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世界
【读书心得】 《走进孩子的世界》读后感
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孩子共处的八年》读后感《与孩子共处的八年——一位华德福资深教师的探索》一书讲述的就是一位华德福教师介绍华德福学校如何进行一个又一个八年的教学轮回实践。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各种教育学原理的实际运用,各种特别而又实在的教育理念。
读了这本书我学习到了以下几点:一、设身处地的感受,走进孩子的世界。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的。
华德福学校八年的”牵手”是这样开始的,与孩子初识时,老师仔细观察他们,孩子们的动作,神态都不一样,表现了他们不同的个性,老师充满爱心的保留这一印象,直到这些初步印象合成内心的图景,帮助他逐步了解每个孩子。
在以后的学习中,时段课老师也充满爱心的融入孩子所做的事情中,通过设身处地的感受,熟悉下并确认每个孩子的性格和个性差异。
从第一次见面开始,老师就把孩子当做主体,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试图去了解他们,而不是高高在上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站在台上,被动得等待孩子与自己发生联系,当然孩子对老师的探求也是同时存在的,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这个即将与自己发生深刻联系的陌生人也在试图了解他,那么第一次见面除了拘谨,神秘,内在的一种互动已经悄然开始了。
教师要能够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尝试着从孩子的立场来了解孩子,与孩子产生同样的感受和体验,这是一种教育能力。
面对孩子就必须学会换位思考,唯有如此,孩子的心灵才会向你敞开,教育才会得心应手。
二、精心设计的细节,艺术化的教学。
日常教学中多安排一些与孩子一同活动的时间,在与孩子的共同活动中,要做到用心观察、体会孩子的视角,孩子的判断,孩子的行为方法,把握孩子的动作、节奏、心态等特点,建立与孩子相适应的内心世界。
比如《与孩子共处的八年》中,孩子们到学校后会开始一段集体活动,晨颂,跳圆圈舞,数数练习,吹竖笛等。
孩子们来学校前独自走很远的路,而且是不同的精神状态,有的孩子可能是在匆忙,慌乱中赶来上课,也有的孩子还半醒的状态,这在孩子向老师问好时,细心的老师已经观察到了。
家长会发言稿:走进孩子世界倾听孩子声音
家长会发言稿:走进孩子世界倾听孩子声音尊敬的校领导、各位教师、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各位共同参加家长会,以交流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问题。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声音”。
作为家长,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让他们全面发展并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
但是,我们有时候是否真正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是否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现代社会给予孩子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承受着学业的压力、社交的压力甚至是家庭的期望。
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去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首先,我们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家庭是孩子们的情感依托,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平日里,我们可以主动与孩子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朋友关系和日常生活中的困惑。
同时,我们也要尝试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要。
其次,我们要尊重孩子们的意见和选择。
孩子们也是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性的个体,他们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发展方向。
不要过多地把自己的期望和理想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做出自己的决策。
同时,我们也要教导他们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并承担自己的决策后果。
最后,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们可能会面临很多挫折和困难,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情绪问题。
同时,我们也要给孩子们传递正能量和自信,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困难并克服它们。
亲爱的家长们,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是我们作为家长的责任和使命。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关爱、包容和理解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谢谢大家!。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走进孩子内心的世界
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走进孩子内心的世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走进孩子内心的世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幼儿园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除了基础文化教育外,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各种压力和情绪问题都能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们走进自己内心的世界,实现全面发展。
案例一:李小明的自尊心问题李小明是一位来自普通家庭的幼儿园生。
尽管李小明平时表现得很活泼可爱,但是在小组活动中,他却总是表现得很内向,不愿意和其他孩子交流。
直到有一次老师与他谈心后,才发现他内心世界的状况。
原来,李小明在家中经常被父母过度溺爱,没有受到必要的批评和教育。
