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阅读答案附赏析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苏轼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②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 2019.11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浣溪沙①苏轼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①此词为苏轼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所作。
②洛,指洛河,源出安徽定远,北入淮河。
1.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全词是按照空间变换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B.“细雨斜风”是描写乍暖还寒的情景。
C.这首词属词中中调,节奏明快,抒写了对生活的感悟。
D.“媚”运用了拟人手法,极富动态之美,融入了词人主观的感受。
E. 词中的“淡烟”和“疏柳”渲染了自然环境的清新和美好。
2.上阕前两句,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所写都是早春之景,二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 【答案】1.AC2.苏词所写早春之景,色彩清丽,境界开阔。
先写雨细风斜,瑟瑟寒侵。
后写雨过天晴,淡云疏柳尽沐晴辉。
“作晓寒”是不在乎的态度,“媚”显示了生命的活力。
流露出了一种喜悦之情,更表达了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韩诗所写早春之景,润泽舒适,淡素朦胧。
春初小雨,细滑润泽。
春草经雨之后,似有似无,若隐若现。
诗人借早春之景抒发了对春天由衷的喜爱之情。
【解析】1.试题分析:题干是“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A项,“空间顺序”有误,应是时间。
C项,“中调”有误,应是小令。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上阕前两句,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所写都是早春之景,二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苏轼《浣溪沙》阅读答案
苏轼《浣溪沙》阅读理解及答案苏轼《浣溪沙》阅读理解及答案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理解,同时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理解及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苏轼《浣溪沙》阅读理解及答案,欢迎阅读!苏轼《浣溪沙》阅读理解及答案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发挥想象,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所展现的画面。
(2分)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阅读答案6.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
评分意见:景物全1分,适当合理想象,语言优美1分。
7.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评分意见:意思对即可,不必苛求字字对应。
苏轼《浣溪沙》阅读理解及答案 2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准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
②午盏:午茶。
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
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13.上阕中,▲ 和▲ 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
(2分)14.“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13.烟(淡烟)、柳(疏柳)《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14.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的喜悦,品茶尝鲜的舒畅,远离世俗干扰的闲适。
苏轼《浣溪沙》阅读理解及答案 3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①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①噀:xùn,喷。
6.“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两句中哪两个字最生动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点评。
答案“惊”:吃惊、惊讶。
“怯”:胆怯、害怕。
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齿舌间如泉般流淌。
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初尝新橘时的感受,表达喜爱之情。
苏轼《浣溪沙》阅读答案
苏轼《浣溪沙》阅读答案
《浣溪沙》阅读训练,有助于引导同学们学习《浣溪沙》,进而再进行《浣溪沙》赏析。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6-7题。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发挥想象,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所展现的画面。
(2分)
7.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苏轼《浣溪沙》阅读答案
6.山下溪水潺湲,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
评分意见:景物全1分,适当合理想象,语言优美1分。
7.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评分意见:意思对即可,不必苛求字字对应。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13-22题。
浣溪沙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准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
②午盏:午茶。
③蓼(liǎo)茸:蓼菜嫩芽。
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13.上阕中,▲ 和▲ 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
