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典型海岸带演变趋势与脆弱性评估(丁平兴)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第一单元第3节《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课件(共27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第一单元第3节《海岸带和全球海平面变化》课件(共27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 第一单元第3节《海岸带 和全球海平面变化》课
件(共27张PPT)
2020/9/26
深圳海边游客爆棚如“下饺子”
2015年5月1日,五一小长假第一天,深圳大梅沙游客爆棚,数万游客来 到海边游玩戏水,海水里人流密集,犹如“煮饺子”。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 型及特点。
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发展成为我国人口最稠密、城市最集中、经 济最发达地区的有利条件。
1、海岸线曲折漫长 2、海岸线纬度跨度大,海岸类型多样 3、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地形、土壤、地理位置
) 4、滩涂面积大和浅海海海域广阔 5、多优良港湾 6、沿海放开政策
阅读课本知识窗 “水城”威尼斯的忧虑 威尼斯忧虑什么?
【解析】据图中经纬网及海岸轮廓可判断此海峡为台湾海峡,分析图可以看出台湾 海峡东海岸特点为海岸线平直,属于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西海岸特点:海岸线 曲折,多岬湾,为基岩海岸。西海岸为我国的浙江、福建沿海地带,这里经济发达 ,交通便利,人口、城镇密集,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滩涂面积大,适宜综合开 发港口建设、滩涂养殖、晒盐、滨海旅游等。
2.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3.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 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一、海岸 海岸线和海岸带
海岸线:平均高潮位的水边线 海岸带: 海洋向陆地冲击的最上界和海浪向海岸传播时
开始作用与海底的最大深度处之间的狭长地带 海岸: 海洋水体与陆地相互接触和彼此作用的地带
措施
⑴ 、加固和提高海岸防护堤坝的设计标准; ⑵、 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 ⑶、 尽量减少各种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 型及特点。

备战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备战高考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迁移应用】
木质素是主要存在于陆地植物体中的有机物,可定量地作为河口陆源物质的指示物。在
越南,红河每年通过巴拉特河口、川漓河口和太平河口向南海输送大量的沉积物。研究发现,
红河口水下三角洲表层沉积物以粉砂及吸附于它的陆源有机物为主(砂粒越大,陆源有机物
的吸附作用越弱)。木质素来源既有高度降解的土壤有机质,也有新鲜的植物碎屑。下图示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主干精讲】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四大应用 (1)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 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 (2)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 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 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常结合某一地区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 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之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比照片,拍摄于 2017 年 3 月 25 日。数年前,两侧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
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
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回答 1~2 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思维导图】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考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例导悟】 例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 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 8 月浮 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回答 1~3 题。

高考地理气候变化知识点与图解

高考地理气候变化知识点与图解

高考地理气候变化知识点与图解一、气候变化的概念气候变化是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

不仅仅是简单的气温升降、降水增减,还包括气候系统中各种要素,如大气环流、海平面高度、冰川覆盖面积等的长期变化。

二、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1、温度变化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呈现上升趋势。

这种升温并非均匀分布,不同地区的升温幅度有所差异。

例如,高纬度地区的升温幅度往往大于低纬度地区。

2、降水变化全球降水格局发生改变,一些地区降水增多,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

干旱和洪涝等极端降水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

3、海平面上升由于气温升高导致冰川和冰架融化,以及海水热膨胀,海平面在过去几十年中持续上升。

这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带来了巨大威胁。

4、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包括热浪、寒潮、暴雨、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破坏。

三、气候变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1)太阳活动太阳黑子、耀斑等活动的强弱变化,会影响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从而对地球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2)火山活动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火山灰和气体,这些物质可以阻挡太阳辐射,导致短期内气温下降。

2、人为原因(1)温室气体排放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砍伐森林、工业生产等,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₄)、氧化亚氮(N₂O)等。

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地面辐射,并将热量重新辐射回地面,导致地球气温升高,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2)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耕地、森林被转为城市建设用地,改变了地表的反照率和水分循环,影响了局部气候。

