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发(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古代诗歌三首》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训练——《古代诗歌三首》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陆游2A.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B.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C.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3.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候,用“令尊”“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托你的福,我的令妹找了一份非常满意的工作。
C.七夕节的别称有女儿节、七月七、乞巧节。
与七夕有关的古诗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4.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后来逐渐合二为一。
一千多年前的宋朝,苏东坡在寒食节即兴写下了《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用笔粗重饱满,雄健而有气势。
B.字形大小悬殊,横扁且斜取势。
C.第一首布局前面疏朗,后面密结。
D.字形瘦长错落,笔画跳荡飘逸。
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寒食节与以下哪个节日最接近()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6.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记月,用“孟”“仲”“季”依次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孟春、仲夏、季秋依次指农历的一月、五月、九月。
B.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C.寒食节,古时在清明节前二日,现与清明合并。
古代寒食节,人们禁烟火,吃冷食,插柳,拴五色丝线,以雄黄酒画额等。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的民族的称呼。
7.古诗文默写(1)《寒食》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讽刺后汉宦官得宠,享受特权的现实。
(2)《迢迢牵牛星》中突出织女美丽而勤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三、根据补充资料,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诗表达了诗人羁旅 之思、异乡愁绪。
四、赏析“月近人”中“近”的妙处。
“近人”的主语是“月”,月挂高空,不可能像人一 样去靠近谁,但作者故意用“近”字,可能是写江中的月 影离人很近,进而作者感觉它想要亲近船上的人,像是要 安慰船上的游子。此是拟人的手法,反衬出诗人浓重的孤 独与愁绪,写得情景相生,含而不露。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描绘了暴风雨来临前乌云密布的景象。
描绘了暴雨忽至,雨点密集砸在船上 的景象。
描绘了忽然风至、云散雨止的景象。
描绘了大雨过后水天一色、淡蓝一片 的景象。
三、根据补充资料,体会作者的心境。
苏轼曾两次任职杭州,并疏浚了西湖,用湖水灌溉良田, 用挖出的淤泥堆筑大堤。杭州百姓深觉感激,将此堤命名为 “苏堤”。“苏堤春晓”便是杭州的几大名景之一。他还留下 了大量歌咏西湖的诗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两句诗足见他对西湖感情之深。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 2.理解诗词大意,感知诗歌描写的景色。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宿建德江
孟浩然
一、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泊:停船靠岸。 野:四野。 天低树:天幕低垂,像 是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江中的 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描绘出一幅幽静、欢乐的夏夜风光。 反映了夜行人平静、欢愉的心情。
三、根据补充资料,体会作者有此心情的原因。
公元1181年,坚持抗金的辛弃疾因与当朝奸臣政见 不同(他们贪生怕死,主张和谈),受到排挤,被弹劾 落职,到江西上饶的乡间闲居,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人教版发(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同步练习-精选教育文档
部编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集腋成裘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移舟泊烟渚.(chǔ),日暮客愁心.。
B. 黑云翻墨..乱入船。
..未遮山,白雨跳珠C. 明月别枝惊鹊,轻风..半夜鸣蝉。
D.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xiàn)。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日暮客.(客人)愁新B. 黑云翻墨..(像珍珠般跳落)乱入船。
..(像打翻的墨水一样)未遮山,白雨跳珠C. 明月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 旧时茅店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边。
3.《宿建德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一个字是。
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分别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它与北宋词人________并称“苏辛”;与宋朝女词人_________并称“李辛”。
“西江月”是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
居高临下6. 《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7. 简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含英咀华(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9. 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10. 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请依次写出这四个场景。
11. 试从色彩角度简要赏析该诗。
12.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3《古诗词三首》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含答案)
2021-2022学年度六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古诗词三首》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烟渚.(zhǔ)宿.建德江(sù)B.野旷.(kuàng)遮.山(zhē)C.吹散.(sǎn)惊鹊.(què)D.蛙.声(wā)忽见.(xiàn)2.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明月/别枝/惊鹃,清风/半夜/鸣蝉。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题目是_____。
()A.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B.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的作者辛弃疾是()人。