(2分)
14.“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3.烟(淡烟)、柳(疏柳)《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
14.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的喜悦,品茶尝鲜的舒畅,远离世俗干扰的闲适。
《浣溪沙》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
(明)刘基
布谷催耕最可怜,声声只在绿杨边。
夕阳江上雨余天。
满地蓬蒿无旧陌,几家桑柘有新烟?战场开尽是何年。
1.这首词写的是(季节)(时分)所见的农村景象。
(2分)2.简析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
(4分)
【参考答案】
1.(2分)春季(春天)傍晚(黄昏或夕阳西下)每空1分。
2.(4分)表现手法:①采用逆转反衬手法,上阕写乐景,下阕写哀景;②采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③采用反诘手法,描写议论结合,篇末点明题旨。
作者情感:①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责;②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期盼战场早日化为良田。
表现手法2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分析作者情感2分,每点1分
赏析:
这首词采用了反衬、白描、反诘等多种表现手法,上阕写乐景,下阕写哀景,通过描写议论结合的方式和质朴的语言,简洁的勾勒出了战争对人们的伤害。
描绘出了一幅春耕无人,满地蓬蒿的凄惨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连年战争的不满和谴责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期盼战场早日化为良田的心态。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济世拯民的政治抱负。
刘基追慕杜甫诗歌的人民性和现实主认精神,具有深厚的爱民之心和民本思想。
他对战祸的扰掠十分愤懑和悲愁,对恣肆盘剥百姓的官吏更有着切齿的痛恨。
以至“恨不斩官头,剔骨取肉尝”,他的襟怀与杜甫是相类似的。
叶蕃称刘基词是“写忧世拯民之心”,绝非过誉。
《浣溪沙》苏轼词作鉴赏(细雨斜风作晓寒)注释
《浣溪沙》苏轼词作鉴赏(细雨斜风作晓寒)注释【作品介绍】《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原文】浣溪沙⑴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⑵游南山⑶。
细雨斜风⑷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⑸。
入淮清洛⑹渐漫漫⑺。
雪沫乳花浮午盏⑻,蓼茸⑼蒿笋试春盘⑽。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⑴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⑵刘倩叔:名士彦,泗州人,生平不详。
⑶南山:在泗州东南,景色清旷,宋米芾称为淮北第一山。
⑷细雨斜风:唐韦庄《题貂黄岭军官》:“斜风细雨江亭上,尽日凭栏忆楚乡。
”⑸媚:美好。
此处是使动用法。
滩:十里滩,在南山附近。
⑹洛:洛河,源出安徽定远西北,北至怀远入淮河。
⑺慢慢:水势浩大。
⑻“雪沫”句:谓午间喝茶。
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
宋人以讲茶泡制成白色为贵,所谓“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宋赵德麟《侯鲭录》卷四记司马光语)。
唐曹邺《故人寄茶》:“碧波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东坡《西江月》:“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午盏:午茶。
⑼蓼(liǎo)茸:蓼菜嫩芽。
⑽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白话译文】细雨斜风天气微寒。
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
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
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创作背景】这首纪游词,是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在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
【赏析】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古诗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翻译赏析
古诗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翻译赏析《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全文如下: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前言】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词的上篇写早春景象,下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注释】⑴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⑵刘倩叔:名士彦,泗州人,生平不详。
⑶南山:在泗州东南,景色清旷,宋米芾称为淮北第一山。
⑷细雨斜风:唐韦庄《题貂黄岭军官》:“斜风细雨江亭上,尽日凭栏忆楚乡。
”⑸媚:美好。
此处是使动用法。
滩:十里滩,在南山附近。
⑹洛:洛河,源出安徽定远西北,北至怀远入淮河。
⑺慢慢:水势浩大。
⑻“雪沫”句:谓午间喝茶。
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
宋人以讲茶泡制成白色为贵,所谓“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宋赵德麟《侯鲭录》卷四记司马光语)。
唐曹邺《故人寄茶》:“碧波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东坡《西江月》:“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午盏:午茶。
⑼蓼茸:蓼菜嫩芽。
⑽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翻译】细雨斜风天气微寒。
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
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oRg的野菜。
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鉴赏】这首纪游词,是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
