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没头脑”和“不高兴”)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1.2 教学内容解释“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含义。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和区别。
1.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两个词。
第二章:没头脑2.1 教案目标让学生掌握“没头脑”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没头脑”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2.2 教学内容解释“没头脑”的含义。
分析“没头脑”的用法和区别。
2.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练习使用“没头脑”。
第三章:不高兴3.1 教案目标让学生掌握“不高兴”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不高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3.2 教学内容解释“不高兴”的含义。
分析“不高兴”的用法和区别。
3.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练习使用“不高兴”。
第四章:综合练习4.1 教案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设计情景练习,让学生综合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3 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
引导学生互相纠正和反馈,提高学生运用这两个词的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案目标让学生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和区别。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和区别。
提供拓展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拓展练习,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案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深入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没头脑”和“不高兴”》

VS
幽默
作品中的幽默感非常强烈,作者通过一些 诙谐的语言和情节设计,让读者在阅读中 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氛围。此外,作者还运 用了一些反讽的手法,使得作品的幽默感 更加突出。
对比和反讽的运用
对比
作者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人 物性格的对比、情节的对比等,使得作品更 加丰富多彩,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 表达。
06
CATALOGUE
个人观点和评价
对故事的个人解读和感受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社会中,两位主角“没头脑”和 “不高兴”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人物形象
两位主角的性格特点非常鲜明,一个总是乐观积极,一个则偏执消 极,他们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为故事增色不少。
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紧凑,人物形象丰满,通过一系列事件展示了两位主角的 成长和改变。
这两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中,这部作品叫做《“没头脑”和 “不高兴”》。
两位主角的个性特点
“没头脑”是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他代表了那些没有计划 、没有目标、随意生活的人。他总是无法做出正确的决定, 也无法坚持自己的目标。
“不高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形容词,他代表了那些固执、 任性、不愿意改变自己想法或行为的人。他总是因为自己的 固执而失去了很多机会。
“没头脑”和“不高兴”可以象征着那些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孩子。通过他们的经历,其他孩子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03
CATALOGUE
人物塑造和心理分析
“没头脑”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
人物形象
心理活动
“没头脑”是一个粗心、大大咧咧的人物,经常丢三落四 ,对人对事都缺乏认真态度。
他有一种不负责任的倾向,对自己和他人都带来不少麻烦。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读后感(精选25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读后感(精选25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读后感篇1《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里主要是讲两个小朋友,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事成天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事只知道乱使性子乱耍性格。
因为他们还小,总以为自己长大后这些缺点就会没有,所以根本不想改正。
后来他们长大了,这些缺点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因为这些缺点造成了许多更大的麻烦;没头脑成了一名工程师,做了一个没有电梯的300层的少年宫,小朋友们去少年宫看戏还要带着干粮一层层地爬楼梯,爬半个月才能到。
不高兴当了一名演员,但他不高兴扮演老虎,所以在演出时不配合,还把武松给打死了,好好一台戏给演砸了。
这里面有许多让人大笑的内容,尤其是没头脑跟着一群小朋友爬楼梯,只爬了5层就再也爬不动了,自己犯的错误自己尝到了苦果,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没头脑”和“不高兴”就像我们身上的一些小毛病一样,有时我们做事情会不动脑筋,这也想不到,那也没考虑到,结果事情没做成功。
有时候我们做事情动了脑筋,却因为这个不高兴或者那个不高兴,事情也没有做成功。
所以我们要在学习好每一门功课的同时,努力改正身上的每一处小毛病,从小时候开始,坚持好的习惯,这样,长大才能真正成才。
