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相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差异化战略分析
相机营销策划方案范文
相机营销策划方案范文一、背景分析相机作为摄影器材的代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机的功能不断创新和提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通过策划创新,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成为摄影器材企业所关注的焦点。
本篇文章将解答如何通过营销策划来创造更高的市场影响力和销售额。
二、目标定位1. 市场目标定位与传统相机市场不同,现如今的摄影器材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因此,我们要根据目标客户的需求进行细分,确定市场定位。
例如,专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旅游摄影者等,他们对相机的需求和使用场景都有所不同。
2. 品牌目标定位以专业、创新和高品质为核心,建立品牌形象。
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技术突破,提供出色的产品和服务,赢得用户的信赖和口碑。
三、竞争分析1.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摄影器材市场存在众多竞争对手,如佳能、尼康、索尼等。
这些品牌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 相机企业的竞争优势相机企业应借助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品牌魅力,提供出色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通过渠道的建设和营销策略的调整,保持竞争优势。
四、营销策略1. 定位策略根据不同目标客户的需求,确定产品的差异化定位。
例如,针对专业摄影师提供高像素、高清晰度和高感光度等功能;为旅游摄影者提供便于携带和操作的便携型相机。
2. 产品策略通过技术创新和功能优化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如增加防水、防尘和抗震功能,提高拍摄效果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产品线,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
3. 价格策略根据市场竞争状况和产品的附加值,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与竞争对手进行价格比较,同时提供一定的附加服务,以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4. 渠道策略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下实体店、电商平台、手机应用等多种形式。
通过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购物体验。
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
5. 促销策略通过促销活动来提高产品的销售额。
徕卡:打造差异化战略
徕卡:打造差异化战略陈淑胤【摘要】21世纪的徕卡经历了单反相机与数码相机两次冲击陷入财务危机.面对竞争,徕卡将差异化战略作为发展的核心战略,最后挽回了市场上的颓势.本文从徕卡公司打造的差异化战略出发分析差异化战略之于徕卡的意义.【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9(041)011【总页数】1页(P25)【关键词】徕卡;差异化战略【作者】陈淑胤【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5徕卡作为世界闻名的德国相机品牌在20世纪20-50年代拥有机械时代的传奇故事。
但这个老牌相机企业并非一直在相机领域独占鳌头,尤其受21世纪后数字化大潮的席卷,日本单反相机制造商纷纷崛起。
2004年中徕卡亏损额高达1810万欧元,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但其践行差异化战略,保持“徕卡”品牌的独特性,经过逆境期的摸打滚爬,终于在2010年实现了3630.5万欧元的盈利业绩,成功践行差异化战略。
1 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是企业为了与竞争者形成明显区别,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而采取的特色经营战略,表现在产品、服务等多方面被全行业视为独特性。
成功采用差异化战略,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利润,并成功抵御竞争力。
徕卡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在服务、产品及品牌等方面无不体现差异化。
2 徕卡打造差异化战略2.1 服务差异化为了给消费者打造独一无二的徕卡相机,徕卡特别推出“ lacarte”服务,即可为M7或MP系列相机作出全新个性化的定制。
消费者根据个人审美特性及需求,自主选择机顶颜色、机身皮革类型、观景窗框线、操控开关、甚至个人刻字等等,其组合方式超过4000种。
这对爱好“私人定制”的用户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
徕卡还在全球范围内广设Leica学院,旨在器材、创意、摄影表现等多方面为摄影者们提供最高级别的体验服务。
目前学院主要设有讲座、工作坊和旅游拍摄等活动,此外也会根据不同相机类型提供开班服务进行针对性的相机拍摄教学,让更多人了解徕卡相机及其文化。
徕卡的品牌资质分析报告
徕卡的品牌资质分析报告徕卡(Leica)是一家知名的德国高端相机和光学产品制造商。
徕卡以其出色的光学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分析徕卡的品牌资质,以评估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首先,徕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自1914年成立以来,徕卡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制造相机和光学产品的历史。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徕卡一直在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制造经验。
这使得徕卡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其次,徕卡以其优质的光学技术而闻名。
作为一家相机和光学产品制造商,光学技术的优势是徕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徕卡的镜头采用了精密的光学设计和制造工艺,确保了图片的高质量和清晰度。
不仅如此,徕卡还经常在研发新的光学技术,以符合市场需求和顾客的期望。
这使得徕卡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并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影响。
第三,徕卡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市场推广。
作为一家高端品牌,徕卡一直致力于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故事。
徕卡的相机产品被广泛认为是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首选,这得益于徕卡品牌在市场中长期以来建立的高品质和可靠性的形象。
