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水和水溶液 综合复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复习提纲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 地球上的水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

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 、地表径流e 、地下径流f 、下渗3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

5L ,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南多北少),在时间上分布也很不均衡,突出表现在夏季丰富冬季欠缺.5、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 和 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 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 温度 而变化。

第2节 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 氧气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到的气体是 氢气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

实验结论: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3、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俩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第3节 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

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公式:F 浮=G 排液=ρ排g v 排((ρ液指液体密度,ν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 排取米3)),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①F 浮<G 下沉,当物体与液体底部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牛,如桥墩。

浙教版八上科学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4—7节)复习梳理训练(含答案)

浙教版八上科学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4—7节)复习梳理训练(含答案)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4—7节)复习梳理训练考点一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酒精等物质)。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

例1 下列厨房用品中,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B.面粉C.白糖D.辣椒粉【跟踪练习1】清洁的空气可以看作是一种气态的溶液,但是近年来北方不少地区多次受到了沙尘暴的袭击,天空中尘土飞扬,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可视作 ( )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纯净物考点二溶液特点1.均一性:溶液各处的密度、组成和性质完全一样。

2.稳定性:温度不变,溶剂量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

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C.汽油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D.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跟踪练习2】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蒸发一段时间后,杯底有少量食盐结晶出来,此时,杯中的盐水…………………………………………………( )A.上面的最淡,下面的最咸B.下面的最淡,上面的最咸C.各部分一样咸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考点三溶液配制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1.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2.称量和量取(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

3.溶解。

4.装瓶,并贴上标签。

例3 选用氢氧化钠固体与水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2.0g ②称量前托盘天平应先检查游码是否归零,并调节平衡③选用250mL量筒量取18mL的水④存放溶液时,为确保数据准确,将试剂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立即倒入所配溶液封存A.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③【跟踪练习3】某同学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
即质量/体积 = 1克/厘米3,即为水的密度
二、密度的测定 1、原理:
2、所需仪器: 天平--测质量 刻度尺或量筒--测体积
测量液体的密度步骤
• 1.调节天平平衡 • 2.在烧杯中盛被测液体,称量它们的质量
记为 m1 • 3.把烧杯中的被测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
出它的体积 记为v • 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 记为m2 • 5.计算出量筒内液体的质量 m = m1— m2 • 6.求出液体的密度 ρ =m1 — m2 ∕ v
测量石块的密度步骤
•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 2.测出石块的质量 记为M • 3.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清水,并把测得水的
体积 记为v1 • 4.将石块用细线拴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
金属块和水得总体积 记为v2 • 5.计算石块得体积 v = v2 — v1 • 6.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ρ=M / V2- V1
玻璃管内装满水:加
入少量可溶性物质
(氢氧化钠、硫酸
等),为增加水的导
电性
分别与电源的正、 电极
负极相连
负极
正极
实验
• 1、在水电解器玻璃管里注满水 ,接通 直流电。
• 2、仔细观察,两个电极上出现了
__气__泡__, • 3、两只玻璃管内液面__下__降_______。
正极端产生的气体少;负极端产生的 气体多。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 记为m2
体积 1 (5)、陆地淡水中, 所占的比例最大, 地下水 居其次
气体能燃烧,火焰呈蓝色,点燃时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这是氢气。 水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2、有一质量为200克的瓶,盛满水后的质量是 1.
性质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气体能燃烧,火焰呈蓝色,点燃时发出轻微的爆鸣声,这是氢气。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ppt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ppt课件
15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例3 [金华中考]“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现代居家饰品,其结构模 型如图 1-Z-2 所示。该“彩球温度计”由体积相同(保持恒定)、
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液体组成。当环境
温度升高时,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将

