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度与精确度的概念的区别

合集下载

准确度与精确度的概念的区别

准确度与精确度的概念的区别

准确度与精确度的概念的区别有关准确度与精确度的概念的区别准确度与精密度是在科学、工程学、工业及统计学等范畴上一个重要概念。

一个结果必须要同时符合准确与精密这两个条件,才可算是精准。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准确度与精确度的概念的区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1、准确度与精确度的概念的区别: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表测定的正确性。

而精确值是指用相同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各测定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即各次测定结果之间越接近,结果的精密度越高表现了测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但两者之间又有密切关系。

准确度高的前提是精密度高;但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精密度不高,准确度肯定不可靠,只有准确度和精密度都好的测量值才最可靠。

2、准确度: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测量的正确性,一般以回收率(%)表示。

3、精密度:指用该法经多次取样测定同一个均匀样品,各测定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精密度一般以标准偏差(S)或者(RSD)表示。

4、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者百万分之几来表示。

5、药品标准: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依据法律。

6、空白试验:指实验中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的容积代替供试液,或试验中不加有关试剂,按供试品溶液同样的方法和步骤操作。

7、阴性对照:为了考察制剂中其他药味对欲鉴别药味薄层色谱的干扰。

8、线性考察的目的:(1)确定关系是否为线性关系:(2)确定线性关系的范围:(3)看直线是否过原点以确定用一点法测还是两点法测量。

9、薄层色谱鉴别对照物有哪几种:对照品,对照药材,阴性对照。

10、举例说明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含义?答:一般杂质: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药材的采集,收购,加工以及制剂的生产或储存过程中容易容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

特殊杂质:指的是个别中药制剂中所含有的杂质,是在制备或储存过程第一文库网中,因制备工艺的`特殊性或药物本身性质的特殊性而引入的一类杂质。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在统计学里的含义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在统计学里的含义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概念区分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经常用到的,然而又是很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这几个概念,有的是尽对仪器而言的,有的即使对仪器又是对测量而言的。

本文拟就从仪器和测量两方面对此予以简述。

1、仪器的灵敏度、精确度和准确度:1.1仪器的灵敏度:灵敏度是指仪器测量最小被测量的能力,又称最低检测线,一般用最小测量值/满量程*%(Sensitivity)是指某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待测物质变化所致的响应量变化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

如天平的灵敏度,每个毫克数就越小,即使天平指针从平衡位置偏转到刻度盘一分度所需的最大质量就越小。

又如多用电表表盘上标的数字“20kΩ/V”就是表示灵敏度的。

它的物理意义是,在电表两端加1V电压时,使指针满偏所要求电表的总内阻Rv (表头内阻与附加电压之和)为20kΩ。

这个数字越大,灵敏度越高。

这是因为U=IgRv,即Rv/U=1/Ig,显然当Rv/U越大,说明满偏电流Ig越小,即该电表所能测量的最小电流越小,灵敏度便越高。

仪器的灵敏度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灵敏度过高,测量时的稳定性就越差,甚至不易测量,即准确度就差。

故在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前提下,灵敏度也不易要求过高。

灵敏度一般是对天平和电气仪表等而言,对直尺、卡尺、螺旋测微器则无所谓。

1.2仪器的精密度:仪器的精密度,又称精度,一般是指仪器的最小分度值。

如米尺的最小分度为1mm,其精密度就是1mm,水银温度计的最小分度为0.2℃,其精度就是0.2℃。

仪器的最小分度值越小,其精度就越高,灵敏度也就越高。

比如最小分度为0.1℃的温度计就比最小分度为0.2℃的温度计灵敏度和精密度都高。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仪器的精度高,准确度也就高,这表明仪器的精度是一定准确度的前提,有什么样的准确度,也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精度相适应。

这正是人们常用精度来描述一起准确度的原因。

准确度与精确度

准确度与精确度

准确度与精确度
测量误差的两个类别。

准确度指测量值接近“真实”值的程度,而精确度指测量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准确度和精确度通常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分析工具来评估,如量具 R&R 研究。