四、气候变化的影响1、对生态系统的影响(1)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导致许多物种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一些物种可能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条件而灭绝,从而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损例如,森林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五章第一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人教版)(28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五章第一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人教版)(28张PPT)

实践性学习
命题视角(三) 水土流失生态脆弱区
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
2021年8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的《偏关县2021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退化林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在山西省太原市通过评审。 该方案以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平茬复壮、补植补造等综合修复措施,实 施退化林修复工程,对于增强退化林的稳定性和抗逆性,提升柠条灌木林的水土保持 和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建立高效稳定的防护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命题视角(二) 湿地生态脆弱区 演绎法学习 1.湿地的概念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其共性为地表常年或经常有 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天然湿地有沼泽、河流、湖泊、滩涂、低潮 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等,人工湿地有水库、稻田、池塘等。
2.湿地的成因
3.湿地的主要功能 功能
放牧 场退化,反而使牲畜的数量和_质__量__都大大下降
不合理地开矿、_樵__采___、_道__路__建__设___等,也会造成土地退化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1.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提示:①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保护、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②综 合运用生物、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2.请说出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综合治理的措施。 提示:①优化土地结构;②构筑防护体系;③以地养地,自然恢复;④调整 牲畜结构和数量;⑤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自1999年开始,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植被覆盖率大面积增加,水土流失明 显减轻。由于梁峁和坡地大部分植树造林,沟道成为建设耕地的重要资源。随着时 间推移,沟道的可利用潜力逐步降低。为了满足当地的土地需求,延安各区县开展 了沟道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即治沟造地。治沟造地是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 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 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2023年新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与考点精解和例题讲解:海岸地貌

2023年新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与考点精解和例题讲解:海岸地貌

思维导图:海岸地貌【思维导图】[考点精析]1.海蚀地貌的形成过程2.常见的海岸地貌【典题精研】“女王头”位于我国台湾省野柳地质公园,野柳为大屯山余脉伸出海中的岬角。

由于其颈部修长、脸部线条优美,外型宛如一个凝视远方的女王,故得“女王头”的美名。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女王头”()A.属于风蚀蘑菇地貌B.主要受西北季风影响C.形成与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密切相关D.形成与岩性无关2.随时间的推移,“女王头”()A.头部大小不变B.颈部越变越细C.岩石越来越硬D.不受地震、强风的影响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海滩、海蚀柱、海蚀崖、海蚀台地等奇特地貌应有尽有,堪称海岸地貌博物馆。

下面右图示意海坛岛某处海岸地貌,③地分布有较多沙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左图中的景观进一步演化,向陆向海可能演化为右图中的()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海坛岛①地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C.海浪侵蚀D.海浪沉积位于青岛海岸、距岸百米的“石老人”是基岩海岸典型的海蚀柱景观,岩石表面有大片烧焦样蜂窝状石孔。

2022年10月2日晚,青岛遭遇数小时的雷雨大风天气,次日清晨人们发现“石老人”上半部分已经坍塌。

下图示意“石老人”所在地区海蚀地貌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石老人”与海蚀崖之间距离的变化趋势是()A.逐渐变近B.逐渐变远C.先变远,后变近D.先变近,后变远6.“石老人”形成与消亡过程的海岸地貌可能依次是()A.海蚀柱—海蚀陡崖—碎屑堆积物B.海蚀柱—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C.海蚀拱桥—海蚀柱—碎屑堆积物D.海蚀拱桥—碎屑堆积物—海蚀柱7.造成“石老人”坍塌的原因可能是①常年风化①地壳运动①风雨侵袭①海水侵蚀()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二、综合题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类型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