在某变小一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 B 小球受到的浮力与 D 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本章总结
1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知识框架
无处不在的水——人类可用水的含量有限
水 和 水 的 溶 液
地 球 上 的 水
生命中的水——水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 地球上的水——水循环
水资源——水资源分布
2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水的组成——氢和氧
水 和水
阿基米德原理
水的
的浮
溶力 液
方法透视 由于当前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部分地区的水资源严重短缺。
8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二 常见的碱及其性质
【考点扫描】 浮力的概念;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变形进 行简单的计算。
9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例2 某科学兴趣小组用以下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物体漂浮时,所 受浮力与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
物体在液
F浮 <G,下沉
体中浮沉
F浮 =G,悬浮或漂浮
的条件
F浮 >G,上浮
3
第 1 章 水和水的溶液
水 和物 水质 的的 溶溶 液解
溶解度: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 100 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知识点总结第1节地球上的水A.水的分布1.水的分布2.水的存在形式1)液态水: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水2)固态水:极地和高山上的冰川3)气态水:空气中的水蒸气B.水的循环1.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持续运动的过程,包括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2.水循环的过程1)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a)蒸发: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发的形式释放出来,转化为大气水b)升华:冰川在一定条件下,会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成为大气水2)大气水→陆地水、海洋水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重新凝结成为液态水或凝华为固态水,并以液态雨水或固态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下来,落到陆地,成为陆地水,落到海洋成为海洋水3)陆地水→海洋水、地下水a)降落到陆地上的水,一部分在地球的引力的作用下,直接汇集成河流水、湖泊水,并形成地表径流,流入大海,成为海洋水b)另一部分则下渗转变为地下水和土壤水,并形成地下径流,流入大海,成为海洋水。

当然,还有少量陆地水转化为冰川C.水资源的分布1.全球水资源分布情况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沿海地区,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

据统计,全球大约有60%的地区正在经受着缺水的煎熬,甚至在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城市的供水也越来越困难。

2.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大量的淡水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

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其中一半以上严重缺水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也很不均衡,突出表现在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显D. 水与生命1. 水对植物的作用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植物的各大器官中都含有水,但同一株植物不同部位的含水量是不同的,如根尖、嫩芽等含水量为60%~90%,干种子为10%~40%。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综合复习专项训练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综合复习专项训练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综合复习专项训练水和水的溶液(2)一、单选题1.为有效防控疫情,75%的酒精溶液作为常见的消毒用品进入生活,下列关于75%酒精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A. 75%酒精溶液是混合物B. 酒精溶液每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C. 酒精溶液中的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D. 75%的酒精溶液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2.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A. B. C. D.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沙子B. 食盐C. 面粉D. 橄榄油4.下列常见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 碘酒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高锰酸钾溶液D. 矿泉水5.糖水是溶液,原因是( )A. 由两种物质组成B. 糖水是透明的液体C. 糖水的熔点小于0℃D. 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在水分子中6.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矿泉水B. 油水C. 泥水D. 蒸馏水7.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③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④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⑥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③⑤⑥B. ②⑤⑥C. ①③④D. ③④8.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A. 牛奶、汽水、石灰水B. 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 泥水、肥皂水、碘酒D. 酒精、泥浆、汽水9.现代生活中的饮品各式各样,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属于溶液的是( )A. 果汁B. 牛奶C. 矿泉水D. 豆浆10.概念图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知识体系,下列正确的是( )A. B. C. D.11.清洁的空气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气态的溶液,但是近年来北方不少地区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天空中尘土飞扬,在这种情况出现时,空气可视为()A. 溶液B. 悬浊液C. 乳浊液D. 纯净物12.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④浊液对生产有害无利;⑤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⑥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其中正确的是( )A. ③④⑤⑥B. ②⑤⑥C. ③⑥D. ③⑤⑥13.如图 1 表示“M 与 N 的并列关系”,图 2 表示“M 属于 N 的从属关系”。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提纲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上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第一章复习提纲班级、地球上的水厂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陆地咸水(0.94%)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 大气水2、大部分的水以 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基地和高山上:固态,空气:气态,在空气冲,水是 气态水循环示意图水循环路径:海洋一陆地、海洋一海洋、陆地一陆地3、 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4、 供人们使用的 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 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5、 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6、 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 的国家之一。

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时间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 7、 最早的生命出现在 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 最基本物质之一&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9、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体水含量:70%-80% ,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 需水量:2.5升姓名1、.淡水(2.53%)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通直流电氢气 氧气三、水的浮力12、 13、F14、浮力产生的 原因:上下两个面的压力的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F 浮=F-F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15、气体也有浮力:气球、热气球,孔明灯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即: F浮=0排液=卩液V 排液g汽|17、浮力只跟p 液和V 排液,即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的重力有关,而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物体 的形状、质量、密度、重力等无关。

10、 水的电解实验:氧气:接正极,检验方法: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接负极,检验方法: 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体积比:氧气:氢气=1:2水中加少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 11、 水分子的构成:①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 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② 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 ③ 水是由氢和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资料 (1)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资料 (1)

