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分析讨论。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病理学以及实验室检查,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理特点对其给予相应的治疗。
结果:本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甲泼尼松、泼尼松、对症支持等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1个月,有服药史的62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同时给予18例呼吸道迁延而犯病患者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其治愈率为100%。
结论:在对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因,采取对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疗效。
标签: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治疗;病因急性间质性肾炎属于综合类的临床疾病,它的主要病理为肾小球以及肾间质受到炎症的侵害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肾脏衰竭以及功能改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1]。
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常需要对患者的病因进行适当的探讨并根据其实际病情来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这也是对此类疾病进行根治的关键。
本研究将对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21例,男59例,年龄31~65岁,平均(42.1±3.12)岁。
临床症状主要为腰痛、血尿、恶心呕吐、无尿、少尿、皮疹、关节疼痛、发热等。
所有患者中,18例患者存在近期感染的情况,62例患者存在近期服药的情况。
其中有7例患者所服药物为先锋霉素,20例患者所服药物为庆大霉素,35例患者所服药物为青霉素。
所有患者均不存在恶性肿瘤以及肾衰竭的情况。
1.2 方法1.2.1 检查方法(1)实验室检查。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实验室检查,检查的内容如下:利用超声波检查患者的肝脏形状变化、甘油三酯、胆固醇、球蛋白、血浆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血尿酸含量、尿素氮含量、血清肌酐范围值等。
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论文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找出最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理化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分析发病的原因和临床表现的症状,针对病理的特点进行治疗。
结果由药物引起的停用药物,补充免疫抑制剂后患者均恢复了正常;由感染引起的经过抗生素治疗,同时补充电解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和对症支持治疗后也均恢复了正常,80例患者治疗后经病原学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恢复至正常。
结论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率和有效率。
【关键词】急性间质性肾炎;病因;临床治疗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46-01急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类综合性的临床疾病[1]。
它是以肾间质以及肾小管受炎症侵害为病理表现的多原因疾病。
病理切片检查多可见得炎性细胞浸润使肾脏血管以及肾小球受累的轻度病变,临床表现有肾脏功能的改变和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探讨疾病的发生原因,进行对因治疗,彻底改变致病因素是有效治疗本病的关键。
本实验研究分析我院的80例患者病因特点及针对病因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已经明确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例80例。
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范围在32-64之间,平均年龄为41.3±3.51岁,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是发热、关节疼痛、皮疹、少尿或者是无尿、恶心呕吐、血尿和腰痛。
80例患者62例近期服用过药物;18例有近期感染。
排除尿毒症以及严重肾脏衰竭和恶心肿瘤患者。
1.2 方法1.2.1 实验室检查对80例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血清肌酐范围值;尿素氮的含量;血尿酸的含量;尿常规;24h 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超声波检查肾脏形状的变化。
1.2.2 病理学检查采用肾脏活检技术。
将取到的病例切片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在光镜、电镜下检查。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AIN)是一种以肾间质发炎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包括药物过敏反应、感染、自身免疫病变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
一、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 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尿量减少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尿液改变,如蛋白尿、镜下血尿或管型形成。
2. 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通常升高,尿液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和管型有时可见。
血液和尿液检查对排除其他肾脏疾病也很有帮助。
3. 肾活检:肾活检是确诊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金 standard。
活检样本通常显示肾小管间质间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基质的水肿。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肾小球通常不受累。
二、治疗1. 原因治疗:如果可疑药物或感染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应立即停用或治疗该药物,或针对感染进行适当的抗菌治疗。
2. 对症治疗:治疗症状和并发症非常重要。
例如,对于水肿和高血压,可以限制钠摄入、提高利尿和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3. 免疫抑制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间质性肾炎,如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
4. 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患者,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和其他必需营养素的供应有助于提高肾脏修复和恢复功能。
总之,在诊断和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结果。
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减少肾脏损害,提高预后。
