1.教育资源指标:包括学校数量、学校类型、教育设施、教师数量和质量等指标,用于评估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供给情况。
2.人口指标: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密度、年龄结构、流动人口等指标,对区域内的学生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
3.经济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收入、消费水平等指标,用于评估经济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为学校布点提供参考依据。
4.交通指标:包括交通工具、交通网络、交通状况等指标,对学生的交通便利程度进行评估,为学生就近入学提供便利条件。
5.环境指标:包括环境质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指标,对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进行评估。
三、指标体系的应用1.学校布点规划:通过对指标体系的应用,可以确定适当的学校布点位置和范围,合理分布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就近入学的需求,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完整版)中小学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完整版)中小学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简介中小学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评估学校课程设置的质量和有效性而设计的工具。
该指标体系旨在帮助教育机构和教育决策者评估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符合教育要求,并提供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指标。
目标中小学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包括:1. 评估学校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 衡量课程设置的质量和效果;3. 为教师和学校提供改进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中小学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性:指标体系应基于教育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全面性:指标体系应综合考虑学科知识、能力培养、研究方法等方面,全面评估课程设置的内容和目标。
3. 客观性:指标体系应注重客观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4. 可操作性:指标体系应具备可操作性,便于教育机构和教师使用和实施。
考核评价指标的分类中小学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指标可根据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指标分类包括:1. 学科知识:评估学校课程设置对学科知识的覆盖程度和深度。
2. 能力培养:评估学校课程设置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
3. 研究方法:评估学校课程设置对学生研究方法和自主研究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4. 教学资源:评估学校课程设置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5. 教师发展:评估学校课程设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和培养。
使用指南中小学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使用可参考以下步骤:1.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课程大纲、教材教辅、学生评价等。
2. 根据指标体系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得出评价结果。
3. 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4. 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
结论中小学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估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工具,可帮助学校和教师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质量。
合理运用指标体系,能够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国内外重点大学的香饽饽。
然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我们需要建立起一个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和监控。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一、教学水平教学水平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从教师的资质、培训情况、教学观摩、教学评估等方面考察。
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评估课程设置可以从课程目标的制定、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等方面考察。
3.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包括课堂教学、校内校外教育活动等,评估可以从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
二、学生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是衡量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和道德品质等几个方面。
1.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其接受教育的核心要素,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
评估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测试等方式进行。
2.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观察思考、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等方面。
评估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创造力测试等方式进行。
3.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培养“四个全面”人才的重要目标,包括独立思考、创造性表达、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评估可以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创意作品、创新意识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4.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方面,包括人际关系、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
评估可以通过社交活动、合作项目评估等方式进行。
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近年来,人们对小学教育的质量越来越关注。
如何评价小学的教育质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提升小学教育的质量,需要构建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育中。
