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隋炀帝)
部编八上语文《野望》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
部编八上语文《野望》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知识点:一、作者简介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隋末举孝悌廉洁科,除秘书正字。
不乐在朝,求为扬州六合丞。
因简傲纵酒被劾,弃官还故乡。
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
工诗赋,尤擅五言诗。
其诗多写饮酒与田园隐逸生活,平淡质朴,不染梁陈雕琢浮华旧习,于唐初诗坛独具面貌。
二、故事背景王绩入唐后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
贞观中以足疾罢归。
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之时。
三、课文翻译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东皋:地名,在今山西万荣,作者弃官后隐居于此。
皋,水边高地。
薄暮:傍晚。
薄,接近。
徙倚:徘徊。
依:归依。
落晖:落日。
犊:小牛。
这里指牛群。
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采薇:采食野菜。
译文:黄昏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着不知归依何处。
每棵树都披上枯黄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晖。
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大家相对无言并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放牧的人赶着牛群回家。
四、问题归纳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有何作用?首联写傍晚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
这两句诗以平平淡淡的叙述,写在暮色之中,诗人伫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且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静色彩,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
同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2. 赏析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
颔联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棵棵树木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3.赏析“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
颈联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野望》王绩 精美课件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PAGE 12
【起】
远景 树、山(静) 宁静、开阔 【承】 近景 人(动) 恬淡、自然 【转】
尾联 归隐
【合】
PAGE 7
登高远望的情结
自上古以来,中国诗人们即普遍存在登高望远的情结。《诗经·周 南·卷耳(juàn ěr)》中有:“陟(zhì:登高)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sì gōng),维以不永伤(长久思念)。”《汉乐 府·悲歌》中有:“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 累累(lěi)。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征夫或游子因为远征或求仕离开了故乡,漂泊异乡的途中登高望向故 乡所在的方向,即使望而不见,眼前的山水风景也聊可缓解内心的思 念。这种登高情结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甚至成了重阳佳节基本的 节日活动。
PAGE 9
总结
全诗语言质直清新, 自然流畅,以情写景,景 中寓情,借日暮山野秋景, 写出了忧郁苦闷、彷徨无 依、孤独寂寞的心情。
PAGE 10
探究发现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PAGE 2
读感知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颔联)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颈联)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尾联)
PAGE 3
译读理解
方法: 1.结合注释,连词义而成句意,但不能拼“词义”而 成句意; 2.小组合作,每人译一联,互相纠正补充。
隋炀帝杨广千古名句
隋炀帝杨广千古名句
1、残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杨广《隋唐演义》
2、白马篇白马金贝装。
横行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
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铠。
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彻。
地迥角声长。
宛河推勇气。
陇蜀擅威强。
轮台受降虏。
高阙翦名王。
射熊入飞观。
校猎下长杨。
英名欺卫霍。
智策蔑平良。
岛夷时失礼。
卉服犯边疆。
征兵集蓟北。
冲冠入死地。
攘臂越金汤。
尘飞戏鼓急。
风交征旆扬。
转斗平华地。
追奔扫大方。
本持身许国。
况复武功彰。
曾令千载后。
流誉满旗常。
——杨广《白马篇》
3、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杨广《春江花月夜》
4、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杨广《失题》
5、清露冷浸银兔影,西风欢落桂花枝。
——杨广《望江南》
6、"野望寒鸦飞数点, 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 一望黯消魂"——杨广《野望》
7、天下皆称广以为贤——杨广
8、断露时通日,残云尚做雷。
——杨广《悲秋诗》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野望》(王绩)评析
