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精练完美解析版 新人教版必修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精练(完美解析版)一、选择题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解析: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内,其余三项所述活动均涉及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
答案:C2.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解析:若题中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未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正内负,b为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答案:C3.(密码原创)去除蛙的脑而保留脊髓,做成脊蛙。
用夹子夹住脊蛙的一腿使之不能收缩,用稀醋酸刺激这一条腿,蛙的另一条腿将弯向受刺激的腿进行搔拔。
此现象说明…()A.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也能发生反射B.未受刺激的一侧也有此反射的感受器C.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元有联系D.神经冲动传到脑,脑发生的神经冲动传到未受刺激的腿,使之弯曲搔拔解析:A项,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神经中枢反射不能发生。
B项,刺激夹子夹住的一侧,只有此腿的感受器受到刺激。
C项,受刺激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元有联系,一侧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可传到另一腿。
D项,脊蛙已经去除了脑。
答案:C4.下图中①~④处能发生神经递质活动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解析: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突触小体膜)分泌,作用于突触后膜(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①是细胞体膜,④是突触小体膜。
高中生物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非标准1.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比如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起跑动作的产生显然不是与生俱来的,故A项错误。
B项,调节起跑动作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
D项,小脑司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程度无关。
起跑反射涉及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故C项正确。
答案:C2.上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单向传递。
神经冲动在突触上单向传递,决定了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单向传导。
a为效应器,b为传出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入神经,e为感受器,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答案:A3.下面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C.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解析: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据此判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Ⅱ→Ⅰ→Ⅳ→Ⅲ,且Ⅱ是感受器。
敲击Ⅱ处,会产生膝跳反射,A项正确。
阻断Ⅰ处,敲击Ⅱ处时,传入神经受阻,小腿不能抬起,B项正确。
刺激Ⅲ处时,由于在突触处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故在Ⅰ处是检测不到电位变化的,C项错误。
2021-2022年高中生物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练10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中生物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练10 新人教版必修3一、单选题1. 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由突触后膜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 B.化学信号→化学信号C.电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3. 下列有关人类大脑皮层运动区(中央前回)与躯体各部分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除头面部外,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B.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有关C.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D.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的顶部,可以引起对侧下肢的运动4. 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中,测得静息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中K+的浓度(溶液中正电荷总量不变),再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5. 下图是神经元某一部位的电位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图中兴奋位点是bB.动作电位是指a、b之间的电位差C.a、c处于反极化状态D.该图一定是神经元轴突的一部分6. 某些麻醉剂是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
这一事实说明( )A.该麻醉剂将作用于突触后膜 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一个神经元细胞可释放多种递质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7. 下列关于膝跳反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途径是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B.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传递途径是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D.神经冲动到达神经纤维某点时,该点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8.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9.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高中生物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新人教版必修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2.请在下面4个示意图中选出刺激了蛙的左侧后肢,而在右侧能产生搔扒反射的示意图 [注①‘//’表示被切断处 ②中间神经元有多重联系]A B C D3.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4.电在生物学研究中用途广泛。
右图是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现在E 处施加电剌激,使其兴奋。
受到剌激后,E 处膜内外电位变薄化及其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 A .内负外正,向下B .内负外正,向上C .内正外负,向下D .内正外负,向上5.将青蛙的后趾皮肤剥掉,再将浸有稀硫酸的小纸片贴在该部位,蛙无反应。
这是因为已经破坏了该青蛙反射弧的 ( )A .感受器B .传入神经纤维C .传出神经纤维D .效应器6.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 )。
7.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8.某患者的脊髓上部受到严重损伤,当用针刺其大腿时,该患者()。
A.能产生缩腿反射,并感到疼痛B.能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C.不产生缩腿反射,但能感到疼痛D.不产生缩腿反射,不感到疼痛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许多同学会说会写,也能看懂文字,但经常听不懂原音电影中的英语对白,这种情况叫感觉性失语症B.人类的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内侧面的某一特定区域有关。
2021-2022年高中生物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拓展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年高中生物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拓展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B.感受器接受适宜刺激后,能产生兴奋C.感受器由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D.效应器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所组成解析:考查对反射弧的理解。
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答案:D2.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有效刺激后,改变了膜的通透性,钠离子大量内流,刺激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所以在细胞膜内是由刺激点向两侧流动,在细胞膜外却流向刺激点,兴奋的传导方向与细胞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C项符合题意。
答案:C3.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答案:B4.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解析: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某种药物能使递质传递过程被阻断,但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不变,说明该药物不影响突触前膜的功能,影响的是突触后膜的功能。
答案:B5.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包括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B.刺激a时,d处可以产生局部电流C.刺激d时,a处可以产生局部电流D.b和c决定了神经冲动只能从e处传到f处解析:图中e是感受器,a是传入神经上的一点,b和c是突触结构,d为传出神经上的一点,f为效应器。
