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年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讲 气压带和风带练习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习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解析:由图可知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干燥。

答案:A2.图中显示的日期可能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解析: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故日期可能是12月22日前后。

答案:D3.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解析:①②之间为东南信风带,撒哈拉沙漠位于北半球,故不可能受到东南信风带影响。

答案:C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回答4~5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①地气流辐散,为高压中心;②地为低压中心;③、④地为低压槽。

答案:A5.图示月份()A.东北平原小麦收获B.开普敦气候炎热干燥C.是南极地区臭氧空洞最大的季节D.塔里木河流量最大解析:根据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东北平原小麦秋季收获;南极臭氧空洞最大的月份一般为10~11月,属于南极地区的春季;塔里木河流量夏季最大。

答案:B(2010·潍坊模拟)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6~8题。

6.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7.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B.P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N地所属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8.若P点日出与Q点日落时间大致同步,则此时()A.青海湖鸟岛有大量鸟类聚集B.南京昼短夜长C.淮河进入汛期D.从亚丁湾到科伦坡的船只顺风顺水解析:根据题干中所给信息,图中的纬度为50°,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从世界海陆的分布可知,图中的纬度应为50°N(因为50°S所经过的地区,只有南美洲大陆),图中P、Q之间的大陆为亚欧大陆,M、N之间为北美大陆。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下图中的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的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 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 甲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D. 乙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2. 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的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A. B. C. D.【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若此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甲处气流下沉,由此可推知,甲是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乙是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该环流为北半球的中纬度环流,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选项C 正确。

【2题详解】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甲处气流下沉,由此可推知,甲是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乙是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该环流为南半球的中纬度环流,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表现为西北风。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图示四个地点中,按纬度排序从高纬到低纬依次为()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④③①②D. ①②④③4. 若只考虑图示因素影响,图中四个地点最可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3. A 4. C【解析】【3题详解】副热带高压带位于南北纬30度附近,西风带影响的纬度较高,位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因此图中四地受西风控制时间越长的地区纬度越高,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间越长的地区纬度越低。

【4题详解】尼罗河三角洲位于地中海南岸,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该地纬度接近北纬30度,因此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时间较长。

③地符合。

【点睛】在大约南北纬30度到40度之间的地区,一年中不同季节分别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含答案)
13.根据风向确定此时最可能是( )
A.1月左下B.4月左右
C.7月左右D.11月左右
14.P气压中心是( )
A.副热带高压B.蒙古高压
C.亚速尔低亚D.亚洲低压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5-16题。
15.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A.Ll符合实际,因为岛屿中部距海较远,气温较高
B.L2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陆地温度高于海洋
C.L3符合实际,因为该季节海洋温度高于陆地
D.L4符合实际,因为沿岸有暖流流经
“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静寂的可怖,不仅仅是声音的静寂,而且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下面29-31题。
(5)终年受D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8.读季风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北半球的_________(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_________(高、低)气压中心,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使该气压带只能保留在海洋上。
(2)A地此时盛行_________季风,该季风性质是____________。
A.冬季有结冰现象B.含沙量大,水能特别丰富
C.有冬汛D.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21.甲、乙两国共有的农产品是 )
A.棉花B.天然橡胶C.3题。
22.若a、b、c、d为不同的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点的气流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
A.乙→甲→丙→丁→乙B.丁→丙→甲→乙→丁
(4)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半球,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在其控制下多为________天气。

一轮复习: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练习题(解析版)

一轮复习: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练习题(解析版)

一轮复习: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解析版)1.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A.①②B.②④C.①④ D.①③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B.赤道上空形成副热带高压带C.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D.盛行西风和信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3.关于全球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从高气压带吹出来的风,都是偏东风B.低气压带控制地区,都利于降水的形成C.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均炎热干燥D.低气压带的形成,都是因为地表受热多【解答】解:低气压带控制地区,有利于降水的形成;中纬度盛行西风为偏西风;极地高气压控制气候寒冷干燥;低气压带的形成有热力原因和动力原因。

故选:B。

4.从气压带、风带的成因看,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是①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辐合而成②东北信风与中纬西风辐合而成③冷暖气流交汇上升④冷暖气流交汇下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答】解: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是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从气压带、风带的成因看,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是极地东风与中纬西风辐合而成;冷暖气流交汇上升形成。

故选:A。

5.如右图中气压带代表的是A.副极地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解答】解:读图可知,风带1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风带2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故选:B。