此外,对于特定病因引起的肾炎,及时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停用药物或控制感染。
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急性间质性肾炎61例临床分析
例 , 嘌 醇 2例 。 别 2 临 床 表 现 发 热 3 5例 、 疹 1 皮 0例 、 节 痛 7 关
急性 问质性 肾炎 ( N) AI 是一 种 以肾小管 间质损 伤 为 主 的肾脏疾 患 , 其病 因主要 为药 物 、 重金 属 、 射线 放 等 理化 因素 。根据 病 因可 分 为药 物过 敏性 、 感染 相关 性 、 因不 明特 发性 。 原 药物可 作为半抗 原与机体 蛋 白结 合诱 发免 疫 反应 , 包括 细胞 介 导免疫 反 应及 体液 介导
感 染 治 疗 。 临 床 症 状 严 重 且 肾 间 质 重 度 炎 细 胞 浸 润 者
确诊 的 急性 间质 性 。 ( ueitrt i e h is 肾炎 Ac t nesia n p r i, tl t AI 6 N) 1例患 者 的临床 资料 , 发病 原 因构成 、 就 主要 临
5 结 果 4 7例 1 月完 全恢 复正常 , ~3 肾功能
正 常 , 、 常 规 正 常 。 6 3 6月 完 全 恢 复 正 常 , 血 尿 例 ~ 肾
功 能正 常 , 、 常规正 常 。8例未完 全恢复正 常 。 血 尿
讨 论
至发病 时 间 2 6 , 中, 生素 ( 头孢 他定 、 莫西 ld 其 抗 如 阿
1 例 , 下血 尿 3 例 。 肾小 管 功 能 检 查 : 8例 。超声 检查 : 肾体积增 血 双‘
大 9 , 径 大 于 1 . m , 质 回 声 增 强 1 例 , 余 例 长 2 0c 皮 l 其 4 例 双 肾大 小 及 皮 质 回声 无 明显 异 常 。 1 4 治 疗 明确 诊 断 后 ① 立 即停 用 致 敏 药 物 , 去
间质性肾炎
.
23
CTIN起病过程隐匿,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也不
.
1
肾间质疾病(interstitial nephropathy) 又称间质性肾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 床病理综合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不 全,病理损伤主要累及肾间质和肾小管,不 伴或仅伴轻微的原发性肾小球或肾血管损伤。
.
2
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间质性肾炎并非单 纯影响肾间质,由于肾间质分布在肾小球及肾小 管之间,其中包括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纤维等多 种与肾功能调节密切相关的组织结构,因此肾间 质与肾小管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当肾间质发生病 变时,无论其损伤的严重程度如何,总会对肾小 管功能产生显著影响;肾间质损伤不仅使肾组织 结构大面积受损,其累及的肾小球与肾小管的密 切关系又会影响肾小球滤过滤,因而对肾功能的 影响非常明显。因此,目前间质性肾炎又被改称 为肾小管间质病(tubulointerstitial diseases)或肾 小管间质肾炎(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TIN)
药物相关性TIN和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以嗜酸性粒细胞 浸润为主; 感染相关性急性TIN: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细菌直接感染时以中 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病毒感染时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 特发性间质性肾炎: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为主,偶见嗜酸性粒细胞等。
免疫荧光检查:多为阴性。
百令胶囊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观察
百令胶囊联合甲泼尼松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对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ADIN)患者联合应用百令胶囊与甲泼尼松龙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探讨。
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82例ADIN患者为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单纯应用甲泼尼松龙治疗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的则为观察组。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患者SCr(血肌酐)、尿β2-MG(尿β2微球蛋白)、BUN(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等水平的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相比于对照组的80.5%显著升高(P<0.05)。
结论:对于ADIN患者,通过向其联合应用百令胶囊与甲泼尼松龙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肾功能,疗效显著,值得重视。
【关键词】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ADIN);百令胶囊;甲泼尼松龙【中图分类号】R5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191-02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ADIN)指的是由药敏反应及药物肾毒性而引发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短时间内出现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受损、间质水肿及肾功能不全等。
近些年来,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少尿型肾功能衰竭,严重危害到了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
为逆转此类病症,促进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就应及时做好早期诊治工作。
本文以我院82例ADIN患者为例,通过对部分病例联合应用百令胶囊与甲泼尼松龙,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82例ADIN患者为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1例。
其中,男女分别有48例与34例;年龄为20至79岁,平均(41.8±3.5)岁;从用药到发病的时间为3至21d,平均(7.4±1.3)d。
百令胶囊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32例临床观察
百令胶囊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32例临床观察罗恒【摘要】目的:观察百令胶囊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3例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百令胶囊,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于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0(019)023【总页数】2页(P172-173)【关键词】急性间质性肾炎;百令胶囊;药物过敏【作者】罗恒【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中医医院,湖北,宜昌,44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6.3急性间质性肾炎 (AIN),也称急性小管间质肾炎,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短时间内发生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水肿、肾小管不同程度受损伴肾功能不全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1]。
