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患者安全转运
病人的安全转运
需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医护人员是病人转运工作的主要执行者, 因此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对病人安
全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该定期开展医护人员的培训, 同时,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
提高他们在病人转运过程中的操作技能 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医护人员能
对病人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
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认知能力 等,了解病人病情状况。
观察病人的症状表现,如疼痛、 发热、呼吸困难等,及时发现并
处理。
根据病人的病情状况,制定相应 的护理计划和措施。
对病人的转运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病人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如是否出现意外、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等。
评估病人转运后的治疗效果,如病情是否得到缓解、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等。
转运风险
评估病人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如病情恶化、并发症等,以及应对措 施的有效性。
准备必要的设备和药物
急救设备
准备氧气袋、呼吸机、心电监护 仪等急救设备,以确保病人在转
运过程中的基本生命支持。
药品准备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准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如
抗心律失常药、止血药等。
转运工具
提高医疗质量
安全转运有助于确保病人 在转运过程中得到及时、 有效的医疗护理,从而提 高医疗质量。
减少医疗纠纷
安全转运可以降低因转运 不当导致的医疗事故和纠 纷,维护医患关系的和谐。
病人的安全转运的目标和原则
确保病人安全
病人的安全是首要目标,任何 转运决策和操作都应以保障病
人安全为出发点。
及时性
在确保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应 尽快完成病人的转运,以避免 延误病人的治疗和抢救。
患者安全转运流程 (1)
患者安全转运流程
(1)
精品管理制度、管理方案、合同、协议、一起学习进步
(一)病人安全转运
1.转运前
(1)病情评估:对病情进行正确的评估是整个流程安全的基础。
(2)解释:告知病人、通知家属、联系转往科室或相关检查科室。
(3)备齐用物:转运工具、病历、X片、CT片等,根据病情备急救药品器械等物品。
(4)妥善处理动静脉管路。
(5)妥善固定引流装置,搬运病人到轮椅或平车前后均需要重点保护。
(6)导管安全原则: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记在位、防止感染。
2.转运中
(1)注意保暖
(2)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始终站在患者头侧)。
(3)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
(4)转运过程中病人头部始终处于高位。
(5)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
(6)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损伤。
(7)做好心理准备。
3.转运后交接
(1)确认病人身份:腕带、病历、病人本人或家属。
(2)确保病人安全转移至病床上。
(3)评估生命体征。
(4)交接病人存在的关键问题。
(5)交接各种管道:静脉置管(外周静脉、深静脉)、其他管道(胃管、尿管、引流管等)。
(6)皮肤情况:伤口、压疮。
(7)用药情况:药物过敏史、抗生素的使用等。
(8)物品:X片、CT片、病历等。
(9)口头交接+书面交接:床头交接完毕后,需双方护士共同填写转科交接记录单,确认无误后签字..。
医院护理制度-住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医院护理制度-住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住院患者安全转运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住院患者在院内、院外及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三、组织管理1. 成立住院患者安全转运管理小组,由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护理部、医务科、后勤保障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管理小组负责制定住院患者安全转运制度,组织培训,监督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3. 各临床科室应成立本科室的安全转运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本科室患者安全转运的具体组织实施。
四、转运原则1. 安全第一:在转运过程中,必须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件。
2. 病情优先: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转运时间,确保病情稳定的患者优先转运。
3. 协调配合:各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确保转运工作顺利进行。
4. 保密原则: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五、转运流程1. 评估: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制定转运计划。
2. 准备:根据转运计划,准备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转运工具等。
3. 通知:通知相关部门,如电梯、门禁等,确保转运通道畅通。
4. 实施:按照转运计划,由医护人员共同完成患者转运。
5. 交接:到达目的地后,与接收科室进行详细的患者信息交接,确保患者安全。
6. 记录: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转运过程,包括时间、地点、患者状况等,并存档备查。
六、安全保障措施1. 医护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急救技能,确保在转运过程中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2. 患者转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
3. 患者转运过程中,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呼吸支持。
4. 患者转运过程中,应保证输液、输血、供氧等管道通畅,防止脱落、堵塞。
外科患者转运安全措施
外科患者转运安全措施在外科医疗过程中,患者的转运是一个常见但又至关重要的环节。
无论是从病房到手术室,从手术室到恢复室,还是在医院内部的不同科室之间进行转移,都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因为在转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病情变化、设备故障、意外事件等多种风险。