A.南宋B.北宋C.南唐5.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孟浩然所作的是()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下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移舟:划动小船B.泊:停船靠岸C.渚:水中小块陆地D.月近人:天上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野旷.天低树(旷野)B.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C.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突兀的树枝)D.路转溪桥忽见.(同“现”)8.下列有关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堤()A.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南)人,世称“孟襄阳”。
B.孟浩然与另一位边塞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C.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D.《宿建德江》是一首五言律句,第三、四句对仗。
9.下列对《宿建德江》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B.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
C.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课件
句子赏析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翻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 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翻译: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 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赏析
•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 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 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 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 现上都是很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 烟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 “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 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 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 作了准备。
2、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写丰收的喜悦的诗句是:
稻__花_香__里__说__丰__年,听__取__蛙__声_一__片_。
得
放
意
怀
山
天
水
地
间
外
写一篇随笔——我眼中 的稼轩老农
生活的乐趣
黄沙道上 旧时茅店
遇雨 避雨
喜出望外
暗山 花重 明水 又复 一疑 村无
路 柳
诵读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月高悬,绿树环绕,喜鹊纷飞,辛弃疾不禁高兴地吟唱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听到了知了轻叫,众蛙齐鸣,闻到了稻香扑鼻,丰收在 即,不禁欢快地唱道:
豪放派
婉约派
苏轼、辛弃疾
李清照
辛弃疾,号稼轩, 南宋杰出的豪放派词 人、爱国者、军事家 和政治家,他的词以 沉雄激越著称,但也 有清新自然的词作。
——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同步练习(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同步练习(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四制)(五四学制)六年级语文上册(附练习卷)古代诗歌三首(《浪淘沙》《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练习题一.默写《浪淘沙》全诗,作者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二.解释词语①浪淘沙(唐代教坊曲,词牌名②九曲(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③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④浪淘:波浪淘洗。
⑤簸:吹荡三.填空题1.《浪淘沙》(其一)描写了黄河的雄伟的气势,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怀(境)。
2.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银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3.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4.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 动静结合手法写出黄河奔腾而下的雄伟气势,展现的是黄河的雄壮。
后两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豪迈气概。
5.朗读这首诗,我们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李白《将进酒》中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四.选择题1.下列对“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一动一静两个画面,动静结合)A.诗句中“九”“万”是极大极广极多的虚指,“九曲”和“万里”二词突出了黄河的曲折蜿蜒和气势磅礴,浩瀚绵长的特点。
B.“浪淘风簸”写黄河上风浪之大。
“自天涯”形容黄河的绵长,一望无际。
C.这两句描绘了两个静止的画面,写出曲折蜿蜒的黄河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奔腾而来的壮阔景象,展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D.“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与本诗的曲名“浪淘沙”呼应。
2.对“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俯瞰”与“仰视”互换)。
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宿建德江》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sù (住宿) 宿 xiǔ (一宿)
xiù (星宿)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 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 人,世称孟襄阳。他是唐代第一个大 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擅长五言律诗, 多是写山水田园为题材,充满对自然 及现实人生的依恋,有些诗歌也流露 抑郁失意的伤感情绪。著有《孟浩然 集》。
• 衬托出作者孤立无援的心情。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 俯视 • 侧面衬托出江水 清澈 •拟人 对偶
所感
宿 建 德 江 所见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触景生情 借景抒情
寓情 情景 于交 景融
《宿建德江》通过描写诗人停船 夜宿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羁旅 的惆怅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写作背景
孟浩然的一生交织着复杂的出仕和归隐的矛盾,早年他 热心功名,然而科举失利,饱受打击,终因没有得力的引荐, 不得不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人生的大多数时间。
《宿建德江》作于作者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 悲愤时。
1、羁旅的惆怅 2、仕途的失意 3、人生的坎坷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诗眼
触景生情Biblioteka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 泊 烟渚, 日暮 客 愁新。 野旷 天 低树, 江清 月 近人。
1.理解古诗诗意的方法?
