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汉武帝与秦始皇的比较:
项目
秦始皇
汉武帝
统治 皇帝之下设丞相、太
措施 政治 尉、御史大夫;推行郡 实施“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的不 县制
同点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民族 以战为主:修长城抵御 有战有和:派卫青、霍去病北击
关系 匈奴、南征百越
匈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行全国
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以秦国的
改变了币制混乱的状况,
圆圆形形方方孔孔半两半钱两作钱为标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
巩固
经济 准货币(教材最新表述:
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统
统一货币),在全国流
措施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一的
通;统一度度量量衡衡制度
措施
统 一 车 辆 和 道 路 的 宽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
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阶段特征】 中国
秦汉时期是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1)政治: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得到巩固(皇帝制度、郡县制、 三公九卿制、刺史制度等) (2)经济: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 发展 (3)思想文化:秦朝“焚书坑儒”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 儒家思想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 扁鹊 多种方法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
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黄帝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 内经》 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作者 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司司马马迁迁 历史
论述题(教学设计)——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论述题—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练习教学设计论述题—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练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及分析内容: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分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然而,秦朝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
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
在汉武帝统治时期,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东汉统治后期,政治动荡,中国社会危机严重。
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
新课标要求要了解它们的主要史实并认识到它们的意义和局限性。
云南省历史新中考推上了日程,其中论述题也开始从高中阶段下放到初中阶段,面对这种新形势,学生能掌握论述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中考论述题在难度上比不了高中,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比之前高了,一般来说论述题分值占比为6-10分,其类型和应对技巧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1、回顾并掌握秦汉时期的相关史实,加强背记;知道论述题题型的方法和技巧。
(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评价,锻炼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和解题能力,(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时空观念)3、认识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从其意义和措施中以史为鉴;解答论述题时学会总结升华主题,丰富作答内容。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分析:知识目标多为识记要求,学生回顾为主;能力上学生稍显不足,教师加以指导;情感态度价值方面,在于解答论述题的总结语和升华语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增加作答的质量。
三、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应用秦汉时期相关知识解答历史论述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论述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分析:论述题的解答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上,如果学生对于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那也就无从论述,所以我将本节课重点放在知识点的应用上;论述题的考查内容多种多样,但大致题型和模式还是有规律可寻,所以掌握解题和方法尤为重要,但对于学生来说,平时测试中对于论述题题型接触的还不多,所以在方法和技巧的熟练上还是比较困难的。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空纵横】【阶段特征】政治上:秦朝完成国家统一,创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社会动荡,王朝走向衰败。
三国鼎立的形成,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经济上: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秦朝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和货币制度,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社会稳定。
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等措施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思想上:秦始皇“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秦汉时期史学、文学、科学技术、艺术都有突出成就。
【知识建构】【考点梳理】第9课秦统一中国(p44)一、秦灭六国——实现统一1.条件:①使秦国国富兵强,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②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用人才。
采取了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
③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这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要求。
2.过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结果:(时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定都。
4.意义:结束了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二、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目的:适应,加强(二)内容1、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2、中央政权机构:由、、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决断权由掌控3、地方行政制度:废除(制度),建立由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三)影响1、郡县制的实行,使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的基本模式(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三、秦代的统一措施(一)目的:适应(二)措施1、文化上:统一文字,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影响:使政令能够在;有利于2、经济上:①统一货币,以秦国的 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影响: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影响: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3、交通上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影响: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②开凿灵渠 ※影响:沟通了湘江和漓江;至今仍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 4、民族关系上 ①对南方: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在越族地区设郡管理 ②对北方: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三)影响1、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其进步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评价秦始皇:功绩:(1)统一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汇总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汇总第9课 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条件:1、商鞅变法后,实力超过六国。
2、嬴政即位后,招募人才,听取建议,谋划统一。
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的统一(秦朝建立)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争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机构:皇帝之下,设有丞相(掌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事物),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郡县制。
管辖:由中央直接管辖。
数量:全国36郡,后增至40多郡。
行政长官:郡守。
下设:郡下设县。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字: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文字统一可以使政令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货币: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改变了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度量衡:秦始皇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用器必须由国家统一监制。
度量衡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交通:1、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2、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
3、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防御匈奴:1、派蒙恬北击匈奴。
2、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防御匈奴。
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达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是皇帝。