近年来,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药物相关AIN成为AIN中最常见的类型。
笔者自2003年~2009年,在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对32例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2例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9.1岁;用药后至发病时间3~21天,平均6.5天。
对照组31例中,男15例,女1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1.3岁;用药后至发病时间4~23天,平均7.2天。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免疫抑制剂
De novo purine synthesis
高效、选择性、非竞争性、可逆性的次黄嘌呤 单核苷酸脱氢酶抑制剂 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
特点
• 2.临床应用 • 1)MMF治疗狼疮肾炎,血管炎、器官移 植等得疗效已得到肯定。 • 2)MMF与CTX在治疗LN的比较 • 疗效比较: • 毒副作用比较; • 适合使用MMF的情况
1.机制:
CsA/cyclophilins FK506/FKBPs
APC
T细胞
Cn
活化的T细胞
特点
• 优势:没有骨髓抑制 • 缺点:有效治疗浓度的范围较小密切监 测血药浓度。减药或停药时病情迅速反跳 甚至恶化
• 3.临床应用: • 在治疗和预防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已通过 美国FDA审批。 • 自身免疫性疾病:MN、FSGS • 狼疮肾炎。 • 其在抗风湿治疗中的作用仍有争议。
• • • • • 急进性肾炎(RPGN)Ⅰ、Ⅱ、Ⅲ型 细胞型新月体为主时 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坏死时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口服激素+CTX
总结
• 把握原则,灵活使用,扬长避短,有机整 合 • 两大原则:效益大于风险,治疗方案个体 化 • 灵活应用:不拘于原有的治疗方法,根据 病情需要灵活使用或整合原有方法,使之 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少。
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贵阳市一医肾内科 李晓颖
导言
• 使用前注意事项:指征、禁忌症、药物选择 • 不合理使用:不敢使用、过度使用、缺乏监管 • 原则:权衡利弊、强调个体化、严密监控、适时 调整
糖皮质激素
• 基因途径 • 非基因途径
环磷酰胺(CTX)
1.机制:
CTX 肝脏 羟化酶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
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越来越深入人心。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能抑制T细胞的活性的药物,它们用于预防或治疗移植物抗排斥反应、自体免疫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并且在肿瘤的治疗方面也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对免疫系统及其药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也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大多是针对T细胞的,这是因为T细胞是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增殖和活化是许多免疫反应的关键。
免疫抑制剂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1. 抑制T细胞激活T细胞在受到细胞因子等刺激后会被激活,开始分泌白细胞介素等细胞因子,从而引起炎症、自身免疫反应等一系列免疫反应。
而某些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这些刺激信号的传递,进而减少T细胞的活化,从而达到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
2. 干扰T细胞增殖T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会迅速增殖,产生大量细胞并扩大免疫反应范围。
一些免疫抑制剂可以干扰T细胞的DNA合成和细胞分裂过程,从而降低T细胞的增殖速度,达到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
3. 诱导耐受性免疫系统中的免疫耐受性是指机体对自身组织或外来抗原的免疫反应能力被抑制的状态。
一些免疫抑制剂可以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性,从而达到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
二、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1. 移植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中,因为移植物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不兼容性,易引起宿主机体对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
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适当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生的概率,提高移植物的成活率和功能。
2. 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剂当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时,便会发生自体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炎症性肠病等。
使用适当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减轻自体免疫疾病症状。
3. 免疫抑制剂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免疫系统能够通过免疫监视的方式识别和杀死异常细胞,例如癌细胞等。
肾病内科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肾病内科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近年来,肾小管间质性肾炎(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TIN)在肾病内科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肾脏病变,对肾功能的损害程度较轻,但长期进展可能导致慢性肾脏病和肾衰竭。
因此,TIN的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预防肾脏功能受损具有重要意义。
一、诊断1. 临床表现TIN的临床特点通常是渐进性的肾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液异常(如多尿、蛋白尿、管型尿等)、血肌酐升高、肾小管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
此外,还可能伴随全身症状,如疲劳、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2. 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尿常规、肾功能评估以及肾脏组织活检是TIN的重要诊断手段。
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小管受损,尿液异常表现可以进一步指导诊断。
肾功能评估利用胱氨酸C清除率和尿液比重测定等方法,有助于判断肾小管功能的损害程度。
肾脏组织活检是最直接、最可靠的TIN诊断方法,但手术风险较大,需谨慎选择适应症。
