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幼儿园教育叙事研究案例标准
小班教育叙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我园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本案例以小班幼儿为主体,以“彩虹桥的奇妙之旅”为主题,旨在通过游戏、故事、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孩子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渴望体验各种有趣的活动。
为了满足幼儿的需求,我园开展了“彩虹桥的奇妙之旅”主题活动。
2. 案例实施(1)主题活动准备活动前期,教师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了解了幼儿对彩虹的已有经验。
在此基础上,教师收集了关于彩虹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并制作了相关的教学课件。
(2)主题活动开展①彩虹故事会在活动中,教师向幼儿讲述了《彩虹桥的奇妙之旅》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过程,激发幼儿对彩虹的兴趣。
②彩虹游戏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了一系列彩虹主题的游戏,如“彩虹桥搭建”、“彩虹色卡牌”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彩虹的美丽。
③彩虹绘画教师带领幼儿用各种颜色绘画彩虹,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彩虹作品。
④彩虹知识问答教师向幼儿提问关于彩虹的知识,如彩虹的颜色顺序、彩虹的形成原理等,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3)主题活动总结在活动结束时,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并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彩虹的奥秘。
3. 案例效果通过“彩虹桥的奇妙之旅”主题活动,幼儿对彩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了彩虹的美丽,学会了用各种颜色描绘彩虹,并在知识问答环节巩固了所学知识。
此外,主题活动还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亮点(1)关注幼儿兴趣,以幼儿为本本次主题活动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2)多形式活动,丰富幼儿体验活动中,教师采用了故事、游戏、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感受彩虹的美丽,丰富了幼儿的体验。
爱的教育叙事幼儿园案例(2篇)
第1篇在我国,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也是他们性格、习惯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教师的关爱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篇关于幼儿园教师如何用爱去教育孩子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
一、案例背景小雅,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刚刚进入幼儿园。
她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她。
小雅性格孤僻,不太愿意与人交流,总是独自一人玩耍。
这让幼儿园的老师十分担忧,担心她会因为缺乏关爱而影响心理健康。
二、案例过程1. 发现问题的教师小雅的老师名叫王老师,是一位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
她发现小雅的问题后,决定从关心小雅的生活入手,逐步打开她的心扉。
2. 走进小雅的世界王老师每天都会在幼儿园门口等待小雅的到来,微笑着和她打招呼。
在晨间活动中,她会主动和小雅聊天,询问她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
通过了解,王老师发现小雅其实很聪明,只是缺乏自信。
3. 关爱与鼓励为了帮助小雅树立自信,王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表扬她的优点,鼓励她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在户外活动中,王老师也会特意安排一些适合小雅的项目,让她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 家园共育王老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向家长介绍小雅在幼儿园的表现,并寻求家长的支持。
在家长的帮助下,小雅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5. 爱的教育在王老师的关爱下,小雅逐渐学会了与人交流,结交了许多朋友。
她开始主动参与各种活动,自信心不断增强。
王老师还利用绘本、故事等形式,对小雅进行爱的教育,让她明白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三、案例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雅在幼儿园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她不再孤僻,学会了与人分享,关心他人。
在幼儿园的舞台上,她勇敢地表演节目,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
小雅的家长也对王老师的教育方式表示赞赏,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得到了很好的成长。
四、案例分析1. 爱的教育的重要性这个案例充分说明了爱的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叙事及反思
幼儿园教育叙事及反思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一)语言活动:等着瞧案例情景描述:在看了两集动画片《等着瞧》后,孩子们被它生动形象、幽默搞笑的画面深深吸引住了,也喜欢上了动画片里的主角,聪明的兔子和凶恶的狼,这两天在班级里引起了一阵轰动,《等着瞧》变成了热点话题。
同时,我发现,孩子们在对动画片里有趣的情节津津乐道的时候,也产生了一些疑惑,所以,促成了这次活动。
过程描述:在观看第三集《等着瞧》时,孩子们果真产生了一些问题,在看到狼把兔子追到了一家电视机商店,兔子没地方躲藏,就躲在一个假的电视机框子中,假装和别的电视机里的兔子一样唱起了歌,狼正愁找不到兔子,它就把真的电视机一只只关掉,兔子终于露出马脚,因为它太忘情于演唱了。
狼终于发现了兔子,可是狼却没有马上扑上去抓住兔子,而是十分配合兔子做起了观众。
于是老师提出了问题:“狼既然认出了兔子,为什么没有一下子扑过去抓住它呢?不怕兔子逃走吗?”小朋友们反应很激烈,马上举起了很多双小手,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觉得,“电视机关不掉”(这是停留于最表面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是班级里能力比较差的孩子的回答。
)第二种:“狼想等一会再抓兔子”(这接近于老师预设的答案,但还是浮于表面。
)我的思考:如果把老师要的那个答案比作苹果的话,孩子们已经很接近苹果了,只要再向上跳一跳就能摘到了,如果这时老师直接就告诉他们答案的话,幼儿会像泄了气的皮球,教师原本是想助一臂之力,却在幼儿想说的愿望上浇了一盆冷水,而且对于老师的答案他们也未必理解,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使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狼的骄傲自大的性格,和面对兔子暗自窃喜的心情,它认为这回兔子是肯定跑不了了,一种胜券在握的胜利者的姿态。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必须在认真倾听孩子们的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来帮助孩子提升经验。
面对孩子对动画片不同的理解,教师要谨慎对待,如果显然是错误的,那么必须改正,而有些地方,可以允许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教师的评价应具有开放性,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解析与启示
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解析与启示一、案例一:小明的“涂鸦”之作小明是幼儿园大班的一名小朋友,他喜欢在纸上随意涂鸦。
一天,他在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黑色圆圈,然后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小一点的黑色圆圈。
