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_卜爱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4No.1

[收稿日期]2013-

11-20[作者简介]卜爱萍,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双语词典学,教学法。

模因理论指导下的汉语歇后语英译

卜爱萍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翻译模因理论强调模因的传播过程对翻译构成的影响。汉英歇后语翻译是一种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传播到英语世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不仅从文字层面上,更是在隐含内容上,将汉语中的文化模因复制转换成为译入语读者所熟知、所理解、所接受的表达形式。本文着重探讨了翻译模因理论对汉英歇后语各种翻译方法的指导作用。[关键词]模因;翻译模因论;翻译方法;汉英歇后语[中图分类号]

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9358(2014)01-0067-041翻译模因与汉语歇后语

翻译是模因跨越语言和文化疆域进行传播的载

体,翻译模因论则是切斯特曼从文化进化、知识进化、技能进化的角度,针对翻译方法提出的新理论。他认为翻译的特性是传播不是保留,是利用模因这个词的隐喻功能突出翻译活动的这一特性。因为meme 与gene 如出一辙,承载着某种本质特征并将其传播。他还把五种超级翻译模因合在一起构成模因库,即源语目标语、对等语、不可译、意译/直译、写作即翻译。从翻译模因的角度出发,翻译活动可视为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翻译模因的引进,有利于保证本国文化的进步性、复制的准确性、稳定性和传播速度,是异国模因在新的文化中是否生存的保证(曾文雄,2007:163)。通过剖析翻译模因复合体的构建核心,我们对模因在汉英歇后语的翻译传播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原作是一个综合模因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多元的文化背景。译者掌握了源语信息,便成为模因的宿主。在转换和解码异国文化的过程中,译者既是源语模因的解码者又是源语模因的重要传播者。

正是因为翻译活动的传递意义,模因才得以有效地进行跨时代、跨空间、跨文化的传递。当把模因理论和汉英翻译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我们不难发现,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加注法等,本身就是翻译模因不断复制和传播的结果。他们既是对之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又存在一定的变异,在变异中求得发展传承。因此,翻译模因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译者在编纂《汉英双解歇后语词典》时必须克服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认知程度等方面的差别,把模因用不同的语言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

地方。翻译模因论不仅为我们的汉英歇后语的翻译

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指导思想,同时也具体地诠释了翻译中各种方法的利弊,及其如何避免译者的主观臆断、越俎代庖现象。基于翻译模因论框架下的汉英歇后语翻译,首

先就是译者要对源语模因———汉语歇后语理解、吸收,主动成为新宿主;然后译者需在译入语中寻找与

源语模因最贴切、最准确、最能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的文字表达方式来翻译源语模因;最后使译入语读者能成功地对汉语歇后语进行解码、理解,从而掌握汉语歇后语中的潜在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但要充分发挥译入语的语言艺术魅力,同时要考虑到两种语言的文化理念差异,用译入语对源语模因重新编码,从内容到形式最大程度地复制源语模因,尽量做到源语和目的语的“等值”,力求表达生动简洁、词语选用得当、格式规范正确并最终为译入语读者所消化、接受、再传播。

汉英语歇后语翻译的最大障碍是两种文化的差异。也许在源语文化里一些简单明了、不言而喻的内容,如:大姑娘临上轿穿耳朵眼———来不及(A young girl to make ear-piercing just before getting on bridal sedan chair ———it ’s too late.)。在诸多国家中,女孩子在幼年时为戴耳环等首饰,在耳垂上扎孔极为常见。在中国则不然,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周密思考加以详细解释:It is used to mean that one tries to deal with issues when the deadline is coming.In other words ,it ’s too late to do certain things.并对bridal sedan chair 进行加注(in ancient time ,it was the custom that the bride sat in the bridal sedan chair and was carried to the bridegroom ’s house ),否则将使