6.在赤道和南纬30°之间的纬度带,许多海岛上的树被定向风吹的像扫帚一样,形成一种绝妙的风向标,其树冠的倾斜方向是A.西北B.西南C.东南D.东北【解答】解:在赤道和南纬30°之间的纬度带,是东南信风带,盛行东南风。

海岛上的树被定向风吹的像扫帚一样,形成一种绝妙的风向标,其东南迎风一侧的树枝被吹断,西北背风一侧树枝得到生长,树冠的倾斜方向是西北方向。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原卷版)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原卷版)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下图中的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的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B. 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C. 甲地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D. 乙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2. 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的低,能正确表示丙处风带风向的是()A. B. C. D.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图示四个地点中,按纬度排序从高纬到低纬依次为()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④③①②D. ①②④③4. 若只考虑图示因素影响,图中四个地点最可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下图为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 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A. 50°N副极地低气压带B. 90°N赤道低气压带C. 30°S副极地低气压带D. 60°S赤道低气压带6. 由图示气压值分布可推断,此时()A. 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B. 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C. 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出D. 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向岸风。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向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 ①②③④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8. 下列关于图示离岸风和向岸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全年受①控制,光热充足B. 乙地受②控制季节,寒冷干燥C. 丙地草木茂盛的季节,③势力强盛D. 丁岛东侧降水丰富,与④密切相关读世界某区域范围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我国学生寒假期间,①地盛行风是()A. 东南季风B. 西南季风C. 东北季风D. 西北季风10. ③地属于世界典型季风区之一,其季风()A. 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B. 冬季风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 夏季风如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D. 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的11. 当④地附近盛行图示风时()A. ①地高温多雨,进入雨季B. 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C. 亚洲内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D. ②地须注意防寒保暖二、非选择题12.下图是沿60°N所作的1月份气温和气压分布示意图。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气压带和风带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2019·福州模拟)如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南西部高温干燥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C(2019·天津五校联考)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2~3题。

图1 图22.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D.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3.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2.A 3.B(2019·云南临沧一中月考)西伯利亚高压(也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是冬季存在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稳定的强大冷高压,一般选择气压场中1 025 hPa等压线作为其特征线。

下图为近几十年来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下列国家和地区的气候受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影响较小的是( )A.日本B.中亚C.中国D.堪察加半岛5.与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距海远近B.洋流性质C.海陆温差D.地表起伏6.与1970~1980年相比,1951~1965年我国( )A.夏季旱灾多发B.冬季多低温冻害C.夏季洪涝多发D.冬季旱涝灾害频繁4.B 5.C 6.B(2019·咸阳模拟)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甲地位于大陆西岸。

读图,完成7~8题。

7.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①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④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甲地与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相比,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下垫面状况B.太阳辐射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7.C8.C(2018·哈尔滨三中二模)亚马孙河流域(见下图)全年降水丰富,但降水量会受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影响而出现差异。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之气压带和风带(附答案详解)

2020届地理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之气压带和风带(附答案详解)

气压带和风带专题训练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后面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南极洲大陆几乎全部被冰川覆盖,冰川内陆厚,边缘薄,杰夫·威尔逊在南半球夏季进行了横跨南极洲的单人探险,脚蹬滑雪板,拖着180千克的雪橇,尽量借助风筝助力,从新拉扎列夫站到南极点用44天,从南极点到海格力斯湾用9天。

读探险路线图,据此完成1~3题。

1.从南极点到海格力斯湾的前进速度明显快于从新拉扎列夫站到南极点的速度,影响的主要因素有()①风力②气压③气温④地势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2.风筝助力最明显的是()A.开始几天B.P地附近C.南极附近D.最后几天3.途经南极点时,最可能看到()A.极光B.晴朗C.大雨D.云雾下图示意1949~1959年日本(北海道除外)各个月份出现崩塌灾害的百分率。

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图中各月崩塌百分率高低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地质C.降水D.气温5.8月崩塌低谷(低于6月、7月和9月)的原因是()A.受寒潮的影响B.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C.受台风的影响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2018·河南诊断)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包括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

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据此完成6~8题。

6.上图中所示的月份为()A.10月B.7月C.4月D.1月7.上图中虚线框内热带辐合带向南弯曲的原因可能为()A.沿岸寒流增温B.亚洲季风势力强C.地势高气温低D.非洲轮廓南边窄8.甲岛屿东部气候类型的成因可能为()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B.受热带辐合带的控制C.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影响D.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

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

读下图,完成9~11题。

9.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10.上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A.ab B.bc C.cd D.ad11.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二、综合题(共2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专项练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专项练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专项练习气压带是由于地球外表纬度上下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构成不同的气压区域。

