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课文原文

合集下载

《李时珍》课文原文

《李时珍》课文原文

《李时珍》课文原文引导语:对于李时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亦有很多人听说过,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李时珍》课文原文,欢迎阅读!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他家世代行医,父亲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

李时珍亲眼看到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那时候,行医是被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的父亲不愿独生子当医生,但是李时珍却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还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

有一回,父亲给病人看病,病人患的是一种疑难杂症,父亲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

李时珍轻声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正是对症朗药。

从此以后,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他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

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性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

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几年以后,他回到湖北蕲春老家,开始写书。

他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终于编写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是中药书中的`一部伟大著作。

附加阅读:人物生平随父学医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其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例目。

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然而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

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

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

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教材分析:《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

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原文素材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原文素材苏教版

17 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领着弟子庞(páng)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huī)、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

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kuò),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yu án)残壁上长满了青苔(tái),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

庞宪用陶碗舀(yǎo)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kěn)干粮。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yàn)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yān)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è)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xián)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李时珍传原文和翻译

李时珍传原文和翻译

李时珍传原文李时珍,字东壁,祖某,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

时珍生,白鹿入室,紫芝产庭,幼以神仙自命。

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

读书十年,不出户庭。

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

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日附于和气汤。

王感悟,立适。

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

世子暴厥,立活之。

荐于朝,授太医院判。

一岁归,著《本草纲目》。

ﻫ年七十六,预定死期,为遗表授其子建元。

其略曰:臣幼苦赢疾,长成钝椎,惟耽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

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岁历三十,功始成就。

ﻫ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歧伯、尊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爰有《神农本草》三卷,粱陶弘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重修,长史苏恭增ﻫ一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绍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

ﻫ夷考其间,瑕疵不少。

有当析而混者,葳蕤、女萎,二物并为一条;有当并而析者,南星、虎杖,一物而分为两种;生姜、薯蓣,莱也,而列草品;槟榔、龙眼,果也,而列木部;八谷,生民之天,不能辨其种类;三菘,日用之蔬,罔克的其质名;黑豆、赤菽,大小同条;芒消、硝石,水火混注;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寇氏《衍义》之舛谬:黄花即钩吻,旋花即山姜,陶氏《别灵》之差讹;欧浆、苦胆,草果重出,掌氏之不审;天花、栝楼,两处图形,苏氏之欠明:(五倍子。

构虫窠也,认为木实;)大苹草,田字草也,指为浮萍,似兹之类,不可枚举。

ﻫ臣不揣愚鄙,僭肆删述,复者芟,阙者补,如磨刀水、潦水,桑柴火、艾火、锁阳、山李、土伏苓、蕃木鳖、金柑、樟脑、蝎虎、狗蝇、白蜡、水蛇、狗宝、秋虫,今方所用,而古本无;三七、地罗、九仙子、蜘蛛香、猪腰子、勾金皮之类,方物土苴,而稗官不载。

旧一千五百一十八,今增三百七十四。

分十六部。

五十二卷。

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气味、主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差不多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眼看太阳慢慢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着急起来。

这地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突然,庞宪发觉前面的树丛中模模糊糊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近前一看,原先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那个地点住一夜吧!”夜幕慢慢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

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明亮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因此又叫金银花,能够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能够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然而药性不同。

如何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咆哮,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教材分析:《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

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确实踏实作风。

“李时珍”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时珍”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时珍”阅读答案及翻译“李时珍”阅读答案及翻译“李时珍”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

好读医书,医家《本草》②,自神农所传止三百六十五种,梁陶弘景③所增亦如之,唐苏恭④增一百一十四种,宋刘翰⑤又增一百二十种,至掌禹锡、唐慎微⑥萃,先后增补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种,时称大备。

然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时珍病之。

乃穷搜博采,芟⑦烦补阙,历三十年⑧,阅书八百余家,稿三⑨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

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厘⑩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