3. 影像学检查除了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和核磁共振等对于TIN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观察肾脏的形态和大小是否异常,进一步明确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二、治疗1. 去除病因针对引起TIN的潜在病因进行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药物过敏、感染、结石和中毒等因素都可能导致TIN,因此在治疗中要注意排除或针对性治疗这些病因。
2. 肾保护治疗对于TIN患者,保护肾脏功能是治疗的重点。
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高血压、调整电解质紊乱等措施都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病情进展。
此外,补充维生素D、钙剂和碳酸氢盐等药物可以改善肾小管酸中毒和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3. 免疫抑制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TIN患者,免疫抑制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反应和肾脏损伤。
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时,需要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和免疫监测指标等,以避免药物副作用。
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浅析
1 . 3 注意事项
1 - 3 . 1 导致 A I N的 药 物 种 类 繁 多 ,可 以一 种 药 也 可 以 多 种 药 物 混 合 应 用 致 病 ,主 要 致 病 药 物 包 括 抗 生 素 、 N S A I D s 、抗 惊 厥 药 、利尿 剂 、治疗 溃疡药 物 等 。而其 随着 时代 的变 迁 ,致 病药 物 的种类 呈 多 样化 趋 势 ,从 而使 临床 特征差 异增 大 ,不 断增加 了诊 断的复 杂性 。 1 . 3 . 2 药 物 性 急 性 间 质性 肾 炎 临 床 症 状 缺 乏 特 殊 性 。 临床 表现 大部 分 出现 在 2 ~3周 以后 ,潜伏 期最 长一般 为 2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 0 1 3 年第 l 3 卷第 3 期
・
1 6 9
临床研究 ・
急性 间质 性 肾炎 患者 的临床治疗浅析
( 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 团总医院,黑 龙江 鸡西 1 5 8 1 0 0 )
韩 亚峰 ,李雯雯
摘要 :目的 探讨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方法 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 。结论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 抑制 剂。 关键字 :肾 内科 ;急性间质性 肾炎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 9 2 . 3 文献标识码 :B DO I :1 0 . 3 9 6 9 8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3 . 1 2 0
个月。
1 . 2 治疗原 则
1 . 2 . 1 尽 可 能 去 除诱 发 因 素 ,停 用 致 病药 物 或 可 疑 致
病 药 物。
1 . 2 . 2 充 分 的 支持 治 疗 ,包括 维 持 水 、电解 质 和 酸 碱 平 衡 ,注意 调 节 血 容量 以保证 足够 的 尿量 ,同 时避 免 水 负 荷 过 多。掌 握 肾替 代治疗 时机 的选择 。 1 . 2 . 3 合 理使 用糖皮 质激 素和其 他免疫 抑制 剂 。
间质性肾炎病理生理学
间质性肾炎病理生理学引言间质性肾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是一种以肾小管间质病变为主的肾小管间质疾病,通常由药物、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
本文将从病理生理学的角度全面解析间质性肾炎,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
一、病理间质性肾炎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间质的炎症反应,病理上可见以下特征: 1. 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到肾小管周围的间质组织中。
这些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2. 间质水肿:肾小管周围的间质组织由于炎症反应导致渗出液的积聚而出现水肿。
间质水肿使得肾小管腔狭窄,影响尿液排泄功能。
3. 纤维化:长期慢性的间质性肾炎可导致间质纤维化,损害正常的肾小管结构。
纤维化严重时,可影响肾小球的功能,从而导致肾衰竭的发生。
二、发生机制间质性肾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以下为几个常见的发生机制:1. 药物相关:许多药物可引起间质性肾炎,如非甾体抗炎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利尿剂等。
这些药物进入肾脏后,激活免疫系统或直接损伤肾小管,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2. 感染引起: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感染性疾病也可以导致间质性肾炎的发生。
感染引发的间质性肾炎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炎症反应则是免疫系统对感染的防御反应。
3. 自身免疫反应: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以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肾小管和间质组织,引起炎症反应。
4. 遗传因素:一些间质性肾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其发病。
三、临床表现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因病因和病理程度的不同而异,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 1. 尿液异常:尿液异常是间质性肾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常见的有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和管型尿。
其中,蛋白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可能是由于炎症反应和肾小球损伤导致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所致。
2. 肾功能不全:慢性间质性肾炎进展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升高。
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治疗效果
[ 1 ] 杨新伟, 杨 长伟 , 王秋 根. 股 骨颈 骨折 治疗进 展 [ J ] . 国 际骨科 学杂 志, 2 0 0 7 , 2 8
( 3 ): 1 4 8—1 4 9
[ 2 ] 严佳成 , 李登斐 , 陈秀玲 , 等. 人工 髋关节置换术 后患者生 活质量及 其影 响因素 的 研 究[ J ] . 中国现代 医生 , 2 0 1 1 , 4 9 ( 8 ) : 9 8 — 9 9 , [ 3 ] 李永奖 , 蔡春元, 杨 国敬 , 等. 后 外侧微 创 小切 口与传 统全 髋 关节置 换 术的 比较 [ J ] . 临床骨科杂志 , 2 0 1 0 , 1 3 ( 2 ) : 1 5 3 —1 5 7 . [ 4 ] 张绍安 , 易先达 , 魏新军 , 等.再次内固定 或人工全 髋关节 置换 治疗 内固定 失败 的老年股 骨转子 间骨折 [ J ] .中医正骨, 2 0 1 3 , 2 5 ( 7 ) : 4 3— 5 . [ 5 ] 何双建 , 叶 峥, 朱 剑, 等.老年股骨转子 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置入 内固定失败 行 全髋关节置换 4例[ J ] .中国组织工程研 究与临床康复 , 2 0 1 0 , 1 4 ( 1 7 ) : 3 2 1 0~ 2 1 2 .