在任何测量系统中,您都会遇到这两种问题类型或其中之一。

例如,假设您生产200mg 药片。

在您的抽样中,您检验这些药片的重量。

您的一台设备可能能够精确测量药片(测量值中的变异非常小),但不够准确-单个药片的测量值可能是205.54mg、205.43mg、205.03mg。

还可能有一台设备比较准确(测量值的平均值非常接近准确值),但不够精确。

也就是说,测量值具有较大方差:198.54mg、202.78mg、200.33mg。

还可能有另一个设备既不准确也不精确。

测量系统的准确度具有三个分量:偏倚、线性和稳定性。

测量系统的精确度具有两个分量:重复性和再现性。

这些分量可通过各种量具研究进行更详细的研究。

注意数据的真实性取决于测量系统的真实性。

如果您检测到准确度和精确度问题,则必须改进测量系统,然后才能信赖您的数据。

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定义及比较

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定义及比较

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定义及比较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这三个名词在计量研究报告、测试报告及仪器性能说明中经常出现,许多人对这些常见的计量测试名词含义不清,出现错用的现象,搞清这些专业术语,了解其本质含义及区别,对从事计量测试的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基本含义1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定义为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它可以是标准偏差,也可以是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半宽度,经常用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来表示。

2准确度测量准确度定义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真值在实际测量中是较难得到的,故准确度只是一个定性的概念,所谓定性意味着可以用准确度的高低、准确度为0.25级、准确度为3级、准确度符号XX标准等说法定性地表示测量质量。

3精度精度是用来表示测量结果中的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反映的是在规定条件下各独立测量结果间的分散性。

在测量误差理论中,精度或精确度常出现,我国长时间以来一直习惯用精度这一名词,如在仪器性能表示中经常出现这一名词,它有时指精密度,有时指准确度,比较混乱,在计量测试报告中尽量回避精度这一提法。

二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相互之间的区别1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的内涵不同准确度或精度是与测量误差相关联的,表示的是测量结果与真值的偏离量,因此是一个确定的值,在数轴上表示为一个点。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它是以分布区间的半宽度表示的,因此在数轴上是一个区间。

严格来说,准确度与精(密)度是有区别的,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是一个定性的概念,而精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一个仪器的精度高,不能就说它的准确度一定高,精度高只说明其测量的随机误差小,但是准确度高必须使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都小。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在重复性或复现性条件下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其大小只与测量方法有关,即测量原理、测量仪器、测量环境条件、测量程序、测量人员、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有关,而准确度或精度是与测量误差有关,而误差仅与测量结果及真值有关,而与测量方法无关。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在物理量的测量中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是经常用到,然而又是很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这几个概念中,灵敏度是仅对实验仪器而言的,精确度仅对测量而言,而精密度和准确度既是对仪器、又是对测量而言的。

根据这些概念的意义和作用,现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分析和说明。

一、衡量测量仪器的品质1、仪器的灵敏度灵敏度是指仪器测量最小被测量的能力。

所测的最小值越小,该仪器的灵敏度就越高。

灵敏度一般是对天平和电气仪表而言的,对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则无所谓灵敏度。

比如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每格毫克数就越小,即使天平指针从平衡位置转到刻度盘一分度所需的质量就越小。

又如多用表表盘上标的数字20kΩ/V就是表示灵敏度的,它的物理意义是,在电表两端加1V的电压时,使指针满偏所要求电表的总内阻RV(表头内阻和附加内阻之和)为20kΩ。

这个数字越大,灵敏度越高。

这是因为U=IgRV,即RV/U=1/Ig,显然当RV/U越大,说明满偏电流Ig越小,灵敏度便越高。

仪器的灵敏度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灵敏度过高,测量时的稳定性就越差,甚至不易测量,即准确度就差,因此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灵敏度也不宜要求过高。

2、仪器的准确度准确度一般是对电气仪表而言的,对其他仪器无所谓准确度。

仪器的准确度一般是以准确度等级来表示的,如电表的准确度等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量,当它指针满偏时出现的最大相对误差的百分比数值。

某电表的准确度是2.5级,其意义是指相对误差不超过满偏度的2.5%,即仪器绝对误差=量程准确度。

如量程为0.6A的直流电流表,其最大绝对误差=0.6A2.5%=0.015A。

显然用同一电表的不同量程测量同一被测量时,其最大绝对误差是不相同的,因此使用电表时,就存在一个选择适当量程挡的问题。

3、仪器的精密度仪器的精密度又简称精度,是指仪器的构造的精细和致密程度,一般指仪器的最小分度值。

一般仪器都存在精度问题。

如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mm,其精度就是1mm;水银温度计的最小分度为0.20C,其精度就是0.20C。

准确度与精确度的区别

准确度与精确度的区别

准确度与精确度的区别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准确度与精确度的区别
问:准确度与精确度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准确度是指你得到的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精确度是指使用同种备用样品进行重复测定所得到的结果之间的重现性。

