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的尴尬处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的尴尬处境为培养跨世纪的建设人才,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号角长吹不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对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广大教师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否则难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难以应付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毋庸置疑,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面对农村中学的一些实际情况,又不得不令人担忧。理论的高位与实践的低位之间落差非常大,理论不能和实际结合,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笔者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深感农村中学新课改之艰辛,为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的尴尬处境忧心不已。
矛盾之一:素质高和素质低的矛盾
俗语说:“名师出高徒。”要想学生有“一杯水”,老师必须得有“一桶水”。要想培养出创新型建设人才,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何谓高素质?我想这里没有具体界限,比起名家,如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这些大家之辈,农村中学教师可能望尘莫及。比起一些“名师”,也难比得上,从这些意义上说,农村中学教师的素质普遍不高确实是存在的。
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的素质呢?这确实是个问题。笔者从教近20年,也经历了一些培训,但给予农村中学的培训毕竟有限,
由于环境、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培训没有落到实处,很多时候都在走过场,没有达到真正提高的目的。当然,光靠培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得自己去“充电”。毫无疑问,教师是需要敬业精神和献身精神的。但我们农村中学教师处在低薪酬、高负荷的双重压力下,空谈敬业和献身精神是会大打折扣的,我不得不替广大农村中学教师叫屈,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矛盾之二:新课改与传统教育的矛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由过去的“学会”转变成了“会学”,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需要教。”为了教学生会学,达到“教都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有很大改变,由过去的“注入式”转变成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法。由于每个人的阅历不同,不可能要求每位教师都像名师那样授课,也没必要追求千篇一律,但无论怎样授课,归根结底都要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新课改进行第十个年头了,大家都在朝这个目标努力,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是三种学习方式,有的人认为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笔者认为,这简直
是空耗时间,没必要澄清这个问题的认识,才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笔者觉得既可把它看成是三种学习方式,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学习方式。
根据语文教材的理解,自主,即主动,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合作,即要切磋学问,磨砺思想,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则要求质疑问难,深入研究并解决问题。这实际上是把自主、合作、探究看做三种学习方式。笔者以为,若看成一种学习方式的话,可以这样理解:先自主,后合作探究。先自主是指面对值得探究的问题自主学习,后合作探究指的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基础上互相合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我们教师队伍中也有一部分教师已习惯了传统教育方式,拒绝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观念根本没有变化。口上说着“会学”,心里想着“会学”,手上做着“学会”,采用的还是灌输式教育,在学生中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又加上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上的误区,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难以顺利进行,这是很遗憾的。
矛盾之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笔者自九十年代从教以来,从城市到农村,尤其是农村,都在提倡应试教育。
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责怪学校也无济于事,学校也有苦衷,在
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下,学校要生存,就要保证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升学率,没有升学率谁还愿意到这样的学校去读书呢?
笔者正是处于两难处境中的一名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哪里顾得上把时间还给学生,从早读到晚读,老师陪着学生疲于奔命;哪里顾得上把健康还给学生,长时间的学习,导致学生视力和身体素质普遍下降;哪里还顾得上把能力还给学生,只需按照标准模式去做题,搞“题海战术”就可以了。笔者看到,许多的“名师”也在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到底握在谁手中呢?也应该放下了。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将会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其结果可想而知,这不仅是孩子的悲哀,教师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悲哀啊!
农村中学教师的尴尬处境还很多,诸如大班与小班的矛盾、读书与实践的矛盾、教育硬件落后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等。笔者只就几个主要方面谈了自己的一点想法,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教育,关注孩子的未来,真正让教育走上正轨。
(作者单位湖北省洪湖市新滩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