高中生物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非标准1.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解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比如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起跑动作的产生显然不是与生俱来的,故A项错误。
B项,调节起跑动作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
D项,小脑司平衡,与起跑反应的快慢程度无关。
起跑反射涉及多个中间神经元的兴奋,故C项正确。
答案:C2.上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单向传递。
神经冲动在突触上单向传递,决定了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单向传导。
a为效应器,b为传出神经,c为神经中枢,d为传入神经,e为感受器,切断d,刺激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
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答案:A3.下面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C.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解析: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据此判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Ⅱ→Ⅰ→Ⅳ→Ⅲ,且Ⅱ是感受器。
敲击Ⅱ处,会产生膝跳反射,A项正确。
阻断Ⅰ处,敲击Ⅱ处时,传入神经受阻,小腿不能抬起,B项正确。
刺激Ⅲ处时,由于在突触处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故在Ⅰ处是检测不到电位变化的,C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章第1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消耗ATP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答案: C2.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答案: B3.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C.在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会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D.图乙中的X为传入神经解析:图甲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X为传入神经,c为突触结构,a、b为传出神经上的两个点。
若b受损,刺激a,兴奋不能传导到肌肉,肌肉不能收缩,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也不能传到大脑,不能形成感觉,C错误。
答案: C4.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 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动作电位峰值升高C.静息电位值增大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解析:Na+的内流形成动作电位,所以细胞外液中Na+浓度降低,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答案: D5.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突触间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的结果B.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外排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D.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实现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解析: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相关,但钾离子外流的过程不消耗能量,不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外排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突触间隙中有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液,C正确;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化学信号就转变成了电信号,D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章第1节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消耗ATP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答案: C2.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的方式形成突触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D.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答案: B3.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图甲为图乙中结构c的局部放大图C.在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会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D.图乙中的X为传入神经解析:图甲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
X为传入神经,c为突触结构,a、b为传出神经上的两个点。
若b受损,刺激a,兴奋不能传导到肌肉,肌肉不能收缩,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也不能传到大脑,不能形成感觉,C错误。
答案: C4.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动作电位峰值升高C.静息电位值增大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解析:Na+的内流形成动作电位,所以细胞外液中Na+浓度降低,会使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答案: D5.下列有关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突触间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外流的结果B.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外排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D.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导致突触后膜实现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解析: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的外流相关,但钾离子外流的过程不消耗能量,不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外排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突触间隙中有细胞生活的环境——组织液,C正确;当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化学信号就转变成了电信号,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第2章第1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第2章第1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题 高中生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答案
2021-2022年高中生物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练3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中生物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练3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C.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母D.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答案解析】A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A.树突→轴突 B.树突→细胞体C.轴突→轴突 D.【答案解析】D3.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
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
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答案解析】B4.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③参与体温的调节④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⑤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答案解析】B5.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B.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刺激后,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突触只允许兴奋由轴突末梢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D.突触小泡内的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答案解析】B6.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是:A.蛋白质 B.心肌细胞 C.呼吸系统 D生物圈【答案解析】A7.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受刺激时,瞬间膜内外电位为内负外正 B.兴奋在①②处传导时,生物膜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C.刺激③处,①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刺激A或③处均可使E产生反应【答案解析】D8.在寒冷、饥饿条件下,分别与肾上腺激素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A.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B.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 D.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答案解析】C9.下图表示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图中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不止一种B. 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C.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经下丘脑的调节为神经调节,由①⑦⑥构成发射弧D. 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激素⑥的增加可引起激素③和④的减少【答案解析】C10.激素在人体内A.参与细胞内某些重要的化学反应 B.通过细胞呼吸可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C.可在生化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发挥信息传递的作用【答案解析】D11.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B.激素、递质C.淀粉酶、解旋酶 D.肝糖元、丙酮酸【答案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审题能力。