小明看着自己的作品,满意地点了点头。
案例分析:小明的行为表明他在探索颜色和形状的关系。
大圆圈和小圆圈的对比,让他体验到了大小的概念。
这种“涂鸦”行为,实际上是幼儿对世界的认知和表达。
启示: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涂鸦行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同时,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案例二:小红的“讲故事”时刻小红是幼儿园中班的一名小朋友,她喜欢给同学们讲故事。
一天,她带来了一个故事书,兴致勃勃地开始讲述。
虽然她的话语有些结巴,但她投入的表情和动作,让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案例分析:小红的行为表明她在尝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讲故事的过程,让她体验到了语言的力量,同时也锻炼了她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启示: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故事材料,引导他们观察和想象,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案例三:小华的“角色扮演”小华是幼儿园小班的一名小朋友,他喜欢玩角色扮演游戏。
一天,他扮演了一个医生,给同学们“看病”。
他模仿医生的动作和语言,认真地为同学们检查身体。
案例分析:小华的行为表明他在尝试模仿社会角色,了解社会规则。
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体验到了不同角色的职责和意义,同时也锻炼了他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
启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社会角色,培养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案例四:小王的“探索”之旅小王是幼儿园大班的一名小朋友,他喜欢探索周围的环境。
一天,他在幼儿园的操场上发现了一只蝴蝶,他好奇地观察蝴蝶的颜色和形状,然后跟着蝴蝶跑了一段路。
案例分析:小王的行为表明他在尝试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观察蝴蝶的过程,让他体验到了自然的美丽,同时也锻炼了他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案例 (2)
幼儿园教师教育叙事案例故事名称:小明的成长旅程1. 简介:小明是一位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3岁幼儿,他拥有天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个故事将讲述小明在幼儿园的成长旅程,以及幼儿园教师如何通过教育引导和叙事来帮助小明发展他的潜能。
2. 案例叙述:小明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他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和不安。
他用眼睛扫视着周围的孩子和教师,并迅速找到了一个躲在角落里的小伙伴。
幼儿园教师小燕注意到了小明的不安,她走过来坐在小明旁边,并开始和他聊天。
小燕向小明介绍了班级中其他的孩子,并鼓励他加入小伙伴们的游戏。
小明有点犹豫,但他被小燕的鼓励激起了勇气。
小明开始与其他孩子一起参与游戏,逐渐放松下来。
小燕观察到小明在团队游戏中展现出了领导能力,她决定通过叙事来帮助小明发展他的潜能。
在下一堂音乐课上,小燕选择了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作为教学内容。
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狮子在森林中的威严和力量,并问孩子们谁愿意扮演勇敢的狮子。
小明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希望成为狮子的扮演者。
小燕鼓励小明大声地咆哮,并与其他孩子一起演绎了一场有趣的狮子故事。
小明被这种积极的体验深深吸引,他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小燕不断引导小明通过参与叙事活动,锻炼他的沟通和社交技巧。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逐渐融入了幼儿园的大家庭。
他不再躲在角落里,而是主动与其他孩子互动和合作。
小明还展现出了很强的领导能力,他组织大家参与各种团队活动,并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独特的才能。
通过幼儿园教师小燕的教育引导和叙事活动,小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并勇敢地展现出来。
他不再害怕与陌生人互动,而是用自己的优势去帮助他人。
小明的成长旅程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充满希望的过程,而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叙事为他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引导。
中班教育叙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的男孩,今年4岁。
在幼儿园中班,小明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在集体活动中,他却显得有些胆小、不自信。
在日常生活中,小明常常独自玩耍,不愿意与同伴互动,这也让他的父母和老师们感到担忧。
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融入集体,我们开展了以下教育叙事案例。
二、教育目标1. 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心,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培养小明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其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
3. 引导小明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同伴,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三、教育过程1. 观察了解阶段我们通过观察小明在园内的表现,发现他在集体活动中胆小、不自信,不愿与同伴互动。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到小明在家中也表现出类似的性格特点。
2. 制定教育计划针对小明的性格特点,我们制定了以下教育计划:(1)开展自信心培养活动,帮助小明树立自信心。
(2)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提高小明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
(3)引导小明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同伴,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3. 实施教育计划(1)自信心培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关注小明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例如,当小明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时,我们及时表扬他:“小明真勇敢,敢于分享,你是我们的小榜样!”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一些自信心培养活动,如:“我是最棒的”、“勇敢的小士兵”等,让小明在游戏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自信心。
(2)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了提高小明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我们组织了各种游戏和活动,如:“老鹰捉小鸡”、“找朋友”等。
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小明积极参与,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这些活动,小明逐渐融入到集体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尊重他人,关心同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引导小明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同伴。