因此,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来保障外科患者的转运安全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转运前的准备工作(一)患者病情评估在转运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
这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等)、意识状态、伤口情况、引流管的固定和通畅程度等。
同时,还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特殊的病情,如气管插管、心脏起搏器等,以及是否有过敏史和其他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二)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在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转运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同时,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保持安静、不要随意移动等。
(三)设备和物品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转运的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设备和物品。
常见的设备包括便携式监护仪、氧气装置、呼吸气囊、急救药品和器材等。
物品方面,要准备好担架车或轮椅、被褥、枕头等,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
(四)人员安排确定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一般至少需要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
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应对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二、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一)保持患者体位正确在转运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部位,保持正确的体位。
对于头部受伤的患者,要保持头部抬高 15-30 度;对于胸部受伤的患者,要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对于腹部受伤的患者,要采取平卧位等。
同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伤口和引流管,避免受压、扭曲或脱落。
(二)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面色、皮肤温度和湿度等。
每隔一段时间(一般为 5-10 分钟)就要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如果发现患者病情有变化,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1. 患者安全转运前,一定要做好全面评估呀!就像你要出门旅行前得把东西都准备好一样。
比如要看看患者的生命体征稳不稳定,身上的管子有没有接好。
要是不做好这些,那可就危险啦!2. 转运工具得选对咯!这可不能马虎,好比你去参加重要场合得穿合适的衣服。
要是用错了工具,那不就糟糕了!比如对于不能行走的患者,就不能随便用个轮椅呀。
3. 转运人员得专业呀!他们就像是患者的保护神。
想想看,如果是不专业的人来转运,能让人放心吗?就像让一个不懂厨艺的人去做饭,能好吃吗?4. 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呢!这就像是你开车要时刻注意路况一样。
要是不注意,患者出了问题咋办呀!比如患者突然呼吸急促了,得赶紧处理呀。
5. 一定要和接收部门沟通好呀!这就像接力比赛中交接棒要顺利一样。
不然到了地方没人接应,那不就乱套了嘛!比如没提前说好,接收部门都不知道患者要来。
6. 转运过程中患者的隐私也要保护好哦!不能随随便便就暴露了。
这就像你自己的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一样呀。
要是隐私没保护好,患者多难为情呀!7. 遇到紧急情况要有应急预案呀!这就像有了一把保护伞。
难道不是吗?要是突然转运设备出问题了,没有预案怎么行呢!8. 转运后要做好交接工作呢!这就跟送快递一样,得让对方清楚知道东西都对不对。
不做好交接,后面出问题了找谁呀!比如药品数量没点清楚。
9. 培训很重要呀!转运人员都得好好培训。
就像士兵上战场前要训练一样。
不培训怎么能行呢!能保障患者安全转运吗?10.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一定要严格执行呀!这可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大事。
可不能当儿戏呀!要是不严格执行,出了问题后悔都来不及啦!我的观点结论:患者安全转运制度及流程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必须认真对待,严格执行。
患者安全转运应急预案
患者安全转运应急预案在医疗过程中,患者的转运是一个常见但又充满风险的环节。
为了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适用范围(一)目标本应急预案的主要目标是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因转运导致的病情恶化、并发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各科室之间、医院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医院与患者住所之间的患者转运。
二、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紧急情况(一)病情突然恶化患者在转运途中可能由于颠簸、体位改变、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病情突然加重,如呼吸骤停、心跳骤停、血压骤降等。
(二)设备故障转运设备如担架、轮椅、救护车等可能出现故障,如轮胎漏气、刹车失灵、电源中断等,影响转运的顺利进行。
(三)管道脱落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如输液管、氧气管、导尿管等,可能在转运过程中因牵拉、扭曲等原因脱落。
(四)交通意外在救护车转运过程中,可能遭遇交通事故,导致患者和医护人员受伤。
(五)环境因素恶劣天气(如暴雨、大风、高温等)可能对转运造成影响,增加患者的不适和风险。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由医院的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患者转运应急工作,制定应急决策,调配资源。
(二)医疗救护小组由医生、护士组成,负责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医疗救治,监测生命体征,处理突发病情。
(三)设备保障小组负责转运设备的维护、检修和紧急调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后勤保障小组提供物资支持,如药品、器械、生活用品等,保障转运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通讯联络小组负责与相关科室、医疗机构、患者家属等进行沟通联络,及时传递信息。
四、应急准备(一)人员培训定期对参与转运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急救技能、设备操作、应急流程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
(二)设备维护定期对转运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同时,配备必要的备用设备和零部件。
2017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发布!