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调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1.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解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A项错误。
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B项正确。
即使有完整的反射弧,也不一定出现反射活动,如肌肉麻醉后不能完成反射,C项错误。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不相同,反射是功能,反射弧是结构,D项错误。
答案:B2.下列生理活动不能在突触小体中发生的是( )A.丙酮酸氧化分解B.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解析:突触小体内含有线粒体,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在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兴奋在通过突触进行传递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时,发生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答案:B3.(2018·浙江卷)下列关于人体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后伸肌也会收缩B.刺激传入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C.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生膝反射解析: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产生的兴奋仍可传递到伸肌,引起伸肌收缩,A项正确。
刺激传入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可传递到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进而引起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兴奋,B项错误。
膝反射的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其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背髓中,C项正确。
肌梭是一种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受装置,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产生的兴奋也能沿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进而引发膝反射,D项正确。
答案:B4.如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丁区发生K+外流和Na+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解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精练(含解析)必修3
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单项选择题1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送到细胞2快C.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D.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2.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或细胞间的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当e被切断时,刺激a,机体将没有感觉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a分泌d、b分泌e都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能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该图为细胞免疫过程,则a为吞噬细胞,b为浆细胞,c为靶细胞3.下列关于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的活动受下丘脑和垂体的控制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时,会促进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下丘脑和垂体能控制甲状腺的活动,但甲状腺不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5.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脑外包有骨骼,脊髓外无骨骼B .脑和脊髓都与反射有关C .反射仅与脊髓有关D .神经元细胞体位于脑和脊髓表面6.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 .感受器B .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 .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 .效应器二、双项选择题7.下列生理活动不能体现神经系统调节机能的是( )A.含羞草受刺激后叶片合拢B.草履虫逃避有害的刺激C.成年人憋尿D.“植物人”的体温相对稳定8.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3作业: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 【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1.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A.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感受器C[在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中,神经中枢可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由此判定C项正确。
]2.在奥运会期间某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医生喷涂外用麻醉药处理其伤处,使他暂时感觉不到疼痛,以便能继续比赛。
该药物作用的结构最可能是() A.神经中枢B.突触C.感受器D.效应器C[外用药物作用于皮肤,A、B错误;外用麻醉药物若作用于效应器,则肌肉无法完成反射活动,D错误。
]3.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B.一个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含两个神经元C.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D.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进行双向传导D[一个完整的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A正确;一个反射弧至少包括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含两个神经元;B正确;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C正确;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错误。
]4.如图是没有绘完的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方框中没有绘出的结构名称:D____________、E__________。
(2)在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此反射弧中的传导途径是__________(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3)如果此图代表缩手反射的示意图,则图中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为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
如果A受到损伤,则反射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受测者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感受到疼痛。
解析:(1)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图中C神经元上有神经节,为传入神经,与其直接相连的E为感受器,则D为效应器。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训练及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在动物体内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最可能是:()A.树突→轴突B.细胞体→轴突C.细胞体→树突D.轴突→树突2.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A.神经元B.反射弧C.神经中枢D.效应器3.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错误叙述是:()A.神经元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B.神经纤维兴奋的部位膜电位是外正内负C.两神经元间通过突触相接触D.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4.下列有关效应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接受兴奋,进行活动B.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C.是肌肉或腺体D.是构成反射弧的最后一环节5.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6.(上海2000高考)下列反应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见到话梅就分泌唾液B.一粒糖放入口中,就分泌唾液C.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D.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奶7.(天津2002高考)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实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8.(上海2000高考)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A.脊髓、大脑、大脑B.脑干、脊髓、大脑C.