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受。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读后感篇2期盼已久的寒假开始了,我又能够简单而舒心的阅读各种书籍了。
这天,室外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我在温暖如春的家里,兴致勃勃的读完了任溶溶爷爷写的小说《没头脑和不高兴》。
书中描述的两位主人公“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所作所为令人捧腹大笑,也令人深思并引以为戒。
“没头脑”并非不聪明,而是做事马虎、丢三落四,缺乏认真细致和周到的思考。
平日里,“没头脑”经常是找到了帽子丢了手套,找到了手套又丢了书包......没有个利索的时候。
仙人把它变成大人以后,他设计建造了一栋300层楼高的少年宫,上下楼竟然没有电梯!害得大家登楼如同登天一般,这个马虎真是祸国殃民;“不高兴”不是不会笑,而是固执任性,不愿意与别人协调配合,齐心协力的按规定做好每一件事,比如:在“武松打虎”的戏中,他扮演老虎,但是,不按照剧本的要求去演,武松总是打不死他,台下的观众急得直叫,浪费了大家许多宝贵的时光,真是损人不利己!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如: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好的习惯,做任何事情不马虎、不丢三落四,时刻做到头脑清醒,认真细致;主动与别人协调合作,只有团结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
3 没头脑和不高兴_教案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文:3 *“没头脑”和“不高兴”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课文讲的是一对外号叫“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好朋友,一个办事经常丢三落四,一个做事总跟别人反着干,他们在仙人的帮助下,长大了,“没头脑”作了建筑师,“不高兴”当了演员。
但因为自身的毛病,给大家带来了害处,造成了自己的苦恼。
从此他们明白了,从小要养成好的习惯。
课文通过“没头脑”和“不高兴”在仙人的帮助下“做大人”的经历,告诉小朋友们,从小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害处。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1.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快速读,齐读、小声读、默读等形式,感受课文中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
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咒、暂”两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道理。
教学难点:明白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课前准备:1.预习:画出生字,准确认读。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童话,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童话,看看在这篇童话中,我们又懂得了什么道理?(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为什么“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名字要加双引号?3.“没头脑”和“不高兴”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示他们性格特点的语句。
4.(展示课件第三屏)出示相关语句,学生齐读。
”没头脑”和“不高兴”课件(共22张PPT)

总)是 )恳求 )稀奇 热)忱 急)忙
我会填
反义词 经常—( )
( )—长久
新鲜—( ) ( )—冷淡
我会填
反义词 经常—(偶然) 新鲜—(陈旧)
(暂时)—长久 (热情)—冷淡
Hale Waihona Puke 我会填• 多音字 mú mó
• 模范( ) 模型( ) 模样 ( ) 模板( )
jìn jìng • 劲头( ) 劲敌( ) 干劲( )
我会填
• 多音字 mú
mó
• 模范( mó ) 模型( mó ) 模 样( mú ) 模板( mú )
jìn jìng
• 劲头( jìn ) ( jìn )
劲敌(jìnɡ) 干劲
作
任溶溶,原名任根鎏 ( liú ) , 又 名 任 以 奇 ,
者
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
简
家 。 广 东 鹤 山 人 , 1923 年生 于 上海 , 1945 年 毕
“没头脑”明白了要从小养成好习惯, 并开始改正自己的毛病。
这是一篇以( 事情发)展为序的课文。
感悟明理
此时,你就是这个“没头脑”,看着自己 设计的大楼、看着台上不肯倒下的“不高 兴”,你有什么想法?
从小养成好习惯,没有好习惯长大会给工作带 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给大家带来更大的危害。有 问题应该马上就改。
片名:没头脑和不高兴
简 片种:系列动画片
介
片长:20 导演:张松林
获奖情况:有
简介:“没头脑”做事丢三落四;“不高 心”总是别别扭扭,因为这些毛病闹出许多 笑话,最后得到了教训。
推
荐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阅
《一千零一夜》
读
介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1这是我上的最快乐的一节课,原来孩子们的笑声竟然如此灿烂!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上缺少了欢笑,学生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机械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的感情逐渐变得僵硬、冷漠。
通过教学此课,让我深深体会到:充满欢声笑语的语文课堂,原来如此动人美丽!其次本节课的教学我巧妙地利用了字典工具书的作用,学生在自学自读时,运用字典解决不理解的字词,了解课文题目时,又让学生查阅字典中的最后部分,关于引号的作用,学生最终确定课题中的引号其作用是表示特殊的称谓。
今后的语文课堂应当让字典工具书更近地服务于学生,陪伴孩子们的语文学习。
再次体会本课的道理时,王洋同学的回答让我的思索:“课文告诉我们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我问孩子们刚才的答案有疑问吗?孩子们没有做出反应,我接着王洋的回答说:“课文是告诉我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吗?人的习惯有很多,只养成一个就可以吗?”孩子们开始了议论,接着我又让学生孩子们充分地讨论了应当养成哪些好的习惯。
这时,孩子们才说得比较全面。
最后本节课的快乐来自于一道拓展题,“如果让没头脑来扮作演员,不高兴来扮作建筑师,会有怎样的情形?”孩子们的笑声洋溢在教室的每个角落。
赵欣怡说:“没头脑都把虎皮的衣服穿错了,尾巴也忘记穿好!”梁辛元说:“不高兴设计的少年宫里边的指示牌全部方向相反,故意出错,因为他不高兴!”我也补充说到:“不高兴设计的大楼,电梯是只能上去不能下来的!”同学们更是哈哈大笑。