以下是查字典天文网整理的气压带和风带专项练习,请考生参考。

9月中旬,湘中地域普通进入春季(假设延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 ℃,那么被以为进入春季)。

读长沙9月中下旬的天气状况图,回答7~8题。

7.9月15日~23日,长沙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要素区分是()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B.日温差增大,空中状况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8.与往年相比,长沙在该时期天气异常的主要缘由能够是()A.夏季风微弱,晴热少雨B.副高异常弱小并控制该地C.直射点北移,太阳辐射增强D.亚洲高压异常强盛(2021湛江模拟)右图为某地域1月平均气温散布图(阴影局部为陆地),据图回答下题。

9.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作清楚弯曲的主要要素区分是()A.海陆散布,纬度位置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C.大气环流,下垫面D.洋流,地形(2021潍坊检测)以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

剖析回答10~11题。

10.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拟()A.①地的较大B.②地的较大C.两地相当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11.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域,此时的盛行风向为()A.西北风B.西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2021南昌检测)读几种气候的气平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选项是()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C.③是亚热带季习尚候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13.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散布区在()A.亚马孙平原地域B.撒哈拉沙漠地域C.西西伯利亚地域D.西欧地域甲、乙两地纬度相反,相距500千米。

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

完成14~15题。

14.两地的纬度约在()A.15S~20S之间B.15N~20N之间C.25S~30S之间D.25N~30N之间15.两地之间的地形能够是()A.平原B.盆地C.丘陵D.山地二、综合题(共40分)16.(2021惠州模拟)读三圈环流剖面图,回答以下效果。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风带同步训练(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风带同步训练(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风带同步训练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半球风带分布示意图,甲、乙表示不同的风带。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 ( )A. 甲为南半球信风带B. 乙的性质寒冷干燥C. 甲为东北风D. 乙为西北风2. 下列哪一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成因与乙风带相关( )A. 地中海沿岸地区B. 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C. 新西兰南部地区D. 美国大西洋沿岸地区【答案】1. C 2. A【解析】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1题详解】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可知,甲风带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

乙为北半球中纬西风带,温和湿润,为西南风。

故选C。

【2题详解】与乙风带有关的气候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结合两气候类型在北半球的分布状况判断正确选项。

故选A。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指数小的年份夏季风偏弱。

下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 )A. 陆表温度总是比海表温度高B. 陆表与海表温度均持续上升C. 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D. 夏季风逐年增强4. 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 )A. 两个年份南北皆旱B. 两个年份南北皆涝C. 1966年北涝南旱,1993年北旱南涝D. 1966年北旱南涝,1993年北涝南旱【答案】3. C 4. C【解析】试题分析:【3题详解】当图中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为负值时,说明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低,故排除选项A;由图可知1960一1999年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高低差异较大,说明陆表温度与海表温度高低变化大,季风环流强弱呈波状变化,故排除选项B、D;根据图中数值分析可知,温度距平值越大,说明温度年际变化越大,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大,故选项C正确。

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专题训练题

高考一轮复习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专题训练题一、选择题右图为大气运动表示图,M线代表地球外表。

据图回答1~3题。

1.假定此图表示热力环流,那么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2.假定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那么A.③气流比拟湿润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乙处高压的构成与②气流有关3.假定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那么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陆地B.乙处天气以阴沉为主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解析第1题,依据图示可知甲处气流上升,近空中气温应高于乙;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同时,垂直方向上气平和气压总是越向上数值越低,因此A、C、D三项均不正确。

第2题,假定此图表示低纬环流,那么甲处为赤道低气压带,多对流雨。

乙处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气压带是由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北进进程中,受地转倾向力影响不时右偏,在北纬30°左近空中堆积下沉而构成的,故D选项正确。

第3题,夏季,亚欧大陆的温度高于同纬度的陆地,风从陆地吹向陆地,故甲处为陆地,乙处为陆地;此时乙处为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阴沉。

答案 1.B 2.D 3.B读气压带和风带位置表示图,回答4~5题。

4.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选项是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5.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风带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平和湿润B.气压带M和风带b交替控制构成热带草原气候C.长江中下游地域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M有关D.南亚夏季风的构成与风带c的北移有关解析第4题,依据图中的纬度、气压带和风向可以判别出①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南信风带,②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③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北信风带,④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因此气压带和风带自南向北的顺序为④③①②。

