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案例分析
《职业倦怠讲稿》课件
03
积极参与到工作中,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反馈,提升工作自主性
和成就感。
04
职业倦怠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公司销售人员的职业倦怠
总结词
压力过大,工作与生活失衡
详细描述
该销售人员长期面临业绩压力,频繁出差和加班导致身心疲惫, 对工作失去热情。
解决方案
调整工作安排,减轻工作压力,增加休息和娱乐时间,寻求心理 辅导。
创新管理模式
组织内实施更为人性化、灵活 的管理模式,关注员工心理健 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 劳动者权益,降低职业倦怠的
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个人成就感降低
自我怀疑
职业发展停滞感
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认为 自己无法胜任工作或无法取得成功。
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已经停滞不前, 无法取得更高的职位或更好的待遇。
工作无意义感
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认为 工作毫无意义或毫无价值。
生理症状
睡眠障碍
由于工作压力和焦虑,导致睡眠 质量下降、失眠等问题。
案例二:某医院医生的职业倦怠
总结词
高强度工作,情感压抑
详细描述
医生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面对生死压力大,情感无法得到 释放,导致身心俱疲。
解决方案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同事间的互助合作,培养个人兴趣爱好, 寻求心理辅导。
案例三:某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总结词
重复性工作,缺乏创新与挑战
详细描述
教师因长时间重复性教学,缺乏新鲜感和挑战,逐渐失去教学热情 和动力。
身体疲劳
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压力 ,导致身体疲劳、肌肉紧张等身体 不适症状。
教师职业倦怠案例评析
案例评析---“众人拾柴火焰高”李老师是光明中学的班主任,她已经任班主任将近20年了,每年九月有新的教师来到学校来任课,李老师都要给新教师做关于如何适应教师生涯的讲座。
李老师亲切的讲授,使得新教师不仅对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也被李老师的教学热情深深地感染。
我们知道,教师工作压力大,整天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繁琐的事情,那么李老师如何调节自己维持对教学工作持续的热情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李老师进行了采访。
李老师告诉我们,当她工作后不久,常常被学校工作的事情压的喘不过气来,整天除了上课,还要开会、与家长联系、处理班上的各种事情,这么多的事情让年轻的李老师觉得压力很大,有时候想放弃教师这一职业。
在那段时间,李老师工作效率下降、对教师工作产生了倦怠。
可是,让李老师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家庭一直很支持她,每当李老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都已经天黑。
回到家,丈夫常常会给李老师讲一些笑话,或者让李老师休息,自己做家务。
每当想到这些,李老师的嘴角总是会漏出一丝微笑。
李老师暗自下决心,为了学生,为了家里的支持,一定要当人民的好教师。
从此以后,每当李老师教学中遇到困扰或压力,她会向丈夫倾述,共同面对难题。
评析要点:◆问题表现当教师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可以向相关的人求助。
例如,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跟领导沟通、跟专家请教、跟同事倾诉、家人倾述。
教师尤其要关注自己的家庭,因为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源。
李老师正是借助于家庭的支持,缓解了自己的职业倦怠。
有关研究表明,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教师解决实际的工作难题,更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情感和心灵援助。
◆问题诊断人是社会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便每日都要与其他个体打交道,社会支持就来源于身边的这些个体,它是一种资源,一种保护,一种归属。
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当身处逆境、压力重重之时,亲朋好友亲切的问候、深切的理解和热情的帮助是每一个人都热切渴望的。
社会支持对于个人,特别是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谈中职理工科教师职业倦怠案例
浅谈中职理工科教师职业倦怠案例概要:教育教学的山峰从来不是单枪匹马就能登上,教师的职业倦怠也从来不是无缘无故就会出现。
以团队效能来影响人心,不忘初心,中职理工科教师的职业之路才会会越走越好。
笔者从珠海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理工科教师职业倦怠的案例入手,探讨解决中职理工科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方式。
一、案例:我不想再唱独角戏B老师,理工科专业教师,即将步入不惑之年,从教十五载,他依然感到空白、苍白。
他曾吐露心声:我感觉很累,工作十几年,现在还是个中级教师,拿的钱还没有高级教师多。
专业教学上没什么成绩,当“班主任”的回报也没比其他任课老师多。
我像生锈的螺丝卡在机器里,导致整个机器无法转动起来。
情况了解:作为专业科老师,B老师战战兢兢工作,但在教学上得不到满足感,又有十分的无力感。
课堂纪律的管理难度阻碍了专业知识的高效传授,想方设法调动厌学、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消耗了B老师的积极性。
B老师平时几乎不参加教学类比赛,十多年的教学成果一片黯淡。
一直以来,B老师每天机械式地督促班级常规工作,有时还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B老师是资深班主任,却习惯了单打独斗,出现做事没劲的情况,工作效率不高。
二、案例剖析B老师由于专业教学停滞不前和班主任工作带来疲累感等工作压力导致职业倦怠,主要体现为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中的情绪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教师个体与工作情境之间的失衡(如图1)。
理工科教师的教学和德育管理压力都比较大,但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
因工作压力而导致的心理紧张状态的齐加尼克效应不断循环播放,导致教师个人与工作情境的天平失衡。
B老师认为其在本职工作上的付出是十足的,收入却不如高级教师多,他感到不公平。
B老师把全部精力投放在专业教学和班级管理上,但由于理工科专业班级的学生性别单一,男生管理的难度比较大,付出的努力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从而导致其工作回报感降低,职业倦怠感升高。