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特征,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20个考点解析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20个考点解析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20个考点解析
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必修1(自然地理)20个考点解析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5、四季更替
【主题分享】地理高考/气候专题/风景专题/环境专题/教育教学/地理纵横/成长导航/家庭教育/教师主题/最新资讯/新浪推荐/加入圈子/加关注/更多高考/更多教育/高考软着陆
6、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
7、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8、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9、大气受热过程
10、气压带与风带
11、天气系统
12、水循环
13、洋流
14、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1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主题分享】地理高考/气候专题/风景专题/环境专题/教育教学/地理纵横/成长导航/家庭教育
/教师主题/最新资讯/新浪推荐/加入圈子/加关注/更多高考/更多教育/高考软着陆
16、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7、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18、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19、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20、自然灾害。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导图+4大知识点+5个能力拓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维导图+4大知识点+5个能力拓展)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少蒸发、减少热量散失

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
分布特点
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
花色鲜艳
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生长速度
某一季节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暖季短或雨季短的特点
5.天然植被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世界气候类型
冰原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极
叶面呈鳞片状、刺状或呈无叶类型
植物覆盖稀疏、 热带、亚热带荒
种类单一的地
漠;温带荒漠 面景观
肉质茎或叶 茎叶覆盖绒毛
根系发达
主要目的
减少植物水分蒸腾
贮存水分 抵抗灼热 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
2、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
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
红色土壤是因为含有大量氧化铁,黑色土壤是腐殖质含量多;腐殖质含量 土壤颜色
越高,土壤肥力越高
①“收”: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用水。
土壤含水量 ②“支”:蒸发、植物吸收和蒸腾、水分渗漏和径流(壤中流)。
③“储”:最大储水量受土壤孔隙空间大小制约
受土壤孔隙空间和土壤含水量的共同影响。
①土质疏松、土壤含水量小,土壤透气性好(但水分不足时,植物会凋萎); 土壤透气性
矿物质
20?0% 10% 空气
有机质
组成
特征
作用
关系
矿物质
①土壤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风化壳或
①彼此间有
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 主要成分,土壤中矿物 密切联系,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①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及自然灾害第15讲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人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必修①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及自然灾害第15讲

第15讲 自然灾害[课程内容]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如台风、寒潮、地震等成灾的原因;结合实例,说出常见自然灾害防御的措施和避灾方法。

[思维导图]考点一 洪涝1.自然灾害概况(1)概念: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2)分类⎩⎪⎨⎪⎧气象灾害:如台风(飓风)、干旱、寒潮、冰雹等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水文灾害:如洪水、海啸、咸潮、赤潮等2.洪灾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①气象因素:强降雨;大量冰雪快速融化。

②河湖因素⎩⎪⎨⎪⎧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③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高,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④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快。

(2)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

②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③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河道排水的速度。

知识拓展 分析洪水灾害的形成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地形地势。

一般来说,地势越低洼,排水越不畅,越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降水的集中程度。

降水越集中,强度越大,越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3)地区人口密度与经济状况。

地区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则同样强度的洪水造成的损失越大。

(4)抗灾能力。

抗灾能力越强,造成的损失越小。

3.防御措施 (1)工程措施①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②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④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2)非工程措施4.避灾措施(1)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

(2)在洪水中可抓住有浮力的物体如木盆、木椅、木板等,必要时爬上高树暂避。

(3)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不爬到泥坯房屋顶。

(4)设法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考向一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原因1.(2016·全国文综Ⅲ)河南省按水文气象特点可分为5区。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六章思维导图和知识梳理

人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第六章思维导图和知识梳理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1.概念: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世界受气候因素影响,多发于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等;受地形因素影响,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受洪涝威胁大中国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广大山区也常受洪水侵袭3.洪涝灾害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1)(2)治理洪涝灾害的措施可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二、干旱灾害1.概念: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23.我国旱灾的分布及自然原因4.危害①极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②影响畜牧业,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③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

④极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5.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原因自然原因总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地表径流少;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人口密集、城镇众多,工农业规模大,生产、生活用水多(2)解决措施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已建或在建的引水工程有: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

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

如规模宏大的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完成后,都在防洪、灌溉及水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改良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率等)。

④海水淡化;人工降雨;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等。

三、台风灾害1.概念: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2.易发海域: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3.我国多发区: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大致有三条路径的台风影响我国,即西移路径、西北路径和转向路径。