一、水的分布和循环1. 水的分类(2)多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2. 水的循环1) 形成原因:a)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随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因而使水分在循环过程中的转移、交换成为可能。

b) 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2) 水循环类型:a) 发生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海陆间循环)b) 发生在海洋——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海上内循环)c) 发生在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路上内循环)3. 水的重要性1) 水是地球生命有机体的组成之一,许多生命体的组成中,水占其质量的半数以上。

如人体中含水量占人体重量的2/3以上,水母含水量高达98%左右2)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只有在水分充足的时候,生物体内的各种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每个成年人平均每天约需2.5升水,主要供水途径为直接摄入和碳水化合物转化3) 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了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例如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长有肥大的茎和小的叶刺,而根却非常发达二、水的组成1. 水电解能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体积比口诀:正氧负氢(父亲)直流电儿,气体体积1:2)2. 产生气体的验证方法1) 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手机的气体,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2) 氢气:点燃,能够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3.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三、水的浮力1.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方向:竖直向上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压力和向下压力的压力差2.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公式:注:浮力的计算公式也适用于气体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A. 对浸没在水中的物体1) 当,物体上浮,最后漂浮,此时,2) 当,物体悬浮,3) 当,物体下沉,注:①上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漂浮是一个状态,两者不要混为一谈②虽然物体漂浮和悬浮时浮力大小都等于重力,但漂浮时,而悬浮时,这点必须分清楚B. 对于实心物体1) 漂浮时(上浮→漂浮),2) 悬浮时,3) 下沉时,4.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 密度计是测量液体的密度的仪器,它根据漂浮原理制成2) 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沉5. 求浮力的方法(重力差法)(阿基米德原理)(对于漂浮或悬浮的物体)四、溶液、悬浊液、乳浊液1. 溶液是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1-4节提纲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1-4节提纲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提纲第一节地球上的水一水的分布: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占陆地淡水总量的68.69%),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的存在形式有固态(寒冷的极地和高山)、液太(主要存在形式,)、气太(空气)三种状态。

4. 如何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清晨草叶上的露珠;冰柜里拿出来的雪糕会“冒烟”;寒冬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常挂着一层霜……二水的循环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2.水循环的作用:①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②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更新最快————大气水更新最慢————冰川3.水循环的意义:①水循环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②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③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4.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蒸腾③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下渗(地下径流)三水资源的分布1.水资源和水循环: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也比较丰富2.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赤道和沿海水资源比较丰富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缺水严重,人均仅2200m3;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四水与生命1.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2.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3.水对人至关重要第二节水的组成一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体生成,两玻璃管中液面下降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气分子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水溶液复习课件 (共29张ppt)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水和水溶液复习课件 (共29张ppt)

粗盐的提纯:
过滤 蒸发结晶
结晶法: 利用物质溶解度不同。 沉淀法: 利用固体密度比液体密度大。
物 质 的 分 离
利用物质溶解性不同。
过滤法:
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利用各液体的沸点不同。
蒸馏法:
注意:(略)
第7节 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水的用途:
水,是农业的命脉; 水,是工业的血液;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常用节水措施:
①使用节水器具; ②随手关水龙头; ③洗衣服水拖地、冲马桶; ……
二、防治水污染
1、三个污染源:工业、农业、生活 2、工业“三废”:废液、废气、废渣 3、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A、环保部门加强水质监测。 B、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m质 清水中不断加入溶质至饱和
二、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
1、分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公式: m浓×P浓% = m稀×P稀%
m浓+ m水 = m稀
m水
m浓
P浓%
m稀
P稀%
定义: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
物 质 的 结 晶蒸发结晶Fra bibliotek常用方法:
降温结晶 先蒸发、后降温 溶解 玻璃棒作用? 注意事项?
(3)G排液是指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4)V排液是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不是液体总体积,也不是物体的总体积。
①物体完全浸入液体:V排液=V物 ②物体部分浸入液体:V排液<V物
物体在液体中沉浮情况
F2 F1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浙教版
答:完全浸没(jìn méi)后,水对铁块的浮力为6×105 N
第十四页,共31页。
将一体积为980dm3,密度为0.4×103kg/m3的干香木慢慢 (màn màn)地投入到酒精(密度为0.8×103kg/m3)中,求它 静止后 (1)干香木受到的浮力; (2)露出液面部分的体积。
解:(1)由ρ干香木<ρ酒精可得干香木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 (zhuàngtài)
第十五页,共31页。
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王波同学将质量为114g的铁块悬挂 在弹簧秤的挂钩上,当铁块完全(wánquán)浸入水中后,求 弹簧秤的读数。(铁块的密度是7.6×103kg/m3,g=10N/kg)
解:对铁块受力分析后得, 弹簧秤对铁块的拉力(lālì)F= G —F浮 有题意可知:F= G —F浮= m铁g—ρ水V排水g = m铁g—ρ水V铁g = m铁g—ρ水(m铁/ρ铁)g = m铁g(1—ρ水/ρ铁)=0.99 N
(2)需要加水:500 cm3×1.14 g/cm3 -70cm3 ×1.81g/cm3
第二十四页,共31页。
净化水(混合物分离)有几种方法?
沉淀法
明矾(míngfán)、活性炭、漂白粉
过滤法
结晶法 (冷却(lěngquè)热饱和、蒸发溶剂)
蒸馏
(zhēngliú) 法
纯净物
第二十五页,共31页。
物体(wùtǐ)的沉浮条件
G 与 F浮的大小关系 ρ物 与ρ液的大小关系
第十一页,共31页。
第十二页,共31页。
解决浮力(fúlì)问题的一般步骤
1、读懂题目 2、画草图 3、判断沉浮 4、受力分析 5、选择解决的方法
可以(kěyǐ)选择的方法有
1、阿基米德原理 2、受力分析之后得到的各种力的关系 3、综合使用上述两种方法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基础知识归纳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基础知识归纳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知识点归纳考点一:水循环和水资源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 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6.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 地表径流e 下渗 (地下径流) 7.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8.水循环的动力:内因: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