因此,他很难接受别人的批评,甚至在与同学交往中,被轻视或者批评时,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导致了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为了帮助李小明克服自尊心问题,老师充分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并及时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老师通过开展小组活动,在孩子之间互相帮助和交流,帮助李小明渐渐克服自卑情绪。
此外,老师还及时反馈李小明的表现,鼓励他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相信,自己也是一个重要的团队成员。
案例二:刘小芳的焦虑与恐惧刘小芳是一位五岁的小女孩,刚刚进入幼儿园。
尽管她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得很优秀,但是每次遇到不熟悉的事物,她就会出现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例如,每次进入幼儿园时,她总是害怕离开母亲,情绪非常不稳定。
由于她的焦虑与恐惧越来越严重,她的母亲决定来咨询老师。
老师根据刘小芳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首先,老师和刘小芳一起制定了规律、稳定和有预期的生活方式。
此外,老师还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给予家长更多安全感和指导建议。
在每次受到新事物的挑战时,老师还与孩子一起面对,慢慢地让她产生信心。
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刘小芳逐渐克服了恐惧和焦虑,变得更加独立自主。
结语:教育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更需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地方,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和探索的欲望。
我们作为成人,如果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就能与他们建立更好的沟通和关系。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片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他们常常会发明一些奇特的角色和故事,例如超级英雄、仙女、小动物等等。
他们通过想象和角色扮演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这也是他们发展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作为成人,我们可以与他们一起参与角色扮演游戏,进入他们的世界中去体验他们的感受和思维方式。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自我认知的过程。
在孩子的内心世界中,他们会思考自己是谁,自己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能力。
通过与其他人的相处和交流,他们逐渐了解他们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形成对自己的认同感。
作为成人,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求知欲。
他们会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产生强烈的兴趣,并希望通过探索和了解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进行探索和学习,通过回答他们的问题和与他们一起发现事物的乐趣,鼓励他们保持对知识的求知欲。
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渴望的世界。
他们对父母、亲人和朋友的爱和依赖是他们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他们也需要被父母和成人的关爱和理解,帮助他们愉快地成长。
作为家长和成人,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们,也能够帮助我们与他们建立更好的关系。
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权利和选择,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和鼓励。
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
真正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真正理解孩子,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1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青少年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个性和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生活。
从小接受任何教育都会逐渐培养起来不同的习惯和品德修养,对于孩子生的成长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系物的丝绦)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以不慎也。
”其大意是,在青色中染就是青色,在黄色中染就是黄色。
所放入的颜色变了,它的颜色也就变了,将丝绦放入五种颜色(的染缸中),最后就是五种颜色了,所以染丝不能不慎重。
在我看来,教育孩子跟染丝是一个道理,而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底色。
如果在家庭里没有给孩子好的教育,那么就等于把洁白无瑕的丝染错了颜色,再改起来谈何容易?这就是为何人们总说“教育要从小抓起”。
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
他们就像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且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
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有用,有的人没有作为,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其从小接受教育。
02如今很多父母崇尚“快乐教育”,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不必太多束缚和教导,其实不然。
很多真正能够影响孩子成才、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的重要习惯,就是从小养成的。
小时候不打好基础,长大了就难了,或者耍比小时候多花好几倍的精力去培养,事倍功半!教育孩子就如同盖高楼大厦打地基,小时候的地基打得有多稳固,决定以后楼的高度。