例如,当小明看到同伴摔倒了,他会主动上前搀扶,并关心地询问:“你没事吧?”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小明在活动中学会关心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幼儿园教育叙事
幼儿园教育叙事引言概述:幼儿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叙事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世界、培养情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教育叙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叙事教育。
一、叙事教育的重要性1.1 帮助幼儿理解世界叙事教育可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等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世界。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幼儿可以了解各种社会现象、道德观念等,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1.2 培养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叙事教育,幼儿可以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冲突等,幼儿可以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1.3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叙事教育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想象各种情节、场景,从而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如何进行有效的叙事教育2.1 选择适合幼儿的故事在进行叙事教育时,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故事。
故事内容要简单易懂,情节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2 创造生动的讲故环境在进行叙事教育时,要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讲故环境。
可以通过声音、表情、道具等方式,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3 鼓励幼儿参与互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幼儿参与互动,例如提问、讨论等。
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叙事教育的实践案例3.1 利用故事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园教育中,老师可以利用各种故事来启发幼儿的创造力。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动物的故事,可以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动物,展开各种创造性的活动。
3.2 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讲述有关情感的故事,可以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可以让幼儿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3.3 培养幼儿的价值观念通过讲述有关道德观念的故事,可以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可以让幼儿了解诚实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诚实的习惯。
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
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一、引言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阶段,通过教育叙事案例,可以深入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并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
本文将以某幼儿园的教育叙事案例为例,详细描述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情况。
二、背景介绍某幼儿园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拥有15个教室和一个室外活动场地。
该幼儿园以提供优质的早期教育为宗旨,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育团队由10名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他们拥有专业的教育背景和爱心的教育理念。
三、教育叙事案例案例一:《小小画家的成长故事》小明是幼儿园的一位学生,他在画画方面展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和天赋。
一天,幼儿园组织了一次绘画比赛,小明积极参预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
他的画作不仅色采明艳,而且构图独特,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欣赏。
幼儿园教师对小明的才华赋予了高度的重视,为他提供了更多的绘画材料和指导。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小明的绘画水平不断提高,他的作品参加了市级绘画比赛并获得了一等奖。
这个案例表明,幼儿园教育注重发现和培养幼儿的特长,通过提供资源和指导,匡助幼儿实现自我价值。
案例二:《友善分享的教育实践》小红是幼儿园的一位学生,她在与他人相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时常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
幼儿园教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积极的教育措施。
教师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向小红灌输分享的重要性,并引导她主动与同学分享。
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下,小红逐渐意识到分享的乐趣,并主动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食物。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园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友善行为,通过积极引导和激励,匡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案例三:《探索自然的乐趣》幼儿园组织了一次户外探险活动,带领幼儿们一起去公园探索自然的神奇。
在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花草树木、听鸟鸣虫鸣的声音,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不仅增加了对自然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幼儿教育叙事案例大班(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案例以大班幼儿为主题,通过开展“小小侦探家”活动,旨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让他们学会细致观察周围环境。
2.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三、活动准备1. 环境准备:在教室的一角布置成侦探办公室,摆放侦探帽、放大镜等道具。
2. 材料准备:侦探故事书、线索卡片、侦探道具(如指纹套、手电筒等)。
3. 人际准备: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参与游戏。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侦探故事导入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侦探故事,激发幼儿对侦探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线索。
2. 分组活动:成立侦探团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并给每个队员发放侦探帽、放大镜等道具。
3. 任务分配:寻找线索教师将线索卡片分发给每个小组,要求幼儿根据线索卡片上的提示,在教室和户外寻找线索。