4.危害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1.2.2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1.2.2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请大家翻开 导学与助考地理图 册 ,阅读P188中国地形分区图、 P189中国气候类型图、P191中国 温度带图、P191中国干湿地区图、 P194中国主要能源的分布、P194 中国主要非能源矿产的分布图,
以表格的形式归纳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发展的异同。
我国南方地 区、北方地区 发展的异同
比较内容
地理位置
自然 条件
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矿产资源 农业生产
人类 活动
居民建筑
交通方式 文化行为
共同点
北方
秦岭、淮河以北 温带季风气候
平原、高原为主
煤、石油、天然气 水田为主,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粮食作物为大米
南方
秦岭、淮河以南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低山、丘陵为主
有色金属 旱地为主,两年三熟到一年两 熟,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
人民教育出版社 选择性必修2
高二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区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第2课时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 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 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以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为例,列表比较二者区域发 展的异同。
2.绘制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因地制宜地谋求区域发展的思维 导图,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关联性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
煤、铁、石油等 矿产资源丰富
对内、对外 联系不便
商业贸易落后
重化工业基地
43°N—48°N,地 处东北地区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较少、温暖期短)
平原,黑土为主;耕地多 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 耕地面积大
以旱地耕作业、 畜牧业为主,农业 机械化水平高,主 要种植玉米、春小 麦、大豆等,一年 一熟。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第十一单元 第1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__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第十一单元 第1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__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件鲁教版
第三部分 区域发展
第1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 ——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地理
内容索引
1强基础 增分策略 2增素能 精准突破 3研专项 前沿命题
课程标准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 及综合治理措施
1强基础 增分策略
一、生态脆弱区 1.含义: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 稳定性 较差、抵抗外来干扰和维持自身 稳定的能力较弱、易于发生 生态退化 且难以自我修复的区域。 2.位置:一般位于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的 过渡 区域。 3.我国生态脆弱区:大多位于 农牧 、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分布面 积大。 4.现状:随着人类的不断开发建设,生态脆弱区 生态 、经济、社会问题 愈发突出。
二、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1.黄土高原位置 (1)地处黄河中上游与 海河 上游地区,一般泛指 太行山 以西、日月 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域。 (2)地处沿海向 内陆 、平原向 高原 、半湿润地区向 半干旱 地 区的过渡地带。
过渡地带地理环境要素变化大
2.脆弱生态 (1)气候较为干旱 全年 气候较为干旱,年降水量在 400 毫米左右,植被覆盖率低 夏秋 降水集中且多 暴雨 ,加剧了地表的侵蚀 春季 较为 干燥 ,不利于地表植被的及时恢复 (2)黄土土质疏松 土质 疏松 ,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性,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②沟头植树造林的作用是什么?田埂栽种灌木的作用是什么?二者属于治 理水土流失的哪种措施? 提示 沟头植树造林防止坡面径流进入沟道而产生的沟头前进、沟头下切 和沟岸扩张。此外,还可起到拦截坡面径流和泥沙的作用。田埂栽种灌木 的作用是防止农田水土流失,保护农田。二者都属于生物措施。 ③油料果树间作套种和滴灌技术为什么能减轻水土流失? 提示 增强地表抗蚀能力,从而减轻水土流失。

2020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第一册第四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及自然灾害第14讲

2020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讲义第一册第四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及自然灾害第14讲

第14讲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陆地自然带 (1)形成(2)特点: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

(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特别提示 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与气候类型相吻合(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考向一 结合区域特征考查自然带的判断和分布(2017·全国文综Ⅰ)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1~2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答案 1.B 2.A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照片拍摄于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正值春季杂树发芽,因此当地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因此答案选B。

第2题,常绿灌木属于热带亚热带树种,对热量条件要求比较高。

而我国南北纬度差异大,尤其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是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因此答案选A。

考向二结合区域位置考查自然带类型的判断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

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

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题。

3.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答案 A解析根据经纬度信息判断,K岛位于马来群岛,岛上植被属于热带雨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