第二,教师内心与现实的心理落差(如图2)。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摘要】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角色,但面临着职业倦怠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典型案例研究,探讨了应对策略和心理辅导与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工作状态和生活品质,还会对学生和教育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呼吁采取有效措施来减轻教师职业倦怠,包括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提供心理辅导支持。
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并展望了未来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向,希望为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和提升教育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案例研究、影响因素、应对策略、心理辅导、职业发展规划、结论、研究意义、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教师职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教师们时常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情感压力。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师们的工作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的教师们也往往会遭遇到职业倦怠的问题。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压力下,导致其工作热情消退,对工作失去兴趣和动力,甚至出现情绪低落、厌倦等负面情绪的状态。
这种状态不仅对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其对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影响因素、典型案例以及应对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职业倦怠问题,提升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目的教师职业倦怠是教育领域中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给教师个人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深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和特点,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为教师及相关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的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本质和定义,明确其概念内涵和特征表现,为进一步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从个体、组织和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揭示影响教师工作情绪的主要原因;三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具体案例中教师倦怠问题的表现和原因,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启示;四是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结合心理辅导和职业发展规划等方法,寻找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有效途径;五是总结研究结果和提出展望,进一步完善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师范专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分析——以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一八年第十一卷第六期︵总第六十二期︶高等师范专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分析——以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马智芳(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与心理学系,山西运城044000)摘要:高等师范专科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身心方面的身心俱疲、奔波劳累;交往方面的偏执孤僻、人际淡漠;工作方面的效率低下、消极应对。
师专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一是工作时间长、难度大,扮演角色多、冲突大,面临家庭和经济压力大;二是学校管理僵化、人际关系紧张、评价体系不完善;三是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压力,社会高期望与低报酬形成落差。
关键词:师专教师;职业倦怠;表现;原因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78(2018)06-0051-03DOI :10.3969/j.issn.1674-5078.2018.06.016收稿日期:2018-09-18作者简介:马智芳(1987-),女,山西朔州人,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师教育。
高等师范专科院校(以下简称师专)担负着培养广大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和任务,其工作状况和工作能力直接决定着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新课程改革和本科师范院校的竞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师专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也越来越严重。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倦”即“疲乏、懈怠”,“怠”即“懒惰、松懈”,“倦”是一种外在的身体表现,“怠”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状态。
可以说,“怠”是“倦”的内部根源,“倦”是“怠”的外在体现。
职业倦怠意为因工作劳累而致人身体疲乏、懈怠,内心懒惰、松懈。
作为一种高投入、高压力职业,教师极易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1]相比其他教师,师专教师的职业倦怠又有自己的表现。
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个案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倦怠现象普遍
通过对个案的深入研究,发现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现象较 为普遍,主要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
工作压力过大
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班主任承受的工作压力较大,包括学 生管理、教学任务、家长沟通等多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 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支持系统不足