《野望》(王绩)评析原文:《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评析:唐初的文坛上,“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新唐书》卷201)。
当柔靡绮丽的风气正盛之际,王绩却开创了朴素自然的诗风。
《野望》可说是对齐梁诗歌内容贫乏、形式呆板进行反拨的产物,也是王绩诗中最为人传诵的代表作。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历来看法不一。
一说隋将亡之时。
但清代沈德潜不同意此说,认为“说诗家谓感隋之将亡,毋乃穿凿”。
(《唐诗别裁集》卷9 )一说隋亡之后,如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从全诗意境看,可能是王绩归隐后所作,诗中“怀采薇”之句,即为佐证。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东皋,既明指诗人归隐之处,又暗喻其当时过的是象晋诗人陶潜《归去来辞》中所说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躬耕恬适生活。
徙倚,犹言依回、徬徨;欲何依,是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句。
中间四句写所望见的景色:“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还,猎马带禽归。
”树树、山山,极言每棵树木、每个山峰,尽处在夕照下。
枯黄憔悴的山树又处于夕阳的余晖中,这样的审美客体,就归隐后抱有落寞心情的诗人看起来,也不免兴起荒凉穷暮之感。
然而,诗人在这静态的自然背景中,又看到一幅幅动态的画面:牧童天真烂漫地挥鞭驱赶着牛犊步向村舍,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物,高高兴兴地回家。
如果说,诗人上四句对表层景物的描写,是作为蓄势的话,那么,末两句他所蕴蓄的情思就不能不流露出来了:“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正是全诗意蕴之所在。
诗人说,我同这些牧人、猎人互不相识,纵然今日在夕阳中互相顾盼,可是,我内心的郁闷有谁知晓呢?我只得长歌当哭,怀念那殷商亡后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伯夷、叔齐了。
王绩仕途失意后,对现实常怀愤懑。
他曾说:“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
揭秘; 隋炀帝杨广真的杀了隋文帝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揭秘; 隋炀帝杨广真的杀了隋文帝吗?
导语:众所周知,隋炀帝杨广荒淫无度,残暴不仁,历史上还说他谋兄淫母、弑父夺位,前面的残暴和荒淫都只是过分夸张的形容了这位帝王,后面的上位
众所周知,隋炀帝杨广荒淫无度,残暴不仁,历史上还说他谋兄淫母、弑父夺位,前面的残暴和荒淫都只是过分夸张的形容了这位帝王,后面的上位过程也是疑点重重,一套接一套的套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隋文帝杨坚死亡的历史真相吧!
隋文帝杨坚在世时,早就立下杨广为皇太子,诸多社稷事宜也交由杨广来操作,可以说,在隋文帝心中,杨广就是他心目中,接替他位置的最好人选,他很看重自己的这个儿子。
但是为什么在最后他快要驾崩的时候,就出现了杨广和杨素商量隋文帝驾崩后登基事宜的信件被隋文帝发现和隋文帝的宣华夫人控诉被杨广调戏轻薄的情况。
杨广为什么这么傻,这么等不及地非要在这种时候冒出这些事,给自己的帝王之路制造阻碍呢?
隋文帝缠绵病榻,不久就要驾崩,杨广的几个兄弟也虎视眈眈的盯着这个皇位,在这种时候,他找杨素商量对策还说得过去,但是,商量就商量,见面说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还要写信,这么紧急的时刻,他们难道还要比比谁的文采更好吗?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当时是为了避嫌,所以才没有见面,最终选择了信件交流,可信件这种东西不是更容易被抓为把柄吗?接下来,那封信,还好死不死的就那么神奇的通过了杨广杨素建立的层层的防卫圈,就“误送”到了隋文帝手里。
隋文帝见此信又听闻宣华夫人被戏,大怒“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诚误我”。
于是,隋文帝决定召回杨勇,废杨广太子之位。
但是细节又一次影响了历史,事有不巧,复立太子一事走漏了风声,后来就有了
生活常识分享。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2023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娉.婷(pīng) 红晕.(yūn) 宽宥.(yòu) 汲.取(jí)B.沆.砀(hàng) 鲜妍.(yán) 游弋.(yì) 骈.进(bìng)C.妖娆.(ráo) 栖.息(qī) 亵.渎(xiè) 睿.智(ruì)D.佝.偻(gōu) 风骚.(sāo) 皓.月(hào) 层累.(léi)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颁发震憾磨肩接踵哗众取宠B.禁锢劳碌战战惊惊丝豪不爽C.俯瞰斟酌正经危坐如坐针毡D.鼎盛意蕴信手拈来雕梁画栋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站在曾国藩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
B.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年轻人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敢于迎接任何前所未有的挑战。
C.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的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D.诵读经典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B.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衹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
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证据。
5、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设问)B.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
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甫唐诗《野望》原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
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原文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1、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