这节课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给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迪。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2《没头脑和不高兴》,我小时候就看过根据这个故事拍的动画片。
“没头脑”和“不高兴” 教学设计(教案)

3“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教案)“没头脑”和“不高兴”《“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话,一篇篇童话,就像一湾湾清澈的泉水,一个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让孩子们惊喜,让孩子们惊奇。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欣赏童话故事时,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篇文章的作者任溶溶,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更是一位深受儿童喜爱的作家。
选编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没头脑”和“不高兴”在仙人的帮助下“做大人”的经历,告诉小朋友们,从小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害处。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认识“咒、暂”两个生字。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学习童话吗?为什么?二、新课: 1、自学课文: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三读:提出不懂的问题。
2、细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①初读了课文之后,谁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给文章分为三段?起因: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这个内容?经过:他们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烦恼,请求仙人把他们变回来。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结果:最后结果呢?②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你能把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一说吗?刚才同学说的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以事情发展为序的课文,同学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探究明理①提出探究专题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它就藏在文章中呢,看谁长着火眼金睛,一下子找到它?浏览课文,画出来。
“没头脑”为什么这么说?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并谈谈你对要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没头脑”和“不高兴“”原文故事

“没头脑”和“不高兴”任溶溶我有个邻居,今年十二岁,叫做“没头脑”。
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
头还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样不少。
他读书也聪明,绝不能没脑子。
大家叫他没头脑,因为他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缺点零头。
这孩子常上我家串门。
玩了半天,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蓬蓬蓬,外面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原来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书包给忘了。
”他一边脱帽子手套,一边进屋子找书包。
他找到书包,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蓬蓬蓬,外面又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还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帽子给忘了。
”他进屋找到帽子,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蓬蓬蓬,外面又敲门了。
这回我把门打开,也不看是谁,就把一副手套塞出去:“没头脑,你的,拿去!”我进屋子一看,那不是他的书包吗?多半他回来找帽子,又把书包给丢下了。
他过十二岁生日那天,我捧了一大包东西上他家。
没头脑打开一看:“哎,叔叔,您怎么送我那么多东西呀?妈,你看,叔叔送我铅笔、本子——连名字都给我写上了——皮球、手套、手绢、《罗文应的故事》……叔叔,这顶帽子我可戴不下……”没头脑一面翻一面嚷,他妈妈就说了:“那你还不快谢谢叔叔。
”我说:“不用谢了,都是他自己的。
”他妈妈听了不由得直叹气,冲着他说:“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可怎么做事情啊,唉,大起来可怎么得了!”没头脑就是这么个没头脑。
有一天晚上,他家“戒严”了。
怎么呐?没头脑坐下做功课,练习本怎么也找不着。
桌子的一个大抽屉、四个小抽屉都给拉了出来,里面的东西倒得到处都是。
弟弟妹妹一看不妙,马上蹑手蹑脚躲到屋子外面。
四岁的小胖子站在屋子门口,看见有人来就摆手,叫他不要响。
弟弟妹妹都知道,哥哥一找不着东西,准得拿他们出气:“我的本子,八成你们给拿走了!”“你们吵个没完,我头都给闹昏了,本子也不知搁哪儿去了!”“走开走开,别碍手碍脚的!”一下子,桌子上、床上、地上都是翻出来的东西。
大前天半天没找到的橡皮,翻出来了。
前天半天没找到的毛笔,翻出来了。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全文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全文这是一个关于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没头脑的小男孩,他总是想不明白很多事情,常常做出一些蠢事来。
有一天,他去找他的好朋友不高兴玩耍,却发现不高兴正在生气地坐在那里。
没头脑问不高兴,“怎么了?为什么这么生气?”不高兴抱怨说,“今天上学的时候,我的同桌老是偷看我的试卷,我真的很生气!”没头脑听了,马上想到了一个主意,他对不高兴说,“我们一起去告诉老师,让老师来解决这件事。
”不高兴点了点头,于是两个小伙伴一起去找老师。
他们找到了老师,把事情告诉了老师。
老师听完之后,很严肃地对不高兴的同桌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且让他们重新坐下,不许再偷看试卷。