中央机构设有丞相(掌管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事物),最后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郡县制。
3、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
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
统一度量衡。
初中历史总复习第2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初中历史总复习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1·福建)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
这主要得益于( )A.人口数量的增长B.铁制工具的出现C.国家体制的作用D.筑路技术的提高答案:C2.(2021·湖南衡阳)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解读下面的中国历史时间轴,关于古代史上朝代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①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C.③是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D.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20年,东汉灭亡。
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时期,故A项正确。
581年隋朝建立,907年唐朝灭亡,②是隋唐时期,故B项错误;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③是五代十国至宋元时期,故C项错误;④是明清时期,但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没有对外开放,故D项错误。
3.(2021·福建)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
这一举措(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答案:D4.〔2021·湖南湘潭(改编)〕汉代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发展了“治未病”思想的医学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史记》C.《千金方》D.《本草纲目》答案:A5.〔2020·四川成都(改编)〕西汉时期,汉武帝为打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从以逆京师”的困局,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B.实行盐铁专卖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D.设置西域都护答案:A6.(2020·山东东营)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建议,提倡( )A.以农为本B.勤俭治国C.以德化民D.轻徭薄赋答案:A7.(2020·四川成都)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名医辈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秦灭六国1 、实现统一的原因:①顺天应人 (顺应历史统一发展潮流和人民的要求) ;②商鞅变法 (主要原因) ;③正确策略;④重用人才。
2 、从公元前230,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3 、秦朝统一六国的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1 、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②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
2 、文化——统一文字 ( 小篆) 。
意义: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3 、经济——统一货币 ( 圆形方孔半两钱) 、度量衡。
意义: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三、秦朝疆域四至:北至长城,东至东海,南至陇海,西至陇西 (甘肃西南部和云南北部) 。
一、秦的暴政:沉重的赋税 (农民要将收获的2/3上交给国家) ;(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 ;③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的残暴。
二、秦末农民起义1 、前期:陈胜、吴广农民起义:① 时间:公元前209年;②地点:大泽乡;③直接原因:陈胜、吴广因大雨误期,误期当斩。
④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⑤过程: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⑥结果:失败。
⑦意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有首创精神。
2 、后期:项羽、刘邦农民起义:①项羽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以少胜多) ;②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三、楚汉之战:①时间:为期四年;②结果:刘邦战胜。
③性质:封建统治者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战争。
四、评价秦始皇 ( 评价原则:正反两面,史论结合)1.千古一帝 (功 ) :①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混乱局面;②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③北击匈奴,南平百越,扩大疆土,为国家做出贡献。
人教统编2024年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
材料一:“秦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①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末—年《最史富记强·的李国斯家列传》 材料二: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 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识,为得到 这一人才,②下秦令王攻嬴韩政,善迫于使用韩人王,将采韩取非正送确往的秦战国略。战术
二、秦皇新政集君权: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为什么要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问题1:春秋战国的动荡局面给嬴政留下了什么启示?
王室衰微
加强君主权力 诸侯争霸
加强中央权力
问题2:嬴政会采取哪家学派的治国建议?
韩 非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法家
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1.加强君主权力 ——建立皇帝制度
问题探究二:皇帝制度有什么特点?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核心素 养目标
时空观念
壹
结合秦朝统一的过程及意义,从“时
空观念”的角度了解秦朝统一的业绩。
贰 唯物史观
结合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对
叁
秦始皇的评价,从“唯物史观”的角
度分析秦始皇的功过。
家国情怀
结合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举措,从“家国情怀” 的角度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其意义。
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材料一: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 世三世至万世,传之无穷。①—皇《位世史袭记》
材料二: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 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 子自称曰“朕”。 —②《皇史帝独记尊》
材料三: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 ③皇权至上 —《史记》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解析版)材料
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故 B 符合题意;针对题干
现象,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休养生息,不是严刑峻法、盐铁官营,排除 AC;重文轻武是宋代实
行的,排除 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针对题干现象,
D.重农抑商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汉文帝的统治与文景之治,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
【解答】根据材料“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务民于农桑,薄赋敛”结合所学可知,大臣贾谊和大臣
晁错都主张以农为本,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汉文帝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励精图治,汉初经济得到恢复
和发展,故 A 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重视农业生产,没有涉及戒奢从简,排除 B;兴修水利和重农抑
项;杨坚建立隋朝,排除 D 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汉的建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2024•广州)汉代某皇帝统治时期,陆续下诏“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
这些措施使社会逐步安定。该皇帝统治的时期被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A.严刑峻法
B.休养生息
C.盐铁官营
D.重文轻武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
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的政策是休养生息。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
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4)根据材料思考,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 应该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与沿线各国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 共蠃, 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 发展,共筑“中国梦”与“世界梦”。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 力增强,国库丰盈。
汉 武 帝 巩 固 大 一 统
1、汉武帝大一统措施
①、政治上,“推恩令”和刺史制度; ②、经济上,将地方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 铢钱 ③文化上,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 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维护北部边境的安 定。
丝路
绸 4、东汉时期,班超经营西域 之 5、西域都护
路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新
“ 疆地区 )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历史意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 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陆 上 丝 绸 之 路
丝绸 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 y u a n d u)
(4)毛泽东曾在《沁园春·雪》一词中提到“秦皇汉武” 两 个人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两个方面的措施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形成秦亡汉兴内种不同的结局?