外因:地心引力和太阳辐射。

考点二: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中:实验现象:两个电极上出现了__气泡__,两支玻璃管内液面都__下降__。

气体的比较与检验:实验结论: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可表示为__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__。

2.水由__水分子__构成,氧气由__氧分子__构成,氢气由__氢分子__构成。

因为水分子是由__氧原子__和__氢原子__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水是由__氢元素__和__氧元素__组成的。

考点三:浮力(一)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F浮力=F 向上F 向上若物体的下底面紧贴容器的底部,因为不存在向上的液体的压力,所以没有受到浮力。

(二)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气体)受到的重力。

即:F 浮=G 排液=m 排液g=ρ液V 排液g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1、“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或表示物体全部体积在液体里;或表示物体部分体积在液体里,而另一部分体积露出液面。

2、若“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则表示物体全部体积都在液体里。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共课件 76张PPT)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课件(共课件 76张PPT)

(一)从密度角度归纳物体的浮沉条件:
ρ液>ρ物
ρ 液 =ρ 物
ρ液<ρ物
上浮
最终漂浮
悬浮
下沉
最终沉底
归纳:
上浮
漂浮
悬浮
下沉
沉底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G物
F浮+F支持=G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ρ液<ρ物
强调:
1、上浮最终变为漂浮、下沉最终沉底
2、平衡状态:漂浮、悬浮 F浮=G,但
第2节
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实验
玻璃管内装满水(内加少
量氢氧化钠或稀硫酸溶液,以
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水电解器
右图是电解水的装置,请回答:
无色、液态
(1)仔细观察:水的颜色、状态为__________两
个电极上出现了_________,两支玻璃管内液面
气泡
下降
2:1
____________。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
(2)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2200 ,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
国家之一。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1)跨流域调水(空间分布不均)
(2)修水库 (季节变化大)
(3)节约用水 (用水量大)
(4)防止污染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标
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
水。手是字母J和S的变形,寓
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物体浸入液体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的 深度 、物体的 形状、质量 、密度 等无关。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复习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复习