研究发现,小学班主任在职业倦怠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 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这使得他们难以应对职业倦怠带 来的负面影响。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方法局限性
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方法,虽然能够深入剖析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现象和原因,但可能 存在样本代表性的问题,未来研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扩大样本范围,提高研究的 普适性。
个案描述
工作状态
该班主任日常工作中表现出缺乏 热情和活力,对工作产生厌倦和
焦虑情绪。
情感状态
该班主任常常感到情绪低落、焦 虑和易怒,对学生和同事的耐心
和关心程度下降。
生理状态
该班主任常常感到身体疲惫、失 眠和食欲不振,出现一些身体不
适的症状。
个案分析
职业倦怠成因
分析该班主任职业倦怠的成因,包括工作压力过大、缺乏支持和 认可、个人发展受阻等方面。
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的个案
汇报人: 2023-12-12
目录
• 引言 • 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现状 • 个案研究 • 倦怠成因探讨 • 应对策略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小学班主任职业特点
阐述小学班主任职业的特点,如工作 压力、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等。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许多教师都会遭受到这种困境。
本文将以一个典型案例展开研究,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案例描述李老师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教龄已有15年。
她曾经热爱教育工作,但是最近几年却感到越来越疲惫和无聊。
她感到自己的饱和度已经到了极限,对待学生的热情也逐渐减少。
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当一名教师。
原因分析1. 工作压力过大教师的工作压力常常来自于学生、家长和教育机构。
他们都对教师的工作质量提出要求,而教师要面对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
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的减轻工作负担,争取更多的自由和时间。
2. 工作内容单调教育工作本身存在着单调乏味的问题,很多教师会因此感到职业倦怠。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或资源,探索更多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
3.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职业成长机会,他们就可能感到职业滞留。
教育机构应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让他们能够继续成长。
解决方案1. 接受培训和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专业培训、交流会议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拓展职业知识和技能。
这不仅可以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工作热情。
2. 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教师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例如数字化教学工具、在线学习平台等,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工作单调的问题,也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新鲜感。
3. 建立专业支持系统教育机构应该建立起合理的教师培训、评估、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支持。
与此同时,也需要为教师建立起支持体系,例如指导性督导、心理咨询、教师交流平台等,以更好地满足教师的职业需求。
结论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解决。
教育机构应该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支持,教师也应该积极接受培训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以增强自身的职业满足感。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群人,他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牵扯着社会的未来。
随着社会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教师们在工作中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压力,导致职业倦怠现象逐渐凸显。
本文将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探讨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问题。
一、案例描述某小学的高年级数学老师王老师,是学校中备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师,教学成绩优秀,为人和蔼可亲。
最近一段时间,王老师却明显感到工作压力很大,每天上课都感到疲惫不堪,对教学工作也失去了往日的激情,甚至出现了迟到早退的情况。
学校的同事们也察觉到了王老师的状况,并开始担心她是否陷入了职业倦怠之中。
二、问题分析1.工作压力过大:王老师作为数学老师,每天要为多个年级的学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参与学校的各种管理和教学活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加上教育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学生行为的多变,使得工作压力不断增加。
2.工作资源匮乏:王老师所在的学校设施、师资等方面的资源相对匮乏,教学条件较为艰苦,这也给王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老师们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和支持也相对不足。
3.情感疲劳:教师在与学生、家长和同事之间需要处理大量的人际关系,长期处于高度情感劳累状态下,容易产生疲劳和情绪消极的情况。
三、解决方案1.学校支持: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设施,提升教师工作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教师培训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活动,帮助教师们提升专业技能和缓解心理压力。
2.分担教学任务:学校可以考虑通过增加教职员工或者改进课程设置等方式,减轻教师们的教学负担,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各项教学活动,避免给教师过多的额外任务。
