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的鉴别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玉的鉴别
一、仿古玉器
据考古发现,仿古玉器始于宋代,明青仿古达到顶峰。仿古玉是清代非常重:玉雕成就,仿古玉器分纹饰仿古和造型仿古,两种兼之也有。清代仿古玉器多以仿汉代古玉,鸡心佩、吉祥佩玉多为汉代纹饰和造型。仿古彝玉器主要仿商周的炉、薰、瓶、樽、壶、鼎、簋、爵青铜器造型及纹饰,多作陈列品。玉璧、玉琮是重器,后代仿制颇多。仿古玉璧、玉琮多依古代玉器的形制雕琢,辨别有些困难。而玉鼎、玉樽、玉爵、玉豆、玉觚、玉觥等容器多依古代青铜器形制仿制,这些玉质容器在古代没有存在过,容易区分。这里就以壁、琮为例,简述各代仿古玉璧、琮的特征。
1.仿古玉璧
玉璧在古代玉器中占有重要位臵,乡:并形成有素璧、谷纹璧、蒲纹壁、兽面纹璧、螭纹璧、出廓壁、文字璧等玉璧体系。宋代之后,仿古璧大量出现,有依古璧雕琢的,有依古代图案雕琢的。
仿古谷纹璧谷纹璧主要流行于战国及汉代,常见的谷纹有三种,常见的旋形谷纹,也称卧蚕纹,其谷粒较小,排列密集:其次是小乳丁纹,谷粒较高,圓而光滑排列稀疏;再有是大乳丁纹,这几种谷纹,皆于平面上交错琢出阴线以:凸出谷粒
这种谷壁从宋代以后均有仿制,但风格特点与战围及汉代不同。
宋仿古壁常为谷纹、带纹壁,常用青白玉,有较重的沁色。璧面
有内外两周纹饰,外周为谷纹,内周为细阴线条带纹,璧上有较强的光泽,此璧的谷粒呈旋状,较小,顶部不甚尖,均有宋代玉器的严谨风格:明仿谷纹璧玉质多为白玉,一面琢谷纹,另一面琢龙凤纹。其谷纹粒较大,I凸起较低,边缘较圆润:清仿谷纹璧玉质多为白玉,壁表面琢凸起的谷纹。谷粒大而稀疏,作四周排列状,且呈旋状,是在隆起的谷粒上用阴线琢出的旋纹;现仿古谷纹璧为青白玉,有的烧古作旧。璧上的谷粒大而浅。机械快速加工痕迹明显。
仿古兽面纹璧战国玉璧分外区和内,外区多雕琢双身兽面纹饰,内区蒲、谷纹饰O‘到了汉代,这类玉璧雕琢更加精致。宋至明初仿品多为青白玉,有沁色璧上以绳纹为界,外区饰三组兽面纹,兽面间饰如意形云级,内区饰如意形云纹:清仿玉壁常为白玉,有沁色,表面以绳纹界,外区双身兽面纹,内周面积较小,雕蒲纹;近仿璧玉质略白,大面积沁红褐色,外区为双身兽纹,内区饰谷纹。多见人工染色,璧小而厚。
仿古螭纹璧汉代大量出现螭纹璧,宋仿璧常为青白玉质,玉璧较薄,一面琢旋形谷纹。另一面凸雕一蟠螭;明仿璧一面雕双螭,首尾相似,另一面琢纵、横交错的席纹;清仿璧有青玉质或青白玉质,器形较厚,厚度均匀,棱角齐整;现壁有青玉、青白玉,一面雕双螭,另一面雕谷纹,此璧表面多有人工作旧。
夔龙玆璧汉代玉尊上出现了方折的夔纹,身似边框,端部饰鸟首。明仿璧表面凸雕两组夔龙。每组中各有一龙首,一凤首;清璧内外缘有凸起的边棱,表面阴刻锦纹地子并等距浮雕六组夔龙纹,有外
缘,有“大清乾隆仿古”字样。
2.仿古玉琮
琮是古代玉礼器,在良渚文化中大量出现,商周两代广泛流行,春秋战围至汉仅有少量。仿制古玉琮在宋代就已经开始。
