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机理与现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交通大学的王育宝副教授提出,相对于欧 美国家,中国企业对非洲投资的性质与目的有何不 同之处?其持续性如何?董有德教授认为,我国对于 非洲的直接投资属于南南合作,对当地经济发展具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产业互补性、产业梯度转移的 角度来分析,我国企业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具有可持 续性。上海大学的沈瑶教授针对中国企业在非洲的
John Henley 教授对该论文的论点和方法给予 了高度的评价,并建议同时考虑国家规模的大小、外 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作用,以及中国 特殊的经济结构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郑小平 教授则对所有权优势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性提 问,赵教授解释,虽然所有权优势在企业国际化中的 重要性不可忽视,但针对中国民营企业还不具备这 一优势的现状,最亟需的便是实现规模经济并走出 去,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品牌与研发优势后才能 最终形成企业的所有权优势。Daniel C. O’Neil 则对 中国大量低成本劳动力与企业“走出去”之间的关系 进行了提问,赵教授认为,充裕的劳动力只是导致规 模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并非导致企业走出去的
6
2009
5
社科经纬
征(I)、企业优越度(F)、企业家精神(E)、经验知识
(E)、价值链延伸(V)和带动效应(D),以求揭示类似
于“哈杉”这样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最后,选取
了东艺鞋业与打火机产业对 IFEE-VD 模型进行
检验,得出了相符结论。
沈瑶教授对该国际化路径提法的新颖性给予了
肯定,认为它对传统产业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就其对
日在杭州金溪山庄圆满举行。来自北美、欧洲等地及
中国知名高校与学术机构的 30 多位专家教授、博士
集聚一堂,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会议收到国内外众
多学者投稿,其中大多数为英文论文,经会务组专家
审稿,共选取了 22篇优秀论文。
会议由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教
授、爱丁堡大学兼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CO)非
洲外商投资调查首席顾问 John Henley 教授和日本
立命馆大学郑小平教授共同担任主席,分 4 个时段
举行,每一时段由 1 到 3 位学者发表论文讲演,再由
多位学者点评。John Henley 教授、赵伟教授、郑小平
教授、华盛顿大学 Daniel C. O’Neil 博士、浙江工业
大学王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王育宝副教授、温州大
学
除了上述议题以外,学者们也针对中国民营企
术 业国际化中的其他前沿问题,结合当前形势展开了 动 热烈的讨论。 态
郑 小 平 教 授 围 绕 动 态 外 部 性(Dynamic Externalities)与经济增长这一论题,用时间序列数据 对动态外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类 型— ——“ 网 络 动 态 外 部 性 ”(Network Dynamic Externalities)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网络动态外 部 性 ” 增 加 1% 可 以 使 得 TFP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提高 0.9%~1.3%。最后,他说明了以 上研究对城市发展政策制定的启示。
牌等同为企业已实现国际化的观点有失偏颇。
上海大学的李骏阳教授就民营企业国际化模式
的创新———“创办海外专业市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
见解,并对海外专业市场在规避贸易壁垒,降低内生
交易费用、扩大外部规模效应,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
争力等方面进行了优势分析。认为这种跨越式的国
际化模式及发展路径为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
社科经纬
社会责任问题作了补充,提出企业在对发展中国家 地区投资时,应注重处理好与当地劳工的关系。
2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拓展
浙江大学赵伟教授指出,政府“走出去”战略的 实施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浪潮是当前学界关注 的热点议题。鉴于中国正处于制度转型期的背景下, 他从以下 5 个宏观视野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 的独特性:即 FDI 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及企业国际 化之历史,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企业国际化的类 型,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态势以及 政府对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政策导向。
浙江大学赵伟教授对 John Henley 教授的研究 方法进行了肯定,认为该研究中大量翔实的经验数 据使其颇具挑战性和创新性;另外,从厂商层面展开 分析也是此项研究的一大特色,它的结论对中国民 营企业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尹翔硕教授 主要关注中国企业在 SSA 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投 资来源地 (按中国大陆和香港) 的划分问题,John Henley 教授认为这些问题都极具启发性,可作为下 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Tel: 0571-28008041