高三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

高三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

高三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示意图”,完成1—2题。

1.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a.甲坐落于30°nb.乙坐落于30°nc.甲坐落于90°nd.无法确认2.有关①②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就是冷性气流b.②就是冷性气流c.①就是西风带d.②就是西3.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直达民航班机,飞行时间约为三个半小时,该机从乌鲁木齐返航至北京,大约需3个小时,原因是()a.地球进动的影响b.两地时差的关系c.中纬度飞过西风的影响d.水平气压梯度的影响相同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关示意图,回答4~6题。

4.图中②气压拎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干燥b.上升湿润c.由高纬流向高纬潮湿d.由低纬流向高纬湿润5.图中显示的日期可能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6.受①②之间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不可能有()a.东非高原b.巴西高原c.撒哈拉沙漠d.马达加斯加岛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7~8题。

7.气压最高值发生的纬度和气压值最高处的气压拎名称分别就是()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b.90°n、赤道低气压带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d.60°s、赤道低气压带8.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9.中国东南部坐落于北回归线及其附近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被称作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其成因就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下构成季风气候d.西南季风增添丰沛的降水10.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a.1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拎被大陆上的热扰动阻断,并使副热带高气压拎仅留存在海洋上b.7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c.纬向的气压拎南半球比北半球显著d.冬、夏的多寡气压中心很平衡,不随其季节变化下图为副热带高压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

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福州模拟)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2.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3.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带a控制下,寒冷少雨B.风带b控制下,寒冷少雨C.风带c控制下,温和多雨D.风带d控制下,温和多雨解析:第1题,M所处纬度在30°,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面的风带风向为东南风,可推知该气压带是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北边的风带是东南信风带。

第2题,由气压带、风带的组合可知,①在30°S附近,②在60°S附近,③在30°N附近,④在60°N附近。

第3题,a是东南信风、c是东北信风,受其控制区域气温较高,在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b是南半球盛行西风,d是北半球盛行西风,受其控制区域多温和多雨。

答案:1.C 2.C 3.D(2018·宜昌四校联考)热带辐合带是指从南北两半球来的气流在赤道附近辐合而成的多雨带。

下图为某月非洲盛行风向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图。

据此完成4~5题。

4.该月为( )A.1月B.4月C.7月D.10月5.图中虚线框范围内热带辐合带位置较东侧明显偏北的可能原因是( )A.沿岸寒流降温B.地势高,气压低C.南北气流辐合D.阳坡受热增温解析:第4题,图中的热带辐合带就是赤道低气压带,图示其位置整体偏南,则应是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

第5题,位置偏北,说明该处较东侧同纬度地区气压低;依据右图显示有地形因素,同时东侧有东非高原分布,东侧地势要高于此处平原和低矮的高原,故可能是因为阳坡的缘故。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解析)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解析)

高考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同步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读三圈环流部分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a地等压面向上隆起②b地空气受热上升③c地气压高于b地气压④d地气压最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假设a地为副热带地区,那么Q地的风向可能是 ( )①东北风②东南风③西北风④西南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 1.B 2.D 第1题,结合图示知,由于大气垂直运动,近地面a地气流下沉,为高压,等压面向上隆起,而b地为低压,等压面向下弯曲。

根据气压分布规律知,四地气压大小应为a>b>c>d。

根据图示并不能确定b地气流上升是由空气受热引起的。

第2题,假设a地为副热带地区,那么当其位于北半球时,b地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那么Q地位于北半球西风带,其风向为西南风;当a地位于南半球时,Q地位于南半球信风带,其风向为东南风。

以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米/秒)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

读图答复3~4题。

3.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A.①B.②C.③D.④4.以下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A.气温分布B.降水分布C.地势起伏D.洋流分布[解析] 3.B 4.D 第3题,从图上可以看出,②地位于15°N附近,7月份吹东风,风力为5米/秒,1月份吹西风,风力为约10米/秒,因此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故B项正确;①地位于60°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风力约10米/秒,变化不大,故A项错误;③地位于赤道附近,赤道是无风带,风向和风速变化不大,故C项错误;④地位于45°N附近,1月和7月都吹西风,风力为20米/秒和15米/秒,变化不大,故D项错误。

第4题,洋流受到盛行风的影响,北半球低纬度盛行东北信风,洋流由东向西流动;中纬度盛行西风,洋流由西向东流动,这与图中低纬度吹东风、中纬度吹西风的分布规律相似,故D项正确。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习题(详细解析)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习题(详细解析)

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习题(详细解析)A.几内亚湾北部盛行西南风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C.澳大利亚西北部草木茂盛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右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