有一位父亲,他是企业高管,工作能力很强,业绩突出,但由于工作原因,陪伴孩子的日子屈指可数。
教育孩子的担子全部落在孩子母亲一个人的身上,而在孩子上学以后,身为全职太太的母亲就天天打麻将,对孩子基本放任不管。
常年出差不回家的父亲,为了弥补对孩子陪伴的缺失,每次回到家对孩子总是有求必应,给孩子大把零花钱。
于是孩子从小花钱无度,过早跟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在一起玩,通宵在网吧度过,甚至去酒吧,成绩直线下降,初中没上完就辍学了。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是纯真无邪的,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感觉。
家长和老师应该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建立起真挚的关系,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探索他们的想法、情感和梦想。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
他们可以变成超级英雄,可以驾驶飞船探险,可以和小动物交谈,可以让一片云变成一只可爱的动物……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一切都是可能的。
家长和老师应该尊重并鼓励孩子的想象力,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发挥和创造。
除了丰富的想象力,孩子的内心世界还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而欢喜,也可能会因为一点挫折而沮丧。
孩子们很敏感,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安慰。
当他们感到开心时,家长和老师应该与他们分享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快乐感;当他们感到难过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梦想和渴望。
有的孩子梦想成为一名医生,有的孩子梦想成为一名画家,有的孩子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家长和老师应该尊重并鼓励孩子的梦想,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孩子才能不断地探索和实现自己的梦想,迈向成功的道路。
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需要家长和老师付出更多的关爱和耐心。
家长和老师应该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关系,让孩子敞开心扉,与他们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家长和老师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思维方式,不断地去了解和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梦想。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未来。
家长和老师应该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建立起真挚的关系,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他们一定能够茁壮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栋梁。
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如何构建并运作的?如何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信任?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家长和教育者。
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需要通过观察、倾听和交流来建立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观察与倾听:认识孩子的情感表达孩子的情感表达方式与成人有所不同。
通过观察他们的行为和肢体语言,我们可以窥探他们内心的情感状态。
例如,当孩子面对一种挫折或挑战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沉默、愤怒或焦虑的情绪。
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抱怨、疑虑和需求,理解他们内心的需求和挣扎。
二、尊重与接纳:构建安全的沟通环境孩子需要一个安全、宽容的环境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人观点和感受,接纳他们的独特性。
不对孩子的感受进行贬低或无视,而是通过鼓励、支持和认可,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理解和尊重的。
三、提问与引导:深入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与孩子对话时,我们应该提出开放式问题,鼓励他们分享更多的细节和观点。
例如,我们可以问:“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学校的社交生活、兴趣爱好和挑战。
四、共情与理解:设身处地体验孩子的感受共情是理解和分享他人情绪的能力,对于与孩子建立深入联系非常重要。
我们要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设身处地体验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面对困难或挫折时,我们可以给予安慰、鼓励和支持,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我们会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
五、创造性表达:鼓励孩子通过艺术、游戏等形式表达内心有时,孩子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我们可以引导他们通过绘画、写作、游戏等形式来表达内心世界。
这些创造性的活动可以帮助孩子释放情感、培养想象力,并与他人建立情感链接。
六、尊重隐私与边界:给予孩子足够的独立空间尽管我们想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但我们也要尊重他们的隐私和独立性。
孩子有权保留一部分私人空间和时间,以独自探索和思考。
“平视”幼儿 走进孩子的世界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平视”幼儿走进孩子的世界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师幼互动贯穿于孩子的一日活动之中。