不高兴感到很满意,他对没头脑说,“谢谢你,没头脑,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还在生气呢!”没头脑笑着说,“没关系,朋友就是要互相帮助的嘛。
”。
从那天起,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他们学会了在遇到问题时,可以互相帮助,一起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生气和抱怨。
他们明白了,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自己更加烦躁和不开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和不开心的时候,不要一味地生气和抱怨,而是要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向朋友、家人或老师寻求帮助,共同来解决问题。
同时,也要学会宽容和理解,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要学会用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告诉我们,友谊和互相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有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会让我们更加勇敢和坚强。
希望我们都能像没头脑和不高兴一样,学会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快乐读书吧--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快乐读书吧--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丢三落四或者经常闹情绪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改正缺点、和谐相处的奥秘。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个让学生自我反思的环节,让他们谈谈自己在改正缺点方面的体会和计划。这样不仅能够巩固所学内容,还能促使学生将这些道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最后,针对学生的疑问和不明白的地方,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解答,鼓励他们敢于提问,勇于探究。同时,我也应该注重课后反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以及故事所传达的成长道理。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改正缺点、和谐相处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事主旨和生词句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改正缺点相关的实际问题。
2.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改正缺点的过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没头脑和不高兴》讲述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小男孩,通过改正缺点,学会相互帮助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成长过程中自我改进的重要性。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内容

《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内容
一、故事主要人物
1. 没头脑
- 他是一个丢三落四、做事马虎的孩子。
做事情总是少个心眼儿,经常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
例如,他盖了一座三百层的少年宫,却忘记设计电梯,这就导致大家去看演出或者参加活动的时候,要带着铺盖、干粮爬楼梯,非常不方便。
2. 不高兴
二、故事主要情节
1. 遇到仙人
- 没头脑和不高兴遇到了一位仙人,仙人答应帮他们实现一个愿望。
没头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建筑师,不高兴则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演员。
仙人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2. 梦想成真后的麻烦
- 没头脑成为建筑师后,设计了一座少年宫。
但由于他的马虎,少年宫没有电梯。
当孩子们和大人们要到三百层的少年宫顶层看戏时,只能艰难地爬楼梯,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3. 认识到错误
- 通过这些经历,没头脑和不高兴都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
没头脑意识到自己做事情不能这么马虎,要考虑周全;不高兴也明白不能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要遵守规则,与他人合作。
三、故事的教育意义
1. 做事要周全细致
- 没头脑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有计划、有条理,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不能粗心大意,否则会给别人带来很多麻烦。
2. 要学会控制情绪,积极合作
- 不高兴的经历让孩子们明白,不能总是任性,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集体活动或者与他人合作的时候,要遵守规则,积极配合,这样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与他人和谐相处。
(完整版)没头脑和不高兴拼音版

“没méi 头tóu 脑nǎo ”和hé “不bù 高ɡāo 兴xìn ɡ ”我wǒ 有yǒu 个ɡè 邻lín 居jū ,今jīn 年nián 十shí 二èr 岁suì ,叫jiào 做zuò “没méi 头tóu 脑nǎo ”。
他tā 名mín ɡ 字zi 叫jiào 没méi 头tóu 脑nǎo ,人rén 可kě 有yǒu 头tóu 有yǒu 脑nǎo 。
头tóu 还hái 挺tǐnɡ 大dà 的de ,眼yǎn 耳ěr 口kǒu 鼻bí ,哪nǎ 样yàn ɡ 不bù 少shǎo 。
他tā 读dú 书shū 也yě 聪cōnɡ 明mín ɡ ,绝jué 不bù 能nén ɡ 没méi 脑nǎo 子zi 。
大dà 家jiā 叫jiào 他tā 没méi 头tóu 脑nǎo ,因yīn 为wèi 他tā 记jì 什shén 么me 都dōu 打dǎ 个ɡè 折zhé 扣kòu ,缺quē 点diǎn 零lín ɡ 头tóu 。
这zhè 孩hái 子zi 常chán ɡ 上shàn ɡ 我wǒ 家jiā 串chuàn 门mén 。
玩wán 了le 半bàn 天tiān ,走zǒu 了le 。