2、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
3、戍:防守。
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
4、南浦:南郊外水边地。
5、清江:指锦江。
6、万里桥:在成都城南。
蜀汉费?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
”这两句写望。
7、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
8、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译文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眺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赏析这首诗虽是写郊游野望的`感触,忧家忧国,伤己伤民的感情,迸溢于字里行间。
诗的首联写从高低两处望见的景色。
颔联是抒情,由野望想到兄弟的飘散和自我孤身浪迹天涯。
王绩《野望》
野yě望wànɡ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注解:①“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薇,是一种植物。
②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曾三仕三隐。
以琴酒诗歌自娱。
)2、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3、赏析:《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4、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景与人)动静结合,活现一幅浓浓的秋暮晚归图。
野望朝代:唐代作者:王绩原文: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写翻译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入仕与归隐的矛盾
入仕与归隐的矛盾作者:王东亮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年第11期【内容摘要】教参将《野望》的主题解读为,诗人政治上的不得志,因而迷茫失意,只能向古代的隐士寻找心灵的慰藉。
但是,这种解说没有真正揭示出诗人迷茫失意的根源。
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可以发现是入仕和归隐之间的矛盾心理,导致诗人产生了迷茫、孤傲、痛苦和无奈的心情。
【关键词】《野望》主题 ;王绩 ;入仕和归隐《野望》是王绩的代表作,选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唐诗五首》。
这首诗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历来为学者们所称道。
王尧衢说:“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
”闻一多先生更是不吝溢美之词:“应该说是唐代五律的开新之作,自然处渊明亦当让步。
”那么这首“宜取以压卷”,“渊明亦当让步”的诗歌,它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尽管教参对《野望》的主题有解读,但是老师们还有困惑。
下面先看看教参的解读。
一、教参解读:政治不得志的失意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对《野望》一诗是这样分析的:“薄暮时分,牛羊归家,鸡栖于埘,难免让人产生思归之情”。
思归之情难免令人感伤。
“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出作者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清冷的色彩”。
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
在这田园的生活中,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很陌生∙∙∙∙∙∙只好向前贤那里寻找慰藉,放声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
从教参的分析可以看出:是政治上的不得志,造成了诗人内心的失意、孤独、忧郁,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理解自己的人,只能带着苦闷向古人寻求慰藉了。
《野望》的主题历来分歧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诗人性格的复杂。
那么,在这首诗中,除了失意、孤独、忧郁,诗人还有哪些复杂的情感?诗人政治上的不得志具体是指什么?“无相识”仅仅是指诗人不认识牧人和猎人吗?要回答这些问题,教参设计的教学重点其实已经指出了一条寻找答案的有效途径。
《野望》阅读答案
《野望》阅读答案《野望》阅读答案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写阅读题就会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野望》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野望》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①王绩(584-66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尝居东皋,号东皋子。
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
为人放荡不羁。
②徙倚:徘徊。
③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4分)参考答案:12.(1)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1分)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1分)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2分)(2)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1分)又没有真正的知己,(1分)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2分)《野望》阅读答案2寒食野望吟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
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