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秦观《浣溪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秦观《浣溪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秦观《浣溪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秦观《浣溪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秦观《浣溪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①穷秋:夏历九月,晚秋(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的? (3分)(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4分)答案:(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
(1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的。
(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的。
(1分)(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飞花”和“梦”本不相似,无从类比。
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
(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
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2分)(3)梁启超曾将下阕中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赞为“新奇的比喻”请简要分析“比喻”的“新奇”之处。
【答案】词人将“飞花”和“梦”、“丝雨”和“愁”这两组本来互不相关的事物,依据它们之间分别具有的“轻”和“细”的相似点,构成了两个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另外,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不说梦似飞花,愁如丝雨,而说飞花似梦,丝雨如愁,亦很新奇。
(4)词的开篇两句有什么作用?(4分)答:漠漠轻寒、晓阴、秋点明了写景时间,小楼则点名抒情的时间、地点。
周邦彦《浣溪沙》阅读答案赏析
周邦彦《浣溪沙》阅读答案赏析
周邦彦《浣溪沙》阅读答案赏析
浣溪沙
周邦彦
翠葆①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
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
柳梢残日弄微晴。
[注]①翠葆:指草木新生枝芽。
竹径成:春笋入夏已长成竹林。
②跳雨:形容雨滴打在荷叶上如蹦玉跳珠。
1.赏析“新荷跳雨泪珠倾”一句中的“新”和“跳”的表达效果。
2.有人认为本诗别具一格,全诗六句,无一句透露作者心情;也有人认为,作者心情在本诗中处处流露。
对此,请结合本诗的'写作手法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此句形容雨打池中嫩荷,水珠溅跳,如珠泪下倾。
“新”字突出夏日荷叶新长成,嫩绿清新,充满生机的特点。
“跳”字,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落在荷叶上滚动的雨珠,描摹得生动活泼。
(意对即可)2.诗人以景写情,融情于景。
全诗六句,句句写景,通过描绘翠竹成荫、雨打新荷、小径通幽、风牵帘衣、扇影轻摇、残日斜照等画面,渲染了夏日的清爽,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诗人闲适惬意的心情。
(意对即可)
评解:
此词写夏日乍雨还晴的景色,体物工巧。
新竹成林,新荷跳雨,柳梢弄晴,具见新颖别致;至曲阑斜转,风约帘衣,水摇扇影,则人、景浑然一体,意趣横生,清新柔丽,委婉多姿。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1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赏析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
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
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
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
作者从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
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
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
“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
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
(宋治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
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
苏轼《浣溪沙》解读赏析
原文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一、前言苏轼是天才的文学家,写诗二千多首,作词三百多首,写文四千多篇。
他是公选的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所写《黄州寒食诗帖》是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自称:“我书易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书无定法,就随便写写,太凡尔赛了!苏轼还是“段子手”,“造梗”无数:“河东狮吼”、“俗不可医”、“蝇头微利”、“胸有成竹”、“不识庐山真面目”等等。
他是一个绝对的全才!出色的水利专家,疏浚西湖,兴修水利,“苏堤”是西湖永远的风景线;他是仁慈的医生,治病防疫,筹备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公立医院;他是“吃货”们的鼻祖,经苏轼改造过的“东坡肉”“东坡肘子”响誉天下,流传至今,据称现有66道菜受到苏轼的影响……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假如要去旅行,我不要跟李白一起,他这个人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也不跟杜甫一起,他太苦了,恐怕太严肃。
可是苏东坡很好,他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朋友,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苏轼的《浣溪沙》,跟随苏东坡旅行“南山”,喝“午盏”,品“春盘”,体会“人间有味是清欢”。
二、鉴赏久贬谪黄州的苏轼,依旧让宋神宗念念不忘,“人材实难,弗忍终弃”,毕竟是个难得的天才,不用实在可惜啊!于是元丰七年(1084)初,被贬整整四年之久的苏轼,安置地从黄州改为汝州,“贬谪”也转为“赋闲”。