虽然精确度高可说明准确度高,但精确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准确的。

例如,使用1mg/L的标准溶液进行测定时得到的结果是1mg/L,则该结果是相当准确的。

如果测得的三个结果分别为L,L和L,虽然它们的精确度高,但却是不准确的。

检验准确度和精确度的最佳方法是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测定。

如果测定结果与标准溶液的已知浓度相近,则说明你的结果是准确的。

如果使用备用标准溶液进行若干次重复测定并得到相近的结果,则说明你的结果是精确的。

准确度与精确度

准确度与精确度

准确度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误差来表示.它用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进行对照试验,在无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时,常用加入被测定组分的纯物质进行回收试验来估计和确定准确度.在误差较小时,也可通过多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作为真值μ的估计值.测定精密度好,是保证获得良好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测定精密度不好,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准确度.对于一个理想的分析方法与分析结果,既要求有好的精密度,又要求有好的准确度.精密度是指多次重复测定同一量时各测定值之间彼此相符合的程度.表征测定过程中随机误差的大小.精密度是表示测量的再现性,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是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准确度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误差来表示。

精密度是指多次重复测定同一量时各测定值之间彼此相符合的程度,表征测定过程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在规定条件下所得独立试验结果间的符合程度。

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应当指出的是,测定的准确度高,测定结果也越接近真实值。

但不能绝对认为精密度高,准确度也高,因为系统误差的存在并不影响测定的精密度,相反,如果没有较好的精密度,就很少可能获得较高的准确度。

可以说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是表示测量的再现性,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但是高的精密度不一定能保证高的准确度。

好的精密度是保证获得良好准确度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测量精密度不好,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准确度。

反之,测量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好,这种情况表明测定中随机误差小,但系统误差较大。

准确度用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用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进行对照试验,在无标准物质或标准方法时,常用加入被测定组分的纯物质进行回收试验来估计和确定准确度。

反映系差的大小,指数据的均值偏离真值的程度。

对不同的规定条件,有不同的精密度的度量。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概念区分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概念区分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概念区分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精确度概念区分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经常用到的,然而又是很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这几个概念,有的是尽对仪器而言的,有的即使对仪器又是对测量而言的。

本文拟就从仪器和测量两方面对此予以简述。

1、仪器的灵敏度、精确度和准确度:1.1仪器的灵敏度:灵敏度是指仪器测量最小被测量的能力。

所测的最小量越小,该仪器的灵敏度就越高。

如天平的灵敏度,每个毫克数就越小,即使天平指针从平衡位置偏转到刻度盘一分度所需的最大质量就越小。

又如多用电表表盘上标的数字“20kΩ/V”就是表示灵敏度的。

它的物理意义是,在电表两端加1V电压时,使指针满偏所要求电表的总内阻Rv(表头内阻与附加电压之和)为20kΩ。

这个数字越大,灵敏度越高。

这是因为U=IgRv,即Rv/U=1/Ig,显然当Rv/U越大,说明满偏电流Ig越小,即该电表所能测量的最小电流越小,灵敏度便越高。

仪器的灵敏度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灵敏度过高,测量时的稳定性就越差,甚至不易测量,即准确度就差。

故在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前提下,灵敏度也不易要求过高。

灵敏度一般是对天平和电气仪表等而言,对直尺、卡尺、螺旋测微器则无所谓。

1.2仪器的精密度:仪器的精密度,又称精度,一般是指仪器的最小分度值。

如米尺的最小分度为1mm,其精密度就是1mm,水银温度计的最小分度为0.2℃,其精度就是0.2℃。

仪器的最小分度值越小,其精度就越高,灵敏度也就越高。

比如最小分度为0.1℃的温度计就比最小分度为0.2℃的温度计灵敏度和精密度都高。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仪器的精度高,准确度也就高,这表明仪器的精度是一定准确度的前提,有什么样的准确度,也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精度相适应。

这正是人们常用精度来描述一起准确度的原因。

但是,仪器的精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其准确度。

例如一台一定规格的电压表,其内部的附加电压变质,使其实际准确度下降了,但精度却不变。

“准确度”与“精准度(精度)”_概念区别

“准确度”与“精准度(精度)”_概念区别

在体积计量仪器中, “误差极限 Error Limit, 准确度 Accuracy, 偏差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以及精准度 Precision” 各自代表什么含义?“误差极限Error limit” 用于描述玻璃体积计量仪器,统计学名词 “准确度Accuracy” 与“偏差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 用于描述移液仪器的精准程度。