2017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发布!根据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特点以及急诊院内转运的临床实践,《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协作组制定了“降阶梯预案、充分评估、优化分级、最佳路径、动态评估”为原则的分级转运方案,以保证转运安全。
急诊危重症患者标准化院内分级转运方案1分级转运原则降阶梯预案关注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主要临床问题,依据患者病情可能出现的最高风险,按相应分级进行转运人员和装备的准备,并选用充分有效的应对手段,以保证患者转运安全。
充分评估转运评估是转运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充分评估有利于:①准确了解转运风险;②确定可行转运方案;③合理选择风险应对措施。
院内转运评估包括患者、转运人员、仪器、药品及转运环境和时间,并告知转运风险;管理者应对所有转运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医护人员要充分评估转运路途是否顺畅及转运所需时间。
优化分级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数量和病情危重程度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急诊资源配置的难度及资源优化的重要性,而分级转运将动态环境下的急诊资源进行了快捷、优效的配置。
依据患者生命体征、呼吸循环支持等内容进行综合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并依据分级标准配备相应转运人员及装备。
Ⅰ级患者具有随时危及生命的临床问题,采取相应医疗支持后生命体征仍不平稳,GCS评分<>2O (1cmH2O=0.098kPa)、FiO2≥60%],应用2种及以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Ⅱ级患者具有可能危及生命的临床问题,采取相应医疗支持后生命体征相对平稳,GCS评分9~12分,需要人工气道支持(PEEP<>2O、FiO2 <>Ⅲ级患者呈慢性病程,生命体征尚平稳,GCS评分>12分,无人工气道支持及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转运时间在分级评估中作为次要指标,转运时间的延长会导致转运风险的增加。
转运人员包括医生和护士,依据急诊工作时间、岗位胜任能力配置相应的转运级别;转运装备包括转运药品和仪器设备。
分级转运既保证了患者的转运安全,又进行了急诊资源的优化分配。
手术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手术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1、转运人员必须为有资质的医院工作人员。
2、转运交接过程中应确保患者身份正确,确认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已完成,交接需带入手术室的物品。
3、转运前应确认患者的病情适合且能耐受转运,根据病情,确定转运人员、时间、目的地、医疗设备、药物及物品。
4、转运前应确认转运需要携带的医疗设备及物品,并确认功能完好。
5、转运前确保输注液体的剩余量可维持至目的地。
6、转运患者务必使用推车或轮椅,转运中遵守使用规范,确保患者安全、固定稳妥。
转运人员应在患者头侧,如有坡道应保持患者头部处于高位;注意患者的身体不可伸出推车或轮椅外,避免推车速度过快、转弯过急,以防意外伤害;注意对患者的保暖和对其隐私的保护。
7、转运中做好突发应急预案的相应措施,备好相应的急救用物和紧急呼叫措施。
8、手术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护士应确认管路通畅、妥善固定及携带物品齐全;准确填写《手术患者交接单》;根据患者去向准备转运用物;通知接收科室及患者家属。
9、转运设备应保持清洁,定期维护使其处于备用状态,被单应一人一换。
10、特殊感染手术患者转运应遵循《医疗机构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做好各项防护。
医院病人转运安全操作手册
医院病人转运安全操作手册一、转运前的准备1、评估患者病情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诊断、目前的症状和体征。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
确定患者的意识状态和活动能力。
2、确定转运目的和路线明确转运的目的,是进行检查、治疗还是转科等。
规划最佳的转运路线,尽量减少路程和时间,避开拥堵区域和施工地段。
3、通知相关部门提前通知接收科室,告知患者的基本情况和预计到达时间。
如需要特殊设备或协助,提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4、准备转运设备和物品准备合适的担架、轮椅或病床,确保其性能良好、清洁卫生。
携带必要的医疗设备,如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输液泵等,并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准备急救药品和物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止血带等。
5、患者准备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转运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妥善固定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如输液管、导尿管、引流管等,防止脱落或扭曲。
为患者穿好合适的衣物,注意保暖。
二、转运中的注意事项1、人员安排至少需要两名医护人员参与转运,其中一名负责操作医疗设备和观察患者病情,另一名协助搬运和保障安全。
如有特殊情况,如病情危重或需要特殊护理的患者,应增加人手。
2、搬运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活动能力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
对于能行走的患者,可搀扶或使用轮椅;对于不能行走但意识清醒的患者,可使用担架或病床搬运,并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体位。
在搬运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平稳,避免剧烈晃动和颠簸。
3、病情观察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面色、呼吸等。
随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不适,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设备管理确保携带的医疗设备正常运行,如氧气供应充足、心电监护仪数据准确等。
注意观察输液速度和药物反应,如有异常,及时调整。
5、应急处理如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出现病情恶化,应立即停止转运,就地进行抢救。