大脑、脊髓、大脑D.脊髓、脊髓、脑干9.止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A、细胞体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10.在反射弧中,能够对刺激起分析和综合作用的是:()A.传出神经B.感受器 C.效应器D.神经中枢11.神经冲动在生物体内的传递途径是:()A.树突→突触→神经元细胞体→轴突B.轴突→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突触C.树突→神经元细胞体→轴突→突触D.树突→突触→轴突→神经元细胞体12.下列关于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膜内电流由非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非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为负电荷D.兴奋在细胞间的传导方向是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和细胞体13.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后膜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14.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B.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两侧相邻的神经元C.会使一侧相邻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D.能将电信号直接传导到相邻神经元15.(苏锡常镇2005)下列有关人类神经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神经纤维上及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B.两个神经元的细胞膜是直接接触,以便于兴奋的传递C.突触只允许兴奋由树突末端传到另一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D.突触末端细胞质中小泡内的递质,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16.下列关于神经结构与功能的表述正确的是()A.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变B.突触传递的可能是上一个神经元对下一神经元的抑制作用C.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元的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元的末梢D.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觉17.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18.下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
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1.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准确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
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2.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3.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是()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4.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树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5.下图所示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A.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B.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C .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D .以上说法都对6.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A 、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B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 、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 、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7。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巩固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基础巩固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14·贵阳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组成及其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B.在一个反射弧中,兴奋始终通过电位变化传导C.在一个反射弧中,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导依赖神经递质D.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解析】选B。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需要发生电→化→电的信号转变,其中的化学物质为神经递质。
2.在运动会的举重项目中,某运动员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A.②④B.①④C.①②D.②⑤【解析】选A。
腰部受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说明传出神经或神经中枢受到损伤。
【误区警示】解答本题时容易忽视题干中腰部受伤的信息,而认为是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受损伤,错选D答案。
因此解答本类题目审题时一定要看清破坏部位。
3.(2014·威海高二检测)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A。
静息电位常见的测定方式是将电表的两个电极一个放在神经纤维的外侧,另一个放在神经纤维的内侧,由于内外两侧存在电势差,因此电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变式训练】如图表示连接有电表的一段神经纤维,且bc与cd的距离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刺激a点时,d点膜电位为内负外正B.当兴奋从a点传至d点时,b点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当兴奋从a点传至d点时,电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刺激c点时,电表的指针发生一次偏转【解析】选D。
高中生物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不偏转,乙只发生一次偏转B.甲只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C.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解析】据图分析:甲电流表跨两个神经元,乙电流表连接在同一条神经纤维上。
该突触结构类型是轴突-胞体型,且兴奋只能由乙神经元传向甲神经元,所以刺激A时,A所在的神经元甲会兴奋,而乙神经元不会产生兴奋。
【答案】 B2.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通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神经元B.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C.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D.神经递质的传递是双向的【解析】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而不是通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个神经元,A项错误;以上可以说明神经递质实质上是一种化学信号,但只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而不能使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故B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 项错误。
【答案】 B3.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部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未兴奋部位表现为外正内负,两者之间存在电位差,引起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C项正确。
【答案】 C4.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前膜B.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C.神经递质是一种电信号D.神经递质传递是双向的【解析】神经递质只能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即神经递质传递是单向的,A、D项错误;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B项正确,C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Ⅲ人教新课标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精练(完美解析版)一、选择题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解析: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内,其余三项所述活动均涉及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
答案:C2.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解析:若题中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未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正内负,b为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答案:C3.(密码原创)去除蛙的脑而保留脊髓,做成脊蛙。
用夹子夹住脊蛙的一腿使之不能收缩,用稀醋酸刺激这一条腿,蛙的另一条腿将弯向受刺激的腿进行搔拔。
此现象说明…( ) A.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也能发生反射B.未受刺激的一侧也有此反射的感受器C.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元有联系D.神经冲动传到脑,脑发生的神经冲动传到未受刺激的腿,使之弯曲搔拔解析:A项,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神经中枢反射不能发生。
B项,刺激夹子夹住的一侧,只有此腿的感受器受到刺激。
C项,受刺激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元有联系,一侧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可传到另一腿。