随着《纲要》的落实。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教学手段已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师的身份也随之发生变化。
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管理者,更应该“平视”幼儿,充当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参与者与合作者。
1,“平视”孩子,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走进孩子的世界,“平视”孩子,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应该是“我想他是在干什么”,而不是“我看到他在干什么”。
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游戏、共同生活,才能真正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教师与儿童之间积极的情感关系会促进儿童的自律以及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并有助于儿童形成一种安全和积极的自我感。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在积极的情感氛围内,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互动动机更强,效果也更好。
与幼儿的有效互动需要和幼儿有心灵上的共鸣,需要教师的言语、行为被幼儿真正地理解、接受、呼应甚至欣赏。
“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孩子们开始讨论给妈妈、奶奶送什么礼物。
有的说送丝巾,有的说自制一张心形贺卡送她们,有的说送一幅画……最后,小朋友决定送给妈妈们三个一:“一句话(一首歌)、一张心形贺卡、帮妈妈做一件事。
”接着,孩子们开始做贺卡,说要让妈妈来接时就能送给她。
有的孩子在贺卡上画了画,有的孩子请我帮他们写一句祝福的话,还有的孩子给贺卡镶上了美丽的花边…一孩子们在专心致志地写着、画着,并将已经做好的作品给同伴们欣赏,互相交流。
张张作品都有大家不简单的想法和爱心创意。
第二天,他们也从家里带来了一张贺卡送给老师,并祝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们就在这样的活动中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一丝丝爱意,并渐渐的学会了付出。
2,要尊重孩子,抓住学习的契机,建立合作探究式的师幼关系“师幼互动”应建立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
走进孩子的世界,聆听孩子的心声
走进孩子的世界,聆听孩子的心声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学前教育界的一个共识,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1.计划实施填充式;2.教师缺乏自主权;3.观念行为脱节化。
于是,这一共识便也成了一句时髦的空话,其实深究其原因是因为幼儿园传统的那套教学程式、教育活动设计模式及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阻碍了幼儿的主体发展,幼儿的兴趣、需要不能很好地得以关注和满足,致使教和学呈现一种消极被动的不相适应的状态。
我们认为只有当幼儿带着自身的兴趣、动力,融进自己的情感、企图、需要等这些因素投入活动,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但我们首先必须作如下思考:▲尊重孩子是否就是一味地追随和满足幼儿?▲怎样的学习才能真正地推动幼儿的发展?▲在尊重、满足幼儿的同时究竟该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体现教学本身的价值?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是师幼双方共同构建的一种活动,它协调了偏教师中心或偏幼儿中心论的理念和行为,把师幼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更强调两者之间的互动、呼应与协调,并在寻找幼儿兴趣、需要和教育目标结合点的基础上,及时吸纳师幼双方共同的智慧,理智而充分地追随、满足和激发幼儿,使教学既能顺应幼儿的发展,又能将发展纳入教师有计划的轨道。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对幼儿的尊重热爱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落实。
我们要从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上加以转变,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一、教育观的转变(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反对单纯的知识传授。
教育就是要为幼儿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去创新和发现,而不仅仅是单向灌输,把语言文字作为获取知识的捷径。
要为幼儿创设学习的环境,帮助幼儿在与情景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
也不再仅仅追求外在目标,而是要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育要因势利导,尊重幼儿的需要。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世界中》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走进孩子的世界中“儿童是最美的,一切个别特性在他们身上好象都沉睡在未展开的幼芽里”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呵护幼儿唯一的童年,让孩子们在爱的阳光里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是每个幼教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我很庆幸能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着他们成长的快乐与喜悦,怀着一颗童心,陪着孩子们漫漫长大,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
孩子们不喜欢一本正经的说教,喜欢的是爱与信任,爱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当孩子一旦体会到我们的爱,一个曾经是调皮的孩子也会被你的真情所收服。
记得有一次,我不舒服,孩子们都围着我问这问那:“老师谁惹你生气了”小朋友们会搬来一把椅子,一杯水...........孩子们就是这么可爱。
他们需要老师的爱,更需要老师的了解和尊重。
“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