C.溶剂一定是水
D.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并且一定是均匀而稳定的
4.有一长方体木块,分别以图 1 中甲、乙两种方式漂浮在水面上,若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 F 甲
和 F 乙,则( )
A.F 甲>F 乙
B.F 甲=F 乙
C.F 甲<F 乙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图1
图2
5.2016 世界杯帆船赛青岛站中国队成最大赢家,26 岁名将张东霜更是在青岛成就四连冠伟业。如图 2
2.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A.水
B.酒精
C.汽油
D.苯
3.某种液体如果是溶液,则一定是( )
A.一种固体溶解在一种液体里 B.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D、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第 2 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
气体的量
检验方法及现象
结论
正极 正 极 气 体 体 积 是 负 气体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
负极 极的 1/2
点燃的这种气体能 在空气中燃烧,产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生淡蓝色火焰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氢和氧
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4)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 水的三态变化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地球引力 和太阳辐射 。
例 2.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A )
A、大气水
B、河水
C、海洋水
D、冰川水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版)浙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知识点1 水的分布1.海洋是地球上的水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2.53%.2.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说明:自然界中的水是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存在的.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形式存在;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固态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知识点2 水的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的过程: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3.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存在.形成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4.地球上水循环的途径可分为三类:①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称为海陆间水循环;②陆上内循环;③海上内循环.这三类循环可概括为各种水体蒸发为大气水,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又回到海洋,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知识点3 水与生命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人体、动植物都需要水,生物体内缺水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会终止.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第2节水的组成知识点1 水的电解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知识点2 水分子的构成1.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2.水分子中含有更小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分子中含有更小的氢原子;氧分子中含有更小的氧原子.3.水的电解实验可以说明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这种粒子就是原子.科学实验证明,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第3节水的浮力知识点1 浮力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浮力.注意:①浮力的施力物体为液体或气体,受力物体为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②无论物体的形状如何,怎样运动,只要是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物体下表面不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浮力.知识点2 浮力的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把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F,则浮力F浮=G-F.知识点3 阿基米德原理1.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2.F浮=G排液=ρ液gV排液.说明:由F浮=ρ液gV排液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的深度、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均无关.知识点4 物体浮沉的条件知识点5 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1.轮船.2.潜水艇.3.气球和飞艇.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知识点1 溶液1.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在其他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2.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水是最常见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当不特别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把水作为溶剂,这样的溶液称为水溶液.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例如,海水是一种溶液,它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的物质,溶剂是水.3.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时,水为溶剂;没有水时,两液体相溶,量多者为溶剂;气体与液体或固体与液体相溶,均以液体为溶剂.例如,酒精溶于水,酒精就是溶质;河水中溶解了氧气,氧气是溶质.知识点2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期放置第5节物质的溶解知识点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1.描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时的注意事项:(1)必须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改变温度或溶剂量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互相转化.(2)必须指明“某一溶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对于蔗糖来说是不饱和溶液.因此,必须指明是哪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2.判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的方法:条件不变时,若溶液中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则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若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可向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搅拌,如果加入的溶质不能继续减少,则原溶液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则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知识点2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 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称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描述的是物质的溶解能力,溶解度数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度.通常把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 g 以上的物质称为易溶物质;1~1.0 g 的称为可溶物质;0.01~1 g 的称为微溶物质;小于0.01 g 的称为难溶物质.知识点3 溶质质量分数1.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溶质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溶液越浓.2.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1)溶质质量分数= 100%=⨯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若已知公式中任意两个量,通过变形便可求出第三个量.如: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2)已知溶液的体积时,可分别利用下列公式求溶液、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质量分数知识点4 溶液的配制1.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1)计算:按配制需要求出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固体求质量,液体求体积).(2)称量:用天平称出固体质量,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3)溶解:将固体和液体在烧杯中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均匀.2.所需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烧杯.第6节物质的分离知识点结晶1.固体物质既可以溶解于溶剂中变成溶质,又可以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大多数晶体是在溶液中形成的,从液中形成晶体的过程叫结晶.2.结晶方式(1)蒸发结晶.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可以通过蒸发溶剂析出晶体,这样的结晶方式叫蒸发结晶法.海水晒盐的原理就是利用蒸发结晶法.(2)降温结晶,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硝酸钾,可以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晶体析出,这种结晶方式叫降温结晶法.说明:结晶也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人们从水溶液中提取物质时,通常是将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结合起来使用,也就是先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减少溶剂)变成饱和溶液,再将溶液冷却(降低温度),从而使溶液中的物质结晶析出.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知识点1 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1.丰富的水资源地球是一个充满水的行星,表面的71%被水覆盖,因此叫“水球”更为合适.地球水体中,占大部分(约96.53%)的是海洋水,这部分水不能被人们直接利用.2.有限的淡水资源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3%,而且大部分是不能被直接利用的,现在能利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淡水,这些仅约占淡水总量的0.3%左右.知识点2 水资源的保护1.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节约用水.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浪费及水的回收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2.防止水污染水资源保护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防止水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与练习提纲第1节地球上的水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水母的含水量达98%。

5.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e下渗 (地下径流)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7、大气水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冰川的更新周期最长。

第2节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第3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G排液=ρ液g v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F浮=G排或F浮=ρ液gV排)A、原理中“浸入液体里的物体”指两种情况。