3.关注个体需求:学校和同事需要更多的关注个别教师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针对王老师这样的情况,可以安排相关人员与其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她排解心理压力、找到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免费下载】职业倦怠案例分析
[分享]实务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以深圳为例(二)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1.受访者J的职业倦怠历程分析(l)受访者J的工作历程介绍作为应届毕业生,受访者J自2008年2月任职于深圳某社工机构,目前担任两个社工点的督导助理,从事社会工作职业近三年时间,一直留在目前团队中。
J职业倦怠历程的源头来自工作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巨大落差。
上岗之初,和同事L被分派到区民政局的某个科室,J整天都要帮助科室工作人员做一些端茶倒水、打字复印传真等杂事,而L天天没有事情做,就一个人呆在会议室里面,科室开会时就被赶出去。
J觉得社工身份不被认同和尊重,自己是外派人员,科室也不会关心你的感受,每天的工作觉得很没有意义,还要面对服务指标的压力,行政的压力。
香港督导也很无奈,说来到你们深圳,听你们说的最多的就是郁闷这个词。
直到有一次科室要做一个邻里互助的项目,科室工作人员不知道怎么做项目,这时候J和L就主动提出可以帮忙做个计划书,后来市里开会,J就帮科长给其他各区的作解释,市民政局领导表示社工很有用,科长也很高兴,觉得社工还是有用的,J等自此才开始做一些专业上的工作。
2008年底时,J怀着现在做公务员的杂事,不如自己去做公务员的想法,去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并通过了面试环节。
恰在此时,在香港督导等的努力下,区民政局同意J等五名社工作为一个小组被派往该区的S街道成立社工服务点,直接为街道辖区老人、青少年和外来工提供服务,2009年3月时经过考虑J还是选择留下来。
2009年4月成立了社工服务点后,J被同组的社工推选为小组长,承担了与机构,民政局,街道等各方的协调与沟通,随着角色的转变,但是机构并没有明确小组长的权利和职责,考虑到要承担可能的后果J在做决定时往往很有压力,待他习惯了以后,大家也逐渐认同了他,这种压力才逐渐消除。
因为条件的限制,J等社工在社区开展活动和小组较多,个案很有限,活动做多了之后感到厌倦,感觉工作只是完成指标,最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也没有能力和资源去帮助,不需要帮助的反而又要去帮助,觉得没意思,年底J又有离开的打算。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解决方案。
在介绍了背景信息,阐述了研究意义和目的。
在通过五个具体案例分析,深入剖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和表现,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提供了实践参考。
结论部分总结了各个案例中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启示和展望,并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
本文旨在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提供解决职业倦怠问题的有效策略,促进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案例研究,解决方案,启示,结论,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研究目的,案例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复杂的学生问题、家长的要求等多重压力,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也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教师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扰,包括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教学资源不足、学生问题复杂等。
这些问题往往容易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情绪,从而影响其教学效果和工作状态。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展开研究,探寻解决之道,对于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意义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深入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可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就感。
如果教师长期处于倦怠状态,就会影响他们的教学热情和专业水平,进而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发展。
研究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
教师职业倦怠案例
教师职业倦怠案例【篇一:教师职业倦怠案例】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你已经知道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曾经的我也为这样的职业骄傲自豪过;曾经的我站在讲台上也是那样地从容与自信;曾经的我也是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去对待每一名学生;曾经的我认为,我对教书怀有一种激情,一种热爱,一份耐心,我相信能一直成为学生热爱的好老师。
但现在,我却发现错了,却不知错在哪里,错在我当初的选择吗 ?错在我没有教学能力吗 ?错在我的教学水平越来越低吗 ?这样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有一段日子。
尽管这样,我还是很认真地去备课。
尽管这样,我还是怀着一颗平和的心去上课。
我想只要自己做到一名老师该做的事,错的就不应该是我,只要我尽力了,我对自己,对学生都问心无愧。
过去的点点滴滴却像泉水一样流过我的每一根血管,在轻轻敲着键盘的同时变成了忧伤的文字。
不是陈年旧事,应该就在昨天,过去的一个又一个的昨天。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名坐在教室中间的女生没有认真地抄笔记,而是专心致志地织着一个围巾,快要下课时我才发现,一时愕然,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去批评她。
以前一批评到她,她就蛮不讲理地跟我顶嘴,扰得整个课堂乱了套。
正想着,流动的空气把悦耳的铃声传到了教室。
教室一下骚动起来,学生们兴奋地奔向食堂,织围巾的女生也一瞬间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这件事情留下的只有我的回忆与叹息,还有作为一位老师的悲哀。
尽管已经伤痕累累,但我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痛,在每天登上讲台的时候,我还是会把灿烂的微笑带给学生,我还是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一丝不苟地传给学生。
看到他们在思考着我提出的某个问题,看见他们中的有些还在认真地做着笔记,认真地听讲,这个时候,我总是很高兴的,也是心花怒放的。
现在的学生喜欢看电影,全体学生一次次强烈要求,最后我招架不住,勉强答应了他们看电影的要求。
那天正好要交作业。
以前的作业只有一大部分同学能交上来,而那天差不多所有的都交了。