”所以要想孩子能够完全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一定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了解幼儿,并不失时机的帮助他们。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必然有他们的天真和幼稚,在看到他们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找出他们距离我们教育要求的差距,我们不会因为孩子身上的某些缺点而不爱他们,更不应因为爱他们而迁就他们,让我们走进童心世界去了解和关爱孩子那一片童心的天地,相信我们会被那童趣的语言所感动,会被那孩子们的天真无暇、纯洁所感动!潘乐涵马上快6岁了,她是个文静可爱、自尊心强的小女孩,但她总是带着甜甜的微笑。
还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潘乐涵中午尿床了,从那以后乐乐整个人都变了,变得不怎么爱讲话了,总是闷闷不乐的。
尽管我没有因为尿床责怪他,也尽力说尿床没关系,但还是不能解除她的心理压力。
看着每天闷闷不乐的乐乐,我既心疼又着急,怎样让孩子走出阴影呢?一天,我走到乐乐面前,悄悄对她说:“乐乐,告诉你个小秘密,老师像你那么大也尿过床。
”同时也给乐乐讲了一个故事,引导幼儿不会因为这么大还尿床而闷闷不乐。
听了我的话,乐乐的眼神顿时亮了,是惊讶?是惊喜?惊讶于神圣的老师也会尿床?惊喜于老师也同我一样会尿床。
学会共情: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学会共情: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往往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和视角来指导孩子,却忽视了他们那独特的心灵之窗。
缺乏共情的教育方式,常常令孩子感到孤独无助,渐渐在亲子关系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共情,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它让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实例一:画画的梦想小雅自幼钟情于画画,她的作品充满了童真和想象。
有一天,她怀揣着满心的期待,拿着一幅自认为最杰出的画作给父亲看。
父亲却冷冷地说:“你画这些有什么用?将来又不能靠这个吃饭。
”小雅的热情瞬间被浇灭。
从此,她再也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心血之作。
试想,若父亲能带着共情的心态,温柔地回应:“小雅,你的画真是太有创意了,爸爸为你感到无比骄傲。
”这样,小雅不仅会感到被理解,还会更加坚定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共情的话语,犹如阳光般温暖,能让孩子的心灵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
实例二:被误解的友谊小明在学校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却发现同桌总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他郁郁寡欢,回家向妈妈倾诉。
妈妈却无情地说道:“早叫你别交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现在知道错了吧?”小明听了,只感到更加孤独无助。
若妈妈能以共情之心回应:“我明白你一定很难过,被朋友误解真的是一种痛苦的感觉。
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好吗?”这样的话语会让小明感到被支持,而不是被指责。
正如海伦·凯勒所说:“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需要用心去感受。
”共情的力量,能够让孩子在逆境中找到温暖的避风港。
实例三:旅行的照片小丽热爱旅行,每次出行都会拍摄大量照片。
有一次,她满怀喜悦地给妈妈展示自己的旅行照片。
妈妈却挑剔地说:“你老抿嘴笑干嘛,多不好看啊。
”小丽的热情瞬间化为乌有。
如果妈妈能共情地回应:“这些照片拍得真美,能看出来你玩得很开心!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这样的对话,不仅能让小丽感到被重视,还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正如玛雅·安吉洛所说:“人们会忘记你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带给他们的感受。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的沟通融洽?
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的沟通融洽?
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与孩子相处的融洽。
让孩子感受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关心自己。
不少家长在遇到宝宝顶嘴或“讲歪理”时会大发雷霆,并给予严厉地训诉及制止。
他们不知道是孩子有健全四维的表现,也是培养孩子明辩是非、学会与父母沟通的好时机。
孩子的“歪理”是以自己的理由来看事物。
父母应用客观的角度观察孩子的叛逆问题,也要审视自己的态度。
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急躁的家长要保持冷静,才能使孩子冷静下来,便于沟通。
只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才能跟孩子相处的更融洽。
此时孩子的反抗行为自然就会减少。
说出自己的好感觉。
而不是直接指责批评孩子。
总是太直接和太武断,没头没脑地批评孩子,会让孩子失去信心,特别是对大一点的孩子。
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多思考一下,用关切的言语和孩子交流,孩子才能感受到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关心自己。
虽然作为家长要建立某些权威,要求孩子做合理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掌握好语气,并简单的说明理由,如果家长能用温和的态度管教和指导,会大大增强教育效果,并且还能提高孩子用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能力别动不动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与孩子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
(是理智的沟通而不是吵架)
别拿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不足,这样会扼杀自己孩子的自信。
我们可以经常鼓励孩子,给孩子自信。
孩子有了挫折,应鼓励他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给予孩子鼓励和勇气。
把您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好朋友。
家长会发言:走进孩子世界,倾听孩子声音
