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摘要】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概念,即劳动是价值的源泉;接着说明了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背景,指出其在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演变过程。
正文部分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探讨了劳动价值论在当代经济学中的地位,分析了劳动价值论的相关研究成果,讨论了劳动价值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以及劳动价值论与价值创造的现实意义。
结论部分总结了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启示,强调了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应用,展望了劳动价值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整篇文章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全面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性及其对现代经济的启示意义,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市场经济,价值创造,现实意义,当代启示,现实应用,未来发展1. 引言1.1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概念劳动价值论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些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来决定的。
劳动价值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斯多亚哲学,但在近代经济学中得到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发展。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要点: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
在劳动价值论的框架下,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这些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这意味着劳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劳动,只有经过劳动的加工和生产,商品才能获得价值。
劳动价值论强调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的是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平均劳动时间,它决定了这种商品的价值。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超过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这种商品的价值就会高于其实际价值;反之则会低于其实际价值。
劳动价值论强调劳动的创造性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重要性,这些概念对于理解商品价值的形成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概念为我们理解经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1.2 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背景劳动价值论的历史背景可追溯至古代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对劳动价值理论的探讨。
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
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劳动价值理论的当代拓展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其实质是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拓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更好地指导现实的发展㊂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就是不能离开劳动创造价值这一核心观点㊂拓展这一理论,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结合现实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㊂本文在继承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领域活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和论证了 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 ㊂一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实质是坚持价值源泉的唯一性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对劳动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作出明确的回答㊂劳动价值论的核心观点是,价值的源泉唯一地来源于劳动者的活劳动㊂无论是过去或是现在,不管是反对劳动价值论,或是认为劳动价值论不能科学地说明现实经济现象的观点,都是集中地否定了劳动价值论这一核心观点㊂因此,真正坚持劳动价值理论,必须要从理论上解决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即除了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最主要的是要说明物化劳动和科学技术这两种生产要素是否自行创造价值㊂科学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也就坚持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㊂(一)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说物化劳动不创造价值,其实质是说物质资料不创造价值㊂因为物化劳动的存在形式就是物质资料,二者只是对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表述㊂从这一基本的判断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物化劳动是不能创造价值的㊂首先,物化劳动是一个物,不具有与劳动力相同的性质㊂物化劳动的存在形式是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物的因素㊂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之中的,以劳动者为存在形式,是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㊂这两种要素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㊂劳动力这一要素的特殊性在于它的使用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也正是这一劳动过程使劳动力具有了创造价值的能力㊂而生产资料并不存在劳动过程,因而也就不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㊂如果得出物化劳动也创造了价值,实际上就是说生产资料也具有劳动的功能㊂很显然,以这种违反常理的界定为前提,推论出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的结论是毫无意义的㊂其次,劳动者的一次劳动不能多次创造价值㊂价值是由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十分明确的,它是指价值的创造必须与劳动者的活劳动相联系,即劳动者每进行一次劳动就创造一次价值,一次劳动过程结束,创造价值的过程也就终止了㊂但按照物化劳动也能创造价值的观点来分析,必须得出一次劳动能够重复多次创造价值的错误结论㊂物化劳动是劳动者在上一次生产过程中已经付出了的活劳动在物质资料中的凝结㊂这一活劳动在上一次生产过程中已经创造了价值,所创造的价值就是生产资料价值的一部分㊂生产过程结束后,活劳动也就物化在生产资料中成为物化劳动㊂这部分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物化劳动到了下一个生产过程就不能再还原为活劳动重新创造价值,而只能转移价值㊂如果因为物化劳动的来源是活劳动,就认为物化劳动也能创造价值,这实际上就等于说,一次活劳动能够重复多次创造价值,即劳动者的活劳动先在上一次生产过程中创造价值,然后,再作为物化劳动在这一次以及以后的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创造价值㊂按此逻辑进行推论,劳动者在进行了一次活劳动以后,尽管活劳动过程结束了,但创造价值的过程却可以连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只是这时的价值创造过程不再是由劳动者来进行,而是由劳动者生产的产品(物化劳动)来进行㊂这样的结论显然是不能让人接受的㊂所以,物化劳动也能创造价值的观点是缺乏理论支撑点的㊂主张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观点,其实质是认为物质资料能够创造价值㊂因为物化劳动是相对于活劳动来说的,指的是活劳动的凝固形态㊂这883 程恩富选集。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深化对劳