宋至明的仿古玉琮:主要见于清官遗玉,常见有三类,一为仿良渚文化纹饰玉琮,二为仿战国纹饰玉琮,三为秦琮。仿渚纹饰的玉琮方柱形,上窄下宽,外表分为四节,两节饰人面纹,两节饰兽面纹,交叉排列。清官仿良渚玉琮分两类,一属旧玉改造,将古玉器染色,描纹。另——则为新玉作1日,整体上看纹饰不同于良渚玉琮;仿战国纹饰的玉琮多为方形,矮宽,玉色旧似石化,而有赭色沁。外表分为两节,节上有三道凸纹,节较小,节外饰有仿战国的勾云纹,并隐含兽面纹,成为商至战国时期玉琮的主要形制。但在至清代的仿古玉琮中却非常少见。此玉琮除横凸纹外,其他纹饰皆仿战国玉器。
明至清初的仿古玉琮:上部较下部宽,粗膛,方柱状,外表分为四节,每节的凸起方块上饰兽面纹。两种不同样式的兽面纹交错使用,琮表面的中部琢有乾隆御制诗句。
近仿古玉琮:多仿良渚文化玉琮,玉整体呈方形,两端无原形的射,外表分两节,饰人面纹。
仿古玉器的种类除琮、璧外,几乎包括其他所有玉器种类,如其他礼仪玉器、兵玉器、佩饰玉器、牌饰玉器、器皿玉器、陈列玉器等等。
二、古玉辨别
古玉辨别主要根据玉器的玉质、器形、工艺、纹饰、色沁、氧化,甚至气味等方面综合考虑,最重要的是多实践体会能提高辨识能力。
老工线条特征:琢玉速度慢,线条比较流畅,在线条的两侧沟边没有崩口,沟底呈现磨砂状,无明显长条形磨痕。雕琢不细有时可见玉雕沟底坑洼,沟线有宽有窄,甚至有重复下砣重线等现象。
新工线条特征:琢玉线条是用砂轮砣,在高速磨削的线条边沿常有崩口,使线条显锯齿形边沿,沟底有长条状磨痕,主要还是看其沟底有否磨砂痕,就能识别老新。
老工钻孔:钻孔靠解玉砂,孔壁有磨砂状,磨痕粗细;深浅不大规律,有时孔径还粗细不匀。钻孔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
新工钻孔:刚砂磨具,高速磨削,孔壁有细密均匀磨痕,成螺旋状,孔径规矩而笔直。孔口边缘也可发现崩碴。
老工开窗:钻孔后用钢丝线锯配上解玉砂浆,沿图形的边拉一圈,掏出芯子窗口便形成。其内壁上线锯的拉痕必定垂直,且边口锐利。
新工开窗:先钻眼,而后沿钻眼处用高速磨具将线内的玉料磨去,直到取出芯子,内壁上留下的磨痕必定是平行于窗[口,边口也不锐利。
老工开洞:琢不透的洞时,多选用的砂浆砂粒粗,洞内壁留下粗粗的磨砂痕。
新工开洞:顶砣会在洞壁上留下螺旋状磨痕
老工掏膛:雕琢壶、瓶、碗等玉件时,多使用弯砣加解玉砂掏膛,
弯砣带动解玉砂磨削内膛成形。因此玉件内膛会留下环形磨砂状痕迹。
新工掏膛:多用钻头直接向瓶膛内各个方向冲钻,而后再磨平。掏出的内膛成锥形,膛壁上部厚后下部薄。
老工压地:精雕细琢,地子用解玉砂细心压平,地子只能压得柔和平整,仍有误差,有深浅或轻微波浪感。
新工压地:粗工地子不平,特别是边角处理潦草:而细工时玉件地子特别平整无误差。
老工抛光:拋光均匀,柔光温润,很少能见到磨痕。有少量粗细不均,但较为顺畅的细凹线。
新工抛光:抛光急成,玉件上的弯曲弧度时有过渡不匀,边角留有死角,有细密均等较为平行的细凹线。在高速强力拋光下,有过度磨光(损)现象。
老工圆雕:在雕刻弧面圆面时,细腻无过度磨损。
新工圆雕:磨削快掌握不好,圆弧不圆滑,会有棱起的现象。
所谓古玉主要有两种,一为传世古,一为出土古。所谓传世古,即是从祖辈一代传下来的古玉器。出土古就是发掘出的古玉器。古玉器更重要的在于其文物价值。通常来说,年代越古老的、背景越著名的玉器价值越高。玉器的文物价值别需要广博知识。古代中国玉器的加工工具原始,原始砣很可能始于良渚文化日寸期。商代出现的铜制砣轮强度不大,自身容易磨损,做出的沟线浅而宽,断面多呈半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