一、构建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背景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的关键阶段,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当前的小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
为了推动小学教育的发展,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必要。
二、构建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基于现有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小学教育的特点,科学、客观地反映教育质量。
2.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小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活动、师资水平、学校管理等。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教育工作者和监管部门进行评价和改进。
三、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1.学生成绩评价:学生成绩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考试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是评价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可以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表、学生日常表现等来评价学生的品德、思想、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3.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是评价小学教育的核心,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教学反思、教师评比等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4.师资力量评价:师资力量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教师资格证、教师培训情况等来评价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5.学校管理评价:学校管理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学校内部评估、学校制度建设等来评价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氛围。
四、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1.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2.优化学校管理:学校可以通过学校管理评价,发现管理上的不足,优化学校管理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问题与改进-8页word资料
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问题与改进中小学校是世界各国教育督导普遍关注的重要领地。
随着我国多数地区“普九”任务的完成,教育督导制度正在大力倡导督导职能由“督政”向“督学”的转换,即督导学校的办学质量逐渐成为教育督导工作的主导方向。
评估指标体系是督导工作中应用的主要工具,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提高督导效能的措施。
本文即审视学校督导中的“器”――指标体系,对搜集到的多个不同省、市、区下发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文本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以期全面深入地考察现有学校督导评估中运用的指标体系的实际状况,为其改进与提高提供些许参考。
一、学校督导中的指标:功用及其评判标准教育评价理论中,指标是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教育目标在某一方面的规定。
指标体系就是为了综合反映和说明某方面的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
在学校督导中,评估指标就是开展科学评价活动的基础,是督导的直接依据。
由于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很难直接表现出来,人们就选取一系列指标来代替它。
评估指标并不见得就是学校发展状况本身,它反映的应是评价者的关注视角。
是评价者关注的现象、状况、活动的折射。
二、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1991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第一次对普通中小学的督导评估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督导的学校范围包括:城乡全日制完全小学、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
督导内容分为办学方向、学校管理、教育质量、办学条件四大模块。
1997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修订稿)》(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在督导内容上突出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指导纲要》提供的只不过是框架,还需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实用的方案。
因此,科学分解指标,严谨设置评价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从笔者搜集到的多个省、市、区的现行学校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样本来看,在评估指标和评价标准设计方面却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引人堪忧。
中小学校布局规划中生均用地指标选取的研究
中小学校布局规划中生均用地指标选取的研究【摘要】在调查分析大连市市内四区普通初中小学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各类中小学校生均用地指标,根据城市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及发展方向差异,制定适合城市自身的中小学校生均用地指标体系,以全面指导城市不同区域的新建及改建学校建设。
【关键词】生均用地指标;中小学;大连1、研究背景近年来大连城市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速度加快,居住用地总量呈持续增长趋势。
为适应居住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先预留中小学用地,大连市教育局与规划局联合编制了《大连市市内四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
生均用地指标作为预测中小学校用地规模的主要依据,对中小学校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发现现行不同标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大连市为例探究如何选择适合城市发展的学校生均用地指标。
2、现有标准分析2.1国家相关标准2.1.1《中等师范学校及城市一般中、小学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1982年颁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当今社会差距甚远,已经不再适合指导当前学校建设。
2.1.2《城市(镇)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修改稿)1996年由国家教委编制,为小学初中12、18、24和30班标准规模的学校分别制定了人均用地指标,更加具体地指导了中小学校的建设。
2.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由建设部颁布,该规范着重于从总体上控制配建项目和面积指标,只控制了学校的总用地面积。
下文中为了方便比较,会将其学校规模对应的总用地按小学45人/班,初中50人/班的标准班额进行换算,得出人均用地指标。