秦始皇为了个人享乐,征发农民修宫室、造陵墓,使大批 农民离开土地,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是滥用民力;而汉武 帝征发农民服役,主要是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对社会经济 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东汉衰亡原因 宦官和外戚专政
4、黄巾起义
打击了东汉统治
1、西域: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
沟 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标要求: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教学活动建议)观察秦疆域图,建立时空概念。
3、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4、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5、(教学活动建议)搜集秦陵兵马俑的图片,举办主题展览。
6、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7、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8、(教学活动建议)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诵读相关想象商旅的艰辛9、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10、(教学活动建议)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识读历史年基本技能。
11、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12、(教学活动建议)搜集具体事例,体会中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广泛教学重点:1、秦巩固统一的措施2、秦灭亡的原因教学难点:秦朝各方面措施的影响教学过程:本单元主题年代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
政治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成为正统思想。
经济上,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和发展。
民族关系上,秦汉时期有战有和,北击匈奴,连通西域。
对外交流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频繁,中华文明影响世界。
世界:与秦汉两朝先后并存的主要有欧洲的罗马、西亚的安息等古代国家,其中汉朝与罗马文明最为辉煌。
教学过程: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时期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环节1:感受历史更迭朝代时间建立者都城秦西汉东汉通过表格,我们回忆了秦汉时期的更迭,大家从中能得出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贤则昌,失贤则亡;环节二:列表对比秦始皇、汉武帝采取的不同的巩固统治的措施:识读地图,对比不同(1)依据图一,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及地方行政设置。
(2)依据图二,指出其行政区域划分的特点及原因,并支出洗浴都护府设置有何意义?(3)依据两幅地图,指出西汉疆域和秦朝相比变化最大的是哪一方向?结合所学分析原因环节4:模拟西汉商旅,体会路途的艰辛。
专题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核心考点
专题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核心考点专题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代特征】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嬴政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
2.汉: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
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大一统”,使西汉达到鼎盛时期。
【核心考点】1.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一一秦朝。
3.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地方推行郡县制。
4.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钱,M一度量衡、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修筑武城抵御匈奴。
5.秦的暴政导致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刘邦的军队灭亡秦朝。
6.刘邦建立西汉,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时期出现“文景之治”局面。
7.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还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兴办太学。
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专卖。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的路线:长安一河西走廊一西域一中亚、西亚一欧洲,促进了贸易与文化交流。
西汉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9.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等地区归属中央政权。
10.西汉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I1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尊称为“医圣”o华佗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
12.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
《东汉的兴衰》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PT课件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新课导入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时主题
顺应潮流,大秦统一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 西汉初建,重归统一 汉武大帝,强盛一统 东汉新生,延续统一 驼铃古道,东西动脉 秦汉成就,文化科技
课时标题
秦统一中国 秦末农民大起义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学习任务一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边看边思考: 西汉被谁建立的什么政权代替了?这个篡位者所进行 的改革是否取得了成功?他又被谁推翻了?