同时,徕卡也积极参与各种摄影活动、合作与宣传,并与其他时尚和艺术品牌进行联合推广,提高了其品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第四,徕卡注重产品创新和研发。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徕卡在世界各地设有多个研发中心和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和改进产品。
徕卡不仅定期推出新的相机型号和光学产品,还不断改进现有产品的性能和功能。
这些创新为徕卡提供了竞争优势,并使其能够满足不同市场和顾客的需求。
最后,徕卡拥有广泛的全球市场渠道和销售网络。
徕卡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并且在各大城市都设有专卖店和经销商。
这些销售渠道和网络使徕卡能够更好地接触到目标市场和顾客,并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徕卡作为一家知名的相机和光学产品制造商,具有许多品牌资质。
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卓越的光学技术、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创新的产品研发以及全球化的销售渠道和网络,使得徕卡在市场中保持了较高的竞争力。
简析数码相机行业的发展(战略管理)
简析数码相机行业的发展班级:HR及行政管理姓名:曹旭霞学号:021.0概述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长足发展、计算机的逐渐普及、中青年娱乐方式的改变以及大学生对时尚生活的追求,数码相机越来越成为大众的家用必备机。
数码相机的发展大大超出了过去人们所想象的,时尚消费级数码相机广为普及,而数码单反相机也早早进入了大众的选择之列,在未来的发展当中,数码相机还会以更多技术亮点发展至前所未有的境界,全面代替胶片单反相机指日可待。
2.0竞争环境分析2.1 潜在的进入者与进入障碍分析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数码相机的主流和发展还是牢牢掌握在几家老牌的相机生产商,比如索尼、柯达等。
也有半路出家挺进前列的,比如佳能。
它们大多数已经站稳脚跟,并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如今很多的数码产品公司都在进军相机市场,比如爱国者、明基、三星等,但是生存空间有限,发展受限制,对它们来说,进入障碍的构成因素有:差异化程度:佳能、索尼等公司在相机行业的商标信誉和用户忠诚度都很高,广告形式多样,内容新鲜;用户售后服务基本完善,在大城市及二三级城市都有售后服务部;产品多样,消费型与单反型都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的价位,满足了各类消费人群。
这些都迫使新进入者要花大代价来树立自己的信誉、克服现有用户对原有产品的忠诚度。
技术障碍:佳能、尼康、索尼等老牌公司行业发展早,因此技术完善,相对于新进入的公司,转换成本也较低。
销售渠道:巨头们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营销过程早已完善,新进入者须通过让价、合作、广告等方式打响自己的品牌,从而消除销售渠道的壁垒。
这是难度极大的一个过程。
2.2替代品构成的威胁如今,手机的发展越来越快,许多手机都带有照相功能,虽说专业性能不比数码相机,但是在市场上不乏以拍照功能为主的手机。
比如索尼爱立信推出的拍照机皇--U1、三星M8910,都拥有1200万像素的摄像头和多种拍摄功能,堪比一些中等的数码相机。
手机的携带使用比相机更方便,甚至可以不用借助电脑直接把拍摄内容上传网络。
莱卡m8说明书
莱卡m8说明书篇一:徕卡近年新镜头徕卡APO-Summicron-M 50/2 ASPH. 综述20XX年5月10日,徕卡宣布推出拥有F2.0超大光圈的M 卡口定焦镜头:APO-SUMMICRO N-M 50/2.0 ASPH预计8月开始销售,推荐价格为700,000日元。
该镜头采用特殊研制的玻璃和复消色差设计,能够将像差减少到最小,MTF实验证明,使用该镜头拍摄的画面拥有超过50%的对比度。
该镜头基于1979年发售的Summilux 50为版本设计,采用浮动镜组,8片5组的镜头结构。
为了实现APO其中3 片为异常低色散镜片2片为高折射率镜片。
最近对焦距离0.7m,放大倍率1:11.3,最小光圈为F16,采用11片光圈叶片。
主要规格指标以下曲线图分别为MTF畸变和暗角:详细规格伸缩调板镜头类型发布日期厂家推荐价格焦距最大光圈最小光圈视角(对角)视角(水平)视角(垂直)镜头结构非球面镜片光圈叶片最近对焦距离最大放大倍率滤镜口径镜头卡口防抖颜色尺寸重量备注标准镜头20XX-05-10 7,195.00 (美元)50mm f/2 f/16 47° 40 ° 27 ° 8 片/5 组1 片11 片70cm 0.088 倍39mm Leica M 否黑色53 x 47mm 300g金属镜筒,金属卡口总评个人感觉机械做工超越50lux,堪比50noct,光圈环和对焦环的手感是leica现代M镜登峰造极之作,无愧其变态的价格。
优点因为M9MRG三点感光全灰度的特性,APO50彪悍的解析度为M9M超高的分辨率提供了相当的保障,此二物为世间绝配。
在M9上与50luxE46对决,光圈2 4 5.6 均在色散、解析度、高光边缘反差等关键素质上略胜一筹,考虑到现在M镜变态的巅峰素质,实属可贵。
散景规整、细腻、层次浓郁,细品很有味道。
缺点相较50lux和50cron的价钱,挡在你和APO50之间的鸿沟还是有的,毕竟四万大洋对于一只50标准速度镜头来说……你懂的。
国产相机品牌策划书3篇
国产相机品牌策划书3篇篇一《国产相机品牌策划书》一、市场分析1. 行业现状目前,相机市场主要被国外品牌如佳能、尼康、索尼等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国内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逐渐增加,国产相机品牌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 目标市场3. 市场需求消费者对于相机的需求不仅仅在于高像素和高性能,还包括便携性、易用性、智能化以及具有特色的功能。
二、品牌定位1. 品牌理念强调创新、品质、性价比和用户体验。
2. 品牌形象打造专业、可靠、具有亲和力的国产相机品牌形象。
三、产品策略1. 产品线规划推出不同档次和功能的相机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 产品特点具备高清画质、快速对焦、智能操作系统、独特的设计等特点。
3. 产品差异化通过创新功能和设计,与国外品牌形成差异化竞争。
四、价格策略1. 定价原则以性价比为核心,结合市场情况和成本进行合理定价。
2. 价格体系制定不同档次产品的价格区间,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购买力。
五、渠道策略1. 线上渠道利用电商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和推广,建立官方网站提供产品信息和售后服务。
2. 线下渠道与摄影器材店、电子产品专卖店等合作,拓展销售渠道。
六、促销策略1. 广告宣传通过网络广告、社交媒体、专业摄影媒体等进行品牌推广。
2. 活动营销举办摄影比赛、体验活动等,增加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粘性。
3. 促销活动定期开展打折、赠品等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
七、售后服务策略1. 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包括售后维修、技术支持等。
2. 提供快速响应和优质服务,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八、品牌推广计划1. 短期计划在产品上市初期,通过密集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2. 中期计划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扩大市场份额。
3. 长期计划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产相机品牌,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引领行业发展。
篇二《国产相机品牌策划书》一、市场分析1. 行业现状目前,相机市场主要被国外品牌如佳能、尼康、索尼等占据较大份额。