我wǒ 把bǎ 门mén 刚ɡānɡ 给ɡěi 关ɡuān 上shàn ɡ ,蓬pén ɡ 蓬pén ɡ 蓬pén ɡ ,外wài 面miàn 敲qiāo 门mén 了le 。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1.2 教学内容:解释“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含义分析两个词语的语义差异举例说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第二章:词语解析2.1 “没头脑”解析2.1.1 词义:指一个人做事不经过思考,没有计划或条理,常用来形容做事粗心大意的人。
2.1.2 用法:常用于口语中,可作为谓语、定语或补语。
2.2 “不高兴”解析2.2.1 词义:指一个人情绪低落,不愉快的状态。
2.2.2 用法:常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可作为谓语、定语或表语。
第三章:语义差异分析3.1 “没头脑”与“不高兴”的区别3.1.1 语义范畴:前者描述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特点,后者描述的是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3.1.2 适用场合:前者多用于描述做事粗心大意的场景,后者多用于描述情绪低落或不愉快的场景。
第四章:实例分析4.1 没头脑4.1.1 例句:他做事总是没头脑,让人不放心。
4.1.2 分析:句中“没头脑”用作谓语,描述了某人的行为特点。
4.2 不高兴4.2.1 例句:她看起来不高兴,可能是因为遇到了麻烦。
4.2.2 分析:句中“不高兴”用作表语,描述了某人的情绪状态。
第五章:练习与巩固5.1 填空练习1. 他做事总是________,让人不放心。
2. 她看起来________,可能是因为遇到了麻烦。
5.2 选择题1. “没头脑”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________。
A. 细心B. 粗心C. 高兴D. 不高兴2. “不高兴”用来描述一个人________的情绪状态。
A. 愉快B. 低落C. 兴奋D. 平静第六章:扩展讨论6.1 话题讨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没头脑”或不高兴的情况?这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如何运用?这些词语的使用是否受到地域或文化的影响?6.2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上述话题,并准备分享他们的观点。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使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明白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 培养学生爱护图书、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没头脑和不高兴》讲述了两个缺点很多的小朋友的成长故事,通过他们的经历,让学生明白缺点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有决心和努力。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反思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情节、图片等教学资源3. 教学卡片:用于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重要内容4.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小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人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读故事: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反思自己的行为。
6.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写一篇读后感,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故事续写: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认识故事角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故事中的两个角色:“没头脑”和“不高兴”。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景,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1. 介绍故事背景及主要角色。
2.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
2. 讨论方式,让学生分享对这两个角色的看法。
教学步骤:1. 讲述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背景及主要角色。
2. 引导学生关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性格特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这两个角色的看法。
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绘制一幅“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卡通形象。
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动机。
教学内容:1. 回顾故事情节。
2.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动机。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角色行为动机。
教学步骤:1. 讲述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基本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动机。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角色行为动机。
作业布置:1. 请学生编写一个关于“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小故事。
第三章:探讨故事主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教学内容:1. 探讨故事主题思想。
2.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步骤:1. 讲述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主题思想。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作业布置:第四章:学习故事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表达技巧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表达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表达技巧。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故事,理解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反思和改进。