仪器的误差极限 (EL) 的估计,比如,对于标称体积 (V nominal),能够使用准确度A与偏差系数CV来计算。

n 偏差系数n 准确度Accuracyn误差极限Error limit“误差极限 Error limit” 在相应的标准中定义为对于特定值可允许的最大偏差。

准确度Accuracy (A) 指测量平均值离特定值的靠近程度,也就是系统偏差。

准确度定义为测量的平均体积 (V_) 与特定值(V spec.)之间的差,与特定值的百分比。

偏差系数 (CV) 指的是重复测量的值之间的靠近程度,也就是随机测量误差。

偏差系数定义为标准偏差相对于平均值的百分比。

n 误差极限与A和CV准确度差点远离中心重复性差点的分布很分散结论:这些体积计量仪器的品质差准确度好平均来说,点均匀地分布在中心周围重复性差没有显著误差,但点的分布很分散结论:所有的偏差 “大致相同”。

超过误差允许范围的仪器应该舍弃。

准确度差虽然所有的点都很靠近,但错过了中心(真实体积)重复性好所有的点都靠得很近结论:改善生产控制,改善系统误差。

超出超过误差允许范围的仪器应该舍弃。

准确度好所有的点都靠近中心(真实体积)重复性好所有的点都靠得很近结论:这些体积计量的系统误差很小,值之间的离散也很小;没有超过误差允许范围,这些仪器可以继续服务。

精准度与准确度的图示靶标模拟了围绕中央特定体积值的体积变化范围,黑点代表了针对特定体积测量的不同值。

n 精准度(重复性)描述了在一系列测量中不同测量数值之间的靠近程度。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区别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区别

准确度和精密度在任何一项分析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用同一种方法分析,测定同一样品,虽然经过多次测定,但是测定结果总不会是完全一样,这说明测定中有误差。

为此我们必须了解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其表示方法,尽可能地将误差减小到最小,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一、准确度与误差准确度是指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即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误差越大,准确度越低。

误差有两种表示方法——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E)=测得值(x)—真实值(T)相对误差(E﹪)=[测得值(x)—真实值(T)]/真实值(T)×100要确定一个测定值的准确地就要知道其误差或相对误差。

要求出误差必须知道真实值。

但是真实值通常是不知道的。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用标准方法通过多次重复测定,所求出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实值。

由于测得值(x)可能大于真实值(T),也可能小于真实值,所以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可能有正、有负。

例:若测定值为,真实值为,则:绝对误差(E)=x-T=-=-相对误差(E﹪)=E/T×100=(-)×100=-例:若测定值为,真实值为,则绝对误差(E)=x-T=-=-相对误差(E﹪)=E/T×100=-×100=-鑫兴密封材料厂上面两例中两次测定的误差是相同的,但相对误差却相差很大,这说明二者的含义是不同的,绝对误差表示的是测定值和真实值之差,而相对误差表示的是该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对于多次测量的数值,其准确度可按下式计算:绝对误差(E)=∑Xi/n-T式中:Xi ----第i次测定的结果;n-----测定次数;T-----真实值。

相对误差(E﹪)=E/T×100=(-T)×100/T例:若测定3次结果为:L和L和L,标准样品含量为L,求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平均值=(++)/3=(g/L)绝对误差(E)=x-T=-=-(g/L)相对误差(E﹪)=E/T×100=-×100=-应注意的是有时为了表明一些仪器的测量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更清楚。

精度、准确度、误差、线性度

精度、准确度、误差、线性度

准确度:准确度(Accuracy)是指你得到的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精确度(Precision)是指使用同种备用样品进行重复测定所得到的结果之间的重现性。

测量的准确度高,是指系统误差较小,这时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偏离真值较少,但数据分散的情况,即偶然误差的大小不明确。

测量精确度(也常简称精度)高,是指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都比较小,这时测量数据比较集中在真值附近。

虽然精确度高可说明准确度高,但精确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准确的。

例如,使用1mg/L 的标准溶液进行测定时得到的结果是1mg/L,则该结果是相当准确的。

如果测得的三个结果分别为1.73mg/L,1.74mg/L和1.75mg/L,虽然它们的精确度高,但却是不准确的。

误差是准确度的表示,是实测值与真实值偏离程度,而偏差是精密度的表示,是平行测量间的相异程度。

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和重现性,精密度是准确度的前提条件。

仪表的精度:精度是反映仪表误差大小的术语。

δ=(△max)/(Аmax)×100% (δ为精度等级;△max为最大测量误差;Аmax为仪表量程。

)仪表的等级有:0.05,0.1,0.2,0.5,1.0,1.5,2.5,5。

根据仪表测量所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值来计算出仪表的精度等级,可以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仪表精度等级=(允许绝对误差/测量范围)x100.相关知识补充:测量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别。