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道等。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一、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病情评估(生命体征、风险评估、各种管道、皮肤、保暖),决定转运方式(轮椅、平车、步行等)、是否需要医护人员陪同、是否需要约束等。
二、出院患者如果需要用轮椅、平车转运,由病房护士或护工负责送至院内乘车处。
三、患者在转运之前,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转运工具(平车、轮椅、病床等)是否完好,以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四、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和隐私。
五、转运特殊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障碍、抽搐、机械通气、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呼吸等方面药物),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的风险,征求其意见并签字。
(二)准备好氧气枕、心电监护仪、急救箱等急救必需品随行。
(三)开通留置的静脉通道;对大出血等特殊患者,应保持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四)必要时予以适当约束。
(五)转出科室在转运患者前,应通知接收科室,以确
保接收科室获知病情,并做好接收准备工作。
(六)根据患者病情由具有执业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转运,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做相应处理。
(七)必要时安排专用电梯转运。
六、患者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转运:
(一)心跳、呼吸停止。
(二)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
(三)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但未使药物控制病情。
七、患者入科时,转入科室护士应主动迎接并妥善安置患者。
八、认真评估患者,转出、转入双方必须做到六交清:即患者治疗交清,患者病历资料(按在案病历排列顺序进行排放)交清,患者生命体征交清,患者身上各种导管交清,患者使用的仪器交清,患者皮肤情况交清。
手术病人安全转运制度
即墨区中医医院护理工作制度 HLGZ---ZD 青岛市即墨区中医医院手术室
手术病人安全转运制度
一.建立手术病人安全运送工作指引,择期手术、病情稳定的病人由手术室工人或护士接至手术室,急、危、重病人必须有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共同护送。
二. 病人进出手术室必须使用专车接送,注意安全,防止撞伤、坠床,保持输液管道及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落。
三.病人(特别是小儿、老年人、烦躁不安者)在手术室内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送回病房期间,手术室应专人照看,使用床挡或约束带等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坠床摔伤。
四. 手术完毕,病人由巡回护士将病人送回病房,确保输注液体的剩余量可维持至病房,与病房护士交班。
五.危重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高龄、婴幼儿患者术后由手术医师、麻醉师、护士共同送至ICU或病房,详细交接相关事项及携带物品,在病人交接单上核对并签字。
六.转运设备保持清洁,定期维护保养,转运被单应一人一换。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患者安全转运制度是指在患者由一个医疗机构转运到另一个医疗机构过程中,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转运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患者安全转运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如患者途中出现严重病情恶化、药物和设备失效、交通事故等,确保患者安全到达目的地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首先,患者安全转运制度要求制定详细的转运计划。
在转运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确定转运的方式和时间。
同时,还要确保接收医疗机构已做好准备,包括设备的准备和人员的配备等。
其次,患者安全转运制度要求医护人员接受专业的培训。
医护人员需要熟悉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他们还要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意外情况。
另外,患者安全转运制度要求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医护人员在转运过程中需要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身体和药物安全。
例如,在转运前需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态和生命体征,确保患者能够承受转运的过程。
同时,还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随时记录。
此外,患者安全转运制度还要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转运前,原医疗机构需要向接收医疗机构提供患者的病情资料、治疗方案和药物清单等信息,以便接收医疗机构能够及时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
同时,还需要及时更新患者的转运情况。
最后,患者安全转运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相关部门需要对转运过程中的操作进行监督,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同时,还需要收集和分析转运过程中的事故和意外事件,并及时进行整改,以提高患者安全转运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患者安全转运制度是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明确的计划、专业的培训、严格的操作规程、信息共享机制和健全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转运的安全性和质量,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患者安全转运及评估
患者安全转运及评估
患者安全转运及评估是指将患者从一个治疗场所转移到另一个治疗场所的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的方法。
患者安全转运涉及以下步骤:
1. 评估:在开始转运之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特殊需求等。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确定最佳的转运方式和方法。
2. 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根据患者的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转运方式。
这可能是使用救护车、空中救护、地面转运等等。
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可以减少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风险。
3. 安全设备和工具:在进行转运之前,确保患者和转运团队有足够的安全设备和工具。
这可能包括担架、呼吸机、急救药品等等。
4. 专业培训:转运团队成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以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技能和知识,能够在转运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5. 患者监测和支持:在转运过程中,转运团队应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测,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护理。
这可能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疼痛缓解、保持通气等等。
6. 沟通和协调:转运团队应与患者、家属和相关医务人员进行
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转运过程的顺利进行。
7. 患者隐私和尊重:在转运过程中,应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得到妥善保护,并提供私密的转运环境。
患者安全转运及评估是保护患者身体和心理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评估和合理的安排,可以减少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并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病人安全转运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病人安全,规范病人转运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病人转运工作。
第三条病人安全转运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规范操作、科学管理;(三)以人为本、关爱病人;(四)责任明确、协同配合。
二、组织管理第四条医疗机构成立病人安全转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病人安全转运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病人安全转运工作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病人安全转运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二)组织开展病人安全转运培训、考核和评估;(三)监督检查病人安全转运工作的落实情况;(四)处理病人安全转运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医疗机构设立病人安全转运办公室,负责病人安全转运工作的日常管理。
第七条病人安全转运办公室职责:(一)贯彻执行病人安全转运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二)制定病人安全转运工作计划、实施方案;(三)组织实施病人安全转运培训、考核和评估;(四)协调各部门开展病人安全转运工作;(五)收集、整理、分析病人安全转运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转运前的准备第八条病人转运前,医护人员应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一)病人病情评估:了解病人病情、诊断、治疗情况,评估病人转运风险;(二)转运方式评估:根据病人病情、体重、体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三)转运设备评估:检查转运设备是否完好、安全、适用。
第九条病人转运前,医护人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向病人及家属告知转运目的、方式、风险及注意事项;(二)签署病人转运知情同意书;(三)制定转运计划,明确转运人员、路线、时间、联系方式等;(四)准备转运所需的医疗设备、药品、耗材等;(五)通知相关部门,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
四、转运过程中的管理第十条病人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确保病人安全;(二)保持病人舒适体位,防止并发症发生;(三)合理使用转运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四)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各部门协同配合;(五)遇有紧急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手术病人安全转运制度2017
即墨市中医医院护理工作制度 HLGZ—ZD 即墨市中医医院手术室2017年5月修订
手术室手术病人安全转运制度
1.病人进出手术室必须使用专车接送,注意安全,防止撞伤、坠床,保
持输液管道及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落。
2.接病人时,严格查对(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手术名称
及手术部位等),与病房护士一起在手术病人交接单登记并签字。
同时检查病人皮肤准备情况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病号穿病员服,携带病历、X线片子及特殊用品等。
病人假牙及贵重物品如首饰、项链、手表、金钱等不得带入手术室。
3.病人入手术室房间前巡回护士再次确认上述项目,交接清楚病人所携
带的物品。
戴手术帽后送到指定手术间。
4.病人转移到手术床后,应注意保暖、防止坠床。
巡回护士、麻醉医师
与手术医师三方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的要求共同核对病人信息。
5.危重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高龄、婴幼儿患者术后由手术医师、
麻醉师、护士站护士共同送至ICU或病房,详细交接相关事项及携带物品,在病人交接单上核对并签字。
如何进行安全的病人转运