动 和 劳 动 价值 论 的 认识
( ) 一 经济全球化 、 民经济信 息化 条件下 的 国 社会 经挤 特征 和我 国社 会主义市 场经 济条件 下 的杜会经济关系 1 经济全球化 、 . 国民经济信息化条件下的社 会经济特征。 第一 .半个世纪 以来 ,由于科 学技术 的迅速
体 制 ,到最后党的十 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 济体制 2 O多年来 , 我国经济体制 已从僵
第 四, 近三 年来 , 由于科 技的进步, 国际资
本市场 的发展 ,虚拟经济正以前 所未有 的速度在 飞速发展 。所谓虚拟经济就是股票 、 外汇 、 券、 债
期货 、基金和与此相关的衍生产品的买卖活动 以
及 由此 引发的 一切经 济活动 、经 济结果。据权威 机构估计 ,目前世界虚拟经济值 已超过 了实物经 济值 。虚拟经济的迅速发展 , 动了国际经济的 推 发展 , 但也给各国的经济带来风险 . 与此 同时 , 也
维普资讯
江泽 民 同志在 七一 话 中指 出 : 讲 我们应 该结合新 的实际 , 深化 对社会 主义社会劳 动和劳 动价 值理论 的研 究和认 识” 劳 动价值 论是 马克 。 思经济 学说的基础 . 也是 科学社会 主义理 论的基 础, 结合新 的实 际 , 正确认识劳动 和劳动价值 论 , 对 当前我 国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体制 的建立和 韧 级阶段的社会 主义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 的意义。
思。
总之 , 随着 经济全球化 、 国民经济的信息 化 . 社 会生 产越来 越先 进 .产业 结构越 来越趋 于高 级, 经济关系越来越 复杂。 2 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的社 会经 济关 系 改革 开放 以来 ,找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 走 了一条 市场化 的道路 。从最初 的计 划经济 为
再论深化对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再论深化对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一、为什么要深化对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我们所说的劳动价值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的系统学说。
在马克思之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三大代表人物——配第、斯密和李加图先后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科学成份的优秀成果。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这些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完整体系。
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学习和讨论,形成了一套相对明确和稳定的基本认识。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经济运行方式的变化,原来建立在传统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能否适应新时代新情况的问题,面临着对现实经济是否具有解释力和适应性的挑战。
这种挑战既包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传统认识的挑战,也包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本身的挑战。
关于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讨论,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提出和展开的。
(一)现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要求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在马克思的时代,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服务业的比重较低,在整个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处于从属地位。
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工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并围绕着物质产品生产过程而展开的,与物质产品生产没有直接的服务业部门基本上被排除在价值创造的考察范围之外。
比如,将货运与客运区分开来,把前者列入价值创造的链条,而把后者列为不创造价值的部门,就是以物质产品生产为中心的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典型例子。
但是,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条件相比,现代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现代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服务化趋势,服务业的生产和就业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全世界的平均数超过了60%,一些高收入国家超过了70%;服务业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也大体上相当于这个水平。
相应地,工农业生产所创造的价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从全世界范围看已下降到较低水平。
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认识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8-7-25 16:56 彭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从1662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威廉.配弟在其《赋税论》提出劳动价值论出来,人类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认识已有340年的历史。同时,有关价值问题的争论不休。尤其是在2000年12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溶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以来,社会各界对劳动价值理论的争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与认识必须注意以个七个问题。
关于科学劳动与价值创造问题。科学技术不创造价值,而科学劳动作为实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它既可转移旧价值,还可创造新价值。创造价值的复杂劳动是倍加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科学劳动是高级或超级的复杂劳动。因而科学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比一般劳动创造的价值不知要多多少倍。