真值:一个变量本身所具有的真实值,它是一个理想的概念,一般是无法得到的。

在计算误差时,一般用约定真值或相对真值来代替。

约定真值:一个接近真值的值,它与真值之差可忽略不计。

实际测量中以在没有系统误差的情况下,足够多次的测量值之平均值作为约定真值。

相对真值:指当高一级标准器的误差仅为低一级的1/3以下时,可认为高一级的标准器或仪表示值为低一级。

灵敏度 精密度 准确度 精确度 概念

灵敏度 精密度 准确度 精确度 概念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经常用到的,然而又是很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这几个概念,有的是尽对仪器而言的,有的即使对仪器又是对测量而言的。

本文拟就从仪器和测量两方面对此予以简述。

1、仪器的灵敏度、精确度和准确度:仪器的灵敏度:灵敏度是指仪器测量最小被测量的能力。

所测的最小量越小,该仪器的灵敏度就越高。

如天平的灵敏度,每个毫克数就越小,即使天平指针从平衡位置偏转到刻度盘一分度所需的最大质量就越小。

又如多用电表表盘上标的数字“20kΩ/V”就是表示灵敏度的。

它的物理意义是,在电表两端加1V电压时,使指针满偏所要求电表的总内阻Rv(表头内阻与附加电压之和)为20kΩ。

这个数字越大,灵敏度越高。

这是因为U=IgRv,即Rv/U=1/Ig,显然当Rv/U越大,说明满偏电流Ig越小,即该电表所能测量的最小电流越小,灵敏度便越高。

仪器的灵敏度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灵敏度过高,测量时的稳定性就越差,甚至不易测量,即准确度就差。

故在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前提下,灵敏度也不易要求过高。

灵敏度一般是对天平和电气仪表等而言,对直尺、卡尺、螺旋测微器则无所谓。

仪器的精密度:仪器的精密度,又称精度,一般是指仪器的最小分度值。

如米尺的最小分度为1mm,其精密度就是1mm,水银温度计的最小分度为0.2℃,其精度就是0.2℃。

仪器的最小分度值越小,其精度就越高,灵敏度也就越高。

比如最小分度为0.1℃的温度计就比最小分度为0.2℃的温度计灵敏度和精密度都高。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仪器的精度高,准确度也就高,这表明仪器的精度是一定准确度的前提,有什么样的准确度,也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精度相适应。

这正是人们常用精度来描述一起准确度的原因。

但是,仪器的精度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其准确度。

例如一台一定规格的电压表,其内部的附加电压变质,使其实际准确度下降了,但精度却不变。

可见精度与准确度是有区别的。

一般仪器都存在精度问题。

仪器的准确度:仪器的准确度一般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量它指针满偏时出现的最大相对误差的百分数值。

准确度与精确度的概念

准确度与精确度的概念

计量的精密度、正确度、精确度,是计量的几个基本概念(参见图1)1.精密度计量的精密度(precision of measurement),系指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量进行多次反复测量,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符合)程度。

从测量误差的角度来说,精密度所反映的是测得值的随机误差。

精密度高,不一定正确度(见下)高。

也就是说,测得值的随机误差小,不一定其系统误差亦小。

2.正确度计量的正确度(correctness of measurement),系指被测量的测得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

从测量误差的角度来说,正确度所反映的是测得值的系统误差。

正确度高,不一定精密度高。

也就是说,测得值的系统误差小,不一定其随机误差亦小。

3.精确度计量的精确度亦称准确度(accuracy of measurement),系指被测量的测得值之间的一致程度以及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即是精密度和正确度的综合概念。

从测量误差的角度来说,精确度(准确度)是测得值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

图1是关于计量的精密度1正确度和精确度的示意图。

设图中的圆心O为被测量的“真值”,黑点为其测得值,则图(a):正确度较高、精密度较差;图(b):精密度较高、正确度较差;图(c):精确度(准确度)较高,即精密度和正确度都较高。

通常所说的测量精度或计量器具的精度,一般即指精确度(准确度).,而并非精密度。

也就是说,实际上“精度”已成为“精确度”(准确度)的习惯上的简称。

至于精度是精密度的简称的主张,若仅针对精密度而言,是可以的;但若全面考虑,即针对精密度、正确度和精确度三者而言,则不如是精确度的简称或者本意即指精确度更为合适。

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对计量结果的评价,多系综合性的,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才对精密度和正确度单独考虑。