处于待用之际的苏轼,开始放飞自我,游山玩水,玩得不亦乐哉!先去筠州(江西高安)造访弟弟苏辙,五月接受佛印之邀,庐山访禅。
在苏轼十二月抵达京都高升为起居舍人(皇帝侍从官)之前,他还在跟朋友刘倩叔泗州南山游玩。
《浣溪沙》这首词,即写于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二十四日。
记录了他随同朋友泗州刘倩叔,一起游玩南山的情景。
词的上片写游历南山之景,共有三句。
“细雨斜风作晓寒”,点出游玩天气:有雨,有风,还有点寒冷。
简直是不利出行,但这能挡得住“大玩家”苏轼的游兴吗?NO,有雨,但可喜是蒙蒙细雨;有风,胜在偶尔刮一刮,有时甚或刮不到,是谓“斜风”嘛!风与雨交加,也只是加诸身上一点点寒意罢了。
《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鉴赏
《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鉴赏《浣溪沙》阅读题答案及鉴赏旋抹红妆看使君②,三三五五棘篱门。
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③,乌鸢翔舞赛神④村。
道逢醉叟卧黄昏。
【注】①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果然求得甘霖。
初夏,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
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是第二首。
②使君:苏轼。
③收麦社:夏天麦收后的祭祀谢恩仪式。
④赛神:用仪仗、箫鼓、杂戏迎神的活动,又称赛会。
(1)上片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旋抹红妆写得极为精彩,请加以赏析。
(2)下片用什么描写方式表现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词的最后两句加以分析。
答案:(1)上片写了一群农家女聚在家门前争看州官的情景。
(2分)旋抹红妆的抹红妆表现对使君的敬重、看使君的隆重,旋表现看使君心情的急切。
(2分)(2)下片用侧面描写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农家丰收后的富足与欢乐的喜悦心情。
(2分)第五句写祭品的丰厚表现百姓的喜悦,第六句写一喝醉的老翁表现百姓的喜悦,从而表现诗人的喜悦之情。
(2分)赏析: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有诗云: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起伏龙行》)。
作者作为徐州太守,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
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
这是第二首。
这首词写谢雨途中见闻。
上片作者着重写村姑形象。
村姑不像朱门少女深锁闺中,但仍不能和男子们一样随便远足去瞧热闹,所以只能在门首聚观,这是很富于特征的情态。
久旱得雨是喜事,使君(州郡长官的敬称,这里是作者自谓)路过是大事,不免打扮一下才出来看。
劳动人民的女子打扮方式,决不会是弄妆梳洗迟的,旋抹红妆四字足以为之传神。
匆匆打扮一下,是长期生活养成的习惯,同时也表现出心情的急切。
选择一件茜草红汁染就的罗裙(蒨罗裙)穿上,又自含爱美的心理。
看使君当然有一睹使君风采之意,同时也有观看热闹的'意味在内。
三三五五总起来说人不少,分散着便不能说太多,但棘篱门毕竟小了一些,都争着向外探望,你推我挤(相排),便有人尖叫裙子被踏破了。
苏轼《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和赏析
苏轼《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和赏析苏轼《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和赏析对于苏轼的词,大家都非常的了解,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苏轼《浣溪沙》的阅读答案和赏析。
希望大家喜欢。
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①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注】《浣溪沙》是苏轼46岁被贬湖北黄州游清泉寺所作。
①子规:杜鹃鸟;②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
1.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
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2.词的上阕,通过写雨中的兰芽、沙路和子规营造了怎样的境界?(3分)3.苏轼诗词中常有哲理性的句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也富含哲理。
请说出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4分)4.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意象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3分)5.白居易《醉歌》中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苏词和白诗都写道“唱黄鸡”,两者表达的感情一致吗?请简要分析(5分)6.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木糙住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7.黄鸡的本意是:,诗中是指:8.发挥想象,描绘“山下兰芽短浸溪”所展现的画面。
(2分)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0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赏析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赏析》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词,叫《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先来说说这词的开头“细雨斜风作晓寒”,想象一下,清晨的时候,细细的雨丝飘着,风儿轻轻吹着,带着一点点的寒意。
是不是感觉特别有画面感?就好像咱们在一个有点凉飕飕的早上,走在小路上,能感受到那丝丝的凉意和轻柔的风。
“淡烟疏柳媚晴滩”这句呢,淡淡的烟雾,稀稀疏疏的柳树,让晴朗的沙滩显得更加迷人。
这就像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简单却很美。
“入淮清洛渐漫漫”,清澈的洛水流入淮河,水面渐渐变得宽阔起来。
咱们可以想象那水流奔腾向前,越来越宽广的样子。
再看“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中午的时候,茶盏里浮着白色的浮沫,就像雪花一样。
还有新鲜的蓼菜和蒿笋,摆在春盘里,准备品尝。
这是不是让咱们想到了春天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美食的温馨场景?