我走到一名不是很听话的学生面前,表扬他交了作业,他对我说:“这是张门票,看电影的门票。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案例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案例研究——以新桥医院幼儿园为例重庆市新桥医院幼儿园陈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幼儿园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之也让教师产生了空前的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
而新桥医院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不论在年龄上,还是专业素质方面都处于参差不齐的状态,教师的倦怠情绪和职业压力也日趋严重,这既制约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束缚了整个幼儿园的发展。
如何帮助教师克服由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成为提升幼儿园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问题与分析1、新桥幼儿园有一线教师17人,师资结构非常复杂:从事幼教工作一到两年的新教师有6人,从中、小学转岗过来的教师有3人,有相关幼教经验的老教师3人,有幼教经验但缺乏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有3人,而真正的骨干教师只有2人。
从师资结构极不平衡的现状来看,幼儿园教师群体中骨干带头力量薄弱,专业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因而不能形成较好的专业成长氛围。
2、针对教师倦怠现状,设计出“新桥幼儿园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感调查问卷表”,通过事实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中了解教师的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感的成因以及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分析,她们多数都存在不同原因和不同程度的职业压力和倦怠情绪:1)教师职业倦怠感。
这是大部分工作多年有经验但专业发展不够的教师,面临着教育压力和重任所产生的一种消极工作情绪。
2)工作超负荷。
多数教师普遍感到工作量大,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后,还要完成许多文案工作(如备课、教育笔记、成长档案等)的撰写。
而少数骨干教师为了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整个教师群体的发展,努力承担着许多教学、科研任务,而导致了工作超负荷。
3)对安全事故的担忧。
幼儿园以“安全第一”为前提,导致了所有教师面对一群孩子所产生的一种安全恐惧感。
4)职业期望过高。
这主要表现在新教师和转岗教师中,她们对幼儿教育理解不够深透,踏进幼儿园所面临的教育现状和专业发展不相适应、不协调所导致。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一、案例描述李老师,女,现年35岁,毕业于某著名师范大学,已在某小学任教10年。
她在教学岗位上一直受到同事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也曾多次荣获校内教学比赛的一等奖。
最近李老师的状态逐渐变得疲惫和消极,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激情地投入工作。
她感到教育事业遥遥无期,无法在短期内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李老师的职业倦怠表现在很多方面,对学校的教学任务不再感到兴奋,面对学生的提问和求助也越来越懒得回答。
她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逐渐失去了关注和热情,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也开始下滑。
在与同事的交流中,她总是抱怨工作的种种不如意,对学校的管理决策也提出质疑。
二、分析职业倦怠原因1. 工作环境压力2. 自我认知和价值观的不匹配李老师曾经对自己的教学事业充满热情和信心,但她发现自己的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否正确,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了质疑。
3. 工作生活平衡的破碎李老师的工作需要经常加班备课和批改作业,而家庭生活又需要她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她经常感到疲惫和焦虑,无法很好地调节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三、解决职业倦怠的对策学校领导应该关注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和心理状态,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转变管理方式,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和培训,使教师们感到更受关爱和支持。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和交流,增强团队合作和凝聚力。
李老师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和职业发展指导,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她也可以参加一些教育教学类的培训和研修,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李老师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自己的生活需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家人朋友多交流,释放工作上的压力。
她也可以和同事分享工作上的困惑和挑战,寻找共鸣和解决方法。
四、研究结论职业倦怠是教师职业岗位中较常见的心理问题。
要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需要学校领导与老师们共同努力。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教师们的工作条件和权益。
帮助职场人士克服工作倦怠一个案例报告
帮助职场人士克服工作倦怠一个案例报告标题:帮助职场人士克服工作倦怠——一个案例报告一、引言工作倦怠(workplace burnout)是一种常见的工作心理状态,给职场人士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探讨了如何帮助职场人士克服工作倦怠,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二、案例分析在本案例中,我们以张先生为例,他是一家制造业公司的项目经理。
他过去一直表现出色,但最近几个月,他的工作表现下降了,出现了明显的工作倦怠症状。
我们对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总结了以下原因:1. 工作压力过大:由于公司项目进度紧张和客户要求不断增加,张先生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加,难以应对。
2. 缺乏工作上的成就感:近期项目都遇到了各种问题,导致项目进度拖延,张先生感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得不到认可。
3. 缺乏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张先生长时间专注于工作,缺乏娱乐和休息时间,导致身心俱疲。