那么,为何不去简化(如果说是“简化”的话)一个常用术语,而偏要去简化一个不常用的术语呢!再说,就大多数计量领域和计量工作者来说,已经习惯于“精度”来表示“精确度”或准确度了,何不顺其自然呢?顺便说一下,本书中所用的“精度”,系指“精确度”(准确度),即精密度和正确度的综合概念。

精度和准确度的概念

精度和准确度的概念

精度和准确度的概念
精度和准确度是实验和研究中常见的定义,两者都是评估实验结果的重要工具,是判断实验是否可靠的关键因素。

精度和准确度有许多种类,以下简要说明一下这两个概念。

精度(precision)是指实验结果的再现性。

在实验中,精度是评估实验的重复性的指标,即评估实验结果的再现性。

精度越高,说明实验结果更可靠。

实验结果可以被用来重复测试或更进一步验证,而且可能会发现新的结论。

准确度(accuracy)是指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评估实验结果是否接近理论结果,它反映实验测量精度和计算精度。

准确度越高,说明实验结果跟理论结果更接近,越可靠。

在实验中,准确度是衡量实验的准确性的指标,即判断实验结果是否与理论结果一致。

精度和准确度是评估实验结果的重要工具,它们是判断实验结果是否可靠的关键因素。

在科学研究中,有效精度和准确度是实验结果有效性的关键,它们可以帮助研究者进行准确的实验,同时尽可能避免误差的发生。

另外,精度和准确度有时也是一种强制规则,用来确保实验室操作的品质。

比如,在生产消费型商品中,产品的标准必须保持一定的精度和准确度,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总的来说,精度和准确度是衡量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指标,它们是评估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研究者准确地判
断实验结果是否有效。

由于精度和准确度是消费者使用产品的重要品质保障,因此也必须格外注意实验的精度和准确度,以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定义及比较

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定义及比较

一0102 03二01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定义及比较 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这三个名词在计量研究报告、测试报告及仪器性能说明中经常出现,许多人对这些常见的计量测试名词含义不清,出现错用的现象,搞清这些专业术语,了解其本质含义及区别,对从事计量测试的技术人员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基本含义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定义为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它可以是标准偏差,也可以是说明了置信水平的区间半宽度,经常用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来表示。

准确度 测量准确度定义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的一致程度。

真值在实际测量中是较难得到的,故准确度只是一个定性的概念,所谓定性意味着可以用准确度的高低、准确度为0.25级、准确度为3级、准确度符号XX标准等说法定性地表示测量质量。

精度 精度是用来表示测量结果中的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反映的是在规定条件下各独立测量结果间的分散性。

在测量误差理论中,精度或精确度常出现,我国长时间以来一直习惯用精度这一名词,如在仪器性能表示中经常出现这一名词,它有时指精密度,有时指准确度,比较混乱,在计量测试报告中尽量回避精度这一提法。

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相互之间的区别不确定度、准确度、精度的内涵不同 准确度或精度是与测量误差相关联的,表示的是测量结果与真值的偏离量,因此是一个确定的值,在数轴上表示为一个点。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它是以分布区间的半宽度表示的,因此在数轴上是一个区间。

严格来说,准确度与精(密)度是有区别的,准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是一个定性的概念,而精度是表示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的大小。

一个仪器的精度高,不能就说它的准确度一定高,精度高只说明其测量的随机误差小,但是准确度高必须使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都小。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表示在重复性或复现性条件下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其大小只与测量方法有关,即测量原理、测量仪器、测量环境条件、测量程序、测量人员、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有关,而准确度或精度是与测量误差有关,而误差仅与测量结果及真值有关,而与测量方法无关。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在物理量的测量中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是经常用到,然而又是很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这几个概念中,灵敏度是仅对实验仪器而言的,精确度仅对测量而言,而精密度和准确度既是对仪器、又是对测量而言的。

根据这些概念的意义和作用,现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分析和说明。

一、衡量测量仪器的品质1、仪器的灵敏度灵敏度是指仪器测量最小被测量的能力。

所测的最小值越小,该仪器的灵敏度就越高。

灵敏度一般是对天平和电气仪表而言的,对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那么无所谓灵敏度。

比方天平的灵敏度越高,每格毫克数就越小,即使天平指针从平衡位置转到刻度盘一分度所需的质量就越小。

又如多用表表盘上标的数字“20kΩ/V〞就是表示灵敏度的,它的物理意义是,在电表两端加1V的电压时,使指针满偏所要求电表的总内阻RV〔表头内阻和附加内阻之和〕为20kΩ。