二、教学内容:1. 《没头脑》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孩子因为总是做事不经过头脑,导致一系列麻烦和笑话。
2. 《不高兴》故事内容:讲述了一个孩子因为总是不高兴,导致与朋友关系紧张,通过改变心态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两个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个故事。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故事后的感受和收获。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故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反思和改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故事主题的认同和反思。
3. 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五、教学资源:1. 《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2. 相关案例资料。
3. 情景剧表演道具和服饰。
4. 教学PPT或黑板。
六、教学准备:1. 提前准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文本,确保每个学生都有阅读材料。
2. 准备案例分析的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3. 准备情景剧表演的道具和服饰,以便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使用。
4. 制作教学PPT或准备黑板,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回顾内容。
七、教学环境:1. 确保教室有一个舒适的环境,适合阅读和讨论。
2. 安排适当的座位布局,以便学生能够轻松地进行小组活动和表演。
3. 确保教学过程中有足够的书籍和材料供学生使用。
八、教学方法:1.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
2. 使用提问和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寓意和主题。
3.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剧表演,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语的基本含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含义及用法。
难点:如何正确运用这两个词语描述自己的情感和他人行为。
1.3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并运用词语。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课堂互动性。
1.4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第二章:基本概念与用法2.1 “没头脑”的含义与用法解释“没头脑”的意思:形容人做事粗心大意,缺乏思考。
举例说明“没头脑”的用法:他总是丢三落四的,真是个没头脑的人。
2.2 “不高兴”的含义与用法解释“不高兴”的意思:形容人心情不好,不愉快。
举例说明“不高兴”的用法: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变得不高兴起来。
2.3 练习与互动学生进行词语填空练习,巩固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两个词语。
第三章:情景练习3.1 设定情景设计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学校活动、家庭聚会等。
3.2 角色分配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情景中的人物。
3.3 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拓展练习4.1 改写句子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子,将其中的人物或情景替换为“没头脑”和“不高兴”。
4.2 创作小故事学生分组创作一个小故事,要求故事中包含“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语。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
5.2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5.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个词语,描述一次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事件。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深入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语文S版《“没头脑”和“不高兴”》电子课文

语文S版《“没头脑”和“不高兴”》电子课文语文S版《“没头脑”和“不高兴”》电子课文我有个邻居,今年十二岁,外号叫没头脑。
他记什么都打折扣,想什么都不周全,想到这个,就忘了那个。
这孩子常上我家串门儿,玩儿了半天,走了。
我刚关上门,嘭(pēnɡ)嘭嘭!外面就敲起门来。
开门一看,是他。
对不起,忘拿书包了。
他一边摘下帽子和手套,一边进屋找书包。
他找到书包,走了。
一会儿,嘭嘭嘭!外面又敲起门来。
开门一看,还是他。
对不起,忘拿帽子了。
他找到帽子,走了。
又一会儿,嘭嘭嘭!门又响了。
这回我也不看是谁,一开门就把一副手套递出去:没头脑,你的,拿去!进屋再一看,那不是他的书包吗?他妈妈很为他发愁:瞧你这模[m ]样,长大了能干什么呢?没头脑却满不在乎地说:那有什么?等我长大了,干几件大事让你们瞧瞧。
一天,没头脑正在想心事,他的好朋友不高兴来找他。
这个不高兴的外号也有由来。
他脾气有点儿怪,什么事都要跟别人反着干。
大伙儿向东,他偏要向西;大伙儿向西了,他又要向东。
别人劝他,他就说:我偏不高兴跟你们一样!由于他不高兴与别人一样,结果经常吃苦头,于是就真的经常不高兴了。
这天刚下过雨,不高兴跟几个同学一块儿放学回家。
大家都走大道,不高兴偏要抄近道走泥地。
他一边迈着大步,一边还大叫大嚷:不高兴!不高兴!不高没想到扑通一声,掉进了一个大水坑。
他垂头丧气地爬起来,看见面前站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儿。
老头儿对他说:我是仙人,刚才听你一个劲儿地说不高兴,现在又见你一脸不高兴的模样,我就想让你高兴高兴。
说吧,你有什么愿望,我一定帮你办到。
不高兴想了想,说:我想变个大人,做件大事让大家瞧瞧。
仙人说:好啊,我就让你变个大人。
可是你想干什么呢?不高兴想了半天,这不高兴干,那也不高兴干。
最后他决定当一名演员。