看插图、参考注释、 查阅工具书……
2.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对每句诗的理解。遇到困难可以
请教老师和同学。
时间:4分钟。
点题
直抒胸臆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船停泊在烟雾迷蒙的沙洲边。
天色渐渐的昏暗了,在外作客的愁思又缕缕 地涌起。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要 低,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 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宿建德江》教案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写,这首诗写了诗人停船夜宿江心洲时的愁苦心情。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意思是远望苍茫空旷的野外,天幕下降,似乎比树还低,笼罩一切。
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一轮明月却是那么亲近船上的客人。
在夜幕中,诗人看到黑漆漆的天空低垂着,体现了诗人郁闷孤寂的心情,在孤寂中,近处的明月与诗人相伴,它给诗人带来一点慰籍与亲近的感觉。
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把写景同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背诵并默写《宿建德江》。
3.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从而领悟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淡的哀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品词赏句,理解诗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2.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3释题: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
谁留宿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建德江。
(板书:孟浩然)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
4.介绍作者。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吟诵诗句导入,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来。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三首》配套练习题
第三课古诗文三首【课文图解】一图带你读懂课文内容《宿建德江》泊烟渚充满忧愁思念故乡客愁新天低树触景生情月近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像墨水雨急、大喜爱、赞美西湖美景白雨像跳珠大风忽吹散得快湖水如天景色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惊鹊(所见)宁静美好的乡村生活清风鸣蝉(所闻)蛙声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天气突变)旧时茅店溪桥忽见(惊喜)【理解句子】理解重点句子才能明细课文内容(一)宿建德江①【唐】孟浩然移②舟泊③烟渚④,日暮客⑤愁新。
野旷⑥天低树⑦,江清月近人⑧。
【注解】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的一段;②移:划动,移动;③泊:停船靠岸;④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⑤客:指诗人自己;⑥旷:空阔远大;⑦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⑧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亲近人。
【翻译】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旁,日暮时分新的忧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天幕好像与树相连;江水清清,明月好像来亲近人。
【走进作者】孟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诗隐”。
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全诗赏析】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虽然第二句中写到了“愁”,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
可见,这首诗在选材和使用表现手法上都十分有特色。
诗人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
全诗虽只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描写得淋漓尽致。
(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①醉书②【宋】苏轼黑云翻墨③未遮④山,白雨⑤跳珠⑥乱入船。
卷地风来⑦忽⑧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⑨。
【注解】①望湖楼:在今浙江杭州西湖边;②醉书:酒醉时写下的作品;③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④遮:遮盖,遮挡;⑤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⑥跳珠:跳动的水珠;⑦卷地风来:指狂风席地卷来;⑧忽:忽然;⑨水如天:形容湖面像天空一般开阔而且平静。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时练习题(含答案)古诗三首:《听雷》《山村咏怀》《出塞》课时练习题古诗一:《听雷》雷东宅穴亦奇哉,九垓朔气四方来。
云流万古声犹在,虎踞龙蟠灵秀 。
问题一: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案一:作者是唐代詩人劉兼。
问题二:这首诗讲述的内容是什么?答案二:这首诗描绘了雷声的威力和壮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景物的赞美之情。
问题三:诗中的“雷东宅穴”是指什么?答案三:这里指的是雷声隆隆传来的地方。
问题四:诗中的“九垓朔气”是描述什么?答案四:这里指的是雷声响亮,回荡在九天之上。
古诗二:《山村咏怀》簇锦山村万卉衰,不见高庆何凄迷。
绿槐下蜂黄花暗,青石上蝶白蛾飞。
问题一: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案一:作者是唐代詩人杜牧。
问题二:这首诗讲述的是什么场景?答案二:这首诗描绘了农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村变迁的思考和感叹。
问题三:诗中的“高庆”是指什么?答案三:这里指的是高庆市,一个古代的县城。