科学劳动是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掌握现代技术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劳动。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在生产和社会实际活动中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理论的创造,这是对科学的认识过程,既包括学习、积累和继承的过程,也包括科学的发展过程,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并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另一方面,将科学应用于生产,创造出一系列新的工具、手段,并培养提高劳动者使其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技术知识,能掌握和运用它们来进行生产活动,这是一个由科学到技术、再由技术到生产的应用过程,既是应用也是继续学习、研究的实践过程,是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的深化过程⑦。
关于科学技术与价值创造问题。首先,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的产物,而且往往是复杂程度很高的活劳动的结晶,其本身有价值;其次,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本身又不创造价值,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因为科学技术无论多么先进,它的运用无论千万劳动生产率多大程度的得高,但它终究仍是生产资料。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界没有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⑥。物化的知识凝结有价值,但它本身不是价值;最后,科学技术对价值创造的重要作用不可否认。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不仅是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的前提,而且也是创造出更氏我价值的必要条件。
深化认识
2、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的创造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决定的。威廉·配第曾经指出:“劳动是财富之母,土地是财富之父”,马克思也曾经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等文献中多次指出劳动并非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现实的常识告诉我们仅仅有劳动者而没有资本、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参与,是不可能创造价值和财富的,在生产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应该注意这并不意味着资本、土地也创造价值)。对此马克思曾经论述到:“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原材料。”[6]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技术、信息和管理才能等过去不被重视的要素在现代的生产和经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他们也要求参与分配。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由于“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所以应该允许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参与分配,这样有利于生产要素向更有效的领域流动,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加快,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内容提要:现代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不可能完全预见到现代社会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劳动价值论,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解决新问题,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在内涵和外延,商品价值、效用等内容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如何参与收入分配等问题两方面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世纪之交,随着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工业经济中孕育成长的知识经济已经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超越工业经济向更高阶段的飞跃,它必将对在工业经济时代创立和成长起来的所有理论提出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也不例外。劳动价值理论
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问题
按劳 分配 与按 生产 要素 分配 相结合 。 而 在市 场经 济条件 下 , 这种 分 配 方 式 必然 要 通 过 市 场机 制 来 实现 。 因而 要 承 认 市 场 分 配 的 作 用 。 在 这种 新 的 经 济条 件 下 , 怎 样 认 识 和 把 握马 克思 主 义关 于 劳 动 和 劳动 价 值理论 , 出 现 了不 同的见 解 和 争 论。 有 的学 者 提 出 , 按 劳分 配是 以 马 克思 的劳动 价值 论为 理论基 础 的 。 现在 既 然 实行多 种 分配 方式并存的 制 度 , 鼓励 生 产要 素参 与 收 人 分配 , 这 就 表 明 , 认为 只 有 劳动 创 造 价值 的理 论 , 与现 实 不 相 符了。 它不能说明按生 产要素分配的根 据。 实行按 要 素分 配 , 就 得 承 认 各种 生 产 要 素都 参 与价值 的创造 。 有的学 者根 据劳 动概念 的 范 围 , 认 为物化 劳动 也创造 价值 , 或社 会劳 动 创造 价值 。 至 于非 物质 生产部 门如 服务行 业 的劳 动是 否创造 价值的讨论 , 已经 经 历 了很 长 时间 了。
( 责任 编 辑 : 夏 添 )
否 也创造 价值 在个人 收人 分配 中要不 要 向 有 较 大 贡 献 的科 技工 作 者 和 企业 经 营管 理 人 员 倾斜 事 实上 也 存 在 不 同 的看 法 。 “ 十五 ” 计划建 议 , 特别 以此 问题 为重点 , 从生 产 和 分 配 两个角 度提 出指导性 意见 : “ 随着 生产 力的 发 展 , 科 学技术 工 作 和 经 营管 理作为 劳 动 的 重要形式 , 在 社会 生 产 中起 着 越 来越 重 要 的 作用 。 在 新 的历 史 条 件下 , 要 深化 对 劳 动和 劳动价值 理论 的认识 。 建 立健全 收人 分配 的 激励 机制 和 约束机制 。 对 企业领 导人 和 科技 骨 干实行年 薪制 和 股 权 、 期 权试 点 。 ” 这 个 问 题能 否在理 论 上 和实 践 中解 决 得 好 , 关 系 到 我 国能否用 好 人 才 、 留住 人 才 以及 我 国 的改 革 和发展 大业能 否顺 利和有效 推 进 。
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与认识之我见_卫兴华
私营和在“三资企业”工作的也有。
从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的收入来源看,主要有:劳动收入、管理收入、除劳动收入以外的生产要素(科技、信息、资本、土地)等投入收入、风险收入等等。
这些收入途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都是合法、合理的,是我们的政策所允许鼓励的。
从总体看,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是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的,他们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这部分人所追求的利益,从根本上说,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
因而他们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特殊利益和要求的集团,更谈不上一个新的什么阶级。
当然,我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一些制度特别是法制不够健全,在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中,确有人不是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是靠非法所得如靠种种手段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走私等攫取了大量的资产和收入。