4
南非洲地区(SSA)进行投资的中国、印度和南非企 业的调查,对这些企业的 FDI 动因、行业以及投资 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这些新兴市 场国家的跨国企业往往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促进出 口、开发新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具有明显的“寻求 市场”动机。但不同国家企业的 FDI 在行业分布、投 资时间、地域分布、企业规模以及绩效方面存在显著 差异。
浙江大学宋华盛博士对此作了精彩点评,在肯 定该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 Daniel 博士过分偏重于 从经济利益及市场开拓的角度对 FDI 的类型进行 划分,而鉴于其研究强调的是政府的作用,因此还应 从政治方面予以考虑,并据此提出了“政治资源寻求 型 FDI”。同时建议在分析政府在 FDI 中的作用时, 不应只强调积极的方面,还应考虑到政府对 FDI 的 限制政策。Kate Chang(加拿大籍)博士从民营企业 “走出去”需获得政府授权等方面提出问题,并结合 其丰富的实践经历探讨了企业国际化在不同行业的 发展现状。赵教授和尹翔硕教授分别对以上发言进 年
源共享与合作;此外,目前中国海外专业市场的产品
仅限于轻工产品,具有显著的低档货特征;最后,专
业市场在规避贸易壁垒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2009
西安交通大学王育宝副教授也以典型的西安民
年 第
营科技企业为案例,分析总结出了民营科技企业国
际化的一般模式,并提出了加快其国际化进程的对
期
策建议。
6
国 际 5 企业国际化的其他论题
非传统产业的适用性提出了疑问。此外,他提出该模
型中诸如“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具有海外‘温
商网’”等假设条件在现实中不一定具备。赵教授指
出所谓“内向国际化”的提法并非主流研究,主流观
点在对企业国际化的界定上必须具备两个关键要
素,即资本的跨国流动与经营的跨国流动。现有部
分研究将国内企业引进海外技术设备、购买国外品
第
行了简要点评和总结。
期
4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与切入方式
国 温州大学副教授林俐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温 际 州典型民营中小企业— ——哈杉鞋业为例,对其 1996 学 年至今的国际化实践进行纵向考察,总结出了“始于 术 外向,外内向渗透”这种有别于传统理论的新式国际 动 化演变路径,并尝试构建 IFEE-VD 模型,即产业特 态
最后,Daniel C. O’Neil 强调,由于发展中国家 市场普遍存在政策失灵、融资渠道狭窄、地方保护与 市场分割盛行、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等问题,使得企业 渴望通过 FDI 走向更加完善的市场制度环境,并实 现自身的内部体制转型。这也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 司积极购买发达国家品牌、技术等战略性资产的原 因。
直接原因。
3 企业国际化中的政府作用
华盛顿大学的 Daniel C. O’Neil 博士围绕政 府支持对国内企业 FDI 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他认 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支 持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一是在金融方面为企业 “走出去”提供便利;二是改善与投资东道国间的外 交关系。接着,他根据企业投资的动机,将 FDI 分为 资 源 寻 求 型 (Resource- seeking )、 市 场 寻 求 型 (Market- seeking)、效率寻求型(Efficiency- seeking)、 战略资产寻求型(Strategic asset- seeking)、多元化经 营寻求型(Diversification- seeking )以及私人获利寻 求型(Private Gain- Seeking )6 类,分析了政府支持 在各类型 FDI 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政府的支持鼓 励措施对于前 3 类 FDI 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浙江大学黄先海教授以纺织服装业为例,运用 经修正后的 Goldberg&Knetter 模型,从行业和企业 两个层面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美国、日本、中国香 港市场上的市场势力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发现基 于企业层面的市场势力要小于行业层面的市场势 力,认为两者出现背离的主要原因为我国纺织服装 出口存在典型的“二元市场结构”以及明显的产品同 质性。
社科经纬
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机理与现状
赵 婷 1 郑雯雯 2 赵金亮 2
(1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杭州 310018;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杭州 310027)
由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主办、浙江大学民
营经济研究中心(CRPE)“九八五”项目支持的“民营
企业国际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008 年 10 月 25
上海大学的董有德教授通过对中非经济合作历 史数据的考察,指出中国对非 FDI 具有增长迅速但 投资总额比例小、投资覆盖率高、中小合资企业为主 体以及能源基建项目居多等特点。而形成这些特点 的原因是宏观层面的支持、资源的互补性、投资的可 持续性、产业转移及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的需要,并 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学林俐副教授等先后作了主题发言。复旦大学尹翔