三、解决方案基于对张先生案例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以帮助他克服工作倦怠问题:1. 分担工作压力:与上级交流,寻求合理的工作分配,充分利用团队资源,减轻个人压力。
2. 增加成就感: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突出自身贡献,设立短期目标,并及时反馈工作成果。
3. 建立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合理规划工作与休息时间,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定期参加运动、社交和休闲活动。
四、实施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张先生逐渐改善了工作倦怠问题,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1. 工作效率提升:张先生在减轻工作压力后,更好地应对了工作任务,改善了工作效率,项目进度得到明显加快。
2. 成就感增强:与团队成员的有效合作使得张先生在项目中的贡献更加明显,得到了公司和客户的认可和赞赏,增加了他的工作满足感。
3. 生活质量改善:张先生合理规划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积极参与娱乐和休闲活动,使身心得到了有效的放松和修复。
五、结论本案例报告通过一个职场人士的实际案例,阐述了工作倦怠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研究一、引言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的重要使命。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长期以来,教师职业倦怠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难题。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到个体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对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将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案例描述小张,女,35岁,已从事教育工作10年。
最初,小张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她认为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能够通过教书育人来改变学生的人生。
随着教师工作的不断累积,小张渐渐产生了一种疲惫感。
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再也不是一份充满激情和梦想的事业,而是一份沉重到令人窒息的责任。
每天的工作让她倍感疲惫,几乎每个周末她都要抱着头疼的心情去应对新的一周。
小张在学校教的是初中语文课程,她觉得自己的工作需要投入很多心血,但收获却并不多。
她的学生大部分在学习方面表现一般,有时候甚至还会有学生出现不良行为。
小张觉得自己的教学反应迟钝,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也不够到位,无法让学生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
在家长会上,有一些家长也抱怨她的教学质量不够高,对此,小张觉得非常自责和焦虑。
学校管理部门对教师的各种评估也让小张感到压力重重。
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总是在被监督和评价,而这样的压力使她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受到了极大的抑制。
她开始觉得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慢慢被打击,整个人都变得消极和疲惫。
三、案例分析小张的案例反映了许多教师在工作中会面临的问题。
教师工作的重复性和单调性使得教师容易感到疲惫和厌倦。
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家长的期望也是增加教师工作压力的原因。
学校管理部门对教师工作的各种评估也会增加教师的焦虑和压力。
教师工作中的这些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教师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校的整体形象。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13.9.22职业倦怠
关于职业倦怠的心理分析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教师这一职业成了最容易给人带来压力的职业之一。
他们每天面对沉重的考学率压力和不同性格的学生,需要花很多的心血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他们全面发展,又要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学生和家长的矛盾。
这一系列的工作无形中加重了他们的负担,给他们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个案例:赵老师是济南某高中的老师,担任某学科的教学工作已经十多年了,他毕业于某211大学。
自他入学以来就担任班级干部,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到大考试都是班里的前五名。
做事要求尽善尽美,对待领导布置的任务一定努力做到最好。
由于小时候家庭贫困,父母对其期望很高,自己也甚至需要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
在校工作期间为工作付出了许多汗水和泪水,教学成绩很好,学生对其评价很高,自己也收货了很多荣誉。
但是如果自己的班级成绩稍有不好,他就会出现焦虑,惊慌,夜不能眠,甚至感到极度疲乏虚弱,以及腰酸背痛,便秘等症状。
这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工作,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现在赵老师感到没有以前刚刚毕业从事教学工作时的热情了,好像每天来到学校就是完成教学任务、处理各种事物,一开始工作时热血沸腾、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感觉早已无影无踪。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每天都会面对沉重的压力,他们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上面的案例是当今许多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老师们如果不善于缓解压力,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它的表现有很多,比如工作热情消减,上课无精打采,思想走神,情绪抑郁,有时还伴有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
这种状态既损害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学生的学业,同时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职业倦怠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最早由F 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