参 考 文 献
2 . 3随访并 发症情况。5 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 随访 时间( 1 0 . 2 + 2 . 0 ) 个月 。2组均 未发生严 重的再骨折 、 神经 系统损伤等并 发症 , 但对 照组 出现下肢深 静脉血 栓等 1例 , 经及 时处 理后痊愈。 3讨论 老年患 者由于多骨质疏松 , 无 法有 效抵 消髋部应力 , 因此极易 发生股骨 颈骨折。 目 前股骨颈 骨折手术主要分为内固定 和人工髋 关节 置换。传统 的 内固定具有 操作简 单 、 手术用 时短 , 术 中失血量相对较 少等优点 , 因而 在临床 上应用 较为广 泛 , 但 该术式 存在 较为突 出的术后不愈 合 、 股骨头坏死等 不足 , 随 着人工髋 关节 置换技术 的 出现 , 内固定 手术在很多方 面逐渐 被取代。 目前 , 选择性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 换来 治疗老年 股骨颈 骨折 已被主流 医学界 所认 同, 其用 于关 节功能重建的技术优势 日益走 向成熟 。特别 是随着微 创技术 的发展 , 微创 视野下进行关节置换正逐 渐被关 节外科医师所接受 。本文探讨 的后侧微 创小切 口人工 髋关节置换手术 , 该术式较传统 的股骨 头直接 置换 , 手术 切 口明显缩小 , 对 臀肌 的分 离
IgG4相关性间质性肾炎临床特点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I及gG诊4 治相的关研性究间进质展性肾炎临床特点
王雪,钟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400016)
摘要:IgG4 相关性疾病(IgG4RD)是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当IgG4RD 累及肾脏时即称为IgG4 相关性肾病
( )。 IgG4RD IgG4TIN 是IgG4RD 最常见的肾脏表现形式。IgG4TIN 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肾脏损伤主要表现为
很难解释肾脏受累是否由这些刺激引起。
平越高,IgG4RD 的诊断结果越明确,但是IgG4 并
在 患者中, 、 和 在肾 IgG4TIN
IL4 IL10 TGFb
不是IgG4RD 的特异性指标。许多情况下可见
脏组织中表达。这表明Th2 和调节性T 细胞可能在 IgG4 水平轻度升高,如支气管扩张、胆道疾病和胰
硬化性涎腺炎/ 库特纳氏瘤、泪腺炎、米库利奇病)、 树突状细胞会将抗原呈递给CD4 + T 淋巴细胞[4],
肺和胸膜(间质性肺炎、炎性假瘤、纤维性胸膜炎)、 来自B 细胞的信号将极化T 辅助细胞,将T 辅助细
眼眶(假瘤)、乳房(硬化性乳腺炎、炎性假瘤)、腹膜 胞分化成效应器或记忆T 细胞。活化的自身反应
与CD3 + 细胞的 患者。TGFb1 +
水平在初期可处于正常水平,但随着病情进展,血肌 酐水平迅速升高,发生急性肾损伤。IgG4TIN 蛋白
与总浸润细胞比例,Foxp3 + 与CD3 + 细胞比例以及 尿的严重程度不一,但肾病综合征水平的蛋白尿是
后(腹膜后纤维化)、心血管系统(主动脉周围炎、炎 性T 细胞可促进生发中心的形成,并将幼稚B 细胞
症性主动脉瘤、心包炎)、淋巴结(各种组织学类型 募集到生发中心,从而分化成浆母细胞或记忆B 细
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诊断治疗路径
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诊断治疗路径一、定义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是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类型,肾间质病变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伴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肾小管常出现退行性变、甚至坏死。
二、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依据1. 有过敏药物使用史。
引起过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磺胺类、噻嗪类利尿剂、呋噻米、利福平、卡马西平、别嘌呤醇等。
2. 全身过敏反应的表现:发热、皮疹、过敏性关节炎导致的疼痛红肿、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
3. 尿检异常。
无菌性白细胞尿(包括嗜酸性白细胞尿),可伴白细胞管型,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轻度至重度蛋白尿。
4. 肾功能减退。
肾功能衰竭呈短期内进行性加重,近端和(或)远端肾小管功能部分损伤及肾小球功能损害。
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肾大小正常或偏大。
具备以上①②及③和(或)④者,可临床拟诊。
5. 肾脏病理学检查对可疑病例,需肾活检确诊,并有助于判定预后。
三、鉴别诊断1. 与引起急性肾衰竭的肾脏疾病鉴别,包括狼疮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
2. 急性肾小球肾炎。
3.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4.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嗜酸性白细胞尿相鉴别,包括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慢性肾衰、肾盂肾炎、肾移植后急性排异等。
四、一般检查(一) 常规必查项目:尿液分析血液分析大便常规+潜血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位相生化八项肝功八项血尿酸血肌酐血清光抑素C视黄醇结合蛋白血脂八项血沉凝血四项乙肝两对半肝炎五项血抗HIV梅毒确证实验血型鉴定肾穿刺活检:无肾穿刺活检术禁忌症患者应行活检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以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二) 选查项目:尿钠、尿钾排出量清洁中段尿培养免疫五项κ链、λ链抗核抗体抗双链DNA 抗体ENA七项血管炎四项、(暂无项目:尿蛋白电泳)五、辅助检查(一) 常规必查项目:泌尿系超声检查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二) 选查项目:(暂无项目:同位素肾图)六、治疗(一) 治疗原则尽早明确诊断,寻找致敏药物,停止接触可疑药物;积极预防和处理急性肾衰竭引起的并发症;合理的肾脏替代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
IgG4相关性间质性肾炎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l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近年来受临床医生重视的自身免