如何进行安全的病人转运病人转运是医疗机构中常见且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及健康,任何不慎的操作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进行病人转运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安全操作步骤,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顺利转运。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安全的病人转运,以及转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项细节。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病人转运之前,需要充分的准备工作来确保转运过程的安全。
首先,需要评估病人的病情和转运的需求,确定转运所需的医疗设备和人员。
同时,还要检查转运设备的工作状态,如担架、轮椅等,确保其正常使用。
此外,还需确保转运路线畅通无阻,避免可能的危险因素。
二、病人随访在病人转运前,应进行病情评估和随访,确保病人的身体状况稳定,以应对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在病人随访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额外的护理措施,如给予病人氧气、插管等。
只有确保病人健康状况稳定,才能进行后续的转运操作。
三、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正确的抬举和转运姿势:在转运过程中,抬举和转运病人的姿势至关重要。
应避免猛烈折叠或过度拉扯,尽可能保持病人身体的平稳。
在抬举病人时,应将重心放置在稳定的位置,使用适当的抬举装置和抬举方法,如抬举带或滑梯等,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确保病人平稳转运。
2.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在转运过程中,医疗设备的正确使用是确保转运安全的重要环节。
例如,使用担架转运时,应将担架锁定,避免担架移动或不稳。
对于使用氧气瓶进行转运的病人,应注意瓶中剩余氧气量,及时更换新的氧气瓶,防止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因氧气不足而出现窒息等问题。
3.交通工具的选择和安全: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转运距离的远近,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进行转运。
如果是近距离转运,可以选择轮椅或推车等;如果是远距离转运,则需要使用救护车等医疗交通工具。
在使用交通工具时,要确保车辆经过检查,设备齐全,以及专业的司机和医护人员的驾驶和护理能力。
四、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病人的安全和舒适:在转运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5篇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5篇住院病人安全转运制度(一)出、入院病人的护送1. 住院登记处应派专人陪送新入院病人到科室,对行动不便或病情较重的病人,使用安全的方法,如轮椅、车床等送至病房,必要时由医护人员护送。
2. 急诊科病情危重的病人经抢救后需住院时,应提前通知住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作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补办。
3. 病人康复出院时,医护人员应送病人至电梯口,病情需要时应送至医院大门口。
(二)手术病人运送1. 凡手术病人由医护人员负责接送。
不能行走及给予麻醉前用药的手术病人,应用平车接送。
重危病人须有经(主)治医师陪送。
2. 接送病人出入时应注意保护病人,防止碰伤,移动病人到手术台或平车,须锁住刹车或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滑动,搬动病人时应轻巧稳妥。
3. 病人(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照顾,防止坠床摔伤。
4. 手术完毕,病人由经(主)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及输液通畅情况。
5. 手术室经常检查平车、担架有无损坏,防止接送时摔伤病人。
(三)检查、治疗及转科病人运送1. 住院病人在院内做各种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正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及活动自理能力,选择安全的运送方式。
一般情况下通知工人护送,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人须由医生或护士陪送。
一级护理病人、病情危重或行走困难者,应用平车或轮椅运送。
2. 转科病人,由转出科室责任护士和工人携带全部病案陪送病人前往转入科室。
3. 护送病人接受外院的检查和治疗时,一律用医院派车运送,必要时由医务人员陪同,并备好急救药品及氧气。
一般病人安全转运交接制度一、一般患者如需要检查、手术、转科时,护士应迅速对患者作出病情评估,以确定护送需要的物品及护送人员。
评估项目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皮肤情况、置管情况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二、根据患者病情,做好护送时物品和人员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级转运原则
充分评估 转运评估是转运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充分评估有利于: ①准确了解转运风险; ②确定可行转运方案; ③合理选择风险应对措施。 院内转运评估包括患者、转运人员、仪器、药品及转运环 境和时间,并告知转运风险; 管理者应对所有转运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医护人员要充分评估转运路途是否顺畅及转运所需时间。
3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沟通解释(communication&explanation) 根据转运分级等级进行有效沟通。 ①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转运风险,获取家属的知情同意及 配合; ②与团队内部沟通:明确职责,相互配合; ③与接收部门沟通:详细告知患者病情及预计转运时间,做 好相应准备工作。
3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3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充分准备(preparation) ③患者准备。出发前按照转运分级再次评估病情(主要包括 生命体征、意识、呼吸及循环情况等),并检查各种管路 及引流固定妥当,确保通畅,尽量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 下转运。 ④接收方准备。告知接收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所用仪 器设备、用药情况及到达时间等,使其做好充分接收患者 的准备。
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共识 ——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5):512-516.