硕教授,日本富山大学马骏教授,日本岗山大学张星
源教授,上海大学沈瑶教授、李骏阳教授,南京审计
学院王军博士,东华大学肖岚博士,浙江大学黄先海
教授、宋华盛博士等做了精彩点评。
本次研讨会围绕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
资、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拓展、企业国际化中
2009
的政府作用、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与方式等前沿
年 第
学术问题为核心展开探讨,对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
的机理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不少深刻的洞见
期
与富有新意的观点。
6
国 际
1
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
学 比较
术
John Henley 教授基于对 1 200 多家在撒哈拉以
动
态 赵婷: 讲师。
了一条可行而便捷的途径。
赵教授对此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认为应对企
业国际化和一般意义上的海外经营进行区分,二是
认为对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也应予以适当关
注。肖岚博士也提出了以下看法:首先,海外专业市
场的创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的市场环境,
因此,这种国际化路径可能并不具备普遍性;其次,
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市场最好是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以便实现资
接下来,赵教授将经典的 FDI 理论按照宏观、 中观和微观层面归为 3 类,其中邓宁的折衷理论范 式(OLI)受到了最广泛推崇,但鉴于中国民营企业 缺乏所有权优势的现状,对其国际化的解释力不强。
基于以上原因,赵教授对联想集团、华为集团和 万向集团 3 个典型的民营企业进行了案例研究,结 果显示这 3 个企业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大规模 生产及低成本供货的能力;二是善于利用国内的资 源和市场实现迅速扩张;三是其所在行业一般拥有 潜在的巨大国内市场。以上特征都导致了显著的“规 模经济”效应。据此,赵教授对 Dunning 的折衷范式 进行了修正,提 出 了 SLI 范 式 (Scale economies, Location advantage and Internalization) 来解释中国 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行为。按照该范式,规模经济应是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重要依托,在实施“走出去” 的早期阶段,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应遵循渐进的、 强调市场导向的可行路径。
南京审计学院王军博士通过对中国企业家海外 经营的案例研究,概括了企业家精神的 3 个显著特 征:创新、社会责任与合作精神,并提出中国传统文 化及美德与海外市场体系的有效结合是其成功的关 键因素。
东华大学的肖岚博士以中国民营出口企业的跨 国并购(M&A)为主要论题,讨论了国内出口导向型 企业 M&A 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并分析了其优势和 劣势。最后提出能否有效地扩大产业规模、升级产业 结构将决定跨国并购成功与否。
John Henley 教授对该论文的论点和方法给予 了高度的评价,并建议同时考虑国家规模的大小、外 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作用,以及中国 特殊的经济结构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郑小平 教授则对所有权优势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重要性提 问,赵教授解释,虽然所有权优势在企业国际化中的 重要性不可忽视,但针对中国民营企业还不具备这 一优势的现状,最亟需的便是实现规模经济并走出 去,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品牌与研发优势后才能 最终形成企业的所有权优势。Daniel C. O’Neil 则对 中国大量低成本劳动力与企业“走出去”之间的关系 进行了提问,赵教授认为,充裕的劳动力只是导致规 模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并非导致企业走出去的
6
2009
5
社科经纬
征(I)、企业优越度(F)、企业家精神(E)、经验知识
(E)、价值链延伸(V)和带动效应(D),以求揭示类似
于“哈杉”这样的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路径。最后,选取
了东艺鞋业与打火机产业对 IFEE-VD 模型进行
检验,得出了相符结论。
沈瑶教授对该国际化路径提法的新颖性给予了
肯定,认为它对传统产业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就其对
日在杭州金溪山庄圆满举行。来自北美、欧洲等地及
中国知名高校与学术机构的 30 多位专家教授、博士
集聚一堂,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会议收到国内外众
多学者投稿,其中大多数为英文论文,经会务组专家
审稿,共选取了 22篇优秀论文。
会议由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教
授、爱丁堡大学兼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CO)非
洲外商投资调查首席顾问 John Henley 教授和日本
立命馆大学郑小平教授共同担任主席,分 4 个时段
举行,每一时段由 1 到 3 位学者发表论文讲演,再由
多位学者点评。John Henley 教授、赵伟教授、郑小平
教授、华盛顿大学 Daniel C. O’Neil 博士、浙江工业
大学王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王育宝副教授、温州大
学