问题四:诗中的“绿槐下蜂黄花暗,青石上蝶白蛾飞”描写了什么?答案四:这里描绘了山村的繁华景象,以及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生动场景。
古诗三:《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问题一: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答案一:作者是唐代詩人王之涣。
问题二: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情景?答案二:这首诗描述的是秦时和汉时,即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
问题三:诗中的“龙城”指的是哪里?答案三:这里指的是长城。
问题四:诗中的“胡马度阴山”是表达了什么意思?答案四:这里意指如果有一位将领前去阻止胡人的入侵,那么胡马就不会越过阴山。
通过对以上三首古诗的分析,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和深思。
这些诗作以优美的词藻和深刻的意境,传达了诗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我们应当学习古人的智慧,珍视自然环境,热爱和保护我们的祖国。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练习题一、读一读,写一写。
洛阳榆关河畔帐篷二、读拼音写汉字。
luòyánɡyúshùjiānɡpàn wén zhànɡ()()()()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行人(xínɡhánɡ) 数(shǔshù; )重(chónɡzhònɡ)山还乡(huán hái) 一水间(jiān jiàn) 风一更(ɡēnɡɡènɡ)四、辨字组词。
临()伴()匆()落()监()畔()忽()洛()五、默写《泊船瓜洲》泊船瓜洲六、默写《秋思》七、填空:《泊船瓜洲》的作者是:_________;《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长相思》的作者是:_____。
八、写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九、按要求填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出自()朝诗人王安石的《》,全诗表达了诗人真挚的()之情。
其中“绿”的意思是(),“还”的意思是()十、我能判断句子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籍。
()2.《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
()3.《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十一、读句填古诗。
1.走进公园,当看到荷花池中的荷花即将开放时,我不禁大声吟诵起朝诗人的著名诗句“,”。
2.当我们回忆起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恩情时,我们会自然地吟诵起朝诗人的《》:“”。
十二、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五四)六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同步练习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一、趣文导读楚人隐形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
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
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
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
嘿然大喜。
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吏遂缚诣县。
选自邯郸淳《笑林》【译文】有个过着贫穷生活的楚国人,读《淮南子》,看到书中写有“螳螂窥探蝉时用树叶遮挡掩护,可以隐蔽自己。
”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摘取树叶。
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
这枚树叶落到树底下,树下原先已经有许多落叶,不能再分辨哪片是螳螂隐身的那枚树叶。
楚人便扫集收取树下的好几筐树叶拿回家中,一片一片地用树叶遮蔽自己,问自己的妻子说:“你看不看得见我?”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整整过了一天,(妻子)就厌烦疲倦得无法忍受,只得哄骗他说:“看不见。
”楚人内心暗自高兴,(他)携带着树叶进入集市,当着别人的面拿取人家的物品。
于是差役把他捆绑起来,送到了县衙门里。
二、美诗精读【作品卡片】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洵长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
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宋徽宗立,赦还。
卒于常州。
追谥文忠。
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原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古今对碰】【作品赏析】诗人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楼头,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时练习3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déxíngxǐquèchán míngdào zi()()()()二、解释加点字。
1.日暮客愁新2.江清月近人.....3.黑云翻墨未遮山4.望湖楼下水如天.....5.明月别枝惊鹊6.路转溪桥忽见..三、下列对《宿建德江》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B.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做了准备;第二句“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
C.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D.此诗前两句借景抒情,后两句为触景抒情。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时练习参考答案第一节课第一,美德喜鹊蝉饭。
2.1.作者担心乡愁。
2.倒映在水中的月亮似乎离人很近。
3.意思是乌云笼罩,滚滚如墨。
5.离开6.同“现”三、D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2020-2021学年,部编语文六年级第一册课练习。
3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一、翻译诗句。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稻花香说好年景听蛙声。