问题:孩子进入中学.绝大多家长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前无话不谈的孩子.逐渐变得沉默.越来越不愿意和自己说话.甚至变得不听话了.变得越来越不好管了。一回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手机、ipad.反复督促才勉强写作业。
许多家长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实际上.不是孩子变化的错.而是我们不变化的错。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不断进步。有人说的好:当你的成长速度跟不上爱人时.婚姻会出现问题.当你的成长速度跟不上孩子时.教育会出现问题 ;当你的成长速度跟不上老板时.工作会出现问题 ;当你的成长速度跟不上客户时.合作会出现问题;当你的成长速度跟不上市场时.公司会出现问题。教育孩子更需要学习.需要提高.需要改变。
育儿心得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育儿心得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育儿心得育儿心得我是大班某某某的妈妈,现在我把我的心得和大家分享。
作为家长首先要经常与老师沟通,因为孩子一整天都在学校,老师付出的最多,也最了解孩子,与老师经常沟通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可以更快的让孩子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小孩子是最没有耐性的和坚持力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经常的督促。
其次家长要和孩子交朋友,有时间时陪她玩她愿意玩的游戏。
玩的时候你可以问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样可以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
遇到事情时和她商量,与她交心,教她把事情换位思考一下,自己是什么心情,什么感受,交孩子有一颗善良和理解的心,如果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玩玩突然就不高兴了,也不愿意说是什么原因,可以先放一下,把话题转移,过一会在问,她就会说,这时你要帮她分析让孩子变的大度些,在一起玩是件开心的事不要计较小小的过失,谁都不是有意的,是自己孩子的错时要让她主动去道歉。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要说明原因,讲道理,分析这要求对她来说好的影响有多大,坏的影响有多大,让她自己比较一下。
虽说孩子的心里不高兴但基本上都会主动放弃。
如果孩子同样的错误出现了两次以上,就要提醒她这件事情不应该出错的。
妈妈以前与你说过,并告诉她这次可以原谅。
如果再出错就必须要严厉起来,不能心软。
事后要告诉她妈妈的本意也不愿意这样,是因为你把妈妈给气急了。
妈妈也是为了你好。
如果有一天孩子不用大人督促就能把事情作的很好,那么就要表扬她,宝宝今天真棒,真是个好宝宝。
并适当的给些奖励比如“三个吻”或是给点吃的或是玩的,她都很高兴。
大人不要轻易的对孩子许诺,如果许诺了就一定要对限,当时不能及时对限诺言就必须解释清楚。
在孩子面前不能失信。
当大人出错时要与孩子说“对不起”。
她会记住的,她出错时同样会与你说“对不起”。
记得有一次是我把她的什么东西弄坏了,我不记得了,当时我没有说话,也没有对她说“对不起”,她就撵着我让我与她说“对不起”。
当时我就笑了,心想我怎么还不如孩子呢,然后我说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了。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走进孩子的童话世界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走进孩子的童话世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的使命不仅是教授知识和技能,更是引导孩子走进他们的童话世界,帮助他们逐渐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幼儿教师教育笔记走进孩子的童话世界。
一、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神秘而又美妙的地方,我们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只有了解了孩子,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让他们更自信、更开心地成长。
在课堂上,在游戏中,我们需要时刻留意孩子的表情、动作、语言,通过观察和与孩子的互动,才能把握孩子的需求和兴趣点。
二、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在童话世界里,充满着奇幻的故事、色彩斑斓的景色和生动的角色。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要走进孩子的童话世界,就需要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其中学习、成长。
可以在教室里摆放一些有童趣的装饰物,例如彩虹、小动物、花草等,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好奇。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故事讲述、手工制作、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孩子走进有趣的童话世界,体验到不同的人物和场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借助创意拓展教育借鉴童话世界中的元素,可以为教育带来更多的创造性和新意。
在课程中引入一些童话故事、歌曲和角色的元素,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例如,可以设计“小红帽寻找大灰狼”的活动,让孩子担任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故事的情节,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教学方式,既能增进孩子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又能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愉悦和兴奋。
四、鼓励孩子表达自我在孩子的童话世界里,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塑造不同的角色和情节。
这时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引导孩子了解故事和情节,还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孩子自由发挥,通过音乐、舞蹈、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在教育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孩子可以越来越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教育心得-走进孩子内心世界