除了上述议题以外,学者们也针对中国民营企
术 业国际化中的其他前沿问题,结合当前形势展开了 动 热烈的讨论。 态
郑 小 平 教 授 围 绕 动 态 外 部 性(Dynamic Externalities)与经济增长这一论题,用时间序列数据 对动态外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类 型— ——“ 网 络 动 态 外 部 性 ”(Network Dynamic Externalities)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网络动态外 部 性 ” 增 加 1% 可 以 使 得 TFP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提高 0.9%~1.3%。最后,他说明了以 上研究对城市发展政策制定的启示。
牌等同为企业已实现国际化的观点有失偏颇。
上海大学的李骏阳教授就民营企业国际化模式
的创新———“创办海外专业市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
见解,并对海外专业市场在规避贸易壁垒,降低内生
交易费用、扩大外部规模效应,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
争力等方面进行了优势分析。认为这种跨越式的国
际化模式及发展路径为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
社科经纬
社会责任问题作了补充,提出企业在对发展中国家 地区投资时,应注重处理好与当地劳工的关系。
2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拓展
浙江大学赵伟教授指出,政府“走出去”战略的 实施及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浪潮是当前学界关注 的热点议题。鉴于中国正处于制度转型期的背景下, 他从以下 5 个宏观视野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 的独特性:即 FDI 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及企业国际 化之历史,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企业国际化的类 型,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态势以及 政府对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政策导向。
浙江大学赵伟教授对 John Henley 教授的研究 方法进行了肯定,认为该研究中大量翔实的经验数 据使其颇具挑战性和创新性;另外,从厂商层面展开 分析也是此项研究的一大特色,它的结论对中国民 营企业国际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尹翔硕教授 主要关注中国企业在 SSA 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投 资来源地 (按中国大陆和香港) 的划分问题,John Henley 教授认为这些问题都极具启发性,可作为下 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Tel: 0571-28008041
4
南非洲地区(SSA)进行投资的中国、印度和南非企 业的调查,对这些企业的 FDI 动因、行业以及投资 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这些新兴市 场国家的跨国企业往往将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促进出 口、开发新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具有明显的“寻求 市场”动机。但不同国家企业的 FDI 在行业分布、投 资时间、地域分布、企业规模以及绩效方面存在显著 差异。
浙江大学宋华盛博士对此作了精彩点评,在肯 定该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 Daniel 博士过分偏重于 从经济利益及市场开拓的角度对 FDI 的类型进行 划分,而鉴于其研究强调的是政府的作用,因此还应 从政治方面予以考虑,并据此提出了“政治资源寻求 型 FDI”。同时建议在分析政府在 FDI 中的作用时, 不应只强调积极的方面,还应考虑到政府对 FDI 的 限制政策。Kate Chang(加拿大籍)博士从民营企业 “走出去”需获得政府授权等方面提出问题,并结合 其丰富的实践经历探讨了企业国际化在不同行业的 发展现状。赵教授和尹翔硕教授分别对以上发言进 年
源共享与合作;此外,目前中国海外专业市场的产品
仅限于轻工产品,具有显著的低档货特征;最后,专
业市场在规避贸易壁垒方面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2009
西安交通大学王育宝副教授也以典型的西安民
年 第
营科技企业为案例,分析总结出了民营科技企业国
际化的一般模式,并提出了加快其国际化进程的对
期
策建议。
6
国 际 5 企业国际化的其他论题
非传统产业的适用性提出了疑问。此外,他提出该模
型中诸如“敢为人先的企业家精神”、“具有海外‘温
商网’”等假设条件在现实中不一定具备。赵教授指
出所谓“内向国际化”的提法并非主流研究,主流观
点在对企业国际化的界定上必须具备两个关键要
素,即资本的跨国流动与经营的跨国流动。现有部
分研究将国内企业引进海外技术设备、购买国外品
第
行了简要点评和总结。
期
4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与切入方式
国 温州大学副教授林俐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温 际 州典型民营中小企业— ——哈杉鞋业为例,对其 1996 学 年至今的国际化实践进行纵向考察,总结出了“始于 术 外向,外内向渗透”这种有别于传统理论的新式国际 动 化演变路径,并尝试构建 IFEE-VD 模型,即产业特 态
最后,Daniel C. O’Neil 强调,由于发展中国家 市场普遍存在政策失灵、融资渠道狭窄、地方保护与 市场分割盛行、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等问题,使得企业 渴望通过 FDI 走向更加完善的市场制度环境,并实 现自身的内部体制转型。这也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 司积极购买发达国家品牌、技术等战略性资产的原 因。
直接原因。
3 企业国际化中的政府作用