国产相机品牌策划书3篇
国产相机品牌策划书3篇篇一国产相机品牌策划书一、项目背景相机市场竞争激烈,国产品牌面临着品牌知名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为了提升国产品牌的竞争力,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品牌策划方案。
二、市场分析1.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相机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相机具有高品质的成像效果,还要求相机具有便携性、易用性等特点。
2. 市场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机市场呈现出智能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3. 竞争态势:相机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品牌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品牌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
三、品牌定位1. 品牌名称:[品牌名称]2. 品牌口号:记录美好瞬间,分享精彩生活。
3. 品牌定位:[品牌名称]是一个专注于高品质相机的国产品牌,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价比的相机产品。
四、品牌传播1. 广告宣传: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
2. 活动营销:举办摄影比赛、摄影讲座等活动,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提高品牌影响力。
3. 社交媒体营销: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如微博、、抖音等,增加品牌曝光率。
五、产品策略1. 产品定位: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趋势,确定产品的定位,如高端、中端、低端等。
2. 产品设计: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和用户体验,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和易用性。
3. 产品研发: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六、渠道策略1. 线上渠道: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如淘宝、京东等。
2. 线下渠道:通过专卖店、超市、数码城等渠道进行销售。
七、服务策略1. 售后服务: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如质保、维修等,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2. 客户服务:建立客户服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八、品牌建设1. 品牌形象:通过品牌名称、品牌口号、品牌标志等元素,塑造品牌形象。
2. 品牌文化:建立品牌文化,如品牌价值观、品牌故事等,增强品牌的凝聚力。
3. 品牌形象维护:加强品牌形象的维护,如保护品牌知识产权、规范品牌使用等。
相机企业环境分析方案
相机企业环境分析方案相机企业环境分析是指对相机市场及行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评估,以确定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环境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从而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策略。
下面给出一个相机企业环境分析的方案。
一、宏观环境分析1.政治环境:对政府政策的关注,例如贸易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变化对相机企业的影响。
2.经济环境:分析国内外相机市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趋势,评估经济增长对相机市场的影响。
3.社会环境: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了解人们对相机的使用方式和功能需求的变化。
4.技术环境:关注最新的相机技术和产品创新,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二、行业环境分析1.行业竞争态势:对相机市场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品牌优势。
2.供应链分析:研究相机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评估供应商的稳定性和供应风险。
3.渠道分析:了解相机销售渠道的情况和变化趋势,包括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渠道。
4.市场规模和增长率:评估相机市场的规模和增长潜力,预测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三、竞争环境分析1.竞争对手分析: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价策略、市场份额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竞争优势和劣势。
2.替代品分析:了解相机市场的替代品和替代技术,评估其对相机市场的威胁程度。
3.差异化分析:分析相机企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和市场定位,找出自身优势并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
四、SWOT分析1.优势:通过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资源禀赋,找出企业的优势,例如技术实力、品牌知名度等。
2.劣势:分析企业的不足之处,例如研发能力不足、市场份额较小等。
3.机会:识别市场的机遇,例如新兴市场的发展、消费升级等。
4.威胁:评估市场的威胁,例如竞争加剧、市场饱和等。
五、风险评估基于环境分析的结果,对相机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环境分析的结果,总结出相机企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提出相应的战略建议,例如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新兴市场、优化渠道布局等。
差别化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
如果差另 战略成功地实施了, f 它就成为在—个产业中赢得
教授, 是当今世界
5 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他开创了企业 【自 蠡
高水平收益的积极战略, 因为它建立起防御阵地对付五种竞争力
竞争战 略理论并引 发了 美国乃至世界的 竞争力 讨论热 潮。
波特对于竞争战略理论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五种竞争力 “
* 收 稿 日期 :0 8 8 O 2 O 一O 一 2
作者简介: 郭永辉(9 7 ) 男 , 17 - , 江西i l ,  ̄J人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 , { 研究方 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郭永辉
差别化战 略成功 的关键因素研究
管
理
和服务, 满剧顷客特殊的需求, 形成竞争优势, 将成本的影响降低。 差别化营销则是通过差别化的思想实现营销层面的销售需要, 相比