疫性疾病,它的发现与认识开始于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研 究。目前研究人员发现该类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如胆 管、淋巴结、肾脏、唾液腺、淋巴结和腹膜后腔等⑴,其临床特
点是血清IgG4升高、IgG4阳性浆细胞浸润组织器官以及受累 组织纤维化。与肾脏受累有关IgG4相关性疾病被统称为IgG4
相关肾脏病变,其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富含浆细胞浸润肾小 管间质性炎伴随纤维化,即IgG4相关性间质性肾炎。现报道 一例IgG4相关性间质性肾炎救治经验。
病历报告
患者骆某,男性,74岁,因夜尿增多2年,肌酊升高半年, 发热2d于2019年6月1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年无诱因出 现夜尿增多,夜间小便3~4次,无尿路刺激征,未诊治。入院
DOI:10.3760/cma.j. cnl 15399-20210421-03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0675) ;r州市医学重点学科 建设项目(2017-2019) 作者单位:510800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肾病学科 通信作者:张云芳.Email:406112982@ qq. com
有关,血清IgG亚类分析显示IgGl亚类比例较低,提示ANCA 相关性肾炎和IgG4相关性肾病之间可能存在,并且这类疾病 代表一个特殊的疾病群体3」。浙江大学陈江华教授团队的研
究的结果也与上述一致⑴)。上述研究结果提示,临床上IgG4 相关性疾病一旦合并ANCA阳性,要认真鉴别是单纯化验结果 阳性还是真正的重叠综合征。本例患者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
酹 431.8 jxmol/L,尿酸 614. 26 »mol/L,血红蛋白 93. 0 g/L,收
入院住肾内科。无皮疹、光过敏,无口腔溃疡,无口干、眼干,无 葫齿,无肌痛,无全身乏力,无食欲减退,无体质量下降,无腮腺 肿大、淋巴结肿大等其他肾外症状。
肾病内科原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治疗
肾病内科原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治疗原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Primary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PTI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肾小管、间质的炎症和纤维化。
本文将详细探讨原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治疗方法和措施。
治疗方法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主要手段之一。
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1. 激素治疗激素(如泼尼松)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肾小管间质的损伤。
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并逐渐调整剂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激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因此在使用激素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
2. 免疫抑制剂治疗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的应用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减轻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剂通常作为辅助药物使用,可以和激素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治疗方法二:生活方式调整除药物治疗外,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也是治疗原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1. 控制饮食患者应遵循低盐饮食,限制高磷、高钾、高蛋白等食物的摄入。
合理的饮食调整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保护肾功能。
2. 规律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肾脏代谢功能,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治疗方法三:中医中药在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上,中医中药也被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治疗中。
中医中药以其独特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可以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损伤。
常用的中药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功效的药物,如连翘、金银花、车前子等。
总结原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种慢性肾脏疾病,治疗方法多样。
药物治疗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可以有效控制炎症反应;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控制饮食和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肾功能;此外,中医中药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综合以上治疗方法,可以达到治疗原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疫抑制剂的研究和应用
免疫抑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免疫抑制剂是一种能够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移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这些药物的出现,使得许多曾经绝症无法治愈的患者有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介绍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一、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免疫抑制剂最早是用于预防移植排异反应的药物,但是后来发现它们在治疗其他疾病时也有很好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发现各种新的免疫抑制剂并对其进行了不断的改良。