最后“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可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
意思是说,人世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那清淡的欢愉。
这告诉我们,不一定要追求那些奢华的东西,简单、平淡的快乐才是最珍贵的。
比如说,咱们在周末的时候,和小伙伴一起在公园里玩耍,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只是一起跑一跑、笑一笑,那种快乐就是清欢。
又或者,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简单的饭菜,聊聊天,这种温馨的时刻也是清欢。
同学们,通过欣赏这首词,咱们能感受到作者对生活中那些简单而美好的事物的喜爱和珍惜。
希望大家以后也能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清欢,享受这种平淡却真实的快乐。
好啦,关于《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的赏析就到这儿啦!。
宋词: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原文译文赏析
宋词: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原文译文赏析《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宋代:苏轼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译文】细雨斜风天气微寒。
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
清澈的洛涧汇入淮河,水势浩大,茫茫一片。
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
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一作《浣溪纱》,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平韵。
南唐李煜有仄韵之作。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
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刘倩叔:名士彦,泗州人,生平不详。
南山:在泗州东南,景色清旷,宋米芾称为淮北第一山。
媚:美好。
此处是使动用法。
滩:十里滩,在南山附近。
洛:洛河,源出安徽定远西北,北至怀远入淮河。
漫漫:水势浩大。
“雪沫”句:谓午间喝茶。
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
午盏:午茶。
蓼(liǎo)茸:蓼菜嫩芽。
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
这是一首纪游词,是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的。
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细雨斜风天气微寒。
淡淡的烟雾,滩边稀疏的柳树似乎在向刚放晴后的沙滩献媚。
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在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辉。
俨然成了一幅淡远的风景图画了。
一个“媚”字,尤能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
作者从摇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
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豪气的表现,精神境界的高人之处。
苏轼经典宋词《浣溪沙》赏析
【导语】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凡的成就,就⼀种⽂体⾃⾝的发展⽽⾔,苏词的历史性贡献⼜超过了苏⽂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了全⾯的改⾰,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了词的⽂学地位,使词从⾳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种独⽴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向。
下⾯是分享的苏轼经典宋词《浣溪沙》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苏轼经典宋词《浣溪沙》赏析【⼀】 《浣溪沙·游蕲⽔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清泉寺,寺临兰溪,溪⽔西流。
⼭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泥。
萧萧暮⾬⼦规啼。
(萧萧⼀作:潇潇) 谁道⼈⽣⽆再少?门前流⽔尚能西!休将⽩发唱黄鸡。
赏析 东坡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适。
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贬到黄州。
这在苏轼的政治⽣涯中,是⼀个重⼤的打击。
此词描写⾬中的南⽅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当益壮、⾃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种向上的⼈⽣态度。
上阕写暮春三⽉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感悟,启⼈⼼智。
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
⼭下⼩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娇嫩的幼芽。
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泥。
傍晚细⾬潇潇,寺外传来了布⾕的叫声。
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情是愉悦的。
唤起内⼼对⼤⾃然的喜爱及对⼈⽣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的对⼈⽣的哲思。
下⽚诗⼈就眼前“溪⽔西流”之景⽣发感慨和议论。
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摅写有关⼈⽣的哲理。
“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长恨⽔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匆匆向东奔驶,⼀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来说只有⼀次,正如古⼈所说:“花有重开⽇,⼈⽆再少时。
”这是不可抗拒的⾃然规律。
【文言文阅读答案】《浣溪沙》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浣溪沙》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丝绸洗涤流
秦观
淡漠的小楼上透出淡淡的寒意,晨曦阴郁如寒秋,淡淡的烟水画屏幽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8.这个词表达什么情感?这种情绪是如何表达的?
答:
9.“自由飞翔的花朵如梦般轻盈”这句话是一个隐喻。
如今,沈祖禹在宋词鉴赏中称
之为“奇异隐喻”。
请告诉我“奇怪”这个比喻在哪里?