]u lfne M: ,l 砌 h U ial (cl cn e d i ) omao Inr x oi A , a % nv 't Sc l  ̄ o E i n  ̄sy aS t o
20 0 8年第 5 ( 1 卷 期 第 O
总第 4 期) l
No 5 2 0 ( o 0 S m N . 1 . 0 8 V L1 u o4)
差 l战 成 的 键 素 究 另 略 功关 因研 J 化
● 郭永辉
( 天津大学 管理 学院, 天津 30 7 ) 0 0 2
摘
要: 本文试图从 竞争战略的 角度 出发 来探 讨差别化战略 的问题 , 并进一步讨论 差别化战略成功 的关键 。同时,
结合近来对供应链 的重新定位和认识 , 分析 了差别化战略 中产 品和服务 的问题 , 章的最后从整 体上对差别化战 文 略进行 了思考 。 关键词 : 差别化战略 ; 竞争战略 ; 产品和服 务 中图分类号 :2 3 F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0 9 4 5 l0 8 0 -0 1 -0 10 - 4 82 0 )5 14 3
MBA 企业差异化战略实例分析
企业差异化战略实例分析企业差异化战略是一种以企业内部条件为重心的企业战略,它强调要依赖于公司现有的资源水平,向顾客提供在行业范围内独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这种特色可以给产品带来额外的加价,而企业通过这种给消费者而外提供的附加值,来取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而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在企业差异化的战略当中起到了一种支撑点的作用,消费者正是存在在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式样、销售服务、信息提供等各种方面不同的需求,才是企业的产异化战略实施的潜在市场。
下面通过几个案例来进一步了解差异化战略。
案例一.KAPPA在中国现今的kappa在中国市场众人皆知,它以运动、时尚、活力、激情的概念引导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牢牢的控制着此类消费偏好的消费者,以下为kappa在中国的发展简介:⏹2002年-2005年,由李宁作为中国区市场总代理,主营传统风格运动服,业绩平平并于当年放弃kappa代理权;⏹2005年至今,由中国动向获得中国区总代理,转向主营kappa时尚化运动服系类产品(kappa生产总部,有两大风格产品线,一是前期李宁主营的传统风格的运动服;二是时尚化休闲定位的运动服);⏹08年全年销售额达到33亿(李宁销售额67亿),毛利率达到惊人的62%,当年在香港成功上市,股票市值达到300亿;随后向摩根士丹利成功融资,买断中国区kappa品牌永久使用权,主动掌握市场的控制力(换句话说kappa在中国已经是一个中国品牌了);由它的发展轨迹可以看的出,中国动向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绩,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经营产品的选择,一种与市场主流产品形成明显差异化的产品,他放弃传统的宽松透气的运动服装,转而主营兼有运动、时尚、性感、品位的时尚化运动服,中国动向正式看重了目前国内市场消费者追求健康生活,想运动却没时间或者撒懒不愿运动,但要表现出一种健康、激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心理,使得这种时尚化运动服在非运动场合穿着的人远远大于在运动场合穿着的人,穿着的时间、场合更是随意,一度甚至成为一些文化创意公司的统一服装,因为他们需要这种时尚、轻松又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创作环境环境。
相机营销战略分析
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经验2
充分利用合作伙伴关系
描述
为了吸引不同类型的潜在客户,需要制定有针对 性的营销策略。例如,对于年轻一代可能更注重 社交媒体营销,而对于专业摄影师则可能需要更 多的专业展示和研讨会。
描述
与相关行业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可以扩大 产品的曝光度和提高品牌知名度。例如,与知名 摄影师、导演或制片人合作,可以吸引他们的粉 丝和追随者购买产品。
算分配和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
成功案例介绍与分析
案例1
佳能相机在社交媒体上的营销活动
介绍
佳能相机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一项名为“佳能镜头下的生 活”的活动,邀请摄影师用佳能相机记录下他们的生活, 并分享到社交媒体上。
分析
这个活动通过鼓励摄影师分享他们的作品,提高了佳能相 机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黏性。同时,它也向潜在客户展示 了佳能相机的高质量性能。
。
社交媒体推广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内容营 销,与用户互动并传递产品价 值。
KOL合作
与知名摄影师或意见领袖合作 ,借助其影响力推广产品。
线下活动
举办摄影比赛、展览或讲座等 线下活动,吸引目标用户参与
。
客户关系管理与售后服务
客户关系管理
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定期跟进客户需求,提供 个性化服务和关怀。
售后服务政策
相机市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消费者在购买相机时,往往会考虑多方 面因素,如品牌、价格、性能、口碑等 。其中,品牌和价格是消费者较为关注
的因素。
另外,消费者对相机的功能和性能也越 来越注重,特别是对于旅游爱好者来说 ,相机的便携性和易用性成为了他们购
买时的重要考量。
莱卡相机1
徕卡名气
世界最著名照相机品牌之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徕卡成了军用相机的 首选,是当时随军记者的重要工具。记者奔 波于世界各地环境恶劣的战场,一架轻便、 坚固的徕卡135相机成了他们的最爱。 据说在英国,一些绅士并不拍照,身上也常 挂一台徕卡,作为有身份的象征。 。日本 是相机生产大国,却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徕卡 迷。在徕卡身上,蕴藏着太多的神话,以至 有时失掉了一些真实感。
徕卡(Leica)相机· 营销策略 分析
一个优秀的专业摄影师不一定会拥有徕卡,但凡是对摄影略通一二的 人士都不会不知道徕卡牌相机。对于现代人们来说它已不是简简单单的 作为一个品牌相机存在,而是近乎某种信仰,某种潜藏于内心梦想般的 追求。
徕卡(德国)
徕卡简介
Leica(译:徕卡/莱卡)是由一家同名的德国公司生产的照相机的 品牌,由莱茨(Leitz)和照相机(camera)的前音节组成。公司 的原名为恩斯特· 徕茨公司,目前拆分为三家公司:徕卡相机股份 公司、徕卡地理系统股份公司和徕卡微系统有限公司,分别生产 照相机、地质勘测设备和显微镜。“徕卡”品牌由徕卡微系统股 份公司持有,并授权另两家公司使用 。徕卡相机最初问世于1913 年,是世界上最早的35mm照相机。
徕卡相机价格策略
• 需求差异定价法 根据产品的式样和外观的差别制定不同 徕卡相机由于全手工制作,它的外观 比起其它照相机要精美的多,所以价格 远远高于其它相机
徕卡相机品牌策略
徕卡相机的标志简洁醒目,代表着徕卡公司 的一种文化
徕卡店铺
徕卡店铺
徕卡相机各种型号举例
徕卡M9
4.8人民币(欧洲版本36000)
有效像素: 1800万 机身特性: 旁轴 光学变焦: 0倍 传感器尺寸: 23.9*35.8mm 产品重量: 585g 显示屏尺寸: 2.5英寸 存储卡类型: SD/SDHC卡 机身颜色: 黑色,灰色 连拍功能: 连续拍摄最记:2帧/秒 最多拍摄张数 快门速度: 光圈优先:32-1/4000秒 手动模式:8-1/4000秒,半格为级距 电池类型: 锂电池(3.7V,1860mAh) 发布日期: 2009年09月
徕卡的经营管理战略
LEICA’S FANS IN WORLD WAR TWO
In memory of the sixtie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our great country.