4. 分析线索:破案过程每个小组将找到的线索集中起来,队长带领队员进行分析,找出案件的关键线索。
5. 合作解谜:破解谜题教师设置一系列谜题,要求幼儿团队合作,共同解答谜题,找出案件的真相。
6. 分享成果:展示成果每个小组将破案过程和成果展示给其他小组,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五、活动反思1. 观察力培养:通过观察线索,幼儿学会了细致观察,提高了观察力。
2. 逻辑思维能力:在分析线索和解答谜题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逻辑思考,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
3. 团队合作精神:在团队合作中,幼儿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学会了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六、活动延伸1. 绘本阅读:推荐幼儿阅读侦探类绘本,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侦探活动的兴趣。
2. 角色扮演:在区角活动中,设置侦探角色扮演区,让幼儿在游戏中继续体验侦探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教育叙事案例
幼儿园中班教育叙事案例
案例一:《小明的成长故事》
小明是一个幼稚园中班的学生。
进入幼稚园的第一天,他对于离开父母和家人感到非常不舍,一直哭得很伤心。
幼稚园中班的老师注意到小明的情绪,并且在第二天特意和小明的家人一起来接他上幼稚园。
经过几天的磨合,小明逐渐适应了幼稚园的生活,他开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并结交了新朋友。
由于小明从小生活在城市,他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并不多。
因此,老师决定带他们去郊外观察大自然。
在郊游中,小明看到了河流、小山丘和树木等。
他迫不及待地捡起了一块小石头,用手指描绘了河水流动的轨迹,并且大声告诉其他的小朋友:“看,这就是水流的样子!”
老师很欣喜地发现,小明对自然环境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他能够自己发现和探索。
于是,老师决定在课堂上增加更多的自然探索活动,帮助小明和其他小朋友更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幼儿园中班中,教育者通过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和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关爱和照顾。
同时,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和活动,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和兴趣,让他们从亲身经历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促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案例教育叙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小明,一个五岁的男孩,刚进入幼儿园时,他表现得非常内向,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甚至害怕上幼儿园。
这让他的家长和老师都非常担忧,担心他会因为缺乏社交能力而影响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为了帮助小明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采取了多种教育措施,以下是具体的教育叙事。
二、教育过程1. 观察与了解小明刚入园时,老师首先观察了他的日常行为,发现他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一个人玩,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到小明在家中也比较内向,很少主动与家人交流。
2. 制定教育计划针对小明的状况,老师制定了以下教育计划:(1)加强与小明的沟通,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找到他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2)在课堂上,多给予小明关注,鼓励他积极参与活动,提高他的自信心。
(3)开展小组活动,让小明在小组中与同伴互动,培养他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施教育措施(1)加强沟通,建立信任老师通过与小明进行一对一的谈话,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发现他喜欢画画。
于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老师特意让小明负责绘画部分,鼓励他与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作品。
在分享过程中,小明逐渐放松下来,开始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2)关注课堂,提高自信在课堂上,老师特别注意观察小明,当他回答问题或参与活动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他的自信心。
同时,老师还安排了一些简单的任务,让小明在完成任务后感受到成就感。
(3)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为了培养小明的团队协作能力,老师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如“接力赛”、“合作拼图”等。
在活动中,小明学会了与同伴沟通、分工合作,逐渐融入集体。
4. 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变化明显。
他开始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流,课堂上也能积极参与活动。
家长也反映,小明在家中的表现也有所改善,愿意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三、教育反思1. 关注幼儿心理,尊重个体差异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充分关注小明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个性差异,为他提供适宜的教育方法。
小班下学期教育叙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本案例发生在我国某幼儿园小班下学期。
小班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情绪容易波动。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引导孩子快乐成长。
二、案例描述1. 发现问题在上一学期,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大的个体差异。
有的孩子活泼开朗,善于表达,而有的孩子则较为内向,不太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此外,部分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弱,需要教师的额外关注和指导。
2. 制定教育目标针对以上问题,本学期我们制定了以下教育目标:(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勇于表达自己。
(2)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完成日常生活。
(3)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特长。
3. 实施教育策略(1)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我们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教育环境。
例如,在阅读区,我们准备了各种绘本,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魅力;在游戏区,我们设置了角色扮演区、建构区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成长。
(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我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如歌唱比赛、舞蹈表演、手工制作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
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集体中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3)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我们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方法。