首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详其出产⑾、形色,又次以气味、主治附方。

书成⑿,将之上朝,时珍遽⒀卒。

未几,神宗⒁诏修国史,购四方书籍。

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时珍官楚王府奉祠正⒂,子建中,四川蓬溪知县⒃。

(节选自《明史》)【注释】①②《本草》:记载中药的书籍。

③④苏恭:即苏敬放,显庆二年,苏与长孙无忌、许孝崇、李淳风等人作《新修本草》,显庆四年书成,由国家颁行。

⑤刘翰:五代周时即任翰林医官,后入宋,著有《开宝本草》。

⑥掌禹锡、唐慎微:掌禹锡,字唐卿,奉敕与苏颂等在《开宝本草》基础上修成《嘉祐本草》。

唐慎微,字审元,修篡《证类本草》,附古今单方。

⑦芟:删除。

⑧历三十年: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李时珍开始修书,万历六年(1578年)脱稿,历时27年,称30年,是约数。

⑨三:表多次。

⑩厘:订正。

⑾出产:产地。

⑿成:完成。

⒀遽(jù):突然。

⒁神宗:明神宗朱翊钧。

⒂奉祠正:掌管祭祀礼仪的官员。

⒃蓬溪知县:蓬溪县长官。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好读医书,医家《本草》好:喜欢B.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或者C.未几,神宗诏修国史未几:不久D.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自:从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乃穷搜博采,芟烦补阙,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 译文:(2)其子建中以父遗表及是书来献,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书。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4.2 李时珍(推荐阅读)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4.2 李时珍(推荐阅读)

4-2李时珍
李时珍特别注重实践,他聪颖博达,常常创造出一些奇特方法来验证中药功效。

一次,李时珍发现一本书上说野芋麻叶可以治疗瘀血症。

于是,他找了两杯生猪血来做实验。

第一杯生猪血中放了野芋麻叶的粉末,另一杯则什么都没有放。

过了一会儿,放了野芋麻叶粉末的生猪血没有凝固,而作为对照比较的那杯生猪血却很快凝固了,野芋麻叶治疗瘀血的功效得到初步证实。

李时珍又深入思索:上面的实验只是证实野芋麻叶能够防凝,那么,对已经形成了的瘀血块。

它又有什么作用呢?于是,他又把野芋麻叶粉末放入刚刚凝固的血块中,血块竟慢慢地溶化成血水!这进一步证实野芋麻叶还具有化瘀的作用。

这个药理学试验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也是有一定水平的。

李时珍这方面的故事还很多。

为了检验中药凤仙子是否具有“透骨软坚”的功效,他将数十粒凤仙子放入煮的鱼沸汤中,很快将鱼捞起,发现鱼骨变得酥烂,证实了凤仙子具有软坚功效。

他还有意识地用捣烂的银杏去清洗沾满油渍的器皿,发现它有清除油渍的功效,由此类推证实银杏入肺可除痰浊。

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和验证,李时珍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因此,他的《本草纲目》肯定和证实了一部分药物的功效、性能,也纠正和更改了前人本草书籍中不少药物在产地、品种、药名及功效等方面存在的错误。

这是一个伟大的贡献。

第 1 页共1 页。

《李时珍》课文的主要内容

《李时珍》课文的主要内容

《李时珍》课文的主要内容李时珍(明武宗正德13年-明神宗万历21年,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李时珍》课文的主要内容,欢迎阅读。

《李时珍》课文明朝出了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叫李时珍,湖北蕲春人。

李时珍家世代行医。

他的父亲医术很高,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再当医生;因为那时候,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

李时珍可不这样想。

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李时珍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

有一回,父亲遇到了疑难病症,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

李时珍凑到父亲耳边,轻轻地说了一个古方。

父亲一听他说的药方正对症,才同意他学医。

李时珍22岁开始给人看病,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

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

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为了写这部药物书,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

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几年以后,他回到蕲春老家,开始写书。

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百多种药物,每一种都有图,是中药书籍中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几国文字,在全世界流传。

《李时珍》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编写了“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

2、学习生字新词。

(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读懂自然段的能力。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李时中夜宿古寺》是一篇介绍我国明朝时期著名医药学家李时中的文章。