学习任务一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新政的实施不仅没有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加 剧了社会动荡。
爆发时间:184年
巾 爆发范围:全国各地 起 起义装扮:头裹黄巾 义 整体特点: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结果:历时9个月,最后被镇压下去 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名存实亡
课堂总结
当堂训练
1.“(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
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
东汉的兴衰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单元主题词
统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汉末年到东汉建立的大概过程,掌握东汉建立的基 本史实、光武帝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2.了解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特点,知道黄巾起义 的基本史实。 3.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结合单元主题,认识到统一有利 于国家各方面的发展。
学习任务二 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东汉绿釉陶水亭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强化训练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基础巩固1. 【史料实证】(2022·肥城一模改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皇帝是()A. 周武王B. 齐桓公C. 秦始皇D. 唐太宗C解析:由材料“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可知西安碑林博物馆中石碑上的这段材料反映的是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史实,所以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秦始皇,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C。
2. 【史料实证】(2022·泰山模拟)文字是文化认同的基础,秦朝促进文化认同的措施中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推行小篆B. 统一货币C. 编制户籍D. 颁行秦律A解析:秦朝统一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在文字上实行统一的措施,把小篆字体作为全国通行的文字,A项正确;统一货币属于经济措施,排除B 项;编制户籍属于政治措施,排除C项;颁行秦律属于法律措施,排除D项。
故选A。
3. (2022·天津)2021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
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
这印证了汉文帝()A. 勤俭治国B. 勤于政事C. 善于用人D. 虚怀纳谏A解析:汉文帝、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第一个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依据材料中“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欲为省,毋烦民”可印证汉文帝勤俭治国,A项正确;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和虚怀纳谏与材料不符合,排除B、C、D项。
故选A。
4. (2022·扬州)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结果“藩国自析(分解)”。
与此相关联的措施是()A. 建立郡县制B. 修筑道路网C. 实施“推恩令”D. 推崇儒家学说C解析: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武帝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A、B、D项与此没有直接的关联,排除A、B、D项。
2_押新高考卷02题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原卷版)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和意义(一)军事层面的统一,奠定疆域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代指极南的地区),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二)制度层面的统一,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1)称号的由来: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2)特点:①皇帝独尊;①皇权至上(核心);①皇位世袭(家天下);3)制约因素:①以丞相为首的官僚集团;②修史传统;③儒家的民本思想;2.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1)特点:①以皇权为中心;①家天下;①分权明确,体系较完备,互不统属,相互牵制;①家国同构,家国一体;①官僚政治;2)参政方式:朝议制度(大臣讨论,皇帝裁决)3.地方官制:郡县制特点:①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①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加强中央集权;①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三)思想层面的统一,法家思想为指导思想(四)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有利于中华民族认同观念的形成1.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2.制定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
(五)统一的意义1.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国家版图);2.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政治制度);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认同观念的形成。
(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4.废除列国间重重关隘及限制,“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大一统观念)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西汉的强盛(一)政治强化:1.颁行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削弱地方,加强中央;1)配套措施:①左官律: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视歧视。
②附益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
③酎金夺爵:元鼎五年,武帝为祭祀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不足或成色不足为借口,废列侯106人。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知识点整理2024-2025学年去年金陵十三钗
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 课秦统一中国在军事上对六国发动猛烈攻势。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和官员都要遵从皇帝的指称为“三,称为建立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在全国长度、容量、有利于国家对经济便利了经济的发展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比较第10 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三、秦朝的灭亡项羽率军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兵直抵秦都咸阳,秦朝灭亡。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成为富西汉与匈奴开通边境秦亡汉兴的原因及启示(1)原因:①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实行严刑峻法,激化社会矛盾;汉初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
②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以此为鉴,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为汉朝的大一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启示:“成由俭,败由奢”,汉初统治者政策宽厚、生活节俭,并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安定。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由严厉镇压诸侯王“推恩”:分割诸侯国的土地→削弱诸侯(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二、加强经济管控发明新型播种工具四、北击匈奴拓展延伸1.秦汉对待儒学的不同态度2.汉代使儒学成为封建王朝正统思想的原因(1)大一统的要求:汉初“无为而治”思想已不再适用于新形势,统治者急需一种新思想巩固统治;(2)董仲舒的贡献:他把儒家思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使儒家的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3)汉武帝的推动: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大力推行儒学教育;(4)根本原因: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