Many people are attracted by Leica’s long history ,excellent workmanship and image. Leica’sacred status can not be replac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camera. It not only represents a Leica camera brand, but also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135 cameras.
Although the ever-changing digital age, film cameras have gradually been away from our lives, the Leica’s charm never faded awa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ameras which occupy most of the photography market,Leica fight to survive.
The U.S. president’meet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only allow photographers to bring into the Leica camera,and all other brands of cameras are turned away. Maybe that is the so-called brand effect.
某品牌数码相机的市场营销战略
某品牌数码相机的市场营销战略近年来,数码相机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某品牌制定了一系列创新的市场营销战略。
首先,该品牌积极倡导差异化定位。
通过了解市场需求,该品牌明确将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为年轻、时尚的摄影爱好者群体。
该品牌设计了一款外观时尚、性能稳定的数码相机,并在产品特色上着力突出。
例如,该相机配备了高清智能拍摄功能和人脸识别技术,使用户能够轻松捕捉高质量的照片。
此外,该品牌还注重与摄影爱好者群体沟通,通过社交媒体、摄影展览等渠道与用户互动,增加用户黏性。
其次,该品牌注重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品牌认识到数字化时代社交媒体的广泛影响力,因此与知名摄影博主合作,将产品宣传融入其内容创作中。
此外,该品牌还通过在线零售平台、专门店等多种渠道销售产品,并在特定区域开设体验店,让消费者亲身感受产品并得到专业指导。
第三,该品牌注重品牌形象的打造。
品牌意识到在数码相机市场中,建立稳固的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因此,品牌以“智慧捕影,创造美好”为核心理念,通过广告、品牌故事等方式宣传其产品与品牌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外,该品牌还与知名摄影师合作,推出限量版相机,进一步提升品牌的高端形象,吸引年轻摄影爱好者对该品牌的关注。
最后,该品牌注重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
品牌坚信用户口碑和满意度对于市场营销的影响不可忽视。
因此,品牌积极回应用户反馈,并将用户意见和需求融入产品研发和改进的过程中。
此外,该品牌设立了24小时客服热线,并提供延长保修服务等售后支持,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加用户忠诚度。
综上所述,某品牌采取了差异化定位、多元化传播渠道、品牌形象塑造和用户体验优化等市场营销策略。
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使该品牌在激烈的数码相机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和用户口碑。
某品牌数码相机的市场营销战略是基于对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的深入洞察,并结合该品牌的产品特点和核心价值,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
这些策略将帮助品牌提升市场份额、增加用户黏性并提高品牌形象。
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佳能公司能力制胜
佳能竞争战略分析1.1公司背景文化企业文化:佳能的理念是“共生”,共生是指忽略文化、习惯、语言、民族等差异,努力建设全人类永远“共同生存、共同劳动、幸福生活”的社会。
经营策略:技术创新,市场专业化水平,低成本高品质,多元化战略1.3公司目前需要解决的发展战略问题佳能在复印机行业的战略佳能如何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建立竞争能力佳能怎样使其建立能力的机制更有效的完成使命佳能的内部结构和销售模式该怎样适应市场需求改变佳能还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外部环境分析2.1宏观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日本政府积极倡导产业政策并利用产业政策扶持和保护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使得日本经济由低技术向高技术转变,由技术追随国逐渐发展壮大为技术领先国。
经济环境:20世纪下半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趋于稳定态势,世界经济开始复苏,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同时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使佳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行业环境分析新进入者:对佳能产生威胁的主要行业带头的有施乐公司;70年代涌入的大批行业进入者 供应商:与供应商整合特殊零部件保持长期合作。
一方面大的供应商有向前一体化的可能性。
顾客:产品差异化不大,消费者越来越来越要求低成本高质量,产品的多样化。
替代品的威胁: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市场,替代品竞争日益增多。
竞争对手:涌入大量的竞争者,抢占市场份额,例如索尼,尼康等2.2竞争对手分析竞争优势:不断选择战略重点,建立事业健康发展的蓝图。
整合开发、制造和生产,以争取三位一体的竞争优势。
建立全球优良企业计划,佳能拿得起,放得下人才观。
竞争劣势:近年来,国际金融环境跌宕起伏,基于日本是以出口为导向的这一经济实情,佳能面对于全球其他竞争对手存在一定劣势。
2.4外部环境因素的预测1.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技术创新可以形成一定优势2.竞争将更激烈,企业的利润水平可能会下降3.市场会进一步细分,差异化战略会被广泛使用4.扩大海外市场后,更易受汇率影响3.0内部条件分析4.2战略备选方案SO:积极进攻型战略,抓住高品誉度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扩大业务量,利用自身已有的多样化产品优势,发展国外市场,利用技术优势研发新产品,使优势更优WO:市场跟随者战略,多元化战略,寻找合作伙伴,发展战略联盟,与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外资企业合作,积极寻求政府支持。