二、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词题是。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3.单词中读“see”,与“”意思相同。
4.文字中描述的景色有、、2020-2021学年,部编语文六年级第一册课练习。
参考答案第二课时一、1.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2.将船停靠在烟雾弥漫的大陆,黄昏时分,新的忧虑又回到客人的脑海里。
3.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哭,仿佛在说一个丰收年。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17 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一、给下面的字注音。
簸()涯()郭()苔()畦()闼()二、解释下面词语。
簸:山郭:酒旗:苔:畦:排闼:三、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九曲黄河万里沙,。
2. ,同到牵牛织女家。
3. ,花木成畦手自栽。
4.一水护田将绿绕,。
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bō yá guō tái qí tà二、颠簸依山而建的城酒招子青苔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推开门三、1.浪淘风簸自天涯 2.如今直上银河去3.茅檐长扫净无苔4.两山排闼送青来17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一、下面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茅檐|长扫|静|无苔,B.花木|成畦|手自|栽,C.一小|护田|将绿|绕,D.两山|排闼|送|青来。
二、阅读练习。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啼:风:2.本诗的作者是,他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与李商隐合称为,以区别于李白和杜甫的。
著有《》。
参考答案第二课时一、D二、1.啼叫迎风招展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
2.杜牧小李杜大李杜樊川文集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2020-2021学年六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下册4《古代诗歌三首》同步练习
六年级下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三首一. 基础知识1.给下面家电的字注音。
姣姣..()纤纤..()寒食.()机杼.()盈盈..()御.柳()蜡烛.()..()脉脉迢迢..()一水间.()..()札札2.解释加点字的词语。
终日不成章.:中庭..地白树栖鸦:相去.复几许:离春城..无处不飞花:脉脉..不得语:泣涕零..如雨: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3.翻译句子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按要求填写句子(1)纤纤擢素手,。
(2),不知秋思落谁家?(3)《寒食》中诗人形象生动描绘出寒食时节长安明媚春光是,。
(4)《迢迢牵牛星》一诗中,面对阻隔牛郎织女的银河,诗人发出了由衷赞叹的句子。
,。
,。
(5)《迢迢牵牛星》中突出织女美丽勤劳的诗句是,。
(6)《迢迢牵牛星》中借喻人间夫妻相处异地,不得相聚的诗句是,。
(7)《寒食》中描写宫廷生活的诗句是,。
(8)《十五夜望月》中推己及人的咏月是,。
(9)《迢迢牵牛星》中照应开头,抒发织女咫尺天涯哀怨的诗句是(10)《十五夜望月》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11)《十五夜望月》中用他人对月相思来暗写自己的相思之情的诗句是, 。
(12)《十五夜望月》中诗人写中庭景色,给人以积水空明、澄清素洁之感的诗句是5.下面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河汉/清/且浅 B.相去/复/几许C. 盈盈/一/水间D.脉脉/不得语6.下面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春城/无处/不飞花B.寒食东风/御柳斜C.日暮/汉宫/传蜡烛D.轻烟/散入/五侯家7.下面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中庭/地白/树栖鸦, B.冷露/无声/湿桂花。
C.今夜/月明人/尽望,D.不知/秋思/落谁家8.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重阳节清明节春节二.阅读训练训练一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2022年六年级上册4古代诗歌三首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导析:B
B项,“翻墨”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语文
3.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C )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可译为“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
清,天空很低,天上的月亮仿佛和人很近”。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可译为“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
答案: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深秋枫林红叶要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使秋天更富有生机。
这体现了诗人豪爽向上、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语文
参考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
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语文
点击进入 文本助读
拼 搏 奋 斗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与苏轼合称为“苏辛”。
D.《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和“夜行黄沙道中”都是题目。
导析:D
D项,“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语文
6.默写。
(1) 黑云翻墨未遮山
(2)稻花香里说丰年,
,白雨跳珠乱入船。
听取蛙声一片
。
, 江清月近人
答案:不能。“斜”字形象地描绘出了天边残月西下的景象,既点明了时间,与“一宿”呼应,又
暗寓了诗人的无限愁思。换成别的字没有这种效果。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愁思,表达了诗人寂寞凄凉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夜晚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