仙人正要说变,不高兴一把拦住他:我有个好朋友,也让他高兴高兴吧!他急忙找来了没头脑。
没头脑说,他想当个建筑工程师。
仙人说:我还要在这儿呆一个月,有事儿可以来找我,一个月后我就要回天上去了!他念了几声咒(zh u)语,不高兴和没头脑呼的一下高了起来。
没头脑和不高兴中的三句拥有修辞手法的好句

没头脑和不高兴中的三句拥有修辞手法的好句“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任溶溶翻译的著名童话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中的两个主人公。
“没头脑”做事丢三落四,总要出些差错。
“不高兴”则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
这两个形象生动的角色和他们的故事,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做事不周全或是不愿意配合别人的人。
不过,由于这是一个童话故事,可能并不包含太多使用复杂修辞手法的句子。
以下是从故事中挑选的三句较为生动、具有修辞特色的句子:
1.“没头脑”不是不聪明,只是做事马马虎虎,常常丢三落四。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不聪明”和“做事马马虎虎”进行对比,突出了“没头脑”的性格特点。
2.“不高兴”不是不会笑,而是他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
这句话也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不会笑”和“总是别别扭扭”进行对比,同时用“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的表述来形象地描绘“不高兴”的性格。
3.仙人对他们说:“你们得变成大人!”于是,一夜之间,他们一个成了工程师,一个成了演员。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一夜之间”的表述,强调了变化之快,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这些句子虽然没有使用特别复杂的修辞手法,但它们通过对比和夸张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性格特点,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这两个角色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头脑”和“不高兴》学教稿(1)
本课(小节)共 2 课时本课为第 1 课时总第课时班级学生
年级:五年级课型:新授课主备:舒婵审核:
学习目标:1、准确朗读课文:掌握文中重难点字词的音、形、义 2、初步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1、语文教材 2、《“没头脑”和“不高兴”》学教稿(1) 3、草稿纸 4、红黑双色笔
学习过程
5分钟)
1、3……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在文章标题旁工整的写上“本文共自然段”。
2、在文章标题旁写出:本文写的对象(或主要内容)是。
3、默读课文,按步骤完成下列的阅读任务,然后关上书完成检测题:阅读任务①画出自己读不准音的字②画出句子中的词语,特别是成语③划出文中的被字句、比喻句、反问句④划出各部分的关键句。
(二)自测:(1--4题必须独立完成,15分钟)
1.给加点字注音。
诅咒()暂时
..()大嚷
..()被褥()醉醺醺()
2.形近字组词。
摸()折()暂()莺()
模()拆()崭()萤()
3.词语搭配。
()地说()地爬起来()的模样
4.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
垂头丧气以军队组织形式到野外过夜.
赤手空拳低着脑袋无精打采.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露营指在搏斗或作战时手里不拿武器.
5.找出文中的被字句、比喻句、反问句写在下面,并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5分钟):请同学们就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二)展示(10分钟):小组内同学分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5分钟):展示结束后,老师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点拨。
20分钟)(对着空白卷复述过关。
组长或老师指定的学生在老师处过关,其他同学在组长处过关)
《“没头脑”和“不高兴》学教稿过关试题
1.给加点字注音。
诅咒()暂时
..()大嚷
..()被褥()
醉醺醺()
2.形近字组词。
摸()折()暂()莺()
模()拆()崭()萤()
4.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
垂头丧气以军队组织形式到野外过夜.
赤手空拳低着脑袋无精打采.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露营指在搏斗或作战时手里不拿武器.
3.词语搭配。
()地说()地爬起来()的模样
5.找出文中的被字句、比喻句、反问句写在下面,并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0分钟)
1
mu () zhe () lu ()
模 mo ()折 she ()露 lou()
2.近义词。
宣布()经常()暂时()请求()
垂头丧气()新鲜()安慰()
3.反义词。
高兴()经常()暂时()在乎()
垂头丧气()
4.成语仿写(带同义词)
如:春暖花开
....水深火热
....
5.成语积累。
《“没头脑”和“不高兴》学教稿(2)
本课(小节)共 2 课时本课为第 2 课时总第课时班级学生
年级:五年级课型:新授课主备:舒婵审核:
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1、语文教材 2、《“没头脑”和“不高兴”》学教稿(2) 3、草稿纸 4
、红黑双色笔
学习过程
5分钟)
1
2、快速浏览全文,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二)自测:( 15分钟)
第一部分:自然段至自然段,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自然段至自然段,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自然段至自然段,主要内容:。
5分钟):请同学们就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二)展示(
10分钟):小组内同学分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5分钟):展示结束后,老师根据实际,进行适当点拨。
20分钟)(对着空白卷复述过关。
组长或老师指定的学生在老师处过关,其他同学在组长处过关)
第一部分:自然段至自然段,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自然段至自然段,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
自然段至自然段,主要内容:
(20分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