对于内向的孩子,我们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多与同伴交流;对于自理能力较弱的孩子,我们耐心指导,让他们逐步学会独立完成日常生活。
4. 案例实施效果在本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孩子们取得了显著的进步:(1)自信心增强:许多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勇于表达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害羞、内向。
(2)自理能力提高:孩子们学会了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如自己穿衣、洗手、整理玩具等。
(3)个体差异得到关注:我们尊重了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三、案例反思1. 教师角色定位在本次教育案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小班教育叙事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我国幼儿园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小班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案例选取了某幼儿园小班教育中的一次活动,旨在分析教师如何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小班有20名幼儿,年龄在3-4岁之间。
该班幼儿性格各异,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文静内向。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教师发现部分幼儿存在沟通困难、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
2. 案例过程(1)活动准备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了以“友谊树”为主题的活动方案。
活动旨在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
(2)活动开展①游戏环节教师带领幼儿进行“你说我猜”游戏,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在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给予表扬和鼓励。
②绘画环节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绘画“友谊树”。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合作情况,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品。
③分享环节绘画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分享,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在分享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倾听、尊重他人。
(3)活动总结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对幼儿在沟通、合作、审美等方面提出表扬和鼓励。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1)引导者教师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审美情趣。
(2)观察者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为后续的教育活动提供参考。
(3)评价者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幼儿的优点,指出不足,为幼儿提供改进方向。
2. 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1)沟通能力通过“你说我猜”游戏,幼儿在游戏中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了沟通能力。
(2)合作意识在绘画环节,教师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作品,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3)审美情趣通过绘画“友谊树”,幼儿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提高了审美情趣。
幼儿园教育叙事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知识技能学习,更要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以下是一篇关于幼儿园教育叙事的案例,旨在通过教师的教育实践,展现幼儿在阳光下的成长过程。
二、案例描述(一)幼儿基本信息小华,男,5岁,性格开朗、活泼,但有时较为顽皮。
在班级中,小华与同伴的关系较好,但缺乏合作意识。
在家庭中,小华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关爱有加,但过于溺爱,导致小华在独立性、责任感等方面存在不足。
(二)教育目标1. 培养小华的合作意识,使其学会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2. 增强小华的独立性,使其学会独立完成日常活动。
3. 培养小华的责任感,使其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育过程1. 创设情境,激发小华的合作意识为了培养小华的合作意识,教师设计了一项“阳光下的成长”主题活动。
活动中,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完成一个任务,如种植花草、制作手工艺品等。
在活动中,小华逐渐认识到,只有与同伴密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2. 日常生活训练,增强小华的独立性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小华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整理书包、叠被子等。
起初,小华在完成任务时遇到困难,但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他逐渐掌握了独立完成任务的方法。
3. 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小华的责任感教师组织了一次“环保小卫士”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活动中,小华主动捡拾垃圾,保护环境。
此外,教师还让小华参与班级卫生管理,培养他的责任感。
(四)教育效果1. 小华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在“阳光下的成长”主题活动中,小华与同伴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2. 小华的独立性逐渐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小华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不再依赖父母。
3. 小华的责任感得到培养。
在“环保小卫士”实践活动中,小华积极参与,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
三、案例反思1.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应关注幼儿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创设情境、日常生活训练、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比赛(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第一阶段,承担着培养幼儿基本生活能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塑造幼儿良好性格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举办了一次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比赛。
以下是一篇参赛案例,旨在展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
二、案例描述(一)幼儿情况小华(化名),男,5岁,幼儿园中班。
小华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于与人交往。
在课堂上,他总是低头不语,很少主动回答问题。