怎样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教育心得-走进孩子内
心世界
教育心得: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作为名幼儿园教师,每天结仇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所以我们教师应学会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
是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感情,那么老师的爱更是博爱了。
我努力以一个教师无私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没一个孩子。
这个学期我们班来了一名小女孩叫小婉,她很可爱,但是胆子很小,少了几分活波,不爱与人交往。
也只是整天呆在自己的座位上。
处于教师的责任,每天妈妈送她来幼儿园时,我总是投以亲切的微笑和她打招呼,和她一起出去做游戏,不让她觉得生疏。
午睡时,刚开始时我帮她脱衣服,脱鞋子,慢慢的我便鼓励她自己脱衣服,同时我也会常常带着微笑减少孩子的压力。
也给予她更多的爱抚与帮助,在老师的带动下,我们班的小朋友都主动和她打招呼,一起玩游戏。
通过我和小朋友这么长时间的努力,她很快的便熟悉了这个环境并与其他的小朋友成为了好朋友,这也同时让我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文章来源
第 1 页共 1 页。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走进孩子的世界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走进孩子的世界
导读:本文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走进孩子的世界,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今天,我带领我们班的宝贝们开展艺术绘画活动,主题是——给妈妈的礼物。
我先让宝贝们观看了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的视频。
提出问题,让宝贝们通过举手的方式来抢答问题,宝贝们的积极性很高。
于是我开始引导宝贝谈谈对妈妈的爱,妈妈对宝宝的爱,以此来引出绘画主题——给妈妈的礼物。
进入绘画环节,宝贝们拿到绘画材料后。
认真的思考,开始绘画。
我四处走动,观察宝贝们的绘画进程和解答部分宝贝的疑问。
一会儿,有几个宝贝的作品完成了。
开心的拿过来与我分享自己准备给妈妈的礼物,并且个别宝贝还说明了准备礼物的原因。
看着宝贝们的作品,表达出来的是对妈妈浓浓的爱。
这时候,我们班的吴汝情小朋友激动的把作品塞到我面前。
我一看,呀!好特别!怎么纸上画满了棒棒糖。
我就说:“是不是宝贝的妈妈很喜欢吃棒棒糖呀?”他摇摇可爱的小脑袋,于是我又说:“那宝贝为什么送那么多棒棒糖给妈妈呢?”他开心的说:“因为棒棒糖是甜甜的!吃了嘴里甜甜的,心里面也会甜甜的,然后就会感觉到幸福。
”“哦!宝贝是希望妈妈幸福对不对?”他点点头就回位子上了。
原来,孩子总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也许是我们能理解的,也可能是我们不理解的。
作为老师或者家长的大人们,多花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精力、一点点耐心。
走进孩子的世界,他们总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孩子的世界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个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
作为初为人师的我肤浅的理解为:这大概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的培养,在学生身上所转化的水平吧。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水平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升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我们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让德育工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
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工作中,老师不但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老师的眼睛监督同学行为的同事,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老师们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能够研读的书。
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们班级的晨读一直纪律不好,教室里总是不静,干什么都有,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不过虽然纪律好,学习效
率不高,仍然有同学桌面空空的发呆、哪怕一块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个早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能够把我的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逐步的,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身教生语言传。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小脸,心里真的是——幸福。
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的承认。
记得因为新学期换教室,班级只有我一套钥匙,开学第一天,我便让学生吃了闭门羹,当我急匆匆的来到教室的时候,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门口等着了,我有些歉疚,犹豫了好几分钟,我在晨会时间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同学们对我的行为都非常惊讶,尴尬了几秒钟之后,从同学的表情中,我读到了大家对我的谅解,我想收获不但于此吧。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老师一定要溶入学生的生活,时而把自己当老师,时儿把自己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走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无尽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