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等风俗。
B.题目中的“望”具有统领全篇内容的作用,下文所写内容既有诗人亲眼之所见也有诗人想象之景象,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
隋 唐 五 代 文 学
隋唐五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概况隋唐五代文学从时间跨度上来看,即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至唐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唐朝灭亡为止,近420年的时间。
隋代文学是南北朝文学的延续,又是初唐文学的前奏。
隋代文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北入隋的作家,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一类是由南入隋的作家,如江总、虞世基、虞世南等。
南朝齐梁文学的浮艳文风和形式技巧与北朝文学的刚健之气和朴素质实的笔法,都影响了隋朝文人的创作。
总体上呈现着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代文学过渡的趋势。
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
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歌、散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
一、唐代诗歌唐代文学的最高成与代表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
1、作家、作品众多。
《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大家辈出,风格丰富多彩,特点突出。
其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
3、诗歌体裁各体皆备,传统的古体诗开创了新的局面,近体诗则发展到顶峰。
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更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唐代诗歌的发展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
盛唐大致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65),盛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极度繁荣时期。
中唐大致从代宗大历元年到文宗太和九年(766-835),中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变化时期。
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二、唐代散文唐代散文是唐代文学的又一个亮点,《全唐文》所录的作家有3035人,作品有18400万余篇。
全面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文体发展更亦成熟,表现技巧丰富,出现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散文大家。
“骈文”和“古文”两大文类,在不同阶段中各自占据优势,在相互斗争中消长、交融。
此外,晚唐的小品文也显示了它的奇光异彩。
野望原文及翻译赏析
野望原⽂及翻译赏析《野望》是隋末唐初诗⼈王绩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格律完整的五⾔律诗。
⾸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理描写来抒情。
野望作者: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唯落晖。
牧⼈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译⽂黄昏的时候伫⽴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彩,重重⼭岭都披覆着落⽇的余光。
放牧的⼈驱赶着⽜群回家,猎⼈骑着马带着猎物各⾃随愿⽽归。
⼤家相对⽆⾔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歌真想隐居在⼭冈!野望赏析⾸联,景中含情,景中有⼈。
我们先来看⼀下这幅图景:傍晚时分,⼣阳西下,天边满是烟霞,诗⼈独⾃⼀⼈登上东皋极⽬远望,左右徘徊不已,⼼⾥默默念着曹操《短歌⾏》中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薄暮”交代时间,渲染⽓氛,“东皋”点明地点,“徙倚欲何依”表明⼼态,复杂抑郁。
这两句看似平平淡淡的叙述,却把作者的⼼绪交代的⼀清⼆楚,奠定了整⾸诗的基调。
颔联,写秋天⼭林之静景,从正⾯进⼀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绪。
诗⼈从眼见所见,给我们勾勒了⼀幅秋之晚景图。
⼀望⽆际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憔悴枯黄的颜⾊,连绵起伏的群⼭在⼣阳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萧瑟的暮光。
看似安静开阔的景象,却给⼈⼀种荒凉落暮之感。
颈联,写傍晚时分⼈的活动,从反⾯衬托诗⼈的郁闷孤单的⼼境。
诗⼈给我们描绘了⼀幅乡野之⼈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
放⽜的牧童唱着⼭歌,欢快的赶着⽜⼉返回家中,猎⼈骑着骏马,⼤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归,多么安逸的场景,多么令⼈陶醉的画⾯啊。
但是这些热闹是他们的,诗⼈什么也没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
尾联,终于再也按捺不住内⼼的情感了,直抒胸臆。
诗⼈从美好⽽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回到了起始的⼼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种茫然若失、孤独⽆依、苦闷惆怅的⼼绪。
诗⼈⾝边没有⼀个相识的熟⼈和朋友,没有⼈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
《野望》阅读答案
《野望》阅读答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并对今后的学习做出调整。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野望》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野望》阅读答案1洞庭微雨后,凉气入纶巾。