部分浸入和完全浸没。

B、能区分G物与G排;V物与V排;ρ物与ρ液的意义。

C、明确此公式的适用条件:既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D、由此式理解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即: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液体(气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气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以及物体浸没在液体(气体)中的深度等无关。

E、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千克/米3,v排取米3)因此,在用F浮=ρ液gV排计算或比较浮力大小时,关键是分析液体的密度ρ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的大小。

4、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G下沉②F浮>G上浮③F浮=G悬浮此时V排 =V物④F浮=G 漂浮此时V排 < V物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5、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当ρ液 >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②当ρ液 < ρ物时,下沉③当ρ液=ρ物时,悬浮6、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②根据F浮=ρ液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液减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2)潜水艇:(浮力不变,改变重力)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3)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漂浮时,所受的浮力保持不变。

因为F浮=ρ液g v排,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溶液: (1)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酒精等物质)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3) 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常用的溶剂: 水、酒精、汽油、丙酮等。

【思考】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用汽油擦洗第5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称为…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1)两个前提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否则饱和不饱和溶液就没有确定的意义。

(2)饱和溶液是对一定的溶质而言的。

如某温度下的蔗糖饱和溶液是对蔗糖饱和的,不能再溶解。

蔗糖,若加入其他溶质如食盐,仍可溶解。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大多数物质适用)A.加溶剂 B.升温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A.蒸发溶剂B.降温C.加溶质3.浓溶液和稀溶液:溶有较多溶质―――浓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稀溶液注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4.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1)四个关键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2)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3)溶解度单位为克5.溶解度等级:难溶:<0.01克微溶:0.01克~1克可溶: 1克~10克易溶:>10克6.溶解度曲线: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①影响很大,如硝酸钾,表现为曲线陡②影响不大,如氯化钠(食盐),表现为曲线平缓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熟石灰)7. 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它是个比值)(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的稀释或计算时,要抓住要点: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B、称量(固体:用天平称取;液体:用量筒量取)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离1.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

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

2.结晶――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态溶质的过程3.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①蒸发溶剂:一般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②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4.有些晶体里结合了一定数目的结晶水,称结晶水合物,如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第7节水的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1、我国的水资源水的利用和保护沉淀水的净化过滤蒸馏2、水资源人类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时间分配也不均匀,我国有3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危机,其中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深圳也严重缺水。

3、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

显然,它和一个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如果这个地区的水循环十分活跃,水资源就比较丰富。

4、我国江河平均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上很不均匀。

突出表现在: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是北方更加明显。

从空间分布看,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

5、水的净化沉淀法自然沉淀法加入凝固剂,如明矾、活性碳等6、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侧;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蒸馏法:原理: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蒸馏装置组成:蒸馏烧瓶、温度计、铁架台、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在三种净化方法中,蒸馏法的净水效果最好,可直接饮用。

7、将混合物分离,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结晶法、过滤法、沉淀法、蒸馏法。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练习第2节地球上的水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2. 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水、水、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

3.水有、、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水, 人体重量的以上是水分,水母的含水量达。

5.水的循环:小循环①循环:陆地---大气②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 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 a b c d e (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a使地球上的、、、发生密切的联系; b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月日为“世界水日”7、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更新周期最长。

第2节水的组成水的电解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和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第3节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的浮力。

2、方向:3、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F浮=G排或F浮=ρ液gV排)A、原理中“浸入液体里的物体”指两种情况。

浸入和浸没。

B、能区分G物与G排;V物与V排;ρ物与ρ液的意义。

C、明确此公式的适用条件:既用于也适用于。

D、由此式理解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即: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有关,而跟物体本身的、、以及物体浸没在液(气体)中的等无关。

E、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v排取)因此,在用F浮=ρ液gV排计算或比较浮力大小时,关键是分析液体的ρ液和排开液体的V排的大小。

4、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和的大小。

①下沉②上浮③悬浮此时V排 =V物④漂浮此时V排 < V物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5、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当ρ液ρ物时,上浮(最终漂浮)②当ρ液ρ物时,下沉③当ρ液ρ物时,悬浮6、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②根据F浮=ρ液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液,所以 v排必,即船身稍下沉。

(2)潜水艇:(浮力不变,改变重力)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来实现的(3)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时,所受的浮力保持。

因为F浮=ρ液g v排,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溶液: (1)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如水、酒精等物质)(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

(3) 溶液:由溶质溶解于溶剂后形成的、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混合物:由多种(≥2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属于混合物。

常用的溶剂: 水、、、等。

【思考】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用擦洗第5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