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坚决措施予以惩治。
对这种现象的消除,除了要对当事人给予法律的制裁之外,从根本上说,要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以消除产生这种现象的土壤,而决不是把他们作为一个新生的什么阶级如何如何。
否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将引起混乱,产生严重的后果。
最后需要指出,在富起来的人数中靠非法致富的是少数而不是主体。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改革开放的主流。
从我们奋斗的目标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来说,越来越多的、直到全体人民都应该富裕起来。
富裕者多起来,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并不意味产生了新的剥削阶级,这是应该明确的一个基本认识。
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与认识之我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卫兴华1.劳动论和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从劳动价值论的内容来看,价值与劳动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
同时,劳动与劳动价值论又是有区别的,不应把劳动同劳动价值论完全捆在一起。
“劳动”是一个涵义广泛的概念,并不一定与价值的创造联系在一起,是与人类共存的永恒范畴;而价值则是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历史范畴。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动 相 比 , 表 现 为 复 杂 劳 动 , 且 它 创 造 的 价 值 要 远 它 而 远 高 于 简 单 劳 动 。 营 管 理 活 动 的 结 果 也 凝 结 在 商 品 经
了新 的特 点 , 值 的实 体是 劳 动 。 品的 生产 不 只是价值 的创造 , 是 包括 使用 价值 在 内 的财 富 的创 造 。 值 创造 价 商 也 价
只 与 劳 动 有 关 , 劳 动 生 产 要 素 为 社 会 财 富 的 创 造 作 出 了 贡 献 。 产 要 素 参 与 分 配 就 是 不 同 要 素 所 有 者 的 所 有 权 非 生 的实 现 。
1 对 脑 力 和 管 理 劳 动 是 否 创 造 价 值 的 认 识
中 , 不 过 不 是 具 体 地 直 接 凝 结 在 特 定 的 单 个 商 品 只 在 新 的历 史 条 件 下 创 造 商 品 价 值 的 劳 动 具 有 新 中 , 是 通 过 经 营 管 理 本 身 作 用 于 经 营 管 理 的 对 象 , 而 的 特 点 : 以 体 力 劳 动 为 主 转 变 为 以 脑 力 劳 动 为 主 ; 为企 业 的 正 常 生 产 和经 营 提 供 一 个 良好 的 秩 序 , 高 由 提 科 学 技术 劳 动 在 经 济增 长 中逐 渐 起 主 导 作 用 ; 理 劳 管
关 键 词 : 产要素 ; 生 价值 创造 ; 富创造 ; 生 产要 素分 配 财 按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F0 5 3
文献标识码 : A
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思考
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思考03计本3班陈伟郴 2B0324151147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
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这一论述具有广泛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工会干部,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对于做好新时期的工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一,因为工会是劳动者自愿结合的组织。
劳动者是工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对象。
必须看到,传统理论中的物质生产部门在当今社会总劳动中所占比重日渐下降,第三产业的劳动已被公认为是生产劳动,而且能够创造价值。
同时,由于生产中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非物质产品,其单位产品所含的活劳动已大大减少。
随着科学技术手超常规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这一趋势将会强化。
既然如此,工会只有认识和研究当今时代劳动形态的变化,才能清楚工会组织的基本成员和工作对象,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劳动者组织到工会中来;工会只有认识和研究劳动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劳动政策的影响,才能清楚工会源头维护和具体维护的重点和着力点,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工会只有认识和研究劳动价值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才能清楚工会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发挥作用之所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职工———劳动者的积极性。
其二,因为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
工会既是劳动关系的产物,又是代表劳动者一方协调劳动关系的组织。
工会要更好地履行起自己的这一职责,就必须认识和研究这些与劳动关系有关的问题。
当工会在参与政府有关劳动立法或政策制订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强调操作性劳动或体力型劳动的使命感,而忽视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这类劳动形态的重要作用,甚至对资本、技术等生产诸要素和所有者,仍存在传统的“劳动对资本”的异议。
论劳动的整体性及其理论创新意义
论劳动的整体性及其理论创新意义摘要: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首先需要深化对劳动的认识。
根据马克思的定义,人类劳动是具有整体性的。
这种整体性的客观存在表明,劳动是人和自然的统一,人的方面表现为劳动主体,自然的方面表现为劳动客体,劳动只能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的统一,凡是劳动成果都必定是劳动主体与劳动客体统一作用的结果。
从劳动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重新认识劳动、劳动二重性、商品二重性、价值规律等基本概念,由此实现本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创新。
关键词:劳动;整体性;劳动主体;劳动客体中国在20世纪曾经有过三次关于生产劳动、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大讨论。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自那时起,中国政治经济学界,又展开了新的一轮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大讨论,至今尚未结束。
这次讨论起到了解放思想,活跃学术,促进思考,深化认识的积极作用。
但这次的讨论,认识的对立与争辩还是集中在价值理论上,有关劳动问题的商榷意见发表的很少。
事实上,按照学术研究的逻辑要求,研究劳动价值必须先要研究劳动,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必须先要深化对劳动的认识。
因此,在这次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大讨论持续了七年之后,我们还是有必要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角度,更进一步地展开关于劳动范畴的讨论。
一、劳动具有整体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
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经济生活的实质内容是劳动。
马克思曾经讲过,劳动是社会围绕其旋转的太阳①。
恩格斯也曾指出,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史的基础和锁钥②。
然而,直至20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性进展,在经济学的研究里,始终未能深入展开对劳动范畴的认识。