语文
8.分析三、四两句所用的写作手法。
答案:这两句诗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像低低地压在树木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三首
集腋成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移舟泊烟渚.(chǔ),日暮客愁心.。
B. 黑云翻墨
..乱入船。
..未遮山,白雨跳珠
C. 明月别枝惊鹊,轻风
..半夜鸣蝉。
D.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xiàn)。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日暮客.(客人)愁新
B. 黑云翻墨
..(像珍珠般跳..(像打翻的墨水一样)未遮山,白雨跳珠
落)乱入船。
C. 明月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 旧时茅店社林
..(土地庙附近的树林)边。
3.《宿建德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一个字是。
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分别从“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5.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它与北宋词人________并称“苏辛”;与宋朝女词人_________并称“李辛”。
“西江月”是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
居高临下
6. 《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7. 简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8.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含英咀华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9. 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10. 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请依次写出这四个场景。
11. 试从色彩角度简要赏析该诗。
12.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
13.朗诵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月/ 别枝/ 惊鹊
B.七八个/星天外
C.听取/ 蛙声/ 一片
D.旧时/ 茅店/ 社林边
14.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15.用自己的话赏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他山之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6.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17.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美文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赏析: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作者在杭州任通判。
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这五首七言绝句。
第一首诗写的是坐船时所见;第二首诗是写乘船在湖中巡游的情景;第三首诗开头两句“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中写到的“乌菱”“白芡”和“青菰”都是西湖里生长的野生植物,这是诗人以野生植物自况,表明自己外放杭州。
末句说“滞留江海”,说明自己外放地方,远离朝廷,“得加餐”,隐隐含有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再次召见重用之意;第四首诗首句是写“游女”们献花给游客,水里采花的“游女”,应该就是采莲女了, “吴儿不识楚辞招”,是感慨采莲女不认识《楚辞》中的各种香草,这里是以无忧的越女对比多愁失意的自己;第五首诗表现出作者的淡然与豁达。
苏轼心中希望经世济民,不料被排挤出京,心中郁闷难解。
故乡纵使千般萦怀万般好,毕竟是回不去了,无论理性使然抑或乐不思蜀,眼前的西子湖畔终归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不如享受当下,与杭州美景相勾连。
苏轼是一个乐在当下,也能心系庙堂的人。
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这组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
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
[3]
答案:
4.古代诗歌三首
1.B
2.A
3. 羁旅愁思愁
4. 云黑雨跳风吹
5.词南宋辛弃疾苏轼李清照词牌名题目
6. “移舟泊烟渚”,此句点题兼写环境。
“移舟”点出江行,“泊”字点出题面上的“宿”字,而“烟渚”二字,既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时空环境,也体现了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又为下面抒写羁旅客愁作了铺垫。
7. 时间顺序:观察从黑云翻墨到急雨骤降再到雨霁云收;空间顺序:视线从天空、远山至雨珠、船头再到登楼望湖。
8. 表大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虽被贬官,但作者仍能体会到乡村之乐,也
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
9. 示例: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脚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
“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理解“跳珠”在本诗中的比喻义及其特定的表达效果即可)10. 匆来匆去;黑云翻滚、大雨倾盆、风吹云散、水天相接。
11. 这首诗描绘了云的黑、山的青、雨的白、水的碧蓝,浓墨重彩的勾画出雨前、雨中、雨后的美景。
12. 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
13.B 14.D 15. 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指明月、清风惊动了喜鹊和蝉儿,使它们鸣叫起来了。
“惊鹊”和“鸣蝉”两句以动写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16.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17.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