这个数字越大,灵敏度越高。

这是因为U=IgRV,即RV/U=1/Ig,显然当RV/U越大,说明满偏电流Ig越小,灵敏度便越高。

仪器的灵敏度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灵敏度过高,测量时的稳定性就越差,甚至不易测量,即准确度就差,因此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灵敏度也不宜要求过高。

2、仪器的准确度准确度一般是对电气仪表而言的,对其他仪器无所谓准确度。

仪器的准确度一般是以准确度等级来表示的,如电表的准确度等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量,当它指针满偏时出现的最大相对误差的百分比数值。

某电表的准确度是2.5级,其意义是指相对误差不超过满偏度的2.5%,即仪器绝对误差=量程×准确度。

如量程为0.6A的直流电流表,其最大绝对误差=0.6A×2.5%=0.015A。

显然用同一电表的不同量程测量同一被测量时,其最大绝对误差是不相同的,因此使用电表时,就存在一个选择适当量程挡的问题。

3、仪器的精密度仪器的精密度又简称精度,是指仪器的构造的精细和致密程度,一般指仪器的最小分度值。

一般仪器都存在精度问题。

如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mm,其精度就是1mm;水银温度计的最小分度为0.20C,其精度就是0.20C。

精度和准确度的理解

精度和准确度的理解

精度和准确度的理解精度和准确度是经常混淆的术语。

尽管它们之间有一点联系,但是它们有重要的区别。

这篇文章将解释精度和准确度的概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精度是指测量值的稳定性,衡量结果的可比较性和可重复性。

它代表测量的结果的一致性,是衡量测量的标准。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精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者在金融中,精度指的是数据的一致性。

当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较性时,测量结果就是精确的。

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

准确度是衡量测量结果相对实际结果的准确性,而不是测量值本身的可重复性。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准确度指的是测量结果与理论结果之间的差异,或者在金融中,准确度指的是数据与市场实际观察结果之间的差异。

当测量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时,测量结果就是准确的。

精确性和准确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它们也存在重要的区别。

在测量时,准确性表示测量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精准性表示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测量结果只有具有精准性,才能更准确地表示实际结果。

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应始终确保精确性和准确性的充分发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更精确。

为了能够有效地发挥精确性和准确性的作用,可以使用一些适当的技术手段。

比如,设计一个精度设备,它能够准确地测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或者采取一定的办法保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者使用精确的软件,它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和前面结果一样的结果。

这些技术手段有助于改善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度。

总之,精确性和准确性是测量过程中重要的参数,它们是衡量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标准。

精确性和准确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它们也存在重要的区别,在测量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它们的作用,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更精确。

精确度与准确度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精确度与准确度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精确度与准确度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在软件测试中,精确度和准确度是两个关键概念。

精确度指的是测试结果与预期输出之间的接近程度,而准确度则是指测试结果与实际输出之间的接近程度。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这两个概念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软件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精确度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非常明显。

当进行功能测试时,测试人员需要验证软件是否按照预期的方式工作。

例如,在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登录页面进行测试时,测试人员需要验证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是否能够成功登录,而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是否会被拒绝。

如果测试结果与预期输出完全一致,那么说明测试结果具有高精确度,即测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软件的功能问题。

相反,如果测试结果与预期输出存在差异,那么说明测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或不准确性。

准确度在软件测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准确度指的是测试结果与实际输出之间的接近程度。

在软件开发中,测试人员经常使用模拟数据来进行测试。

然而,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之间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测试人员对测试结果进行验证,以确保测试结果与实际输出尽可能接近。

例如,在一个银行软件的转账功能测试中,测试人员需要验证转账金额是否与用户输入的金额一致,并且验证账户余额是否正确地发生变化。

如果测试结果与实际输出完全一致,那么说明测试结果具有高准确度,也就意味着软件在操作时能够准确地处理用户的输入和计算。

精确度和准确度不仅在功能测试中重要,它们在性能测试中也起到关键的作用。

在性能测试中,测试人员需要验证软件在正常和负载的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而精确度和准确度的应用则可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例如,在一个在线购物网站的性能测试中,测试人员需要验证网站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测试结果与预期输出完全一致,那么说明测试结果具有高精确度,也就意味着软件在不同情况下的性能表现稳定可靠。