徕卡相机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战略分析
环球 市场 信息 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助于 外来务工人 员在万 山群 岛生活居住 时获得相应 的医疗 待 遇 ,也 有助 于 海 岛 户 口居 民 更 方便 地 在 外就 医。 目前 全 省 各地 都 有地方医保结算系统 ,不同的市县在医保病种、支付 比例 、住院 报销比例等方面有不同规定 ,这对建立全省联 网的医保制度十分 不利。因此需建立一套在全省范 围内较规范 可行的医保方案。建 议政府广泛征 求意见 , 先在具备条件 的地区试行医保联 网结算 , 视 其 成 效决 定 方 案推 行进 度 。随后 , 医保 部 门批 ; 医疗 机构 、 经 隹的 药 房或药店均可对医疗费用实行联网结算 , 从而实现减少社会成本、 方便海岛居 民就 医的目的。 实施 多 元化 战 略 以拓 宽政 策 宣传 路 径 :建 议 政 府 利 用 多 种 方 式拓 宽 政 策 宣 传 途 径 与 力 度 ,加 强 解 释 说 明 。 如 可 通 过 村 镇 广 播站对最新社保政 策及 时进行宣传 :印发言简意赅 、通 俗易懂 的 口袋书、社保宣传 小册及宣传 画 ;联 络 电话运营商 ,向手机 用户发送社保政 策宣传 短信 ,甚至 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对 出台 的 政策进行宣传 。各海岛镇政府部 门应积极举办社保 咨询 服务活 动 ,以 面 对 面 交 流 帮 助 居 民解 答 疑 难 ,做 到 信 息 公 开 、 政 务 公 开 ,使每个参保 人都 能清晰 了解个 人参保情况 ,以便 民利 民措 群 岛居 民自 2 0 0 6年起才被允许个人参保,因此 ,对年满 6 0周岁 施加大社保政策的贯彻 力度 ,提高社保政策 的执行效果 。 仍未缴满 1 5年 的特殊人群 ,建议出台新政允许其一次性趸缴 1 5 参考文献 年养老保险费,从缴清费用 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养老金。即新政可 规定 :凡在 1 6 9 0年及以前 出生的参保人 ,在达到 6 0周岁时缴费 []参加 社会保 险 ,简称 “ 1 参保” 年限不足 1 5年的 ,可按 月继续缴费 ,也可一次性趸缴至 1 5年 ; 【]具有珠海市户籍 、以务 农 ( )为基 本生计 的人 员 2 渔 凡在 16 年及以后 出生的参保人 ,达到 6 91 0周岁时缴费年限不足 []具 有 城 镇 户籍 、年 满 1 岁 ( 3 6周 不含 在 校 生 ) 、未参 加 其 1 5年 的,仍按 月继续缴费直至 1 5年 ,不得一次性趸缴。既避免 他 各 项 社会 养 老保 险 的人 员 了部分参保人年满 6 0周岁却不能及时领取养老金的情况 , 又能缓 []按 国务 院有 关规定 , 目前我 国 6 4 0周岁及 以上老年人 的 计 发 月数 为 1 9 3 解养老保险基金紧张的局势 ,化解社会矛盾。 制定统一医保方案 以实现医保省 内联 网:实现医保全省联 网 []用 人 单 位 缴 纳 的基 本 医疗保 险 费 5
摄影设备零售店的品牌差异化竞争策略
摄影设备零售店的品牌差异化竞争策略摄影设备零售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作为一名专业销售人员,了解并掌握摄影设备零售店的品牌差异化竞争策略对于提升销售业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摄影设备零售店的品牌差异化竞争策略,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品牌定位与目标市场在制定品牌差异化竞争策略之前,摄影设备零售店需要明确自己的品牌定位和目标市场。
品牌定位应该与目标市场的需求相匹配,以便吸引并留住目标消费者。
例如,一些摄影设备零售店可以定位为高端专业市场,专注于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相机和镜头,吸引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
而另一些摄影设备零售店则可以定位为大众市场,注重提供价格实惠、易于使用的入门级相机和配件,吸引普通消费者。
二、产品品质与创新品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在于产品的品质和创新。
摄影设备零售店应该与优质的摄影设备品牌合作,确保所销售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摄影设备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很快,摄影设备零售店需要关注最新的科技趋势,并引入具有创新功能和设计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感和个性化的需求。
三、售前与售后服务提供优质的售前和售后服务是摄影设备零售店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面。
售前服务包括产品咨询、技术支持和购买建议等,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适合他们需求的产品。
售后服务包括维修、保修和售后咨询等,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摄影设备零售店可以通过培训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四、线上与线下渠道的整合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线上渠道已经成为摄影设备零售的重要一环。
摄影设备零售店可以通过建立在线商店、社交媒体推广和数字营销等方式,扩大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同时,线上渠道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方便的购物体验和更广泛的选择。
然而,线下实体店仍然是消费者体验产品、获得专业建议和售后服务的重要场所。
摄影设备零售店应该将线上和线下渠道整合起来,提供一致的品牌形象和购物体验。
相机价格策略产品分析报告
相机价格策略产品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相机价格策略对产品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影响。
相机作为一个高端数码产品,价格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将评估不同的相机价格策略,并提供有关如何优化定价策略以增加销售量和市场份额的建议。
2. 市场概况相机市场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包括数码单反相机、无反相机和高级紧凑型相机等多个细分市场。
在这些市场中,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品牌知名度和价格敏感度较高。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消费者在购买相机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性能:相机的画质、对焦速度、感光度等性能指标对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