人类劳动起源于动物劳动。
动物劳动是动物最基本的求生活动。
人类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实践活动。
经济学对于劳动的研究,不可能脱离人类劳动起源和发展的历史。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时代的需要
② 生产商品的劳动存在 着私人劳动和社 劳 动 为考 察 对 象 ; 今 天 面 对 的 是 “当 前所 处 的时 代 , 会 劳 动 的 二 重 性 ,私 人 劳动 只有 经 过 市 经 济 ” “ 息 经 济 ” 我 与 、信 、生 产 商品 的 劳 动 方 马 克 思 主 义 创 始 人 生 活 的 时 代 有 着 很 大 场 上 的 商 品 交 换 ,才 能 被 承 认 为社 会 劳 式 、 动 形 态 、 劳 劳动 效 率 等 都 发 生 了 很 大 的 不 同 , 了坚 持 马 克 思主 义 , 挥 马 克 动 ;③ 简 单 劳 动 和 复 杂 劳 动 的区 别 是 复 变化 ,这 使 决 定 商 品 价 值 的劳 动 有 了 新 为 发 思主 义 对 改 革 开 放 的 现 代 化 建 设 实 践 的 杂 劳 动 是 倍 加 的 简单 劳 动 ,少 量 的 复 杂 的特 点。 ②从生产关 系来看 , 与马克思 当 指 导 作 用 ,必 须 深 化 对 劳 动 和 劳 动 价 值 劳 动 等 于 多量 的 简 单 劳 动 。
3 .学 习要 注 重 对 现 实 意 义 的 把 握 。
4 圈圈■■2 201 O ./ O1 9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的认讽墨时代 的需一
。 马凯旋
动 主 体 的 关 系 来 说 明 劳 动 的 ,劳 动 是 人 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 劳动 ,必 要劳动 的 体 力 和 智 力 的 耗 费 和 支 出 。 是 “ 动 创 造 的 价 值 ,相 当于 劳 动 力商 品 本 身 的 二 劳 首 先 是 人 和 自然 之 间 的 过 程 ,是 人 以 自 价 值 ,这 部 分 价 值 转 化 为雇 佣 劳 动 者 的
、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 的莆摄 价 值 论 的 终 极 目的 ,是 要 彻 底 揭 穿 资 本 了许 多变 化 。如 今 , 动 力 成 为 商 品 、 劳 按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活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体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对于深入理解和分析劳动的内涵和意义,对于把握不同劳动形式的特征和本质,对于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探索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劳动和劳动价值的关系、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演变以及劳动和劳动价值的本质进行详细探讨,以期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首先,劳动是产生价值的基础。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创造财富的基本活动。
劳动者通过投入劳动来改变客观世界,创造出有用价值的商品。
商品的价值由其所包含的劳动价值决定。
劳动价值论主要从劳动时间的角度分析了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
劳动时间是衡量劳动价值大小的基本尺度,在商品交换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指出劳动价值是商品内在的、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分离的价值形态,而交换价值则是用价值表示的劳动价值。
其次,劳动价值论的历史演变。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观点在古代经济思想中就有所涉及。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劳动价值论”以及古代中国经济学家王安石的“劳动唐贱论”,都反映了劳动价值论的一定内涵。
然而,这些早期劳动价值理论存在许多局限性和不足,对于商品的价值形成和劳动的本质并没有给予深入的分析。
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手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构成。
马克思通过劳动的概念、劳动价值的内涵以及价值构成要素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根本原理,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最后,劳动和劳动价值的本质。
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活动,也是社会存在和进步的基本条件。
而劳动价值则是劳动的特殊形式,是劳动创造的商品的内在属性。
劳动价值不仅是商品的属性,也是劳动者自我价值的体现。
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劳动者实现了自身价值的体现和满足。
在实践中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2 0 . 02 1
克思关 于 劳 动 和 劳 动价 值 的 理 论 以 及 建 立在 此基 础 上 的剩 余 价 值 学 说 , 揭 示 了 资 本 主 义 生 产方 式 的 运 行 特 点 和基 本矛 盾 , 露 了资本 剥 削 的秘 密 和 资本 揭 主义 经 济运 动 的客 观规 律 , 为无 产 阶 级 进行 社 会 主义革 命 提供 了强 大 的理 论 武 器 。当 前 , 我 们 应 从经 济 全球 化 的角 度 , 一 步 深 化 对劳 动 进 和 劳动价 值 理论 的认 识 , 这对 于 建设 有 中 国特
色 的社会 主义具 有 重大 而 深远 的意义 。 深 化 对 劳 动 和 劳 动 价 值 理 论 的 认 识 是 社 会 发 展 的 必 然 要 求 马克思 创 立劳 动价值 理论 的时 代 , 是工 业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践深对动劳价理 实中化劳和动值
、
直接 生 产过 程在 流通 领域 继续 的 劳 动 , 即运 输、 包装 、 管 等 劳 动 。这 里把 第 三 产 业 的 保 许多 劳 动都 排 除 在 生 产 劳 动 之 外 。但 现 在 第三 产 业 的 劳 动 在 发达 国 家 占 7 % , 我 0 在 国 已 占三 分之 一 。第 三 产业 对 G P的贡 献 D 率大 大 提高 。把 第三 产业 中 的大部 分 劳 动 , 例如 金 融保 险 、 化 教育 、 游 等 产业 的 劳 文 旅 口 陶 宏 伟 动排 除在 生 产劳 动之 外 , 创造 价 值 的劳 动 就 会越 来越 少 , 会上 依靠 剩余 劳 动生 存 的 人 社 就会 越来 越 多 。这既 不符合 实 际情 况 , 会 又 损害 第三 产业 劳动者 的积 极性 , 响第 三 产 影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主要内容有1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商品的二因素是价值与使用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
价值——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具体劳动。
2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 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结阶段。
4 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
5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是私有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
现在人类进入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面对新的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
在当今时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性劳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生产性劳动应该包括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服务型劳动。