受众茫然不解,甚至误解导致模因无法得到正常传播。

歇后语多为群众耳熟能详而又形象诙谐的语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自然贴切、幽默风趣、耐人寻味的风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表现力,曾被许多经典著作所引用,散见于古代经、史、子、集及近代与当代的小说与戏剧之中,俗称为俏皮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大字本》(商务印书馆,2006:1505)给歇后语下的定义为:“名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汉语歇后语具有历史悠久、语言独特、双部结构、意义深邃、使用广泛五大特点。但英语中却无汉语歇后语的对等表达形式,故按照词典编纂惯例,编者将歇后语按汉语拼音翻译成Xiēhóuyǔ,再加注(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of which the first part,always stated,is descriptive,while the second part,sometimes unstated,clinches the point.)。

汉语歇后语除了上述特征以外,其多样性的修辞手段,诸如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拟人、假设、拟声、双关(包括语义与语音)、讽刺、指代等,也导致了歇后语英译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而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对解决歇后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认为:“策略是译者寻求符合规范的方式,不是寻求对等,而是仅仅寻求译者所认为的最好的译本。因此,策略是一种过程,一种做事的方法。翻译策略就是把翻译看作一种行为,应把它放在更宽泛的行动理论语境下来看待。”(Chesterman,2012:88)模因论指导下的翻译,实际上是在译入语中以恰当的模因来复制,或近似复制源语模因或源语核心模因。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译者要对源语模因的语言和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译者要考虑译入语中是否有相似模因可以借用。如果有则“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Venuti,2004:19-20)。如果没有则需要进行文化转换和修辞等效的处理,采用打破目的语常规的译法,近似复制出源语核心模因,但仍保留源文中的异国情调,其作用是“记录外来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使读者置身国外”(Venuti,2004:20)。在汉语歇后语的英译中,译者除了要考虑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句话具有一目了然的字面意义外,还要考虑到句子里所隐含的联想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以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因此,汉英歇后语的翻译是一个对源语模因理解、吸收、解码、重新编码和传播的整体过程,缺一不可。翻译模因论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翻译原则,将他们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专业地、系统地、创新地、实效地运用到模因复合体(原作)的翻译中,使得汉语歇后语的精髓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2汉英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翻译模因传播最重要的过程便是宿主解码和受感染阶段。如果译者所提供的新载体不为译语读者所接受,模因就无法感染新宿主,从而中断传播而消亡(王灵芝,2007:614)。汉英歇后语翻译原则的关键是要凸显上述汉语歇后语五大特点。翻译模因论框架下的直译、意译、套译、加注四种模因复制与传播的细化翻译方法为《汉英双语歇后语词典》的编纂者打开了思路。具体而言,历史悠久的歇后语要译得言辞优雅;语言独特的歇后语要译得通俗易懂;双部结构的歇后语要译得重点突出;意义深邃的歇后语要译得到位确切;使用广泛的歇后语则要译出其地域性与专业性。这些因素决定了汉语歇后语的翻译原则:既要保留源文的民族特色,又要忠实源文的内容与风格,更要便于新宿主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模因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1)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直译法是在严格遵循译文语言规范的前提下,译者可以直接借用译入语,以受众较为熟悉的模因加以复制,将源文中的文化模因原汁原味地呈现给目标语读者。直译法通常用于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或全部,如:“豆腐里寻骨头———找麻烦”可译为“Try to find bones in the bean curd———nit-pick(with sb).”指故意挑毛病,找茬儿生事。直译时要考虑所用词语是否符合译入语读者的思维特点,是否能使他们从文字上引起最佳联想,从而更深层地理解该歇后语的意义,同时保留源语的生动形象与文化意蕴。

(2)意译法(free translation)意译法是把源语中不为译入语读者所熟知的文化模因,通过文化转换翻译成译入语读者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译者采纳灵活对等、辞气相副的译法去诠释汉语歇后语的隐含文化模因的具体运用。意译法通常用于歇后语的后半部分,如“骨鲠于喉———不吐不快”可译为“Having a fishbone in one’s throat———has to spit it out anyway(have an opinion one cannot suppress)”该译文中,Having a fishbone in one’s throat为直译,其后的表述才是意译,表明了该语的隐含意义并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