D项,脊蛙已经去除了脑。
答案:C4A.①和② B.②和③C.③和④ D.①和④解析: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突触小体膜)分泌,作用于突触后膜(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①是细胞体膜,④是突触小体膜。
答案:D5.如下图甲所示,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1~2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
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
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正确的是()解析:题中a部位兴奋时膜外为负,b处膜外为正,指针偏向左,曲线上显示为正电位;兴奋传至ab之间时指针不偏转,曲线显示为0电位;兴奋传至b点时,指针偏向右,曲线上显示为负电位;兴奋传至b点后指针不偏转,曲线显示为0电位。
答案:D6.(2011·东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表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S1~S4B.刺激达到S5后,兴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C. S5~S8期间,细胞膜上的电位是外正内负D.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解析:由题图看出,刺激强度在S1~S4期间,神经细胞没有产生兴奋,细胞膜呈静息电位,内负外正,细胞膜外含较多的Na+。
刺激强度在S5~S8期间,细胞产生兴奋,细胞膜上的电位为内正外负,但膜电位变化幅度相同,说明在此阶段,兴奋并没有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综合两图信息可以看出: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答案:D7.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C.ATP的合成和水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或关闭,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这个过程消耗能量,自然发生ATP的合成和水解,注意受体在突触后膜上,不在突触前膜。
答案:D8.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 2 -A.2处 B.3处 C.4处 D.5处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上一个神经元轴突)通过突触间隙传给突触后膜(系一个神经元树突或胞体),所以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c处检测不到兴奋。
答案:C9.(密码原创)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
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降低海水中Na+浓度,Na+通道开放,电位差会减小B.若增大海水中Cl-浓度,Cl-通道开放,电位差会增大C.若将坐骨神经—腓肠肌分别放置于海水、等渗KCl溶液、等渗葡萄糖溶液中,刺激坐骨神经都能产生神经冲动D.在坐骨神经与腓肠肌的接点处,兴奋双向传递解析:刺激神经纤维产生神经冲动,是因为Na+内流,若降低海水中Na+浓度,Na+内流减少,电位差会减小。
受刺激部位产生外负内正的电位,若Cl-进入细胞内会使得膜内正电位降低,电位差减小。
KCl溶液、葡萄糖溶液中缺少Na+,刺激坐骨神经不会产生神经冲动。
坐骨神经与腓肠肌的接点是突触,该部位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A1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既是高级中枢也是低级中枢B.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的患者不会讲话C.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有关,而与感觉活动无关D.产生渴觉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解析:A、C两项错误: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的中枢,而不是低级中枢,大脑皮层上有躯体运动中枢、感觉中枢等。
B项正确:(S区)受损,患者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D项错误:完整的反射弧包括5个环节,而渴觉的产生只需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三个环节。
答案:B11.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检测到b、d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解析:刺激c点在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因为在突触处兴奋不能逆向传递。
答案:C12.(2011·北京丰台)病例一:某种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相当于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病例二:乙酰胆碱是一种能引起肌细胞兴奋的递质,某种药物可以阻止乙酰胆碱的分解。
以上两种情况分别会导致(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肌肉持续收缩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肌肉持续舒张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肌肉持续收缩D.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肌肉持续舒张解析:受体失去功能后,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刺激神经,肌肉不能接受到神经冲动,不能引起收缩。
若某药物可阻止乙酰胆碱的分解,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不分解,可使肌肉持续性收缩。
C答案:A.b处的神经元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B.刺激b点引起③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反射C.分别刺激a点和b点,电流表指针均可发生偏转D.刺激a点,①②③和b点均可产生兴奋解析:大脑皮层可通过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控制脊髓中的神经中枢。
刺激b点能引起肌肉收缩,但无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不属于反射。
刺激b点,电流不能传到电流计,电流表指针不能发生偏转。
答案:C二、非选择题1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理而破坏,就会发生传导阻滞或丧失传导功能,由此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它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图中的A和B相当于其中的________,A和B之间接触的部位叫________。
(3)A和B的遗传物质相同,释放的物质不同,这体现了________。
效应器细胞识别乙酰胆碱后细胞收缩,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分解,细胞恢复舒张。
去甲肾上腺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胆碱酯酶分解,这体现了________。
(4)乙知某些神经元含有NO合成酶。
中枢神经系统中的NO可弥散到另一神经元发挥其生理作用,并起到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作用。
那么NO相当于一种________。
如果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
由此可见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 4 -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
解析:(1)若神经纤维被破坏,则兴奋不能传递到效应器,反射不能完成,由此可见兴奋能传导的条件就是神经纤维的完整性。
(2)A和B连接着效应器细胞,A、B属于传出神经。
(3)两个神经细胞之间的遗传物质相同,但表达的基因不同,所以两个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分泌的物质也不同。
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本质不同,而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去甲肾上腺素不会被胆碱酯酶分解。
(4)神经元之间发挥作用的是神经递质,NO可以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起作用,相当于神经递质。
肌肉痉挛是兴奋持续传递而不分解导致的肌肉抽搐,这是由甘氨酸被阻止释放造成的,所以甘氨酸的作用是抑制下一个神经元。
答案:(1)神经元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2)反射反射弧传出神经突触(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能酶的专一性(4)神经递质抑制15.下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①②是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A、B、C为突触,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即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
如果图示动作为踢小腿,图中突触后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若刺激图中①处,图中伸肌________屈肌________。
(填“收缩”或“舒张”)(3)若某药物可以阻断伸肌收缩,请设计实验,证明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却不能阻断在突触处的传递。
①实验原理:机体内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神经传导的兴奋。
②实验材料:略。
③实验步骤: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观察是否发生膝跳反射(或观察伸肌是否收缩)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观察是否发生膝跳反射(或观察伸肌是否收缩)。
④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膝跳反射时屈肌舒张(其收缩被抑制),原因是C处突触后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
(2)刺激题图中①处兴奋只能传给伸肌,不传给屈肌,即C突触后膜不产生兴奋,膜电位为静息电位,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
(3)要证明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却不能阻断在突触后的传递,就要设置两组对照,一组药物置于突触部位只能放于B处,另一组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只能放于②处,刺激神经纤维①处,对比观察结果即是否发生膝跳反射,来说明药物发生作用的具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