2.2地方相关标准2.2.1《大连市普通中小学校办学设施标准》(试行)2003年由市教育局制定,中小学的生均用地标准均略低于《城市(镇)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修改稿)中相应指标。
2.2.2南宁市中小学建设标准将中小学的人均建设指标分解成两部分,市中心和城市一般地区分别对应不同的标准。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动态应对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动态应对文章分析了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所面临的严峻现状,探讨在中小学教育设施布点规划中如何应对城乡结合部的生源动态现实:多元分析,及时把握人口变化的实际情况;综合评定,保证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的公益性;客观预测,建立动态模型应对;加强管理,动态的进行软硬件的配置。
又探讨了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布点动态思考的意义。
标签: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布点;动态应对一、中小学教育设施布点的一般问题中小学布局研究是基础性教育资源合理利用与优化的重要平台与依托,直接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的发展,一直是相关学者关注的重点与焦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政策的执行,我国学龄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已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而导致中小学布点建设的问题日渐突显,原有的办学状况,原来的办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一些重点、示范性学校虽然人数严重超标,但因资金因素、发展条件的良好互动,教学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授课教师积极性更高,从而得到进一步的良性发展。
而另一些普通学校、乡镇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尽管在教育机构的管理下,依然有着相对成本并不低的投入,但仍然师资薄弱、教学质量较差,这固然有教育管理等一些主观原因,但如区位条件、区域经济等客观因素同样是这种非均衡发展重要影响因素。
然而出于公平性、公益性的考虑,教育管理部门却不得不充分的协调教育投资如何分配、教育设施如何整合等一系列具体难题,相关设施的长远发展与现状如何结合等尖锐问题也时时困扰着教育管理部门。
二、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育设施布局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与规划目标如今,为了更好地配合城市教育设施的建设,从教师资源配置、空间布局等,各方面都在进行着全面的努力,在城乡建设发面,各个城市的总体规划都确定了相关用地的性质与功能,原则上也确定了各类设施的规模与区位,虽然是战略性或者长期性的内容,但也关注了近期建设的问题。
然而在城乡结合部,虽然相关规划中也给出了各类教育设施的具体布点,但他是较长时期的发展蓝图,面对城乡结合部发展的不断变化,城市建设内容也经常发生调整,于是布局规划也就常常滞后于现实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布点规划中的指标体系研究【文章摘要】: 统一的中小学指标体系是一个地区对中小学建设实施统一管理,规范建设的保证,因此,必须结合国家有关标准以及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小学建设标准。
在众多指标中,学生千人指标数和生均用地是影响布点规划的两个主要指标。
【关键词】中小学布点规划指标体系千人指标数生均用地指标1 前言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发展对于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十七大曾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社会建设部分要把教育摆在首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在序言中提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其中,学校的现代化建设是城市物质空间建设关注的焦点。
因此,必须结合国家有关标准以及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小学建设标准。
2 我国现有指标情况2.1 深圳市中小学校指标 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szb2004)》,深圳市高中设置标准为:3.5~6.5 万人普通高中宜设24 班、30 班或36 班,每班 50 座。
普通高中用地面积为18~21 ㎡/座,建筑面积为8.5~10.5 ㎡/座。
初中设置标准为:3~5 万人初中宜设24 班、30 班或36 班,每班50 座。
建筑面积8~9.5 ㎡/座,占地面积15~18 ㎡/座。
初中应按其服务范围均匀布置,市区范围内初中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1000m。
用地面积14~17 ㎡/座,建筑面积 6.5~7.5 ㎡/座。
小学应按其服务范围均衡布置,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在不足1.5 万人的独立地区宜设置18 班小学。
小学的设置应避免学生上学穿越城市干道和铁路,不宜与商场、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及医院太平间等场所毗邻。
2.2 南京市中小学校指标 根据《南京市市区中小学幼儿园用地规划和保护规定》(摘自2004 年6 月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规定》的决定),南京市每千人口中按70 名中学生计算配建相应规模中学,其用地面积为:旧城区,18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3000 平方米、24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6900 平方米、30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9500 平方米;新区,18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5000 平方米、24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8000 平方米、30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22500 平方米。
每千人口中按70 名小学生计算配建相应规模小学,其用地面积为:旧城区,12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6000 平方米、18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 7000 平方米、24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8000 平方米、30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9000 平方米;新区,18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2000 平方米、24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3600 平方米、30 班规模学校不低于15000 平方米。
2.3 上海市中小学校指标根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上海市 2.5 万人口住宅小区配建30 班规模小学一所,24 班规模初中,24 班规模高中一所。
中心城新建住宅区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千人指标为:高中:建筑面积266 平方米,用地面积626 平方米;初中:建筑面积442 平方米,用地面积981 平方米;小学:建筑面积461 平方米,用地面积1102 平方米;中心城(外环线以内)新建住宅区千人指标为:高中:建筑面积266 平方米,用地面积536 平方米;初中:建筑面积442 平方米,用地面积839 平方米;小学:建筑面积461 平方米,用地面积929 平方米。