- 品牌:知名品牌往往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因为消费者普遍认为品牌代表了高品质和可靠性。
- 价格:相机的价格是购买决策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费者希望获得性价比高的产品。
基于以上市场概况,我们将分析不同的相机价格策略,并评估其对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影响。
3. 不同价格策略的评估3.1. 高价策略高价策略主要依靠产品的高性能和品牌知名度来吸引消费者,通过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来获取高利润。
优点:- 高价策略能够建立品牌的奢侈和高端形象,吸引消费者选择高质量和高性能的产品。
- 高利润率能够为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更多资源,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缺点:- 高价策略限制了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可能导致较低的销售量。
- 高价可能使得产品只面向高端市场和高收入消费者,限制了潜在的市场增长。
3.2. 中等价策略中等价策略旨在在品质和价格之间取得平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优点:- 中等价策略能够扩大潜在市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 价格相对较低,更容易刺激购买欲望。
缺点:- 中等价格往往意味着妥协,可能对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有所影响,从而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3.3. 低价策略低价策略旨在通过价格优势来吸引大量的消费者,追求市场份额。
优点:- 低价能够迅速吸引潜在消费者,提高产品的市场渗透率。
- 价格优势能够有效地与竞争对手进行竞争,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徕卡,世界最著名的照相机品牌之一。
徕卡相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徕卡”)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的相机制造企业,主要生产数码照相机、胶片照相机和运动光学器材。
在百余年的历史中,徕卡作为135相机的发明者和开创者,同时在光学技术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其M系列相机一直是高端135相机市场上“完美”的代名词,在市场中处于领先水平。
市场定位:精密,坚固,品质卓越的极品利器,虽然比较难以驾驭,但是一旦掌握,在她所擅长的方面里,所向披靡,无可比拟。
面对竞争,徕卡一直将企业差异化战略作为自己的核心战略。
进入21世纪后,日本数码相机企业迅速发展,并以数码单反相机占领了大部分高端市场,徕卡的传统胶片相机产品线市场份额急速下跌。
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了差异化战略,经过几年的阵痛期,徕卡挽回了市场上的颓势,也实现了自上市以来的首次分红。
一、企业差异化战略理论回顾差异化竞争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产品的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等方面实施差异化以此形成在行业内具有独特性的竞争优势的战略。
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在其著名的《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企业的一般竞争战略有三种: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战略。
通过实行差异化战略,企业可以相对竞争对手形成在某一方面或诸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力求在本产业中独树一帜,与众不同,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得到溢价的回报。
一般来说,根据侧重方面的不同,差异化战略可分为产品差异化战略、服务差异化战略、人事差异化战略和形象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可以为公司带来较高的收益,一方面可以用来对付上游供方压力,同时可以缓解下游买方压力。
当客户对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确实有需求而缺乏选择余地时,其价格敏感性也就不高,顾客更愿意为其支付溢价。
另一方面,采取差异化战略而赢得顾客忠诚的公司,在面对替代品威胁时,其所处地位比其他竞争对手也更为有利。
如果企业成功地实施了差异化战略,它就会成为在产业中赢得高水平收益的积极战略,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这种独特性是最好的防御。
然而,波特也认为,推行差异化战略有时会与争取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的活动相矛盾,实施差异化战略往往要求公司对于这一战略的排它性有思想准备,这一战略与提高市场份额两者不可兼顾。
在公司的差异化战略的实施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很高的成本代价——不论是产品生产成本还是运营成本,有时即便全产业范围的顾客都了解公司的独特优点,也并不是所有顾客都将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价格。
二、徕卡的差异化战略数码相机依托技术和价格上的优势迅速抢占了胶片相机的市场。
然而与此同时,德国徕卡在2003-2004财年的销售收入下降了17.4%,亏损达到340万欧元。
徕卡不得不加快向数码相机转变的步伐,2004年徕卡推出了R系列胶片单反相机适用的数码后背DMR(Digital Module R),然而匆忙推出的新产品由于技术储备不成熟、市场定位不明确,在市场表现上叫好不叫座。
2004-2005财年的亏损达到1980万欧元,徕卡进入了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并更换了公司CEO,调整了战略方向,全力开发数码产品。
徕卡在转向数码化的过程中在诸多方面都采用了差异化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焦点:(一)品牌形象差异化徕卡始终将使命感与文化注入自己的品牌之中。
徕卡认为自身的使命是为摄影师创造最优秀的摄影工具,照相机不是单纯的机器,而是人将思想和感情注入影像之中的途径。
为此徕卡专门设立了Leica Oskar Barnack Award奖项,每年评选一次,以奖励那些关注人类生存境况和时代精神的卓越摄影师。
另一方面,徕卡又将自身定位于奢侈品品牌,而非电子消费品,这种定位不仅在价格上体现,更在质量上体现出来。
在今天的在影像器材市场上,大量日本厂商把低端的照相机产品选择在中国、东南亚等劳动力廉价的地区生产,而徕卡始终坚持在德国本土手工生产产品,将Made in Germany烙印在自己的产品之上。