最早的免疫抑制剂是环孢素A和甲氨蝶呤。
环孢素A可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IL-2转录和分泌,从而达到抑制免疫系统的效果。
甲氨蝶呤则是一种抑制D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增殖的药物。
这两种药物虽然效果很好,但是它们也有一些不良反应。
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才能保证疗效和安全。
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许多新的免疫抑制剂,其中包括:小分子免疫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和基因疗法等。
这些新的药物,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少的不良反应,使得免疫治疗的前景更加广阔。
二、免疫抑制剂在移植领域中的应用移植手术是治疗某些疾病的有效方法。
然而,由于移植物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不兼容,容易导致排异反应。
因此,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来抑制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以避免排异反应的发生。
免疫抑制剂广泛用于心脏、肾脏、肝脏和肺移植等手术中。
例如,环孢素A、他克莫司、美罗华等药物,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功能,减少移植物的排斥。
然而,这些药物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需要定期检查感染情况,并及时治疗。
随着免疫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也正在探索各种新的免疫抑制剂。
例如,利用单克隆抗体对抗免疫系统中的关键分子,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免疫反应并减少不良反应。
三、免疫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治疗方式之一。
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使免疫系统重新攻击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临床应用中主要包括两种免疫抑制剂:一种是单克隆抗体,另一种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进展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进展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肾小管和间质的炎症反应,通常由于药物过敏反应、感染或系统性疾病引起。
随着对该疾病的深入研究,人们对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介绍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进展。
一、药物治疗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中,停用引起疾病的药物是首要的步骤。
根据病因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肾小管和间质的炎症反应。
常用的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
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常用的皮质类固醇有泼尼松龙、甲泼尼龙等。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甲氨蝶呤等。
二、对症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对症治疗也是急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中的重要一环。
其中包括补液、控制高血压、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补液是非常关键的治疗手段,可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肾脏的灌注情况。
对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以降低血压,减轻肾脏的负担。
此外,还需要纠正电解质紊乱,例如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等,以保持电解质的平衡。
三、减轻炎症反应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理特征是肾小管和间质的炎症反应,因此减轻炎症反应是治疗的关键。
除了上述提到的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减轻炎症反应。
例如,适当的休息可以降低身体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肾脏的损伤。
此外,饮食调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提倡患者均衡饮食,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肾脏的修复和再生。
四、预防复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还应包括预防复发的措施。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可能引起疾病复发的药物或致敏物质。
此外,定期进行复查,了解肾功能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复发。
总结起来,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减轻炎症反应和预防复发等方面。
间质性肾炎怎么治-两方法帮你轻松应对
间质性肾炎怎么治?两方法帮你轻松
应对
关于《间质性肾炎怎么治?两方法帮你轻松应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生活起居中,大家在对本身的肾炎症状开展医治时,其最先需要做的事儿便是分清晰其种类,随后还有目的性的开展治疗,那麼,间质性肾炎怎么治疗好呢?