在户外活动中,他也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喜欢独自一人待在角落里。
此外,小华在家庭中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繁忙,很少陪伴他,导致他在生活中缺乏自信和安全感。
(二)教育目标1. 帮助小华树立自信心,勇敢地表达自己;2. 培养小华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学会与同伴相处;3. 培养小华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三)教育过程1. 情感关怀,建立信任关系为了帮助小华建立自信心,首先,我主动与小华沟通交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关注他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小华逐渐对我产生了信任,愿意与我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2. 课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注重激发小华的学习兴趣。
针对他的性格特点,我设计了一些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如故事、儿歌、游戏等。
在课堂上,我鼓励小华大胆发言,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渐渐地,小华开始愿意参与课堂互动,自信心也逐渐增强。
3. 课外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了培养小华的团队协作精神,我组织了一些户外活动,如“捉迷藏”、“接力赛”等。
在活动中,我引导小华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游戏过程中,小华逐渐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并且愿意与他人分享快乐。
4. 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成长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华,我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和需求。
同时,我还向家长传授一些教育方法,引导他们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投壶教育叙事案例
幼儿园投壶教育叙事案例
幼儿园投壶教育叙事案例
某幼儿园的老师发现,孩子们在玩投壶游戏时往往只关注得分,而忽
略了游戏的过程和规则。
为了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和玩投壶游戏,老
师们开展了相关的教育活动。
首先,老师们为孩子们讲解投壶游戏的规则,强调游戏中要尊重规则,不要为了得分而违反规则。
其次,老师们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失败
的感觉,引导他们接受失败、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
最后,老师们引
导孩子们关注游戏的过程,体验游戏中的快乐,而不是只关注得分。
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发现一些孩子会因为没有得到高分
而感到失落和沮丧。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老师们开展了个别辅导,鼓
励他们寻找自己在游戏中的进步和优势,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得分并不是评价一个人好坏的唯一标准。
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孩子们逐渐形成了正确的游戏态度和
价值观,他们开始重视游戏的规则和过程,能够接受失败、从失败中
学习和成长。
同时,孩子们也学会了寻找自己在游戏中的进步和优势,不再只关注得分,而是享受游戏的过程。
这一教育案例充分展示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即通过游戏和体验来引导孩子认识和学习。
同时,该案例也表明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让孩子学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德和态度,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幼儿园中班教育叙事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华,中班的一位活泼好动的男孩,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小华总是能够提出许多问题,并且对各种游戏和探索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在一次科学探索活动中,小华的自主学习之旅就此展开。
二、案例经过1. 发现问题: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小华发现了一只蝴蝶,他兴奋地跑来告诉我:“老师,这只蝴蝶好漂亮啊!它为什么会飞呢?”我引导他观察蝴蝶的翅膀,并简单解释了蝴蝶的飞行原理。
2. 自主探索:小华对蝴蝶的飞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自己查阅书籍,寻找关于蝴蝶的知识。
他还尝试用纸板和剪刀制作蝴蝶的模型,并在班级里与同伴分享他的发现。
3. 小组合作:在班级里,小华和他的好朋友小明组成了一对“蝴蝶研究小组”。
他们一起观察蝴蝶的习性,记录蝴蝶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变化,并绘制蝴蝶的生长周期图。
4. 分享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华和小明完成了他们的蝴蝶研究项目。
他们在班级里举办了一个小型展览,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分享了制作蝴蝶模型的过程。
三、案例反思1. 尊重幼儿的兴趣:小华对蝴蝶的兴趣激发了他的自主学习欲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环境,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
2. 鼓励自主探索:在案例中,小华通过查阅书籍、制作模型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索。
教师应鼓励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3. 促进合作学习:小华和小明的小组合作展示了幼儿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4. 重视成果分享:小华和小明的成果分享活动不仅让他们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师应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教育启示通过小华的自主学习之旅,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儿童叙事教学案例分析
幼儿园儿童叙事教学案例分析一、教学背景本案例的教学背景是某市一所公立幼儿园的小班级,该班级共有20名学生,年龄在3岁到4岁之间。
该班级教师在进行叙事教学时,发现学生的表现比较单调,缺乏表情和声音的变化,缺乏生动的情景描写,难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教学目标本案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叙事过程中表现出丰富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灵活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案例的教学内容是叙事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故事的选择:选择适合幼儿园学生的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情景描写: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情景描写,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景和氛围。
3.语言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形象的比喻、生动的描写、清晰的表述和恰当的语气和语调。