随后M 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的案例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的案例研究[文章摘要]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其压力越来越大,教师群体中不同程度的职业疲惫感、倦怠感发展迅速。
本文以一中学老师为例,对其职业倦怠的形成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以缓解职业倦怠的发生,提升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
[关键词]:职业倦怠认同感一.问题的提出1966年,美国作家格林尼(Greene)出版了一部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a burning—out case)的小说。
从此,“枯竭”或“倦怠”就进入了我们视野。
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burn-out)这个词语。
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据《新浪教育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100%投入的教师,才能有100%满意的教育。
”“没有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何谈有生机的下一代。
”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后,会倾向于对学生的行为做消极解释,对学生的情感关怀也会衰退,这可能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对班级的管理也不利。
同时,出现职业倦怠或者枯竭的教师往往士气低落,工作效率下降,与同事的关系容易恶化,甚至会发生缺勤和离职的情况,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稳定和效益。
现在我就以张家港市某中学一化学教师为例,介绍、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二.案例研究1.案例X老师毕业于滁洲州某师范大学,后分配到张家港一城郊中学,教初三化学,已认教十年。
在学生时代,她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做事情总是要力争完美无缺,总是要做得最好。
教师职业倦怠案例评析
案例评析---“众人拾柴火焰高”李老师是光明中学的班主任,她已经任班主任将近20年了,每年九月有新的教师来到学校来任课,李老师都要给新教师做关于如何适应教师生涯的讲座。
李老师亲切的讲授,使得新教师不仅对教学工作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也被李老师的教学热情深深地感染。
我们知道,教师工作压力大,整天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繁琐的事情,那么李老师如何调节自己维持对教学工作持续的热情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李老师进行了采访。
李老师告诉我们,当她工作后不久,常常被学校工作的事情压的喘不过气来,整天除了上课,还要开会、与家长联系、处理班上的各种事情,这么多的事情让年轻的李老师觉得压力很大,有时候想放弃教师这一职业。
在那段时间,李老师工作效率下降、对教师工作产生了倦怠。
可是,让李老师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家庭一直很支持她,每当李老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都已经天黑。
回到家,丈夫常常会给李老师讲一些笑话,或者让李老师休息,自己做家务。
每当想到这些,李老师的嘴角总是会漏出一丝微笑。
李老师暗自下决心,为了学生,为了家里的支持,一定要当人民的好教师。
从此以后,每当李老师教学中遇到困扰或压力,她会向丈夫倾述,共同面对难题。
评析要点:◆问题表现当教师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可以向相关的人求助。
例如,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跟领导沟通、跟专家请教、跟同事倾诉、家人倾述。
教师尤其要关注自己的家庭,因为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源。
李老师正是借助于家庭的支持,缓解了自己的职业倦怠。
有关研究表明,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教师解决实际的工作难题,更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情感和心灵援助。
◆问题诊断人是社会的人,自出生之日起便每日都要与其他个体打交道,社会支持就来源于身边的这些个体,它是一种资源,一种保护,一种归属。
常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当身处逆境、压力重重之时,亲朋好友亲切的问候、深切的理解和热情的帮助是每一个人都热切渴望的。
社会支持对于个人,特别是个体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职业倦怠案例分析
[分享]实务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以深圳为例(二)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1.受访者J 的职业倦怠历程分析(l)受访者J的工作历程介绍作为应届毕业生,受访者J自2008年2 月任职于深圳某社工机构,目前担任两个社工点的督导助理,从事社会工作职业近三年时间,一直留在目前团队中。
J 职业倦怠历程的源头来自工作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巨大落差。
上岗之初,和同事L 被分派到区民政局的某个科室,J整天都要帮助科室工作人员做一些端茶倒水、打字复印传真等杂事,而L 天天没有事情做,就一个人呆在会议室里面,科室开会时就被赶出去。
J觉得社工身份不被认同和尊重,自己是外派人员,科室也不会关心你的感受,每天的工作觉得很没有意义,还要面对服务指标的压力,行政的压力。
香港督导也很无奈,说来到你们深圳,听你们说的最多的就是郁闷这个词。
直到有一次科室要做一个邻里互助的项目,科室工作人员不知道怎么做项目,这时候J和L 就主动提出可以帮忙做个计划书,后来市里开会,J 就帮科长给其他各区的作解释,市民政局领导表示社工很有用,科长也很高兴,觉得社工还是有用的,J 等自此才开始做一些专业上的工作。
2008年底时,J怀着现在做公务员的杂事,不如自己去做公务员的想法,去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并通过了面试环节。
恰在此时,在香港督导等的努力下,区民政局同意J 等五名社工作为一个小组被派往该区的S 街道成立社工服务点,直接为街道辖区老人、青少年和外来工提供服务,2009年3 月时经过考虑J还是选择留下来。
2009年4月成立了社工服务点后,J被同组的社工推选为小组长,承担了与机构,民政局,街道等各方的协调与沟通,随着角色的转变,但是机构并没有明确小组长的权利和职责,考虑到要承担可能的后果J在做决定时往往很有压力,待他习惯了以后,大家也逐渐认同了他,这种压力才逐渐消除。
因为条件的限制,J 等社工在社区开展活动和小组较多,个案很有限,活动做多了之后感到厌倦,感觉工作只是完成指标,最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也没有能力和资源去帮助,不需要帮助的反而又要去帮助,觉得没意思,年底J 又有离开的打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实务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研究以深圳为例
(二)职业倦怠的典型案例
1.受访者J 的职业倦怠历程分析(l)受访者J的工作历程介绍
作为应届毕业生,受访者J自2008年2 月任职于深圳某社工机构,目前担任两个社工点的督导助理,从事社会工作职业近三年时间,一直留在目前团队中。
J 职业倦怠历程的源头来自工作理想与现实环境的巨大落差。