如果测试结果与实际输出非常接近,那么说明测试结果具有高准确度,也就意味着软件在实际使用时能够在各种情况下保持稳定的性能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准确度与精确度的概念的区别: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符合的程度,表测定的正确性。

而精确值是指用相同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各测定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即各次测定结果之间越接近,结果的精密度越高表现了测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但两者之间又有密切关系。

准确度高的前提是精密度高;但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精密度不高,准确度肯定不可靠,只有准确度和精密度都好的测量值才最可靠。

2、准确度: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测量的正确性,一般以回收率(%)表示。

3、精密度:指用该法经多次取样测定同一个均匀样品,各测定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精密度一般以标准偏差(S)或者(RSD)表示。

4、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者百万分之几来表示。

5、药品标准: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依据法律。

6、空白试验:指实验中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的容积代替供试液,或试验中不加有关试剂,按供试品溶液同样的方法和步骤操作。

7、阴性对照:为了考察制剂中其他药味对欲鉴别药味薄层色谱的干扰。

8、线性考察的目的:(1)确定关系是否为线性关系:
(2)确定线性关系的范围:
(3)看直线是否过原点以确定用一点法测还是两点法测量。

9、薄层色谱鉴别对照物有哪几种:对照品,对照药材,阴性对照。

10、举例说明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含义?
答:一般杂质:指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在药材的采集,收购,加工以及制剂的生产或储存过程中容易容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

特殊杂质:指的是个别中药制剂中所含有的杂质,是在制备或储存过程中,因制备工艺的特殊性或药物本身性质的特殊性而引入的一类杂质。

11、中药制剂分析检验程序?
答:取样,供试品的制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12、简述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区别?
答:总灰分:中药经粉碎后加热,高温炽灼至灰化,册其细胞组织及其内含物成为灰烬而残留,由此所得灰分为“生理灰分”即为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中药经高温炽灼得到的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盐酸的灰分。

P43
13、当采用硅胶薄层色色谱法鉴别生物碱时为什么常有斑点?可采用什么方法克服?
答:硅胶本身具有微弱酸性,生物碱具有碱性,故使Rf值较小或者影响分离,使斑点拖尾明显。

克服方法:展开剂加入适量的有机碱,在饱和氨蒸气下展开以及用碱液铺制薄层。

二、填空选择
1、薄层色谱常用吸附剂:硅胶
2、砷盐检查:标准砷斑溶液2ml:;醋酸盐棉作用----除去硫化氢气体;砷斑的显现--BrHg 试纸
3、区别黄连黄柏的药材宜采用对照药材和化学方法对照。

4、硫代乙酰胺与重金属反应:PH=3.5(加入量为2ml,显色时间2min)
5、无需过滤除去药渣的方法:连续回流提取法
6、恒重干燥重量差异在于:0.3mg一下的重量
7、评价中药制剂含量的测定方法,回收试验结果时,一般要求:回收率在95%~105%(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等于3%,n大于等于5)
8、回收率(%)=(C-A)/B×100%
9、对分析方法重复性考察因素:效成指标
10、薄层扫描法常用定量法:外标法
11、HPLC法测定:黄芩苷,葛根素单体成分
12、标准铅溶液常用:2ml
13、GC进行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常用定量法:内标法
14、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差应低于5%
15、提取黄酮苷溶液:甲醇—水或甲醇
16、用C18反相色谱法对生物碱进行HPLC时,克服游离硅醇影响可采用流动相中加入隐蔽试剂
17、重金属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
18、中药制剂理化鉴别:TLC法
19、砷盐检查,标准砷的取用量为:2.0ml
20、总灰分与酸不溶灰分的差别:钙盐
21、气象色谱法用于中药制剂定量分析,适用于:含挥发油成分及其他挥发性组分制剂
22、麝香酮常用方法是:气象色谱(GC)
23、生物碱中性Al2O3:碱性条件,硅胶
24、生物碱镭式盐比色法沉淀溶液是:丙酮
25、异羟月亏酸铁比色法测定生物碱含量:附子
26、异羟月亏酸铁比色法测定生物碱结构特点:酯键
27、从水中提取皂苷是:正丁醇
28、《中国药典》规定的灰分检查主要包括:总灰分洪定法和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法
29、在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液用量:20ug适宜,小于10ug或大于30ug
30、决明子用NaOH做显色反应
31、被测成分最大吸收波长,吸收读数:0.3~0.7之间
32、效能指标是指: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线性范围,耐用性
33、杂质限量药物中所含杂质最大限量: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
34、中药制剂中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
设计性题型
P108和P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