水底归云乱,芦丛返照新。
遥汀横薄暮,独鸟度长津。
兵曱无归日,江湖送老身。
悠悠只倚杖,悄悄自伤神。
天意苍茫里,村醪亦醉人。
19. “兵甲无归日”一句中“兵甲”指______,“江湖送老身”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__(情感)。
20. 陈与义在北宋灭亡后转学杜甫,此诗被清代纪晓岚评价为“入之杜集,殆不可辨”,请从意象、情感两个角度赏析本诗的风格。
【答案】19. (1). 战争/战事 (2). 晚年漂泊流落的感伤20. 全诗沉郁顿挫。
①意象真实、清冷、密集,如“微雨”“凉气”“乱云”“遥汀”“薄暮”“独鸟”等,契合诗人深沉的心境。
②情感沉痛、厚重而不消沉,诗人既有自身的羁旅之愁、衰老之叹,又有亡国之痛,个人的命运与国家联系在一起,结尾不以悲语收束,而已宽解之语作结,使全诗情感深沉而不颓唐。
《野望》阅读答案2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倚。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唐诗人,字无功,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后弃官归隐而终。
(1)结合首联和尾联,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分)答:(2)简析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4分)答:参考答案:13.(1)首联点明躬耕归隐身份,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2分)尾联表明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2分)(2)两联运用动静结合(或远近相映、光色相融)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辉中越发显得萧瑟;(2分)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
野 望(4篇)
野望(4篇)野望篇一语文课程标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深入体会古诗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意,把握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1、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1课时《野望》《黄鹤楼》语文课程标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明确写景手法的提问方式,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
[:Z;;]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名家辈出,佳作迭现。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唐诗中,感受律诗的格律之美。
二、教学新课野望目标导学一:了解常识,疏通文义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朗读。
教师教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3、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目标导学二:理解诗句,概括内容提问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明确: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
提问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明确: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
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唐诗鉴赏漫谈(第二期)王绩《野望》:为何望而不识
唐诗鉴赏漫谈(第二期)王绩《野望》:为何望而不识《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一、无功之绩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初唐诗人。
单看王绩的名和字,一为“亡绩”,一为“无功”,无成绩,也无功劳。
暗合道家“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的无为思想。
冥冥之中,又给了他一颗不问仕途超然物外的隐逸之心。
王绩像1、他哥哥一家都厉害如果你读过《三字经》,不知还记不记得有这样两句话——“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即“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
老、庄、荀,基本是路人皆知了。
扬子就是扬雄,“汉赋四大家”之一。
刘禹锡《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西蜀子云”便是扬雄。
而中间的“文中子”却鲜为人知,其实他就是王绩的哥哥,叫做王通,王通的孙子便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由此论来,王绩是王勃的叔公。
王勃是王绩的侄孙王通是隋末名儒,著有《礼论》25篇,《续诗》360篇,《元经》31篇,《易赞》70篇。
聚徒讲学,声望日高,受业者千余人。
所著《文中子》一书,在当时,与孔子的《论语》齐名。
所以王绩称自己的家世“地实儒素,人多高烈”,真乃名副其实。
王绩之兄——儒学大师王通2、身在官场,心在醉乡王绩嗜酒,可以说是上接陶渊明,下启李太白。
在隋之时,他就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
入唐后,王绩待诏门下省时日饮酒三升,侍中陈叔达听闻此事,下令每天供给王绩美酒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期,王绩住在太乐署史焦革的家中,他听说焦革擅长酿酒,所以求任太乐丞。
后因焦氏夫妇相继去世,无人供应好酒,于是弃官还乡,撰《酒经》一卷;又收集杜康、仪狄等善于酿酒者的经验,写成《酒谱》一卷;因他饮酒五斗而不醉,又写就《五斗先生传》,诗文被太史令李淳风誉为“酒家之南董”。
王绩拜酒3、唐代第一位隐士隐士是个不可多得的荣誉头衔,一要弃官去职,远离江湖;二要薄钱尚德,心近自然;三要才识过人,独立特行。
重庆市开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开州区2023~2024学年度(上)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一)(22分)小渝同学在学习《三峡》之后,写了一则介绍语,请根据语境,完成下面小题。