以下是该文章的内容: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时中为了寻找治疗疟疾的药物,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古寺投宿。

古寺破败不堪,只有一位老僧在打坐念经。

李时中向老僧询问了附近是否有治疗疟疾的药草,老僧告诉他附近的山上有一些草药可以治疗疟疾。

李时中十分感激老僧的帮助,于是便在古寺住下,准备第二天前往山上采药。

在古寺的夜晚,李时中听到了老僧讲述的故事,原来这个古寺曾经是一个繁荣的寺庙,但是因为战乱和疾病,寺庙里的和尚都离去了,只留下了一个老僧在守着寺庙。

李时中被老僧的坚持和毅力所感动,决定为寺庙修建新的庙宇,以便更多的人前来祈福和治疗疾病。

第二天早上,李时中告别了老僧,前往山上采药。

他不仅采到了治疗疟疾的药草,还找到了许多珍贵的草药和植物。

回到家乡后,李时中将采到的草药用于治疗疟疾和其他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他还将采药的经验和草药的知识整理成书,流传至今。

李时中在古寺
的经历不仅让他找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更让他体会到了人间的温暖和坚持信念的重要性。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李时珍课文原文素材语文S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李时珍课文原文素材语文S版

25 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他家世代行医,父亲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

李时珍亲眼看到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那时候,行医是被人鄙视的,李时珍的父亲不愿儿子当医生,但是李时珍却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还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

有一回,父亲给人看病,病人患的是一种疑难病症,父亲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

李时珍轻声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刚好对症。

因此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李时珍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

他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

他发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药物书中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性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

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李时珍知道,编撰新的药物书,只靠博览群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到实践中去观察、采集和印证。

于是,他亲自去实地考察。

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

这样,他理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问题。

人们把蕲州产的白花蛇叫做蕲蛇,这种蛇入药,对治疗风痹、惊搐等很多病都有特效。

李时珍对蕲蛇早有研究,但一开始只是在蛇贩子那里观察。

内行人提醒他,他看到的不是真正的蕲蛇。

为了找到真正的蕲蛇,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人家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会中毒死亡。

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

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他请捕蛇人带他上山。

在捕蛇人的帮助下,李时珍终于亲眼看见了蕲蛇,并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

中医以穿山甲的鳞片入药。

有的药书上说穿山甲白天爬上岩石,张开鳞甲,装出死了的样子,引诱蚂蚁进入甲内,再闭上鳞甲,潜入水中,然后张开鳞甲,让蚂蚁浮出水面再吞食。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李时珍亲自上山去观察。

他发现,穿山甲食蚁,是掘开蚁穴,进行舐食,而不是诱蚁入甲,下水吞食。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word文档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word文档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

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

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教材分析:《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片通过记事来写人的记叙文。

课文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李时珍课文文档

李时珍课文文档

17李时珍夜宿山寺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严谨认真身体力行为民造福不怕牺牲.夜晚的月亮是戴着面纱的美人,明眸皓齿,明亮淡雅,站在小路上,仿佛身上披了一层银纱;黑色的天,深邃的让人害怕,难道它真的比传说中的嫦娥更漂亮吗我不知道,可是曾经跌落的流星知道;月亮已经挂在天边,朦胧的月光洒满大地,“小眼睛”也越来越光亮了,犹如一颗颗雪白的珍珠洒在一条条黑绸带做背景的天空里;一阵阵晚风吹着,花儿骄傲的抬起头、小草也板起身子,与晚风翩翩起舞,树叶的沙沙声是花儿、小草舞蹈的伴奏乐……夜晚的天空铺满了纯白的光线,那是来自于像洁白玉盘似的月儿散发出来的;。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

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

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原文素材苏教版20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原文素材苏教版20

17 李时珍夜宿古寺李时珍领着弟子庞(páng)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huī)、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湖北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

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kuò),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yu án)残壁上长满了青苔(tái),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