4.口头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让他们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5.书面表达: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让他们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教师讲述故事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一则适合幼儿园学生的故事,然后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讲述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的氛围中。
2.学生讲述故事接着,教师让学生自己讲述故事,鼓励他们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生动的情景描写,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3.情景描写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情景描写的能力,教师进行了一些情景描写的练习,例如让学生描述一张图片中的情景或者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周末生活等。
4.口头表达练习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让他们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或者自由发挥。
5.书面表达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面表达能力,教师进行了一些书面表达的练习,例如让学生写一篇日记或者写一篇小故事等。
五、教学效果通过本次叙事教学,学生的表现明显得到了改善。
幼儿园投壶教育叙事案例 幼儿园教育叙事
题目:幼儿园投壶教育叙事案例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投壶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体育活动,既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下面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叙事案例,来探讨幼儿园投壶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二、故事情节某幼儿园举行了一次投壶比赛活动,小朋友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派出两名代表参加比赛。
在比赛开始前,老师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投壶比赛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实力,为自己的小组争取荣誉。
比赛开始后,每个小组的代表都全力以赴,用力把壶投向目标区,争取取得更高的分数。
有的小朋友虽然力气小,但却非常认真,反复练习,最终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比赛中,有的小朋友投出了很远的距离,获得了大家的掌声和鼓励;有的小朋友虽然没能投得很远,但是却表现出了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收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比赛结束了,裁判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了评分,取得最高分的小组成为了冠军,其他小组虽然没有获得冠军,但却都收获了快乐和成长。
三、教育意义1.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投壶比赛中,小朋友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争取好成绩,这就需要他们学会团队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2. 培养竞争意识:比赛是一种竞争,小朋友们在比赛中学会了竞争,学会了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都是有帮助的。
3. 锻炼身体:投壶是一项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小朋友的肌肉,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四、教育方法1. 给予足够的指导:在比赛前,老师应该给小朋友们介绍投壶比赛的规则和技巧,并进行示范,让他们明白如何投壶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2. 鼓励发挥个人特长: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力气大,有的技术好,老师应该根据每个小朋友的特长,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指导。
3.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比赛应该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老师应该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小朋友们在比赛中感受到快乐和成长。
五、结语通过以上教育叙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投壶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意义和方法。
优秀幼儿园教育叙事研究案例标准
优秀幼儿园教育叙事研究案例标准优秀幼儿园教育叙事研究专业案例标准1.主题鲜明一个好侧重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有趣的论题上,它应是生动事例的再现,必须要有一个中心论题。
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历经每天都要经历很难数清楚的许多事情。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不在意“记流水账”,不是简单地把一段时间或一天的事情一两年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这样做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应该有重点、有选择地记叙教育情境中发生的事情。
在教师日常的教育中均教学工作中,的确有一些难以忘却、留有深刻印象的事情,这类事情或令人振奋,或令人激动,或令人感慨,或令人惊诧,或令人不安,或令人悔恨,等等。
诸如此类的事情,通常表现为矛盾或结构性问题,有矛盾、有问题,就有它产生的特定动因,面对矛盾、问题的产生就要有一定的应对策略,有一个经历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就要有很大的结果。
商业价值这些就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好事,教育故事自然应该围绕表现形式这些主题,叙述这些事情。
教师要留意、认识、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之中矛盾,发现并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撰写自己的教育黑色幽默案例研究案例。
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正是在不断教员地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中一步步得到提高、走向成熟。
2.思想正确教育叙事哲学思想研究案例要有先进教育思想的支撑。
教师在叙写自己的教育叙事所研究个案案例时,总是通识要受到一定德育思想支配的,不管是不想意识到还是没法意识到,教育叙事很高研究案例总是体现了讲述者一定的教育思想。
因此,教师叙写自己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应该在正确、先进优良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
只有在正确、先进教育思想支配下的教育叙事研究所研究案例,对于鲁滨逊和阅读者(倾听者)来说,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帮助的、有促进作用的。
深有体会、大有触动从而花费气力撰写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就具有的较强的“研究性”,在叙述中显示出其在亲身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认识、形成的主张,往往更能够打动人、感染人,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共鸣、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幼儿园教育叙事研究案例标准
1. 主题鲜明
一个好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有趣的论题上,它应是生动事例的再现,必须要有一个中心论题。