①三峡位于长江上游,以其峻峭()的山峦和奇丽的江水而闻名于世,是中国最壮丽的地质景观之一,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三峡常年游客络yì()不绝。
游览三峡时,你将被大自然的巧妙绝伦所震撼。
群山连绵不断,重luán()叠嶂,山间树木花草俯仰生姿,相互映衬(),如同妙手偶得。
乘坐游船沿江而行,你可以欣赏到高峡急水,奔腾直下的劲健之美;萧萧落木、猿啼哀转的悲壮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除了壮丽的自然风景,三峡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张飞庙、石宝寨等遗址和巴文化等。
在这里,你可以A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B体验到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C感受到厚重的历史底蕴,D体会到独特的民族文化。
【任务一】识字辨词1.请填写文段中空缺的字音、字形。
填写字音:峻峭( ) 映衬( )填写字形:络yì( )不绝重luán( )叠嶂2.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巧妙绝伦 B.连绵不断 C.俯仰生姿 D.妙手偶得【任务二】句子表达3.下列句子,放入第③段ABCD处,位置最恰当的一处是( )句子:参观到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4.请在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与前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综合性学习(8分)5.班级将开展“保护三峡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小渝为此次活动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帮他补写下联。
上联:传承三峡文化遗产下联:(2)小渝对三峡文化遗产非常感兴趣,想积极参加本次活动,但妈妈担心会影响他的学习,没有答应。
作为小渝的好朋友,请你劝劝小渝的妈妈,要求语言连贯、得体。
(二)名著阅读(8分)6.根据《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的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任务。
第13课《唐诗五首 野望》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作
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王绩 ,字无功,号东皋子。唐初诗人。其山水田
简
介
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
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除一度作
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
居乡里,曾三仕三隐。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
自比嵇康、阮籍、刘伶和陶渊明。作品多以山水田
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琅琅上口——读顺
野望
王绩
gāo
xǐ yǐ
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dú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wēi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斟字酌句——读懂
傍晚。 薄,迫近。
地名,诗人隐 居的地方 。皋,
水边高地。
野望
徘徊王。绩
归依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小牛,这 里指牛群。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落日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泛指猎获的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鸟兽,这里
指猎物。
采食野菜。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 最后饿死。“采薇”比喻隐居不仕。
斟字酌句——读懂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傍晚时分我站在东皋纵目远望,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回归家园。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我看到这些人却并不认识,心情郁闷,我长 啸高歌真怀念伯夷、叔齐这样的隐居之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望
杨广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注释:①这首诗为隋炀帝登位前作,描写的是南方孤村晚景。
②黯消魂: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黯然:失色,面色难看的样子。
赏析:《野望》是隋炀帝杨广创作的一首触景抒情诗,营造了一种寥落和孤寂的意境。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这两句是说,千万点的寒鸦飞起落下;孤单的村庄被流水环绕。
诗人是在远眺,极目远眺,一副归心似箭的情态。
视线无林树、群山的阻隔,正好远望。
“长望当归”,欲归何时?“寒鸦”的“寒”,正映现心境之寒,“孤村”之“孤”,正见远离京国的孤单。
“斜阳欲落去,一望黯消魂。
”这两句是说,斜阳欲落,暮霭渐逼,望之令人黯然销魂。
这首小诗很有意境,前三句皆景,首先映现的是“寒鸦”,再是“流水”、“孤村”,然后“斜阳”,形成了一个平远、萧疏、清冷、黯淡的境界。
第四句“一望黯消魂”一下点醒,知道上面所写都是作者望中之景,为“有我之境”,而“黯销魂”又分明来自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就又将望中之情挑明了。
一句出,全篇情活意动,最为警策。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寥落和孤寂的意境,此时诗人心里会产生凉飕飕、空落落的感觉,村庄是很孤单,有流水环绕,有所凭依,似乎也不那么孤零了。
流水看来还是那么有情,流水啊,何时送我回归?“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中间有玩索无尽的意味。
这首诗意境浑成,语言又很自然、圆熟,因此博得了许多人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