这样的品牌形象与文化将徕卡同其他摄影器材厂商区别开来,徕卡的品牌标签是奢侈品、高端、德国制造,对消费者而言与其他厂商形成了巨大的认同度差别。
(二)产品差异化加快技术革新,将新技术应用与传统相机之中。
徕卡最为核心的技术是它的光学技术,通过大量使用计算机设计非球面镜片,采用萤石低色散原料和配方独特的镀膜工艺制作镜片,使得徕卡镜头不论是远距离拍摄还是暗弱光线条件下,都能提供优异的成像素质。
笔者将这种优势称为硬实力,是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
徕卡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加快研发周期,加速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
2007年,徕卡将具有70多年历史的M相机第一次引入数码感光元件,推出Leica M8旁轴数码相机。
3年之后,徕卡又推出了全画幅数码相机M9,实现了世界上35mm全画幅尺寸相机最小的重量和体积,成功将具有70余年历史的M系列传统旁轴相机数码化。
大力发展数码产品的同时兼顾胶片产品。
徕卡在2004年中停止了R系列胶片单反的生产,将更多研发力量和精力投入到数码产品中。
但徕卡仍然敏锐地意识到胶片摄影者仍然存在,他们是需求纯粹而简单的摄影者,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消费能力。
面对这样的一个群体,徕卡又推出了M7和MP胶片相机,这也是目前徕卡仅存的两款胶片产品。
而消费者也将徕卡仅存的胶片相机奉为珍品,即便是二手折旧机器仍然受到消费者追捧。
关注新需求。
徕卡自2005年之后加快了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同时敏感地发现新需求,不断推出极为别致的产品。
面对对便携和画质都有较高要求的纪实摄影师这一目标人群,徕卡在2010年推出了X系列相机,弥补了中端市场的空白。
在2012年5月,年徕卡更是另辟蹊径,推出拍摄全黑白照片的Leica Monochrome相机。
对于专业的纪实摄影师而言,黑白照片天然的故事性更适合拍摄纪实作品,而徕卡切合这种需求并专门对感光元件进行优化得以获得极高的画面解析能力。
产品质量的优势不断叠加。
消费者对徕卡相机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评价极高。
多数在德国本土制造的徕卡高端产品都采用手工生产以确保质量。
据测试,徕卡M6相机的保证精度快门寿命可达60万次,而同级别的日本厂商产品仅有15万至20万次的保证精度快门寿命。
但是高质量、高可靠性需要高成本的付出,手工生产也制约了徕卡的产能。
同时并非所有消费者都能承受其高昂的成本。
保持简洁的外观与设计。
徕卡主要产品的外观设计奉行了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Focus on the essential”,在相机上仅保留快门、调整快门和光圈等基本操作,为摄影者提供一个简洁、快捷、专注的操作界面。
这使其有别于其他数码单反制造商繁琐的操作界面,不论是外形设计还是操作方式,都让消费者区别出徕卡的独特性。
(三)销售与服务差异化加强店面建设,大力拓展亚洲新兴市场。
近年来,徕卡开始在全球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上开始加速扩张。
徕卡在授权店面方面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商铺(Leica Store),另一种为精品店(Leica Boutique)。
目前徕卡在全球范围内拥有18家商铺和19家精品店,分布在欧洲、北美、亚洲及澳大利亚、拉丁美洲,数量上较过去分别新增了十余家店面。
同时徕卡将亚太新兴市场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2010年财报中显示,在亚洲及澳大利亚的销售收入已经占到了徕卡总收入的1/3,达到8216万欧元;然而北美及拉美地区市场趋于饱和,受金融危机影响表现疲软。
差异化的营销策略。
与佳能、尼康等其他日本相机厂商不同,徕卡并没有采取广招渠道、大量铺货的销售方式,而是选择了普通商铺(Leica Store)+ 精品店(Leica Boutique)的方式。
这其中一方面是受产能所限,另一方面也同徕卡自身的奢侈品定位有关。
这两种授权店面内装修简洁而凝重,以黑色和红色为主色,均会陈列展示徕卡在历史上的著名产品,在选址上也以传统奢侈品聚集的路段和地区为主。
三、实施效果与产生的优势事实上,相比日本相机厂商,徕卡数字化转型较晚,但能够顺利转型并仍然保持着相机市场上最受人尊敬的品牌形象,正是依靠徕卡在过去近一百年的时间中进行差异化经营所积累的经验,为其赢得了战略转型与技术转型的时间与空间。
2007年徕卡推出M8,这是徕卡首次将数码感光元件技术应用与M系列旁轴相机之上,也是消费者翘首以盼的产品。
紧接着,当年徕卡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盈利,公司利润达到300万欧元,公司情况开始好转。
但接下来到来的金融危机让徕卡再度陷入亏损。
2009-2010年徕卡继续推出M系列新产品M9,同时又创立了两条新产品线:面向高端的中画幅单反相机S系列和面向高性能便携机的X系列,受益于逐渐完善的产品线和亚洲等新兴市场的爆发,2010年度的盈利较上一次盈利大翻12倍,达到3630万欧元。
通过成功的差异化战略,徕卡更加稳固了M系列旁轴相机和S系列中画幅相机的进入壁垒,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提供替代品。
对上游而言,徕卡的差异化和产品的独特性形成了对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了边际收益;对下游而言,其他厂商难以模仿,消费者更愿意为这种独特性支付较高的费用,削弱了消费者和经销商的议价的能力。
差异化带来了大幅度的溢价,这种溢价一方面补偿了差异化所增加的成本,同时也为徕卡带来了大幅增长的利润,并在历史上首次派发股息。
徕卡继续在高端相机市场上领跑,避免了同日系厂商在单反市场上进行价格战。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徕卡的差异化战略是持续成功的,但徕卡在全球影像器材厂商中,仍然是一个小众品牌,在全球相机市场中徕卡的份额仍不足1%。
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中,成本和价格并非优先考虑的内容,徕卡产品较高的价格使得一部分用户放弃选择徕卡,这是差异化战略与占领更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企业更好地权衡自己的品牌定位作出合理决策。
(分析总结)公司简介1913年,第一部徕卡相机的原型(Ur-Leica)在韦茨拉尔市的恩斯特·莱茨光学工厂(E. Leitz Optische Werke)厂由奥斯卡·巴尔纳克(Oskar Barnack)制作。
作为风光摄影使用的便携式相机,这台徕卡相机是世界上最早的使用35毫米标准电影底片的35mm相机。
它把电影底片的18×24毫米画幅扩展到24×36毫米,纵横比也随之从4:3变为3:2。
徕卡经历了几次改良,在1923年巴尔纳克说服了他的老板恩斯特·莱茨二世制造31版的原型系列。
在1925年的莱比锡德国展销会上,徕卡I(Leica I)一推出就立即取得成功。
所用的爱尔玛50毫米f/3.5镜头由马克思·贝雷克博士设计,其4片4组设计受到蔡司天塞镜头的影响。
1930年,徕卡发布了带有39毫米螺纹可换镜头系统的徕卡I螺口版(Leica I Schraubgewinde),除了50毫米标准镜头以外,最初还有35毫米广角镜头和135毫米长焦镜头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