因此,应当在理论上充分肯定服务性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以利于推动第三产业更快的发展。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在当今时代,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等脑力劳动,不仅作为一般劳动在创造价值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作为更高层次的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简单劳动。
因此,因充分肯定他们在创造价值中所付出的劳动。
在收入分配等发面相对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但价值分配又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几点新思考
说, 劳动价值 论要不要 随着 时代 的变化而发展?我们 应该 根据解放思想 、 实事求是 、 与时俱 进、 开拓刨新的 新要求 , 紧密结合新的实际 , 眼于马克思主义的新 着 的实 践和新 的发展 , 深化对 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
究 和认 识 。
二、 从现代生产过程的特点出发 。 把握 科技管理 劳动的地位和作用 《 资本论》 是工人阶级的圣 经 , 其重要历史任务就
动和非糟质生产劳动的生产性 ; 应当从 社会主艾生产的实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 实备件 出发 , 辩证地 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财 产、 资本和按责分配等经济学范畴。 关键词: 劳动 劳动竹值理论 新思考
中圈 分 类 号 : S A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8 4 8 0 2 0 一 o l— 0 10 - 0 8 2 0 )1 o 4 4 c
一
l 4
维普资讯
本家无偿 占有 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是一种剥削 收入。 传统政治经 济学认定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中的 资本家的管理活动不创造价值。 当代世界 的管理已远非 马克思所处 的时代 的那 种粗放型 的管理 。 一方面 , 现代生产过程中的管理越 来越集约 化, 根本不同于粗放式的 “ 工” 而是渗透 监 , 到物质生产领域的全过程的管理 ,包含对企业 发展 目标的管理 、对整个生产流程的管理、对技术的管 理、 对人才 的管理 、 对资金的管理、 对成本 的管理 、 以 及对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诸多环节的管理。另一方 面.随着管理劳动的 内涵和范 围极大地拓宽并向全 方位延伸 , 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大为增强 , 一个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有效 ,关 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 中的地位 , 关系到企业的长远 发展 , 至关 系到一个 甚 企业的命运。 一趋 势的直接结果是 , 这 发达 国家 中从 事一线生产 劳动的蓝领工人普遍减少 ,而从事管理 劳动的白领 阶层 日 益增加 ,出现了明显 的白领化趋 势。随着 我国经济体制改 革的推进并逐步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 ,管理劳动在社 会主义企业 中的地位和作 用也将得 到极 大的强化。 毫无疑问 , 现代企业的管理 劳动都直接或间接地 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 , 都是生 产劳动的重要 组成部分 , 因而必然 是价值 的源泉。 当代 科技革命使 科技劳动的地位 和作 用也发 生 巨大变化。随着工业化 的推进 , 生产 的社会化 、 动 自 化和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相 对缩短。 而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 、 为生产服务的科 并 技劳动和其他服务劳动 , 则绝 对地增加 , 这就使生产 劳动 的范 围向生产过程 的纵 向、横 向大幅度扩展和 延伸 。 由于科学技术 在社会生产中 的应用愈益广泛 , 不仅有大量 的科技劳动存在 于直接生产过程 ,而且 有大量 的科技劳 动存 在于直 接生产过 程上游 和下 游, 直接或间接地作用 于生产过程并为生产服务。 譬 如, 在现代生产 中, 许多产 品的生产从研究开发—— 产品的设 计—— 产品的试 制——产 品的试 销,科研 环节 越来越多 , 科研 的链条越拉越长 , 并且逐步从生 产领域游离出去 , 为独立于生产过程之外并 由研 成 究所等机构独立承担的研究试制过程。这些研究部 门和研究 环节 中的科技劳动 , 必然参与价值创造。 不仅 如此, 在科技革命 的今天 , 当代世界的科技 劳动和管理劳动都是高度复杂的劳动 ,必然凝 结为 大量的新 价值 。 马克思认为 , 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 倍加 , 随着高 技术 产业的迅猛发展 , 科技劳动和管理 劳动复杂程度的迅速提高 , 马克思所说的“ 倍加 ” 将 , 是以十倍 、 百倍 , 至以更 大的倍数倍加。 甚 因此 , 科技 劳动和管理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凝结 比一般简单
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几点思考
深化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几点思考摘要: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当代的社会生产活动与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的情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深化认识从三个方面来展开:一是正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二是历史地和发展地认识劳动价值论;三是正视科学技术的作用,深化对物化劳动的认识。
关键词:劳动价值;广义生产劳动;科技贡献;物化劳动2001年7月1日,在建党80周年庆祝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
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经济科学革命上的意义和地位,又结合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指出了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重要意义。
这是我们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指针。
在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中,国内有的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已不能解释现代经济活动中生产要素多元化的客观事实,不能为重大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提倡以资源(要素)价值论代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即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了,应该否定。
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和精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离开了政治经济学就无法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
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就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根基,这与我们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初衷相违背。
再是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是就要以要素价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因为实现按要素分配,并不能证明各种要素都创造价值。
关于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几个问题_许光建
二、如何深化对劳动的认识
如前所述,过去人们对社会主义劳动 的性质、 作用是有不同看法的。 随着社会的 进步,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变化了的历史条 件, 不断深化对劳动的认识。