contents
注意 共识 指南PK
牛佳,徐建萍,王乐.护理研究.2016,30(4)。
指南PK:评估
(1)澳、中、英 3 份指南都指出要在转运前评估病人状态,包括病史、当前生命体征、 意识、静脉通道、引流管情况。通常,转运前需使通气和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英国 指南MEWS见表 2。联合SpO2、GCS及碱缺失等指标评分后将病人按照病情的危重程度分 为低、中、高 3 个转运风险等级(见表 3)。转运前应重新评估病人状态,尤其是在 配置好转运设备后。澳大利亚指南特别指出不能忽视病人基础护理。
2分级标准
2分级标准
3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是确保转运操作规范和有效的关键, 可大幅降低转运风险,进一步优化急诊资源,同时也是检 查和评价转运效果的标准。 ACCEPTANCE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① 评估分级(assessment & classification) ② 沟通解释(communication & explanation) ③ 充分准备(preparation) ④ 正常转运(transportation) ⑤ 应对管理标准化(administration & normalization) ⑥ 总结评价(conclusion & evaluation)
3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应对管理标准化(administration& normalization) 主要是转运过程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控制。 ①患者病情加重,根据不同转运级别,按如下原则处理:转 运分级为Ⅰ级的患者就地抢救;转运分级为Ⅱ级的患者进 行初步处理后如病情平稳可继续转运,否则须尽快返回病 室抢救;转运分级为Ⅲ级的患者须尽快返回病室处理。 ②未能检查需要等待的患者,一般处理原则如下: 转运分级为Ⅰ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5min; 转运分级为Ⅱ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10min; 转运分级为Ⅲ级的患者允许等待时间不得超过20min。
1分级转运原则
优化分级 转运数量和病危程度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资源配置难度及 资源优化的重要性,因此强调动态、快捷、优效配置。 转运时间在分级评估中作为次要指标,转运时间的延长会 导致转运风险的增加。 转运人员包括医生和护士,依据急诊工作时间、岗位胜任 能力配置相应的转运级别。 转运装备包括转运药品和仪器设备。分级转运既保证了患 者的转运安全,又进行了急诊资源的优化分配。
级转运原则
动态评估 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情危急、变化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和不可预见性,应将动态评估贯穿整个转运过程,将转运 方案形成闭合回路,将“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 注重转运流程每个阶段的持续评估。 转运过程中因短暂缺乏的治疗资源及外周环境的突然改变, 其往往存在难以预知的病情变化和较大的转运风险。因此, 在院内转运中转运人员要对转运流程进行多环节、多方面、 无缝隙的动态评估,力求将转运风险降至最低。例如,转 运前重新评估患者的病情,尤其在配置好转运装备后;转 运中保证监测、治疗措施的连续性;转运后对转运过程和 转运效果再次评估。
充分准备(preparation) 包括转运人员、转运装备、患者及接收方的准备。 ①转运人员准备。 一是按照转运分级人员配备标准要求选定相应的医护人员; 二是做好转运人员分工,明确职责,根据急诊的特殊性,护 士群体相对固定,熟悉工作流程以及应急方案,由转运护 士来担当领队,负责转运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工作。 ②转运装备准备。 一是按照转运分级装备配备标准要求配备仪器设备和药品; 二是转运仪器设备调试并试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指南PK:质控
澳大利亚、中国指南指出,应制定转运的质量控制标准,以保证重症 病人的转运质量。 另外,中国指南指出了应特别考虑重症传染性疾病病人的转运。
小结
《危重症病人院内转运最低标准》是澳大利亚急救医学院和澳大利亚 / 新西兰麻醉危重病协会相关专家的共识意见,并未交代回顾文献的 相关信息,是只针对院内转运的 1 份指南。 《危重症病人院际和院内转运指南》是美国重症医学院和重症医学会 通过回顾 1986 年~2001 年 10 月在pubmed《医学索引》上收录的 文献并采纳专家意见制定的。 《中国重症病人转运指南(2010)》(草案)是由中华医学会重症医 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制定的。 《危重症病人转运指南(2011 年第 3 版)》由英国重症医学会对发 表于 2000 年~2009 年 9 月的英文文献进行了系统评价,其1997、 2002及2011版都是基于文献证据和专家共识,但未列出参考文献。 英国指南做了相关系统评价,文献量更广泛,内容更细致,循证依据 较强,转运建议详细,操作流程和管理策略对实际应用指导意义较强。