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

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冬夏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洋流性质的变化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8.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冬季风风力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A.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B.50°N附近C.中纬度地区D.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9.图乙与图甲相比较,其变化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是()A.冬季风减弱,夏季台风偏多B.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C.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涝D.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北涝南旱10.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材料一表示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材料二A、B、C、D四地气候中,全年受⑥带控制下而形成的是________,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

(3)制约H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多选) A.当E气压中心位置偏北时,我国的东南沿海常受台风灾害影响B.在F气流的影响下,北美洲东部地区温和多雨C.G地常年受材料一中的①带控制D.B地的气候条件不利于发展谷物农业11.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曲线为等压线,单位:hPa),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备考2020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7 气压带和风带

福建省备考2020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7 气压带和风带

福建省备考2020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专题07 气压带和风带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46分)1. (6分)冬季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A .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 . 印度低压C . 阿留申低压D . 冰岛低压2. (4分) (2013高一上·东台期末) 读图“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1)此时可能是()A . 1月1日B . 2月1日C . 7月1日D . 12月1日(2)此季节甲地()A . 受副极地高气压带控制B . 河流进入枯水期C . 气候高温多雨D . 昼短夜长3. (4分) 2011年度作为中国—阿拉伯交流协会最高荣誉奖项——“郑和奖”的颁奖盛典计划将于12月8日在北京举办。

郑和举世闻名的精神,已经不单纯属于中华精神财富,也是全人类薪火相传的共同精神财富。

读图,回答问题:图1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利用盛行风在甲、丙、丁三地之间往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夏季,利用偏北风,从甲地经丙地到达丁地B . 冬季,利用偏北风,从甲地经乙、丙地直达丁地C . 夏季,利用偏南风,从丁地经丙地返回甲地D . 冬季,利用偏南风,从甲地经丙地到达丁地4. (6分) (2016·苏州模拟) 2015年11月24日俄罗斯一架战机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坠毁。

图1为局部地区1月份等温线分布图,造成该地区1月份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A . 地形B . 西风带C . 洋流D . 人类活动5. (2分) (2016高一上·福建期末) 若下图有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 . a、b、c、dB . b、d、c、aC . a、c、b、dD . d、c、b、a(2)b与d之间是()。

A . 副热带高气压带B . 副极地低气压带C . 干冷的气流D . 西风带6. (6分) (2020高一下·如皋期末)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气压带和风带(2018河南豫南九校质检)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完成第1~2题。

1.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B.巴西高原上草木茂盛C.昼长上海大于广州D.地球公转速度较慢2.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无关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答案:1.B 2.C解析:第1题,由图中风带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此半球为北半球;①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即气压带、风带南移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太阳直射南半球,则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短,上海昼长小于广州;巴西高原此时为夏季,高温多雨,草木茂盛;恒河流域夏季降水多,此时正值枯水期。

第2题,热带雨林气候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地中海气候是盛行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017浙江选考模拟)读英国年降水量(单位:mm)空间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从大气环流的分布来看,英国主要处在( )A.副极地低气压带B.西风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信风带4.除大气环流外,影响英国降水量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地势C.流经洋流D.海岸特征答案:3.B 4.B解析:第3题,英国处于40°N~60°N大陆西岸,处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

第4题,英国西部为迎风坡,降水多,东部为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所以除大气环流外,影响英国降水量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

(2017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

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

据此完成第5~6题。

5.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①东热带太平洋②北美地区③东南亚④热带印度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大气环流如图乙所示时( )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凋零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C.海河径流量变大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增强答案:5.C 6.B解析:第5题,图示辐合带在北半球夏季,东北信风位置偏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向而成西南风,这种西南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常称为季风辐合带。

第6题,图乙中风带和气压带向南移,巴西高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木茂盛,A项错;天山此时为冬季,气温低,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B项正确;冬季海河径流量变小,C项错;冬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减弱,D项错。

(2017广东深圳二模)下表是美国西部三个沿海城市的经纬度位置,下图是表中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第7~8题。

7.甲、乙、丙三个城市对应的气候资料图依次是( )A.②①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8.三个城市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风影响程度不同B.流经沿岸洋流性质不同C.受西北风影响程度不同D.距离太平洋的远近不同答案:7.D 8.A解析:第7题,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三地均属于地中海气候,但由于受西南风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差异比较大,甲、乙、丙三个城市对应的气候资料图依次是③②①,D项正确。