!"要对劳动的含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劳动, 有两层含义。 从一般意义上说, 劳动 是指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 从 经济学意义上看,劳动是指劳动力即人们 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的使用或消费。 可见, 劳动是体力劳动和脑 力劳动的结合运用,不能把劳动简单地理 解为体力劳动,更不能把劳动就是体力劳 动这种错误观点说成是马克思主义的观 点。我们要充分重视脑力劳动在劳动中的 地位和作用。 可以说,任何形式的劳动都是体力劳 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 但是, 也可以根据劳 动的具体形式,把劳动划分为脑力劳动和 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可以说是以脑力劳动 为主的劳动,体力劳动可以说成是以体力 劳动为主的劳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 科学技术的进步,脑力劳动在社会生产中
!"
价格理论与实践
!"#$% : &’%(")*
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比例越来越高。 这一点 可以从发达国家就业人员中传统产业工人 的比重不断下降的事实得到证明。 脑力劳动作用的不断增强表现在两个 方面:一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产业部门不 断扩展, 如信息产业、 教育产业、 文化产业 和科技产业等。这些产业中的劳动者的劳 动主要表现为脑力劳动形式,劳动的产品 主要不是实物形态的产品,而是服务或专 利等;二是在传统产业部门中的体力劳动 和脑力劳动的结合更加密切。 例如, 在制造 业部门, 一线工人要求具备的文化程度、 技 术水平越来越高。现在的工人已经越来越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人,而是具备较高文 化素质的工人。 这就是说, 在体力劳动为主 的劳动中, 脑力劳动的作用越来越大。 科学评价, 真正做到多劳多得, 优劳优酬。 从宏观角度看,政府有关部门在设计公务 员, 文教卫生、 科技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工资 制度时,要对这些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 者所付出的劳动进行科学评价,使他们的 劳动报酬与其付出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相 符,与企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保持恰当的比 例关系。 在非公有制企业内部,并不存在按劳 分配的原则。工人和管理人员是根据劳动 力市场供求关系,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取 得工资的。而企业的所有者则具有两重身 份, 一方面, 他们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并 以此为条件取得利润; 另一方面, 如果承担 经营管理职能,也将获得一部分工资性收 入。 当然, 非公有制企业所有者的全部收入 中,作为劳动者取得的收入占的比例是很 小的。
如何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如何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一.为什么要深化社会主义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1.从时代的特点来看。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到现在,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正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这些新情况的出现,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
2.从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来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逐渐提高,社会阶层构成发生深刻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评价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的劳动和经营管理活动,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3.从社会劳动的特点来看。
随着生产力的日益发展,科技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在价值和财富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这需要我们对理论的深入认识。
二,怎么样深化社会主义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1.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他们所处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实际出发,批判地吸取了古典经济学派价值理论的合理成分,创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在当代要结合新的实际研究和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所以无论我们如何深化对理论的认识,首要的事是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2.加强对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认识。
社会分配方式和分配关系是由所有制性质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和集体是一切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劳动者而不能成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
与此相适应,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将按劳分配视为社会主义时期个人收入分配的惟一形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私营经济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壮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辩证思维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心得
用辩证思维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心得1.引言1.1 概述概述劳动价值论作为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从马克思时代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它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然而,对于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应用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和困惑。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劳动价值论,本文将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对劳动价值论进行深化研究和探讨。
辩证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强调从多个角度和全面的透视问题,以获取更准确的认识或解决方案。
通过运用辩证思维,我们可以更好地剖析和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和意义。
本文将从辩证思维的基本概念开始,逐步展开对劳动价值论的初步认识。
然后,通过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最后,我们将总结辩证思维对于劳动价值论的作用,并展望辩证思维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辩证思维与劳动价值论相结合的研究观点,并为进一步思考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通过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和社会分配的合理性,为构建更公正、更可持续的社会经济秩序提供有益的思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每个部分的内容如下:1. 引言:本部分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目标。