1.一般医治
除去发病原因,控制感染、立即停止使用过敏反应药品、解决原病发是间质性肾炎医治的第一步。
2.对症治疗支持治疗
改正肾性贫血、电解质溶液、强酸强碱及容积失调,血肌酐显著上升或合拼高血钾、心衰、肺水肿等有血液清洁条件者,临床医学应立即行血液清洁医治,亚急性间质性肾炎可采用持续性血液清洁医治。
进到尿毒症期者,如标准容许,行得通肾移植医治。
(1)推动肾小管再造虫草有推动肾小管鳞状上皮细胞的生长发育、提升细胞质的可靠性、提高肾小管鳞状上皮细胞承受氧气不足等功效,对小管间质性肾炎有一定医治。
(2)免疫抑制剂本身免疫系统疾病、药品超敏反应等免疫力要素介导的间质性肾炎,可给与生长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医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24T10:31:56.78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作者:夏浩
[导读] 目前,急性间质性肾炎作为一种常见病,可由多种因素所引发,并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且可累及肾血管亦或者是肾小球,危害性非常大[1]。
湖南省衡东县人民医院湖南衡阳 421400
【摘要】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在急性间质性肾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接诊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病患60例,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当中,试验组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分析两组血肌酐水平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疗效作出比较。
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血肌酐水平为(228.51±10.96)umol/L,比对照组的(451.63±15.12)umol/L 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比对照组的76.67%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利用免疫抑制剂对急性间质性肾炎病患进行佐治,可有效改善其血肌酐水平,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间质性肾炎;血肌酐;免疫抑制剂;临床疗效
目前,急性间质性肾炎作为一种常见病,可由多种因素所引发,并以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且可累及肾血管亦或者是肾小球,危害性非常大[1]。
研究发现,急性间质性肾炎具有发病急骤等特点,患者在发病后可出现炎性细胞浸润与肾脏间质水肿的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将会引发多脏器功能紊乱的情况,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2]。
此研究,笔者将以6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接诊于2017年4月-2018年12月)为对象,着重分析急性间质性肾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4月-2018年12月本院接诊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病患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n=30)。
当中,试验组有男性17例和女性13例,年龄介于34-65岁之间,平均(43.17±5.26)岁;对照组有男性18例和女性12例,年龄介于33-65岁之间,平均(43.92±5.03)岁。
患者经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对治疗所用药物均耐受。
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信息完整,能积极配合完成治疗。
比较两组的年龄和病情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近1个月内接受过相关治疗者。
(2)合并其它肾脏疾病者。
(3)过敏体质者。
(4)中途退出治疗者。
(5)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方法
按照常规治疗方案对两组分别进行治疗,内容包括维持酸碱平衡、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与抗炎等,试验组加用免疫抑制剂,详细如下:泼尼松,10mg/次,经口服用,3次/d,本药品由“阿特维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H44031107。
两组的疗程均为8w。
1.4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经分析后作出比较。
1.5 疗效判定[4]
以下述标准作为参考评估两组连续治疗8w后的疗效。
(1)显效,水肿等症状彻底消失时,肾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24h尿蛋白水平<0.3g。
(2)有效,水肿等症状明显缓解,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24h尿蛋白水平降低>50%。
(3)无效,水肿等症状未缓解或者加重,肾功能指标无变化,24h尿蛋白水平降低不足50%。
对临床总有效率进行计算利用如下公式:[(有效+显效)/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t和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肌酐水平分析
试验组治疗前的血肌酐水平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治疗后的血肌酐水平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如表1。
表1 两组血肌酐水平的对比分析表(umol/L)
2.2 治疗效果分析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比对照组的76.67%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如表2。
表2 两组疗效的对比分析表 [n,(%)]
3 讨论
在肾内科疾病当中,急性间质性肾炎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能够对人体的肾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免疫疾病和药物等因素所致,并以肾区疼痛、高热、白细胞计数增高与寒战等为主症。
目前,临床医师在对本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遵循的是预防纤维化和控制炎症反应这两个原则。
免疫抑制剂在我国临床现阶段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能够对机体免疫反应进行有效的抑制亦或者是降低,在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显著疗效。
泼尼松属于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能够对巨噬细胞吞噬抗原的过程进行阻断,并能起到维持淋巴细胞吞噬功能与抑制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将之合理用于急性间质性肾炎中,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缓解。
多项研究表明,利用泼尼松对明确诊断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比常规治疗更为显著的疗效,且利于患者血肌酐等指标的恢复,十分安全有效[5]。
此研究中,试验组治疗后的血肌酐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
提示免疫抑制剂佐治急性间质性肾炎,疗效确切,患者血肌酐水平改善明显。
综上所述,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规治疗中,合理运用免疫抑制剂,不仅有助于促进患者血肌酐水平的降低,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其用药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翠强,陈兴强,林丽娟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应用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7,40(1):42-45.
[2]张铿.免疫抑制剂泼尼松治疗6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4,(18):123-124.
[3]杨梅.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100例[J].中外医疗,2014,(18):121-122.
[4]李雪齐.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J].临床医学,2015,(7):49-50.
[5]张宇.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