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每天都要经历很难数清楚的许多事情。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不是“记流水账”,不是简单地把一段时间或一天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这样做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应该有重点、有选择地记叙教育情境中发生的事情。
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肯定有一些难以忘却、留有深刻印象的事情,这类事情或令人振奋,或令人激动,或令人感慨,或令人惊诧,或令人不安,或令人悔恨,等等。
诸如此类的事情,通常表现为矛盾或问题,有矛盾、有问题,就有它产生的特定原因,面对矛盾、问题的产生就要有一定的应对策略,有一个经历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就要有一定的结果。
这些就是具有研究价值的事情,教育故事自然应该围绕这些主题,叙述这些事情。
教师要留意、认识、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发现并捕捉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撰写自己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
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正是在不断地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中一步步得到提高、走向成熟。
2. 思想正确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要有先进教育思想的支撑。
教师在叙写自己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时,总是要受到一定教育思想支配的,不管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教育叙事研究案例总是体现了讲述者一定的教育思想。
因此,教师叙写自己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应该在正确、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
只有在正确、先进教育思想支配下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对于叙述者和阅读者( 倾听者) 来说,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帮助的、有促进作用的。
深有体会、大有触动从而花费气力撰写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就具有的较强的“研究性”,在叙述中显示出其在亲身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认识、形成的主张,往往更能够打动人、感染人,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共鸣、受到影响。
如果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受到不正确的教育思想的支配,那么对于撰写者来说就会步入误区,对于阅读者来说则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误导。
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 正确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观念保证教育叙事研究案例的方向性、科学性;教师在讲述自己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的过程中,通过对具体、鲜明的教育情境的回顾、剖析、揣摩,又将会使得某种教育思想得以内化,形成相应的教育信念。
3. 意义深刻
要求一个故事有“意义”,也就是让听者听故事之后,明白某种“道理”。
有意义的故事总是以深藏不露的方式表达了某种关于教育的或人生的“道理”。
有“道理”,表明一个故事能够让听者听故事之后被“感动”。
一个故事是否隐含了某个“道理”,应看这个故事是否能够让听者“感动”,听者为谁“感动”?“感动”什么?有“道理”,即有“教育道理”、“教育理论”。
但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不能直接讲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理”必须隐藏在故事背后。
真正懂得讲道理的人从来不直接讲道理,他只讲“事”,让“理”在“事”中,一起构成“事理”。
一个好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可以使读者对故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在教育叙事研究案例,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描述某一个人或单位面临的独特情景,读者往往能对故事所反映的情景产生同情等态度。
一个好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的价值还体现在对己经作出的决策的评价。
也就是说,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不仅要提供论题,而且也有对以往决策的评价,以便为新的决策提供参照点,要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要能教读者掌握一定的管理方面的技能、教学方面的技巧,或者引发读者情绪情感方面的共鸣。
4. 情节生动
一个好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应讲述一个故事。
像所有的好故事的标准一样,一个好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必须要有有趣的情节。
要能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按一定结构展示出来,当然在这其中,对事件的叙述和评点也是必要的组成部分。
讲故事总得讲述某个“事件”。
任何故事,总意味着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生了某个突发性事件,这是事件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偶然的变化,一个不确定的波折。
它是日常生活的一个起伏,一个跌宕。
正因为它是日常生活的波折、起伏、跌岩,也正因我们用“深描”的写作方式表达出来,它才显得曲折、委婉而动听、可读,这才使故事具有了动听性和可读性。
好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还应包括从故事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
例如可引述一些口头或书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以增强教育叙事研究案例的真实感,并使读者根据引述来源对这些材料作出自己的解释。
5. 形象感人
一个故事可以最终简化为一个陈述句: “施事者”( 主语) 与他的行为或状态( 谓语) ,这两者是故事句法中最基本的两大成分。
这表明故事所讲述的归根到底都是人的事,缺少了这一层人本意蕴,故事就不再是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中要有“人”,刻画人物要形象、生动、感人。
作为一种研究,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叙事研究案例不应该是纯客观的记叙,不能只是把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述说清楚。
这就是说,仅仅“用事实说话”是不够的,应该融入叙述者个人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感受、体验,特别是伴随这种体验、感受而带来的思考、反思。
在叙述中融入思考、反思,使得经验更显得厚重,具有理性的色彩,是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非常重要的方式。
在叙述中融入思考、反思,对于叙述者来说,标志着对特定教育教学问题有了较深层次的把握,形成了含有一定规律性的认识。
对于故事的阅读者或倾听者来说,他们则能够从这些思考、反思中产生联想、得到启发,联系到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相似情境,可能引起读者将叙述者的所作所想与自己在相似情景下的所作所想加以对照,形成与叙述者的一种事实上的交流和对话,于是对某一特定问题有了关注,从而主动地加入到这类问题的有意识地探索与研究当中: 在叙述中融入思考、反思,可以体现在叙述文字的字里行间,更多的是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实现。
其思考、反思的内容,可以是对大家习以为常的某一教育教学现象的追问,可以是对教育教学中某种行为的解释,可以是对某一教育教学现象的阐述,可以是对教育教学中所产生的某种困惑的说明,可以是一定教育情境下产生的想法,可以是对日后发生某种类似事情时的设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