庞宪用陶碗舀(yǎo)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kěn)干粮。

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yàn)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yān)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è)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李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xián)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李时珍,字东壁,父言闻,以医为业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时珍,字东壁,父言闻,以医为业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李时珍,字东壁,父言闻,以医为业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李时珍,字东壁,父言闻,以医为业的原文及译文赏析李时珍,字东壁,父言闻,以医为业。

年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

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规。

善医,即以医自居。

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

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告归,著《本草纲目》。

年七十六,为“遗表”授其子建元。

其略曰:臣幼苦羸疾,长成钝椎,惟耽嗜典籍,奋切编摩,纂数诸家,心殚厘定。

优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历岁三十,功始成就。

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歧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爰有《神农本草》三卷。

梁陶宏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

唐高宗,命李勋重修,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

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

唐慎微合为《证类》。

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

夷考其间,瑕疵不少。

有当析而混者,葳蕤、女萎二物,并入一条;有当并而析者,南星、虎掌一物,分为二种。

生姜、薯芋,菜也,而列为草品;槟榔、龙眼,果也,而列木部。

似兹之类,不可枚举。

臣不揣愚陋,僭肆删述,复者芟,缺者补。

旧药一千五百一十八,今增三百七十四;分一十六部,五十二卷。

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气味、主治。

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

虽命医书,实赅物理。

万历中,敕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誊写,发两京、各省布政刊行。

晚年,自号濒湖山人,又著《过所馆诗》《医祟》《脉诀》《五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诗话》。

诗文他集失传,惟《本草纲目》行世。

搜罗百氏,探访四方,始於嘉靖壬子,终於万历戊寅(公元1593年)。

凡二十八年而成书。

旧本附方三千九百三十五,增千一百六十一。

赞曰:“李公份份,乐道遗荣;下学上达,以师古人。

既智且仁,道熟以成;遐以媲之,景纯通明。

”①份份:同“彬”,文质兼备。

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试于乡不售售:考试得中。

小学三年级语文《李时珍》原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李时珍》原文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李时珍》原文及教学反思【导语】《李时珍》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李时珍》原文及教学反思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李时珍》原文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他家世代行医,父亲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

李时珍亲眼看到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楚,就立下为穷人治病的理想。

那时候,行医是被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的父亲不愿儿子当医生,但是李时珍却处处留意向父亲学习,还暗自记下了很多药方。

有一回,父亲给人看病,病人患的是一种疑难病症,父亲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

李时珍轻声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正是对症良药。

从此以后,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他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

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

他发觉旧的药物书有很多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性状和生长情形;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

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存体会,而且还亲身到各地去采药。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味,判定药性和药效。

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几年以后,他回到湖北蕲春老家,开始写书。

他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终于编写成了一部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这部书有一百多万字,记载了一千八九百种药物,是中药书中的一部伟大著作。

2.小学三年级语文《李时珍》教学反思星期三,我上了《李时珍》一课,整堂课下来,的感受是: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缺少一种味道,少了一份豪情,一种个性!李时珍的伟大表现在他有一部伟大的巨著《本草纲目》,还表现在有一个伟大的编书历程。

李时珍课文 文档

李时珍课文 文档

17时珍夜宿山寺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

这天,他们来到西部山区,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

这地方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

庞宪用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

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

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

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

”时珍接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

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

怎样区别它们呢?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

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吃苦耐劳不怕困难严谨认真身体力行为民造福不怕牺牲.夜晚的月亮是戴着面纱的美人,明眸皓齿,明亮淡雅,站在小路上,仿佛身上披了一层银纱。

黑色的天,深邃的让人害怕,难道它真的比传说中的嫦娥更漂亮吗?我不知道,可是曾经跌落的流星知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时珍》课文原文
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他家世代行医,父亲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

李时珍亲眼看到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那时候,行医是被人鄙视的行业,李时珍的父亲不愿独生子
当医生,但是李时珍却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还暗自记下了
不少药方。

有一回,父亲给病人看病,病人患的是一种疑难杂症,父亲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

李时珍轻声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正是对症朗药。

从此以后,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他二十二岁就开始给人看病。

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
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性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

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
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第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