1.1 概述:首先对劳动价值论的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指出它在社会和经济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同时还可以提及劳动价值论与辩证思维之间的关联,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1.2 文章结构:在这一部分,将详细陈述文章的整体结构,说明每个部分和子部分的内容安排。
通过明确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框架。
1.3 目的:明确文章撰写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运用辩证思维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可以阐述辩证思维在扩展观点、解决矛盾、提出新观点等方面的作用,以此来激发读者的兴趣。
2. 正文:本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子部分,分别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概念、对劳动价值论的初步认识和辩证思维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人们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一、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 识的提出、目的意义、必要性
(一)、深化认识的提出
(二)、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目 的 意义
1、用深化了的认识指导实现分配的科学化 2、用深化了的认识,弄清楚为什么不能简 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 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为什么? 历史事实: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创造
商品价值的劳动没能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是从主观上来说,资本家想全部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二是从客观上来说,资本家利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剥夺了劳 动者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权力,从而占有了全部剩余价值。
三个社会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家利益的实现起了一定的作用
二、深化对劳动理论的认识
(一)、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1、 具体劳动 2、 简单劳动
抽象劳动
复杂劳动
4、 私人劳动 5、 必要劳动
社会劳动
剩余劳动
3、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6、 活劳动 物化劳动
(二)对当今社会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的深化认识
7、 一般性劳动
8、 常规劳动
科技性劳动
创新劳动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7、 一般性劳动:熟练工人的劳动、管理的劳动 科技性劳动:技术工人劳动、科技劳动、经营管理劳动
科技性劳动与一般性劳动的区别: a:从科技含量上看:二者的区别在于科技含量的多少、
高低不同,一般性劳动是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科技性 劳动是科技含量较高的劳动或很高的劳动。
b:从是否参与剩余价值分配来看:一般性劳动没能参 与剩余价值分配;科技性劳动能参与剩余价值分配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 理论的认识
2020/11/26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一、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的提出、 目的意义、必要性
二、深化对劳动理论的认识 三、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四、用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深化了的认 识发展了新理论指导实现国有企业分配的 科学化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启示之一:在当今社会,从事科技性劳动的技术
工人、科技工作者、经营管理者,凭借付出的科
技性劳动,就可以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分享利
润
三
点
启示之二: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者要分给与
启
其劳动科技含量、劳动贡献相应的剩余价值
示
启示之三:劳动者是作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到企业
工作的,与物力资本的所有者地位平等,同样是企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请思考的六个问题:
1、莱钢应该不应该重奖科技人员,重奖的钱应列入生产成 本,还是应从企业利润中支付?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 3、不是股东的企业职工是不是企业主人? 4、究竟什么是剥削? 5、究竟什么是剩余价值?什么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什么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现实来看,正逐步有越来越多 的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这样,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也是这样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发展的社会条件发生了三大变 化: 1、产业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2、创造商品的劳动由一般性劳动向科技性劳动转变
3、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认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的作用更大
业的主人,应该同样参与企业管理。
结论
劳动力不是商品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6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2、生产现实中,资本的作用大,物力的作用大;人力的作用小
(1)、20世纪40年代末以前,资本主义进入大工业时期,其 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2)、劳动者付出的是科技含量较低的一般性劳动
3、雇佣工人的供应大于需求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应该不应该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社会公理:任何企业组织商品生产,都必须 由两个主体进行人力、物力两个投资,所有 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是这样
3、用深化了的认识,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实现改革的顺利进行,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深化认识的必要性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
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不是 建设的理论?
既是革命的理论, 又是建设的理论
以中国著名经济学家、 中央党校王珏教授为代表
只是革命的理论 不是建设的理论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