华盛顿大学的 Daniel C. O’Neil 博士围绕政 府支持对国内企业 FDI 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他认 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支 持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一是在金融方面为企业 “走出去”提供便利;二是改善与投资东道国间的外 交关系。接着,他根据企业投资的动机,将 FDI 分为 资 源 寻 求 型 (Resource- seeking )、 市 场 寻 求 型 (Market- seeking)、效率寻求型(Efficiency- seeking)、 战略资产寻求型(Strategic asset- seeking)、多元化经 营寻求型(Diversification- seeking )以及私人获利寻 求型(Private Gain- Seeking )6 类,分析了政府支持 在各类型 FDI 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政府的支持鼓 励措施对于前 3 类 FDI 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浙江大学黄先海教授以纺织服装业为例,运用 经修正后的 Goldberg&Knetter 模型,从行业和企业 两个层面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在美国、日本、中国香 港市场上的市场势力进行了实证测度。研究发现基 于企业层面的市场势力要小于行业层面的市场势 力,认为两者出现背离的主要原因为我国纺织服装 出口存在典型的“二元市场结构”以及明显的产品同 质性。
社科经纬
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机理与现状
赵 婷 1 郑雯雯 2 赵金亮 2
(1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杭州 310018;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杭州 310027)
由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主办、浙江大学民
营经济研究中心(CRPE)“九八五”项目支持的“民营
企业国际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008 年 10 月 25
上海大学的董有德教授通过对中非经济合作历 史数据的考察,指出中国对非 FDI 具有增长迅速但 投资总额比例小、投资覆盖率高、中小合资企业为主 体以及能源基建项目居多等特点。而形成这些特点 的原因是宏观层面的支持、资源的互补性、投资的可 持续性、产业转移及更好地融入当地市场的需要,并 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学林俐副教授等先后作了主题发言。复旦大学尹翔
硕教授,日本富山大学马骏教授,日本岗山大学张星
源教授,上海大学沈瑶教授、李骏阳教授,南京审计
学院王军博士,东华大学肖岚博士,浙江大学黄先海
教授、宋华盛博士等做了精彩点评。
本次研讨会围绕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
资、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拓展、企业国际化中
2009
的政府作用、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路径与方式等前沿
年 第
学术问题为核心展开探讨,对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
的机理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不少深刻的洞见
期
与富有新意的观点。
6
国 际
1
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
学 比较
术
John Henley 教授基于对 1 200 多家在撒哈拉以
动
态 赵婷: 讲师。
了一条可行而便捷的途径。
赵教授对此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认为应对企
业国际化和一般意义上的海外经营进行区分,二是
认为对数据来源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也应予以适当关
注。肖岚博士也提出了以下看法:首先,海外专业市
场的创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的市场环境,
因此,这种国际化路径可能并不具备普遍性;其次,
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市场最好是以产业集群为依托,以便实现资
接下来,赵教授将经典的 FDI 理论按照宏观、 中观和微观层面归为 3 类,其中邓宁的折衷理论范 式(OLI)受到了最广泛推崇,但鉴于中国民营企业 缺乏所有权优势的现状,对其国际化的解释力不强。
基于以上原因,赵教授对联想集团、华为集团和 万向集团 3 个典型的民营企业进行了案例研究,结 果显示这 3 个企业具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大规模 生产及低成本供货的能力;二是善于利用国内的资 源和市场实现迅速扩张;三是其所在行业一般拥有 潜在的巨大国内市场。以上特征都导致了显著的“规 模经济”效应。据此,赵教授对 Dunning 的折衷范式 进行了修正,提 出 了 SLI 范 式 (Scale economies, Location advantage and Internalization) 来解释中国 民营企业国际化的行为。按照该范式,规模经济应是 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重要依托,在实施“走出去” 的早期阶段,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应遵循渐进的、 强调市场导向的可行路径。
南京审计学院王军博士通过对中国企业家海外 经营的案例研究,概括了企业家精神的 3 个显著特 征:创新、社会责任与合作精神,并提出中国传统文 化及美德与海外市场体系的有效结合是其成功的关 键因素。
东华大学的肖岚博士以中国民营出口企业的跨 国并购(M&A)为主要论题,讨论了国内出口导向型 企业 M&A 的可行性和必然性,并分析了其优势和 劣势。最后提出能否有效地扩大产业规模、升级产业 结构将决定跨国并购成功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