2.4 指标对比参考了全国及部分省市相关规范及指导办法,并形成了以下表格。
表1 小学生生均用地指标比较 资料来源完全小学(㎡)《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国家教育部 2004 年12 月 12 班 18 班 24 班30 班 26 ㎡ 20 ㎡ 18 ㎡ 17 ㎡《福建省示范小学评估办法》 省教育厅 2004 年 1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国标 2002 年 12 班 18 班 24 班 ≥11.1 ㎡≥8.64 ㎡≥7.4 ㎡湖南省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基本合格10.16 ㎡基本合格 8.6 ㎡基本合格 7.41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中心城)(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建委 2004 年)20 班 25 班 30 班 22.10 ㎡ 20.47 ㎡ 19.35 ㎡表2 中学生生均用地指标比较表 资料来源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 国家教育部2004 年12 月 18 班 24 班 30 班 36 班 18 班 24 班 30 班 36 班 12 班 18 班 24 班 30 班 22 22 20 22 22 22 20 22 27 22 22 20《江西省优质中学定级验收办法(试行)》2003 年城市22 ㎡城市22 ㎡《福建省普通高中设置标准及管理办法暂行规定》 1999 年 18 班 24 班班 30 班 18 班 24 班 30 班 18.29 17.23 17.62 18.56 18.35 18.24《福建省普通初中达标学校及示范学校验收办法》 1997 年城市22 ㎡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国标2002 年 18 班 24 班 30 班 18 班 24 班30 班 18 班 24 班 30 班 ≥12.2 ≥10 ≥9.33 ≥12.2 ≥10 ≥9.33 ≥12.2 ≥10 ≥9.33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中心城) 22.33 19.98 21.86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中心城外) 26.08 23.51 25.54通过对比小学生均用地指标发现,湖南省、福建省、上海市等小学生均用地标准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提出的小学生用地指标均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指标。
其中《湖南省义务教育办学标准》较接近但仍低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提出的指标。
通过对比中学生均用地指标发现,《福建省普通高中设置标准及管理办法暂行规定》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提出的小学生用地指标均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指标;《江西省优质中学定级验收办法(试行)》和《福建省普通初中达标学校及示范学校验收办法》指标与《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基本一致,而《上海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达到或超过《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的指标。
由此说明几个问题:一是各地中小学生均用地指标相差较大;二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受地域影响难以广泛执行;三是相对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而言,小学生均用地标准普遍较低,而中学生均用地标准则较为接近;四是不同城市由于历史形成及发展模式的不同,中小学生均用地指标各不相同,在中小学校用地规划时应根据城市现实情况制定相应建设指标,但原则上小学生均用地指标不得低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中学生均用地指标应相对接近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的要求。
3 学生千人指标研究学生千人指标是指每千人居民中拥有的学生数。
千人指标的高低,直接反映城市中学生生源总量的大小,也影响着学校在城市布局中的空间密度。
3.1 以人口出生率为基准进行学生千人指标预测调查结果显示,进入“十一五”规划时期,江西省人口出生水平开始回升,人口增长幅度较往年有所提高。
按照现有的生育水平测算,今后15 年,江西省将进入“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全省预计平均每年出生65 万人,年均出生水平为14‰左右,相当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水平;2012 年达到人口出生峰顶,当年出生人口约69 万人。
(摘自江西省统计局)根据《江西省统计年鉴2007》,截止2006 年末,南昌市年平均人口4530776 人,出生人口60824 人,出生率为13.42‰,死亡人口为26188 人,死亡率为5.78‰,年自然增长34636 人,自然增长率为7.64‰。
根据《南昌市统计年鉴2000~2007》,从2000 年到2007 年,人口出生率分别为15.24‰,12.63‰,16.51‰,14.74‰,13.68‰, 14.07‰,13.42‰,13.63‰,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4.24‰,其中,中心城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红谷滩新区)平均出生率为7.85‰。
以南昌市中心城区出生率计算千指标,假设小学、初中入学率为 100%,则小学生数比例为:7.85‰×6=47.1‰;初中生比例为14.24% ×6÷2=23.55‰。
即每千人小学生不足50 人,初中生不足25 人。
3.2 以《南昌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的统计数据进行千人指标预测3.2.1 统计数据(1)小学 根据《南昌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南昌市城区2000 年——2007 年,每万人口在校小学生数分别为801.7 人、749.1 人、707 人、 751.1 人、836.8 人、809 人、784.6 人、789.9 人,八年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小学生数为779 人。
(2)初中 根据南昌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南昌市城区2000 年——2007 年,每万人口在校初中生数分别为448.2 人、464.5 人、467 人、436 人、 332.5 人、288.5 人、303.3 人、366.5 人,八年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初中学生数为391 人。
(3)高中 根据南昌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南昌市城区2000 年——2007 年,每万人口普通高中在校学生数分别为128.3 人、144.3 人、173 人、 189人、212.4 人、216 人、205.2 人、179.6 人,八年平均每万人在校普通高中生数为180.975 人。
每万人口职业中学在校学生数分别为85.7 人、85.7 人、86 人、47.4 人、58.7 人、60.2 人、69.6 人、74.3 人,八年平均每万人在校职业中学生数为70.95 人。
由以上数据可知,八年来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与职业高中在校生数比例为 2:1,且2000 年——2007 年平均每万人口高中生总数占总人口比例为252 人。
3.2.2 发展趋势分析(1)小学、初中发展趋势分析《南昌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的数据来源于各学校历年统计的在校学生数,这些数据可靠但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南昌市中心城区户籍的学生数,在中心城区教育资源相对集中且完善的背景下,极有可能发生南昌市中心城区以外学生来中心城区中小学校就读的情况,因此,南昌市中心区人口中的中小学生实际千人比例会降低,本次规划将采用略低于统计资料的千人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