第8题,根据气候资料可知,三地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南风的影响,温和多雨。

受西南风影响大,降水多,故A项正确,C项错误;该区域洋流性质均为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故B项错误;三地海陆位置均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区,故D项错误。

(2017山东潍坊一模)奥兰治河以南的荒漠化地区称为南纳马夸兰(图甲),有种类丰富的多汁植物和多肉植物(图乙),这些植物只在雨季开花(每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但壮观的开花景象最长只能维持两个月时间,通常时间会很短。

据此完成第9~10题。

甲乙9.南纳马夸兰地区植物花期短的原因是( )A.雨季受西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B.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C.雨季受西南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D.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地带,雨季降水少10.南纳马夸兰地区多汁、多肉的植物指示的环境特点为( )A.干旱的荒漠环境B.干湿交替的热带草原环境C.温凉的荒漠环境D.湿热交替的热带草原环境答案:9.A 10.A解析:第9题,根据材料可知,南纳马夸兰地区的植物只在雨季开花,花期短说明雨季短。

8、9月为南半球的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

此地位于30°S附近的大陆西岸,可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而南半球盛行西风为西北风。

由于该地纬度低,受西风影响时间短、势力弱,因此花期短。

第10题,多汁多肉是植物储存水分以适应长时间的干旱环境而具有的生长习性。

(2017山东日照二模)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分布图。

据图完成第11~12题。

11.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A.夏季多于冬季B.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减C.冬季多于夏季D.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12.该地1—5月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 )A.西风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B.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C.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D.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答案:11.C 12.D解析:第1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该地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结合“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可推断该地是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地中海气候。

第12题,该地1—5月同一海拔降水量逐渐减少,其原因是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增强,西风带影响减弱。

(2017江西新余期末)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下图表示1880—2000年东亚地区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值曲线。

据此完成第13~14题。

13.1880—2000年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变化的特点是( )A.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强B.多数年份冬、夏季风均偏强C.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弱D.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比冬季风大14.下列年份中,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最短的是( )A.1890年B.1907年C.1920年D.1980年答案:13.D 14.C解析: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880—2000年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比冬季风大,所以D项正确。

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20年夏季风较强,冬季风较弱,因此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最短的是1920年,C 项正确。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几内亚比绍示意图(图1)和首都比绍气候统计图(图2)。

图1图2材料二大约从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几内亚比绍会从东北刮来一种被称为“非洲魔鬼”的哈马丹风,每当它来临,人们就会奔走相告“不好,哈马丹风来了!”(1)判断哈马丹风的成因,简述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即带来的不利影响)。

(2)分析比绍气温最高的几个月与雨季的关系,并说明其雨季的形成原因。

答案:(1)成因: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气压。

干燥炎热的热带大陆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是哈马丹风。

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哈马丹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带大陆气团,会使当地气候从湿润变得干热,甚至形成旱灾,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哈马丹风风力强劲,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

尘埃堆积后会影响地表环境。

(2)雨季来临之前的3—5月,云量少、太阳高度大,气温高。

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

解析:第(1)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每年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图示区域受东北信风带影响。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来自炎热干燥的热带大陆的气流,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形成哈马丹风。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该地气温较高,降水稀少,易发生旱灾;哈马丹风从东北撒哈拉沙漠带来大量沙尘,影响交通及地表环境。

第(2)题,读图可知,气温最高的几个月为3—5月,为雨季来临之前。

7—9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受此影响,南半球东南信风偏转为西南风,西南风来自海洋,带来丰富的降水。

16.(2018广西南宁摸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该国气候受某气压带和某风带交替控制。

下图分别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和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2)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降水较多的原因。

(3)根据A、B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推测B地相较于A地,年降水量差异与雨季长短差异,并分析原因。

(4)近年来我国对该国援助力度大,有许多中国工人来到该国务工,针对该国自然环境特征,为保障身体健康,我国工人应重点防范哪些问题?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2)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3)降水差异:年降水量较多,雨季较长。

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较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雨季较长。

(4)中暑、晒伤、蚊虫叮咬(或疟疾)、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解析:第(1)题,由气候类型图和该地纬度可知,A地位于热带,干、湿季分明,是热带草原气候。

第(2)题,图示A 地位于非洲东部南半球赤道附近,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第(3)题,图中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雨季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抬升,故降水较多,年降水量较多。

第(4)题,该国纬度低,全年高温,应注意中暑;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应注意防晒伤;雨季湿热,应注意防蚊虫叮咬(或疟疾)、防野生动物侵袭(猛兽)、疫病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