第13课东汉的兴衰社会出现比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利用水力三、黄巾起义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一、张骞通西域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一、造纸术的发明二、医学、数学与农学的成就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秦简九九表这部书总结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三、司马迁与《史记》四、道教和佛教也吸收社会上的一些神仙使太平道得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拓展延伸两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1)政治因素:汉朝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国家巩固。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解读)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内容建构
楚汉之争
汉高祖
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
西汉建立
休养 生息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之治 手工业发展、商贸繁荣
课标解读 课时目标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单元概览
诸侯壮大,豪强横行 富商大贾控制经济命脉 思想混乱,威胁统治 匈奴犯边,袭扰大汉
推恩令
罢黜百家 尊崇儒术
政治 思想
经济 军事 五铢钱 卫青、霍
去病北击 匈奴
张骞通西域 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管理西域
西域都护 班超出使西域
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课标解读 课时目标 单元概览 内容建构
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造纸术
科技
佛教
道教
宗教
科技与
文化
张仲景 医学 华佗
史学 《史记》
数学 《九章算术》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 深远影响。然而,秦朝实行残暴统治,最终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
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得以恢复,社会趋于稳定。 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沟通中外文明 的丝绸之路
①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关史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②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时 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③知道西汉管理西域的相关措施,学习张骞、班超等人持之以恒,敢于冒险的精神。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PPT课件
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 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 2.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认识到维护和 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
学习任务一
削弱地方势力
问题一:汉武帝为何要巩固大一统王朝?
政治:诸侯王与地方 豪强势力强大
图一 金缕玉衣
诸侯王势力强大
材料一 (豪强地主) 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 党之地徒方,豪以强武势断力于强乡大曲。
——《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政治:设刺史监视地方。
材料 (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汉书·武帝纪》
学习任务二
加强经济管控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改进农具
经济
经济问题
汉武帝的政策
私人铸币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富人控制盐铁经营权 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富豪唯利是图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意义: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 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学习任务三
尊崇儒术
思考:依据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概括汉武帝调整治国理念的原因。
材料 汉代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无为之治, 并因之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但是这种治民之术,既不能解决化 民易俗、建立统一的封建伦常观念的问题,也不能使分散的小农经济与 政权凝聚为一体,更为有害的是这种放任政策,听凭富贾豪族掠夺民财, 兼并土地,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 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 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课标要求:
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教学活动建议)观察秦疆域图,建立时空概念。
3、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4、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5、(教学活动建议)搜集秦陵兵马俑的图片,举办主题展览。
6、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7、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8、(教学活动建议)观察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图片和绘画,诵读相关想象商旅的艰辛
9、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知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
10、(教学活动建议)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识读历史年基本技能。
11、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12、(教学活动建议)搜集具体事例,体会中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广泛
教学重点:1、秦巩固统一的措施2、秦灭亡的原因
教学难点:秦朝各方面措施的影响
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题年代尺: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立。
政治上,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思想文化上,儒家思想在受到打击后实现了复兴,成为正统思想。
经济上,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和发展。
民族关系上,秦汉时期有战有和,北击匈奴,连通西域。
对外交流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外交流频繁,中华文明影响世界。
世界:与秦汉两朝先后并存的主要有欧洲的罗马、西亚的安息等古代国家,其中汉朝与罗马文明最为辉煌。
教学过程: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时期汉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环节1:感受历史更迭
朝代时间建立者都城
秦
西汉
东汉
通过表格,我们回忆了秦汉时期的更迭,大家从中能得出什么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贤则昌,失贤则亡;
环节二:列表对比秦始皇、汉武帝采取的不同的巩固统治的措施:
识读地图,对比不同
(1)依据图一,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及地方行政设置。
(2)依据图二,指出其行政区域划分的特点及原因,并支出洗浴都护府设置有何意义?(3)依据两幅地图,指出西汉疆域和秦朝相比变化最大的是哪一方向?结合所学分析原因环节4:模拟西汉商旅,体会路途的艰辛。
项目秦始皇汉武帝
不
同
点
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
思想文化
相同点
(1)说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2)说出丝绸之路的影响
(3)介绍一带一路,说明它的现实意义。
环节5:填表感受两汉的科技文化
(2019山西中考)
模仿上面张仲景的题目,仿写蔡伦、华佗、司马迁的事迹,及他们身上承载的历史价值。
教学反思:内容多、细,一节课不能完成所有内容,需要分两节课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