答:
10.填空下列著名的文章和句子。
(从问题a和B中选择一个答案;如果你回答了两
个问题,则根据问题a得分)(6分)
甲:(1)顾吾念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它的奇异性可以分为两层。
首先,“飞花”和“梦”并不相似,所以没有类比。
然而,诗人发现它们之间有两个共同点:光与美,并将这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恰当而新颖的隐喻。
第二,一般的隐喻是用具体的事物来描述抽象的事物,或
者将难以捉摸的事物与难以捉摸的事物相比较,但诗人在这里使用的是相反的隐喻。
他没
有说梦就像飞花,但飞花就像梦,这也是非常新奇的。
10.甲: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人间有味是清欢一般指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全词翻译赏析,欢迎阅读![译文]这清新欢娱的生活,真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啊。
[出自]苏轼《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媚晴滩:装饰晴滩。
晴滩指南山附近的十里滩。
清洛:清澈的洛河。
雪沫乳花:煎茶的水面浮现的泡沫。
蓼茸:蓼菜的嫩芽。
试春盘:旧俗立春日馈赠亲友,以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谓“春盘”。
因时近立春,故此云“试”。
译文:风斜细雨,瑟瑟寒侵,天气好似小寒时节。
南山附近的十里滩,雨过天晴,柳树装饰着河滩,风光宜人。
洛水注入淮河,水势盛大,畅通无阻。
在野外饮茶进餐,乳白色的香茶配上翡翠般的春蔬,十分爽口。
这清新欢娱的生活,真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啊。
赏析:这首纪游词,是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
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
上阕,诗人用素描的手法,给我们描画出一幅淡雅的富于动感的水墨画似的景色: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俪向前。
下阕,抒发诗人游南山的感受:中午时分,在山庄农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间最有味的是这清淡的欢愉啊!“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推荐十一篇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推荐十一篇篇1:《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第二句写向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
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
作者从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
于残冬岁暮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度越恒流之处。
“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
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临淮)不近,非目力能及。
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茫了。
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
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
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日气氛和诱人的力量。
“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泡。
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
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
“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
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观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
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舔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篇2:《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浣溪沙①苏轼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②渐漫漫。
雪沫乳花③浮年盏,蓼茸蒿笋试春盘④,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这首词。
是苏轼贬谪苏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
②清洛,冷XX洛河。
③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①浮午盏②,蓼茸③蒿笋试春盘④。
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①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沫。
②午盏:即午茶。
③蓼茸:蓼菜的嫩芽。
④春盘:旧俗,立春时用蔬菜、水果、糕点等装盘馈赠亲友。
1.赏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
(3分)
2.下片人间有味是清欢中的有味主要是指哪些有味的事物?清欢在这里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趣?(4分)
参考答案
1.作者用一媚字,把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写活了,似乎淡烟和疏柳也懂得献媚晴滩似的,给人以动感,写出了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的初春美景(2分),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声(2分)。
2.人间有味是清欢,由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这两件有特色的事物来表现。
清欢的意趣表现在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也是对宁静无忧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练字的赏析能力,答题时,可根据媚字的含义,从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角度,答出其表现的事物特点,表现的作者情感即可。
媚字运用的是拟人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淡烟和疏柳在河滩上的妩媚神态,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声。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第一问可根据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提炼出事物即可。
第二问可根据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所描写的意境分析作答,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表现了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
也表现出词人对这种平淡简朴生活的热爱,从而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表现出来。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赏析:
此为一首记游词。
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的时候所写。
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
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
乳色鲜白的好茶伴着新鲜的野菜,别有一番风味。
而全词的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的欣赏。
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的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出生活的独特情致。
赏析二:
这首纪游词,是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赴汝州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
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
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喜雨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游褒禅山记苏轼《喜雨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字阅读答案附赏析宋史·苏轼传阅读答案附翻译红梅苏轼阅读答案附赏析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阅读答案附赏析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阅读答案附赏析苏轼对“竹”的游戏性观照阅读答案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阅读答案附赏析叶嘉传苏轼阅读答案附翻译南堂苏轼阅读答案附赏析浣溪沙李清照阅读答案附赏析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阅读答案赏析江城子苏轼阅读答案附赏析摊破浣溪沙阅读答案附赏析范增论苏轼阅读答案翻译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浣溪沙阅读答案浣溪沙(晏殊)晏殊:浣溪沙水调歌头(苏轼)蝶恋花(苏轼)西江月(苏轼)水调歌头(苏轼)水龙吟(苏轼)念奴娇(苏轼)浣溪沙(欧阳修)永遇乐(苏轼)洞仙歌(苏轼)卜算子(苏轼)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