3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评估分级(assessment&classification) 评估分级由转运决策者(抢救室主班及以上医生) 负责, 从患者病情(包括生命体征、意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 主要临床问题五项) 和预计转运时间进行评估,确定转运 分级。 分级标准按照转运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级,按照 所有评估项目对应的最高风险等级确定分级等级(例:患 者生命体征Ⅱ级、呼吸支持情况Ⅰ级、意识情况为Ⅲ级, 则患者转运分级确定为Ⅰ级)。
指南PK:交接
4 国指南都强调到达接收科室后,转运人员应与接收科室负责接收的 医务人员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接,交接的内容包括病人病史、重要体征、 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以及转运中有意义的临床事件,交接后应书 面签字确认。
指南PK:文书
4 国指南都强调了转运前后的文书记录,病历资料由原治疗科室送出, 内容包括转运指证以及转运全过程中病人的状况。 英国指南在附录中明确列出了需记录的资料。 Jarden 等根据指南和各种标准制定了适于临床使用的病人院内转运 表单,更适于临床实际使用。
指南PK:评估
中国、澳大利亚指南强调设备须是能够进入电梯和每道门闸的持久耐 用可手推设备,能够在远距离、特殊区域(例如核磁室)使用,不能 放置在病人身上,可设计专用的容器或转运车。所有电子设备都应能 电池驱动,保证充足的电量并准备备用电池。 4 国指南都指出必须携带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急救药品,可 根据病情携带其他药品,如镇痛药、镇静药、肌肉松弛药等。需携带 足够的液体和静脉输注药物。 其中,美国指南还特别指出可定点放置在转运路线或接收科室的药品 车中以备随时可取。 英国指南还特别强调了转运人员的装备问题,需穿戴可保暖的防护装 备,携带移动通讯设施。
指南PK:评估
(5)转运前沟通 4 国指南都强调了与接收病人科室协调与沟通的重要性。 双方应协调好出发和到达时间,接收科室要保证可以立即对病人进行 治疗或检查,保障病人治疗的连续性。
指南PK:监测
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7%,其中 35% 发生在转运前,50% 发 生在转运中,15% 发生在转运后。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事件 最多。 因此,需特别注意转运途中对病人呼吸及循环系统的监护。 澳大利亚指南还特别强调转运应提前计划最佳路线,保障电梯的正常 运行。
contents
注意 共识 指南PK
引言
根据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特点以及急诊院内转运的临床实践,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协作组制定了“降阶梯 预案、充分评估、优化分级、最佳路径、动态评估”为原 则的分级转运方案,以保证转运安全。
1分级转运原则
降阶梯预案 关注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主要临床问题,依据患者病情可能 出现的最高风险,按相应分级进行转运人员和装备的准备, 并选用充分有效的应对手段,以保证患者转运安全。
指南PK:评估
(2)转运决策 4 国指南都强调每次转运要权衡利弊,由转运方和接收方主管医师共 同决定并对病人负责,需特别关注转运的风险,如将要进行的检查和 治疗与预后无密切关系,则为此而进行转运是没有意义的。 转运前应将转运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告知病人及其家属,获得其知情 同意并签字。 其中,美国指南提出应由医院多部门人员共同制定全面的、切实可行 的转运方案。
1分级转运原则
最佳路径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路径是在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基 础上,经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实施过程中充分评估、 实时监测、积极应对,而最终形成的标准化转运流程。 ① 转运前,充分评估患者、有效沟通、按分级标准安排相 应的人、材、物; ② 转运中,实时评估与监测,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为保证转运路径顺畅可以设置转运专梯及一卡通等设备; ③ 转运后,医务人员再次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医疗措施,并 进行评价,确保医疗护理的连续性及持续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