上岗之初,和同事L 被分派到区民政局的某个科室,J整天都要帮助科室工作人员做一些端茶倒水、打字复印传真等杂事,而L 天天没有事情做,就一个人呆在会议室里面,科室开会时就被赶出去。
J觉得社工身份不被认同和尊重,自己是外派人员,科室也不会关心你的感受,每天的工作觉得很没有意义,还要面对服务指标的压力,行政的压力。
香港督导也很无奈,说来到你们深圳,听你们说的最多的就是郁闷这个词。
直到有一次科室要做一个邻里互助的项目,科室工作人员不知道怎么做项目,这时候J和L 就主动提出可以帮忙做个计划书,后来市里开会,J 就帮科长给其他各区的作解释,市民政局领导表示社工很有用,科长也很高兴,觉得社工还是有用的,J 等自此才开始做一些专业上的工作。
2008年底时,J怀着现在做公务员的杂事,不如自己去做公务员的想法,去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并通过了面试环节。
恰在此时,在香港督导等的努力下,区民政局同意J 等五名社工作为一个小组被派往
该区的S 街道成立社工服务点,直接为街道辖区老人、青少年和外来工提供服务,2009年3 月时经过考虑J还是选择留下来。
2009年4月成立了社工服务点后,J被同组的社工推选为小组长,承担了与机构,民政局,街道等各方的协调与沟通,随着角色的转变,但是机构并没有明确小组长的权利和职责,考虑到要承担可能的后果J在做决定时往往很有压力,待他习惯了以后,大家也逐渐认同了他,这种压力才逐渐消除。
因为条件的限制,J 等社工在社区开展活动和小组较多,个案很有限,活动做多了之后感到厌倦,感觉工作只是完成指标,最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帮助,也没有能力和资源去帮助,不需要帮助的反而又要去帮助,觉得没意思,年底J 又有离开的打算。
于是联系了汉川的一家机构,谈好了过去以后的打算,适逢春节期间,家里出了点事情,考虑到过去坟川后,工资要低很多,J 觉得无法跟父母开口,刚好年底参加了督导助理选拔,恰好又选上了,认为可以在这边争取一些发展,就留了下来。
2010 年年底,J 遇到一个私人的问题,写好了离职报告,考虑到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理想,还有一起呆了近三年的团队,仍然留了下来,想去改变一些东西,也主动与机构各个部门、见习督导去沟通,去开拓一些工作。
(2)受访者J 的职业倦怠历程分析从以上论述不难看出,在个案J 工作经历中,随着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J 对工作的认同不断变化,存在一些关键事件让J 陷入职业倦怠,J也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应对,尝试从倦怠状态中脱离出来。
2.受访者Q 的职业倦怠历程分析
(1)受访者Q 的工作历程介绍
作为应届毕业生,Q自2008 年2 月进入深圳某社工机构,3 月份被分到S 街道残联提供残障,由于街道残联下属的职康中心仍在装修,3月至8月份Q一直在街道残联办公,协助处理一些文书工作、联络职康中心装修和设备采购等,一直到8 月底方才一进入职康中心办公,以中心模式为残疾人开展服务。
Q 职业倦怠的源头来自工作中缺乏人力支持。
职康中心成立之初,当时中心残疾人有12人,工作人员仅有1名管理员、Q和一个夜间保安。
管理员曾在医院康复科做过一年,因街道领导的关系2008 年4 月份为街道残联聘用。
中心成立后,一切都处于起步阶段,街道残联领导把中心交给管理员和Q 两个人负责,没有明确的分工,后来街道领导明确说不让社工插手中心财务,管理员就慢慢只负责中心残疾人考勤和财务工作,开展活动时负责采购物资外,上班时间多闲着。
Q 除了协助街道残联的一些日常业务外,还要负责中心日常活动策划,甚至门窗维修等。
社工尝试让她去带残疾人做一些文体活动,她就找理由推脱,Q 只能自己去学一些折纸、舞蹈等活动来教会员,等会员学会了再尝试让她接手。
特别是开展活动的时候,活动从策划、组织、照相、到写通讯稿都是Q一个人在做,管理员不能给予支持,Q 就觉得很气愤,但又无可奈何。
社区专职委员也时常提醒管理员要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职责,多思考一些中心的工作,往往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街道残联的一些
工作人员知道管理员不做事,但碍于关系都不愿多说。
2009年年中时,残疾人达到近20 人,因感觉人手不足和服务需要,Q 向街道残联领导提出是否可以聘请一名康复师,领导以聘人不单是钱的问题予以回绝;后又多次向领导建议将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调入职康中心,协助开展工作,领导认为专职委员可以分担社区的民政工作,也不同意。
中心开展活动,依然是Q 一个人从策划到组织,搞完活动坐下来写通讯稿时,看着管理员闲坐着,Q 觉得既愤怒又悲哀,觉得领导不重视,活动场所花钱租用过来也没有发挥作用,中心服务能力不足,残疾人来中心也不能得到实质性的康复。
有一段时间,Q 每天早上醒来,想到要去上班都觉得很累,工作也没了之前的热情,觉得开展活动只是自己折腾自己。
在专业上,社工自2008 年底接手一个重症自闭症个案,由于街道没有康复师,一直是在香港督导指导下,尝试做一些自理能力方面的训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太明显的进步,随着香港督导的撤走,得不到专业的支持,Q 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但又不忍心放手这个个案,让家长觉得没有希望,但是面对家长的热情和自己的无力,让Q 觉得每次家访都变得很沉重,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
2009 年n 月,机构组织到香港参观残障服务,香港之行让Q 感慨良多,也重燃起想做一番事业的雄心,就结合街道现有的社工项目,撰写了一篇职康中心的发展规划,充分利用街道现有资源拓展中心服务项目、将专职委员纳入中心将中心打造成服务街道辖区的综合服务中心等,得到了香港督导和区残联相关领导的肯定,街道残联领导看后也只是表示写的很好。
街道领导的冷淡反
应让
Q 非常失望,有时与街道残联工作人员谈话时,流露出离职的想法。
2009 年底,考虑到深圳生活的压力和个人职业的发展,Q 参加了机构的督导助理选拔,但没有选上。
2010年3 月,街道残联同意给职康中心添加一批设备,Q 与街道残联专干商议,在职康腾出一个办公室,添置两台电脑供专职委员办公之用,这样可以让专职委员慢慢转到中心办公,以增加人手。
4 月初,X街道的残联社工表示该街道有一家新成立的社工机构需要招管理人员,两人一起去与该机构负责人聊了一下,发现该机构负责人营利目的太明显,而且机构刚起步没有项目也没有岗位还处于负债阶段,考虑到管理一个机构能力上还不足,虽然现在面临很多困难,但是随着设备到位,专职委员慢慢转到职康,还有可能实施自己的计划,就打消了换工作的想法。
4 月底,区残联突然召集各街道社工开会,宣布残联社工实行街道间大轮岗,一周的交接时间,5 月初要到岗。
Q 被对换到相邻的街道,新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虽然陌生但没了上岗之初的新奇,虽然也接受区残联是为了避免社工行政化的说辞,但是一切重新开始仍然让Q 很难接受。
街道残联也很不满,但是也无可奈何。
机构也很无奈,区残联没有事先知会,小组的一名督导助理因为不满换岗当场落泪之后选择了调到其他服务组,机构只能请残联组同工聚餐安抚大家的情绪。
换岗之后,Q发现Z街道职康中心工作人员非常齐全,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定位;对街道残疾人都不了解,想去家访又没人带路;工作人
员按要求执行一些制度,只要残疾人或家属一闹,领导就退让,让工作人员无所是从,Q 觉得不该这样,但又不能改变这种局面,只能抽身事外;街道残联人手不足时还经常被拉去顶岗;街道残联领导很注重细节,计划书总是要前前后后不停的改,活动物资总是领导亲自负责采购,又单选一些便宜的小东西采购,习惯了自主开展工作的Q 觉得很受束缚,工作没有自主性,除了策划一些日常活动,偶尔给其他人员帮下忙,整天呆在中心无所事事,觉得工作没有价值,自己改变不了什么。
Q 表示,自己从事社工近三年了,每年机构都会有两三月欠薪,经常会觉得社工是帮助别人的,但自己还要担心自己的生活问题,觉得很无奈。
而且工作三年了,工资和新人每月也就100块的差别,觉得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